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苯甲酸的测定
食品中防腐剂-------苯甲酸含量的测定

4. 检测系统
? 作用:连续监测被色谱系统分离后的柱流出物组 成和含量变化的装置。其作用是将柱流出物中样 品组成和含量的变化转化为可供检测的信号,完 成定性定量分析的任务。
(二).液液分配色谱法( LLC)
1.分离原理:利用组分在两相中溶解度的差异 2.固定相:载体+固定液(物理或机械涂渍法)
缺点:系统内部压力大,易流失,不实用 固定液——极性→NLLC 固定液——非极性→RLLC 3.正相色谱——固定液极性 > 流动相极性(NLLC)
极性小的组分先出柱,极性大的组分后出柱,适于分离极性组分 4. 反相色谱——固定液极性 < 流动相极性(RLLC)
正相——流动相与溶质排斥力强,作用时间↑ , k↑,组 分tR↑
反相——流动相与溶质排斥力弱,作用时间↓, k↓,组 分tR↓
② 固定相:极性小的烷基键合相 C8柱,C18柱(ODS柱——HPLC约80%问题)
③ 流动相:极性大的甲醇-水或乙腈-水 流动相极性 > 固定相极性
底剂 + 有机调节剂(极性调节剂) 例:水 + 甲醇,乙腈,THF ④ 流动相极性与k的关系:
(4)梯度洗脱装置
? 梯度洗脱:通过改变流动相的组成来调整组分的k值,改 变分离因子α值,以达到最短时间内得到最佳分离的目的。
? 梯度洗脱的特点:改善分离, 加快分析速度;改善峰形, 减 少拖尾;可能引起基线漂移
? 类型:高压梯度与低压梯度
2.进样系统
? 进样器是将样品溶液准确送入色谱柱的装置,要求密封性 好,死体积小,重复性好,进样引起色谱分离系统的压力 和流量波动要很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饮料中的苯甲酸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饮料中的苯甲酸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实验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饮料中的防腐剂—苯甲酸1 实验试剂与仪器试剂苯甲酸(AR),雪碧汽水仪器日立UV-3010紫外-可见光谱仪,1cm石英比色皿2 实验原理与方法为了防止食品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发生腐败、变质,常在食品中添加少量防腐剂。
防腐剂使用的品种和用量在食品卫生标准中都有严格的规定,苯甲酸及其钠盐、钾盐是食品卫生标准允许使用的主要防腐剂之一。
我国规定了苯甲酸(盐)在碳酸饮料中最大使用量为0.2g/kg。
苯甲酸具有芳香结构,在波长225nm和272nm处有强吸收由于食品中苯甲酸用量很少,同时食品中其它成分也可能产生干扰,因此一般需要预先将苯甲酸与其它成分分离。
从食品中分离防腐剂常用的方法有蒸馏法和溶剂萃取法等。
本实验测定雪碧中苯甲酸,含有人工合成色素、甜味剂等,但一般在紫外区无吸收,故不干扰测定,样品不用处理,苯甲酸(钠)在225nm处有最大吸收,可在225nm波长处测定标准溶液及样品溶液的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法,可求出样品中苯甲酸的含量。
3 实验步骤苯甲酸标准储备液配制称取0.1000g苯甲酸于100mL容量瓶中,加适量蒸馏水定容,配制成1mg/mL溶液,吸取此液5mL于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每毫升溶液相当于苯甲酸100ug。
标准曲线绘制取苯甲酸标准储备液、、、、,分别置于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溶液稀释至刻度。
以水为对照液,测定其中5号标准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定波长范围为200~350nm),找出λmax ,然后在λmax处测定五个标准溶液的吸光度A。
样品处理和测定雪碧饮料除二氧化碳后,准确移取于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在λ处测定max吸光度。
4 实验结果测得苯甲酸在227nm波长处有最大吸光值表1 标准液吸光度测定标准液(μg/ml) 0 2 4 8 12吸光度图1 苯甲酸标准溶液标准曲线测得雪碧样品的苯甲酸吸光度为=μg/ml从曲线上找出相应的苯甲酸浓度Cx: 样品定容后体积为100mlV1: 所取样品体积为 25mlV2因为雪碧的密度约等于1kg/m3,故μg/ml≈μg/g=kg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一》对汽水类食品中苯甲酸的最大使用量做了规定:苯甲酸<=0.2g/Kg,本实验使用的雪碧样品苯甲酸浓度Kg<0.2g/Kg,即低于国家标准,符合国家标准。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苯甲酸

4、液相色谱的结构
• 一 流路系统: 流动相、管路、泵、混 合器、脱气机等组成
• 在225nm下测其峰面积:
体积/mL 2.00 含量/mg 0.010 峰面积 280594
3.00 0.015 415433
4.00 0.020 555024
5.00 0.025 687406
6.00 0.030 831821
峰面积
1000000 800000 600000 400000 200000
3、为什么要选择液相色谱方 法?
• 高速:HPLC采用高压输液设备,流速大大增加,分析速度极快, 只需数分钟;而经典方法靠重力加料,完成一次分析需时数小时。
• 高效:填充物颗粒极细且规则,固定相涂渍均匀、传质阻力小, 因而柱效很高。可以在数分钟内完成数百种物质的分离。
• 高灵敏度:检测器灵敏度极高:UV——10-9g, 荧光检测器—— 10-11g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波长/nm
三、实验阶段
• 2.仪器参数设置
• 流动相: 甲醇:乙酸铵溶液(0.02mol/L) (5:95)
• 流速:1mL/min • 进样量:10uL • 检测器波长:225nm
三、实验阶段
• 3.标准曲线绘制
• 分别移取苯甲酸标液2mL、3mL、4mL、5mL 、6mL于 50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摇匀。
6、如何定性,如何定量
• 1、定性分析:在确定的色谱分离条件下,苯甲酸有一定的保留时间, 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分别测定苯甲酸纯物质和饮料样品中各组分的保 留值,将两者进行对比,就可确定饮料中何种组分为苯甲酸,对其进行 定性。
食品中苯甲酸的测定方法国标

食品中苯甲酸的测定方法国标
苯甲酸在食品中的测定方法,可以采用GB/T 5009.19-2003《食品中苯甲酸的测定》中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将样品中的苯甲酸与标准品进行比较,以确定样品中苯甲酸的含量。
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样品准备:将食品样品经过研磨、筛选、稀释等处理,制备成适宜的测定浓度。
2.标准品准备:准备苯甲酸标准溶液,浓度为0.1mg/ml。
3.高效液相色谱仪:将样品和标准品分别加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记录检测结果。
4.计算:根据检测结果,计算样品中苯甲酸的含量。
新版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

一、编制目的为规范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方法,编制本指导书。
二、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
三、编制依据GB 5009.2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四、实验原理样品经水提取,高脂肪样品经正己烷脱脂、高蛋白样品经蛋白沉淀剂沉淀蛋白,采用液相色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
五、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 6682规定的一级水。
5.1 试剂5.1.1 氨水(NH3˙H2O)。
5.1.2 亚铁氰化钾[K4Fe(CN)6˙3H2O]。
5.1.3 乙酸锌[Zn(CH3COON)2˙2H2O]。
5.1.4 无水乙醇(CH3CH2OH)。
5.1.5 正已烷(C6H14)。
5.1.6 甲醇(CH3OH)。
5.1.7 乙酸铵(CH3 C00NH4):色谱纯。
5.1.8 甲酸(HCOOH):色谱纯。
5.2 试剂配制5.2.1 氨水溶液(1+99):取氨水1ml,加到99ml水中,混匀。
5.2.2 亚铁氰化钾溶液(92g/L):称取106g亚铁氰化钾,加入适量水溶解,用水定容至1000ml。
5.2.3 乙酸锌溶液(183g/L):称取220g乙酸锌溶于少量水中,加入30ml 冰乙酸,用水定容至1000ml。
5.2.4 乙酸锌溶液(20mmol/L):称取1.54g乙酸锌,加入适量水溶解,用水定容至1000ml,经0.22um水相微孔滤膜过滤后备用。
5.2.5 甲酸-乙酸铵溶液(2mmol/L甲酸+20mmol/L乙酸铵):称取1.54g 乙酸铵,加入适量水溶解,再加入75.2ul甲酸,用水定容至1000ml,经0.22um水相微孔过滤后备用。
5.3 标准品5.3.1 苯甲酸钠(C6H5COONa,CAS号:532-32-1),纯度≥99.0%;苯甲酸(C6H5COOH,CAS号:65-85-0),纯度≥99.0%,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物质。
液相色谱法检测苯甲酸、山梨酸、糖

液相色谱法检测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疑难详解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是衡量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苯甲酸、山梨酸的检测参照GB/,糖精钠的检测参照GB/T,即可开展实验。
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虽是较常见的检测项目,但是要得到一个准确可靠的结果,也存在一定的难度,许多新手常出现因对方法理解发生偏差而检测出错的事故。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该方面工作的实际经验出发,以苯甲酸、山梨酸为着重点,从样品前处理、检测仪器的选择、超标时的判断等几个易出问题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2样品前处理的注意事项GB/和GB/在文字结构上有缺陷,在涉及用仪器法测定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时,只讲述了液体样品的前处理方法,没有涉及对固体样品的前处理。
食品样品往往含有大量的油脂、蛋白质,对提取极为不利;如处理不干净也会污染色谱柱,影响检测工作。
这类样品处理的关键在于如何找到一种较理想的沉淀剂,尽量排除待测样品中的油脂、蛋白质,且不影响待测物组分的回收率。
GB/使用5%硫酸铜溶液沉淀蛋白,对于蛋白质含量较低的食品尚可,对于豆粉、奶粉、月饼等高油脂、高蛋白样品则沉淀效果不理想。
如用10%钨酸钠溶液作为沉淀剂,效果好些;如用10%亚铁氰化钾溶液和20%醋酸锌溶液则效果更理想(这是笔者目前用过最理想的沉淀剂)。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取一定量样品,捣碎,利用四分法原理称取样品克于50ml比色管中,加水20ml,浸泡、振荡均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1mol/L) ml,加入%亚铁氰化钾溶液,20%乙酸锌溶液,定容,振荡使其充分混匀后,用滤纸初滤除去沉淀物,初滤液过μm微孔滤膜,收集滤液于样品瓶中,样品处理液和标准有溶液各进样5uL 测定。
用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接触有机试剂少,重复性和回收率都令人满意;缺点是一定要用液相色谱法检测,有一定局限。
3检测仪器的选择虽然液相色谱仪操作起来比气相色谱仪要复杂,但笔者建议如条件许可仍尽量用液相色谱法检测。
原因如下:液相色谱法所用的样品处理方法远比气相色谱法简单,且不需使用有机试剂。
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标准文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第一法适用于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第二法适用于酱油、水果汁、果酱中苯甲酸、山梨酸的测定。
第一法液相色谱法2原理样品经处理后,用液相色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
3试剂和材料注: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 6682规定的一级水。
3.1 试剂3.1.1氨水(NH3•H2O)。
3.1.2氢氧化钠(NaOH)。
3.1.3硫酸(H2SO4)。
3.1.4亚铁氰化钾(K4Fe(CN)6•3H2O)。
3.1.5乙酸锌(Zn(CH3COO)2•2H2O)。
3.1.6氯化钠(NaCl)。
3.1.7酒石酸(C4H6O6)。
3.1.8硅酮树脂。
3.1.9磷酸二氢钠(NaH2PO4•12H2O)。
3.1.10磷酸二氢钾(KH2PO4)。
3.1.11中性氧化铝。
3.1.12甲醇(CH3OH):色谱纯。
3.1.13乙酸铵(CH3COONH4)。
3.2 试剂配制3.2.1 氨水(1+1):氨水与水等体积混合,经微孔滤膜过滤后备用。
3.2.2 氢氧化钠溶液(4 g/L):称取4 g氢氧化钠,溶于水并稀释至1000 mL。
3.2.3硫酸溶液(0.5 mol/L):移取30 mL浓硫酸(约70%)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至500 mL水中,冷却至室温后,转移至1000 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
3.2.4亚铁氰化钾溶液(92 g/L):称取106 g亚铁氰化钾加水至1000 mL。
3.2.5 乙酸锌溶液(183 g/L):称取220 g乙酸锌溶于少量水中,加入30 mL冰乙酸,加水稀释至1000 mL。
3.2.6 酒石酸溶液(15%):称取15 g酒石酸,用水定容100 mL。
3.2.7的磷酸盐缓冲液(pH 7.2):分别称取16.72 g磷酸二氢钠和2.72 g磷酸二氢钾,用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 mL,经微孔滤膜过滤后备用。
实验讲义:食品中山梨酸 苯甲酸的测定

学号姓名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会检测食品中添加剂的原理方法。
2、了解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3、掌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量的基本方法。
二、基本原理食品试样加温除去二氧化碳和乙醇,调节pH至中性,过滤后进高效液相色谱仪,可以检测其中的山梨酸与苯甲酸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根据所使用的固定相和分离机理一般可以分为分配色谱、吸附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和空间排阻色谱等。
在分配色谱中组分在色谱柱上的保留程度取决于它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K:K 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浓度显然,K值越大,组分在固定相中的保留时间越长,固定相与流动相的极性相差也越大。
根据所使用的固定相和流动相,又分为正相液相色谱和反相液相色谱。
其中,反相液相色谱的分离是以样品的疏水结构的差异为基础的。
样品的极性越大,保留值越小。
由于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组分的保留值保持恒定并且峰面积与组分的浓度成正比。
因此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测定组分在色谱图上的保留时间t R和峰面积A,即可直接用t R和A进行定性定量。
三、仪器与试剂1、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2、色谱柱:ODS C18柱250×4.6 mm;3、流动相:甲醇: 0.02 mol/L乙酸胺=5: 95;4、进样器:25 μL;5、50 mm的0.45 µm 油膜和水膜滤膜,0.45 µm水膜一次性过滤头;6、色谱纯甲醇、乙酸铵、氨水(1:1)、苯甲酸、山梨酸、醋酸、碳酸氢钠、Apple贵妃醋爽、雪碧;7、10 mL容量瓶20个;25 mL容量瓶20个;苯甲酸:山梨酸:CH3-CH=CH-CH=CH-COOH四、实验步骤1、储备液的配置① 20 g/L碳酸氢钠溶液:称取2 g碳酸氢钠(优级纯),加水至100 mL,振摇溶解;②苯甲酸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0.1000 g苯甲酸,加20 g/L碳酸氢钠溶液5mL,加热溶解,转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100 mL,苯甲酸含量为1 mg/mL作为储备液;为什么要加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呈弱碱性,而进液相的样品不能过酸或过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2.1 原理
不同样品经提取后,将提取液过滤,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测定,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外标峰面积定量。
2.2 试剂和材料
除另有说明外,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符合 GB/T 6682要求。
2.2.1 甲醇:色谱纯。
222 乙酸铵溶液:称取1.54g乙酸铵,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OmL经微孔滤
膜过滤。
2.2.3 亚铁氰化钾溶液:称取106g亚铁氰化钾[K4Fe(CN)6 3H2O]加水至IOOOmL
2.2.4 乙酸锌溶液:称取220g乙酸锌[Zn(CfCOO) ∙ 2HO]溶于少量水中,加入30mL冰醋酸,加水稀释至1000mL
2.2.5 氨水(1+1):氨水与水等体积混合。
2.2.6 正己烷。
2.2.7 pH4.4 乙酸盐缓冲溶液:
a) 乙酸钠溶液:称取6.80g乙酸钠(CHCooNs3H2O),用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mL
b) 乙酸溶液:称取4.3mL冰乙酸,用水稀释至1000mL 将上述两种溶液按体积比37:63混合,即得pH4.4乙酸盐缓冲溶液
2.2.8 pH7.2 磷酸盐缓冲溶液:
a )称取23.88g磷酸氢二钠(NaHPO • 12H0),用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mL
b )称取9.07g磷酸二氢钾(KHPO),用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mL 将上述两种磷酸盐溶液按体积比 7:3 混合,即得 pH7.2 磷酸盐缓冲液。
干4h),加水溶解并定容至
200mL此溶液中糖精钠的含量为I.OOg/mL。
2.2.9 标准溶液的配制:
a )苯甲酸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200mL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含苯甲酸
b )山梨酸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200mL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含山梨酸
c )糖精钠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
0.2360g 苯甲酸钠,加水溶解并定容至
1.00mg。
0.2680g 山梨酸钾,加水溶解并定容至
1.00mg。
0.1702g 糖精钠(CH4CONNaS)(120 C烘
d )混合标准使用液:分别准确吸取不同体积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标准储备溶液,将其稀释成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含量分别为O.OOOmg/mL、O.O2Omg/mL、O.O4Omg/mL、O.O8Omg/mL、O. 16Omg/mL、O.32Omg/mL 的混合标准使用液。
2.2.10 微孔滤膜:0.45 μ m 水相。
2.3 仪器与设备
2.3.1 高效液相色谱仪:配有紫外检测器。
2.3.2 离心机:转速不低于 4000r/min
2.3.3 超声波水浴振荡器。
2.3.4 食品粉碎机。
2.3.5 旋涡混合器。
2.3.6 pH 计。
2.3.7 天平:分度值为 0.01g 和 0.1mg。
2.4 分析步骤
2.4.1 样品处理
2.4.1.1 液体样品
①碳酸饮料、果酒、葡萄酒等液体样品:称取 10g样品(精确至0.001g)(如含有乙醇需水浴加热除去乙醇后再用水定容至原体积)于 25mL容量瓶中,用氨水
(1+1)调节PH至近中性,用水定容至刻度,混匀,经微孔滤膜过滤,滤液待上机分析。
②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等含蛋白质较多的样品:称取10g样品(精确至0.001g)于25mL容量瓶中,加入2mL亚铁氰化钾溶液,摇匀,再加入 2mL乙酸锌溶液摇匀,以沉淀蛋白质,加水定容至刻度,4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经微孔滤膜过滤,滤液待上机分析。
2.4.1.2 半固体样品
①含有胶基的果冻样品:称取 0.5g〜Ig样品(精确至0.001g),加水适量,转移至25mL容量瓶中,再加水至约20mL置60C〜70C水浴中加热片刻,加塞,剧烈振摇使其分散均匀后,加氨水(1+1)调节PH至近中性,加塞,剧烈振摇,使样品在水中分
散均匀,置 60C〜70C水浴锅中加热30min,取出后趁热超声 5mi n,冷却后用水定容至刻度,用微孔滤膜过滤,滤液待上机分析。
②油脂、奶油类样品:称取 2g〜3g样品(精确至0.001g )于50mL具塞离心管中,加入10mL正己烷,用旋涡混合器使其充分溶解,4000r∕min离心3min,吸出正己烷提取液转移至 250mL分液漏斗中,再向50mL具塞离心管中加入10mL 正己烷重复上述步骤,合并正己烷提取液于250mL分液漏斗中。
于分液漏斗中加入20mLpH4.4乙酸盐缓冲溶液加塞后剧烈振摇分液漏斗约 30s,静置分层后,将水层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再加入20mLpH4.4乙酸盐缓冲溶液,重复上述步骤,合并水层并用乙酸盐缓冲溶液定容至刻度,经微孔滤膜过滤,滤液待上机分析。
2.4.1.3 固体样品
①肉制品、饼干、糕点:称取粉碎均匀样品2g〜3g (精确至0.001g)于小烧杯中,用20mL水分数次清洗小烧杯将样品移入 25mL容量瓶中,超声振荡提取5min,取出后加2mL亚铁氰化钾溶液,摇匀,再加入 2mL乙酸锌溶液,摇匀,用水定容至刻度,移入离心管中,4000r∕min离心5min,吸出上清液,用微孔滤膜过滤,滤液待上机分析。
②油脂含量高的火锅底料、调料等样品:称取样品2g〜3g (精确至0.001g )于50mL具塞离心管中,加入10mL磷酸盐缓冲液,用旋涡混合器充分混合,然后于
4000r∕min离心5min,小心吸出水层转移到25mL容量瓶中,再加入10mL磷酸盐缓冲液于具塞离心管中,重复上述步骤,合并两次水层液,用磷酸盐缓冲液定容至刻度,混匀,用微孔滤膜过滤,滤液待上机分析。
③凝胶糖果、胶基糖果:按半固体样品 241.2含有胶基的果冻样品处理。
2.4.2 色谱条件
a)色谱柱:C18柱,250mr× 4.6mm 5 μ m 或性能相当者;
b)流动相:甲醇(2.2.1 ) +乙酸铵溶液(2.2.2 )(5+95);
C)流速:1mL/mi n;
d)检测波长:230nm
e)进样量:10μL O
2.4.3 测定
取处理液和混合标准使用液各10μL注入高兴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以其标准
溶液峰的保留时间为依据定性,以其峰面积求出样液中被测物质含量,供计算
2.5结果计算
安赛蜜预期保留时间:e.59u VWDI A,波
K=214 nm, TT 相关性:O. 5S973
⅛gf⅛K 准滾埜:7.53137
公"式Iy = ITLX ÷ b
m: 53.09485
b: 3.31248
x:含⅛[g∕kgl
y:面积
标准品四条校正曲线
苯甲醸预期保留时閒:8.721
⅛⅛ [S<=2L⅛ ma” TT
VWDL A
f
相关性:0.5⅛537
残囹杯准误差= 20.25062
公式:y = IluC + b
32.1~135£
m:
14.428υ∪
b:
含量[g∕kg]∣
X:
y :而祝
糠蒂钠预期保蔺时间:13.054
VWDI A f波长=214nm, TT
相关性:υ
i 9S593
残留标准误差: 4 ・15194
公式:y = InX + b
m: €2.9⅛005
b: 2,67785
X:含HK [g∕kg]
Y:而积
山梨酸预期保留时间:ιι.⅛se
VWDl A, Kι=214 nm, TT
相关性:O.. 55995
⅛6留标准误差;IS - 13379
公式:y - TaX + b
Kl: 32.2 - 466€0
b: 2B OSo€5
X:含⅛[g∕kg]
Y:而积
样品保留时间
[mi n]峰面
积
含量/峰
面积含量
含量组
[g/kg]
名称
Sw11-3753 乘积因子:19.5802 稀释因子:1.0000 样品量:2.55360
[g∕kg]6.590---安赛蜜8.721---苯甲酸11.886---山梨酸13.054---糖精钠
Sw11-3754 乘积因子:21.6328 稀释因子:
1.0000
样品量:2.311306.590---安赛蜜8.721---苯甲酸11.886---山梨酸13.054---糖精钠
两种样品结果均为未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