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料库翻译学概论 上海交通大学翻译与词典学研究中心
语料库翻译学视阈下的意识形态显化——《语料库批评翻译学概论》述评

山东外语教学Shando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2020年第41卷第4期2020Vol.41No.4DOI:10.16482/j.sdwy37-1026.2020-04-014语料库翻译学视阈下的意识形态显化———《语料库批评翻译学概论》述评邢杰 杨慧(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广东广州 510420)收稿日期:2019-12-18;修改稿,2020-04-20;本刊修订,2020-07-09基金项目:本文为2019年“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9JGXM48)和2019年广东省普通特色创新类项目(本科)(项目编号:2019WTSCX02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邢杰,博士,副教授,翻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电子邮箱:xingjie.xj@gmail.com。
杨慧,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电子邮箱:185707536@qq.com。
[摘要] 《语料库批评翻译学概论》一书系统总结了语料库批评译学的理论框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该书运用语料库方法,着重探讨翻译与政治意识形态、性别意识形态、民族意识形态、个体意识形态以及中国形象构建的互动关系,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性、研究针对性和学科前瞻性,有利于拓展翻译与意识形态研究,推动批评译学、语料库翻译学以及整个翻译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 《语料库批评翻译学概论》;语料库翻译研究;翻译与意识形态研究[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献编号] 1002 2643(2020)04 0131 05IdeologicalExplicitationintheCorpus basedCriticalTranslationStudies:AReviewofIntroducingCorpus basedCriticalTranslationStudiesXINGJie,YANGHui(SchoolofInterpretingandTranslationStudies,GuangdongUniversityofForeignStudies,Guangzhou,510420,China)Abstract:TheauthorsofIntroducingCorpus basedCriticalTranslationStudiesinvestigatethetheo reticalframework,researchmethodologyandresearchcontentsofcorpus basedcriticaltranslationstudies.Takingcorpusasthemainresearchtool,theydiscusstheinteractionbetweentranslationandpoliticalideology,genderideology,ethnicideology,individualideologyandtheconstructionoftheimageofChina.Theirfindingshaveenrichedthestudiesontranslationandideology,corpus basedtranslationstudiesandtranslationstudiesingeneral.Keywords:IntroducingCorpus basedCriticalTranslationStudies;corpus basedtranslationstudies;translationandideologystudies山东外语教学2020年第4期1.0引言进入21世纪以来,语料库翻译学的发展日益繁荣,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利用语料库方法探讨翻译背后的意识形态因素,开拓出一个翻译与意识形态研究的新领域———语料库批评译学。
国外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述评_胡开宝

2. 3 语料的可比性 语料的可比性是对不同语言或语言变体进行比较分析时所依据的共同标 准,是建设可比语料库的关键所在。Baker( 1995 : 223 —43 ) 指出, 可比性是指两 组语料或两个语料库在译者性别 、翻译方向、语料体裁、时间跨度、 作者性别 和目标读者等方面类似。 根据 Laviosa ( 1997 : 289 —319 ) 的观点, 语料可比性包 括的标准主要为: ( 1 ) 翻译方式 ( 如, 为了阅读目的而翻译 ) ; ( 2 ) 翻译方法 ( 如,人工翻译 ) ; ( 3 ) 翻译方向 ( 相对于译者的母语而言 ) ; ( 4 ) 源语语言; ( 5 ) 文本的出版现状( 即是否出版) 。她还指出语料库设计的一些常规标准也可 视为可比性的标准, 如全本收录和抽样, 以及共时和历时等。 Olohan ( 2004 : 42 ) 认为翻译语料和原创语料之间的可比性标准包括篇章种类 ( 例如小说、 传 记、报纸等) 、库容大小、语料发表或出版的时间跨度、 男性作者和女性作者 之比、以及单个译者与集体译者之比。应当指出,上述可比性标准较为准确地 勾勒了分析翻译语料和非翻译语料所依据的参照点或框架 ,对于可比语料库的 建设具有指导意义。然而,这些标准的划分不够严密。事实上,可比性标准可 分为语外标准和语内标准。 前者包括语料出版时间及时间跨度、 语料的影响 力、作者或译者的性别及其影响力。后者包括语料库的库容、语料的题材和体 裁、语料的翻译方向 ( 相对于译者而言, 语料译自本族语或外语 ) 和翻译方式 ( 笔译或口译) 、以及语料的收录方法( 全本收录或抽样) 等。 2. 4 语料的平行对齐 双语语料的平行对齐是指某一语言的文本单位与另一语言的文本单位形成 翻译关系或对应关系, 具体表现为篇章、 段落、 语句和词汇等四个层面。 一般 说来,实现篇章和段落层面平行对齐的难度不大 。不过,语句层面的对齐要困 难得多。在具体翻译实践中,一个源语文本语句往往译作多个目的语语句 , 多 个源语文本语句有时译作一个目的语语句。 而词汇层面的对齐几乎难以实现, 因为词汇的翻译灵活多变。 近年来,学界围绕双语语料语句层面的平行对齐方法作了大量研究 , 成功 研制了专门用于实现语料平行对齐的软件 ,如 ParaConc 等。通常,双语语料对 齐的方法主要有基于句子长度和基于语句对应关系两种方法 。前一种方法以源 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语句长度上的关联度以及不同语句对齐类型的匹配概率等 为依据( Brown,et al. 1991 : 169 —76 ; Oakes and McEnery 2000 : 1 —37 ) 。匹配概 率需要在统计所有对齐语句的基础上 ,计算一一对应、二对一或三对一等不同 形式对齐的概率。后一种方法则根据源语和目的语语句或词汇之间的互为翻译 关系实现双语语句之间的对齐。根据 Kay 和 Roscheisen( 1993 : 67 —93 ) ,一些源 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的语句之间存在互为翻译关系 。如果一些单词反复同时出
《基于语料库的莎士比亚戏剧汉译研究》读书笔记模板

1.4本书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1.4.1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 1.4.2本书的研究意义 1.4.3本书的研究方法
2.1引言
2.2中英文语料的选 择与输入
2.3语料的预处理
2.4语料的分词和标 注
2.5语料的平行 对齐
2.6小结
3.1引言
3.2翻译共性的概念 及分类
3.3显化的实证研究 3.4隐化的实证研究
5.2.1人际意义的定义 5.2.2人际意义的分类
5.4莎剧中情态助动词的汉译研究——以“can”为例
5.4.1引言 5.4.2情态系统与情态类型 5.4.3情态的表达 5.4.4研究设计 5.4.5莎剧中“can”的汉译归类 5.4.6情态助动词“can”的汉译异同及原因分析 5.4.7小结
5.5莎剧中“good”的评价意义再现研究
6.4莎剧中颜色词概念隐喻的汉译研究
6.4.1引言 6.4.2莎剧中颜色词概念隐喻及其汉译 6.4.3莎剧中颜剧中话语标记“well”的汉译研究
6.5.1引言 6.5.2话语标记“well”的功能 6.5.3研究步骤 6.5.4莎剧中话语标记“well”的应用及其汉译 6.5.5小结
5.5.1引言 5.5.2评价意义 5.5.3梁译本与朱译本中“good”的评价意义再现 5.5.4梁译本和朱译本中级差意义再现差异的动因 5.5.5小结
5.6莎剧中“lord”的人际意义再现研究
5.6.1引言 5.6.2称呼语的人际意义 5.6.3研究设计 5.6.4莎剧汉译本中“lord”人际意义的再现 5.6.5梁译本和朱译本中“lord”人际意义再现的动因 5.6.6小结
基于语料库的莎士比亚戏剧汉 译研究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语料库翻译学的几个术语

语料库翻译学的几个术语语料库翻译学是一个涵盖了语言学、翻译理论和实践的跨学科领域。
在这个领域中,有几个重要的术语需要我们了解。
我们来看语料库。
语料库类似于一个大型的语言数据库,它储存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包括文本、语音、图片等。
这些材料可以是某个机构、组织或个人收集的,也可以是自行收集的。
语料库在翻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为翻译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可以帮助他们找到最合适的翻译,从而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
接下来是翻译。
翻译是将一个语言材料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材料的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到对源语言的理解和目标语言的表达。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如文化、语境、语法等。
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和要求,翻译者可以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包括直译、意译、归化等。
关键词在语料库翻译学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是指那些在文章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它们通常指示了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可以通过对关键词的研究和分析,更好地理解原文的主旨和意图,从而找到最合适的翻译。
最后是翻译风格。
翻译风格指的是翻译时应该遵循的规范和标准。
在语料库翻译学中,翻译风格包括语法、拼写和标点符号的使用等方面。
翻译者需要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同时还需要尊重目标语言的习惯和规则。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可以根据目标语言的特点和要求,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以获得更好的翻译效果。
语料库翻译学中的几个术语包括语料库、翻译、关键词和翻译风格。
这些术语在翻译理论和实践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术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翻译的过程和技巧,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和水平。
语料库翻译学:内涵与意义在翻译领域中,语料库翻译学逐渐引起了人们的。
语料库是指由大量真实语境中的语言运用实例组成的数据库,而语料库翻译学则侧重于研究翻译过程中语言规律与现象。
本文将通过分析语料库翻译学的内涵和意义,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其在语言学习、翻译实践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作用。
语料库翻译学的概念与背景语料库翻译学是以语料库为基本研究工具,对翻译过程中产生的语言现象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的一门学科。
语料库翻译学的理论综述

语料库翻译学的理论综述一、引言语料库应用于翻译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末期,主要是作为一种工具,进行语言对比和翻译批评方面的研究(参阅Laviosa 2002:21)。
90年代初期,平行对齐的语料数据开始应用于机器翻译(McEnery &Wilson 1993:8)。
Baker“语料库语言学和翻译研究:启示与应用”(1993)一文,倡导用语料库方法研究翻译,标志着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范式的诞生。
本世纪第一个十年是语料库翻译学大发展的时期,多本语料库翻译学论著陆续出版①。
2003年,在南非Pretoria召开以“语料库翻译学:研究与应用”(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为主题的研讨会,是国际上首次以语料库翻译学为专题的国际会议。
近年来,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内容更加丰富,对原有课题认识在深化,并不断有新课题产生。
方法论也更为成熟,复合的对比模式逐渐取代单纯的单语类比或双语平行模式。
2007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语料库与译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②,语料库翻译学的实证性和跨学科性的特点愈加突出。
本文以此为时间参照,集中评析近几年此领域研究的课题和动向。
二、近年语料库翻译学研究概况近几年国际上语料库翻译研究十分活跃,每年一会。
2007年的“语料库与译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可以说是对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课题、方法论和动向的一个阶段性反思。
Baker(2007:50)从资源、新技术、合作项目、研究日程、方法论以及解释力等方面讨论了语料库翻译学这一阶段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语料库翻译研究方法论不仅在适应本学科的性质与要求,还力图与其他学科所采用的方法从总体上保持一致;此外,注重方法论的解释力,即研究者如何选择研究对象、如何呈现研究发现以及如何对研究结果做出明确、详尽的解释(同上:53-54)。
这说明语料库研究是一个不断检验和完善假设的过程,是在实证基础上的描写,但描写的最终目的是对翻译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语料库翻译研究的历史与进展兼评《语料库翻译研究理论 发现和应用》

其次,明确化也是翻译中常见的一种策略。在Maeve的翻译作品中,这种策 略也被广泛应用。例如,在一些情况下,原文中的隐含意义或暗示在译文中被明 确表达出来,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原文的含义。这种明确化的翻译策略在一定程 度上增加了译文的冗余性,但同时也提高了译文的可读性。
此外,规范化也是翻译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在Maeve的翻译作品中,我们也 发现了这种现象。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原文中的语言习惯或修辞手法被规范化, 取而代之的是更符合目标语言习惯的表达方式。这种规范化的翻译策略在一定程 度上削弱了原文的个性和风格,但同时也使得译文更加地道、自然。
在撰写正文部分,胡开宝教授运用平实准确的语言,逐步引入语料库翻译学 的各个概念和研究方法。他不仅介绍了语料库翻译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理 论基础,还详细阐述了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方法、翻译语料库的建立与应用等核 心内容。与此他还从实践角度出发,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 掌握语料库翻译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4、跨文化交流: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翻译语料库进行分析,可以了解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参考内容
随着语言学和翻译学的不断发展,语料库翻译研究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 方法。这种研究方法以真实的语言使用情况为基础,通过大量的语料分析,揭示 翻译的普遍特征和规律。其中,Maeve是一个备受的人物,她的作品既具有独特 的风格,又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最后,整齐化和集中化也是翻译中常见的一种策略。在Maeve的翻译作品中, 我们也发现了这种现象。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原文中的信息结构或语言表达方 式被整齐化和集中化,使得译文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更加鲜明。这种整齐化和集中 化的翻译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译文的难度,但同时也提高了译文的文学性和 艺术性。
第3课 语料库与翻译研究

「我们无从得知因果之间的关系,只能得知某些事物总是会连结在
一起,而这些事物在过去的经验里又是从不曾分开过的。我们并不 能看透连结这些事物背后的理性为何,我们只能观察到这些事物的 本身,并且发现这些事物总是透过一种经常的连结而被我们在想象 中归类。」(Hume, 1740)
Rationalism vs Empiricism :
display search result as graphs quickly see distribution across text categories retrieve collocations based on words, lemmas, or part-of-speech tags
来自搜索引擎检索的结果
来自 BYU 语料库检索的结果
来自 BYU 语料库检索的结果
来自 BYU 语料库检索的结果
来自 Sketch Engine(BNC语料库)检索的结果
来自 Sketch Engine(BNC语料库)检索的结果
本章主要内容
1.语料库思想产生的背景 2.语料库的发展历史、概念方法及问题思考 3.语料库的类型及用途 4.语料库检索工具
Svartvik
Brown Corpus
• 始建于 1960 年代初,W.N.Francis 和 H.Kucera 发起 • 美国 Brown 大学建立,主要代表当代美国英语, 规模100万词次
• 世界上第一个根据系统性原则采集样本的标准语
料库
LOB Corpus
• 始建于1970年代初,由英国 Lancaster 大学著名语言学家 Geoffrey Leech 倡议 • 挪威 Oslo 大学 Stig Johansson 主持完成,规模与 Brown 语料库相当 • 主要代表当代英国英语 • 安装在挪威Bergen大学挪威人文科学计算中心
语料库翻译学研究探索

语料库翻译学研究探索李毅鹏【摘要】语料库翻译学是基于语料库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而兴起的一个全新的翻译研究与实践领域。
语料库翻译学可以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大量实证数据,不仅可以促进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同时大大提高译员的工作效率和计算机翻译的准确性。
通过对语料库翻译学的发展进行概述性介绍,希望能将一种新的研究思维和研究工具提供给广大翻译研究人员和翻译工作者参考。
%Focusing on the transl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 appeared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he corpus linguistics.It can provide great amounts of empirical data to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practice,which can not on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but also can improve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the translators and the accuracy of computer translation.The article is an overview of the 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 in the hope of providing a new thinking and tool for scholars and workers in the filed of translation.【期刊名称】《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11)003【总页数】3页(P71-73)【关键词】语料库;翻译学;计算机翻译【作者】李毅鹏【作者单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广东东莞5238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59语料库翻译学是翻译研究与翻译实践的全新领域,它将各种具有不同特点的不同类型语料库应用到传统的翻译研究和实践当中,为广大翻译研究人员和翻译工作者提供大量实证统计数据和巨量真实的翻译参考实例,促进了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并有效地提高了译员的翻译效率以及基于语料库计算机翻译系统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