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养老系统

合集下载

智能家居养老智能化解决老年人的睡眠障碍

智能家居养老智能化解决老年人的睡眠障碍

智能家居养老智能化解决老年人的睡眠障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也日渐突出。

睡眠障碍是老年人健康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其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老年人的睡眠问题,智能家居养老智能化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智能家居的定义、功能、工作原理以及针对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智能家居的定义及功能智能家居是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住宅系统,通过将各种家居设备与互联网连接,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和自动化控制。

智能家居的功能主要包括智能控制、安全防护、环境监测和健康管理等方面。

二、智能家居的工作原理智能家居通过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设备实现对各种家居设备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当老年人进入居住区域时,智能家居系统会自动感知其存在并开始工作。

通过感应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活动行为等信息,系统能够提供个性化、精确的养老服务。

三、智能家居对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应用1. 环境调节:智能家居可以根据老年人的睡眠习惯和健康状态,智能控制灯光、温度、湿度等因素,为老年人提供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

例如,在老年人入睡前,智能家居系统可以自动调整灯光亮度和色温,使其感到更加舒适和安心。

2. 声音控制:智能家居可以通过声音传感器对老年人的睡眠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情况调整睡眠环境,例如播放柔和的音乐来帮助老年人入睡,或根据老年人的醒来时间自动调节窗帘、开启电子设备等。

3. 健康监测:智能家居可搭载健康监测器,实时监测老年人的心率、呼吸、体温等指标,并将数据传输至家居中心或医疗机构,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睡眠问题。

4. 安全预警:智能家居还可通过智能感应器对老年人的情况进行监测,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报警并通知家属或相关部门。

综上所述,智能家居养老智能化技术对于解决老年人的睡眠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智能环境调节、声音控制、健康监测和安全预警等功能,智能家居能够为老年人提供精准的睡眠养生服务,改善其睡眠质量,促进身心健康。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养老辅助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养老辅助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养老辅助系统设计与实现概述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养老辅助系统应运而生,旨在通过智能化的手段提供老年人生活的便利与安全,同时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

本文将重点介绍智能养老辅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系统需求分析1. 实时监测与报警:智能养老辅助系统可以采集老年人的身体指标,比如心率、体温等,实时监测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系统能及时地发出紧急报警。

同时,在老年人发生意外事故时,系统能够自动触发报警机制,及时通知护理人员。

2. 定位与追踪:系统能够通过定位技术,准确记录老年人的位置,并实时告知护理人员。

这将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掌握老年人的行动轨迹,确保其安全。

3. 居家环境智能化:系统能够自动控制家居设备,比如灯光、温度、门窗等,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和健康状况,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此外,系统还能通过语音助手,帮助老年人完成日常生活的各种操作,比如打电话、播放音乐等。

4. 健康管理:系统可以建立老年人的健康档案,记录健康信息并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通过智能算法,系统能够分析老年人的健康数据,预测患病风险,并提醒老年人及时就医。

5. 社交互动:系统能够为老年人提供社交互动平台,通过视频通话、在线聊天等功能,帮助老年人与家人、朋友保持紧密联系,减缓老年人的孤独感。

二、系统设计1. 硬件设备:智能养老辅助系统的硬件设备包括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定位装置、家居控制器等。

传感器负责采集老年人的生理数据,无线通信模块负责数据传输,定位装置用于定位老年人的位置,家居控制器用于控制家居设备。

2. 数据处理与传输:通过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系统能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云端进行处理和分析。

同时,系统可以通过移动应用或网页端提供给护理人员和老年人使用。

3. 软件开发:系统的核心是软件开发部分,根据需求,开发应用程序和后台管理系统。

应用程序需要支持实时监测与报警、定位与追踪、居家环境智能化、健康管理、社交互动等功能。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养老系统设计与开发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养老系统设计与开发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养老系统设计与开发智慧养老是指通过物联网技术将传统养老服务与现代科技无缝结合,为老年人提供更便捷、舒适和安全的养老服务。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养老系统设计与开发旨在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老年人的健康监测、紧急救援、日常生活辅助等功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安全保障。

一、系统概述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养老系统是建立在物联网技术基础上,通过感知设备、通信网络、数据传输和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对老年人的健康监测、环境监测、个人安全和日常生活辅助等功能的集成。

该系统主要包括以下模块:健康监测模块、紧急救援模块、安全监测模块、生活辅助模块和管理平台模块。

二、健康监测模块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养老系统可以通过穿戴设备、传感器等感知设备,实时监测老年人的生理指标如心率、血压、血糖等,同时可以追踪老年人的运动轨迹和睡眠质量。

通过与云端的数据传输和分析,医护人员可以随时了解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并及时采取措施,保证老年人的健康安全。

此外,系统还可以设置预警功能,当老年人的生理指标异常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提醒老年人和医护人员。

三、紧急救援模块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养老系统中的紧急救援模块是老年人的生命线。

老年人可以通过手持设备或穿戴设备上的紧急按钮发送求助信息给亲友或救援中心。

系统会实时监测老年人的位置信息,并快速定位老年人的精确位置,以便及时送医护人员进行救援。

同时,系统还可以与心电图监测仪等医疗设备相连,实现心电图、血压等关键数据的传输,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准确的救援参考。

四、安全监测模块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养老系统通过视频监控、智能门锁等设备,对老年人的居住环境进行安全监测。

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如是否有陌生人进入、是否有火灾和煤气泄漏等危险情况。

当系统检测到异常情况时,会立即发送警报信息给老年人和相关人员,确保老年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五、生活辅助模块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养老系统还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的辅助功能。

例如,通过智能家居设备,老年人可以远程控制家里的灯光、空调等设备,实现居家的智能化。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健康养老监护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健康养老监护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健康养老监护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关注老年人的健康和养老问题成为社会的热点。

为了解决老人日常健康状况的监测和养老服务的需求,物联网技术被引入到智能健康养老监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

本文将从系统架构、监测设备、数据传输与处理、服务功能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在智能健康养老监护系统设计中,系统架构是关键。

该系统应采用分布式架构,包括传感器端、数据传输端、云平台和移动应用端。

传感器端负责采集老人的身体指标数据,如心率、血压、体温等。

数据传输端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云平台。

云平台负责存储和处理数据,提供监护服务。

移动应用端作为用户接口,展示老人的健康数据和提供养老服务。

其次,监测设备是智能健康养老监护系统的核心。

传感器设备应具备无线连接能力,与系统的其他部分进行数据传输。

例如,心率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老人的心率,并将数据传输到云平台,供医生或家庭成员远程查看。

血压计可以定期测量老人的血压,并将数据传输到云平台进行分析和记录。

体温计可以监测老人的体温,并在异常情况下发送警报信息。

此外,智能床垫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老人的睡眠质量和体动情况,提供睡眠管理和预警功能。

第三,数据传输与处理是智能健康养老监护系统的重要环节。

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应通过可靠的无线传输方式传输到云平台。

可以采用蓝牙、Wi-Fi或移动网络等技术进行数据传输。

一旦数据到达云平台,应有相应的数据库来存储数据。

云平台应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可以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数据进行智能分析,提供及时的健康评估和风险预警。

同时,云平台还应提供数据展示的功能,以图表、报表等形式直观展示老人的健康数据,帮助医生或家庭成员更好地了解老人的健康状况。

最后,智能健康养老监护系统应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功能。

首先,系统可以提供智能报警功能,当老人在家中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以通过手动触发或自动监测到异常情况时发送报警信息给相关人员。

其次,系统可以提供健康管理功能,例如定时提醒老人服药、测量血压等。

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养老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养老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养老中的应用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智慧养老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而物联网技术正是智慧养老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物联网技术可以将各种设备和信息互联起来,促进信息的即时传递和处理,使得养老服务更为智能化、高效化和便捷化。

本文将从智慧医疗、智慧家居、智能健康等几个方面分别探讨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养老中的应用。

一、智慧医疗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疾病复杂程度也呈上升趋势。

智慧医疗作为智慧养老的关键环节,可以借助物联网的技术手段,实现医疗健康监测、预测和干预。

例如,老年人可佩戴指环、手环等智能设备,实时监测身体健康状态,如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及时反馈给医护人员或家属。

同时,设备还能为老年人提供定点叮嘱,为其更好的管理疾病和保持身体健康。

此外,物联网还能利用远程医疗技术,实现远程问诊、远程诊断、远程药品配送等服务,方便老年人获取医疗服务,减轻看病难的困扰。

二、智慧家居智慧家居是家庭物联网的重要应用方向,对于老年人来说,智慧家居的应用将带来极大的便利和安全保障。

智慧家居可以通过连接智能家电、智能物联传感器和互联设备等,使得家居环境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例如通过语音控制智能家电、通过智能门锁实现一键锁门、通过智能照明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等等。

此外,物联网技术还可用于实现老年人失踪监测、居家安全监测、食品安全监测等服务。

例如,智能传感器可以监测并分析老年人的行动路线和步态,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将会向家属或社工发出预警,及时采取措施,保障老人的安全。

三、智能健康智能健康是智慧养老的另一重要方面,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和个性化服务。

智能健康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方案、健康饮食建议、运动计划等指导。

例如,基于体征监测数据和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可以快速制订出适合老年人的健康方案,并记录老人的身体状况和健康指标的变化趋势,为老人未来的健康管理提供参考。

另外,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老年人的身体数据进行预测和分析,给出预防措施和生活建议,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一种创新应用。

通过物联网技术的连接和数据传输,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各种便利和关怀,帮助老年人更好地生活和管理健康。

本文将围绕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展开,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的设计需要考虑老年人的需求和特点。

老年人通常需要健康监测、家庭安全、紧急呼救以及社交等服务。

因此,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应该包括身体状况监测设备、智能家居安全系统、紧急呼叫设备以及社交平台等模块。

这些模块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进行联动,实现全方位的养老服务。

其次,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的实现需要依赖物联网传感器和设备的支持。

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如心率、体温、血压等。

此外,智能家居设备如智能门锁、智能摄像头、智能照明等也需要与养老服务平台相连,实现安全监控和远程控制。

同时,紧急呼叫设备如紧急按钮、床旁呼叫器等也需要与平台相互配合,确保老年人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求助。

第三,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的数据管理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和设备的连接,平台可以收集到大量的健康数据、家居数据以及社交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被用于实时监测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行为习惯以及社交关系,并进行分析和预测。

例如,平台可以通过分析老年人的运动轨迹和作息规律来评估其健康状况,通过分析社交数据来提供老年人的社交建议等。

因此,智慧养老服务平台需要具备强大的数据管理和分析能力。

第四,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应该兼容多个终端设备。

老年人使用的终端设备可能包括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电视等。

平台需要兼容各类终端设备,并提供相应的应用程序和接口。

通过与不同终端设备的连接,老年人可以方便地获取到养老服务平台的各种功能。

同时,兼容多个终端设备还能够方便老年人的家属和医护人员进行关怀和监控。

最后,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的安全性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养老服务平台涉及到老年人的健康数据、家庭安全数据以及社交数据等敏感信息。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养老与健康监测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养老与健康监测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养老与健康监测系统设计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养老与健康成为全球各国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为了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并提高养老服务效率,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养老与健康监测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智能养老与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旨在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和健康监测服务。

一、需求分析智能养老与健康监测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1. 健康监测功能:通过传感器技术对老年人的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包括血压、心率、血氧等指标,提供及时准确的健康状况反馈。

2. 活动监测功能:通过智能穿戴设备或智能家居设备对老年人的活动状态进行监测,如步数、消耗能量等,促进老年人主动参与运动。

3. 安全监测功能:通过智能门窗传感器、烟雾报警器等设备对老年人的居住环境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火灾、漏水等安全隐患。

4. 紧急救援功能:老年人遭遇突发疾病或意外情况时,能够通过紧急呼叫按钮或智能手表向家人或医护人员发送求助信号,实现快速救援。

5. 数据分析功能:对老年人健康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和指导,帮助老年人做出科学的生活调整。

二、系统设计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养老与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需要涉及硬件设备、传感器技术、数据通信和软件开发等方面。

1. 硬件设备:首先,系统需要配备各类传感器设备,如血压计、心率计、血氧仪等,用于监测老年人的生命体征。

其次,需要智能穿戴设备或智能家居设备,用于监测老年人的活动状态。

此外,还需要设置门窗传感器、烟雾报警器等用于安全监测功能。

最后,老年人需要配戴智能手表等便携设备,用于紧急救援功能的实现。

2.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智能养老与健康监测系统的核心,它能够感知周围环境变化并将数据转化为可用的信号。

各种传感器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实现对老年人的健康监测和活动监测。

3. 数据通信:系统中的传感器设备需要将获取到的数据传输到控制中心或云平台。

因此,需要选择适合的通信方式,如无线传感网(WSN)或蜂窝网络,确保数据的快速传输和可靠性。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健康养老监测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健康养老监测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健康养老监测系统设计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加,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为了解决养老服务难题,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智能健康养老监测系统的设计中,为老年人提供精准、便捷的健康监测和养老服务,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安全感。

一、系统需求分析智能健康养老监测系统的设计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1. 健康监测:系统需要能够监测老年人的生理参数,如心率、血压、体温等,并及时报警提示异常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救治措施。

2. 活动监测:为了保障老年人的安全,系统需要监测老年人的活动状态,如走路、坐下、躺卧等,并能够判断是否发生跌倒或异常情况。

3. 室内定位: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于老年人在室内的定位和跟踪,以提供安全保障和应急救援。

4. 社交互动:系统可以提供社交功能,老年人可以通过系统与家人、朋友进行联系和互动,增强交流和减少孤独感。

二、系统设计方案1. 硬件设备选择:智能健康养老监测系统的设计需要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用于数据的采集和传输。

可考虑使用可穿戴设备、家庭环境监测传感器等。

2. 数据采集与传输:通过可穿戴设备和传感器,获取老年人的生理参数和活动数据,并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将数据传输到云服务器或者本地服务器进行处理和存储。

3. 数据处理与分析:通过云服务器或本地服务器,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通过算法判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活动状态,并生成相应的报告。

4. 异常监测与报警:当系统监测到老年人的生理参数异常或者活动状态异常时,及时发送报警信息给家属或者养老机构,以便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5. 室内定位与跟踪:通过物联网技术,利用定位设备对老年人在室内的位置进行定位和跟踪,实现对老年人的安全保障和应急救援。

6. 社交互动平台:设计一个方便老年人与家人、朋友交流的社交互动平台,可以通过语音、视频、文字等方式进行沟通,减少老年人的孤独感。

7. 后台管理系统:设计一个后台管理系统,管理员可以对系统进行管理和监控,包括用户信息管理、报警信息接收处理、系统运行状态监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养老系统作者:李政林关磊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2020年第09期摘要:中国正面临人口结构老年化的局面,对于这一现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养老系统。

该系统以养老手环为载体,GSM通信为核心,搭配终端App以及社区服务平台,组成一套完善的智能养老系统。

养老手环主要包括跌倒检测、心率监测、体温监测、GPS 定位等。

老人摔倒或心率异常,手環则自动拨打求救电话并发送求救信息给子女和社区。

子女和社区也可在用户终端App和服务平台上随时查看老人的情况。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养老;跌倒检测;心率监测;养老手环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20)09-0141-03伴随青壮年劳力外出流动,农村出现空巢社会与空巢家庭,家庭养老演变为自力养老[1],农村老年人变成了空巢老人[2]。

随着健康医疗与便携式智能穿戴设备地快速发展,空巢老人的生活状态和身体状态能通过这些媒介被子女和社区工作者知晓,因此能实时掌握老人的情况并及时迅速的作出反应。

由于老人对智能操作系统的学习与接受能力较弱,本文提出的基于物联网[3]的智能养老系统是以GSM通信技术为依托,简化手环的操作界面与步骤,通过GPRS无线上传数据,在子女客户终端和社区服务平台终端显示,子女和社区可全程监护老人的生活状态。

如果系统GPS定位[4]检测到老人已经走出系统设置的电子围栏则判定老人有走失风险,手环会启动防走失模式并自动发送求助短信和定位信息。

1 整体设计方案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它包含老人端的智能手环应用、子女端的App应用、社区端的服务平台三部分。

采用嵌入式硬件设计手环通过服务器进行数据实时上传,App端和社区服务端对数据进行接收和处理。

系统如果检测到老人摔倒或心率异常以及主动求助等信息,则自动发送求助短信和定位信息并拨打报警电话。

手环还内置了NFC标签[5],如果老人走失,周围的群众可通过具有NFC功能的手机对手环进行识别,以便了解老人的基本情况以及子女联系方式等,及时联系相关人员,尽快找到老人所在位置,保护老人的安全。

2 系统硬件设计本系统中智能手环主要包括以下模块,心率监测[6-7]模块、体温监测模块、跌倒检测[8]模块、ARM v7处理器模块、报警模块。

系统的硬件设计如图2所示。

2.1 主控模块该手环主控模块采用MTK的MT2503嵌入式处理器,2503是基于ARMv7的物联网芯片平台,支持高精度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和2G基带,且GPS定位精准度高。

芯片片内带有通用IO口、UART接口、SPI接口、I2C接口、USB接口等。

2.2 心率监测心率监测选用的是光电反射式心率传感器[9]PAH80 11ET,该芯片功耗低性能高,封装集成2个绿光LED和一个红外LED。

它带有2个通信接口,即支持高达1Mbit/s的I2C接口和高达10Mbit/s的四线SPI接口。

当检测到手环佩戴者的心率出现异常时,手环会发送求救信息给子女和社区,社区会及时查看处理,以防止意外发生。

2.3 体温监测体温监测选用临床级温度传感器MAX30205,其可高精度测量温度,提供过热报警/中断/关断输出,通过I2C兼容2线串行接口进行通信。

通过疫情大家都意识到体温监测的重要性,养老手环加入了体温监测模块能极大地方便老人在生活中随时掌握自己的身体状态。

当手环检测到老人的体温超过常规值时将信息发送到子女的App上,让子女掌握老人的身体情况。

2.4 跌倒检测跌倒检测选择三轴加速度传感器ADXL345[10],它可以测量倾斜感应应用中的静态重力加速度,以及由于运动或冲击而产生的动态加速度。

其高分辨率(3.9mg/LSB)可以测量小于1.0°的倾斜度变化,测量精度高。

支持SPI(3线或4线)或I2C接口。

手环应用加速度传感器主要用来检测老人是否摔倒、摔倒后一段时间内是否站起来的情况。

摔倒后及时发送求救信息给子女和社区,并轮拨子女电话,子女能快速响应。

2.5 报警系统手环设置的报警系统由OLED屏、扁平式马达、喇叭组成。

当手环检测到老人摔倒未爬起或心率出现异常,则启动报警系统,屏幕上显示老人紧急求助信息、马达震动、发出警报声。

同时通过GPRS发送定位信息和报警信息给社区服务平台及子女App终端,并自动拨打求救电话。

3 系统软件设计MT2503开发平台用C语言进行编译,通过传感器采集手环佩戴者的各项数据,并上传到服务器。

手环不直接与终端App和社区服务平台通信,而是通过中间服务器进行数据的上传下发。

每一台移动通信设备包括手环都具有唯一地IMEI识别号,因此服务器能通过这唯一的识别号与手环和终端进行通信连接,且不会出错。

系统软件开机后,首先进行程序初始化;查询GSM和GPRS网络是否注册成功,成功后即可建立手环与服务器的连接;进行数据的传输和信息处理,从服务器上读取时间并设置心跳参数,获取传感器测量数据;发送心跳包、心率数据、位置信息等数据给服务器;终端设备从服务器端获取手环数据,更新终端交互界面。

系统软件流程如图3所示。

4 手机终端App设计考虑到老年人对智能手机的使用程度较低,拥有人数较少,手机终端App不能满足手环佩戴者的使用,主要是为老人的监护人、子女设计使用。

App绑定手环后可以查看到手环佩戴者的详细定位、心率、体温等数据,及时掌握老人的身体情况和位置。

遇到突发情况时,手环会向服务器发出报警消息,服务器会传输数据到对应的App上,App及时反馈以便子女能快速作出反应。

老人也可以通过手环发送语音消息在子女的App聊天群内,让老人的消息可同时被多个子女看见,解决有些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但想和子女群聊的困境。

5 社区服务平台设计与测试社区服务平台可以与多台养老手环绑定,通过中间服务器进行数据的传输,平台可以查看每位老人的手环数据,掌握他们的基本情况,减少社区养老服务工作者的工作压力。

当老年人遇到突發情况或走失时,社区能快速地定位老人,第一时间给老人提供医疗服务和援助。

社区服务电话与每个手环进行绑定,手环上有一个按键按下直接拨打社区服务电话,缩小老人与社区工作者之间的距离,让老人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智能养老系统能对老年人的日常行为作精准的监测。

当手环佩戴者正常行走、运动时,系统不报警;当手环佩戴者跌倒、心率异常时,系统迅速发出紧急求助信息并上报定位。

为测验系统监测的准确性,选取5位男性模拟老人运动状态进行四组实验,实验都是模拟正常生活作息状态,包括走路,跑步,坐下等运动。

实验一:做负重运动,监控心率数据;实验二:运动过程中监控体温数据;实验三:正常运动时突然跌倒可以起立,监控跌倒判断;实验四:正常运动时突然跌倒不能起立,监控跌倒判断。

五人进行同样的实验,每组实验进行20次。

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该系统能够较准确地测量人体在正常生活运动中的心率、体温,以及能正确的判断人体的运动状态。

但由于生病发烧、心率异常是特殊情况,本次实验并没有进行验证。

总而言之,本系统能正确识别人体运动状态,检测人体各项身体指标,准确发出报警求助信息,实现了预设的系统功能。

6 结语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现象,空巢老人的增多也加大了家庭和政府对于养老服务的难度。

本文利用智能可穿戴设备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提出的智能养老系统是顺应时代的潮流,也是社会需求的产物。

子女不在身边照顾时,社区也可以承担起守护老人安全的责任,在老人出现意外时及时救助,避免悲剧的发生。

目前本系统养老手环设计已经完成,后期将继续进行App和社区服务平台的设计,实现智能养老。

参考文献[1] 陆益龙.后乡土中国的自力养老及其限度:皖东T村经验引发的思考[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1):11-19+144.[2] 何颖,黄艳,王腾,等.社区独居老人智能监控系统的手环设计[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9,37(10):163-164+166.[3] 肖虹.物联网技术在空巢老人健康服务中的应用监测平台的设计[J].工业设计,2016(1):92-93.[4] 刘勃,王明伟,常立博.老年人运动状态监测和跌倒报警系统[J].计算机与现代化,2020(5):101-105.[5] Assa Abloy AB;Patent Issued for Method,System And Device For Generating,Storing,Using,And Validating NFC Tags And Data (USPTO 10,652,233)[J].Journal of Engineering,2020(03):212-215.[6] Marin,N.Goga and A.Doncescu,”[WiP]Sentiment Analysis Electronic Healthcare System Based on Heart Rate Monitoring Smart Bracelet,”2018 IEEE 11th Conference on Service-Oriented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 (SOCA),Paris,2018:99-104.[7] Ningning Xiao,Wei Yu,Xu Han. Wearable heart rate monitoring intelligent sports bracelet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J].Measurement,2020(01):164-168.[8] 刘树栋.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摔倒监测研究与设计[D].重庆:重庆理工大学,2016.[9] 张文超.基于社区老人的智能手环设计[J].中国设备工程,2018(4):120-122.[10] 蔡心源,梁守志,张声岚,等.老人智能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大众科技,2017,19(8):17-23+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