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的综合复习及详细答案

合集下载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专用语言,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⑴请从氧气、二氧化碳、氯化钠、盐酸、硫酸、氢氧化钙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可供给呼吸的气体单质_____②参与光合作用的氧化物_____③一种不易挥发的无机酸_____④常用于食品调味的盐_____⑵铁缺乏被认为是全球三大“隐性饥饿”之首(微量营养元素缺乏),全球约有1/5的人患缺铁性贫血。

食物铁强化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经济、有效和可持续的给人群补铁的方法。

中国疾控中心研制的新型铁强化剂(EDTA钠铁)在人体内的铁吸收、利用率高于其他铁剂,是传统补铁剂硫酸亚铁的2倍至3倍。

它在酱油中的溶解性较好,不影响食品口感,不改变酱油的原有口味。

此外,EDTA钠铁在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性质稳定,它在酱油中可稳定保持两年以上。

研究表明,应用铁强化酱油补铁效果显著。

EDTA钠铁的化学式为C10H12FeN2NaO8,它是一种淡土黄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性质稳定,不易被氧化,其水溶液pH在3.5~5.5之间。

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①EDTA钠铁属于_____。

(选填“混合物”、“有机物”、“无机物”或“氧化物”之一)②EDTA钠铁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③EDTA钠铁中,元素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元素。

④EDTA钠铁的化学性质有_____(至少答一条)。

⑤若经常使用铁锅炒菜做饭,也能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其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已知胃液中含有盐酸)_____。

【答案】O2 CO2 H2SO4 NaCl 有机物 5:4 H 不易被氧化,其水溶液显酸性22Fe+2HCl=FeCl+H↑【解析】【分析】【详解】(1)①可供给呼吸的气体是氧气,化学式为O2;②参与光合作用的氧化物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③盐酸有挥发性,硫酸没有挥发性,故填H2SO4;④常用于食品调味的是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2)①EDTA钠铁的化学式为C10H12FeN2NaO8,EDTA钠铁属于有机物;②EDTA钠铁的化学式为C10H12FeN2NaO8,EDTA钠铁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10:8=5:4。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查阅资料知:甲酸(HCOOH)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与浓硫酸混合加热的反应为:HCOOH CO↑+H2O。

实验室可利用下图装置制取CO并还原CuO。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酸发生了________反应。

(填反应类型)(2)实验中应先通入一段时间CO,后加热CuO,目的是________。

(3)能证明甲酸生成CO的现象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4)点燃D处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

(5)写出B中CO与CuO发生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答案】(1)分解反应(2)防止CO与空气混合,受热后爆炸(3)①B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②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顺序可颠倒)(4)除去未反应的CO,防止空气污染(5)CO+CuO△Cu+CO2【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甲酸发生了分解反应。

(2)实验中应先通入一段时间CO,后加热CuO,目的是防止CO与空气混合,受热后爆炸。

(3)能证明甲酸生成CO的现象是①B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②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点燃D处酒精灯的目的是除去未反应的CO,防止空气污染。

(5)写出B中CO与CuO发生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O+CuO△Cu+CO2考点∶考查制取CO并还原CuO。

2.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

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根本对策是全球参与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为此科学家提出:制定措施限制过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有效利用过多的二氧化碳。

具体做法有:将二氧化碳捕获并使之隔离于地下或海底;将二氧化碳催化转化成有价值的碳资源,研究人员借助氧化铜纳米棒和阳光,将水溶液中的CO2转化成甲醇(CH4O)和氧气,这项技术减少了二氧化碳向空气中的排放,同时获得了燃料。

【化学】初三必备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化学】初三必备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化学】初三必备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技巧全解及练习题( 含答案 ) 含分析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阅读下边科普短文(原文有修改)。

食品增添剂食品增添剂指在生产食品的过程中,在食品中加入的化学物质。

食品增添剂一般不独自作为食品来食用;它能够是天然物质,也能够是人工合成的物质;把它加入到食品中是为了改良食品的色、香、味,同时也能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食品增添剂品种达到 25000 种,它们都能够食用。

可是,像三聚氰胺、孔雀石绿、苏丹红等物质却严禁在食品中增添,因为它们是化工原料。

我国《食品增添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了各种食品中食品增添剂的安全用量。

如作为甜味剂的“甜蜜素”,其使用范围及最大使用量以下表所示。

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 g/kg )酱菜、调味酱汁、糕点、冰淇淋、饮料等0.65蜜饯 1.0陈皮、话梅、话李、杨梅干等8.0甜蜜素(C6H11NHSO3Na)是白色固体,味甜,外观与蔗糖相像,甜度为蔗糖的40~50 倍,是一种常有的食品增添剂,被宽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行业,其熔点是265°C,分解温度约280°C,无明展现象。

蔗糖的熔点是186°C,在 190—220℃的较高温度下,蔗糖发生反应,最后形成黑色物质。

目前, 97%的食品中使用了各样增添剂,能够说,食品增添剂已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生产中不行缺乏的物质。

(1)苏丹红 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食品增添剂。

(2)某检测员在100g 某品牌九制话梅中检测出 1.01 克的甜蜜素,判断该话梅中甜蜜素是否超标,并写出判断依照__________。

(3)鉴识甜蜜素和蔗糖的方法是 _________。

(4)以下对于选购食品方法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

A.只选择不含食品增添剂的食品B.关注食品营养表中增添剂的品种和用量C.选择加工度低的食品,免得摄取过多的增添剂D.只关注食品的营养成分,不在意能否含有增添剂(5)我们能否需要食品增添剂?说明原由。

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及详细答案

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普阅读题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钠是一种活泼金属,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钠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用小刀一切,就能观察到它的本来面目: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钠还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目前,世界上多数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来制得金属钠。

氯化钠的熔点为801℃,将氯化钠和氯化钙按质量比2:3混合共熔,可得到熔融温度约为580℃的共熔物,降低了电解所需的温度。

电解时,正极放出氯气,负极产生的金属钠和金属钙同时浮在共熔物,从管道溢出。

把熔融的金属混合物冷却到105~110℃,金属钙结晶析出,通过过滤可以分离出金属钠。

金属钠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制造过氧化钠(Na 2O 2)等化合物。

还能用于生产更加昂贵的金属钾,以钠和氯化钾为原料,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钾和氯化钠,生成的钾能以蒸汽的形式分离出来。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在钠的原子结构中,与钠元素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的是__________。

(2)钠具有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

(3)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石蜡油中,目的是隔绝__________。

(4)钠能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5)写出用钠制取钾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答案】最外层电子数 银白色固体(有金属光泽、质地软) 隔绝水和氧气222Na+2H O=2NaOH+H ↑ Na+KClNaCl+K 高温【解析】【分析】【详解】 (1)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故在钠的原子结构中,与钠元素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的是最外层电子数(2)钠的物理性质有:有金属光泽,银白色;(3)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石蜡油中,目的是隔绝水和氧气;(4)根据题目信息可知,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Na+2H O=2NaOH+H ↑。

(5)钠与氯化钾在高温条件下生成氯化钠和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KCl NaCl+K 高温。

考点:元素化学性质,物质性质,灭火原理。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练∶科普阅读题附答案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练∶科普阅读题附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普阅读题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花青素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

自然界中现已知的花青素有20多种,植物中的花青素主要包括飞燕草、矢车菊、矮牵牛、天竺葵、芍药、锦葵色素等6种。

水果、蔬菜、花卉中的主要呈色物质大部分与花青素有关。

花青素类物质的颜色会随着植物液泡中pH的不同而变化。

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性,能够与多种对人体有害的自由基反应,保护人体免受自由基损伤。

例如,蓝莓中的花青素是迄今发现的最高效的抗氧化剂, 它的抗氧化性比维生素E高出50倍, 比维生素C高出20倍。

由于花青素的营养和药理作用, 其保健功效已经得到广泛认可。

研究人员选取部分植物对上述6种花青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研究结果如表1。

表1 不同植物中的花青素含量(mg/kg)样品名称飞燕草色素矢车菊色素矮牵牛色素天竺葵色素芍药色素锦葵色素紫薯ND134ND ND428ND蓝莓23010251113ND2161000黑葡萄47313233ND155466黑桑葚ND1015ND21ND ND菊花ND ND ND ND ND ND* ND表示在该植物中未检出该类花青素。

由于花青素本身性质不稳定,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温度和光照影响花青素的稳定性,高温和光照会加快花青素降解的速率;科研人员还研究了pH对蓝莓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因此,在加工和储存过程中注意调控上述因素,维持并提高花青素稳定性是花青素类产品开发的关键。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矢车菊色素(C15H11O6)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

(2)文中提到花青素的化学性质有(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

(3)根据表1,若要补充花青素,首选的食物是_________。

(4)由图1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_________。

A 花青素有可能用于制作酸碱指示剂B 菊花不适合提取花青素C 富含花青素的食品尽量避光、避免高温保存D 只有富含花青素的食物才具有抗氧化性【答案】15:11:6 与自由基反应(或颜色随pH值不同而改变、抗氧化性、受热易分解等)蓝莓在pH1~8范围内,随着pH增大,花青素稳定性变差(或保存率变低) ABC 【解析】【分析】化学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物理性质是不通过化学变化就有的性质。

中考化学 科普阅读题 综合题附详细答案

中考化学 科普阅读题 综合题附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普阅读题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肼(N2H4)又称联氨,有类似于氨的刺鼻气味,贮存时用氮气保护并密封,用途广泛。

肼燃烧放热量大且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常用作火箭燃料,点燃时与助燃物质液态N2O4发生反应,生成N2和H2O。

高压锅炉水处理时用于脱除氧气以防止锅炉的腐蚀,也可以把锅炉内表面锈蚀后的氧化铁还原为结构紧密的四氧化三铁保护层,减缓锅炉锈蚀。

用于烟草、土豆、玉米的贮藏,用于食用盐酸的制造等。

熔点1.4℃,沸点113.5℃;有强烈的吸水性,形成水合肼(N2H4·H2O),可以用固体烧碱进行脱水;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与液氧接触能自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或短时间受热时易发生分解。

对眼睛有刺激作用,能引起延迟性发炎,对皮肤和粘膜也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依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肼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与氧化铁作用 B.易溶于水C.易分解 D.有刺鼻的气味(2)肼在常温下为______(填“固态”“液态”或“气态”)。

(3)肼作为火箭燃料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肼有强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CO2,下列物质中的_____也具有这些性质。

A.NaCl B.Ca(OH)2C.NaOH D.NaHCO3(5)肼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AC 液态 2N2H4+N2O4点燃3N2↑+4H2O C 有强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易分解【解析】【详解】(1)肼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与氧化铁作用和易分解;(2)熔点1.4℃所以肼在常温下为液态;(3)肼作为火箭燃料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H4+N2O4点燃3N2↑+4H2O;(4)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和吸收二氧化碳的性质,故选C;(5)肼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有强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易分解。

【化学】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

【化学】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普阅读题1.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环保型杀菌消毒剂。

在生活中主要用于饮用水的消毒和食品保鲜。

用二氧化氯消毒后的水可以直接饮用。

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其熔点为-59℃,沸点为11.0℃,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得到酸性溶液。

该气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吸入高浓度二氧化氯气体会引起咳嗽和呼吸道粘膜的损伤。

二氧化氯极其不稳定,受热或见光易发生爆炸性分解,直接造成氯气泄漏而污染环境,所以只有依靠现场制备。

工业上用稍潮湿的氯酸钾(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时反应制得。

由于制取二氧化氯需要使用的氯酸钾是易爆危险品,所以制备和运输成本很高,因此我国目前还未广泛用其消毒自来水。

请依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1)本文介绍了二氧化氯的性质、制法和______________等方面内容。

(2)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有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3)请将制备二氧化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填写完全:2KClO3+ 2H2C2O460℃2ClO2↑+ 2CO2↑ + K2C2O4+_______(4)发生二氧化氯泄漏时,紧急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用途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腐蚀性、不稳定性等 2H2O 喷水吸收【解析】【详解】(1)由资料可知,本文介绍了二氧化氯的性质、制法和用途等方面的内容;(2)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化学性质。

根据资料可知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有:能与水反应,二氧化氯极其不稳定,受热或见光易发生爆炸性分解;(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K:2,Cl:2,O:14,H:4,C:4,反应后K:2,Cl:2,O:12,H:0,C:4 ,故还生成了2个水分子;(4)二氧化氯易溶于水,故发生二氧化氯泄漏时,最简单的紧急处理方法是喷水吸收。

2.食醋中一般含有3%-5%的醋酸,醋酸的化学名称叫乙酸(CH3COOH),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能溶于水。

备战中考化学 科普阅读题 综合题含答案解析

备战中考化学 科普阅读题 综合题含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普阅读题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资料1)融雪剂按组成分为有机融雪剂和无机融雪剂。

有机融雪剂的主要成分为醋酸钾,一般用于机场等重要场所。

无机融雪剂以氯化钠、氯化钙等为主要成分,其融雪原理与相同条件下,不同浓度的食盐水的凝固点有关(见下表)。

(资料2)钛(Ti )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

它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低温、抗酸碱以及高强度、低密度的特点,广泛用于航空工业;它无毒且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是非常理想的医用金属材料,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金属钛不仅能在空气中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或氮气中燃烧。

在稀有气体和高温条件下,用四氯化钛和镁发生置换反应可制备金属钛。

依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若飞机场使用融雪剂,应选择融雪剂的类别是___________。

(2)从无机融雪剂的融雪原理得出:100g 溶剂中,溶质质量和凝固点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3)钛金属广泛应用于航空工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条即可)。

(4)金属钛着火时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5)四氯化钛制备金属钛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有机融雪剂 溶质的质量越大,溶液的凝固点越低 高强度、低密度 不能 TiCl 4+2Mg=稀有气体高温2MgCl 2+Ti【解析】(1)有题意可知,若飞机场使用融雪剂,应选择融雪剂的类型是有机融雪剂;(2)由无机融雪剂组成与凝固点的关系,从无机融雪剂的融雪原理得出:100g 溶剂中,溶质质量和凝固点的关系是溶质的质量越大,溶液的凝固点越低;(3)钛金属广泛应用于航空工业的原因是高强度、低密度等;(4)由于金属钛不仅能在空气中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或氮气中燃烧,所以,金属钛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5)四氯化钛制备金属钛的化学方程式是:TiCl 4+2Mg =稀有气体高温2MgCl 2+Ti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燃
烧的反应方程式是 2Na +2CO2
Na2CO3 +CO ;
⑶钠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铷【Rb】化学性质与金属钠很相似,根据
,可见无色溶液 A 中含有 OH-
;为了验证 OH-的存在,可以设计方案 1.加入酚酞溶液/石蕊溶液如果出现酚酞溶液变红/ 石蕊溶液变蓝,则说明溶液中含 OH-,猜想正确;方案 2,加入 MgCl2 溶液,因为 MgCl2+2NaOH=Mg(OH)2↓+2NaCl,所以如果出现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 OH-,猜想正 确;方案 3,取少量溶液 A 于试管中,滴入 CuSO4 溶液,振荡观察,因为 CuSO4+2NaOH=Cu(OH)2↓+Na2SO4,所以如果出现蓝色沉淀,则说明溶液中含 OH-,猜想正 确。 【点睛】 本题是一道根据提供信息完成任务的题型,读懂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难度不大。对 于氢氧根离子的鉴定方法有多种。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普阅读题
1.阅读资料并回答问题 钠(Na)是一种银白色金属,质软而轻,可用小刀切割,密度比水小,为 0.97g/cm3,熔 点 97.81℃,沸点 882.9℃。钠刚切开时,新切面有银白色光泽,但在空气中马上氧化转变 为暗灰色。钠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量大时发生爆炸。钠还能在二氧 化碳中燃烧,生成纯碱和一种气体氧化物。金属钠往往浸放于液体石蜡、矿物油和苯系物 中密封保存。 (1)贮存金属钠时,用液体石蜡包裹的作用是______; (2)金属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铷(Rb)是一种银白色蜡状金属, 化学性质与金属钠很相似,但比金属钠更活泼,遇水即在表面发生剧烈的反应并发生爆 炸,该反应可表达为:
1
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则预测成立。
观察。
取少量溶液 A 于试管中,滴入____,振荡
2
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则预测成立。
观察。
取少量溶液 A 于试管中,滴入_____,振 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则预测成
3
荡观察。
立。
点燃
【答案】隔绝金属钠与氧气(空气) 2Na +2CO2
Na2CO3+CO OH- 酚酞溶液/石蕊溶液
无色酚酞变红/紫色石蕊变蓝 MgCl2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CuSO4 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解析】 【详解】 (1)根据资料,钠刚切开时,新切面有银白色光泽,但在空气中马上氧化转变为暗灰色。说 明金属钠很容易跟氧气反应,所以贮存金属钠时,用液体石蜡包裹的作用是隔绝金属钠与 氧气接触; (2) 因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纯碱和一种气体氧化物,所以金属钠在二氧化碳中燃
物。
③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_。
高温
【答案】CaCO3
CaO+CO2↑ 放出 900 煅烧时间相同 10%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NH4)2CO3 NH4Cl(NH3) 【解析】
【详解】
(1)煅烧石灰石可制得活性 CaO,反应原理是碳酸钙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全面展开,为建好中华文化标志城,保护我市优美的环 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市建立了固体废弃物处理场,其中填埋场采用改良型厌氧卫 生填埋方式,垃圾按单元分层作业,其流程为计量﹣﹣倾倒﹣﹣推平﹣﹣压实﹣﹣消杀﹣ ﹣覆土﹣﹣封场﹣﹣绿化;对垃圾填埋后产生的气体经导排系统收集后用于供热或发电; 对垃圾渗透漏液经调节池集中收集后通过日处理达 1500 吨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化学处理, 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后排放. (1)垃圾送到固体废弃物处理场前先进行分类处理,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在 可回收垃圾中,易拉罐与旧铁锅归为一类,回收废旧金属的好处是什么?_____. (2)回收废旧塑料垃圾可减少“白色污染”,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还应从哪些方面 入手?(至少答两点)_____、_____. (3)污水进行生物和化学处理时,你认为采取的化学方法处理污水的措施有哪些?(至少
高温
碳,化学方程式为 CaCO3
CaO+CO2↑。为测定不同煅烧温度对 CaO 活性的影响,取石
灰石样品分为三等分,在同一设备中分别于 800℃、900℃和 1000℃条件下煅烧,所得固 体分别与等质量的水完全反应,测得反应液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 1 所示.可知:CaO 与 水反应会放出热量;由图中信息可知,上述温度中,900℃煅烧所得 CaO 活性最高.要得 出正确结论,煅烧时还需控制的条件是煅烧时间相同; (2) ①通过分析图象中氯化铵浸出钙离子的质量分数可知,较适宜的 NH4Cl 溶液的质量分数 为 10%,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所以浸取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②图中的流程分析可知,氨水、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铵,故氨水、水、二氧化碳 和碳酸氢铵所起的作用是相同的,所以流程中虚线内部分若改用 NH4HCO3 溶液; ③除了氨气可以循环使用,NH4Cl 可以循环使用。
(3)推测溶液 A 中可能含有一种我们非常熱悉的离子____(填微粒符号),并设计 3 个不同的 实验方案对此猜想进行验证。限选试剂:MgCl2 溶液、CuSO4 溶液、Na2CO3 溶液、NaOH 溶 液、稀盐酸、酚酞溶液、紫色石蕊溶液、镁条、碳粉、氧化铁。
方 验证预测的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取少量溶液 A 于试管中,滴入____,振荡
①如图为 NH4Cl 浓度对钙、镁浸出率的响
( 浸出率=
进入溶液的某元素的质 量 固体中该元素的总质量 100% )。可知:较适宜的 NH4Cl 溶液的质量分
数为______;浸取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流程中大方框内部分若改用___溶液(填化学式),可一步得到与原流程完全 相同的生成
2.CaCO3 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煅烧石灰石可制得活性 Ca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为测定不同 煅烧温度对 CaO 活性的影响,取石灰石样品分为三等分,在同一设备中分别于 800℃、900℃和 1000℃ 条件下煅烧,所得固体分别与等质量的水完全反应,测得反应液温度随时 间的变化如图 1 所示.可知:CaO 与水反应会_______热量(填“放出”或“吸收”);上述温度中,______℃煅 烧所得 CaO 活性最高.要得出正确结论,煅烧时还需控制的条件是_________。 (2)以电石渣[主要成分为 Ca(OH)2,还含有少量 MgO 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高纯 CaCO3 的流程 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