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纺织科技发展现状及展望
2023年棉纺织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棉纺织行业市场前景分析近年来,全球棉纺织行业市场发展趋势良好。
在中国,棉纺织行业市场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以及大力推广棉麻产品,其市场前景愈加广阔。
一、市场现状目前,全球棉纺织品市场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需求不断增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棉纺织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棉纺织产品在日常生活、服装鞋帽、家居生活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2、行业集中程度高。
中国的棉纺织行业主要有纺织印染、针织编织、家纺等多个子行业构成,其中规模较大的企业集中度较高。
行业竞争激烈,利润空间有限。
3、市场开发的空间较大。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对健康的追求,天然纤维、绿色纤维、抗过敏、除臭等特点的棉纺织品正在成为市场的热点产品。
二、市场前景1、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人们对健康绿色产品的需求增长,以及环保政策的提高,天然纤维产品(以棉为主)的市场需求将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2、人们有越来越高的消费水平。
我国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消费理念也在不断改变,高品质、高品味、时尚化的棉纺织品将成为消费者的首选。
3、技术水平的提升。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棉纺织品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将不断涌现。
高性能、高品质的棉纺织品将会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4、政策环境优化。
政府对于环保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对于科技创新和技术转化也给予了支持,在政策水平上优化棉纺织行业环境,有利于行业的稳定发展。
三、市场挑战1、行业竞争加剧。
棉纺织行业是我国竞争性最强的行业之一,企业的市场份额将在竞争中不断下降。
2、贸易摩擦增多。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崛起,我国的棉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将逐渐降低。
3、原材料成本等经营成本的增加。
随着环保和技术的提升,棉纺织业的原材料成本和生产经营成本也不断上升,企业的利润空间将逐渐受到挤压。
四、发展建议1、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企业制造和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中国棉纺织工业行业前景

2023-11-06CATALOGUE 目录•中国棉纺织行业概述•中国棉纺织行业业务收入百强前十分析•中国棉纺织行业市场现状与趋势•中国棉纺织行业的技术创新与升级•中国棉纺织行业的未来发展与展望01中国棉纺织行业概述棉纺织行业是以棉纤维为主要原料,经过纺纱、织造、染整等工艺过程生产出各类棉纺织品和棉印染品的专业化生产部门。
行业定义棉纺织行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具有劳动密集型、高附加值等特点,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工业等领域。
行业特点行业定义与特点行业发展历程我国棉纺织行业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古代的丝绵、麻布等纺织品在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棉纺织行业逐渐成为我国纺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业现状目前,我国棉纺织行业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包括棉花种植、纺织加工、印染、服装制造等环节。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我国棉纺织行业的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行业历史与现状行业的重要性劳动就业重要来源棉纺织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发展对于促进劳动就业、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出口创汇重要支柱棉纺织行业的产品出口对于我国出口创汇、平衡国际收支具有重要作用。
产业链重要环节棉纺织行业是我国纺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纺织工业的运行和发展。
02中国棉纺织行业业务收入百强前十分析总结词:行业龙头详细描述: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棉纺织行业的龙头企业,其业务收入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该集团拥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完善的管理体系,其产品品质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
总结词:区域领先详细描述:临清三和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位于中国棉纺织行业的重要区域,其业务收入名列前茅。
该集团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优秀的研发能力,其产品种类丰富,品质优良。
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总结词:高端市场详细描述: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高端棉纺织市场的开发,其产品品质得到了高端市场的认可。
该公司在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都具备强大的实力,是中国棉纺织行业的佼佼者。
棉纺面料的市场前景预测

棉纺面料的市场前景预测引言棉纺面料是一种以棉花为原料制成的纺织品,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湿性和舒适性,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纺和工业产品等领域。
本文将对棉纺面料的市场前景进行预测,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市场规模、竞争状况和可能面临的挑战。
通过对市场前景的深入研究,可以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行业发展趋势1.可持续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可持续发展的纺织品需求逐渐增加。
棉纺面料作为一种天然、可再生的纺织品,具有较好的可持续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青睐。
2.技术创新:现代纺织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创新,为棉纺面料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通过改进纺织工艺和采用新材料,可以提高棉纺面料的质量和性能,满足消费者不断提升的需求。
3.个性化定制: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定制的趋势在纺织行业中逐渐兴起。
棉纺面料作为一种常用的纺织品,可以通过不同的设计和加工方式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棉纺面料市场在过去几年保持了稳定的增长趋势。
全球棉纺面料市场规模在2020年达到了xx亿美元,预计在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亚太地区是全球棉纺面料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区,占据了整个市场的较大份额。
同时,随着新兴市场的崛起和消费能力的提升,拉丁美洲和中东地区的棉纺面料市场也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
竞争状况棉纺面料市场存在着较为激烈的竞争。
全球范围内,市场上涌现出了许多棉纺面料制造商和品牌。
这些企业竞相推出新产品,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以争夺市场份额。
同时,供应链的整合和厂商之间的合作也在不断加强,以降低成本并提高竞争力。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普及和纺织技术的进步,一些新兴品牌和创新企业进入了棉纺面料市场。
它们通过创新产品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获取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企业造成了竞争压力。
挑战与机遇1.合规要求:随着环保法规的严格执行和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棉纺面料行业面临着更高的合规要求。
2023年棉纺织工业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棉纺织工业行业市场分析现状棉纺织工业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纺织行业之一,也是中国纺织工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棉纺织工业以棉纤维为原材料,通过纺纱、织造和染整等工艺,生产棉纺织品。
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纺织品材料,棉纺织品在服装、家居用品和工业用途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对棉纺织工业行业市场现状的分析。
首先,棉纺织工业行业市场规模巨大。
全球棉纤维产量近1000万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棉花消费和进口国。
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棉花消费量为805万吨,其中大部分用于棉纺织品生产。
中国棉纺织工业市场规模约为1.5万亿元人民币,占整个纺织工业市场的比重超过50%。
其次,棉纺织品的需求稳定增长。
随着全球人口数量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对棉纺织品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尤其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对棉纺织品的需求量增长较快。
此外,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线上零售渠道对棉纺织品的销售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棉纺织品的应用范围广泛。
棉纺织品不仅可以用于服装和家居用品等消费品领域,还可以用于工业和农业等领域。
在服装方面,棉纺织品具有透气性、吸湿性和舒适性等优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在家居用品方面,棉纺织品可以用于床上用品、窗帘和桌布等产品,也有不错的市场潜力。
在工业领域,棉纺织品可以用于制作过滤器、汽车零部件和工业用布等产品。
在农业领域,棉纺织品可以用于农用覆盖物和灌溉水管等产品。
第四,棉纺织工业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棉花产量受到天气、病虫害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
棉花种植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棉纺织工业的风险。
其次,环保压力也是棉纺织工业面临的挑战之一。
纺织工艺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气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政府和消费者对环保要求的提高,要求棉纺织工业加大对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此外,棉纺织工业还面临着来自其他纤维材料的竞争。
由于科技进步,合成纤维等新材料的性能不断提高,与棉纤维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中国棉纺行业经营现状及发展前景

中国棉纺行业经营现状及发展前景一、棉纺行业经营现状分析《2020-2026年中国棉纺织行业市场前景规划及投资规模预测报告》显示:棉纺行业在2019年实现营收459.2亿元,同比增长3.0%,2020年一季度实现营收85.2亿元,同比下降21.5%,2019年实现净利润20.0亿元,同比下降26.5%,2020年一季度实现营收2.8亿元,同比下降53.0%。
棉纺行业增速由2018年高增长切换至2019年低速增长,同时净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速主要是因为:(1)2019年棉花价格持续下行,龙头企业有一定量棉花库存,因此当棉花价格走弱时库存成本较高,产品价格跟着棉花价格下降带动了企业毛利率的下降;(2)国内企业受中美贸易战影响,下游客户下单减少,部分订单往海外转移影响了需求。
2020年一季度主要由于疫情影响,2月春节节后生产停滞,3月下旬开始海外疫情爆发,部分企业遭遇海外客户砍单。
从整体看,棉纺企业的毛利率呈下降趋势。
2018/2019/2020年一季度的毛利率分别为18.3%、17.1%、16.0%。
2019年企业降成本力度加强,行业销售费用率为2.3%,下降了0.1个百分点。
但是行业管理费用率有所上升棉纺行业2019年存货周转率分别为2.2,与2018年基本持平,2020年一季度存货周转率为2.0,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2.0和10.5,相对于2018年出现一定程度下降,反映终端需求不佳,销售回款存在压力。
二、棉纺织行业发展前景棉纺行业作为一个传统的加工行业,在经济危机过后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状况下,仍呈现了快速发展的局面,虽然行业利润可能会表现平平,但在自身的发展的步伐上依然呈现新、快这样的特点,在衣食住行四大生存领域中占据重要一席,其发展仍生机勃勃。
棉纺织产品结构仍不合理。
以衣着用、装饰用和产业用三大消费用途比例来分析,我国纺织产业三者之间的比例约为63:20:17,西欧是46:35:19,美国是41:37:22,日本式29:29:42。
2023年棉纺织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棉纺织行业市场发展现状棉纺织行业是纺织行业中最主要的一种产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纤维消费品种之一。
在全球纺织品市场上,棉纺织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40%以上。
棉纺织行业市场经过近年来的调整和发展,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下面将从市场规模、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三方面分析棉纺织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
一、市场规模棉纺织行业是纺织行业中的主流,它是一项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产业。
根据中国产业研究网发布的《中国棉纺织行业市场前景分析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棉纺织占全国纺织品总生产的比重仍然较高,为50%左右。
在纺织品生产中,棉纤维是最主要的原材料,其需求量不断增长。
可以预见,未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消费升级的步伐加快,棉纺织市场的规模将继续扩大。
二、发展趋势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棉纺织行业将走向规模化、集约化和环保化的方向。
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棉纺织企业将从单一的纺织加工企业向多元化企业转型,以适应消费者个性化、差异化需求。
目前,许多企业正在推行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加强技术研发,推进自主创新。
在销售渠道方面,企业将越来越重视电商平台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B2C平台的开拓,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将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三、存在的问题由于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棉纺织行业的市场环境也发生了变化,行业发展存在以下问题:1. 市场需求减少:棉纺织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代表了舒适性和舒适的标志,市场需求量较高,但由于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制约和市场竞争加剧,市场需求在减少。
2. 价格波动:棉花价格的波动对棉纺织行业的影响较为显著,由于棉纤维是最主要的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会对企业的生产成本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利润和市场竞争力。
3. 环保问题:棉纺织行业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废水处理、噪音污染等环保问题日益凸显。
未来棉纺织行业将面临环保压力和环保成本上升的挑战。
总之,棉纺织行业市场的发展态势是向着规模化、集约化和环保化方向发展,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面临较大的市场压力。
中国棉纺织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棉纺织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一、概述棉纺织即是将棉花、丝绸等棉原材料利用手工或者机器将其织成一块完整的布。
我国棉纺织行业高速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创新空前活跃,当代科学技术成果呈现出指数规律增长态势,科技进一步分化和综合,全球科技资源的流动和科技信息的共享更加密集,科技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
我国具备目前全球体量最大、最完善的纺织产业体系,纺织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是我国步入国际产业强国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国棉纺织行业在纤维原料开发、加工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二、经营现状棉纺织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横跨农业和工业两大生产领域,涉及棉花生产、轧花、纺纱、织布、印染、成衣和终端消费等多个环节,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棉织物服用性能产好,价格低廉,且棉纺工序比较简单,所以在纺织工业中占首要地位。
中国作为世界棉纺织行业大国,在世界棉纺织行业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2019年中国棉纺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1061.8亿元,其中棉纺纱加工主营业务收入为7483.8亿元,较2018年减少了2548亿元;棉织造加工主营业务收入为3578.0亿元,较2018年减少了337.4亿元。
《2021-2027年中国棉纺织行业市场供需规模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棉纺纱加工主营业务收入占总主营业务收入的67.65%,占比较大;棉织造加工主营业务收入占总主营业务收入的32.35%。
2019年中国棉纺纱加工利润总额为274.5亿元,较2018年减少了127.3亿元;棉织造加工利润总额为137.2亿元,较2018年减少了45.3亿元。
2019年中国棉纺纱加工出口交货值为234.1亿元,较2018年减少了74.9亿元;棉织造加工出口交货值为418.9亿元,较2018年减少了40.7亿元。
三、主要产品产量2014-2017年中国纱产量稳中有升,2018年开始下滑,2018年中国纱产量为2976万吨,较2017年减少了1074万吨;2019年中国纱产量为2892万吨,较2017年减少了84.00万吨。
棉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棉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棉纺业是纺织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纺织产业中最具规模和竞争力的部门之一。
棉纺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和全球纺织市场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棉纺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目前,世界上棉纺业的主要生产国包括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美国和巴西等。
这些国家在棉花的产量和纺纱、织造能力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
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纺纱国,拥有庞大的纺织工业基础和完善的供应链系统。
中国的棉纺业发展迅速,对全球市场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变化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演变,棉纺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全球纺织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新兴国家纺织业的崛起使得传统的棉纺业面临着压力。
其次,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日益增加,棉纺业需要不断提高生产工艺和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物的污染。
纺织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中,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关键。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于环保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
棉纺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和化学药剂,这些都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因此,棉纺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生产技术和工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发展更加环保的染整技术、水处理技术和废弃物利用技术等,将有助于棉纺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另外,创新将成为棉纺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纺织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使得棉纺业的生产和管理更加高效和智能化。
例如,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可以对市场需求进行精准预测,提前调整生产计划;同时,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将提高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多元化发展也是棉纺业的趋势之一。
纺织行业不仅仅满足于生产传统的棉纺产品,也要积极开拓新的市场和产品。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棉纺业可以将目光投向更高端、更有附加值的产品领域。
例如,发展功能性棉纺产品、智能纺织品等,满足人们对舒适性、健康性和智能化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业观察棉纺织科技发展现状及展望高卫东 孙丰鑫(江南大学,江苏无锡,214122)摘要: 概述与分析棉纺织科技发展现状,就纤维原料和加工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新产品的开发进行了介绍和论述,在此基础上对棉纺织科技发展趋势作出分析与展望㊂认为棉纺织科技将在纤维原料的差别化与多功能的组合㊁纺纱的无人值守与短流程化和织造的自动化等方面取得突破,推进棉纺织的智能制造与绿色生产仍是棉纺行业生产效益综合提升的重要途径㊂关键词: 棉纺织;纤维原料;纺织加工;智能制造;绿色生产;新产品开发中图分类号:T S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7415(2019)09-0001-06D e v e l o p m e n t S t a t u s a n dP r o s p e c t o fC o t t o nT e x t i l eT e c h n o l o g yG A OW e i d o n g S U NF e n g x i n(J i a n g n a nU n i v e r s i t y,J i a n g s u W u x i,214122)A b s t r a c t D e v e l o p m e n t s t a t u s o f c o t t o n t e x t i l e t e c h n o l o g y w a s s u mm a r i z e da n da n a l y z e d.R e s e a r c hs i t u a t i o n o f f i b e rm a t e r i a l s&p r o c e s s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n e w p r o d u c t sw e r e i n t r o d u c e da n dd i s c u s s e d.O n t h i sb a s i s,d e v e l o p m e n t t r e n d o f c o t t o n t e x t i l e t e c h n o l o g y w a s a n a l y z e d a n d f o r e c a s t e d.I t i s c o n s i d e r e d t h a t b r e a k-t h r o u g ho f c o t t o n t e x t i l e t e c h n o l o g y c a nb em a d e i n t h e u s a g e o f t h e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 a n dm u l t i-f u n c t i o n a l c o m b i n a-t i o n f i b e r s,u n a t t e n d e d s p i n n i n g,s h o r t e r s p i n n i n gp r o c e s s a n d a u t o m a t i cw e a v i n g.P r o m o t i n g t h e i n t e l l i g e n tm a n u-f a c t u r i n g a n d g r e e n p r o d u c t i o no f c o t t o n t e x t i l e i s s t i l l a n i m p o r t a n tw a y t o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y i m p r o v e p r o d u c t i o n e f f i c i e n c y o f c o t t o n s p i n n i n g i n d u s t r y.K e y W o r d s C o t t o nT e x t i l e,F i b e rM a t e r i a l,T e x t i l eP r o c e s s i n g,I n t e l l i g e n t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G r e e nP r o d u c t i o n, N e wP r o d u c tD e v e l o p m e n t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创新空前活跃,当代科学技术成果呈现出指数规律增长态势,科技进一步分化和综合,全球科技资源的流动和科技信息的共享更加密集,科技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㊂我国具备目前全球体量最大㊁最完善的纺织产业体系,纺织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是我国步入国际产业强国的重要途径[1-2]㊂近年来,我国棉纺织行业在纤维原料开发㊁加工技术创新㊁新产品研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㊂1 棉纺织纤维原料开发现状目前,棉花㊁涤纶㊁粘胶是棉纺行业的三大原料㊂随着人口增长和资源问题的凸显,各国都从作者简介:高卫东(1959 ),男,教授,g a o w d3@163.c o m收稿日期:2019-07-10严掌控粮食用耕地,棉纤维的种植受到更多的限制,以涤纶短纤和粘胶短纤为主的化纤类棉纺原料的优势日益突出[3-4]㊂2018年三类主要棉纺原料从用量上看,棉花㊁涤纶㊁粘胶分别占比39%㊁32%㊁18%,其他纤维原料占11%㊂2018年我国棉纺用棉纤维755万t,与2017年持平,从发展的观点看,非棉纤维在棉纺织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5]㊂1.1 棉纤维原料的改良棉花作为棉纺行业的主要原料之一,棉纤维原料成本在生产成本中的占比达50%~75%,同时棉纤维的形态㊁性能等直接影响棉纺织品的质量,进而关系到产品的市场价值㊂棉纤维作为生物质原生纤维的大宗纤维品种,主要研究工作之一就是品种改良㊂研究人员通过提高衣分㊁单株铃数和铃重来提高皮棉产量,包括最初的亚洲棉与大陆棉的初步改良,以及后来的棉花丰产性以=================================================及优质抗病性的综合提升和转基因抗虫棉育种等,我国在棉花培育与品种改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6]㊂1.2 再生纤维素纤维进展从初代为了解决棉纤维短缺而面市的普通粘胶,到高湿模量的第二代粘胶纤维,再到崇尚自然环保与穿着舒适性的新一代粘胶纤维的诞生,再生纤维素生产技术不断取得突破[7]㊂目前,再生纤维素纤维在棉纺织原料中占据重要一席,逐渐成为棉纺行业的主要原料,特别是粘胶纤维已成为喷气涡流纺领域占据比重最大的纤维原料㊂莫代尔纤维和莱赛尔纤维作为再生纤维素的大宗产品,分别以其高湿模量和纺丝溶剂的高回收率受到棉纺市场的青睐[8-9]㊂2018年我国自主开发的首条单产3万t的莱赛尔纤维生产线成功开车[10]㊂1.3 聚酯纤维应用进展聚酯纤维中以涤纶为大宗,涤纶在过去20年中增长速度迅猛[11],2017年我国涤纶产量达3934万t,居世界首位㊂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9年 2025年中国涤纶纤维制造行业全面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9月我国涤纶长丝行业现有名义产能合计3634万t,预计2019年和2020年名义产能分别可达3936万t与4411万t㊂当前行业前六名及名义产能市场占有率分别为: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4.9%,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13.7%,浙江省新凤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1%,江苏盛虹化纤有限公司5.2%,恒力集团有限公司4.8%,荣盛化纤集团有限公司4%㊂此外,我国在利用废旧聚酯瓶片和废旧纺织品生产再生涤纶短纤产品方面处于世界前列,目前广泛应用于棉纺纱领域[12]㊂1.4差别化与功能化纤维受到关注差别化㊁功能化赋予纤维更高的附加值,改善服用性能,满足服装与家纺等领域的需求,已成为棉纺织原料发展的重要方向,也属于国家鼓励类纺织产业㊂差别化纤维与常规普通化学纤维相比,在横截面㊁纤维细度㊁纤维组分构成和染色性方面存在差异,我国差别化纤维用量不断提高,预计到2020年,差别化纤维占普通化学纤维比例可达65%㊂此外,对棉纺产品的功能化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其主要途径包括功能化整理或混纺功能化纤维等,使之具有阻燃㊁疏水㊁抗菌等功能[13-15]㊂2 棉纺织加工科技的进展2.1 纺织成形技术2.1.1 环锭纺高速化技术纺纱装备随着材料科学研究成果和微电子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生产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纺纱装备的生产速度有了较大提升㊂从粗纱机来看,目前国内锭速大多在1200r/m i n,卓郎Z i n-s e t s p c e d5A型粗纱机锭速在1500r/m i n~1600r/m i n,最高达1800r/m i n;在细纱机方面,国内细纱机最高已超过20000r/m i n,基本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国际上立达㊁青泽㊁丰田与朗维等公司生产的细纱机,设计锭速均达25000r/m i n,实际生产都超过20000r/m i n[16]68-69㊂2.1.2 环锭纱品种品质提升技术环锭纺技术的探索从未停止,纺纱新技术的出现既有利于纺纱技术与设备水平的提升,也为环锭纺新品种与品质提升提供了可能[17]㊂柔洁纺技术[18]:针对环锭纺纱过程,在纺纱三角区加装柔顺光洁处理装置,通过柔顺光洁处理装置的熨烫接触面形成柔化接触区,瞬间降低纤维刚度,大幅提高纤维易变形和受控能力㊂采用柔洁纺技术能有效降低纺纱毛羽,纺纱强力和条干水平也有所提高㊂扭妥纺技术[19]:通过在环锭细纱机前罗拉与导纱钩之间安装纤维排列调整装置,改善成纱结构,降低纱线的扭矩,从而实现低捻度㊁高品质㊁柔软纱线的纺制㊂数码纺技术[20]:在细纱机上对后罗拉系统进行改造,并由数控转动装置协同,达到在环锭细纱机上以不同速度喂入两根或多根粗纱的目的,实现多根粗纱的纤维多元混和,可纺制混色纱㊁段彩纱㊁竹节纱等多个品种纱线㊂2.1.3 喷气涡流纺技术喷气涡流纺是由日本村田公司在喷气纺纱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进并率先投入市场的一种新型纺纱技术,通过将条子直接喂入牵伸装置,须条从前罗拉钳口输出,由涡流的负压吸入形成芯纤维,当纤维的末端脱离前罗拉时,因涡流作用而扩张,随着纱条的向前运动,纤维末端缠绕于纱芯上而成纱㊂喷气涡流纺纱机纺纱速度目前可达500m/m i n[21],相比环锭纺快近20倍㊂喷气涡流纺以其速度快㊁效率高㊁工序短㊁用工少㊁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广泛用于粘胶等化学纱线的纺制,目前我国喷气涡流纺纱机已实现研发定型并投入生产㊂2.1.4 无梭织机高速化与节能降耗技术织机的高速化与节能降耗仍是织造技术发展的主要任务㊂近年来,无梭织机车速得到了快速发展,智能化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实现了节能降耗㊂织机在不断提升速度的基础上,稳定性㊁适用性与运行可靠性也逐渐提高㊂喷气织机:日本津田驹公司主打高速化,喷气织机车速可达2015r/m i n;日本丰田公司主推智能节气与电子开口,实现节能提速㊂国内青岛天一集团红旗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喷气织机转速超过1500r/m i n,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长岭纺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实现国内首家8色引纬织造,并实现了高效节能[16]94-95㊂喷水织机:日本津田驹公司喷水织机采用短动程打纬㊁强韧机架等,进一步减少能耗㊂国内喷水织机车速普遍提高到700r/m i n~900r/m i n,入纬率可达2500m/m i n,部分国产喷水织机演示车速高达1400r/m i n[16]95-96㊂剑杆织机:剑杆织机以品种适应性强为特色,德国多尼尔织机可16色选纬,生产从丝织物到玻璃纤维等多个品种;比利时必佳乐新推出的剑杆织机展示车速达850r/m i n,机电一体化程度显著提升㊂国内浙江泰坦数码高速剑杆织机车速为636r/m i n,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山东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率先应用开关磁阻电机调速技术,显著降低电机能耗[16]93-94㊂2.2 智能制造技术2.2.1 智能化在线监测纺纱技术纺纱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的在线检测㊁自动控制和网络监控㊁智能化管理㊁数据分析及远程诊断等信息化管理技术和系统的应用,使得细纱机高度自动化并更加灵活,是当前和未来关注的重点[22]㊂目前普瑞美公司的U l t i m o细纱机单锭监测系统总装机量超过750万锭,实现了能耗/牵伸监测并配备粗纱自停装置;北京经纬纺机新技术有限公司的细纱机单锭智能监测系统,可实现弱捻㊁空置㊁不良锭的检测,并具有粗纱停喂功能;陕西长岭纺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单锭在线监测系统,可对输出断头类别㊁断头率㊁接头时间进行分析,并实现对捻度的实时监测;日照品特裕华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了单锭监测模块㊁粗纱自停装置以及品特F A N I纺纱软件,实施对断头㊁弱捻㊁空锭㊁机台效率的汇总分析㊂2.2.2 自动穿经技术现代化电子技术使自动穿经机成为现实㊂目前以瑞士S t a u b l i自动穿经机较为先进,其通过精密的机械结构准确地完成穿经纱动作,而且在穿经前图像传感器可分别检测每一根纱的情况,可将错纱检测出来并加以纠正,同时能保证不会有双根纱同时穿入一个综丝孔里[23]㊂瑞士S t a u b l i 自动穿经机主要有以下机型:D E L T A110型自动穿经机针对具有普通穿经需求的织造厂而设计,以140根/m i n的穿经速度将经轴的经纱穿入综丝㊁停经片和钢筘;D E L T A100型自动穿经机针对长丝织造而设计,仅将经纱直接穿入综丝和钢筘;S A F I RS80型自动穿经机为高性能穿经装置,它能满足高生产率㊁宽幅的要求;S A F I RS30型穿经机能很好满足生产标准织物或最多使用12页综框和无停经片的长丝织造的需求㊂2.2.3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主要集中在织物的仿真模拟㊁C A D系统的集成化和智能化等方面[24]㊂国外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比较成熟,主要有美国A V L公司的W e a v e M a k e r织物设计系统,德国E A T公司的D e s i g nS c o p eV i c t o r纹织系统,荷兰N e d G r a p h i c s公司的N e d G r a p h i c s T e x t i l e系统,英国B o n a s s公司的C a p系统等[16]106-107㊂国内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开发相对较晚,目前主要有浙大经纬公司的棉织像景自动处理软件,能够实现单一品种织物设计流程的完全自动化;浙江大学设计的纺织物定制平台,可实现行业信息整合㊁纺织物一站式定制,并将可网络化的纺织C A D技术封装成云服务插件,解决了传统纺织C A D软件使用成本高以及维护不便等问题㊂2.2.4 生产流程连续化与智能化技术在国家 机器换人”产业政策的驱动下,棉纺加工在棉卷接头㊁条筒自动供应运输系统㊁粗纱自动落纱及粗细联㊁细络联㊁筒纱自动打包与运输系统等方面不断完善,连续化和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㊂具有代表性的成果包括: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J W F1562型细纱机与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的S MA R O型自动络筒机联合,形成细络联系统;青岛环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了完全自主创新的筒纱智能包装物流系统,国内首创无人化筒纱智能包装物流系统,其单=================================================纱筛选配重系统㊁无反射板激光导航A G V等技术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此外青岛环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汲取全球粗细联装备优点的基础上,研发了C MT系列粗细联装备[25]㊂2.3 绿色生产技术2.3.1 环保浆料及智能化上浆技术当前生态纺织与环保要求推动着符合环保概念浆料的开发与应用㊂因此,采用环保浆料㊁创新浆料产品和智能化上浆工艺技术㊁形成绿色环保浆纱技术体系是当前经纱上浆的发展方向[26]㊂适于中低温上浆的高性能浆料:该类浆料研发主要从新型高性能浆料㊁易降解与易处理辅助聚合浆料㊁环保辅助平滑油剂等方面着手㊂目前主要成果包括:适用于中低温浆纱技术的无吸湿再黏聚丙烯酸类浆料㊁高性能变性淀粉浆料等㊂低上浆㊁易退浆技术:主要从上浆系统㊁上浆工艺等方面展开研究㊂近年研发成功的泡沫上浆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促进了经纱上浆和退浆生产的低耗㊁节能和减排,获得2015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㊂阔幅化㊁智能化浆纱机研发:现代浆纱机逐渐趋向阔幅化与高架化及多浆槽和多单元传动㊂浆纱设备在精益制造㊁数字化㊁智能化㊁信息化生产管理应用方面有大的进步㊂2.3.2 绿色化与智能化染整技术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染整业年耗水量超过100亿t,废水排放量约占工业总排放量的35%㊂因此引导印染行业向技术密集㊁资源节约㊁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意义重大㊂棉纺行业主要有散纤维染色与筒子纱染色两类,目前棉纺行业的染整技术发展在绿色化与智能化染色技术上取得进展[27-28]㊂散纤维绿色化染色技术:在散纤维的染色中通过采用微悬浮染色技术,提升染料的分散均匀性,显著提高上染率,降低能耗,实现染料的高利用率,减少染料浪费;此外,利用有机溶剂代替水作为染色介质,可以解决染色用水问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由于溶剂高分散性,使得染色速度更快,推进生态绿色化染整的发展㊂筒子纱智能化染色技术:筒子纱染色中采用筒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通过染料自动加料装置㊁液体助剂自动加料装置㊁粉体助剂自动加料等协调配合,实现了纺织染色全流程数字化㊁自动化㊁智能化,全面提升了染色效率,降低了复染率,达到省时㊁节能㊁节水效果,减少了污染,推动纺织绿色染整的发展㊂3 棉纺织新产品开发技术3.1 纱线新产品开发技术当前通过纤维混和㊁包覆㊁ 花式”以及 减量”等方式实现了多元化与复合化特征㊂主要包括纤维原料的多元化组合,加工工艺和方法的复合化以及纱线结构㊁性能与风格复合化和多样化㊂基于多元化㊁复合化与风格化的发展趋势,各类纱线新产品也不断涌现㊂3.1.1 混和 多种短纤维混纺纱为了满足最终产品对纱线的不同性能要求,两种或两种以上纤维的混纺纱线日益受到关注,目前主要的纤维混纺纱原料包括天然的棉㊁毛㊁丝㊁麻纤维,合成的涤纶㊁粘胶㊁腈纶㊁锦纶等纤维以及为了达到某些特殊要求而添加的功能性纤维等㊂3.1.2 包覆 各式包芯纱短纤/长丝包芯纱:以化纤长丝为芯丝,在芯纱外包覆短纤维㊂芯丝为氨纶等弹力长丝的包芯纱最为普遍,此外也有以涤纶长丝为芯纱的㊂包覆的短纤多以棉为主,也有包覆化学短纤维的㊂短纤/短纤纱包芯纱:在细纱机上用已经纺制的细号纱作为芯纱,将粗纱条经牵伸后加捻包覆在细号芯纱周围,形成短纤维包短纤纱的结构,这种产品虽呈现复合纤维的皮芯型结构,但芯纱较细,成本相对较高㊂短纤皮芯结构纱:通过特殊的前纺工艺技术,制得具有皮芯结构的粗纱,将两种纤维束粗纱通过环锭纺成纱,形成短纤维的皮芯结构纱㊂3.1.3 花式” 各类花式纱在纺纱过程中,通过局部改变纱线细度,或通过变化纤维颜色或种类形成色彩效应,以及将这两种效果结合起来都能形成花式纱产品㊂产品种类包括竹节纱㊁点子纱㊁段彩纱㊁混色纱等,并演变出一系列的花式新品种,如竹节段彩纱㊁段彩平纱㊁波浪竹节纱等㊂3.1.4 减量” 低捻度纱与超细号纱低捻度纱:降低纱线捻度有利于降低纱线的内应力,提升纱线的柔软性和形态稳定性㊂作为一种新型纺纱方法,通过控制前罗拉和导纱钩之间的纤维排列与集聚,实现了低捻度纱线的纺制,改善成纱结构,降低纱线的扭矩㊂超细号纱:棉纤维纺制成的超细号纱具有柔=================================================软细腻㊁做工精细和良好的穿着舒适性等优点,因此被人们所喜爱㊂一部分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成功开发出细度达1.94t e x纯棉纱线,1000m纱质量仅有1.94g,可用于高档衬衣等面料产品[29]㊂3.2 面料新产品开发技术3.2.1 异质经纬交织技术随着织物产品多样化需求的日益提升,采用不同种类㊁色彩㊁规格的经纬纱进行织造,可实现织物丰富的布面效果,缔造独特织物外观㊂主要品种包括通过麻纤维经纱与棉纤维纬纱织造的兼具麻的粗犷和棉的柔软风格的织物;竹节纬纱与普通经纱交织的独特外观效果的织物;不同经纬纱颜色构成的条格效果布面系列产品等㊂3.2.2 多元异质经纱织造技术为了丰富织物产品种类,随着机织技术与工艺的提升,织物产品实现了多种经纱织造,通过严格控制整经㊁浆纱工艺,合理调整织机上机张力和工艺参数,实施有效的经纱分绞等措施,成功开发出多种类经纱混和织造的独特风格织物产品㊂例如:细号纱和粗号纱同为经纱的织物产品;采用上下双经轴织造方法,经纱为棉涤㊁粘涤交错分布纺制的织物面料;表经里经采用不同亲疏水性能经纱开发的排汗导湿功能性面料等㊂3.2.3 长丝色织技术由于化纤长丝织造产业与色织产业在工艺特点上有很大的相似性,而且有色长丝织造的产品具有成本低㊁功效高㊁色牢度好和附加值高等诸多优势,目前色织行业中使用筒子染色㊁熔体染色长丝生产长丝色织家纺面料㊁长丝色织窗帘㊁长丝色织装饰布㊁沙发布及长丝色织服装面料的已经占有一定比重㊂4 棉纺织科技展望总体来看,棉纺织科技在原料的多元化与功能化㊁加工技术的自动化与智能化㊁新产品的结构创新与功能提升等方面都进步显著,但是从发展的观点来看,纺织行业面临的原料㊁资源㊁能源㊁劳动力与环境等方面的压力会日益突出,我们应该认识到棉纺织行业科技创新的紧迫性,加强对棉纺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的综合提升,主要总结以下五方面㊂(1)纤维原料的差别化㊁功能化与性能提升㊂差别化纤维将继续以改善穿着舒适性㊁形态保持性和维护保养便捷性为目标,通过纤维截面形态㊁纵向形态和复合组分设计,使化学纤维实现高仿真效果;纤维的功能耐久性较后整理的织物具有优势,今后从现有功能提升向创新功能方向发展,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组合方向发展;常规化学纤维品种的后道加工性能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加以改进,从而使得纤维的成网性㊁可纺性㊁湿加工性能和染色性得到提高;具有高强度㊁高模量㊁耐高温的芳纶㊁聚酰亚胺㊁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高性能纤维在棉纺织上更多地进入推广应用阶段,用于制备纯纺纱和复合纱㊂(2)纺纱无人值守与短流程化㊂纺纱过程在线测控技术方面,尤其是智能化精准测控分析,既保证设备的高速㊁高效和产品品质,又为少人化值守和低强度值守提供可能;环锭纱在适纺纤维种类和纱线品种适应性方面有其显著优势,但其断头需要人工操作处理,而一旦攻克环锭纺断头自动接头,将会使其生命力大为提高;在环锭纺工艺流程上,缩短从散纤维到成纱的工艺流程也是纺织技术的重要方面,环锭纺首先要实现清-梳-并联合工艺,以及再和粗-细-络工艺连接;喷气涡流纺将粗㊁细和络一步法实现,纺纱速度高达500m/m i n,未来进一步的发展主要是突破细号纱和天然纤维原料的纺纱㊂(3)织造的自动化与少人化㊂前织工序的半制品传输将逐步实现自动化,包括整经筒子上架㊁经轴入库和出库就位(浆纱机)㊁织轴入库和出库㊁布卷自动运送等,显著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自动穿经技术㊁浆纱自动排花技术㊁织机自动供纬技术㊁纬纱断头自动处理技术㊁织物在线自动验布技术将不断突破和完善,工人劳动强度减低,生产效率提高;织机电动提综装置为高速化和便捷地翻改品种创造了条件,智能化设计的喷气织机实际生产速度超过每分钟千纬以上,引纬气流场得到进一步优化,喷嘴启闭更为精准,每纬压缩空气消耗进一步降低;相对而言,机织物产品种类繁多,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已经应用,但样品的存储和快捷的检索利用还有待开发,开发界面美观㊁功能实用㊁效果逼真㊁功能强大的纺织面料设计和管理系统是今后发展的重点㊂(4)智能制造技术走向高端㊂进一步提升棉纺织机器的智能化水平,提高装备的生产效率㊁功能以及自动化㊁数字化水平㊂推进具有自动感知㊁智慧决策㊁自动执行功能的高端智能装备的产业=================================================化开发和应用;利用传感器和网络实现纺织装备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和生产任务的网络分发,在此基础上实现棉纺织生产的订单管理㊁计划排程管理㊁生产调度管理㊁工艺管理㊁库存管理㊁质量监控等;从产品的分析㊁测量和检测开始,包括原料的自动选配㊁生产工艺的自动生成㊁自动调度和排程,优化工艺流程,利用柔性化纺织加工装备实现生产全面互联化㊁精益制造和敏捷制造以及制造过程中的节能㊁降耗㊁减排;推动信息化技术在纺织生产㊁研发㊁管理㊁仓储㊁物流等各环节广泛运用㊂在棉纺织行业建设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㊁在线工艺和质量监控㊁自动输送包装㊁智能仓储㊁智能管理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㊁智能化工厂(车间)㊂(5)绿色生产不断进步㊂纺织污水量和C O D 排放量分别居全国各行业第5位和第2位,过去P V A退浆废水的处理很难,长期积累会导致生态破坏,形成环境污染;因此研发绿色环保浆料与少上浆㊁易退浆技术是今后发展的方向之一;生物酶将进一步在纺织品的前处理(退浆)和后整理加工(酶洗)中推广应用㊂目前生物酶已被广泛用于淀粉浆的退浆工序,与碱退浆工艺相比,退浆过程节能50%以上,退浆废水C O D含量有大幅度降低;采用生态环保的非水介质代替水作为染色介质,与传统工艺相比,节约用水㊁染料和助剂,并且染料介质回收率高㊂参考文献:[1] 蒋士成.中国纺织工业科技创新思考[J].纺织服装周刊,2014(44):8.[2] 王菲,宁翠娟.科技强国落地[J].纺织科学研究,2018(1):36-39.[3] 张雁,宋菊,杨开正,等.粘胶纤维与异形涤纶纤维混纺纱的开发[J].棉纺织技术,2008,36(3):44-45.[4] 李国飞,邵娜.近年来中国棉花消费形势分析与展望[J].农业展望,2019(2):92-96.[5] 叶戬春.中国棉纺织市场形势分析[C]∥2019年中国国际棉花会议论文集:中国棉花协会,全国棉花交易市场,2019.[6] 郭香墨,刘正德.我国面向21世纪棉花纤维品质改良对策[J].棉花学报,1999(6):321-325. [7] 王乐军,刘怡宁,房迪,等.L y o c e l l纤维的国内外研发现状与发展方向[J].纺织学报,2017,38(4):164-170.[8] 朱碧红,刘春明.M o d a l纤维面料的开发[J].棉纺织技术,2002,30(1):52-54.[9] 韩增强,武志云,汪少朋,等.L y o c e l l纤维纺丝溶剂N MM O回收工艺[J].纺织学报,2008,29(6):15-19.[10]中纺院绿色纤维股份公司.中国首条单线年产3万吨L y o c e l l纤维生产线成功开车[J].人造纤维, 2018,48(6):37.[11]姚军义,王玉合,吴旭华,等.国内涤纶工业丝发展现状[J].合成技术及应用,2017,32(2):26-30. [12]罗伟,孙艳云,李书润,等.废旧纺织品再利用技术方法研究[J].化工管理,2017(10):14-18. [13]叶远丽,李飞,冯志忠,等.纺织品抗菌整理研究进展[J].服装学报,2018,3(1):1-8.[14]A L IA,S HA K E R K,N AWA B Y,e t a l.H y d r o p h o-b i cT r e a t m e n t o fN a t u r a l F i b e r s a n dT h e i rC o m p o s-i t e s A R e v i e w[J].J o u r n a lo fI n d u s t r i a l T e x-t i l e s,2018,47(8):2153-2183.[15]MA N D A L S,S O N G G.T h e r m a lS e n s o r sf o rP e r-f o r m a n c eE v a l u a t i o no fP r o t e c t i v eC l o t h i ng A g a i n s tH e a t a n dF i r e:aR e v i e w[J].T e x t i l eR e s e a r c h J o u r-n a l,2015,85(1):101-112.[16]中国纺织工程学会.2016 2017纺织科学技术学科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17]姚穆.对当前我国棉纺织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J].棉纺织技术,2017,45(2):1-2.[18]徐卫林,夏治刚,陈军,等.普适性柔顺光洁纺纱技术分析与应用[J].纺织导报,2016(6):63-66. [19]陶肖明.一步法低残余扭矩单股环锭纱(扭妥环锭纱)生产技术㊁设备及其产品[J].中国科技奖励, 2008(4):38-39.[20]高卫东,郭明瑞,薛元,等.基于环锭纺的数码纺纱方法[J].纺织学报,2016,37(7):44-48. [21]于捍江.涡流纺粘胶纤维专用油剂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2018. [22]工信部.纺织工业 十三五”发展规划[R].北京: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23]F U R R E RR,WO L F W,郭建生.D e l t a100/110穿经机的应用经验[J].国际纺织导报,2002(3):34.[24]王松,马崇启.织物C A D在线设计系统[J].纺织学报,2014,35(3):132-135.[25]武筱婷.中国纺织机械行业产品研发中心再添新成员[J].纺织机械,2017(1):18.[26]黄阳阳,夏云,孙晨晓.纺织浆料发展综述[J].丝绸,2017,54(7):29-37.[27]张竻雨,梁惠娥.传统棉织物植物印染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J].服装学报,2017,2(5):64-68. [28]赵小嘉.智能化印染技术促进纺织业健康发展[J].中国纺织,2017(11):40-41.[29]张建祥,贾云辉.特细号精梳纱生产技术探讨[J].纺织导报,2010(11):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