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园林绿地调查报告-总结报告 - 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调研绿地现况报告

调研绿地现况报告

调研绿地现况报告绿地是城市中非常重要的资源之一,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增强城市的景观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了解绿地现况,为城市绿化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我们进行了一次绿地现况的调研,并撰写了下面的报告。

一、绿地整体情况我们对于城市中的公共绿地、居民小区绿地、工业园区绿地以及大型商业区绿地进行了调研。

根据我们的测算,整个城市的绿地面积占到总面积的30%,其中公共绿地占20%,居民小区绿地占5%,工业园区绿地占3%,大型商业区绿地占2%。

整体来说,城市绿地的数量还是比较理想的。

二、绿地布局根据我们的调查,绿地的布局在城市中并不是很均衡。

一些老旧城区和工业园区的绿地面积相对较小,而新兴商业区和居民小区的绿地面积则相对较大。

这种不均衡的布局导致了城市中一些地区的绿化水平较低,需要进一步加强绿化工作,提高这些地区的绿化率。

三、绿地管理在绿地管理方面,我们了解到城市中的绿地管理机构负责对绿地进行日常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但是由于管理人员和资源有限,对于一些绿地的管理不够到位。

例如,一些公共绿地和居民小区绿地存在乱停车、乱倒垃圾等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力度,提升绿地的整体管理水平。

四、绿地设施和功能调研发现,城市中的绿地设施和功能还有提升的空间。

一些公园和居民小区绿地缺乏娱乐设施和休闲场所,无法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

同时,一些工业园区和大型商业区的绿地没有很好地发挥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的功能,需要增加相关设施和项目,提高绿地的综合利用价值。

五、绿地生态环境在绿地生态环境方面,我们调查发现城市中的绿地质量还是比较好的。

多数绿地保持着良好的植被覆盖和生物多样性。

然而,我们也发现一些绿地存在水质污染和土壤污染的问题,需要加强环境监测和保护工作,确保绿地的生态环境安全。

六、居民对绿地的认可度我们进行了一次居民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居民对城市绿地的认可度较高,认为绿地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同时,调查也发现居民对于绿地管理和绿地设施的期望较高,希望绿地能够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和健身设施。

上海市公园绿地中观赏竹应用的调查与分析

上海市公园绿地中观赏竹应用的调查与分析

上海市公园绿地中观赏竹应用的调查与分析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上海市公园绿地中观赏竹的种类、分布情况、管理状况以及市民对观赏竹的认知和喜好程度,以便为今后公园绿地景观设计和管理提供依据。

二、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设计针对市民的问卷调查,了解市民对观赏竹的认知和喜好程度,以及对绿地景观的期望和建议。

2.实地调查:选择若干上海市内的公园绿地进行实地调查,对观赏竹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以及管理状况进行考察。

三、调查结果分析1.观赏竹种类和分布情况通过实地调查发现,上海市公园绿地中主要种植了多种观赏竹,包括苏灯、金竹、青竹、黑竹等。

这些观赏竹种类在公园绿地中分布广泛,且数量较为丰富,为市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观赏选择。

2.观赏竹管理状况在调查中发现,上海市公园绿地对观赏竹的管理较为重视,定期修剪、除草和施肥,保持了观赏竹的健康生长和优美外观。

在观赏竹周围也设置了提示标识,告知市民保护环境,爱护植物。

3.市民对观赏竹的认知和喜好程度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市民对观赏竹的种类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认为观赏竹可以增加公园绿地的美化程度,提升人们的休闲体验。

市民对观赏竹的喜好程度较高,认为观赏竹是公园绿地景观中重要的一部分。

四、建议与展望1.加强对观赏竹的管理和保护针对目前观赏竹的管理状况,建议加强对观赏竹的管理和保护力度,确保观赏竹的健康生长和良好观赏效果。

2.丰富观赏竹种类在今后的公园绿地规划中,可以进一步丰富观赏竹的种类,种植更多的优美竹种,以丰富市民的观赏选择,提升绿地景观的品质。

3.加强宣传和教育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提高市民对观赏竹的认知和喜爱程度,鼓励市民参与到观赏竹的保护和管理中来,共同创建美丽、和谐的绿地环境。

观赏竹作为公园绿地中的重要景观元素,不仅可以提升绿地的美化程度,而且还可以起到环境净化和景观增添的作用。

通过本次调查与分析,相信上海市的公园绿地景观设计和管理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和提升,为市民营造更加优美的休闲环境。

园林绿地工作总结报告

园林绿地工作总结报告

园林绿地工作总结报告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园林绿地工作团队取得了许多成就。

通过我们的努力,许多城市空地被改造成了美丽的绿地,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也为城市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首先,我们在绿地规划和设计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我们深入了解了市民的需求和喜好,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精心设计了各具特色的绿地。

在规划绿地时,我们注重了绿地的多功能性,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考虑到了环保、生态和文化等因素,使得绿地成为了城市的一张名片。

其次,我们在绿地建设和管理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我们引进了先进的园林技术和设备,提高了绿地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我们建立了科学的绿地管理体系,加强了对绿地的日常养护和保洁工作,使得绿地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环境和景观。

另外,我们还加强了与社会各界的合作,积极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推广活动,提高了市民对绿地的认知和参与度。

我们还组织了一系列的绿地活动,如户外音乐会、文化展览等,为市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活动。

总的来说,我们园林绿地工作团队在过去一年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我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绿地的品质和管理水平,为市民打造更加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

同时,我们也期待着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让我们的园林绿地工作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愿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美丽,让市民在绿地中享受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园林绿地工作总结报告

园林绿地工作总结报告

园林绿地工作总结报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林绿地的建设和管理越发凸显出其重要性。

作为城
市的绿色大肺,园林绿地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还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我们园林绿地工作团队在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以下是我们的工作总结报告。

首先,我们在园林绿地的建设和改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我们加大了对老
旧园林绿地的改造力度,通过增加绿植、景观石、喷泉等元素,使得这些绿地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同时,我们还新建了一批符合城市发展需求的现代化园林绿地,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

其次,我们在园林绿地的管理和维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我们加强了对园林绿
地的日常巡查和保洁工作,保证了绿地的整洁和美观。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园林绿地设施的维护和更新,确保市民在使用园林绿地时能够得到良好的体验。

另外,我们还注重了园林绿地的公共宣传和教育工作。

我们通过举办各种形式
的宣传活动,向市民普及园林绿地的知识,提高了市民对园林绿地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了环保、绿化等方面的教育活动,提高了市民的环保意识和绿色生活方式。

总的来说,我们在园林绿地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园林绿地建设和管理的力度,努力为市民打造更加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能够得到市民和领导的支持和帮助,共同为城市的绿化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海园林绿地花境应用调查初报

上海园林绿地花境应用调查初报

上海园林绿地花境应用调查初报摘要:花境是近年来出现的园林植物应用形式。

本文主要对上海地区公园绿地的花境进行调查, 包括花境植物种类、生长状况、景观效果等,对花境的布置、植物的应用及效果进行分析,指出上海花境应用的特色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花境;上海;园林绿地;植物应用花境是根据自然风景中林缘地带野生花卉交错生长、自然分散的规律,加以艺术提炼而应用于园林中的一种自然式植物配置方式,作为城市园林绿地中新颖的植物配置形式,体现了植物造景的发展趋势,满足了人们追求自然的气息和生态城市建设的需要,为城市园林绿地景观建设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上海地区在花境应用上进行了多年的、积极的尝试和探索,并不断在公园、道路、街道绿化中推广开来。

花境的应用体现了上海推广应用植物新品种,注重提高园林绿化景观建设的科技含量。

图1上海松江思贤公园路边花境布置1调查内容及方法1.1 调查内容通过对上海地区公园绿地的实地调查,包括花境植物的选择、植物的生长状况、景观效果及后期养护状况等,得出花境应用的现状,再借助参考资料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从而为花境植物配置、应用形式及后期养护的合理方式,提供改进意见,为将来的各类花境布置应用提供依据。

1.2调查方法调查选取了上海地区应用花境较集中的十几个公园绿地,世博公园、静安公园、复兴公园、世纪公园、长风公园、天山公园、古城公园、广场公园、徐家汇公园及一些街头公共绿地等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实地调查,通过拍照、记录、查阅资料等途径进行分析总结。

图2广场公园花境布置2调查结果与分析2.1上海花境现状近几年,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花境发展也日益受到重视。

上海从2001年起,十年来组织应用了大量的花境并取得良好效果。

花境的应用形式主要有宿根花境、地被花境、混合花境等,上海近年来也开始尝试应用一些专类花境,如观赏草花境等。

但是,在植物应用和养护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

2.1.1植物的生长状况花境的植物材料一般选择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和一、二年生花卉作为春夏季主要开花植物。

上海绿地调查报告[修改版]

上海绿地调查报告[修改版]

第一篇:上海绿地调查报告上海绿地调查报告城市园林-园林城市正是21世纪城市建设的重要命题。

生态、环境质量、最佳人居等新的城市观念都是与城市园林结缘的。

一个现代化国际城市必备完善的绿化系统,都是以城市绿地为纽带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为了生活,聚居于城市;人们为了生活得更好,居留于城市”。

城市绿地空间是城市中人与自然的交流平台,它为久居混凝土森林中的城市居民提供了多元化的生活空间,使得居民能够最大程度地贴近自然,享受生活。

在信息交流频繁、思想文化交汇、艺术风格多元、功能要求复杂的今天,被誉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正日新月异地发展,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也采用了较之以往丰富得多的技术手段和设计元素。

综观上海,这几年,上海的公园绿地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引人瞩目。

世纪公园世纪公园位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东南部、世纪大道的终端,公园西北临行政文化中心、上海科技城,东南临国际博览区与内环线相接,世纪公园规划用地规模140.3公顷,总投资约8.44亿元人民币。

是上海内环线中心区域内最大的富有自然特征的生态型城市公园。

世纪公园的总体规划,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人与自然的结合,具有现代特色的中国园林风格。

公园以大面积的草坪、森林、湖泊为主体,园区建有中央湖岛、会晤广场、乡土田园、国际花园、树林草坪等景区,以及鸟类保护、科学体验,露天表演、儿童游乐园等设施。

以及世纪花钟、镜天湖、南国风情、东方虹珠盆景园、绿色世界浮雕、音乐喷泉、音乐广场、群龙追月喷泉、缘池、竹林、鸟岛、奥尔梅加头像和蒙特利尔国等。

体现了人与自然共生共栖的设计思想,反映公园内阡陌纵横、丘陵起伏、乔木长绿、湖水清澈的景观效果。

园内种植银杏、香樟、广玉兰、悬铃木、雪松等大型乔木。

园内乔灌相拥、四季花开,湖水荡漾、溪水蜿蜒,竹影斑驳、草木葱郁。

陆家嘴中心绿地位于小陆家嘴,占地10万平方米的中心绿地,在金融贸易中心区林立的幢幢高楼中,被称为城市中的一叶“绿肺”,进入绿地,感受到的不仅是空气清新,心旷神怡,还能寻到浦东变迁的脉络。

园林绿地调研报告总结

园林绿地调研报告总结

园林绿地调研报告总结根据园林绿地调研的结果,总结如下:1. 调研目的:通过对园林绿地的调研,了解其现状、问题及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进一步指导园林绿地的规划与管理。

2.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对不同类型的园林绿地进行全面调研。

3. 调研结果:a. 园林绿地的类型多样化:调研发现,园林绿地包括公园、花坛、绿化带等多种类型,并且在城市中分布广泛。

b. 绿地面积不均衡:虽然城市中存在大量的园林绿地,但不同区域之间的绿地面积分布不均衡,部分地区严重缺乏绿地供人们休闲娱乐。

c. 环境问题需要关注:一些园林绿地存在植被稀疏、水质污染等环境问题,亟需加强保护和管理。

d. 市民对园林绿地需求不同: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市民对园林绿地的需求和使用目的各不相同,如休闲、健身、游玩等。

e. 园林绿地对社会的作用:园林绿地不仅能提供良好的休闲场所,还能改善空气质量、增加城市景观,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4. 对策建议:a. 合理规划园林绿地:根据不同地区的需求和特点,制定合理的园林绿地规划,确保绿地面积均衡分布。

b. 加强绿地保护和管理:增加绿化带密度,加强植被的保护和维护,同时加强绿地的水质管理,提高园林绿地的环境质量。

c. 满足市民需求:根据市民对绿地的不同需求,提供多样化的绿地设施和服务,如运动场、儿童游乐区等,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d. 积极宣传园林绿地的作用:加强对园林绿地的宣传,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促进大众参与园林绿地的维护管理。

该调研报告的结果为园林绿地的规划、管理和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制定科学有效的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市民的生活质量。

园林绿地调研报告总结

园林绿地调研报告总结

园林绿地调研报告总结
园林绿地是城市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次园林绿地调研旨在了解市民对园林绿地的需求、对现有园林绿地的满意度以及对进一步发展园林绿地的期望。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市民对园林绿地的需求非常强烈。

有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受访者表示园林绿地是他们闲暇时最喜欢去的地方,并认为园林绿地对身心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另外,还有大部分市民希望园林绿地能提供更多的娱乐设施和文化活动,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需求。

尽管市民对园林绿地普遍持有积极的评价,但对现有园林绿地的满意度还有待提高。

调研数据显示,仅有百分之四十的受访者对现有园林绿地的设施和景观表示满意。

有些受访者认为园林绿地的维护不够好,设施老旧,景观缺乏创新。

因此,需要加大对园林绿地的维护和改善力度,提高市民对园林绿地的满意度。

虽然市民对现有园林绿地的满意度有待提高,但在进一步发展园林绿地方面,市民的期望还是非常高的。

调研数据显示,有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受访者希望城市能建设更多的园林绿地,以满足市民的需求。

同时,他们希望新建的园林绿地能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文化特色,打造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

此外,市民还希望园林绿地能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综上所述,园林绿地调研显示市民对园林绿地的需求很强烈,但对现有园林绿地的满意度还有待提高。

应加大对园林绿地的维护和改善力度,提高市民对园林绿地的满意度。

同时,在进一步发展园林绿地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市民的期望和需求,打造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园林绿地调查报告-总结报告 - 调查
报告
调查报告
1上海市园林绿地规划状况
最近来到了上海园林绿化相关单位,调查了上海现在的绿地规划状况!据相关人员透露,上海市规划至XX年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7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达17-18平方米。

中心城的绿地系统将由环、楔、廊、园为基本框架。

1、环
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中心城范围拓展至外环线,外环绿带在中心城外围形成一道绿色屏障,限制城市化地区无序地向扩展,保证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过渡。

同时外环绿带中大量的公共绿地可明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并向市民提供节假日休闲游憩场所。

外环线全长千米,其中浦东长千米,浦西长千米。

外环绿带以500米宽为基础(其中沿外环线100米为纯林带),采取“长藤结瓜”的形式,局部地段扩大规模,形成大面积成片绿地。

外环绿带总用地面积62平方千米,其中近期实施部分约10平方千米。

2、楔
楔形绿地从城市外围“楔”入市中心,将清新自然的空气引入城市内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然而上一轮总体规划确定的楔形绿地不但未能得以实施,相反在城市开发的大潮
中被不断侵占蚕食,尤其是浦西部分的原规划楔形绿地因未能很好地控制保护,已所剩无几。

根据新一轮总体规划要求,规划确定了8片楔形绿地,其中浦西3片,分别位于吴中路、大场、桃浦地区,浦东5片,分别位于三叉港、张家浜、三林塘、东沟、北蔡地区,总用地面积59平方千米,其中浦西9平方千米,占15%,浦东50平方千米,占85%。

由于规划楔形绿地总量(尤其是浦西部分)已不足,因此必须严格控制,保质保量实施,浦西部分应以纯林带为主,面积不少于90%,浦东部分可结合体育设施、游乐设施及其它低层低密度开发项目,同时应保证纯林带、大型公园的用地面积不低于30%,生产性绿地不低于30%。

3、廊
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地系统的网络骨架,它不仅可使城市的绿色空间延续不断,形成丰富的城市景观,为城市注入生气和活力,还能有效地改善和保护城市地区小生态,减少噪声、汽车尾气、灰尘等污染,缓解交通繁忙地区的热岛效应。

上海是滨江城市,典浦江、苏州河及其它支流河道贯穿全市,是中心城难得的自然开敞空间。

然而这些河道作为景观资源却远未足够利用。

生活岸线少、绿化少、水质差,极大地影响了城市面貌。

依托中心城主要河道、轴线道路、入城干道,规划确定8条主要绿色走廊,沿线充分挖掘潜力,加强绿化力度。

8条绿色走廊分别为:
黄浦江(南浦大桥-杨浦大桥)
苏州河
世纪大道
沪闵路——漕溪路——衡山路
虹桥路——肇嘉浜路
曹安路——武宁路
张杨路
杨高路
4、园
园指城市中的集中公共绿地(本规划中特指浦西内外环之间3000平方米以上,浦西内环内1000平方米以上,浦东新区、宝山区、闵行区1公顷以上的公共绿地)。

园是现代城市文明的一个标志,不仅有供市民游憩的功能,更有改善地区小生态(吸尘、防噪、蓄水、防灾、缓解热岛效应、提高空气含氧量等)的功能。

由于现状中心城的公共绿地量少,分布不均,大多处于超负荷状态,清晨、节假日公园内人满为患,难觅清静,有些地区更是无公园绿地可寻。

因此利用城市改造和产业调整的契机,大力进行集中公共绿地的建设显然已是当务之急,也是绿地实施规划的重点。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集中公共绿地的规划。

三、创新与特色
统一考虑绿化规划建设与林业发展规划,把中心城和郊
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绿化规划。

根据绿地系统规划,专项进行了公共绿地实施规划,并将其落实到分区规划及有关地区规划,还初步估算了动拆迁、建设资金等。

在布局形态上,规划考虑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五、实施效果
按照规划,目前外环绿带62平方千米中,100米宽林带已经建成,其余部分正在实施。

中心城内自中绿地、黄光绿地、徐汇绿地、浦东中央公园等大型绿地公园,郊区的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佘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均已实施,对改善城市生态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由于本次规划明确楔形绿地是全市绿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助于进一步控制用地。

另外,此规划首次根据遥感资料补绿建网,对中心城内消除公共绿地服务盲点,提高人均公共绿地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2关于上海市园林绿化建设目标的调查
今天,每一个来到上海的人,都不能不感叹上海城市环境的巨大变化,上海绿了,上海清新了,上海更靓丽了。

一个新的上海正在崛起,它必须告别过去,这一过程有时候更像是一次痛苦的蜕变。

这几年,上海人似乎对这样的场景已经习以为常了,政府不惜重金的改造只是为了让城市多一些绿地。

而这一切竟然就发生在素有寸土寸金之称的上海。

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确立了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

上海人认识到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要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城市环境。

正是这一明确的认识,使上海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始终注重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目前,上海正在加大市中心添绿步伐,其中一个重要的工程就是结合浦江两岸综合开放,在黄浦江两岸大面积建设绿地,希望能为市民营造出一个绿色休闲的景观区域。

一个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除了绿化之外,还需要更深层次的环保建设,而环境保护往往还是整个生态建设中最难、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为了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都市,上海在这方面也是倾力投入,使生态建设得到更可靠的保障。

地处上海中心城区的闵行区最近10年来在环保方面就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成绩。

环保局利用高科技,建立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使得企业排污方面的数据在第一时间就可自动传送到环保局,一个“电子千里眼”使得排污及时而有效。

为了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闵行区对一些污染性较大的化工等企业加强监督和管理。

另外闵行区还利用苏州河支流截流工程,将本区污水纳入市排污总管,这样就确保了全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收集处理。

经过近十年来的不懈改造,现在的闵行已有1/3以上的土地被绿色覆盖,这里的居民们体会到了环保带来的好处。

苏州河的治理,在上海也是常为人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

过去的苏州河,由于工业和生活污染没有得到控制,长
期污染,成了一条臭水河,一到夏天就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污浊的河水几乎成了上海人的一块心病。

而经过治理后,今天的苏州河,水变清了,两岸变绿了,又重新成为令上海人引以自豪的一片风景。

努力向生态城市迈进的上海正一天天变得美丽起来。

今天,上海已不再是冰冷的钢筋水泥围城,而是
[1][2]下一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