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复习[1]

合集下载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1
简答题
1.教育研究方法含义及其特性是什么?
2.教育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分析论述题
1.教育实验研究设计的主要内容。

如果要开展一项检验不同教学方法效果的实验,该如何进行设计?
参考答案
简答题
1.教育研究方法含义及其特性是什么?
答:(1)教育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是在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它同样是一个认识过程,其结果是解释或预测、发现或发展一定的教育原理、原则和理论。

它既是一种知识的体系(思维方式),又是一种行为规则(行动方式)。

(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具有一般研究方法的特点,具体包括:
a.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
b.要求科学假设和对研究问题的陈述,研究的问题有明确的目标和可供检查的指标;
c.有科学的研究设计,准确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并收集可靠的资料数据。

也就是说要以充分地科学事实为依据;
d.强调方法的科学性。

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
e.创造性。

对原有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有所突破,这是研究最重要的特点。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笔记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笔记

绪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主要内容与学习意义教学目的与要求1.使学生了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结构。

2.帮助学生理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意义与价值。

3.帮助学生了解本课程学习的基本方法。

4.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形成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初步认识。

教学难点是: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激情?教学内容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结构:(一)研究对象:教育研究活动及其方法。

(二)内容结构:1.教育研究的一般原理,包括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教育研究的基本规范、教育研究的基本类型和教育研究的基本程序。

这部分内容可以帮助我们从理论上把握教育研究活动的一般规律,对我们开展具体教育科研活动具有指导意义。

2.教育研究的方法体系。

关于这个问题,目前我国教育理论界有不同的观点。

本课程按照以下三个层次来构建内容:(1)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包括哲学方法论、横断科学(如“三论”、系统思维与复杂思维等)、专门科学方法论(即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

(2)教育研究的独立方法,包括理论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观察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等若干具体的教育研究方法,以及量的研究、质的研究、行动研究、田野研究、草根式研究、人种学研究、生活体验研究、实地研究、案例研究等若干不同研究取向的教育研究范式。

(3)教育研究的辅助技术,包括选题的方法与技术、教育文献检索的方法与技术、抽样方法与技术、教育统计技术、教育测量技术、研究报告撰写的基本方法等。

本课程各章节的内容正是根据教育学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教学培养目标,从上述内容体系中选择了部分最基础的内容,按照学生学习的逻辑设计编排而成的。

二、教育研究活动在教育科学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一)从教育实践发展来看,教育研究是促进教育改革实践发展的重要动力。

这种动力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通过教育研究,构建科学的理念,促进人们教育观念的转变。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期末复习思考题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期末复习思考题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1.教育科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问题。

教育问题的特点:①复杂性。

其一,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人口,与各行各业、千家万户、男女老少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任何一个教育问题的提出、认识及其解决涉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二,任何一个教育现象如“学困生”的产生,造成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而且产生的现象作为原因又会导致新的教育现象的出现。

可以说,教育中一果多因、一因多果、多因多果、亦因亦果的现象十分普遍。

②两难性。

研究教育研究活动的历史与现实,不难发现,教育领域中存在着大量悬而未决、棘手难决的两难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似乎这么看对,那么认识也正确,这么做效果很好,那么解决效果也不错,这样势必导致研究者的思想认识与研究行为处于游离状态。

教育问题的两难性具体体现在3个方面:其一,理论中的两难,如人性论、知行观等;其二,实践中的两难,如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情商培养与智商提高,减轻负担与提高质量,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等:其三,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矛盾或难以协调造成的两难,如素质教育的形成性评价,父母体罚孩子等。

③开放性。

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教育问题的认识与解决不可能在封闭的状态中进行。

教育问题的开放性包括时间上的开放即借鉴过去、立足现状、着眼将来:也包括空间上的开放即打开校门、打开国门、打开区域之门,在与其他学校、其他国家、其他地区的教育经验交流中澄清认识与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④整合性与扩散性。

教育研究中所分析的问题多是整合的概念,其内涵丰富,外延宽广,而且它往往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既是个别问题,又是普遍性的问题,既是历史问题又是现实问题甚至是将来的问题。

因此,教育问题的探讨可以将其整合在一个系统中进行全面的分析。

反之,整合性的教育问题又可以扩散化,把它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子问题加以探究,如素质教育,它既涉及教育的观念、教育的价值,也涉及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一系列个别的、具体的问题。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复习资料一、填空: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的“研究”,指的是创造知识和整理修改知识,以及开拓知识新用途的探索性活动。

2、教育科学研究与所有科学研究一样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现象与客观事实、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

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三种分类方式是:按普遍适用程度、按研究的目的分、按研究方法分。

4、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5、教育科学研究按研究的目的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性研究、比较与评价研究、预测研究。

6、教育科学研究按研究方法分为:历史研究、描述研究、相关与比较研究、实验研究、理论研究。

7、教育研究存在经验和理论两个不同层次。

8、教育理论水平是教育研究的最高水平。

9、在研究方法论层面上对以往的研究进行一定的反思。

10、直观性原则最早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的,如果要考察300多年来该原则在理论基础、基本观点和方法上的演变,那么就要用历史研究法;如果要考察当前在教学中贯彻直观性原则有哪些经验以及问题,那么就要用调查法;如果要对贯彻直观性内在规律、因果关系进行研究,最好是采用实验法。

11、教育研究课题产生的主要途径有: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提出问题、学科建设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教育实践中提出的实际问题、从日常观察中发现的问题、从当前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分析中提出问题。

12、理论构思的内容一般包括:准确地表述研究的问题、界定该研究课题的核心概念、形成初步的研究思路。

13、研究计划的基本内容:研究题目、对研究课题目的及意义的简要说明、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预计突破哪些难题、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制定研究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研究课题已具备的工作基础和有关条件、研究成果的预计取向和使用范围、经费预算以及需购置的仪器设备。

14、任何科学都是一门历史科学,没有的历史研究,就不会产生真正的科学。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第一章: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原理一、选择题复习要点:1、英国的弗兰西斯.培根反对中世纪的教条主义,认为亚里斯多德的三段论不能胜任从实验到公理的科学发现任务,必须以归纳法取而代之。

这种方法突出了经验的积累和分析,强调科学方法的经验性质。

p72、教育研究的本质特征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对未知的探索,对原有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有所突破。

P33、根据研究的目的或目标不同,可以将教育科学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等. P 174、教育研究的本质特征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对未知的探索,对原有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有所突破。

P35、比较研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彼此有关系的事物甲乙对照分析,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共同规律和特殊本质,从而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P196、著名的教育家杜威(1859-1952)强调必须从教育实验中建构理论并亲自主持了长达8年之久的芝加哥实验学校的教育实验。

P117、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以及测验等手段收集资料以验证假设或回答有关现实的教育问题,这种研究方法是描述研究。

P 198、实验研究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理论假设,在教育活动中创设验证假设的环境和条件,主动地控制研究对象,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从而探索教育活动相关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P 199、某教授在长沙市的一些中小学进行了提高英语成绩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其它城市甚至一些乡村的中小也想开展这一研究,该教授决定选择一些乡村小学继续开展研究。

后面的这一研究属于迁移推广水平的研究。

P 2310、根据研究的目的或目标不同,可以将教育科学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P 17 11.确定研究课题的基本要求是问题必须有价值、问题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问题必须具体明确、问题要新颖有独创性、问题要有可行性。

12.强调采用多种方法和多学科角度去探讨教育现象和规律,体现了教育科学研究的综合化13.教育科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是唯物辩证法14.“观察与归纳为主的研究方法”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中第一个时期的特点。

教育研究方法总复习题目 (1)

教育研究方法总复习题目 (1)

上海开放大学2014至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A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判定定性研究内在信度的主要指标是?()A、研究的差异性B、研究的一致性C、研究的多样性D、研究的特殊性2、前实验、准实验、真实验是根据什么划分的?()A、实验报告B实验结果C、变量控制程度D、实验内容3、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条件相等的组作为实验对象的教育实验是?()A、单组实验B、等组实验C、轮组实验D、混组实验4、下列对观察法的叙述,何者错误?()A、所需的时间长、成本高B、可以直接向被观察者了解情况C、能了解受试行为的全貌D、可以在自然情况下了解事物的发展5、教育实验报告的基本结构是:题目、引言、实验方法、结论、?()A、原因B、分析与讨论C、建议D、预测6、个案研究的具体方法有:追踪法、追因法、临床法、?()A、个别研究法B、讨论法C、产品分析法D、预测法7、什么分数又称Z分数,是一种以平均数为参照点,以标准差为单位的,表示一个分数在团体分数中所处位置的量数?()A、差异分数B、标准分数C、三层次分数D、预测分数8、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上逐渐兴起教育什么研究?()A、实验B、定量C、行动D、定性9、周期短,反映最新前沿研究的成果和进展动态是什么?()A、报刊B、书籍C、工具书D、年鉴10、关于实验结论的真实性,一般用实验的什么来衡量?()A、外在效度B、内在效度C、信度D、区分度11、根据观察的范围,可以把观察法分为?()A、全面观察与抽样观察B、有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C、定期观察和追踪观察D、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12、反映实验数据偏离真值的程度或系统误差的大小的是?()A、内在效度B、外在效度C、内在信度D、外在信度13、在89、23、45、67、90五个数中,中数是?()A、45B、67C、89D、9014、下列描述次数分布集中程度的变量有?()A、标准差B、方差C、算术平均数D、总体方差15、下列不属于教育研究方法是?()A.问卷调查法 B. 榜样法 C. 文献法 D. 观察法16、下列哪一个属于假设的特征?()A、以调查数据为基础B、带有随意性C、具有推测的性质D、带有盲目性17、下列哪项是评价一项教育科学研究是否具有科学性的依据?()A、研究的时间B、研究的方法C、研究的成果D、研究的可靠性18、下列哪项不属于内审的鉴别方法?()A、文字性文献的互证,如果同一个事实发生的时间、过程、有关人物记载不一等B、用真品实物来验证文字性文献C、研究作者的生平、立场与基本思想,以此来判断D、分析文献的体例是否一贯19、下列关于研究的信度与研究的效度说法,正确的是?()A、没有信度,效度不可能单独存在B、一项研究可能没有信度却有效度C、有信度一定有效度D、没有关系20、将总体按一定标准分为若干类型,再根据类型的数量在总体数量中所占的比例,确定从各个类型中抽取一定的数量,然后按随机原则和所确定的各层抽取样本的数量,从各类型中抽取样本的方法称为?()A.等距随机取样法B.整群随机取样法C.多段随机取样法D.分层随机取样法21、根据研究者是否参与到被观察者的活动中去,可以把观察法分为?()A、全面观察与抽样观察B、有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C、定期观察和追踪观察D、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22、对行动研究的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迎合流行的学术术语或理论B、源于每日教育工作中所产生的实际问题C、行动研究通常由教育行政领导发起D、是浪费教师精力的一种有效方式23、在81、45、54、60、72 五个数中,中数是?()A、54B、60C、72D、8124、下列描述离散程度的量数有?()A、算术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C、方差D、加权平均数25、下列不属于集中量数的有?()A、算术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C、标准差D、加权平均数26、下列属于简单随机取样法的有?()A. 抽签B. 分层随机抽样C.等距随机抽样D. 系统抽样27、什么是最常见的日志形式?()A、备忘录B、描述性记录C、解释性记录D、评论28、什么是对文献内容作系统、客观的量化分析的方法?()A、内容分析法B、调查法C、实验法D、观察法29、问卷访问法依据调查访问时受控制程度不同,可以分出结构型访问法、半结构访问法和?()A、无结构访问法B、集体访谈法C、个别访谈法D、直接访谈法30、对研究问题在科学系统、层次中所处位置的分析是?()A、问题的定位B、问题的分解C、问题的假设D、问题的转移C31、假设的作用不包括?()A、提出新理论或新实验,是发展学科理论的重要形式B、以科学理论与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性C、帮助人们有一个明确的目标D、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正确认识客观规律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3 2、根据观察及记录的程序、方法是否标准化,可以把观察法分为?()A、全面观察与抽样观察B、有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C、定期观察和追踪观察D、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33、辨别文献中所记载的内容是否属实的方法是?()A、内审法B、外审法C、鉴别法D、考证法3 4、文献鉴别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内审法,一是?()A、鉴定法B、碳14元素法C、外审法D、统计法35、教育科学方面的字典、词典、百科全书、手册等专门文献,属于几次文献。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复习考试资料

研究内容:状态、意向性、行为;
确定分析单位与研究内容应注意的问题:层次谬误、简化论。
(4)选择研究对象;
(5)确定资料搜集的方法;
(6)选择资料的分析处理方法。
18、教育研究类型(选择、简答、论
述题)★★★
(1)以研究F1的为依据,教育研究分为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同探究性研究一样都没有明确的假设,它是从观察入手来了解并
(1)随机抽样:全部个体中每个个体都有被抽中的时机;
(2)分层抽样:特别注意抽取总体中每一种有代表性的类型,如从各民族群体中抽取;
(3)整群抽样:以现有的群体为单位抽取样本,如抽取整个班级或整个学校。
第三章教育文献检索与综述
21、文献与教育文献(选择、名词解
释)★★★
(1)文献:指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是以载体形式传递知识,而口耳相传、实物传递都属于非载体形式,文献是记载人类知识最重要的手段,是传递、交流研究成果的重要渠道和形式。文献作为一种主要情报源和信息源,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根底。
4、教育研究的类型(选择、名词解释、
简答题)★★★
按照研究目的的不同,可以将教育研究分为根底研究、应用研究、评价研究、预测研究。
(1)根底研究:根底研究是指那些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可直接在某个领域增加知识、提高认识的研究。如关于教育本质的研究,关于教育功能的研究,关于教育优先开展战略的研究,关于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性问题的研究等;
程改革方案及其实施效果的评价,一所学校整体改革研究方案及其实施情况的评价,一种实验教材的特征及其可行性的评价等;
(4)预测研究:预测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分析事物未来开展的前景和趋势,答复“将会怎么样"的问题。如新世纪根底教育课程与教材开展趋势的研究,未来十年我国高中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研究,我国未来根底教育政策开展的前景研究等。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复习题及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教育科学研究中选题的作用不包括(DA.决定研究发展的方向和目标B.决定研究的内容C.规定应采取的方法和途径D.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2.以探索和创新知识、扩展和完善理论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是(A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来源:考试大C.发展性研究D.预测研究3.为揭示教育现象与过程发展规律,选取的研究对象必须是(BA.最大数量的B.有典型代表意义的C.不可控制的D.不同性质的4.历史研究的核心是(CA.搜集史料B.分析、鉴别史料C.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D.运用史学理论和方法5.按调查的目的来划分,除现状调查和相关调查外,还有(AA.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B.发展调查和测量调查C.预测调查和测量调查D.预测调查和访谈调查6.从一般教育活动的本身分化发展而形成的教育实验,相关的教育家除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外,还有(DA.梅伊曼和拉伊B.桑代克和蒙台梭利考试大论坛C.蒙台梭利和拉伊D.蒙台梭利和杜威7.结论比较可靠,但由于个别事实繁杂,难以考察,这是归纳法哪一具体方式的特点?(AA.完全归纳法B.简单枚举法C.科学归纳法D.因果联系归纳法8.仅表示研究对象属性的顺序的是(BA.计数数据资料B.等级数据资料C.等距数据资料D.比率数据资料9.倡导以数学为基础的唯理论的演绎法的是(CA.亚里士多德B.弗兰西斯·培根C.笛卡尔D.康德10.历史研究法的运用,特别强调研究者应具有(DA.历史感与正义感B.历史感与责任感C.责任感与现实感D.历史感与现实感11.用百分制的办法对学生进行学科学习成绩测评属于(CA.定名测量B.定序测量C.定距测量D.比率测量12.一般来说,教育科研活动的最后一环是(DA.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B.教育科研成果的评奖C.教育科研成果的交流D.教育科研成果的评价13.在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及其活动过程中,形成(B 是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

A.科学结论B.科学理论C.科学思想D.科学观念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知识点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知识点2010.12复习要求:能够根据提供的关键性词汇,填入在相应的空格里或横线上。

如1-5题中的黑体字就是关键性词汇。

其他的关键性词汇自己找。

第一章什么是教育科学研究1.无论是自然科学研究还是社会科学研究,其本质是相同的,都是人类认识和解释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活动。

“认识”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解释”回答“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

(第2页,后面的只标注数字)。

科学研究分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两个层次(7)。

2.科学方法的总体逻辑框架是归纳法。

这里所谓的“逻辑框架”,是指学术界一致认可并自觉遵守的从假设到证据、从证据到推理、从推理到结论的一系列操作规则及其相互关系。

(4)3.科学通过展示事实和运用逻辑推理、达到客观描述、解释和预测的目的。

通过事实和逻辑来说服读者,达到共识。

(7)4.从研究方法看,我国教育界存在两大认识误区,第一,将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对立起来,误认为理论研究高于实证研究。

第二,混淆科学理论与哲学观念、名人观点,常将充满名言警句、古语典籍、辞藻华丽的文章视为“理论性强”(9)5.十九世纪的狄尔泰在《人文科学导论》中首次系统地提出了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独特的“人文科学研究方法”。

认为该研究方法分为三个步骤:第一,研究者积极参与亲身体验;第二,以创造性的方式对体验进行表达;第三,对二者的反思。

(15)6.实证主义以归纳逻辑为主要框架,思辨方法以演绎逻辑为主要框架。

(21)7.实证研究的四大特征:以事实为依据、观察为手段;具有可重复性;具有可积累性;理论的可修正性或可证伪性。

(22-24)。

第二章研究步骤及研究问题8.科学研究通常包括几个步骤:提出问题;针对问题手机数据资料;分析数据资料和得出结论。

(34)9.假说是在研究之前对研究对象的某些特性与各种影响因素(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猜测。

(41)10.文献综述是针对研究的问题和有关变量进行集中、系统的文献阅读和评价,从中发现前人对这些变量关系的已有的认识程度和不足之处。

国家开放大学《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

国家开放大学《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按研究目的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性研究、比较与评价研究、预测研究五种。

2.教育科学研究存在经验和理论二个层次,表现为四种水平,即直觉观察水平,探究原因水平、迁移推广水平、理论研究水平。

3.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的基本特点是历史性、具体性和以逻辑分析方法为主。

4.教育观察的记录方式主要有描述记录法、取样记录法和行为核对表。

5.教育实验按控制程度可分为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三种。

6.定义在形式上一般包括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种。

7. 一个具有信度的研究程序,不论其过程是由谁操作, 或进行多少次同样的操作,其结果总是非常一致的。

8. 分层随机取样是指对由性质并非完全相同的部分组成的总体,按照性质不同分层,然后对各层次按比例抽样的方式选择样本。

9. 系统取样指从一个正确排列起来的总体序列中,每隔一定间隔选择样本的方式。

10. 一般来说,在自然环境中所进行的研究其结果的外部效度较高;然而,在实验室环境中所进行的研究其结果的内部效度较高。

11. 狭义的教育研究设计,是指研究者为了解答所欲研究的问题而说明对研究中各种变量如何控制的一种简要的计划、结构、方法和策略等,即资料搜集与分析的程序。

12. 教育科学研究设计的基本目的有两项:其一是通过研究设计,确定收集和分析研究数据的方式方法,实现采用合理、有效和经济的研究方法;其二是通过研究设计,提出实现研究目标的操作方案和研究过程,保证回答研究的问题和达到研究目的。

13. 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都能用于文献的研究,同属于非接触性方法。

内容分析法与文献法相比更侧重于定量分析。

14. 文献法的一般过程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分别是:提出课题或假设、研究设计、搜集文献、整理文献和进行文献综述。

15. 搜集教育科学研究文献的主要渠道有: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社会、科学、教育事业单位或机构,学术会议和个人资料交流,计算机互联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复习思考题一、复习要点第一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1-32页)1.教育科学研究指的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

2.教育研究的本质特征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对未知的探索,对原有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有所突破。

3.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和实际问题。

34.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

45.“观察与归纳为主的研究方法”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中第一个时期的特点。

56.英国的培根反对中世纪的教条主义,认为亚里斯多德的三段论不能胜任从实验到公理的科学发现任务,必须以归纳法取而代之。

归纳方法突出了经验的积累和分析,强调科学方法的经验性质。

77.著名的教育家杜威(1859-1952)强调必须从教育实验中建构理论并亲自主持了长达8年之久的芝加哥实验学校的教育实验。

118.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13-149.10.根据研究的目的不同,可以将教育科学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1811.依据教育研究的目的,教育研究可以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性研究、比较与评价研究、预测研究。

1812.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以及测验等手段收集资料以验证假设或回答有关现实的教育问题,这种研究方法是描述研究。

1913.教育实验研究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

1914.比较研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彼此有关系的事物甲乙对照分析,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共同规律和特殊本质,从而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1915.实验研究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理论假设,在教育活动中创设验证假设的环境和条件,主动地控制研究对象,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探索教育活动相关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1916.某教授在长沙市的一些中小学进行了提高英语成绩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其它城市甚至一些乡村的中小也想开展这一研究,该教授决定选择一些乡村小学继续开展研究。

后面的这一研究属于迁移推广水平的研究。

2217.教育科学研究活动的过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和步骤?24第二章教育科学研究的构思与设计(33-81)18.选题指经过选择来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包括提出问题和确定问题。

19.科学研究的其始环节是选择和确定课题。

20.教育科学研究选定研究课题的科学性表现在问题要以教育科学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还表现在要有一定的客观事实作为实践基础。

34 21.确定研究课题的基本要求?3422.以下不属于课题选择原则的是A.教育性原则B.创新性原则C.可行性原则D.需要性原则34-35 23.确定研究课题的基本要求是问题必须有价值、问题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问题必须具体明确、问题要新颖有独创性、问题要有可行性。

34-3524.确定研究课题的基本要求有哪些?34-3525.选定教育研究课题的基本要求之一是研究的问题要有可行性,可行性包括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和时机问题。

3626.研究课题的产生有哪些途径?3927.课题论证的主要内容包括?4228.文献是把人类的知识用文字、图形符号、音像等手段记录下来的有价值的典籍,包括各种手稿、书籍、报刊、文物、影片、录音录像、磁带、幻灯片、缩微胶片、信息自动化系统等。

4729.一次文献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具有创造性。

4930.以课题研究的时间作为检索的起点,按照从现在到过去(如由2009到2005年)的时间顺序去查询教育文献的检索方法,我们称之为逆查法。

5431.相关、比较研究的满意样本组的取样大小至少是30。

6332.样本是指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有一定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

7433.影响样本大小选定的因素?7534.描述研究、调查研究的样本容量一般不少于100,要求占总体的10%。

7635.依据学习成绩把全校400名学生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级,各100人,并编写号码(从1到100),然后从每一个等级群体中随机抽取20人进行问卷调查,这种抽样叫做系统随机取样。

7736.24.在全省范围内,随机抽取20所小学进行调查研究,这种取样方法称之为整群随机取样。

7737.将总体按一定标准,即单位属性特征分成若干层次,然后再根据事先确定的样本大小及各层或各类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提取一定数目的样本单位的取样方法叫做分层随机抽样77第三章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82-97)38.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通过收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对其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8339.能用于研究历史,也能用于研究现状,还能用来预见未来的一种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方法是历史研究。

8340.历史研究法的基本特点是历史性、具体性、历史研究是以逻辑分析法为主。

41.确定教育历史资料的真伪或真实性,这是属于外部评论。

9342.按照考证的目的,学者们一般将史料的考证和评价过程分为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

第四章教育观察研究(98-120)43.教育科学研究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观察研究。

9844.教育观察研究是教育研究人员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辅助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教育现象进行感知、考察并收集资料的科学研究方法。

9845.教育观察研究的主要特点有哪些?9946.根据观察的情景条件来划分观察的类型可以分为自然情景观察和实验室观。

101-10247.根据研究者是否借用了仪器技术手段,可以将观察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10148.某一青年研究者想研究大学生的课堂学习纪律,于是她/他跟主讲的教授联系,希望不要暴露她的研究者身份,上课时她跟其他学生一样回答教师的问题,其他大学生都以为她也是大学生。

这位研究者对大学生的观察属于参与性观察。

10149.按观察实施的方法,教育观察可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

10250.教育观察研究的实施包括哪些方面?103-10451.观察者要避免先入为主的偏见,不能只收集能证明自己研究假设的观察材料,也不能用某种理论框架牵强附会地解释观察结果,从而歪曲教育的本来面目。

这是强调观察的客观性.10752.教育观察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客观性和观察的自觉性。

10753.全结构式教育观察的优、缺点?11454.有的老师在参与教育研究的活动中,特别注意观察在课堂教学中发生的趣事,尽管不是天天都有时间来记录,也不只是针对某一个学生,但是这些趣事对于他们以后撰写论文提供了有价值的事实资料。

这些老师的观察记录方法可以称为轶事记录法。

11555.在一次20分钟的语文抄写字词的学习活动中,观察者分别在1-5分钟、5-9分钟、10-15分钟、16-18分钟、19-20分钟记录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包括认真书写的人数、作小动作的人数、说话的人数、完成作业的人数。

这种记录方法称为时间取样法。

11656.有位研究者观察一位5岁儿童的认知水平,制订了如下的表格,这种教育观察记录方法是行为核对法。

117第五章教育调查研究(121-157)57.教育调查研究是在科学方法论和教育理论指导下,围绕一定教育问题,运用问卷、访谈、测量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收集有关的事实材料,从而作出科学分析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

12158.历史上最早的专门的教育调查是美国学者赖斯(J. M. Reiss)于1897年所做的学校拼写练习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拼写成绩与拼写练习时间的多少并无必然联系,这一结论为改革学校拼写课程的可能性提供了事实依据。

12259.在近代教育史上,调查法最早运用于教育研究是在1910年。

12260.抽样调查是指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抽样方法抽取一部分样本进行调查。

124 61.依据调查的目的可以将调查分为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

12462.对某一调查对象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的特征变化进行调查,目的是了解研究对象前后的变化和差异情况的调查是发展调查。

12563.依据调查的手段,调查可以分为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和调查表法。

12564.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有哪些?125-12765.在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涉及的内容包括:①培养学习态度②训练基本技能③培养基本能力④掌握基本知识⑤其他(请自己填写)。

这一问题设计属于半封闭式提问13066.问卷调查是教育调查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也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基本方法。

12767.一份问卷回答的时间一般为30-40分钟。

13468.作为有效研究结论的依据,发送问卷回收率不应低于70%。

13569.如果被试是一个文盲,不宜使用的研究方法是调查法。

13670.访谈调查的优点有哪些?13671.根据访谈是否有严格设计的访谈提纲,可以把访谈调查分为结构性访谈和非结构性访谈。

13772.根据调查者一次访谈对象的多少,可以把访谈调查分为个别性访谈和集体性访谈。

13873.往往以座谈会的形式进行,由一名或数名调查者同时和两个以上的调查对象进行的访谈是集体访谈13874.集体访谈调查时,被调查者的人数也应适当控制,一般以6-12人人为宜。

13975.研究者利用测验量表了解研究对象知识水平和个性心理特征的调查是测量调查。

14176.教育文献主要有书籍、报刊、教育档案类、专家询问和现代信息技术五大类。

153第六章教育实验研究(158-191)77.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心理学家梅伊曼1862-1915)和拉伊(1862-1926)。

15978.教育实验的发展有两条路线,一条是受自然科学实验方法的影响,观察内容次数和时间能从1数到10能按名称指出下列形体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另一条是从一般教育活动本身分化而来。

159 79. 在中国,陶行知先生于1927在南京晓庄进行的乡村师范教育实验属于从一般教育活动本身分化发展而来的教育实验。

161 80. 教育实验研究指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

162 81. 教育实验研究最本质的特点是教育实验研究的主动变革性。

163-166 82. 在一个英语教育实验中,甲乙两组学生在实验前的平均成绩都是70分,甲组和乙组都被要求像以往那样,每天早晨朗读英语30分钟,但是要求甲组达到背诵的程度,而对乙组没有提出次要求,一个学期后,甲组的英语成绩平均分为88,而乙组的平均分为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