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海黄越黄区别
都叫黄花梨,海黄与越黄有多少区别?

都叫黄花梨,海黄与越黄有多少区别?虽然海南黄花梨与越南黄花梨都叫做黄花梨,但是其二者之间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只价格方面就是天壤之别。
很多人在刚接触越黄还有海黄的时候,都很难将二者分清,非常容易混淆。
海黄与越黄的产地气候是非常相似的,所以二者在木料的材质方面也会有很多地方比较接近,如果没有一定的经验,还是不好区分海黄与越黄的。
但是根据大家累积的经验,大致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区分。
质感不同经过打磨后的海黄,色泽比较通透油润,有一种琥珀质感,非常的鲜亮。
特别是经过包浆后的海黄,看起来表面就像上蜡一样的晶莹通透,用手触摸非常的光滑。
相比之下,越黄的手感就有些涩感,摸起来表面不顺滑,会有颗粒的凹凸感。
相对越黄,海黄的密度大,比重较重,而越黄的密度小,比重较轻。
但是像越黄的根部料,密度非常高,可能比海黄最优质的料子比重还大。
味道差异在海黄新切面,会散发出一种非常浓郁的,带有辛辣的一种香味。
而越黄的木材新切面的味道是一种酸香味。
经过长时间的散发,海黄与越黄的味道都会消散,而变得非常微弱。
在辨别的时候,可以在木雕工艺品或者是家具的隐蔽位置,轻微刮蹭一点木屑闻一下味道。
如果有小块木料,点燃后闻到的味道更加好区别。
纹理差别海黄的纹理是非常清晰而且细密的,比较规律明显。
纹理有千变万化,但是线条都是非常流畅而且生动的,整体连贯性比较好。
而越黄的纹理,相对海黄就显得比较粗散,也没有什么规律,比较生硬,而且颜色也并没有海黄那么清晰。
色泽区别海黄的颜色是非常多的,除了我们经常见到的金黄色之外,还有浅黄色、黄白色、紫色、褐色、红色以及黑色等等。
无论是哪一种颜色的海黄,切面的纹理都会非常整洁,色泽度比较好。
越黄的颜色大部分是黄色,而且偏浅一些。
切面呈现给人的感觉是比较“脏”一点的,不够干净整洁。
有无“鬼脸”可以说“鬼脸”是海黄的招牌,是海黄树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非常美丽的花纹。
鬼脸的行程原因,与木材的生长环境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一般生长环境非常恶劣的情况下,生长出来的海黄油性大、密度高,出现鬼脸纹的几率也会大一些。
区分海黄和越黄其实没有这么难,只要记住这几点

区分海黄和越黄其实没有这么难,只要记住这几点海南黄花梨现在的价值大家都知道,其价格动不动就上万,在这巨大利益的驱使下,有很多跟海黄有关系的“替身”被找了出来,现在市面上最流行的“替身”就是越南黄花梨,我们俗称越黄。
海南黄花梨▼海黄和越黄在气候和地理相近,使得它们的材质、纹理、香气很接近。
虽然大部分的越黄都好辨识,但有些的难度超乎你的想象,别说新手,就很多老玩家也经常打眼。
所以今天番茄匠就给大家讲讲海黄和越黄的区别吧。
一、色泽上的区别海黄的色彩是很丰富的,主要的色调是金黄色,其它的颜色还有、紫、褐、红、黑、黄白。
海黄的这些颜色的分布也很有个性,它们是任意组合在一起,甚至多种组合在一起。
海南黄花梨▼越黄的颜色比起海黄就没有那么丰富了,大部分都是黄色,而且比起海黄还要浅上一些,海黄还有一个典型特征,它的中间有时夹紫药水颜色哦。
越南黄花梨▼二、纹理上的区别如果单拿花纹来说大家可能很难明白,为了大家容易理解,番茄匠用中国画来来形容它们。
海黄的纹理和线条是工笔,但是整体是写意的风格,图案充满了变幻,给人一种“不按常规出牌”的感觉。
海南黄花梨的纹路清晰但风格写意,跟越南黄花梨区别是很大的▼越黄的就跟海黄相反,纹理和线条是写意的,但整体却是写实的。
越黄纹理散开度大,它的纹理像墨汁在宣纸上漫开了一样,越黄的纹理很多地方呈麻丝状,这也是越黄的典型特征。
海黄的花纹,很多地方都呈麻丝状▼三、香气上的区别只要是闻过海黄的都知道,海黄气味辛香、清幽、自然,在吸入鼻孔的时候,感觉舒畅不已,会有一种很想一直吸的感觉。
但是也有例外的,如长期被浸泡过的海黄它会有酸香味,很多人以为那是越黄,如果是这种情况,你应该观察其它特征。
海南黄花梨▼越黄的香气就不一样了,它的香气中夹有酸味、臭味,除非有特殊爱好的,要不然不会感到迷人或者想多吸它,个别敏感的人甚至会感觉不适。
但是也有香味和海黄差不多的,那就是越黄的老料,它的香味几乎与海黄乱真的地步。
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鉴别要点

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鉴别要点1、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的名称和产地海南黄花梨在《红木》国标中的名称是降香黄檀,俗称很多,有黄花梨、花榈、降香、榈木、香枝木等,属豆科黄檀属,产于中国海南。
越南黄花梨目前在《红木》国标中并没有提及,中文学名待定,俗称越南黄花梨,属豆科黄檀属,具体树种不明,产自越南与老挝边界的长山山脉东西两侧。
2、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的纹理不同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的木材特征较为接近,要在木材局部刨光之后才能鉴别,难度比较大,最好找专业人士鉴别,首先看纹理,海南黄花梨纹理清晰可辨,且粗细一致,生活活泼,富于变化;越南黄花梨纹理相对海南黄花梨来说略微粗一些,纹理多数浑浊不清,宽窄不一,而且断断续续,有时会有类似水浸过的痕迹,有的纹理会发生剧烈变化,相互之间毫无联系。
3、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的气味对比海南黄花梨的新切面有刺鼻的辛辣味,放置一段时间后有清淡的香味;越南黄花梨的新切面有较浓的酸香气,海南黄花梨香味比越南黄花梨要大一些。
4、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的鬼脸海南黄花梨的结疤之处呈现无规则的魅力花纹,称之为鬼脸,越南黄花梨也有鬼脸,但是没有海南黄花梨的鬼脸美丽、生动,而且也没有海南黄花梨的鬼脸多。
5、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的颜色对比海南黄花梨的颜色相对要深一些,在心材出呈现红褐色、深褐色等颜色,带有黑褐色条纹,越南黄花梨的颜色多为浅黄色,较少红褐色、深褐色。
5、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的心材大小不同海南黄花梨的树材普遍比较小,而越南黄花梨的树材则比较大,目前市场上的海南黄花梨,最大的心材直径有30多厘米,而越南黄花梨,一般心材直径在20-40厘米。
鉴别红木在购买家具时,大多数人注重的往往是家具的外形款式,而对如何鉴别质量却所知不多。
业内人士提示,我们可以从很多细微之处来鉴别家具质量的优劣。
沙发、软床软硬适中在挑选沙发、软床时,应注重表面要平整,不能高低不平,软硬度要适中。
挑选方法是坐一坐,然后用手摁一摁,看弹簧响不响,假如弹簧铺排不合理,致使弹簧咬簧,就会发出响声。
海黄越黄的区别图解海黄越黄的区别对比

海黄越黄的区别图解海黄越黄的区别对比海黄越黄指的就是海南的黄花梨和越南的黄花梨,现在在市场上都是可以见到的。
但是因为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比较相似,很多人是分不清楚是海南还是越黄的。
分不清楚的朋友,一起来看下面的海黄越黄的区别图解吧!海黄越黄的区别图解海黄黄花梨:纹路群的中心是"实"的,或粗或细,肯定是一个黑点,有万众归一之感;越南黄花梨:纹路群的中心是"空"的,纹路围成一圈一圈,到了快到中心时就逐级消失;海黄越黄的区别1、色泽海黄色彩多样,除主色调为金黄色外,还有浅黄、黄白、紫、褐、红、黑,以及它们之间的任意组合甚至多种组合于一块木料中,海黄画面总体洁净,尤如明心见性的清纯山水画。
下图颜色虽然是浅黄,但是确是海黄的料子,大家看看纹理。
越黄大部分仅是黄色,而且偏浅,中间有时夹紫药水颜色(这是其典型特征)。
相对海黄来说,越黄画面则感觉脏,不时夹有点点霉斑,就像初学画者,笔墨老是不注意“滴洒漏”在画面上。
2、手感海黄经高标号砂纸打磨、抛光后,其手感在所有材质中都堪称天下第一。
盖因其毛孔细、油质多、柔韧性好,材质可不按走向随意裁切而不起茬之故。
触之绵绵的、滑滑的,象抚婴儿肌肤,直至手起痒,这也是海黄深受喜爱的主因之一。
而越黄在以上诸点均明显逊色,因此抚摸时,略为发涩,会挂手,甚至可以感觉有颗粒、有凹凸。
还有,而且因为比重较大,海黄掂在手中有沉甸感,越黄比重略小,相对海黄来说略显轻飘。
但若是越黄老树根,可能沉甸感还大于海黄东部料。
有一点需要大家注意的就是,现在很多收藏者纷纷把“鬼脸”作为鉴定海南黄花梨的重要指标,事实上这种说法是不够准确的,准确的指标应该是“鬼眼”,也就是上面说的“实心黑点”。
越黄和海黄都能有“鬼脸”,而只有海南黄花梨才有明显的“鬼眼”。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地木质区别------图片说明书!

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的木质区别------图片说明!现在喜欢海南黄花梨的朋友越来越多,但是市面上假冒的海黄也越来越多,很多朋友一直对如何鉴别海南黄花梨不是很了解,朋友们在询问的过程中也经常提到这样的问题。
为了普及海南黄花梨的基本知识,也便于喜欢海南黄花梨的朋友沟通交流,更是为了各位“海友”不被其他商家所蒙骗,我们在此提供些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的图片和说明,供大家参考。
当然,紧靠这几张图片也不是轻易就能辨别是“海”是“越”,我们只是提供最基本,特征最明显的特征给大家。
最好的办法还是多接触,多闻,多看。
如有不对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本组图片和说明归“正华文玩论坛”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为了使原料的花纹更清晰,我们将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的原料用水浇湿。
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纹理的区别:海南黄花梨花纹清晰可见,黑色素形成的纹和黄底区分明显,特别是小料,所以小料做珠子出来的效果是最好的。
大料、树头料经锯开之后,做出来的纹路很散,不能在小珠子上体现出来。
越南黄花梨的纹理细,模糊不清,黑色素形成的纹和黄底区分不明显。
下边是图片,已用水浇湿。
海黄海黄越黄越黄越黄下边这组图片是在干燥的情况下拍摄,越南黄花梨的纹理更是模糊不清了,而海南黄花梨的纹理还是清晰可见。
海黄海黄越黄越黄上组图片的最后一张,越南黄花梨的图片,这张图片上有明显的小孔,是木材的营养水分疏导管,也是做成器物后我们经常所说的棕眼,越南黄花梨棕眼非常明显,显得很粗糙!而海南黄花梨,棕眼不明显,显得很细腻。
请看细部图片:海黄海黄越黄越黄越黄越黄越黄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所出器物之比较:金黄色的小料摆件是海南黄花梨:纹理清晰,鬼脸明显,材质细腻!土黄色的镇纸是越南黄花梨:纹理模糊不清,鬼眼粗旷,材质粗糙!(该镇纸和我们所用的越南黄花梨原料是同一条,也就是那块原来是做镇纸剩下来的。
)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手串之比较:海黄油梨越黄越黄。
艺术品鉴定之海黄和越黄的七大区分法

艺术品鉴定之海黄和越黄的七大区分法1、香气海黄:气味辛香、清幽、自然,吸入鼻孔感觉舒畅不已,很想一直吸。
越黄:香气中夹有酸味、臭味,谈不上迷人以至想多吸,个别人甚至感觉不适。
在此艺粹网提醒,如果是越黄老料,纹理美丽与海黄难辨,其香味也几乎与海黄乱真。
2、纹理海黄:其纹理、线条是工笔的,但整体是写意的,图案变幻莫测,线条流畅、生动,恣意挥洒。
越黄:其纹理、线条略为写意,但整体是写实的,线条相对生硬、呆板,总体图案缺乏意象,很多地方呈麻丝状。
越黄纹理散开度大,纹理像墨汁在宣纸上漫开了一些。
3、色泽海黄:色彩多样,除主色调为金黄色外,还有黄白、紫、褐、红、黑,以及它们之间的任意组合甚至多种组合于一块木料中。
总体洁净,尤如明心见性的清纯山水画。
越黄:大部分仅是黄色,而且偏浅,中间有时夹紫药水颜色。
艺粹网提醒,越黄画面感觉脏,不时夹有点点霉斑。
4、密度海黄:海黄比重可与酸枝接近,但比越黄密实,比重大。
因此,海黄横切面毛孔细小于越黄,纵切牛毛纹细小于越黄。
5、手感海黄:海黄经高标号砂纸打磨、抛光后,其手感在所有材质中都堪称天下第一。
艺粹网认为,海黄触之绵绵的、滑滑的,像抚婴儿肌肤,直至手起痒的特性,也是海黄深受喜爱的主因之一。
因为比重较大,海黄掂在手中有沉甸感。
越黄:越黄在以上诸点均明显逊色,因此抚摸时,略为发涩,会挂手,甚至可以感觉有颗粒、有凹凸。
越黄比重相对较小,则显得轻飘些。
6、莹光海黄:海黄体内含丰富油质,因此打磨后光洁度高,有玻璃面之感。
拿在手上摇晃,或随着视野挪移,面上莹光会腾挪闪跃。
因此,其外表常如绸缎面,莹光闪烁明显;还有,海黄由于生长环境恶劣或受强台风摇曳或受石头挤压,枝干歪来拐去,在这样地方都会有褶皱纹。
越黄:越黄油性要低于海黄,由于油性达不到,所以很少能有如此的莹光闪烁。
另外艺粹网还提醒,越黄较少见褶皱纹,即使有,也不生动。
7、鬼脸所谓鬼脸,就是结节、疙瘩。
所有木材,其实都有,只不过它们生长快速,比如杉木,结节很大,就不起眼。
手把手教你鉴别海南黄花梨与越南黄花梨

手把手教你鉴别海南黄花梨与越南黄花梨越南黄花梨和海南黄花梨,两者无论从外观,还是从木材构造特征来讲,都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两者价格有着数倍的差异。
因此,如何对两者的进行鉴别自然就成为众木友非常关心的问题了。
越南黄花梨,根据南京林业大学的研究成果,其学名为“东京黄檀”,不在红木国标内。
此问题前段时间在学术上出现更新:目前,权威学者、机构认为越南黄花梨(东京黄檀)和海南黄花梨(降香黄檀)是同种,并且东京黄檀的命名比降香黄檀早,所以应该统一为东京黄檀。
同时,也有业内权威指出,越南黄花梨北部料是东京黄檀,而越南南部的黄花梨则是另一个树种:波恩黄檀。
虽然有很多人对此学术更新表示怀疑和反对,但我们认为对于学术上的更新,大家应该予以尊重,毕竟学术是有标准和依据的。
同时,学术上是否划分为同一个树种,对于目前市场来说并不重要,海黄和越黄在市场上依然是区分销售。
同时,也并不是说划分为同一个树种之后,两者就完全一致、无法区分了。
就如同刺猬紫檀一样,虽然现在学术上西非产地的都划为同一树种,但冈比亚、几内亚产地的刺猬紫檀就无味或有淡淡的清香味,加纳、贝宁产地的刺猬紫檀就是有明显的臭味,嗅觉正常的人都能区分。
展开剩余87%另外,染料紫檀也是如此,和赞比亚、刚果产地的比起来,坦桑尼亚产地的染料紫檀在密度上明显低了很多很多,看了两种料后都不会混淆,价格也有悬殊。
大果紫檀和鸟足紫檀也同样如此,虽然现在国际上已经统一合并为大果紫檀了,但是鸟足紫檀(老挝花梨,密度0.94-1.01 g/CM3)比大果紫檀(缅甸花梨,密度0.80~0.86 g/CM3)密度明显要高,香味淡了很多,树心多扭曲。
相信对两者厂家们也不会搞混。
当然,海、越两者无论从外观,还是从木材构造特征来讲,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区别并不明显,一般很难区别。
不过,对相似的东西,靠眼力和研究来进行鉴别,或许也正是文玩、收藏中最让人着迷的地方。
如果都是毫无异议、完全一致的标准工业产品,那么文玩和收藏也就真的索然无味了。
鉴别海黄与越黄的五种方法

鉴别海黄与越黄的五种方法先看越南黄花梨:
再看海南黄花梨:
黄花梨分海南黄花梨(简称“海黄”)和越南黄花梨(简称“越黄”)两种。
海黄因花纹美丽、色泽柔和,有香味,易进行深浅颜色调配,加工性能良好,软硬轻重适中,不易变形,是红木中的极品;越黄产自越南,与海黄特征非常相近,但价格悬殊很大,初识者难以辨认,时常上当受骗者。
识别两者,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一、闻香气
海黄木本身是中药,有“降香”味道,所以又被成为“降香黄檀”,其香味较浓且清幽温雅;而越黄香味较淡,闻后略有酸味。
另,海黄散发香味的时间较长,把玩一周后的手串还能闻到香味,而越黄基本就闻不到香味了。
二、看色泽
海黄色彩多样,除主色调为金黄色外,还有紫、褐、红、黑,以及它们之间的任意组合;而越黄大部分仅为黄色,且色偏浅。
总之,海黄颜色比越黄颜色稍显沉稳,整体颜色偏暗红色,而越黄整体颜色偏黄橙色。
三、识纹理
海黄纹理细密,墨线色黑且清晰,多呈蟹爪状、美惠状、牛毛纹理状,虽无规律却绝不凌乱,具有行云流水的美感;而越黄相对粗犷些,墨线黑晕稍多,山水纹较常见。
四、重手感
海黄表面细腻,有光滑如婴儿皮肤、温润如玉的手感,而越黄则相比较粗糙。
另,含油量(降香油)也有差别,据检测,海黄最高含油量可达27%,而越黄则仅为0.5%。
五、辨鬼脸
“鬼脸”在海黄和越黄中均有,但差别较大。
由于海黄生长期长,生长环境恶劣,且枝节多,故树木纹理多为扭曲、交错无规律,所以海黄中“鬼脸”、“鬼眼”等图纹更多且丰富;而越黄生长期短,纹理大多平顺自然,所以越黄的“鬼脸”图纹平顺且单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与越南这两种产地的黄花梨木材的特征较为接近,区别二者是相对而言,要在对木材局部刨光了之后进行鉴别才行,具有一定难度,所以要多接触实物,仔细辨别,积累丰富的经验。
这里介绍几种区别方法。
越南黄花梨颜色:以浅黄色为多,并杂有紫药水色,极少部分为紫红褐色。
纹理:红褐色纹理或咖啡色条纹相杂。
气味:新切面酸香味浓。
手感:油性差。
棕眼大,干涩滞手。
海南黄花梨颜色:海南黄花梨颜色深一些,越南黄花梨浅一些。
纹理:相对而言,海南黄花梨纹理清晰可辨,且粗细一致,生动活泼;越南黄花梨纹理粗一些,纹理多数混浊不清,宽窄不一,断断续续,有时会有类似水浸过后的痕迹,有的纹理会发生急剧变化,互相之间毫无联系。
气味:海南黄花梨味道大一些,而越南黄花梨香味略小。
手感:光滑细腻,棕眼甚小。
鬼脸:海南黄花梨纹理好,鬼脸多,越南黄花梨相对差一些。
心材:海南黄花梨的树材普遍较小,而越南黄花梨的树材则较为粗大。
目前市场上的海南黄花梨,最大心材直径有20多厘米。
而越南黄花梨,一般心材直径在20-40厘米。
黄花梨,海南产地的我们叫海黄,越南产的我们就叫越黄。
近几年我们经常听说这种木材,但其实大家对于越黄的研究并不多,相关材料也少,这种木材大都是在作为与海黄的比较时出现。
例如我们去买木头,看见一比较喜欢的黄花梨物件,我们首先要想或要问:“这个是越黄还是海黄呢?”老板一说海黄的,你心里要打个问号,心想这老板会不会骗我呢?这海黄越黄的又不好分,还是算了,不要了吧。
如果老板说着是越黄的,你心里又要想,哦.....原来是个越黄,没意思,不要了。
......现在很多买木头都抱有这样一个心理:(他说是海黄的,我要不要信呢,我为什么要信他呢,这要是越黄的我就上当了啊。
那为什么不信呢,如果是真的海黄而我没买,错过了那多郁闷啊,就这样想来想去)。
结果无论是买了还是没买都弄的心情很纠结。
这就是我们红木消费市场中的现状,这里也充分体现了现在人们的信任危机。
那这两种木头就是不好分而且我就是无法相信这个商家又该怎么办呢?那就调整下自己的心态吧,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个越黄。
实际上越黄也是一种很贵重的木材,上好的越黄可不次于海黄。
这些年海黄的人工林成长起来后,人们开始使用“黄花黎”和“黄花梨”来区分海黄的正宗,因为海黄主要产自黎山而有“黄花黎”一称。
但这意义并不大,因为未做很大的推广,很多人还是认为那个该写成“梨”,你要是写成“黎”就会有人认为你写错字了,不过现在写成“梨”也没问题了,因为现在海黄基本都是人工林了,老的黄花梨料也糠油也散,做出东西也不受欢迎。
从1996年以后,从越南荣市港转口至中国的一种淡浅黄色(也有红褐色)其纹理十分接近海南产的“降香黄檀”而被称为“越南黄花梨”的木材(实际上产于老挝西北部,只不过从越南转口而已)。
气味酸香味,木材发干,比重约0.70左右,纹理较乱,与木材本色较为接近,已被大量用于冒充海南黄花黎而仿制成明式家具,做旧后更难以辨别。
有的木材学家认为应归于豆科黄檀属酸枝木类,也有的认为应归入黄檀属香枝木类,但不能等同于海南产降香黄檀。
从1996年以后市场上出现了称之为“越南黄花梨”的木材。
许多人认为只产于越南,且用之于冒充海南黄花黎。
这种木材的中文学名至今未定,中国林科院研究所检测后暂归入香枝木类,但植物分类学中没有此名。
香枝木是广州人对带香味的黄檀属木材的别称,用此名代替“越南黄花黎”的学名其实是不科学的。
带有“鬼脸儿”的越南黄花梨拉丁文学名:Dalbergia spp.中文俗称:越南黄花黎。
土名:Mai Dou Lai (老挝、泰国)(老挝语意为“有花纹的花梨木”)Hu ê(越南)。
主产于越南与老挝交界的长山山脉(Giai Nui Truong Son)东西两侧。
老挝北起中南部的干蒙省(Khammouan)、沙湾拿吉省(Savannaknet)、沙拿湾(Saravan)、塞公(Sekhong)、越南从河静省(Ha Tinn)西部向南广平(Quang Binh)、广治(Quang Tri)、承天-顺化(Thua Thien-Hue)、广南(Quang Nam)。
越南黄花梨1-4月落叶,5-12月长叶,开花在9-10月间,花分黄红两种。
开黄花的树,木材颜色偏浅黄,而开红花的树,木材则为褐红色。
一般生长在海拔400-800米的悬崖峭壁上。
产地低于海拔400米的地方很少生长。
与“越南黄花梨”伴生的树种有Kaja、Moun(条文乌木)、Padong(Kampi,黑酸枝)、Kayong(红酸枝)、Taka(黄菠罗)。
木材特生:心材:与边材颜色区别明显,颜色呈浅黄色。
红褐色。
深褐色等。
(颜色较深的越南黄花梨很容易与海南黄花梨混淆)。
气味:新切面有浓重的酸香味。
纹理:纹理粗细不一,颜色与木材自身的颜色较为接近。
气干密度:0.70~0.95克/立方厘米。
最后,我们不难发现越黄大多是生活在海黄的背影之下,但是随着海黄的日益稀少,而新种海黄需要几百年才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新老交替而产生的青黄不接的情况下,越黄未来的升值空间还是值得肯定的,海越之分,也不必过于纠结,几天分不出来,就不要去分类,都是好木头,喜欢就好了。
顺便提示大家还有一种木材在未来的五年内很有可能作为紫檀的替代木材而具备很大的升值空间-老挝红酸枝。
海南的一位朋友伸出三个手指头跟我讲,目前在海南,要收到这么粗的料(心材),是很困难的。
我们现在从事的这个行业,可持续时间大概还有三年。
从前我一直不接受这种木材的价格,因为它毕竟是木头,把它与黄金放在一起“炒”即使我这八零后也接受不了。
但事实的发展就好像是跟你较劲,你说它今天说贵,它明天就更贵,明天你还说贵,那后天怎么样?它会贵的让你更无法接受。
从几年前就跟这海黄的价格较劲,体会几年下来,才知道我那不是较劲,是矫情。
说实话,就目前大家对海南黄花梨的消费,我个人是无法接受的,我认为,太贵。
但现在的海南黄花梨手串,今年从海南拿货的价格正好是去年我的卖价,而去年拿货的价格,则是我前年的卖价。
回想这几年海黄手串价格的走势,结合这种作为珍惜木材在海南的生长状况,让我在事实面前,不得不向高价低头。
因为我能预料,明年我拿货的价格,就会是我今年出售的价格,除非有战争,有大的灾难。
不然,作为一种日益减少的珍惜资源,它的价值,已不需要“炒作”了。
目前市场上好品相(好纹理)的海黄珠子,特别是2.0以上的,更甚者是18+1的同料大珠,更多的玩家与商家们都感知到了它们的稀有性。
供货商让你看了货,你对价格不接受,货拿走后几个小时,你再打电话再要,没了。
现在海黄市场,就是这样,容不得矫情。
多少次的矫情让我与精品大珠失之交臂,追悔莫及。
海黄的渠道,以前是等着供货商给你送,现在是你追着供货商跑。
紫檀比海黄可持续,货源目前较为充足,我不用加工甚至不用去找,只需把关,谁的珠子好我就卖谁的,供货商追着你跑。
可这海黄不灵,你没货,把什么关。
给你货,不只是你给了钱,你还得给他个好心情。
由于在海南的木料竞争激烈,之前稳定的供应商统统转行,经一位驻海南外交部的朋友介绍让我重新建立了优质海黄手串的渠道。
我要亲自开车去机场把人接到店里,看货,不砍价,统统拿下。
再也不说贵,再也不矫情。
这,就是海南黄花梨的现状。
海南黄花梨的现状,让你知道了什么是卖方市场,什么叫强势。
让你没有脾气,让你活的更低调。
海黄是不是还分油梨、糠梨?答:一般来说是分的。
油梨也有叫油格或者油料,特征是颜色深、比重大,油性强,但纹理不及糠料。
颜色主要是深褐色,紫色,有些接近黑色。
主要产于海南的西部,比如昌江,乐东,白沙一带。
(但这样的海黄料较容易被越黄紫料所冒充)糠梨,也叫糠格或者黄梨,特征是颜色浅,比重和密度稍差,干枯无油性,但纹理好。
颜色为浅黄、金黄、浅褐色和红褐色。
主要产于海南的东部和东北部,比如三亚,海口一带。
海黄与越黄的区别与定义,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即使是有关林科部门,暂时也无法做到这一点。
因为那需要太多的经费用来提供大量的木材标本。
我曾见有人试图通过大量的图片对比,来让大家对海黄和越黄有个认知,但殊不知,在这两种木材之中有大量的局部特征是非常类似的。
对于一个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来说,这两种木材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对于玩珠子的人们,要在很小的细节处去观察,这比去分辨大块的木料和家具要难的多,因为他们的某些特征很不明显。
但对于初级木友来说,即使给你提供成千上万个样本,依然是很难分辨出子丑寅卯来。
目前确实也有很多关于这些方面的文章,像这样的文章,只能是给大家对这两种木材有一个简单的笼统上的概念,说是两者之间的鉴别,不如说是对两者之间的一个初步了解。
林科部门要想把这个事情研究明白,也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想完成这个事情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的,不是简单的几百万块钱经费就能够搞定的。
这篇文章,主要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几个比较有实践意义的海越之分的方法,希望能在某些方面帮到大家,并加快大家对木材的认知。
但,切忌,万不可断章取义。
简单说来就是一看二摸三闻。
看。
主要是看黄花梨纹路群的中心点。
海黄区别于其它黄花梨最大的特点是纹路群的中心是“实”的,或粗或细,肯定是一个黑点,有万众归一之感;而越南黄花梨的纹路群的中心则是空的,纹路围成一圈一圈,到了快到中心时就逐级消失了。
现在很多收藏者纷纷把“鬼脸”作为鉴定海南黄花梨的重要指标,事实上这种说法是不够准确的,准确的指标应该是“鬼眼”,也就是上面说的“实心黑点”。
越黄和海黄都能有“鬼脸”,而只有海南黄花梨才有明显的“鬼眼”。
(海黄鬼脸儿)“鬼脸”与“鬼眼”其实是枝节分叉的中心。
海黄是属于盘虬错节型的树种,枝节非常多,按照海南当地人的话讲,就是海南黄花梨往两边长,而不是往上长,再是海黄的成材年限非常漫长,在此过程中,或因恶劣环境,或因争取养分等原因,一棵海黄木不断地分叉,导致树木的纹理会发生扭曲,就逐级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鬼脸”与“鬼眼”。
而越南黄花梨,它的树性比较直上,而且成材时间比海南黄花梨短,所以就很难形成“鬼眼”。
但,有一点要特别提醒大家,那就是“鬼脸”与“鬼眼”这种被经常提起的所谓海南黄花梨的特征,在海南黄花梨中,特别是人工林中并不多见,如果说我们只用这样的特征作为分辨依据,在现在我要找点货源都要靠“抢”的今天,你真是很难能买到海黄了。
(海黄鬼眼儿)摸。
主要是摸出海黄表面(打磨后)的细腻,海黄有光滑如婴儿皮肤,温润如玉的手感,而越南黄花梨相比之下则比较粗糙。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海黄有极强的密度、极细的纹理细胞组织和非常密实的材质结构。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海黄的含油( 降香油)的比例。
经相关检测发现,海南花梨木最高含油量达到27%,而越则只有 0.5 %。
正是因为如此丰富的含油量,一件海黄物品把玩上一段时间后,表面就会开始形成一层晶莹剔透的,类似琥珀的质地,行业话称之为“包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