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的方言谚语.doc

合集下载

学习莆田话

学习莆田话

学习莆田话学习莆田话瞎马——吃饭庵mui (二声)——稀饭厚mui(三声)——干饭蹋鞠——读书~~(踏读二声)舞跟恩难豆~~靠KI~~!~~(有点难度,困难)(难读四声,豆读三声,KI读四声)这个准!跷席难---------笑死人姨哑麦----小凳子(麦读一声)晓醒__疯子,神经病(晓`醒均读二声)哈邦----------下班(哈读二声)姨哑----椅子跨垫系---------看电视静静不哈抖======》实在没办法(注:“静静,哈”读重音,“不。

抖”读轻声。

)十在不哈抖======》实在没办法系载不哈抖======》实在没办法静静跨乃嘿————真的看不懂果GE代GA拱~(我跟大家说)少hing-------扫兴薄良NIN---------没良心(NIN读一声)阿爸------爸爸妈妈------妈妈(妈妈都读一声)阿码------奶奶阿公-------爷爷阿哩-------弟弟阿丫---------哥哥捞里骂--------老太婆(老太婆就是爱骂人,所以叫捞里骂)捞里供--------老大爷病过-----------苹果(农药太多了,所以叫病过)离-------------梨(这词不吉利,所以是离)查------------书(天天都要翻,所以叫查)垫瓦----------电话打应gi--------打印机骚凑----------扫地(这个读音准)果爱敌---------我爱你~~舞跟楠豆-------有点难度靠气------困难蹋鞠——读书达罗---哪里哦女--------鸭蛋等秋达楼踏聊瞎马本踹跨拐鸟瓜躲甲楼塌居跨垫系------中秋哪里玩吃饭了没出来看月亮我在这里读书看电视还有几句没连成----无耻当你和朋友打游戏他用作弊时你可以说:你怎么这么没连成!秋GI(阴平第一声)----手机雕啊---------多少当你看见一PLMM时想和他联系你可以说:秋GI雕啊-----手机多少仅----钱角----借拉勒----60给----元五----有本有----朋友当你经济危机时你可以说;本有五仅角拉勒给.-----朋友有钱借60元(借多了不给)农---2哇---碗拽---最本以-----便宜得(DEI)----的名----面条快刷名----快熟面(泡面)当你要请客时你可以说:老板,农哇拽本以得名.----老板,两碗最便宜的面条.还可以说:老板农哇快刷名.---------老板两碗快熟面(泡面).瞎马——吃饭庵mui (二声)——稀饭厚mui(三声)——干饭蹋鞠——读书~~(踏读二声)舞跟恩难豆~~靠KI~~!~~(有点难度,困难)(难读四声,豆读三声,KI读四声)这个准!跷席难---------笑死人姨哑麦----小凳子(麦读一声)晓醒__疯子,神经病(晓`醒均读二声)哈邦----------下班(哈读二声)姨哑----椅子跨垫系---------看电视静静不哈抖======》实在没办法(注:“静静,哈”读重音,“不。

莆田语言特色的句子

莆田语言特色的句子

莆田语言特色的句子【鸭卜管鹅】其意是说,下级想要管上级。

“鸭”与莆仙方言的“下音同鸭”谐音,“鹅”与莆仙方言的“悬县与切”近音。

莆仙方言的“悬”是指高。

为此,经近音和谐音相结合,就使“鸭卜管鹅”这句变成了“下想要管高”,即是“下级想要管上级”。

在语言艺术上也是同时采用谐音和双关的两种修辞手法。

【伤音同箱精熬郭学切无油】指为人过分精明反而得不到什么好处或利益。

本语中的“精”是双关语,既指精肉的“精”,又指人“精明”的“精”。

借“熬不出油”喻“得不到好处或利益”,转义为人过分精明反而得不到什么好处或利益。

这在语言艺术上是同时采用双关语和借喻的两种修辞手法。

【蜀石匹音同迫青炊都是头】指在一个单位或人群中,人人都想做头头来出主张指挥别人。

在这里是借日常生活中吃完饭后,一碟青炊鱼剩下的全是头的情形,以“盘中的鱼头”与“集体中的头头”的双关,来喻“一个集体中人人都是头头”的含义。

这在语言艺术上是同时采用双关和借喻的两种修辞手法。

【食屎配涂鲺音同勒】意指这个人很土,土得不懂得变通。

也称“食屎配涂墼音同克”。

这是借“食屎配涂鲺”来喻“很土的不合潮流行为”。

其中“涂鲺音同勒”中的“涂”谐音为双关语“土”音。

后因“涂鲺音同勒”与“涂墼音同克”相谐,一些地方就变成了“食屎配涂墼音同克”。

在语言艺术上是同时采用借喻和谐音双关语的修辞手法。

【横柴卜锯直板】1、喻硬把没道理的要说成有道理。

2、指强横的行为。

把“横纹理的柴硬要锯成直板”的行为,喻为把“横道理硬说是直道理”,即把“没道理的硬说为有道理”的一种强辩。

同时,借“横”音的双关,道出强横的行为。

在语言艺术上是采用借喻和双关语的修辞手法。

【螃蟹展横行】喻横行霸道行为。

借螃蟹横走的姿态,喻“横行霸道”的行为,以谐音作双关语。

在语言艺术上是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

【蜀寺师姑都病囝】1、指全体人都有毛病。

2、指所有的人都有问题。

以“蜀寺师姑”指代“全体人”,以害“病囝”指代“病”,双关地暗指“有毛病”。

莆田话顺口溜

莆田话顺口溜

莆田话顺口溜
莆田话顺口溜
莆田话是福建省莆田地区的方言,因其独特的语音和词汇而闻名。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莆田话的顺口溜: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莆田话说起来,没准你会头晕。

声调起伏三六九,字音变化千百种。

喜欢说莆田话,要学会卷舌腔。

莆田话的语音特点是声调起伏多变,字音变化丰富。

莆田话的声调分为三六九,即高平高、平平平、低低高。

这种特殊的声调使得莆田话听起来既有节奏感又有韵律感。

莆田话的字音变化也是其特色之一。

许多字在莆田话中会有不同的读音和发音方式。

例如,“吃饭”在普通话中是“chīfàn”,而在莆田话中则是“tsiāfāng”。

这种变化让莆田话听起来独具魅力,也给人带来了一种独特的乡土气息。

学习莆田话需要掌握卷舌腔的技巧。

莆田话中有许多发音需要用舌头卷起来,如“t”、“n”等音。

这种卷舌腔的发音方式与普通话有所不
同,需要一定的练习和适应。

莆田话是莆田地区的特色方言,也是当地人民的日常交流工具。

虽然莆田话在现代社会中的使用范围逐渐减少,但它仍然是莆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莆田话不仅可以增加对当地文化的了解,也能够体验到不同的语言魅力。

所以,如果你对莆田话感兴趣,不妨尝试学习一下,开启一段不一样的语言之旅吧!。

莆仙方言季节时令谚语

莆仙方言季节时令谚语

莆仙方言季节时令谚语
选取了部分莆仙方言描述季节时令的谚语,并作详细解释。

这类谚语很有学习意义,是莆仙人智慧的结晶,可有效指导农耕活动及日常生产生活。

初三十八晒山里嫂阿笑咯咯
“晒”是借用字,为大晴天的意思。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每月初三、十八日如果是晴天的话,本月必定少雨多晴。

旧时,以山里妇女可以高兴地挑柴进城售卖和购物来作为形象说明,现在后半句基本上不说了。

春天落涂无过冥冬天落涂硬康晴
“落涂”解释为阴霾笼罩,“硬康”指必定。

春天天气已经转暖,这时如果有北方吹来的大风和暖热空气相遇,就会产生阴霾,但不会持续太久。

冬天北方寒流强,南方暖流弱,如果有阴霾出现的话,预兆着天气干燥寒冷,晴朗无雨。

夏至水饿死鬼
夏至这一天如果下雨的话,那么预兆着该季节将有过多的雨水,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收成,所以有饿死鬼的说法。

类似谚语为“霜降水,饿死鬼”。

冬节月中央无雪共无霜
该句谚语通过判断冬至的时间,来推断全年的冷暖。

冬至节如果在月初,那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便是年关。

如果在月末,那明年正月二月间便是最寒冷的时节。

如果在月中,那么这一年的天气将暖和而且无严寒。

莆田(兴化)民间谚语

莆田(兴化)民间谚语

莆田(兴化)民间谚语1、本地牛吃本地草2、鸭子嘴,任意嘶3、瘦店好过肥田4、一跌譕算输5、一千金不如八百现6、讨钱有架数,欠钱有功夫7、汶卤亦好白吃8、夫有千斤担,妻挑八百9、未吃两丘屎,想做狗寨王10、上半夜属鸡,下半夜属鸭11、坐吃塌价一,做吃塌价二12、黄花鱼及嘴累13、铁钉嘴骨錐目14、好头不如好尾15、六月羊扡拓凉16、贴吃蚀本工钱17、既怕死又爱当兵18、一千金去博无落价19、钱使得了,话讲未了20、一粒番李三两火21、打死人一脯火22、一唾沫吐狗头23、打铁拉长屎24、一山看一山柴好25、敬鬼如敬神26、工字不出头27、亦等十八年,昧等十八天28、托人睡怯伸脚,托人吃怯伸箸29、糖贵吃饼的出钱30、透夜担水担入沟31、有路来没路去32、猪杀了商量价33、乌贼嘴死硬34、作死做没命35、一家难救久家穷36、有孔没处钻37、头壳底亦火烟38、一次见官一次胆大39、清明谷雨,冻死老鼠40、海里昧讨吃,碟里来抢吃41、害臊易过,欠债难担42、暗苦没人知43、老爸十三儿十四,老爸摇船儿做戏44、姜太公担面粉一路撒45、一项做得精,好过去掘金46、人脾山势,要改等后世47、西北雨,不过路48、作细偷摘桃,作大偷牵牛49、田歹一季,妻歹一世50、只看贼打不看贼吃51、狗咬乞丐脚52、捡猪屎嫌臭,作乞丐不叫53、两仔不同谋,合字难写(囚徒困境)54、鸭母听雷公55、阿尾得三,家尾全抹56、肌破嫌桶漏57、大头揽作里58、漏屎掩作屁59、番石榴吃饱挖瓮仔60、粉不抹脸抹尻尾61、做贼一更,看贼夜夜62、早不饮酒,晚不喝茶63、木工差分,土水差寸64、火叉再短能救手65、红猴没尾臭屁股66、蛇大尾,瓮大空67、捉蛇摆弄尾巴(不作死就不会死)68、大腿粗过腰弓69、亦俭俭灶里。

昧俭俭人头前70、轿到要缠脚71、酒瓶可以扔过省,拳头不能砸过壁72、狗没叫,搅狗房73、担磁吃破碗,度林椅三脚媒人儿没婆,地理睡种沟74、笑人十一指,不笑人断脚摆75、露头的番薯易烂,76、等吃不烂,等婆不大77、吃人一碗汤,心头挂不开,吃人一个蛋,心头割不断78、过头饭亦吃,过头话甭讲79、木坏有纹,人坏没缝80、甥啊甥,隔一墩81、海再阔,船头亦相搭82狗思结尾借人缘83、纵猫上灶,纵仔不孝84、白脖子飞过番还是白脖子(白搭)85、石头浸久亦生绨86、亲老婆嘴,荣华富贵87、想得到吃不了88、男人掺小娘,掺了无处量小娘掺男人,掺了易摸摸89、菩萨亦别宫公90、算好好戳歪歪。

“看见壶公山,聪明花开”莆田这么多带地名的俗语,你听过几个?

“看见壶公山,聪明花开”莆田这么多带地名的俗语,你听过几个?

“看见壶公山,聪明花开”莆田这么多带地名的俗语,你听过几个?在莆田方言中,有一些带地名的俗语,具有丰富的内涵,展现莆田绚丽多姿的风情和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

(一)“ 古楼前日日冬节”古楼前,指古谯楼前面十字街及附近一带。

旧时那儿常年卖车丸(有馅汤圆),而汤圆是莆田的冬至食品。

(二)“ 猪母游六城门”意思是到处游逛,含嘲谑义。

莆田古城有六个城门,六城门在东北面。

(三)“ 后塘曲,厄得入敝(不)得出”后塘在城区北面,以前小巷四通八达,像迷宫,不熟悉的人进去了,容易迷路。

(四)“ 城隍庙厄猪脚”谓某物是有主的。

猪脚实指猪腿,莆田人常用于祭祀或送礼。

(五)“ 未有涵头,先有塘头”据族谱,唐肃宗年间(756-757),桂州刺史黄岸经过莆田,遂居“涵头黄巷”。

这是涵头初见载籍,后雅称涵江。

塘头在国欢镇,离唐代贞观年间开凿的颉洋塘不远,早于涵江的开发。

“涵江咸草顶”,是涵江最繁华的地方,小吃很有名。

未开发时那儿长满咸草。

“涵江四十九磴”,指涵江孔庙前四十九级台阶。

该庙初建于宋淳佑年间(1241-1253)。

(六)“ 西洙(一说白塘)编家置,再惨(穷)亦着去”家置是咸草编的用于盛饭的草包。

俗语说明在西洙白塘等地方,旧时种咸草并用咸草编织草包、草帽、草席等。

(七)“ 摇啊摇,摇届阔口桥,摆阿摆,摆届阔口”意为体力较差的人,只要坚持不懈,也能赶上体力强的人。

(八)“ 未出兴化,先有广化”广化寺创建于南朝陈永定二年(558),早于公元979 年宋朝廷在莆田设置的兴化军。

也在莆田立县之前。

(九)“ 石室岩头一枝香”民间认为正月初九零时,在石室岩寺内的灵霄宝殿插上第一枝香,大吉。

(十)“ 山里婆食台湾檨(芒果)”莆田芒果来自台湾,比喻无多大意味、但又不忍舍弃。

(十一)“ 凭凭崇圣宫”谓按老规矩办。

出于旧时萩芦某村庄点戏时,要求剧团依照前不久在崇圣宫演出的剧目演出的典故。

(十二)“ 广业十一铺,伓腾(不如)梨坑三张厝”来自欧兆揖《梨坑欧氏三座古厝》。

莆田民间的经典谚语内容精选

莆田民间的经典谚语内容精选

莆田民间的经典谚语内容精选莆田是一座历史名城,关于莆田的历史文化和历史名迹多不胜数,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莆田民间谚语,感兴趣的过来看看吧。

莆田民间谚语(精选)多一锅,多一丙,寡奔驼,猪奔丙。

驼俺俺,丙沙糖,沙鬼尾,沙十尾。

阿雾叫寡急增拐,拐增欧欧箱。

阿雾叫寡急爷箱,箱爷一个玉了个。

阿雾叫寡急西闲,闲西一珊玉了珊。

阿雾叫寡急爷珊,珊爷一机玉了机。

阿雾叫寡急担鱼机,鱼机短啊短。

阿雾叫寡急帕台湾,台湾没泄找。

退扣逮玉找,玉找P架P……挑一担糕点,挑一担饼,我分桃,你分饼!桃的颜色是红色的,饼生了虫子,生了几只?生十只!阿舅让我去煎米果,我把米果煎焦了!阿舅叫我去推箱子,我推了一个又一个!阿舅叫我去洗鞋子.我洗了一双又一双阿舅叫我去推衫,我推了一支又一支!阿舅叫我去搭飞机,飞机颠簸的很严重!阿舅叫我去打台湾.台湾没地方找..脱裤子也抓去找,去找蹦蹦跳跳的!莆田民间谚语(热门)●尾囝尾金珠尾囝是尾儿子,即最小的儿子,一般做父母的是最疼爱最小的儿子,疼爱得如金珠一般,所以此语意同“掌上明珠”。

●放软携手指替人干活不卖劲,有气无力。

●放脚放手放开手脚,即放手干的意思。

●放四门铳四门铳是一种可连续放四门的土枪。

连续放四门,表示是重大的事,通常用在农村庙会敬神或出游时。

●分“敝”(不会)平,打“敝”落某种果实无法分配公平合理,而且也打不掉。

所以此语是难分难解难以处理的意思。

●便钱快使有便的钱通常指不费力气得来的钱,这种钱往往花得快。

●“八蜡爷”(蜘蛛)“加梯”(织丝网)莆田人称蜘蛛为“八蜡爷”,蜘蛛结网是非常耐心的,此语比喻某人做事如蜘蛛结网那样,一步一步地耐心地干。

●腹肚里能“他”(划)溪船溪船是莆田木兰溪上载货的船,比一般的沟船大。

此语用来比喻某人的度量大。

●“别”(识)草纸字只识别一些写在粗纸上的字。

草纸即手纸,旧时小商贩多用此纸记帐目,大多是简单的字。

此语意为识字极少,只识些浅显常用的字。

●打拳头,卖膏药使棒打拳,是为了卖膏药。

莆田话一些方言成语

莆田话一些方言成语

莆田话一些方言成语●三岁两秋此语用来讽刺某人如二三岁的幼童一样,不懂事,不知羞。

●厝边隔壁莆田人称房子为厝,此语即左邻右舍。

●孤形独相指某人喜欢单独行动,性格孤僻,与众不同。

●单丁孤姓指旧时某户人家在村里是唯一姓氏,家里又只有一个男子,常受到他姓大户人家的欺侮,此语用来比喻势单力弱。

●日曝雨“沃”(淋)指在外受到烈日暴日西,暴雨淋身。

●起早冥晏指早晚时间。

●张形做状故意做个样子给人家看,即虚张声势的意思。

●嘴长目凸指某人怒气冲冲,说不出话时的脸面。

●嘴歪目目聂(眨)在特定的场合下,用嘴巴和眼睛向他人发出暗示信号。

●讲天对地天与地相差甚远,此语是答非所问,文不对题的意思。

●有头有尾指某人做事善始善终,让人满意。

●头叫尾应前头呼叫,后头答应。

比喻某人反应敏捷,听从指挥,对上级格外殷勤。

●无面无目即不给人家脸色看的意思。

●渡船客店人在过河时才呼唤渡船,在远出时才投宿客店,所以此语是临时处所的意思。

莆田古代的方言儿歌,短小精悍,风趣活泼,天真无邪。

读之琅琅上口,富有民间口头文学意味和浓厚地方色彩,至今仍有其积极意义在!现选析数首,以飨读者。

(一)天没边,海没底。

鸡仔出世没“佬贺”①,鸭仔出世没“娘妳”②。

①“佬贺”:爸爸;鸡仔只由母鸡孵出。

②“娘妳”:妈妈;鸭仔旧时是借谷壳烤热的适当温度孵出。

歌词是对不肯赡养父母的子女进行无情的谴责,把这种子女比喻为鸡仔、鸭仔。

(二)“月娘光轰轰”①,“‘阿咪’‘物’吃奶”②“娘妳要摧拍”③,“阿妈”④走出牵。

①月光很亮。

“②阿咪”,男孩子。

孩子要吃奶。

③妈妈爱意地拿起小棍子要打孩子。

④“阿妈”:祖母。

歌词形象地描述在月光下小孩子要吃奶的情景:天上月色溶溶,孩子天真可爱,慈母假意要打爱儿,祖母真心疼痛孙子。

描绘出一幅人间天伦乐趣图。

(三)“鄂椎”①树顶叫,“各蛋”②地下跳。

先生爱“放课”③,弟子爱“搭聊”④。

①“鄂椎”:斑鸠。

②“各蛋”,八哥。

③“放课”:放假。

④“搭聊”:玩耍、游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莆田的方言谚语
龟笑团鱼无毛。

[注]团鱼:鳖。

[解]比喻缺少自知之明,五十步笑百步。

新粪池,好拉屎。

[注]粪池:厕所
[解]比喻抢先使用新工具,图新鲜。

乞食身,皇帝嘴。

[注]乞食:乞丐。

[解]出莆仙戏《丁花春》(后改编为《状元与乞丐》)。

"乞食身,皇帝嘴"就是剧中讥讽当乞丐的阿毜的道白。

比喻生活穷困的人却还要挑食。

用钱买炮倩侬放。

[注]倩侬:雇人家。

[解]比喻请别人替自己花钱。

不过虽然是请别人放了鞭炮,但鞭炮声毕竟大家都听到了,还不是真正当冤大头。

做好无赏,拍破有赔。

[注](1)拍破:打破。

(2)有赔:要赔偿。

[解]比喻干吃力不讨好的事儿。

(亻不)成狗(亻不)成猫子。

[注](1)亻不成:不像。

(2)猫子:猫。

[解]比喻非驴非马,不成样子。

勿曾生囝,先号名。

[注](1)勿曾:"未曾"的合音。

(2)囝:孩子。

(3)号名:起名字。

[解]比喻操之过急,未有成绩,就想庆功。

传说源于仙游王举人九鲤湖祈梦得子故事。

临上轿,卜缠骨交。

[注](1)卜:要,想要。

(2)缠骨交:裹脚,缠足。

[解]比喻事到临头才急着张罗,即临阵磨枪之意。

旧时女子必须缠足,否则难以嫁出。

此陋习早已废除,而谚语未改。

牛囝(亻不)别虎。

[注](1)牛囝:小牛、牛犊。

(2)(亻不)别:不认识。

[解]比喻年轻人不知危险,无所畏惧。

牛囝勿曾桊鼻。

[注](1)牛囝:牛犊。

(2)勿曾:方言字,"未曾"的合音。

(3)桊鼻:穿鼻环。

[解]比喻年轻未经挫折,不晓得厉害。

半目睁,半目瞌。

[注]瞌:闭上眼睛。

[解]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同义。

比喻看到了但不想认真去计较、干涉。

猪母见糟笃醉。

[注](1)猪母:母猪。

(2)笃:借音字,就。

[解]一看见某物就迷上了。

多喻好色之徒。

庐鼠尾再揪亦无血。

[注](1)庐鼠:老鼠。

(2)揪:借用字,扯、拉。

[解]比喻榨不出什么油水。

鸭母听雷公。

[注](1)鸭母:鸭子统称。

(2)雷公:指雷声。

[解]比喻听不出所以然,一无所获。

乌贼死,嘴复卜硬。

[注]复卜:借音词,还要。

[解]比喻明摆的既成事实,还要狡辩。

仙游说成"鸭母死嘴复卜硬",喻意同。

鸡嘴捏做鸭嘴。

[解]比喻硬要歪曲事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