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眼睛的成像原理

合集下载

眼睛成像的原理

眼睛成像的原理

眼睛成像的原理
眼睛成像的原理是通过光线的折射和聚焦来实现的。

当光线进入眼睛时,首先经过角膜和晶状体的折射,使得光线的方向发生改变。

然后,光线通过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虹膜的调节来调节瞳孔的大小,控制进入眼球的光线量。

光线进入眼球后,会穿过玻璃体,最后聚焦在视网膜上。

视网膜是一层具有感光细胞的组织,包括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

当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时,感光细胞会产生化学反应,并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这些电信号随后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的视觉中枢,经过处理和解释后,我们就能够感知到周围的视觉信息,如颜色、形状和距离等。

整个成像过程是眼睛与大脑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以实现我们对外界的视觉感知和理解。

《眼的成像原理__视力的矫正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

《眼的成像原理__视力的矫正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

《眼的成像原理__视力的矫正》导学案《眼的成像原理与视力的矫正》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眼睛的成像原理,理解光在眼睛中是如何折射的。

2. 掌握视力矫正的方法和原理,了解近视、遥视和散光的矫正方式。

3. 培养学生对眼睛健康的重视认识,学会正确应用眼睛,预防近视等眼睛问题。

导学内容:一、眼的成像原理1. 光在眼睛中的折射2. 眼睛的角膜、晶状体和视网膜的作用3. 近视、遥视和散光的成因及特点二、视力的矫正1. 眼镜的原理和分类2. 隐形眼镜的原理和应用注意事项3. 激光手术的原理和适用人群导学步骤:一、导入1. 通过展示眼睛的结构图,引导学生思考眼睛是如何看到周围的事物的。

2. 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人眼睛近视,有的人眼睛遥视?如何进行眼睛矫正?二、进修眼的成像原理1. 讲解光在眼睛中的折射过程,引导学生了解眼睛的成像原理。

2. 通过实验或示意图展示眼睛的角膜、晶状体和视网膜在光线折射中的作用。

3. 分析近视、遥视和散光的成因,让学生理解不同视力问题的特点。

三、进修视力的矫正1. 讲解眼镜的原理和分类,介绍不同类型眼镜的适用途景。

2. 分析隐形眼镜的原理和应用注意事项,让学生了解隐形眼镜的优缺点。

3. 探讨激光手术的原理和适用人群,引导学生了解激光手术对眼睛的影响。

四、讨论眼睛保健1. 强调正确应用眼睛的重要性,提醒学生注意眼睛保健方法。

2. 讨论如何预防近视、遥视等眼睛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习惯。

五、总结与拓展1. 总结眼的成像原理和视力矫正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2. 提出拓展问题:有哪些新型的眼睛矫正方法?学生可以自主探索并分享。

导学案作业:1. 请学生整理本节课的笔记,包括眼的成像原理和视力矫正的内容。

2. 设计一个小实验,观察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3. 撰写一篇关于眼睛保健的文章,分享给同砚们。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深入了解眼睛的成像原理和视力矫正的方法,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关注眼睛健康,提高视力珍爱认识。

第11讲眼睛

第11讲眼睛

1眼睛知识精要1、成像原理: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晶状体越厚,焦距越小,对光的会聚能力越强。

(1)看近处物体:使晶状体变凸,焦距变小,从而使像成在视网膜上.(2)看远处物体:使晶状体变薄,焦距变大,从而使像成在视网膜上.(3)晶状体的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2、视力的矫正:近前远后,近视眼配凹透镜,远视眼配凸透镜3、光学仪器(1)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物体在焦距以内,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显微镜①结构:目镜、物镜。

②成像原理: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普通放大镜,把实像再次放大成虚像。

(3)望远镜①结构:目镜、物镜。

②成像原理: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普通放大镜,把实像再次放大成虚像。

(4)照相机①结构:镜头、光圈、快门、胶片。

②成像原理: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5)投影仪①结构:凸透镜、平面镜、屏幕。

②成像原理:当物距在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典例分析✓例1 下图是小明配带眼睛后看远处某点时的光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是近视眼,配带的是凹透镜B.小明是远视眼,配带的是凹透镜C.小明是近视眼,配带的是凸透镜D.小明是远视眼,配带的是凸透镜【解答】A解:从图可以看出,小明配戴的是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如果小明不戴眼镜,光线将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小明是近视眼。

故选:A。

✓练1.1 如图所示是王小刚同学的眼镜,从眼镜判断,他的眼睛()A.是远视眼B.是近视眼C.视力正常,眼镜是太阳镜D.一只眼视力基本正常,另一只是近视眼【解答】A解:通过眼镜看书本上的文字,通过两个镜片都看到放大的字,所以小刚戴的眼镜两个都是凸透镜,是远视眼镜,小刚的眼睛是远视眼。

故选:A。

✓练1.2 李明同学的妈妈发现李明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学习比原来更刻苦了,但也发现李明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请你在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向李明同学说明()A.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D.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解答】C解:李明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说明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属于近视眼,近视眼用凹透镜来矫正。

眼睛的成像实验教学

眼睛的成像实验教学

眼睛的成像实验教学眼睛是人类视觉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通过将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来形成图像。

了解眼睛的成像原理对于理解视觉过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简单而有趣的实验,用于教学眼睛的成像原理。

实验材料:- 一个透明玻璃凸透镜- 一支手电筒- 一张白纸- 一只视力正常的模型眼(可选)- 一名志愿者(可选)实验步骤:1. 将白纸放于桌上,并用胶带固定。

2. 将玻璃凸透镜放置在白纸上方,确保它稳定且正立。

3. 将手电筒打开,将光线投射到透镜上,并观察光线在白纸上形成的图像。

实验原理:当光线通过凸透镜时,根据透镜的特性,它会将光线聚焦到一个点上。

这个点被称为焦点。

图像的形成取决于光线的聚焦情况。

实验观察:1. 如果将手电筒移动逐渐靠近透镜,你会看到光线形成的图像逐渐变大。

这是因为光线聚焦点与透镜之间的距离缩小,图像被放大。

2. 如果将手电筒移动逐渐远离透镜,你会看到光线形成的图像逐渐变小。

这是因为光线聚焦点与透镜之间的距离增大,图像被缩小。

3. 如果将手电筒放置在焦点上方或下方的位置,你会看到光线形成的图像是倒置的。

这是因为光线经过透镜后会发生折射现象,导致图像倒立。

4. 如果你使用模型眼或志愿者的眼睛进行实验,你可以观察到透镜对眼睛的作用。

被观察者可以看到透过透镜形成的图像。

实验总结:通过这个简单的实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眼睛的成像原理。

眼睛中的晶状体具有透镜的功能,它可以将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

这个实验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近视和远视等视力问题的原因。

尽管这个实验只是一个基础的示意性演示,但它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为他们提供一个直观的理解视觉原理的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这个实验进行有趣的讲解,激发学生对眼睛成像原理的兴趣,从而更好地理解视觉系统的工作方式。

通过实验教学,我们可以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际观察来加深学生对眼睛成像原理的理解。

这种亲身体验的学习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眼的成像原理__视力的矫正导学案》

《眼的成像原理__视力的矫正导学案》

《眼的成像原理__视力的矫正》导学案《眼的成像原理与视力的矫正》导学案一、导入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进修关于眼的成像原理和视力的矫正。

眼睛是我们人类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它承担着捕捉光线并将其转化为视觉信号的重要任务。

了解眼睛的成像原理和视力的矫正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珍爱视力,预防近视和其他眼部问题。

二、眼的成像原理1. 眼睛的结构人类的眼睛是一个复杂的器官,主要由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等组成。

光线通过角膜、晶状体等通明介质在眼内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 眼的调节眼睛的晶状体可以通过调节来使焦距变化,从而实现对不同距离物体的清晰成像。

这种调节功能称为调节力,是眼睛保持清晰视觉的重要机制之一。

3. 近视和遥视近视和遥视是常见的视力问题,主要是由于眼睛的调节力出现问题导致的。

近视是指眼睛对遥处物体的成像不清晰,遥视则是指眼睛对近处物体的成像不清晰。

通过眼镜、隐形眼镜或者手术等方法可以对视力进行矫正。

三、视力的矫正1. 眼镜眼镜是最常见的视力矫正工具,通过透镜的特性来改变光线的折射,从而使得眼睛能够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实像。

根据不同的度数,眼镜可以分为近视眼镜、遥视眼镜、散光眼镜等。

2. 隐形眼镜隐形眼镜是一种切近眼睛表面的通明透气镜片,它可以在不影响外观的情况下对视力进行矫正。

隐形眼镜有软性和硬性两种材质,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和舒适度选择合适的隐形眼镜。

3. 角膜塑形镜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特殊设计的隐形眼镜,可以通过改变角膜的形状来对视力进行矫正。

这种镜片通常在夜间佩戴,通过压迫角膜使其形状改变,白天取下镜片后可以保持一段时间的清晰视力。

四、实践应用1. 了解自己的视力问题,及时进行检查和矫正。

2. 注意珍爱眼睛,避免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或者光源。

3. 定期进行眼部保健操和眼部按摩,增进眼部血液循环和松弛眼肌。

4. 多吃富含维生素A、C、E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保持眼睛健康。

五、总结通过进修眼的成像原理和视力的矫正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眼睛的结构和功能,预防和矫正视力问题,珍爱眼睛健康。

《眼的成像原理__视力的矫正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眼的成像原理__视力的矫正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眼的成像原理__视力的矫正》导学案第一课时《眼的成像原理与视力的矫正》导学案一、导入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可以看见周围的事物?为什么有些人会近视或者远视?这些问题都与眼的成像原理和视力矫正有关。

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讨这些问题。

二、眼的成像原理1. 眼睛的结构眼睛是我们观察世界的窗户,它主要由角膜、晶状体、虹膜、玻璃体等组成。

光线经过角膜、晶状体折射到视网膜上,产生倒立的像。

晶状体能够调节自身的厚度,使得我们能够看清远处和近处的物体。

2. 光的成像过程当光线通过角膜、晶状体折射到视网膜上时,我们才能看到周围的事物。

如果眼睛的折射能力不正常,就会导致视力问题。

三、视力的矫正方法1. 近视近视是指远处的物体看不清楚,近处的物体却能看清楚。

近视的主要原因是眼睛过长或者晶状体折射过强。

矫正近视的方法主要有戴眼镜和隐形眼镜,进行角膜屈光手术等。

2. 远视远视是指近处的物体看不清楚,远处的物体却能看清楚。

远视的主要原因是眼睛过短或者晶状体折射不足。

矫正远视的方法主要有戴眼镜和隐形眼镜,进行晶状体曲率手术等。

3. 散光散光是指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不清晰,出现模糊和色彩虚幻。

主要原因是角膜或者晶状体的形状不规则。

矫正散光的方法主要有戴眼镜和隐形眼镜,进行角膜塑形手术等。

四、小结通过学习眼的成像原理和视力的矫正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眼睛的结构和功能,及时发现和纠正视力问题,保护我们的视力健康。

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自己的双眼,保护好自己的视力。

五、作业1. 了解自己的视力状况,如果有视力问题及时到眼科医院检查。

2. 搜集有关眼睛保健和视力矫正方法的资料,做一个小报告。

六、拓展了解眼睛健康知识,并积极参与眼睛保健活动,保护好自己的视力,让我们的眼睛更加明亮。

第二课时《眼的成像原理与视力的矫正》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眼睛的结构和功能,了解眼睛的成像原理;2. 掌握常见的视力问题及其矫正方法;3. 引导学生关注眼睛保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眼的成像原理 视力的矫正》课件2

《眼的成像原理  视力的矫正》课件2
2、矫正:

晶状体太薄,折光 能力太弱,成像于 视网膜后。
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 远视眼镜。(老花眼 镜)
10
11
1
一、眼的成像原理
1、眼睛的结构: 类似照相机的凸透镜成像
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角膜、晶状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视网膜则相当于一个光屏。
整个球壳如同一个球形暗箱,在它的 前端有一个瞳孔,在瞳孔的后面有一 个凸形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 凸透镜。物体上的光线从瞳孔进入, 通过晶状体,把物体的像成在球形暗 箱后壁上的视网膜上。视网膜相当于 照相机中的胶片,视网膜上的感光细 胞接收到关的信息。
3
2、人眼调节:
睫状肌 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4
眼睛的调节
在看远处的物体时,由于周围肌肉 的作用,晶状体变得扁平,减弱了对光线 的偏折程度,在观看近处的物体时,由于 周围物体的作用,晶状体变凸,增大了对 光线的偏折程度,因此,无论是远处的物 体还是近处的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 的像。可见,在物距改变时,眼睛能靠改 变晶状体的厚薄来改变对光的偏折程度, 这叫眼睛的调节。
在(
)上,形成物体的像。视网膜上的视神经
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我们
就看到了物体。睫状体可以改变(
)的形状,
相当于改变了凸透镜的(
)。
7
二、视力缺陷 近 视 眼
8
1、成因: 2、矫正:
晶状体太厚,折光 能力太强,成像于 视网膜前。
配戴用凹透镜做成 的近视眼镜。
9
远视眼
1、成因:
5
3、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晶状体的调节作用
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 变薄,远处来的光线恰好会聚 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 处的物体。

眼的成像原理 视力矫正 课件学案

眼的成像原理 视力矫正 课件学案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6、根据实验结果,请在图中画出近视眼的矫正示意图上的
远处物体经过晶状体成像的位置;[说明近视者看不清远处 的物体是因为经过晶状体调节后,像仍成在视网膜的—前——— (前或后)方],其缺陷是晶状体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距
离过长;戴上近视眼镜后,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的特点, 使所成有像相对晶状体————前移(前或后),从而使清晰的 像落在视网膜上。
3、视力缺陷:近视和远视;
成因
成像
特点 矫正
近视
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 状体曲度过大
远处物体成像于视网 膜前方 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配戴凹透镜
远视
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 体弹性变小
近处物体成像于视网膜 后方 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配戴凸透镜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练一练:
1、在眼球的结构中,能改变曲度使人可看清 远近不同的物体的是( C )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4、眼的晶状体与周围的肌肉相连接,当肌肉收 缩程度改变时,晶状体的凸度就会改变,从而改 变了它作为凸透镜的焦距;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眼成像的光学原理
2F F
视网膜
F 2F
物距 u>2f
像距 f<v<2f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A、近视眼
活动: 模拟近视眼的眼球缺陷
1、以凸透镜代表眼的晶状体,光屏代替视网膜; 2、在凸透镜的前方放置近视眼镜(凹透镜),使蜡烛在光屏 上成清晰的像;(表示近视者戴上了近视眼镜) 34、、记取录下凸近透视匀眼到镜光,屏可(看表到示”晶视状网体膜到”视上网的膜 像—的—距—模—离糊—)——;—了; 5、前后移动光屏,使光屏上的像清晰,记下此时光屏的位置; (表明有缺陷的晶状体对远处物体的成像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思考题
兴趣盎然
课后自我分析
指导老师意见
提出教学目标
感兴趣
回答:习惯的,不变的
板书:
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00:03
我们一起来观察我们眼睛的结构,来解决“眼睛为什么能看见物体”这个问题。
其实古人很早就思考过这个问题,提出过一些猜测。有的人认为是眼睛发出光线,这些光线碰上物体,人才看见那些物体。还有人认为眼睛发出触须那样的东西,通过触摸而看到物体。到公元11世纪,一个阿拉伯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新的看法。他认为光线是从火焰或太阳发出,射到物体上,被物体反射后进入人眼,人因此而看到物体。大家觉得这些观点正不正确?你们有些新的想法没有?
好奇,观察注意
回答:
药水瓶向后倒了
00:6
我们再把眼睛和照相机对比来看看。大家找找他们之间有些什么共同的特点?(晶状体就相当于照相机里的凸透镜,而视网膜就相当于底片。)那么,人眼就好像一架照相机。当发光物体发出的光或不发光物体反射的光进入眼睛,经过这个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了物体的像。然后通过神经系统传到大脑,产生视觉,于是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语言技能教案日期学生
技能训练目标
综合应用讲授、实验直观演示和故事情境分析的方式,主要通过生动活泼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惯性,惯性现象在生活中的体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演绎推理能力等。
时间分配
教师教学行为
应用的技能要素
00:09
大家回忆一下透镜的成像规律:1/u+1/v=1/f,如果像距不能改变,只能改变剩下的两个因素:物距或焦距。
适当夸奖
自豪,有成就感
00:13
我们在看体育比赛的时候,常常看到跳远运动员总是先跑一段距离才开始起跳,想想看这个助跑有什么作用。先不急着回答,大家回去综合运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细细思考一下,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来探讨。
介绍新知识
疑惑,因为没有体会
板书:
特点: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00:04
我们认识一件事物常常从它的本质出发,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最准确可靠。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眼睛的构造吧。这是一幅眼睛的平面构造图.最外层的无色透明部分叫做角膜,中间的透明囊状物叫做晶状体.晶状体能对光线产生折射,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学生学习行为
媒体的使用
00:00
同学们好!首先我们来猜猜谜语:日日开箱子,夜夜关箱子,箱里一面小镜子,镜里一个小影子。打一器官名。同学答:眼睛
用猜谜的方式导入,引起学生注意
00:02
我们很多同学都喜欢照相,之前也学习过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大家回忆一下,照相机为什么能照相?学生:物体可通过凸透镜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联系实际
回答:向前倒பைடு நூலகம்
课题:惯性主讲人:
00:08
用凸透镜使距离不同的物体成像,像与透镜之间的距离会不同。而用眼睛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像都成在视网膜上,即像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不变,这不是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有矛盾吗?
以一种新鲜的问题来引起学生注意,引发思考
积极思考
分析:不可行,因为人也具有惯性,跳起来的时候还是和地球一起运动,所以会落回原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