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声的利用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精讲精练2-3 声的利用(含答案解析)

专题2.3 声的利用课前预习1.可以利用声传递信息,如回声定位。
2.可以利用声传递能量,如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3.利用回声定位和速度公式可以测距离(如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潜水艇位置等)。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多孔或柔软的物质会被吸收。
4.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
人类发不出超声,也听不到超声。
5.次声波是指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知识点解读与例题突破知识点一:声可以传递信息。
【例题1】(2019湖南怀化)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调节手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区分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真空中也能传播声音D.下课铃响后同学们走出教室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答案】C【解析】A.调节手机音量是改变发声体振动的幅度,从而改变响度。
故A正确;B.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区分的。
故B正确;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但声音传播靠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故C错误;D.铃声提醒同学们下课时间到,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故D正确。
知识点二:声可以传递能量。
【例题2】(2019湖北武汉)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从物理学角度讲,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会发出噪声B.声速的大小不仅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C.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相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相同D.一般来说,超声波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更加强烈,常被用来清洗物体【解析】①发声体的无规则振动产生噪声;②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并且不同介质对声音的传播能力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种介质在不同的温度时传播声音的能力也是不同的;③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一般不同;④声音传播时,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这种特点可以应用在医学上。
A.从物理学角度说,噪声是由于物体无规则振动而产生的。
故A正确;B.声音的传播速度既和介质的种类有关又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二三节声的利用PPT课件

课前复习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什么是声速?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速用来描述声传播的快慢,大小等
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2、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
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 Hale Waihona Puke 声波:低于20Hz的声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在这一章我们学习 了有趣的声现象,知道了声的概 念比较广,包括声音(人耳能感觉 到的那部分声)、超声(频率高于 20000Hz)和次声(频率低于20Hz 的声)。声在生活实际、工农业 生产和现代科技中应用广泛,这 节课我们就共同来了解声的利用 这方面的知识.
结论: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1、超声波可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2、外科医生可利用超声振动除去人体内 的结石。
3、超声波加湿器: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 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许多小雾 滴,再用小风扇把小雾滴吹入室里,就可 以增加室中空气的湿度。
超声波加湿器.
小型超声波清洗机
超声波碎石机
主要适应症:肾结石 输尿管结石 膀胱结石 尿道结石
1、远处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
2、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 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
3、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 作状况
4、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够 判断悬崖的距离
5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和发现昆虫
6、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
7、捕鱼时,渔民利用声呐系统来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
4.一般来说,大会堂的周围墙壁都做成凹 凸不平,像蜂窝状的,这样是为了(A )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仅是为了装饰
提高练习
1、(2016凉山州中考12)超声清洗以及
2-3 声音的利用

2-3声音的利用
课型
讲授
授课时间
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
反思
学情分析
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目标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教学重点
生活中利用声的例子
教学难点
会判断生活中所用到声音的用途
教学方法
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教学过程
反思
学生活动
(1)自由说出所了解的利用声的现象
(2)用锣做吹蜡烛的实验,观看蜡烛火焰情况;
(3)讨论对以上的应用例子怎样归类
在此基础上,老师综合学生所举的例子和初步的分类方法,进行总结性的讲解。
1、声与信息
计算:小明向较远的高山大喊一声,经过1.2s听到回声,请问:小明距离高山多远?(当时气温是15℃)
S=U声t/2=340m/s×1.2/2=204m
学生算出结果后,清楚回声可以测出距离。
(1)介绍蝙蝠采用回声定位来确定目标的位置
(2)介绍声呐技术产生的背景以及现代声呐技术4)超声波测出金属内部的伤痕
2、声与能量
介绍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超声振动除结石。
课堂小结:声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
3、作业布置及讲评在讲练测资料上
教研组长日查
教务主任周查
校长随机查
2-3 声的利用(专题训练)【五大题型】(原卷版)

2.3 声的利用(专题训练)【五大题型】【题型1 回声认识】................................................................................................................ 错误!未定义书签。
【题型2 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2)【题型3 声与信息】 (6)【题型4 声与能量】 (8)【题型5 声音的综合利用】 (10)【题型1 回声认识】1.(2023•陇县模拟)2023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会上,全体起立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唱国歌”中的“高”是指音调高B.国歌伴奏音乐是通过空气传入参会人员耳朵的C.参会人员唱出的国歌声是由嘴唇振动产生的D.人民大会堂四周墙壁都有许多像蜂窝的小孔,这主要是为了装饰礼堂,美观好看2.(2022秋•太原期中)如图是位于我省永济市普救寺内的唐代古塔﹣莺莺塔,它是我国现有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
塔内甬道相通,四周回廊环绕,形成内部中空、外部合壁的结构。
游人立于塔的周围,叩石或击掌,会听到“咕哇咕哇”类似青蛙叫的回声。
产生这一奇妙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声音的反射B.次声波的效果C.发声体的特殊材质D.人的听觉功能3.(2022秋•奉贤区期中)在设计、建造电影院时,为了减少回声对观众听觉的干扰和影响,应尽盘(填“增加”或“减少”)四周墙壁对声音的反射,因此电影院内四周墙壁表面要采用(填“松软多孔”或“坚硬光滑”)的材料。
因为这类材料对声波的(填“吸收”或“反射”)能力较强。
4.(2022秋•浦东新区校级期中)若人的反应时间为0.1秒,要能够区分出原声和回声,障碍物至少离人米。
为了减少“回声”对观众听觉的干扰和影响,剧院内四周墙壁表面要采用的材料(选填“松软多孔”或“坚硬光滑”)。
5.(2022•杭州模拟)如图所示的“空谷回音”表明障碍物对声波有反射的作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2.3声的利用 课件(共21张PPT)

● A.超声波的音调比人能听到的声音音调低 B.超声波传播不需要介质
● C.人听到的“嗞嗞”声是超声波 D.超声波能用来清洗物体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 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 13.超声清洗及超声碎石是利用声能_____的性质工作的,而回声定位则利 用了声能_____的性质。
● 14.频率高于20000Hz声音叫________,低于20Hz声音叫________.这 两种声音人耳都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
● 15.有些动物(如狗、大象)比人提前感觉到地震,是因为地震时伴有 ________ (选填“超”或“次”)声波产生.地震中有的被掩埋者通过敲 击身边的墙体或管道发出求救信号,用物理学知识解释:他们利用了声音可 以在________ 中传播的原理.
利 用 声 呐 探 测 海 深
2.回声定位:
汽车的倒车雷达
以上这些例子说明了声音能传递信息。
把一块石头扔进水里,可以看到一 圈一圈的水波向四周散去,水面上 的树叶也随之起伏。这说明石头 的 能量通过水波传给了树叶。
水波是一种波动,水波能传递能量。 声波也是一种波动,那么,声波能传递能量吗?
二.声与能量
● D.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的能量
● 11.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 ___; 平时说的“B超”也是超声波,可利用它为孕妇做常规检查,这是利用了声音 可以____。
● 12.期末考试进入考场的铃声响了,考生都自觉地走进考场,说明声音可以 传递_______;交警部门在考场附近路段禁止汽车鸣笛,从控制噪声的角度 分析,这是从________处减弱噪声.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2.3声的利用 》优秀教案

《声的利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参观或观看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等,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本节教学内容由“声与信息”和“声与能量”两部分内容组成,本节知识是学生通过对生活、生产中声现象的学习,了解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特性之后,探究学习声的利用。
声现象在实际生活中丰富多彩,应用非常广泛。
在生活中声的利用的例子很多,学生对于一些常见的声的利用的现象已经很熟悉,只不过不知道它们分别是利用的声的哪些作用。
所以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分辨出哪些生活现象是属于声传递信息的例子,哪些现象是声传递能量的例子。
并且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了解更多生活中声的利用的现象。
重点: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难点:声的应用中涉及的物理道理。
三、教学策略教师在讲解中可以对声在社会生活中应用的情况进行分类,可以按照课本分为“声与信息”和“声与能量”两类,也可按照声音在医疗、工业、军事、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利用分类,然后根据分类进行总结性的讲解,在讲解中应对学生遗漏的例子进行补充。
本节的设计通过声音、视频、图片、投影、实验和设置有启发性的问题等手段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自己从生活中感知或查阅资料了解利用声的实例,另一方面,应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鼓励他们设计一些利用声音的小发明。
四、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盆或碗、气球、扎有橡皮膜的塑料瓶、蜡烛、火柴等。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多媒体展示蝙蝠捕食昆虫、声纳探测海深、声纳探测鱼群、声纳确定沉船的位置的画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学习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授新1.列举出声的利用实例!(1)请同学们说出所了解的声的利用。
(2)老师在黑板上记录下同学们提出的各种看法。
听讲课、听音乐、听广播;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心、肺工作状况;蝙蝠靠超声波在夜间活动、觅食;用敲铁轨发声来发现松动的螺栓;军事上用声呐探知水中的潜水艇;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B超检查身体的器官;超声波清洗眼镜;超声波去牙石;超声波除结石;渔民利用声呐探知海底和捕鱼;牛皮枕筒预警:古代军队宿营,士兵头枕牛皮绷的枕筒可以防止夜间敌人的偷袭;在海里航行的轮船用声呐探测前方冰山的距离;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产生,利用这种次声波可以报警;狗听次声波报警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 声的利用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 声的利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2.掌握声音的特点、传播速度和介质的关系;3.了解声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教材和教辅资料;2.播放器和音乐设备;3.实验器材和材料,如弹性绳、橡皮球等;4.幻灯片或黑板、彩色粉笔。
学生准备:1.课本和笔记本;2.实验记录本。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引入声音的概念,让学生回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的方式。
知识讲解(25分钟)1.通过幻灯片或黑板,介绍声音的产生过程:物体振动导致周围介质的颤动,从而产生声波。
2.讲解声音的传播过程:声波通过介质传播,分为机械波和电磁波。
–机械波需要介质媒质传播,如声波、水波等;–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如无线电波、光波等。
3.探讨声音的特点:–声音是一种机械波,需要介质传播;–声音是由频率、振幅和波长等要素构成;–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
4.介绍声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广播、电话、音响等音频设备;–声纳、超声波等医学和工业检测设备。
实验演示(30分钟)1.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声音的传播现象,进一步理解声音的利用。
2.实验步骤:a.在教室对角的两个墙面上固定两个橡皮球,中间拉一根弹性绳。
b.让一个学生站在一边用手扯动绳子,发出声音。
c.让另一个学生站在另一边接收声音。
d.观察学生之间传递声音的过程,并记录实验现象。
3.分析实验结果:–学生之间通过声波传递信息,实验结果表明声音是可以传播和接收的。
深化讨论(20分钟)1.带领学生讨论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关系。
2.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音速在不同介质中是否一致?–音速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什么关系?3.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解释。
小结与拓展(10分钟)1.小结声音的特点和传播过程。
2.提问学生,声音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3.带领学生思考,如何改进现有的音频技术和设备?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传播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八年物理上双基目标知识清单(2..3 声的利用)B

第二单元第三节:声的利用【基础知识】1、声可以传递声音在产生时可以携带一定的;声音的音调、音色、响度也可以传递一些;声波被反射时,回声可以传递。
事例:(1)医生通过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2)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3)古代大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能够判断悬崖的距离。
(4)回声定位:蝙蝠靠超声波在夜间捕捉昆虫,蝙蝠采用的方法叫回声定位。
根据这种方法科学家发明了声呐,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绘出水下数千米的地形图,渔民捕鱼时利用声呐来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
(5)B超: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后会返回,这一特性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医疗诊断与治疗。
2、声可以传递发声体的振动具有,声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过程,就是利用介质向外传递的过程,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随着传播距离的加大而逐渐衰减。
事例:(1)超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密的仪器,把清洗物放在清洗液里,超声波穿过液体并引起激烈的振动,振动将物体上的污垢都振动下来,而且不会损坏物体,超声波的振动比可闻声波更加强烈。
(2)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的振动祛除人体的结石,向人体内发送超声波,结石被击成细小的粉末,从而可以随尿液排出体外。
【基本技能】1、医生给孕妇做B超,说明声波能够传递;外科医生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结石会被击成细小的粉末,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这说明声波具有。
2、有人注意到,蝙蝠即使在黑暗中飞翔,也不会碰到任何东西。
为了揭开这个迷,外科医生路易斯•朱林做了一个实验:用蜡封住蝙蝠的耳朵,让它在明亮的屋里飞翔,结果蝙蝠到处碰壁。
1938年前后,哈佛大学的物理学教授皮尔斯把一个“声波探知器”放在蝙蝠前面,该仪器能把超声波转变为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结果该仪器里传来了“啪哧,喀嚓…”的声音。
以上实验说明蝙蝠是利用(填“眼睛”或“耳朵”)来感知东西的,渔船上的海豚装置也是利用超声波来探测目标的位置的。
我们知道人耳是听不见超声波的,除了超声波,还有人耳也听不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声的利用
7.下列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C) A.用B超检查身体
B.蝙蝠超声定位捕食
C.超声碎石
D.敲西瓜根据声音判断西瓜熟没熟
8.如图所示,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一个冲击波,再用椭球形凹面镜使声波反射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胆结石粉碎。
这一现象主要说明(C) A.声音是一种波
B.只有用凹面镜才能反射声波
C.声波具有能量
D.只有把声波集中起来,它才具有能量
9.[2016·枣庄]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声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340 m/s
B.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不可以传递能量
C.“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歌曲的音调高
D.“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频率高
10.[2016·黑龙江]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D)
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B.倒车雷达
C.超声波清洗机D.真空罩中的闹钟11.[2016·张掖]下列有关声音的情境说法错误的是(A)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打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12.[2016·郴州]下列实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B)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C.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D.超声波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
13.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比风暴移动的速度快。
次声波接收处理设备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提前感知,预报海上风暴,从而为渔业、航海等服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次声波不能传递信息
B.次声波在海水中比在空气中传播慢
C.次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
D.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14.以下事例中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的是(C) A.有经验的工人通过听机器的运转声,判断机器运转是否正常
B.医生用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脏工作状况
C.外科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D.古代航行手在雾中通过号角的回声判断悬崖的距离
1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不同频率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0分贝表示没有产生声音
D.声音的传播实际上是能量的传播
16.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__能量__,中国传统中医有“望、闻、问、切”检查病人,其中“闻”就是听的意思,这是利用声波能传递__信息__。
17.[2016·淄博]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音调__;利用超声波清洗眼睛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_能量__。
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 s后收到回波。
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 531 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__1__531__m;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__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地球到月亮之间有真空带,所以超声波不能传播__。
18.下列所述的四个情景是课本上的一些小实验,它们说明了哪些物理现象?
A.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
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铃声
C.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
D.用不同的力拨动尺子,听到的声音大小不相同
A说明__声波能传递能量__;
B说明__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或真空不能传声)__;
C说明__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__;
D说明__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__。
19.如何直观地表现声的能量?
小宇想到了两种直观表现声能的方案:
第一种如图甲所示。
在声源前放一个轻小的纸条,通过观察纸条是否运动来作出分析与判断。
第二种如图乙所示。
在声源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通过观察烛焰是否运动来作出分析与判断。
你认为第__一__种方案较好,理由是__不用担心蜡烛熄灭__。
正解:第2种方案较好。
理由是“蜡烛比纸条更容易振动起来”。
实验过程最好要保证:现象明显,结论正确。
若是蜡烛熄灭,现象更明显。
故第2种方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