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载流量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电线电缆载流量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载流量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载流量计算公式电线电缆载流量是工程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它指的是电线电缆可以安全承载的电流大小。

正确计算电线电缆载流量可以确保电力传输的稳定,避免过载或损坏,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电线电缆的载流量与其导体的截面积、材质、绝缘材料以及散热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导体截面积越大,电线电缆的承载能力就越高。

此外,不同材质的导体具有不同的电阻和传导能力,因此在计算载流量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计算电线电缆载流量的基本公式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载流量(A)=(I × ΣK)/δ其中,载流量表示电线电缆能够承载的最大电流(单位为安培);I表示导体的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ΣK表示综合系数,考虑电线电缆不同因素的影响;δ表示温升因数,用于校正不同散热条件下的实际载流量。

综合系数ΣK的计算包含多个因素,比如导体的表面温度、环境温度、导体的不同分段以及电缆的安装方式等。

具体的计算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温升因数δ是一个重要参数,用于考虑电线电缆在运行中的温度变化情况。

一般而言,电线电缆的温度应该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以保证电力传输的稳定和可靠性。

因此,在计算载流量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温升因数δ的取值。

电线电缆载流量的计算方法不仅限于单根电线电缆,还可以应用于多根并联的电线电缆。

在计算多根电线电缆的载流量时,需要考虑电缆间的相互影响和热平衡等因素。

在工程设计中,为了确保电线电缆的运行安全和稳定,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对载流量进行计算,并选择合适的电线电缆规格和材料。

同时,还需要遵循相关的电气安装标准和规范,确保电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总之,电线电缆载流量的计算是电力工程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只有正确计算并选择合适的电线电缆,才能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导体截面积、材质、绝缘材料、散热条件等多个因素,以得出准确的载流量计算结果,从而为工程提供指导依据。

电缆电线的载流量计算口诀

电缆电线的载流量计算口诀

电缆电线的载流量计算口诀
1.环境温度考虑法
根据不同环境温度下的载流量,可以使用下面的计算公式:
I = I_ref × K_T × K_C × K_P × K_A
其中,I为实际载流量,I_ref为参考载流量,K_T为温度系数,K_C 为拟合系数,K_P为土壤散热系数,K_A为海拔系数。

2.截面积法
I=K×S
其中,I为载流量,K为系数,取决于电线的材料和工作条件,S为电线的截面积。

3.电导率法
根据电线的电导率,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计算载流量:
I=K'×G
其中,I为载流量,K'为系数,取决于电线的材料和工作条件,G为电线的电导率。

4.等效电流法
通过将电缆电线与等效电阻串联,求得等效电流,然后根据等效电流和电缆电线的长度、散热条件等参数得出实际载流量。

计算载流量时,应根据实际工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结合电缆电线的特性参数进行计算,以确保电缆电线的安全运行。

此外,为了确保电缆电线的安全使用,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线路长度:较长的线路会引起电压降低,需要在计算载流量时考虑
这个因素。

-散热条件:电缆电线在不同的散热条件下,其载流量也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对散热系数进行综合考虑。

总之,电缆电线的载流量计算过程较为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应参考相关的标准
和规范,确保电缆电线的安全运行。

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计算公式电线电缆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承担着输送电能的重要任务。

在设计电力系统时,需要准确计算电线电缆的载流量,以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不超载。

本文将介绍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计算公式及其相关知识。

一、电线电缆的载流量。

电线电缆的载流量指的是其能够承载的最大电流。

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电线电缆的载流量应大于等于实际通过的电流,以确保其安全可靠地工作。

因此,准确计算电线电缆的载流量是非常重要的。

二、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计算公式通常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I = K S。

其中,I为电线电缆的载流量,单位为安培(A);K为载流量系数;S为电线电缆的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2)。

载流量系数K是根据电线电缆的材质、敷设方式、环境温度等因素确定的,通常可以在电线电缆的技术资料中找到相应的数值。

电线电缆的横截面积S可以通过测量或查阅相关资料获得。

三、电线电缆的横截面积计算方法。

电线电缆的横截面积是计算载流量的重要参数,通常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计算:1. 圆形导线的横截面积计算公式为,S = π r^2。

其中,S为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2);π为圆周率,取3.14;r为导线的半径,单位为毫米(mm)。

2. 方形导线的横截面积计算公式为,S = a^2。

其中,S为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2);a为导线的边长,单位为毫米(mm)。

3. 其他形状的导线可以根据其实际形状采用相应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四、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计算实例。

以一根铜导线为例,其横截面积为50平方毫米,载流量系数为0.8,则该铜导线的载流量计算公式为:I = 0.8 50 = 40(A)。

因此,该铜导线的载流量为40安培。

五、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计算注意事项。

在进行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考虑电线电缆的环境温度,因为环境温度会影响电线电缆的载流量系数。

2. 考虑电线电缆的敷设方式,不同的敷设方式会对载流量产生影响。

电缆及电线的电流计算公式

电缆及电线的电流计算公式

.电缆及电线的电流计算公式1、电线的载流量是这样计算的:关于 1.5、2.5、 4、6、10mm2 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 5 倍。

关于 16、25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 4 倍。

关于 35、50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 3 倍。

关于 70、95mm2 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 2.5倍。

关于 120、150、185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 2 倍。

看你的开关是多少安的用上边的工式反算一下就能够了。

2、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1)本节口诀对各样绝缘线 (橡皮和塑料绝缘线 )的载流量 (安全电流 )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必定的倍数”来表示,经过默算而得。

由表 5 3 能够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 倍。

如 2.5mm’导线,载流量为 2.5×9=22.5(A)。

从 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 4×8、 6× 7、10×6、16×5、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 3.5 倍,即 35×3.5=122.5(A)。

从 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成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挨次减 0.5。

即 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 3 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 倍,挨次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 25℃的条件下而定的。

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久高于 25℃的地域,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

电线电缆载流量

电线电缆载流量
结论
电线电缆载流量是衡量电线电缆能力的重要指标。了解电线电缆载流量的计算方法以及影响载流量的因素可以帮助我们设计和维护电力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电线电缆以及适当的敷设方式,以满足系统电能传输的需求。
NEC
美国国家电气标准委员会(NEC)制定了另一种计算电线电缆载流量的方法。根据NEC的标准,可以使用下列公式计算电线电缆的载流量:
Ic = k1 · k2 · d · S · θ
其中,Ic代表电线电缆的载流量,k1和k2是与导线材料和敷设方式有关的系数,d是导体的截面直径,S是导体的截面积,θ是电线电缆的最高使用温度。
影响电线电缆载流量的因素
电线电缆的载流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列举了几个较为重要的因素:
导线材料
导线的材料是影响电线电缆载流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导线材料具有不同的导电特性和导热性,从而影响到导线的载流量。常用的导线材料有铜和铝,铜导线的导电性能较好,因此其载流量较大。
导线截面积
导线的截面积也是影响电线电缆载流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导线的截面积越大,其承受的电流也越大。因此,在设计电力系统时,需要根据需要传输的电能确定导线的截面积。
电线电缆载流量
引言
在电力系统中,电线和电缆起着传输电能的重要作用。然而,每种电线和电缆都有其载流量的限制。了解电线电缆的载流量以及影响载流量的因素对于设计和维护电力系统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电线电缆载流量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一些影响载流量的因素。
什么是电线电缆载流量
电线电缆的载流量指的是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电线电缆可承载的最大电流。它是根据电线电缆的导体材料、截面积以及安装环境等因素来决定的。通常,电线和电缆的载流量是以安全工作条件下的热稳定电流来表示的,该电流不会导致电线电缆过热,从而影响其正常工作。

电缆线的承受负荷计算公式

电缆线的承受负荷计算公式

电缆线的承受负荷计算公式估算口诀仅供参考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

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

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

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

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

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

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

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

______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是: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

电缆及电线的电流计算公式

电缆及电线的电流计算公式

电缆及电线的电流计算公式1、电线的载流量是这样计算的:对于1.5、2.5、4、6、10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5倍。

对于16、25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4倍。

对于35、50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3倍。

对于70、95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2.5倍。

对于120、150、185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2倍。

看你的开关是多少安的用上面的工式反算一下就可以了。

2、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

由表5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

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

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

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

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

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

电缆载流量计算公式

电缆载流量计算公式

电缆载流量计算公式电缆载流量载流量计算公式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

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

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

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

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

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

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线电缆载流量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的载流量是指通过电线电缆的最大电流能力,是选择电线电
缆时的重要指标之一、计算电线电缆的载流量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导
线截面积、电流密度、环境温度等。

载流量计算公式的推导:
首先,从电线电缆的导线方面考虑,载流量与导线断面积成正比。


用的导线截面形状有圆形、矩形等多种形式,我们以圆形导线为例推导计
算公式。

假设电流密度为J(A/mm²),导线的截面积为A(mm²),载流量为
I(A),则有如下关系:
I=J*A
其中,J是电流密度,A是导线截面积。

接下来,我们考虑电流密度的选取。

电流密度的选择与导线的材料、
环境温度等因素有关。

电线电缆在正常运行条件下,通常要求导线的表面
温度不超过一定的限制值,一般为导线材料的额定温度的75%。

根据经验公式,导线表面电阻R(Ω/m)与电线的截面积A(mm²)的
关系为:
R=ρ*L/A
其中,ρ为导线材料的电阻率(Ω·m),L为导线的长度(m)。

由于载流量与导线截面积成正比,可得载流量I与导线长度L成反比,即:
I=J*A=J*(ρ*L/R)
式中,R为导线材料的电阻值(Ω/m)。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计算公式:
I=J*(ρ*L/R)
其中,I为载流量(A),J为电流密度(A/mm²),ρ为导线材料的
电阻率(Ω·m),L为导线长度(m),R为导线材料的电阻值(Ω/m)。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计算公式仅适用于单根导线或电缆,当导线或电
缆呈多芯结构时,需要考虑多芯之间的互相影响,计算公式会有所调整。

此外,当导线或电缆处于高温环境中,还需要考虑导线材料的温度系
数对电阻的影响,进行相应的修正。

综上所述,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计算涉及导线截面积、电流密度、导线
材料的电阻率和电阻值、导线长度等多个因素,通过合理选取这些参数,
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载流量计算结果,为实际工程中的电线电缆选择提供
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