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鉴赏课课程展示
大学书法鉴赏课程教案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提高书法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3. 培养学生运用书法艺术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内容:1. 书法的历史与发展2. 书法的艺术特点3. 书法鉴赏的方法与技巧4. 书法作品欣赏与分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书法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关注书法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二、书法的历史与发展1. 教师讲解书法的历史发展,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书法种类进行介绍。
2. 学生通过观看图片、视频等资料,了解不同书法种类的特点。
三、书法的艺术特点1. 教师讲解书法的艺术特点,如线条、结构、章法、墨色等。
2. 学生分析书法作品,总结书法的艺术特点。
四、书法鉴赏的方法与技巧1. 教师介绍书法鉴赏的方法与技巧,如观察、分析、评价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书法鉴赏的心得体会。
第二课时一、书法作品欣赏与分析1. 教师展示不同书法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书法作品的艺术特点、作者风格等。
二、书法创作实践1. 教师示范书法创作过程,讲解书法创作的技巧。
2.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书法创作实践。
三、课堂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书法鉴赏的重要性和方法。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书法历史、艺术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书法鉴赏能力、创作实践的效果。
3. 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和热爱程度。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书法的热爱。
3. 结合实际,提高学生的书法鉴赏能力和创作实践能力。
《书法》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书法》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一、课程简介《书法》是专业选修课。
掌握书写的表现技能,并通过研究分析古代书法大师与当代书法名家的作品,使学生掌握书法书写的基本技能,熟悉传统字体和风格。
结合自身平时所学,提高书法水平和艺术修养,建立个性化的书法品位。
掌握书写中的步骤和主要技法、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和立意。
通过系统学习,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为今后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自身的创新创业打下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掌握汉字的造型特征、书写要领,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在书法课上的立体渗透,让学生从书法课中深入领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继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目标(一)本讲的课程教学目标1.通过对楷书知识的讲解以及书法作品的赏析,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思政),帮助学生掌握书写中的步骤和主要技法、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教学)。
2.熟悉传统字体和风格。
结合自身平时所学,提高书法水平和艺术修养(思政),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在书法课上的立体渗透,让学生从书法课中深入领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教学)。
3.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客观判断,以积极的、契而不舍的精神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思政)。
培养学生掌握楷书的基本要素和形式美感,为创新创业实践打下基础(教学)。
(二)案例如何体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1.鉴赏水平是人综合知识水平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书法知识积累程度的体现。
在很大程度上,人的鉴赏水平越高,书写进步的程度就越快。
另一方面,鉴赏水平的高度,是随着人书写程度的进步和知识的积累而提高的。
因此鉴赏水平和书写水平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2.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为今后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自身的创新创业打下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掌握楷书的造型特征、书写要领,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在书法课上的立体渗透,让学生从书法课中深入领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继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小学书法类鉴赏课教案模板

####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1. 了解书法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学习鉴赏书法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4.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书法文化。
#### 教学重点:- 书法艺术的基本知识。
- 鉴赏书法作品的方法。
#### 教学难点:-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技巧。
####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包含书法作品图片、书法知识介绍等)。
- 书法作品样本(实物或图片)。
- 教学挂图(书法工具、书法作品局部放大图等)。
- 笔、墨、纸、砚等书法用品。
####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情境导入:播放一段书法作品欣赏视频,引导学生感受书法的艺术魅力。
2. 问题引导: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书法是什么吗?书法有哪些种类?”3. 讲解书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介绍书法的定义、书法的历史发展、书法的种类(如楷书、行书、隶书、草书等)。
二、书法作品鉴赏1. 展示书法作品:展示不同风格、不同书家的书法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 讲解鉴赏方法:- 观察书法作品的整体布局。
- 分析书法作品的笔法、墨法、章法。
- 体会书法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所展示的书法作品,并分享自己的鉴赏感受。
三、书法实践1. 书法工具介绍:讲解书法工具的使用方法,如毛笔、墨、纸、砚等。
2. 书法基本技法示范:教师示范书法的基本技法,如执笔、运笔、用墨等。
3. 学生练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用毛笔书写简单的汉字。
####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巩固1. 复习书法基本知识: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书法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 书法作品再次鉴赏:展示新的书法作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鉴赏。
二、书法作品创作1. 分组创作: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书法作品进行模仿创作。
2. 指导与评价: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创作进行点评和指导。
3. 展示与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书法鉴赏第1课书法鉴赏概论教学教案

第1课书法鉴赏概论二、书法鉴赏的意义书法鉴赏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作品的含义,获得审美体验,提高审美水平,传承传统文化。
(一)深刻理解作品的含义一幅书法作品的创作,必然包含作者的立意、书写的初衷、笔墨技巧等诸多元素。
对书法作品进行鉴赏,可以让我们感知作者所思所想,深刻理解其创作动机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比如,我为我的弟子题写书斋名《石寿斋》,书写之前要考虑选择多大尺寸、什么书体、哪种风格。
最终决定尺幅采用四尺三裁,便于装裱悬挂;风格采用颜柳楷书,显得比较庄重,适合作为书斋名。
“石”字笔画数量较少,所以形体要小于另外两个字,笔画写得稍微粗一些;“寿”字横画较多,注意长短、粗细变化;“斋”字强调宽窄收放,中间舒展,下边收敛,形成一定对比。
落款采用比较活泼的行草,和正文的端庄形成对比和变化。
印章采用笔画比较粗的阴文印,和整体风格比较协调。
看了上面的讲解,你是否初步学会怎样鉴赏书法作品了呢?【学生】思考、讨论。
(三)传承传统文化“世界上,只有在中国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中,书法才成为一门举足轻重的艺术。
只有在中国文化中,书法才象征了人之美和宇宙之美。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 1 月第 2 版,第 184 页)释文:昔年曾在山阴住,不谓山阴到此堂。
苍苔翠竹汝所好,白石清泉吾故乡。
禹穴有怀游太史,鉴湖无复赐知章。
张帆明日竟东下,雨过西兴树影凉。
这幅作品取法宋人,用笔扎实沉稳,纵横转折之间厚重而不失灵动;结字或欹或正,聚散有致,流露出生拙奇峭的意趣;布局字字独立,或行或草,参差错落,但是呼应有致,气息流畅。
整体风格平和秀雅,古意盎然,表现出浓郁的书卷之气。
这两句话出自宋朝诗人高登的《送元大》,可以说是文辞雅致,对仗工整。
问题出在书体上。
在书法作品中,落款(壬寅秋某某书)是正文(胸中翻锦绣笔下走龙蛇)的补充,所以字形要小,而且字体的出现年代要晚于正文。
这幅作品正文使用的是行书,落款使用的是楷书。
大学书法鉴赏课程教案设计

课程名称:《书法鉴赏》课程性质:公共艺术选修课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授课时间:16课时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艺术的历史、流派、技法,掌握书法鉴赏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书法鉴赏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提升艺术修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内容:1. 书法艺术概述2. 书法史略3. 书法流派与技法4. 书法鉴赏方法5. 书法作品赏析教学过程:一、导入(2课时)1. 介绍书法艺术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及艺术价值。
2. 引导学生关注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激发学习兴趣。
二、书法艺术概述(2课时)1. 书法艺术的起源与发展2. 书法艺术的分类与特点3. 书法艺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三、书法史略(4课时)1. 先秦书法2. 汉魏书法3. 唐宋书法4. 元明清书法四、书法流派与技法(4课时)1. 楷书技法2. 行书技法3. 草书技法4. 隶书技法5. 篆书技法五、书法鉴赏方法(2课时)1. 书法作品的鉴赏原则2. 书法作品的鉴赏方法六、书法作品赏析(2课时)1. 介绍经典书法作品2. 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技法运用及审美价值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2. 书法作品图片展示3. 书法视频欣赏4. 课堂互动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2. 作业完成情况3. 书法鉴赏能力教学进度安排:第1-2周:书法艺术概述第3-4周:书法史略第5-8周:书法流派与技法第9-10周:书法鉴赏方法第11-12周:书法作品赏析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书法书籍,了解书法艺术的历史、流派、技法。
2. 观赏书法作品,撰写鉴赏心得。
3. 参加书法社团活动,提高书法实践能力。
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系统学习书法艺术的基本知识、鉴赏方法和作品赏析,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艺术修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书法鉴赏课(1——5课)

第二节 指法
五指执笔法(今人多用此法) ①擫。实为按,是用大拇指第一节内面紧贴 笔内方,力量由内向外。 ② 押。即压,是用食指第一节紧贴笔的外方, 与大拇指相对用力,夹住了笔。 ③ 钩。用中指第一节钩住笔的外方,加强食 指的力量。
④ 格。实为顶,是用无名指指甲根部抵住笔 内方。 ⑤ 抵。用小指紧靠无名指,辅助无名指顶向 外。 要领: 每个手指自然舒展下伸,呈半握拳状, 提住笔,笔则处在几种力的交合作用当中, 指实,掌虚,既紧密,又灵活(掌中空 圆);掌竖,腕平,能使整个胳膊肌肉紧 张起来,与之协同作战,来体现字的美。
第一节 身法 常用的方法有坐姿,适合写二寸以内的字, 其要领是“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八个字。 ① 头正:书者坐稳后,头稍前倾,两眼视线 正好落在纸上。 ② 身直:端坐后,要求挺直腰背,便于两臂 自然分开,有利握笔。
③ 臂开:右手握笔,左手按纸,两手臂自然 分开,有利左右各司其职,切勿两肘靠近 胁肋处,以免拘谨,影响书写。 ④ 足安:腿膝自然弯屈,两膝稍许分开一点, 安稳着地。
注意: 以上第三、四种方法腕均悬空,只是肘着 不着桌面有别,所以也有将二者都称悬腕 的,或把前者称为悬腕,后者称为悬肘。
第四节 临摹
临摹一般有五个步骤: 一、读帖 二、影摹 三、对临 四、背帖 五、习作
第五节
书法笔法
第三课
楷书的技法
一、楷书的笔法 (一)中锋行笔 凡能给人以美感的线条,都是一种有力度的 线条,在传统书学中称为“笔力”。写出 有力线条的关键在于,行笔的过程中是否 注意到了“圆”和“涩”。 “圆” 是“中锋”行笔的结果——“锥划沙” “涩”,是指在行笔的过程中笔与纸的摩擦 所形成的阻力——“屋漏痕”
课程分为两大部分(九节课)
书法鉴赏第3课隋唐五代书法鉴赏教学教案

第3课隋唐五代书法鉴赏智永的草书,用笔精到,收放自如,点画规范,无一败笔,有一种平和雅静的气息,令人赏心悦目,如他书写的“发”字,运笔迅捷爽利,笔画之间相互呼应,结构稳重而活泼。
智永在永欣寺居住期间,每天天一亮就起床,磨上一大盘子墨,开始临摹王羲之等人的碑帖,一直到墨用尽为止,三十年中从未间断。
那时候的毛笔要是笔头写秃了,可以换笔头。
他就准备了一个大竹簏,把用坏的笔头放进去。
天长日久,竹簏盛满了,他就在空地上挖了一个深坑,把所有用坏的笔头都埋在土里,砌成坟冢,这就是著名的“退笔冢”。
他的名气越来越大,求他写字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于把木门槛都踢破了,只好用铁皮包上,这就是著名的“铁门槛”。
二、智果书法鉴赏智果,隋朝僧人,智永的弟子,书法家。
据史书记载,智果擅长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等多种书体,他的隶书、行书、草书被唐朝书法理论家张怀瓘在其著作《书断》中列为能品。
隋炀帝曾说:“智永得右军(王羲之)肉,智果得右军骨。
”我们可以从下面的“真”字对比中看出来,智果的楷书笔法、结构均酷似王羲之,比智永的楷书线条更加硬朗。
智果撰写的《心成颂》对楷书结构进行了分析,是中国书法史上一篇重要理论著作。
隋炀帝杨广早年以晋王的身份担任扬州总管,非常喜欢智果的书法,召令智果来给自己写文件。
智果认为自己是出家人,不能再为世俗服役,拒不从命。
杨广非常生气,把智果囚禁于江都,让他看守宝台经藏。
后来杨广入朝为太子,出巡扬州、越州,智果奉上《太子东巡颂》。
杨广高兴之余,释放了智果,赐钱一万、金钟两枚,召入东都慧日道场。
三、丁道护书法鉴赏丁道护,隋朝官员,书法家。
丁道护的楷书笔法精熟,结构严谨,自成一体,冠绝一时,对初唐的欧阳询、虞世南和褚遂良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我们可以从下面的“乃”字对比中看出来,要么是笔画,要么是结构,四家确实有相似之处,【学生】思考、讨论。
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被誉为“天下第一楷书”“楷法极则”。
《九成宫醴泉铭》笔画瘦硬,竖弯钩等笔画还保留着隶书的痕迹,结构严谨,形体挺拔,略带动感,收放对比很大。
书法鉴赏课教案初中

书法鉴赏课教案初中课程名称:书法鉴赏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书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认识书法的重要性。
2. 学习书法的基本技法,提高书法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内容:1. 书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书法的基本技法3. 书法作品的欣赏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书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引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对书法有什么了解?书法有哪些分类?二、讲解书法的基本技法(15分钟)1. 教师讲解书法的基本技法,包括笔法、结构、章法等。
2. 演示书法技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书法的魅力。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书法技法,体会书法的韵味。
三、书法作品欣赏(1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经典的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书法作品的欣赏心得。
3. 教师引导学生从笔法、结构、章法等方面分析书法作品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四、书法创作实践(15分钟)1. 教师布置书法创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书法技法进行创作。
2. 学生现场进行书法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互相评价、交流。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书法鉴赏进行总结,强调书法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书法艺术,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 推荐一些书法学习资源,供学生课后拓展学习。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书法创作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书法技法掌握情况。
2. 搜集学生对书法作品的欣赏心得,评价学生的欣赏能力。
3. 综合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
备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以提高学生的书法鉴赏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法鉴赏课课程展示
一、教师基本信息
姓名尹显国性别男系部文理学部学历大学职称经济师教学专长书法
二、教师简介
该教师为学院正处级干部,负责董事会、校友会工作,协管工会、关教师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简介
教学每一个学生都能有一手漂亮的毛笔字。
名言
三、课程描述
课程基本信息表
课程编码课程名称书法鉴赏
面向专业全院学生开设时间第 2 学期
考试( )、考查(? )、课程标准课程性质尹显国撰写,伍守意修订考证( )、课改( ) 版本
先修课程后续课程
选用选材书法艺术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高职高专(? )获奖教材( ) 编者邱振中教材性质自编教材( )
教学出版日期 2004年4月参考书
本课程本学教学总学分周课时 32 2 32 16 2 总课时期课时周数
四、课程培养目标
本课程是一门艺术课,又是一门修养课,是一门以汉字书写为载体的学问,其中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品格和精神。
设立本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对汉字书写的科
学观和艺术观,从实用方面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书写技巧和水平,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从更高层面说,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书法中包含的哲理,陶冶情操,培养想像力,形成大局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知识目标: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课程之一,通过书法教学,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书法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古今优秀的书法艺术作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书法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提高大学生艺术鉴赏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
素质目标:为各个专业学生完善本专业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以及为将来从事专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书法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使学生具有一定书法鉴赏的能力,养成学生探索进取开拓创新精神及坚强刚毅、忠勇爱国的情操。
五、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
(一)绪论
介绍祖国书法的悠久历史,从先秦到现代,历代书法发展概况;学习书法的意义与方法;国内外书法学习概况,书法的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
(二)毛笔使用技法
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介绍;写字姿势,执笔姿势;用笔方法与运笔技巧;碑帖基本知识及选贴、临帖基本知识。
(三)毛笔楷书基本笔画
横、竖、撇、捺、钩、挑、折、八种基本笔画的具体书写技巧及其要点。
(四)毛笔楷书结构原理
毛笔楷写结字原理;匀称原理,协稳原理;大小原理;让就原理;神势原理。
独体字结构;合体字结构;颜、柳、欧、赵四种书体特点介绍。
(五)书法章法简介与欣赏
章法定义及作用;章法内容;篇章及布局基本形式,款文、铬印基本常识。
幅式及布局基本形式、横披、匾额、长卷、条幅、中堂、条屏、对联、斗方、扇面等形式的书写知识。
(六)硬笔行书特征
行书与楷写的区别;毛笔行书与硬笔行书的区别;点画省略;运笔流畅;体态多变;章法错落有致等特征。
(七)硬笔行书基本特征
行书点的运笔;行书横的运笔;竖的运笔;撇的运笔;捺的运笔;挑的运笔,折的
运笔;钩的运笔。
(八)硬笔行书偏旁部门写法
常用偏旁部首的行书写法;行书结构方面的呼应连带原理;简省替换原理;伸缩
夸张原理;结构变异原理;因字立形原理;借鉴草法原理。
(九)硬笔行书基本技法
点画连带;点画呼应;点画省略;点画替换;单位替换;险中求稳;笔顺改变;一体
多变;笔画放纵等技法
(十)硬笔行书结构与创作
硬笔行书章法布局的基本原则和作用;章法布局的基本形式;行书幅式介绍;现
代书法与古代书法形式区别及创作要点;硬笔书法作品欣赏与评价。
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32课时,具体课时分配参照下表:
教学时数序号课题小计讲课现场教学 13 一书法绪论 2 2 二毛笔
使用技法 2 2 三楷书基本笔画 8 4 2 四楷书结构 4 2 2 五作品章法介绍 4 2 2 六硬笔书法 8 4 4 七行书结构与创作 4 2 2
机动 2 2
总计 32 20 12
六、说明:
(一)本课程标准适用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入学对象为高中毕业学生,学制三年,性质为高职的水利、电力和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教学。
(二)本课程的教学课时数为32学时左右。
(三)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过程中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的原则,教师应经常给予指导与示范,课堂上教师讲授与学生动手练习的时间约各占一半。
要精神多练,启发学生学习兴趣,每堂课后应安排适量课外练习,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有条件时,应适当安排数次学生参观一些当地的书法展览、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对书法作品的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