缓释与控释制剂

合集下载

缓释、控释制剂

缓释、控释制剂

三)致孔剂 多为水溶性物质如PEG类、PVP、蔗糖、盐 类以及其他水溶性成膜材料如HPMC、 HPC,或将部分药物加在包衣液中作致孔 剂。 四)抗粘剂 滑石粉、硬脂酸镁、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等 五)其他:着色剂、消泡剂等
三、缓释包衣的形成 包衣成膜机制 一)有机溶剂包衣液的包衣成膜基质
浓度增加、粘度升高 胶凝 干胶(包衣膜)
五)离子交换作用 由水不溶性交联聚合物组成的树脂,其聚合 物链的重复单元上含有成盐基团,药物可结 合于树脂上。
树脂+ -药物-+X-
Drug release mechanisms
• the diffusion of drug across the thin liquid film at the surroundings of the resin particle • the other is the diffusion of freed drug in the matrix. 药物在树脂中的扩散速率受扩散面积、扩散路径长度和树 脂的刚性的控制。干燥的药树脂可制成胶囊剂或片剂供口服, 药物在胃肠液中被交换而释放。
(治疗指数指最低中毒浓度与最低有效浓度的比值)
四、缓、控释制剂释药原理和方法 骨架型 药物以分子、微晶、微粒等形式 均匀分散在各种载体材料中
贮库型
药物被包裹于高分子聚合物膜内
释药原理:溶出、扩散、溶蚀、渗透压、离 子交换作用等
一)溶出原理
dc dt DA(Cs C ) Vh
1. 制成溶解度小的盐或酯 · 青霉素钾(钠)—— 普鲁卡因青霉素 倍他米松——倍他米松丙酸酯、庚酸酯 2. 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 毛果芸香碱——海藻酸毛果芸香碱 · 胰岛素—— 胰岛素鱼精蛋白锌 3. 控制粒子大小 超慢: 10um 胰岛素—— 30小时 半慢: 2um 胰岛素—— 12-14小时

第8章 缓、控释制剂

第8章 缓、控释制剂

(一)设计口服缓释、控释制剂应考虑的因素
1.药物的理化性质 (1) pKa、解离度和水溶性 对于弱酸或弱碱性药物,由于非解离型药物容易通 过脂质生物膜,因此了解药物的pKa和吸收的关系 很重要。一般而言,水溶性较大的药物较适合.溶 解度小于0.1mg/ml的药物制成缓、控释系统时, 常需要同时考虑增加溶出及生物利用度问题。溶解 度与胃肠道生理pH关系密切的药物很难控制释药 速率,通常不易制成良好的缓、控释制剂。
(3)体内稳定性 药物在胃肠道的稳定性对设计口服缓、控释制剂 十分重要。某些药物因胃肠液的pH变化或酶的作 用而不稳定,活性降低或活性丧失。在胃酸环境 中不稳定的药物可采用保护手段,将药物设计成 定位释药系统,使药物在小肠释放,避开胃酸环 境,对于在小肠生理环境下不稳定或经肠壁代谢 的药物,不适于设计成缓、控释制剂和定位释药 系统,应考虑改变给药途径。 此外,适于制成缓、控释系统的药物大多数 为固体药物。与其他剂型相似,设计缓控释系统 也应考虑药物的晶型、粒度、溶解速率对释药特 性的影响。
三、常用口服缓、控释制剂类型
骨架型:亲水凝胶(胃内滞留)型,溶蚀型,不溶 型,粘附片,漂浮片; 缓释控释颗粒(或小丸或微囊)压制片 膜控型:包衣片(肠衣、微孔膜等),膜控释小 丸等 缓控释胶囊(小丸、颗粒、小片等) 渗透泵型控释制剂; 液体缓释制剂(离子交换树脂、乳剂、混悬剂 等); 迟释制剂(肠溶、结肠定位、脉冲给药)
利用渗透压原理可制成口服渗透泵片和渗透植入剂,它们均能 在体内均匀恒速地释放药物。 现以单室泵型口服渗透泵片为例说明其原理和构造:其结构为 一中等水溶性药物及具高渗透压的渗透促进剂或其他辅料压制 成固体片芯,外包控速半渗透膜,然后用激光在片芯包衣膜上 开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释药小孔,口服后胃肠道的水分通过半透 膜进入片芯,使药物溶解成饱和溶液或混悬液,加之具高渗透 压辅料的溶解,故膜内的溶液为高渗溶液,渗透压可达4053— 5066kPa,而体内渗透压仅为760 kPa。由于膜内外存在大的渗 透压差,药物溶液则通过释药小孔持续泵出,其流出量与渗透 进入膜内的水量相等.直到片芯的药物溶尽。

缓释与控释制剂的原理是

缓释与控释制剂的原理是

缓释与控释制剂的原理是缓释与控释制剂是一种药物制剂,通过特殊的设计和技术,能够在体内以一定的速率释放药物,从而达到持续、稳定的治疗效果。

缓释和控释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缓释和控释制剂通过调整药物的释放速率来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

传统的即刻释放制剂在进入体内后会迅速释放药物,达到高峰浓度,然后浓度逐渐下降。

而缓释和控释制剂在制备过程中,往往会控制药物释放速率,使药物在体内持续释放,维持较低但持久的血药浓度。

这种持续释放的方式可以使药物在体内一直起作用,减少在一天内多次服药的频率,提高患者用药的便利性。

其次,缓释和控释制剂通过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来减少药物浓度的波动。

传统的即刻释放制剂在服药后往往药物浓度会出现急剧的变化,药物浓度波动大。

而缓释和控释制剂在药物进入体内后会以一定的速率释放药物,使药物在体内持续被吸收和代谢,从而减少药物浓度的波动。

这种稳定的药物浓度可以有效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第三,缓释和控释制剂通过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来延长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

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越长,药物与靶组织之间的接触时间越长,从而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和效果也会相应增加。

缓释和控释制剂往往采用特殊的控释剂和载体来延缓药物的释放速率,从而延长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缓释和控释制剂还可以通过改变药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来实现控制释放。

例如,通过改变药物的结晶形态、改变制剂中药物的溶解度、调整药物与控释剂的相互作用等方法,可以影响药物的释放速率。

这些改变可以使药物在体内的释放速率和药物的溶解动力学发生变化,从而实现缓释和控释的效果。

总之,缓释和控释制剂通过调整药物的释放速率、减少药物浓度波动、延长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等方式,达到持续、稳定的治疗效果。

这种药物制剂能够提高患者用药的便利性、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缓释、控释制剂

缓释、控释制剂

对制剂进行加速试验、长期试验等稳定性 考察,以评价制剂在储存过程中的稳定性 。
对制剂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以确保制剂 的微生物质量符合规定标准。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04
缓释、控释制剂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常见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心血管疾病
缓释、控释制剂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应用广泛,如治疗高 血压、心绞痛等药物,通过缓慢释放药物,保持血药浓度 稳定,减少副作用。
溶蚀与溶出-扩散结合原理
制剂外层药物通过溶出释放,内层药物则通过扩散释放,同时伴随 制剂的逐渐溶蚀。
制剂设计原理
缓控释制剂设计需考虑药物的理化性 质、生物药剂学性质以及临床需求。
保持血药浓度平稳,减少峰谷波动, 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和患者顺应性。
通过选择合适的辅料和制备工艺,实 现药物在预定时间内的缓慢或恒速释 放。
原料预处理
对原料进行粉碎、过筛等 处理,以获得符合要求的 粒度分布和均匀性。
制剂成型工艺
湿法制粒
将药物与辅料混合后,加入适量的粘合剂或润湿剂,通过搅拌、切割 等方法制成湿颗粒,再经干燥、整粒等工序得到干颗粒。
干法制粒
将药物与辅料直接混合均匀后,通过压片或制粒机制成干颗粒。
直接压片
将药物与辅料混合后,直接加入压片机进行压片,得到片剂。
环保领域的应用
1 2 3
水处理缓释剂
在水处理过程中,加入缓释剂可控制污染物的释 放速率,提高处理效率,降低处理成本。
大气污染控制
利用控释技术,开发能够持续释放空气净化剂的 产品,有效去除大气中的污染物,改善空气质量 。
土壤修复
通过缓释技术,将修复剂缓慢释放到土壤中,与 污染物发生反应,降低土壤中的污染物含量。

缓释、控释制剂

缓释、控释制剂

缓控释制剂按给药途径可分为多种形式, 缓控释制剂按给药途径可分为多种形式,如: 按给药途径可分为多种形式 口服缓控释制剂 注射缓控释制剂 植入缓控释制剂等。 植入缓控释制剂等。
口服缓、控释制剂又分为: 口服缓、控释制剂又分为: 又分为 口服缓释制剂 口服缓释制剂 缓释 口服控释制剂。 口服控释制剂。 控释制剂 年版将缓释与控释 《中国药典》2000年版将缓释与控释制剂的定 中国药典》 年版将缓释与控释制剂的定 义做了严格区分。 义做了严格区分。
缓、控释制剂的特点
减少给药次数,提高病人的顺应性; 减少给药次数,提高病人的顺应性; 血药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 血药浓度平稳 , 避免 “ 峰谷 ” 现象 , 有利于降低药物 的毒副作用(尤其是治疗指数较窄的药物) 的毒副作用(尤其是治疗指数较窄的药物); 增加药物治疗的稳定性; 增加药物治疗的稳定性; 可减少用药的总剂量, 可减少用药的总剂量 , 得到与普通制剂同样或更优的 治疗效果。 见下页图) 治疗效果。(见下页图)
调释制剂
modified-release preparations 系指采用适当方法,控制药物释放速度, 系指采用适当方法,控制药物释放速度,使制剂以 一定的速率在体内释放药物, 一定的速率在体内释放药物,该速率与体内药物吸 收速率有一定相关性的制剂。 收速率有一定相关性的制剂
缓释与控释的主要区别
缓释制剂是按时间变化先快后慢的非恒速释药 缓释制剂 是按时间变化先快后慢的非恒速释药 , 即一级动力 是按时间变化先快后慢的 非恒速释药, 学等规律释放药物; 学等规律释放药物; 控释制剂 是不受时间影响的恒速释药 , 控释制剂是不受时间影响的 恒速释药,即按零级动力学规律 是不受时间影响的 恒速释药 释释放药物。 释释放药物。 药物在体内随时间变化可用下列基本通式表达: 药物在体内随时间变化可用下列基本通式表达:dC/dt=kCn。 = C为血药浓度, 常用血浆药物浓度 。 k为常数, t为时间。 式 为血药浓度, 为常数, 为时间。 为血药浓度 常用血浆药物浓度。 为常数 为时间 时为零级动力学, = 时为一级动力学 时为一级动力学, 中n=0时为零级动力学,n=1时为一级动力学,药物吸收时 = 时为零级动力学 C为正值,消除时C为负值。 为正值,消除时 为负值 为负值。 为正值

缓释与控释制剂

缓释与控释制剂

缓释与控释制剂简介:缓释与控释制剂定义一、缓释制剂(sustained-release preparations):指口服后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的制剂,与相应普通制剂比较,给药频率至少减少,且能显著增加患者的顺应性或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一般缓释制剂中药物释放属1级速度过程。

二、控释制剂(controlled-release preparations):指口服后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恒速释放药物的制剂,与相应普通制剂比较,给药频率至少减少,且能显著增加患者的顺应性或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一般缓释制剂中药物释放属0级速度过程。

三、迟释制剂(delayed-release preparations):即给药后不立即释放药物而按预定时间释药的制剂,包括肠溶制剂(enteric coated preparations)、结肠定位与脉冲制剂(pulsatile-release preparations)等。

1. 对于半衰期短的或需要频繁给药的药物,可以减少服药次数,如普通制剂服药次数为一天3次,缓释/控释制剂的服药次数为一天2次或1次。

可以提高病人服药的顺应性,使用方便。

2. 使血药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3. 可减少用药的总剂量,因此,可用最小剂量达到最大的药效。

非经口给药的缓控释制剂:经皮给药制剂、植入制剂、注射缓释制剂等。

国外缓控释制剂不严格区分,名称不统一。

第一节:药物的选择与达到药物缓释的方法一、药物的选择1. 根据半衰期一般T1/2太短或太长不适宜(<1h或>24h)不适宜;半衰期很短的药物,即T1/2<1h的药物,一般不宜制成缓释、控释制剂,因为要维持缓释作用,每个制剂单位(如片剂)的药量必须很大,一般单剂量最大为0.5~1.0g为宜。

但也有例外,如硝酸甘油,半衰期很短,约1~4分钟,由于其剂量很小,故现已制成2.6mg的硝酸甘油控释片上市。

缓释、控释制剂

缓释、控释制剂

• 骨架型结构中药物的释放特点: • 不呈零级释放,药物首先接触介质,溶解, 然后从骨架中扩散出来,显然,骨架中药 物的溶出速度必须大于药物的扩散速度。 这一类制剂的优点是制备容易,可用于释 放大分子量的药物。
利用扩散原理达到缓、控释作用的方法
• • • • • • • 包衣:采用的阻滞材料有肠溶材料和阻滞剂 制成微囊 制成不溶性骨架片剂 增加黏度,减低扩散速度:液体制剂和注射剂 制成植入剂 制成药树脂:解离型药物 制成W/O型乳剂
控缓释制剂适用范围
适用药物
抗哮喘药:茶碱,氨茶碱
解热药、镇痛药:阿司匹林、扑尔息痛、盐
酸曲马多、硫酸吗啡、吲哚美辛、羟考酮
溃疡性结肠炎:5-氨基水杨酸
其他:如海苯索、丙戍酸钠、盐酸二甲双胍、 氯化钾、硫酸亚铁
骨架型(缓释骨架片盐酸普萘洛尔) 膜控型(缓释胶囊,内装小丸,膜控释,如5-单硝 酸异山梨酯) 渗透泵型(沙丁胺醇控释片) 植入型(十八甲基炔诺酮) 透皮给药系统(硝酸甘油透皮贴剂) 脉冲式释药系统或自调式释药系统(迟释制 剂)(异博定) 缓释颗粒、小丸、微囊压制片(盐酸曲马多片)
• ( 1 )包衣: 将药物小丸或片剂用阻滞材 料包衣。 • 可以一部分小丸不包衣,另一部分小丸分 别包厚度不等的衣层,包衣小丸的衣层崩 解或溶解后,其释药特性与不包衣小丸相 同。阻滞材料有肠溶材料和水不溶性高分 子材料。
不同包衣厚度,不同释药速度小丸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图
血药浓度 A B C
A: 不包衣小丸 B: 包较薄衣层的小 丸 C: 包较厚衣层的小 丸 T: A,B,C相加的血药 浓度-时间曲线 示意
定义
缓释制剂:指口服药物在规定溶剂中, 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且每日用药次数 与相应普通制剂比较至少减少一次或用药间 隔有所延长的制剂。 控释制剂:指口服药物在规定溶剂中, 按要求缓慢地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且每日 用药次数与相应普通制剂比较至少减少一次 或用药间隔有所延长的制剂。

缓释和控释制剂

缓释和控释制剂
未微粉化阿司匹林 — 8 h后尿中水杨酸:149.9 mg
溶出原理
(4) 将药物包裹于溶蚀性骨架中
脂肪、蜡类
(5) 将药物包藏于亲水性胶体物质中
MC、CMC-Na、PVP等
2
2011/10/18
扩散
包衣膜扩散(药库型)
水不溶性膜、含水性孔道的膜
聚合物骨架扩散(骨架型)
水不溶性膜
扩散
包衣膜上交联的聚合物链间存在分子大小的孔隙, 药物分子经溶解、分配过程进入并通过这些孔道扩散。
(2)制成微囊 (3)制成不溶性骨架片剂
无毒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乙烯乙酸酯、聚甲基丙烯
酸酯、硅橡胶等为骨架。
(4)增加粘度以--注射液或其他液体制剂。 明胶--肝素、维生素B12 PVP--胰岛素、肾上腺素、青霉素、水杨酸钠 CMC (3%)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24 h左右。
(5)制成乳剂 水溶性药物,W/O → 肌肉注射
(6) 植入剂
溶蚀与扩散相结合
生物溶蚀骨架系统、亲水凝胶骨架系统
M t = kt n M∞
Peppas方程
n=0.5,扩散控制;n=1.0,溶蚀控制; 0.5<n<1.0,扩散和溶蚀综合作用
释放机制:水溶性 —— 扩散 难溶性 —— 骨架溶蚀
材料经生物溶蚀后可不再残留于体内 影响因素多,释药动力学较难控制
膜控技术
膜控技术用适宜的包衣处方配成包衣液,采用一定 工艺制备连续、均一的包衣膜,达到药物缓释、控释 的目的。
9 水溶性药物 9 包衣液 —— 包衣材料、增塑剂和溶剂(或分散介 质),致孔剂、着色剂、抗粘剂、遮光剂等。 9 水分散体 —— 水不溶性的包衣材料制成混悬液、乳 状液或胶体溶液。Surelease,Eudragit L3O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透皮贴剂 系指用于完整皮肤表面,能 将药物输送穿过皮肤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的薄片状贴剂,其作用时间由其药物含 量及释药速率所定 。
2020/9/23
• USP27版对缓释、控释制剂的定义
• 缓释(sustained release)、控释(controlled release)、长效(prolonged release)等视 同延释(extended release),比通速释制剂的 给药次数至少减少1/2或者显著提高病人服药 顺应性或治疗效果的制剂。
• 3、延缓释药的药剂学方法。
2020•/9/23难点:缓、控释制剂的释药原理
• 第一节 概 述 • 第二节 缓释制剂 • 第三节 控 释 制 剂 • 五、 质量评价
2020/9/23
第一节 概 述
• 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时间有长有短,但 常规制剂不论口服或注射,常需要一日 几次给药,不仅使用不便而且血液中药 物浓度起伏很大有“峰--谷”现象。“ 峰”时药浓过高可产生副作用甚至中毒 ;“谷”时治疗浓度以下不能呈现疗效 。缓释、控释制剂可克服峰谷现象,提 供平稳、持久的有效血药浓度。
、硫酸吗啡和盐酸吗啡等。 • C.P.05版:增加盐酸曲马多、硫酸沙丁醇胺(片剂、胶
囊),己酮可可碱、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剂),盐酸氨 溴素胶囊,雌二醇贴剂。
2020/9/23
• C.P.10版:增加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硝酸异 山梨酯缓释胶囊、双嘧达莫缓释胶囊。
• C.P.15版:去羟肌苷肠溶胶囊、甲巯咪唑肠溶片 、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双氯芬酸钠肠溶胶囊 、阿仑膦酸钠肠溶片、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艾 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丙硫氧嘧啶肠溶片、双氯 芬酸钠肠溶胶囊、茶碱缓释胶囊、盐酸安非他酮 缓释片、格列吡嗪缓释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 片、胶囊)、奥美拉唑钠肠溶片、奥美拉唑镁肠 溶片、吡罗昔康肠溶片、格列吡嗪缓释胶囊、盐 酸文拉法辛缓释、胰激肽原酶肠溶片等。
2020/9/23
• 二、国内外缓释和控释制剂发展 • 1. 概况 • 国外上市的该类制剂品种达200余种,500多个规格。
国内缓释、控释制剂不断增加, 但规格较少。 • C.P.90版:2种茶碱和硫氮卓酮。 • C.P.95版:氨茶碱、茶碱、硫氮卓酮、布洛芬、碳酸锂
、硫酸亚铁等。 • C.P.00版:增加硫酸庆大霉素、氯化钾、盐酸维拉帕米
• 结肠定位制剂 系指在胃肠道上部基本不释 放,在结肠内大部分释放的制剂,即在规定 的酸性介质与磷酸盐缓冲液(pH6.8)中不 释放或几乎不释放,而在要求的时间内,于 磷酸盐缓冲液(pH7.5-8.0)中大部分或全 部释放的制剂。
2020/9/23
• 脉冲制剂 系指口服后不立即释放药物 ,而在某种条件下(如在体液中经过一 定时间或一定pH值或某些酶作用下) 一次或多次突然释放药物的制剂。
• 调释(modified release)制剂是药物释放时间 或释放部位适合治疗需要或与普通制剂相比较 更方便用药的制剂。调释制剂包括延释制剂或 迟释制剂(delayed release),后者即通常 意义上的肠溶制剂。
2020/9/23
• 恒定的释放速度并非取得胃肠道恒定的吸 收速度以及达到平稳血药浓度的唯一因素 。胃肠道的部位特征及其吸收速率可能对 恒定吸收及稳定血药浓度具重要影响。缓 释及控释制剂的体内行为更多地与药物的 溶解性和渗透性有关。
2020/9/23
• 二者区别: 缓释制剂其中药物释放缓慢,常为一级 吸收过程;控释制剂其中药物释放为零 级或接近零级过程。
05C.P.又有新增项目 • 迟释制剂 系指在给药后不立即释放药
物的制剂,包括肠溶制剂、结肠定位制 剂和脉冲制剂等。
2020/9/23
• 肠溶制剂 系指口服后在规定的酸性介质不 释放或几乎不释放药物,而在要求的时间内 ,于磷酸盐缓冲液(pH6.8)中大部分或全 部释放药物的制剂。
2020/9/23
• 控释制剂 controlled release:系指药物按预 先设定好的程序缓慢地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的 制剂,一般符合零级动力学过程。且每日用药 次数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至少减少一次或 用药的间隔时间有所延长的制剂。
• 控释制剂 系指口服后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 求缓慢地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药物,其与相应 的普通制剂比较,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至少减 少一半,或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有所减少,且 能显著增加患者的顺应性或疗效的制剂。 ( C.P.)
• 制剂取得了疾病状态下的上述释药特征 或疾病状态下的药动学与药效学相关性 ;
• 制剂选择了经济学、方便用药和制定剂 量方案等方面最适宜的剂型和技术。
2020/9/23
4. 发展缓控释制剂的限制
2020/9/23
2020/释制剂 sustained release ( 又称为长效制 剂) :系指药物在规定溶剂中,按要求缓慢地非 恒速释放,且每日用药次数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 较至少减少一次或用药的间隔时间有所延长的制 剂。
• 缓释制剂 系指口服后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 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其与相应的普通制剂 比较,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至少减少一半,或给 药频率比普通制剂有所减少,且能显著增加患者 的顺应性或疗效的制剂。 (C.P.定义)
第十九章 缓释与控释制剂
2020/9/23
• 基本要求:
• 1、缓释、控释、迟释制剂的概念、特点 、释药原理。
• 2、缓释、控释制剂的处方设计和制备方 法,缓控释制剂的常用辅料,口服缓控释 固体制剂的体内外试验方法。
• 重点:
• 1、缓释、控释、迟释制剂的概念、特点 、制备方法;
• 2、控释制剂的组成;
2020/9/23
• 2. 药物制剂的发展过程
靶向制剂 •2000s’
2000s’
1980s’ 控释制剂、速释制剂 1980s’
1960s’
1900s’ •1800s’
2020/9/23
缓释制剂
普通制剂 浸出制剂
1960s’
1900s’ 1800s’
3. 缓释、控释药物制剂发展方向
• 制剂有治疗需要的释药速度、释药时间 及部位或靶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