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通用技术 技术与设计2课件

合集下载

控制的方式与应用说课课件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

控制的方式与应用说课课件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

说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流程
7.归纳总结,巩固练习(6分钟)
6.动手实践,加深认识(8分钟) 5.感知控制的应用(6分钟) 4.控制的分类辨析及案例分析(15分钟)
3.控制含义及原因,控制三要素(5分钟) 2.技术体验(3分钟)
1.创设情境(2分钟)
说教材分析 说学情分析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反思
说教材分析 说学情分析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反思
3.控制含义及原因,控制三要素分析
3.1控制含义及原因
讨 论 控 制 产 生 原 因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学生进一步体会事物发展与变化的多样性,通过讨论还可以充分 调动每个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为下面的探究学 习和教学目标的实现作好铺垫,从而顺利地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
核心素养 课标要求
1.技术意识:知道控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 相互关系。了解人类需求 是如何促进技术发展的, 理 解技术活动需要运用多种 知识。 2.工程思维:能通过控制系统实例,感知控制系 统和 工程现象,了解不同类型控制系统的特点。 3.物化能力:能对简单控制进行制作。
理 解 控 制、控制系统的含义及在生 产和生活中的 应用,通过案 例分析了解手 动控制、自动 控制、智 能控 制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举例及小组探讨,让学生感知控制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说教材分析 说学情分析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反思
6.动手实践,加深认识
感受控制
1.给出材料动 手搭建简单控 制装置,如何实 现转动变直线 运动的功能。 思考该控制装 置是人工控制 还是自动控制?
2.小试验:怎 样让一张纸立 在桌面上?
说教材分析 说学情分析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通用技术必修

通用技术必修

苍耳子
思考:
为什么要研究结构?
阅读案例:魁北克大桥的坍塌
请分别列举:
自然界、技术领域、社 会领域给你印象较深的有关 结构的事例。
2 结构与力
从力学角度来说, 结构是指 可承受一定力的架构形态, 它可 以抵抗能引起形状和大小改变 的力。
应力概念
当一个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各 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发生改变, 产生一 种抵抗的力 , 称为内力。应力是结构的 单位横截面上所产生的内力,应力达到 某一极限值时, 结构就会遭到破坏。用公 式表示应力为σ =F/s, 其中 ,F 是内力 ,S 是受力面积 , σ是应力。
观察右下图,说明石磨的推杆 为什么要用一根绳子吊起来。
石磨在推动过
程中,绳子在空间
的轨迹是一个什么
图形?
课后作业:
P006、007的马上行动。
(4)学习技术课程, 尤其是“技术与设计”,会遇到困难, 会感到辛苦, 我们要以坚强的意志力, 鼓起战胜困难继续前进 的勇气, 努力增强我们的耐挫力, 磨炼我们的意志品质。
同学们,努力吧!
1. 无处不在的结构
结构是指事物的各 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 搭配和排列。
蜻 蜓
阅读案例:
苍耳子与尼龙搭扣; 鸟与飞机; 鹰眼与导弹跟踪系统。
(2) 参照教材中的案例,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密切联系 实际, 挖掘技术实例, 既动脑又动手, 做好剖析、试验、实习、 设计制作、交流、评价各环节, 努力提高技术实践素养, 培养 动手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3) 发扬在老师引导下的团队合作精神, 把学习技术课 程的过程, 变为一个创新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要以多种视角、 多种思路、多种方法, 去探究一个个技术问题, 完成一项项设 计任务, 努力造就我们的创造品质, 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

粤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教学课件:第三章 系统及其设计第一节 认识系统(第1课时)

粤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教学课件:第三章 系统及其设计第一节 认识系统(第1课时)

一、什么是系统
(三)系统的分类
立即行动: 将系统与对应的类 型连接。
系统
天气系统 森林公园 一所学校 神舟十一号飞船 人体的神经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
类型
自然系统 人工系统 复合系统
一、什么是系统
(三)系统的分类
立即行动: 将系统与对应的类 型连接。
系统
“一带一路”倡议 银河系 收割机
洗衣机工作流程 学校课程表
(二)子系统与元素
望远镜的组成要素:
目镜 目镜筒 物镜 物镜筒
这些要素相对望远镜,是不 可再划分的最小单元。
要素:指构成系统的主要元素。
“人”相对于“社会”这一系统,是不可划分的 最小单元,即构成社会的要素。
作为生物的人体是一个系统,可以分解为呼吸系 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子系统以及器官、组 织、细胞等更小的子系统。
一、什么是系统
思考:生活中,哪里听到或用 到系统?
一、什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系统 思考:生活中,哪里听到或用到系统?
各种生态系统。 动物、植物都是系统。 人体也是系统。 天体系统。 人类制造的物品,大部分都是系
统。
系统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任何
事物都处在一定的系统之中。
一、什么是系统 立即行动:说说知道的中国新技术系统。
目的和要求:
通过望远镜制作实践理解系统的含义和基本 构成。
材料及工具准备:
目镜一个(直径3cm双凹透镜,焦距7.5cm)、物镜一个(直径5cm双凸透镜或 平凸透镜,焦距30cm)、纸板一块 、剪刀、 美工刀、尺子、铅笔、胶水。
1. 望远镜有什么功能?它由哪些部分组成? 2. 用物镜观察远处一个物体,会看到怎样的图像? 3. 用目镜观察同一物体,会看到怎样的图像? 4. 用望远镜观察同一物体,会看到怎样的图像? 5. 试运用学习过的光学知识,说明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的现

系统的优化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2019)必修 技术与设计2

系统的优化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2019)必修 技术与设计2

组成元素
3个传道士 3个食人者 一艘船
限制条件
船的最大负荷能力为2人 传道士数量≥食人者数量
冲突矛盾
传道士数量与食 人者数量
一、系统优化的意义
一、系统优化的意义 第一步的选择有五种: ① 2个食人者 ② 2个传教士 (左岸3个食人1个传教士)❌ ③ 1个食人者1个传教士 ④ 1个食人者❌ ⑤ 1个传教士❌
1、2个食人者
2食→1食(返)→2食→1食(返)→2传→1食1传(返)→2传→1食(返)→2食→1食(返)→2食
2、1个食人者1个传教士
1食1传→1传(返)→2食→1食(返)→2传→1食1传(返)→2传→1食(返)→2食→1食(返)→2食
02 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
二、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
既然系统优化对实际生产能提高效益,我们怎么样来分析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呢? 阅读千烟洲立体生态农业案例(教材103页),思考案例中系统优化的目的、约
三、实践活动
现在有一个贫困村,国家拨款给村里面修一条公路,假设本项目由你 来负责,你将怎样进行。
三、实践活动
按照系统优化的步骤进行优化
I.提出需要优化的问题和目标 交通闭塞 、修建公路 II.分析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 路线、资源、人力、资金等 III.选择合适的优化方法 勘测(路线)、预算(资源)、选择合适的筑路方法和 计划(根据本村的人力、物力、财力) IV.解决问题,优化系统 V.进行验证和完善 条件校验:校验人力、物力、财力是否具备。合理分配,节约资源,促使优化指 标和约束条件得以满足 实施与调整:及时调整,计划与施工,再进入优化进程
1)山地立体农业是利用山地的垂直 地带性而发展不同的农业生产,主导 因素是地形。 (2)山上林草,利于保持水土,山 下农田,主要从山下的地形、水源、 土壤条件分析发展种植业的优势。

豫科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全套PPT课件

豫科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全套PPT课件

如图1.16所示,用两个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方向 相背时称作拉力,图1.16拉 伸和压缩受力图相对时就是 压力),作用在一根直杆的两 端,这时杆件变形,由于这
里所说的拉力或压力都是沿
着杆件的中心线,所以又叫 作轴向拉伸或压缩。
现在需要分析计算拉 应力和压应力,必须首先 假设轴向载荷均匀分布在 整个截面上,这样杆件所 受的应力就可以按下面的 式子来计算,
对于应用于工程建设(如建筑、机械、 冶金、化工)的结构,目前我们主要依据由 伽利略、牛顿奠基的经典力学原理来评定
其宏观作用,结构要能安全地使用,必须
有足够的承载能力,这能力包括以下三方 面的要求:
(1)应保证在一定的载荷作用下不致发生破 坏(包括材料的塑性变形),也就是具有足够 的强度;
(2)应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过大的弹性变形, 也就是具有足够的刚度;
(三)实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构
指三个方向的尺度大约为同 一数量级的结构,如图所示的挡 土墙另外,在生产中有时需要设 法将多个物体或材料连接起来, 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发挥作用, 就可以用下列两种结构。
(四)捆扎结构
用缠绕或捆绑的方式对容易溃散或滑移的物体 施加约束,可以保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如建筑工 程的钢筋混凝土中常用到的箍筋结构,可以有效地 维持钢筋作为受力骨架的作用,限制混凝土裂缝的 扩展。
探究与交流
哪一种梁的承重能 力强
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 题:我们取两根大小完全相 同的矩形梁,一根平放,一 根竖放(图1.20),请你判断一 下,哪一种放法梁承受的质 量大?这里的答案是“竖 放”。如果你观察一下古代 的建筑,你就可以看到所有 矩形截面的木质梁都是竖放 的,这说明几百年前的古人 也知道竖放比平放好。其中

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2》1.2《稳固结构的探析》课件

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2》1.2《稳固结构的探析》课件
它的重心很低。
因素一:重心位置的高低
[链接生活现象]:
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事例是运用 改变重心来增加稳定性?
试验:单腿站立。
要求:靠墙站立,抬起不 靠墙的那条腿。
你能做到吗?请解释一下要点。
探究:比萨斜塔有一定的倾斜,为什么没倒呢?
重心点的垂线位置,落导线挂砝码。
在保持稳定的情况下结构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本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因素二: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 的支撑面的大小。
[探究]:怎样让一本书更好地直立在桌面上?
因素三:结构或构件的形状影响其稳定性。
[链接生活现象]:
请同学们想一想 生活中有哪些事例是 运用增大支撑面积来 增加稳定性?
动态平衡
生活中还有哪些动态平衡 的实例,你能说明原因吗?
陀螺原理:凡是高速转动的 物体,都有一种能保持转动 轴方向不变的能力,使它们 不向两侧倒。陀螺能够不倒 也是这个道理。
思考三:广告牌倒下的原因 。
通过以上视频请将这些灾害归为两类。
天灾 人祸
结构的稳定性
结构的稳定性是指结构在 负载的作用下,维持原有平 衡状态的能力。即结构是否 容易“倒”。
探究:鸡蛋能否站立。
让生鸡蛋站立起来你能想出哪些方法?
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 思考:平时我们见到的不倒翁为什么 “不倒”?
稳固结构的探析
——结构稳定性
学习目标:
1.了解结构的稳定性。 2.能分析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 。 3. 树立技术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自身的技术 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合作和自主学习能力。
重难点:能分析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提高 自身的技术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思考一:观看视频思考树木倒下 的原因。

结构功能的实现与简单结构的设计 课件苏教版(2019)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

结构功能的实现与简单结构的设计 课件苏教版(2019)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

赵州桥的弧线平拱和敞肩小拱给人以巨身 轻灵,跃跃欲飞的动感;雕刻有各种精美图案, 刀法苍劲,造型生动,线条刚劲之中见柔和, 稳重之中显轻灵,雄伟之中含隽永!
古代的木工技艺一直是中国古典家具中令人神往的 一面,木工运用巧妙的构思创造出传奇般的榫卯结构。 榫卯是中国建筑中最早具有科学设计意义的语言;传统 建筑的精华是以无与伦比、错综复杂的榫卯斗拱设计而 赋予它生命的。
在起重机领域,中国遥遥领先!!!
练习:在自行车家族中有性能各异的不同车型:
如装有辅助小轮的童车、双梁载重车、弯梁女式
车、双坐双脚蹬的双人车等,这些特殊功能的实
现,是因为设计者改变了: C
A.车的自重
B.车的材料
C.车的结构
D.车的大小
★任务二 欣赏经典结构的案例
可以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进行赏析
1、事物的结构决定了其功能 2、结构的变化往往导致功能的变化。

椅子

沙发 床
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往往还需要考虑使用的环境、时间等 因素。结构在规定使用期限内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 能的可能性称为可靠性。
可靠性是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的总称。 1.安全性:指结构在正常使用时能承受可能出 现的各种荷载。 2.适用性:指结构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 作性能 3.耐久性:指结构在规定环境下和预定设计使 用年限内,能保持正常使用
第4节 简单结构的设计
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会经常说到设计。比如:发型的设计,服装设计, 建筑设计,室内装修,汽车设计,桥梁设计等等。
赵州桥
贵州盘龙江大桥---桥面距离江面280米
复习: 设计的一般过程是怎样的?
1. 发现和明确问题; 2. 制定设计方案; 3. 制作模型或原型; 4. 测试、评估及优化; 5. 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系统设计的优化及实现 课件-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2》

系统设计的优化及实现 课件-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2》
某地区因地制宜地选择了“麦、棉、瓜、红薯”的套 种模式,在正常天气条件下,按照套种的技术要求操作, 夏季可收小麦350~400千克/亩、红薯2 500千克/亩、无籽 西瓜5000千克/亩,秋季产籽棉225千克/亩,平均每亩收入 超过3000元,比原先提高了近五成。
讨论:在你所在的地区,可采取哪些措施提高农作物的产 量?
目标与目标函数:目标是增产增收和提高土地利用率
目标函数是目标与土地的单位面积农作
物收益总和之间的关系。
约束条件:
对目标函数起限制作用,不能人为调节的因素,
如:农作物的生长特性、天气、气候等因素
影响因素:
对目标函数产生影响,可人为调节的因素。
(1)请连线下列四项解释与对应的名词 (2)约束条件与影响因素有什么不同?
楼房屋面和校园地面收集的雨水集中汇集到中水处理子系统,然后由中水处理子系统分别按 需供给楼房和绿地。中水处理子系统收集的雨水多余部分排入观赏水池。当中水处理子系统储水不足 时,城市供水系统自动补充。在楼房屋面收集的雨水进入中水处理子系统之前安装水力发电子系统。 系统模型如下:
结合系统的设计框图模型,对校园雨水收集系统三种方案分析和 比较,并提出系统优化的最终方案。
施工时为了保证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需要对工程进行优 化。下列属于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是( C )
• A.抗台风等级
B.最大通航等级
• C.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 D.使用年限
小通准备对家里的电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并制定了优化目 标。他请装修公司完成该优化工程,双方签订合同,工程款 总额为10000元。请回答2、3题。 2、装修公司根据用电器功率的大小分别计算出每路电线的
系统设计是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满足预定目标 的系统的过程,系统设计应该考虑的主要问题1、系统设 计的目的与要求2、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互 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点:模拟试验是因为有些实验不能 进行真实的实验,如真人在汽车中进 行碰撞实验。
5
移植试验法:南橘北枳
测技术产品工作 时,保证某些功 能正常的极限使 用条件等。
C.技术试验的实施与报告 的写作
1
技术试验的一般步骤:制定试验计划、 抽取样本、进行试验、分析数据、得 出结论等。特别强调试验前要进行周 密设计。
试验过程中如有非预期现实要如实记录在案。
D.技术试验的作用
1
的健康不会造成 不良影响。
四大目标:高效、健康、舒 适、安全 案例:客车真皮座椅及安全带、座椅
角度调节把手等。
C.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 系
1 2 3 4
普通人群与 特殊人群生理需 求与心理需 求
信息的交互
四个主要关系:具体应用时不一定 全部考虑。 案例:空调摇控器显示屏、床的宽
度……
3.技术试验及其方法
A.什么是技术试验—— B.技术试验方法—— C.技术试验的实施与报告的写作—— D.技术试验在设计中的作用——
A.什么是技术试验
1
通常将技术活动中为了某种目的所进 行的尝试、检验等探索性实践活动称 为“技术试验”。
B. 技术试验方法(5个)
1 2 3 4
优选试验法: 模拟试验法: 虚拟实验: 强化实验: 如农业推广 如汽车碰撞 一般是利用 是通过强化和扩 大试验对象的作 中的良种选 试验、大坝 计算机进行 用,提高试验效 水利试验。 模拟真实情 率的方法。一般 择。 况进行实验。 用于检验产品的 安全等级。如检

人通过门:人与门框构成人机关系
B.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但目标不是说只有4个,还可以有如 (4大)
实用、美观等……
2
健康:产品对人
1
高效:首先要把
3
舒适:与高效和健 康相关联,人体能 处于自然的状态。
4
安全:它和健康 目标相关联。
人和机作为一个 整体考虑,使人 机协调,提高工 作效率,如铁锹 作业效率。

1
2 3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_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_ 技术试验及其方法_
回顾第一章
1.技术的价值: 解放人、保护人、发展人如何理解?
2.技术的性质: 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和专利性
1.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A.设计是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B.技术发展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C.设计具有丰富的内涵——
高中通用技术——技术 与设计1
因为不懂设计、不懂设计中人与机的关系, 我们会犯很多错误…… 1.台山出租车的绿色 2.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没有坡道设计 3.部分学校走廊扶手栏杆 ……

澳大利亚最大的汽车保险公司——NRMA公司的研究员就汽车颜色与交通事故发 生频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番研究,结果表明:撞车等交通事故的发生与汽车 颜色的显眼度有着密切的联系,深色以及容易与道路环境相混合的黑、金、绿、 蓝等颜色的汽车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远高于明亮的嫩黄、米色、奶色和白色汽 车。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颜色是有进退性的,即所谓的前进色和后退色。 例如,有红色、黄色、蓝色、黑色共4部轿车与你保持相同的距离,你就会觉 得红色车和黄色车要离自己近一些,是前进色;而蓝色和黑色的轿车看上去较 远,是后退色。前进色的视觉效果要比后退色好,看起来要近一些,车主就会 早一点时间察觉到危险情况。 其次,颜色有胀缩性,即膨胀色和收缩色。举例来讲,将相同车身涂上不同的 颜色,会产生体积大小不同的感觉。如黄色看起来感觉大一些,是膨胀色;而 同样体积的黑色、蓝色感觉小一些,是收缩色。收缩色看起来比实际要小,尤 其是傍晚和下雨天,常不为对方车辆和行人注意而诱发事故,黄色等为膨胀色, 看起来比实际要大,不论远近都很容易引起注意。 颜色在人们视觉中的亮度 是不同的,红、黄为亮色,亮色车的视觉效果较好。暗色的车型看起来觉得小 一些、远一些和模糊一些。那么究竟开什么颜色的车上路最安全呢? 银白色车最安全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休· 弗内斯(Sue Furness)教授在对1000多辆各色小汽车进 行调研后发现,银白色是最佳选择,出车祸的几率最小,而且即使出事,司机 受伤程度也相对较轻,在车祸中遭受重伤的比率比开白色汽车的少50%。相比 之下,开白、黄、灰、红、蓝车的司机受伤的几率大致相同,而黑、褐、绿车 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驾车人受伤的机会是开白、黄、灰、红、蓝车的2倍。
2
灯具……——由 于技术发展作后 盾,灯具得以发 展到今天的水平
总结
即技术进步促进人 们思维和手段的发 展(发展人)。
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没有技术作为 基础,设计将难以表现和实现。
2.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A.什么是人机关系—— B.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C.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A.什么是人机关系
A.设计是技术发展的重要 动力
1
电动剃须刀—— 说明设计中应用 新技术推动技术 的发展
2
环保餐具的设 计……——说明 设计提出新要求 且推动技术的发 展
3
书写工具——说
明设计中革新老 技术推动技术的 发展
B.技术发展对设计产生重 要影响
1
达芬奇飞行器— —没有技术作为 基础,再好的设 想、设计也难以 实现
1
当我们使用物品 时,物品就和人 产生了一种相互 关系——人机关 系。
2
人机关系的答题 方法: 人和? 腿与? 脚与? 一定是人或人的 某部位+某个物
3
分析人机关系是本 节教材的重点之一:
分析方法:人的不同部分、不同层面与物的不 同部位和不同层面之间的关系分析。环境有时 也是机。
人机关系案例: 人走近门:人与门板构成人机关系 人握门把手:人与门把手构成人机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