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尔系数和幸福指数分析
恩格尔系数分析

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就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而得出的比例数。
十九世纪中期,德国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恩格尔对比利时不同收入的家庭的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了收入增加对消费需求支出构成的影响,提出了带了收入增加对消费需求支出构成的影响提出了带有规律性的原理,由此被命名为恩格尔定律。
其主要内容是指个家庭或个人收入越少用于购要内容是指一个家庭或个人收入越少,用于购买生存性的食物的支出在家庭或个人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
对一个国家而言,一个国家占的比重就越大对个国家而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比例就越大。
费用所占比例就越大恩格尔定律的公式:·恩格尔定律的公式:·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总支出变动百分比x100%=食物支出对总支出的比率·或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收入变动百分比x100%=食物支出对收入的比率联合国划分标准大60% 贫穷大于5060温饱50%-60%40%-50%小康30%-40% 相对富裕20%30%富足20%-30%20%以下极其富裕。
2013年全球22国恩格尔系数一览中国1978年中国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约68%城镇家 ,城镇家庭约59%,平均计算超过60%,中国是贫困国家,温饱还没有解决当时中国没有解决温饱的人两亿饱还没有解决。
当时中国没有解决温饱的人口两亿四千八百万人。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农村家庭、城展和人们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农村家庭城镇家庭的恩格尔系数都不断下降。
到2013年,中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37.7%,城镇居377%城镇居民家庭约35.0%,就是说已经达到相对富裕的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总的来说我国恩格尔系数总体趋势是向下的,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说: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恩格新发言人盛来说改革放年来中国的格尔系数,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是往下走的。
恩格尔系数幸福指数

恩格尔系数幸福指数恩格尔系数和幸福指数是两个不同的指标,但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和相互影响。
恩格尔系数通常用于反映一个家庭收入分配中食品支出所占比例的指标,而幸福指数是衡量人们对自身生活满意度的指标。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恩格尔系数和幸福指数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如何提高幸福感。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是根据经济学家恩格尔的理论提出的。
它通常用于评估一个家庭在消费中花费在食品上的比例。
恩格尔系数越高,说明一个家庭的收入中有较高比例用于购买食品,反之则说明一个家庭的收入中用于食品购买的比例较低。
恩格尔系数可以反映一个家庭的经济状况,同时也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然而,恩格尔系数并不直接等同于幸福指数。
幸福指数是一个更加综合的指标,它包括人们对自身生活的主观感受、满意度以及积极情绪等方面的评估。
幸福指数不仅仅关注物质层面的满足,也包括人们对于社会关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感受。
因此,恩格尔系数虽然能够反映一个家庭的经济状况,但并不能全面评估一个人的幸福感。
然而,恩格尔系数和幸福指数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关联。
一方面,恩格尔系数的变化可以影响一个家庭的经济压力和生活质量。
当恩格尔系数较高时,说明食品支出占据了较大比例,家庭可能面临着较大的经济压力,这可能会影响到家庭成员的幸福感。
另一方面,幸福指数的提高也可能会影响一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
当人们感到幸福满足时,他们往往会有更高的消费能力,也更愿意在食品和其他方面进行投资。
那么,我们如何提高幸福感呢?首先,我们可以关注和改善物质条件。
确保足够的食物和基本生活需求,可以降低经济压力,提高幸福感。
其次,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提高幸福感的关键。
与家人、朋友和社区保持良好的互动和支持,可以带来更多的情感满足和幸福感。
此外,充实自己的生活也是提高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
人们可以通过学习新东西、追求兴趣爱好和发展个人能力来丰富自己的生活,从而提高幸福感。
恩格尔系数调查报告

恩格尔系数调查报告一、引言恩格尔系数是衡量家庭消费支出中食品支出所占比例的指标。
通常,恩格尔系数越高,家庭在食品消费上的支出占比越大,说明家庭生活贫困程度较高。
相反,恩格尔系数越低,说明家庭在食品消费上的支出占比较低,生活水平相对较高。
本报告详细调查了恩格尔系数在中国家庭中的表现,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了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中国不同地区、城市和农村的家庭进行调查,以确保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调查内容包括家庭收入、家庭人口数量、家庭食品支出等信息。
随后,根据调查结果计算每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
三、调查结果根据调查数据,我们得到了一组恩格尔系数的结果。
具体如下:1. 城市家庭恩格尔系数平均为55%,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平均为40%。
在整体上,城市家庭的恩格尔系数普遍较高,表明城市家庭在食品消费上的支出相对较高。
2. 不同地区的恩格尔系数也存在差异,东部地区恩格尔系数平均为50%,中部地区为45%,西部地区为35%。
从地区差异来看,东部地区的家庭在食品消费上的支出占比较高,西部地区则相对较低。
3. 随着家庭收入水平的增加,恩格尔系数呈现下降趋势。
家庭收入较低的群体恩格尔系数普遍较高,说明其在食品消费上的支出占比较高。
而家庭收入较高的群体恩格尔系数则相对较低,说明其在食品消费上的支出占比较低。
四、结果分析1. 城市家庭的恩格尔系数普遍较高,可能是由于城市生活成本较高,食品价格相对较高导致的。
与之相对应的,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较低,可能是由于农村地区的食品价格相对较低以及自给自足程度较高的原因。
2. 地区差异可能与地区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有关。
东部地区发达,人均收入相对较高,因此在食品消费上的支出占比较高。
而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人均收入较低,食品消费支出占比较低。
3. 家庭收入水平与恩格尔系数之间的关系表明了收入与消费之间的联系。
较低收入的家庭更需要花费大部分收入用于食品消费,而较高收入的家庭可以更多地分配资金到其他方面,降低了食品消费的占比。
恩格尔系数新解 (3)

恩格尔系数新解摘要:恩格尔系数自从在1857年被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提出以来,一直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
2001年恩格尔系数被引进我国,政府用它作为一个标准来衡量政府的工作状况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
然而这个在西方国家屡试不爽的恩格尔系数却在我国遇到了失灵的尴尬,面对这一现象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来找出其失灵的原委,就像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的适当变通一样,我们应该走有中国特色的恩格尔系数,用符合中国国情的恩格尔系数来衡量我国的人民生活状况,地区以及国家的发展状况。
所以,我们有理由也有使命用创新的思维去完善以及创新恩格尔系数,找到真正适合我们的恩格尔系数的新算法。
关键词:恩格尔系数失灵创新恩格尔系数作为衡量我国人民总体生活水平是否达到小康的一个标准,恩格恩格尔系数新解摘要:恩格尔系数自从在1857年被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提出以来,一直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
2001年恩格尔系数被引进我国,政府用它作为一个标准来衡量政府的工作状况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
然而这个在西方国家屡试不爽的恩格尔系数却在我国遇到了失灵的尴尬,面对这一现象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来找出其失灵的原委,就像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的适当变通一样,我们应该走有中国特色的恩格尔系数,用符合中国国情的恩格尔系数来衡量我国的人民生活状况,地区以及国家的发展状况。
所以,我们有理由也有使命用创新的思维去完善以及创新恩格尔系数,找到真正适合我们的恩格尔系数的新算法。
关键词:恩格尔系数失灵创新恩格尔系数作为衡量我国人民总体生活水平是否达到小康的一个标准,恩格尔系数的算法以及它的适用性对我们国家的居民生活水平衡量就有着深远的影响以及无法比拟的重要性。
但是传统的恩格尔系数只是对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一种度量。
由于我国的多民族文化和复杂的国情以及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已不再适合单独作为衡量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指标。
从而提出新的更加贴近实际的恩格尔系数新解有效于解释一些存在于社会上的经济现象。
全国 恩格尔系数 2035年

全国恩格尔系数2035年预测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已成为反映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2035年的全国恩格尔系数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2035年全国恩格尔系数进行预测分析,并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
一、恩格尔系数的定义及重要性1. 恩格尔系数的定义:恩格尔系数是指家庭用于食品和日常消费品开支占总支出的比重。
公式为: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支出×100。
2. 恩格尔系数的重要性:恩格尔系数是反映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较高的恩格尔系数表明居民生活质量较低,较低的恩格尔系数则表明居民生活质量较高。
二、2035年全国恩格尔系数预测分析1. 经济发展水平:2035年全国恩格尔系数的预测将首先受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将不断提高,相应地,恩格尔系数有望呈现下降趋势。
2. 消费结构变化:2035年全国恩格尔系数的预测还受到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生活品质和文化娱乐消费的需求将增加,而食品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比重可能会下降,进而影响恩格尔系数的变化。
3. 城乡差距:2035年全国恩格尔系数的预测还需考虑到城乡差距。
由于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普遍较高,消费能力也相对较强,因此城市地区的恩格尔系数可能低于农村地区。
4. 政策影响:2035年全国恩格尔系数的预测还受到政府相关政策的影响。
政府在调控物价、推动农村改革、扶持低收入家庭等方面的政策将对恩格尔系数产生一定影响。
三、影响恩格尔系数的因素1.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恩格尔系数的重要因素。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收入的增加,恩格尔系数逐渐下降。
2. 消费结构变化:消费结构的变化也是影响恩格尔系数的重要因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高品质、高档次产品的需求将增加,从而导致恩格尔系数的下降。
3. 城乡差距:城乡差距也是影响恩格尔系数的重要因素。
国家经济民生的14个指标含义详解

关于国家民生的14个经济指标含义详解1、GDP 国内生产总值,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港台地区有翻译为国内生产毛额、本地生产总值)。
通常对GDP的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
在经济学中,常用GDP和GNI(国民总收入,gross nationa l Income)共同来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通用的指标。
这也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常采用的衡量手段。
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驻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创造的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
GDP反映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的总额。
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国内生产总值是用最终产品来计量的,即最终产品在该时期的最终出售价值。
一般根据产品的实际用途,可以把产品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
所谓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可供人们直接消费或者使用的物品和服务。
这部分产品已经到达生产的最后阶段,不能再作为原料或半成品投入其他产品和劳务的生产过程中去,如消费品、资本品等。
中间产品是指为了再加工或者转卖用于供别种产品生产使用的物品和劳务,如原材料、燃料等。
GDP必须按当期最终产品计算,中间产品不能计入,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第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各种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在市场上达成交换的价值,都是用货币来加以衡量的,通过市场交换体现出来。
一种产品的市场价值就使用这种最终产品的单价乘以其产量获得的。
恩格尔系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恩格尔系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恩格尔系数是一种衡量家庭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指标,最早由德国经济学家恩格尔提出。
它通过计算食品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来反映家庭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
恩格尔系数的计算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将家庭的食品支出除以总消费支出,然后乘以100即可得到恩格尔系数的百分比。
恩格尔系数越高,说明食品支出占比越大,家庭消费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为主;反之,恩格尔系数越低,说明食品支出占比越小,家庭更多地追求高品质的生活。
恩格尔系数在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它可以反映不同家庭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差异,为研究家庭经济状况提供了一个客观的指标。
其次,恩格尔系数可以通过与其他指标的比较,揭示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趋势。
例如,恩格尔系数较高的国家通常是发展中国家,而恩格尔系数较低的国家则更多地集中在发达国家。
然而,恩格尔系数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它只能反映家庭的整体消费情况,无法刻画家庭内部的消费差异。
其次,恩格尔系数无法反映价格变化对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
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不断推动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改变,恩格尔系数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和修正,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综上所述,恩格尔系数作为衡量家庭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指标,在经济学和社会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们也需要对恩格尔系数进行深入研究和改进,以更准确地反映家庭消费行为和社会发展趋势。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结构和组织方式进行介绍。
可以按照以下的内容来撰写:在本文中,将按照以下结构来展开对恩格尔系数的讨论。
首先,在引言部分(1.引言)将概述本文的背景和研究动机,以及恩格尔系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这将有助于读者对恩格尔系数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其次,在正文部分(2.正文)将详细解释恩格尔系数的作用和意义。
我们将探讨恩格尔系数在经济研究和政策制定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具体的案例和数据来支持我们的观点。
幸福指数指标解释

1.经济和家庭状况经济和家庭状况是评价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基础,其中经济状况与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家庭状况是人们衡量自身幸福感的重要载体。
本类指标包括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恩格尔系数、发展型消费比重、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和粗离婚率等7个指标。
城镇登记失业率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与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城镇单位中的不在岗职工、城镇私营业主、个体户主、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之和的比。
指标用于衡量城镇居民失业状况,反映宏观经济运行和社会就业形势的变化情况。
人均可支配收入指的是城镇居民家庭在支付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及其他经常性转移支出后所余下的人均实际收入。
指标用于测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情况,反映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
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是指按城镇居住人口计算的平均每人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
指标用于衡量城镇居民住房水平,反映居民居住条件的变动状况。
恩格尔系数指城市居民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指标用于衡量城市家庭经济富裕程度,反映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动。
发展型消费比重指城镇居民用于发展需求的消费,现阶段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娱乐、健康保健和交通通信等消费,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指标用于反映消费水平提高的状况。
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指城市每百户家庭拥有的私人汽车数量。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进入普通居民家庭,该指标用于反映居民生活条件的变动状况。
粗离婚率指当年离婚对数占年平均人口的比重。
指标用于反映某时期婚姻解体状况,也是评估婚姻和谐程度与家庭离散趋势的重要依据。
2.公用设施公用设施是由政府提供属于社会的公众享用或使用的公共物品,满足人们公共需求(如便利、参与)和公共空间选择,是影响人们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本类指标包括人均道路面积、人均公共设施面积、每万人公交车辆拥有量、每万人社区服务设施拥有量、用水普及率和燃气普及率等6个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恩格尔系数和幸福指数分析
摘要:恩格尔系数是指在总支出金额不变的条件下,恩格尔系数越大,说明用于食物支出的金额越多;恩格尔系数越小,说明用于食用支出的金额越少,因此,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主要标准之一。
所以人们常常用恩格尔系数表示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
而幸福感指数,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
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的过程。
所以恩格尔系数越低,代表除食物之外所支配的财富越多,那满足感也越强,这种满足感的增加势必也会造成幸福感的增强,但通过研究发现并非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恩格尔系数越低幸福感就越强,将恩格尔系数和幸福指数加以关联,分析恩格尔系数和幸福指数的关联,并对两系数加以分析。
关键词:恩格尔系数;幸福指数;幸福感;分析应用
1 恩格尔系数和幸福指数
1.1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是德国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1857年恩格尔根据德国的统计数据对消费结构的变化中发现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
由此得出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
个比例呈下降趋势,这种家庭收入与食物开支所站的比例一般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用公式表示如下:
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100%。
可以看出,在总支出金额不变的条件下,恩格尔系数越大,说明用于食物支出的金额越多;恩格尔系数越小,说明用于食用支出的金额越少,二者成正比。
反过来,当食物支出金额不变的条件下,总支出金额与恩格尔系数成反比。
因此,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主要标准之一。
所以恩格尔系数统计数据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恩格尔系数较高,作为家庭来说则表明收入较低,作为国家来说则表明该国较穷。
反之,恩格尔系数较低,作为家庭来说则表明收入较高,作为国家来说则表明该国较富裕。
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
恩格尔系数统计数据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在中国运用这一标准进行国际和城乡对比时,要考虑到那些不可比因素,如消费品价格比价不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以及由社会经济制度不同所产生的特殊因素。
对于这些横截面比较中的不可比问题,在分析和比较时应做相应的剔除。
另外,在观察历史情况的变化时要注意,恩格尔系数反映的是一种长期的趋势,而不是逐年下降的绝对倾向。
它是在熨平短期的波动中求得长期的趋势。
1.2 幸福指数
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
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
而幸福感指数,就是衡量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
幸福指数主要包括:生活水平、健康、教育与生态体系的多样性和弹性、文化的活力和多样性、时间的利用与平衡、政府善治、社区活力及心理良好。
近年来,美国、英国、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开始了幸福指数的研究,并创设了不同模式的幸福指数。
如果说gdp、gnp是衡量国富、民富的标准,那么,百姓幸福指数就可以成为一个衡量百姓幸福感的标准。
百姓幸福指数与gdp一样重要,一方面,它可以监控经济社会运行态势;另一方面,它可以了解民众的生活满意度。
可以说,作为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它是社会运行状况和民众生活状态的“晴雨表”,也是社会发展和民心向背的“风向标”。
人们也普遍认为:幸福指数,是体现老百姓幸福感的“无须调查统计的”反应,是挂在人民群众脸上“指数”。
1.3 恩格尔系数和幸福指数的关联
由上可知恩格尔系数将生活品质分为贫困、温饱、小康、富裕和最富裕,反映出的是生活品质和富裕程度。
因此一般来说恩格尔系数越低,代表除食物之外所支配的财富越多,可获得的满足感越强,而满足感又和幸福感息息相关,所以一般情况下可认为一个地区的
恩格尔系数越低幸福系数越高,幸福感越强;相反恩格尔系数越高幸福系数越低,幸福感越低。
2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恩格尔系数和幸福指数对比
2.1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恩格尔系数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恩格尔系数摘自2010年数据,由线形图可以看出北京、浙江、西藏自治区的城镇家庭恩格尔系数和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是最为接近的地区,也就是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不相上下。
2.2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幸福指数
由中央电视台联合国家统计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2006年起推出的年度调查活动,持续五年关注百姓的幸福感受所作出的调查将各城市幸福指数加以排名中显示,2011年度以下十个城市选择幸福比例最高,它们分别是四川南充市,山东莱芜市,江西南昌市,西藏拉萨市和内蒙古的赤峰市,广东阳江市,天津市,河北衡水市,黑龙江绥化市,吉林通化市。
值得关注的是,整整五年,西藏的居民都位列最具幸福感的前三位,并且其中四年都是全国第一(2006,2008,2009,2010)。
2.3 各省、市、自治区恩格尔系数和幸福指数对比
通过各省、市、自治区恩格尔系数和幸福指数中我们可以看出恩格尔系数高的地区除内蒙古之外并不一定幸福指数就高,我们拿一线城市加以对比分析,北京市和上海市的恩格尔系数分别排名第三和第九,但在《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中最具幸福的十大城市排名
中并无排名,而恩格尔系数全国排名最后的省份西藏自治区的拉萨市的幸福指数除2011年之前的四年中却稳居第一位。
以此看来在某些情况下为提高百姓生活,增强国力,一味的只考虑经济的发展,gdp的上升也未必能增加百姓的幸福感。
3 恩格尔系数和幸福指数关系分析
首先,在幸福感的参照下,社会保障各具体项目应协调发展。
譬如,针对自然灾害,需要救灾;针对贫民,需要济贫;针对女职工,需要有生育保险等等,针对每种人群,针对不同年龄阶段,针对不同地区,都应制定出相匹配的社会保障政策,并且,每一种项目应兼顾,保障水平不能太过悬殊,从而最优化地配置社会保障资源;其次,在国民幸福指数在社会保障各子系统需协调发展。
现代社会保障体系大多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军人保障和补充保障几部分构成,各子系统之间保障对象、保障内容、保障待遇都存在差异,但它们是一个完整而协调的体系,在发展中应相互协调,全面地给予国民保障,保障社会成员的利益,以达到社会和谐、国民幸福;最后,在国民幸福指数的参照下,社会保障应努力追求社会化。
现代的社会保障与一般社会成员具有双向交流的功能,它被看成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事业,在一些发达国家,社会保障不再单纯是政府的责任,而是让社会成员主动参与社会保障事务,参与管理和监督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这样增加了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有效性,同时,让社会成员感受到权利和义务的并行,提升了国民的参与度。
实际上,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也在逐步拉大,在贫富差距扩大的同时如果政府不加以考虑保障政策、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及社会福利等等方面的因素,必然会导致百姓认为处处都不公平,事事都不顺利的想法,由此必然会导致幸福感的下降。
因此恩格尔系数表示家庭生活水平的状况,而幸福指数的理念则更加关注公平,这与社会保障制度的主旨不谋而合,由此来说这种生活水平状况的提高并不代表幸福感的提高,要做到人的全面发展而发展,为了社会公平的促进。
社会保障事业中包含诸多影响人民幸福的关键因素,它作为政府善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经济发展的辅助力量,作为社会各项事业的后盾,须将政府、社会、市场和企业各方的利益结合起来,为实现国民幸福创造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王慧红,陈楠.重庆科技学院学报[j].中国幸福指数的构建设想,2008,(8).
[2]俞灵燕.调研世界[j].提升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调查与思考,2011,(1).
[3]中央电视台、国家统计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j].cctv 经济生活大调查,2006-2010.
[4]李波.新财经gdp:9%与幸福指数的距离[j].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