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医学总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最新1老年医学总论1PPT课件

01
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以及药物的药理学特性,制定
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优先使用非药物治疗
02
在可能的情况下,优先考虑非药物治疗,如物理治疗、心理治
疗等。
选药依据
03
根据疾病的诊断、病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身体状况、药物的
副作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28
常见药物副作用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严格掌握用药指征
避免不必要的用药,减少药物 副作用的发生。
合理选择药物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 选择副作用小、疗效好的药物
进行治疗。
调整药物剂量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 等因素,适当调整药物剂量,
避免药物过量或不足。
加强用药监护
密切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及 时发现并处理药物副作用。
2024/1/28
糖尿病
骨质疏松
认知障碍
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与动脉硬化、血管 弹性降低有关。
2024/1/28
老年人胰岛素分泌减 少,易导致血糖升高 。
如阿尔茨海默病、血 管性痴呆等,表现为 记忆力减退、思维混 乱等。
12
诊断方法与技巧探讨01源自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症状、既往 病史、家族史等。
02
体格检查
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 况,包括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呼吸系 统等。
Chapter
2024/1/28
3
老年医学定义及研究对象
2024/1/28
老年医学定义
研究人类衰老的机理、人体老年 性变化、老年病防治以及老年人 卫生与保健的科学。
研究对象
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重点关注 其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健康 问题。
老年医学总论 PPT

提出亚太地区60岁为老年期的开始 分析显示大于60岁的人群开始出现明显的衰老迹象
老年、老年期阶段、老龄社会的标准
1. WHO老年标准: 欧美 65岁 亚太 60岁
2. 老年期阶段划分的标准 (1) 初老期(老年前期):45 59岁 (2) 老年期: 60岁
其中70 79岁为中龄老人 其中80 89岁为高龄老人 (3) 长寿期: 90 岁 百岁老人:100岁
中国: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同時發生
• 我国老年人约占全球老年人口21.4%
2000年迈入老龄化国家
2005年老年人口约1.44亿 2010年老年人口约1.69亿,2014年 2亿 • 高龄化程度进一步加重 10年来高龄人口增加近一倍,2009年达1899万 • 空巢化比重进一步加大 城市空巢老人家庭已占到49.7%
上海1979年在全国率先进入老龄社会
• 2008 年底上海老年人口
≥60岁人口达到300.57万人 占总人口的21.6%
• 2011底年上海老年人口
总数347.76万人,约占总人口的24 . 5%
• 据预测,本市老年人口增速还将加快
到2015年,总量将突破400万,比重接近30%
• 百岁老人的增长速度最快,比前年增长10.3%,
这个概念让我们更具体、更形象、更深 入理解衰老(老化)
Evans, Beattic, Michel and Wilcock. Oxford Textbook of Griatric Medicine, 2nd edition. 2002,2-4
中国老龄化社会的主要特征
与其他国家相比 我国“未富先老” 老龄化发展迅猛(>3%) 老年人口规模巨大 高龄老龄化(增长最快的年龄组>5%) 迅速增长的“空巢”化(40%) 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倒置显著 居家养老率高(城市90.7%、农村97.3%)
老年、老年期阶段、老龄社会的标准
1. WHO老年标准: 欧美 65岁 亚太 60岁
2. 老年期阶段划分的标准 (1) 初老期(老年前期):45 59岁 (2) 老年期: 60岁
其中70 79岁为中龄老人 其中80 89岁为高龄老人 (3) 长寿期: 90 岁 百岁老人:100岁
中国: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同時發生
• 我国老年人约占全球老年人口21.4%
2000年迈入老龄化国家
2005年老年人口约1.44亿 2010年老年人口约1.69亿,2014年 2亿 • 高龄化程度进一步加重 10年来高龄人口增加近一倍,2009年达1899万 • 空巢化比重进一步加大 城市空巢老人家庭已占到49.7%
上海1979年在全国率先进入老龄社会
• 2008 年底上海老年人口
≥60岁人口达到300.57万人 占总人口的21.6%
• 2011底年上海老年人口
总数347.76万人,约占总人口的24 . 5%
• 据预测,本市老年人口增速还将加快
到2015年,总量将突破400万,比重接近30%
• 百岁老人的增长速度最快,比前年增长10.3%,
这个概念让我们更具体、更形象、更深 入理解衰老(老化)
Evans, Beattic, Michel and Wilcock. Oxford Textbook of Griatric Medicine, 2nd edition. 2002,2-4
中国老龄化社会的主要特征
与其他国家相比 我国“未富先老” 老龄化发展迅猛(>3%) 老年人口规模巨大 高龄老龄化(增长最快的年龄组>5%) 迅速增长的“空巢”化(40%) 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倒置显著 居家养老率高(城市90.7%、农村97.3%)
第一章老年医学概论ppt课件

第三节 老年期生理变化及特征
❖ 3.适应能力的变化
❖ 老年人对内外环境的改变的适应能力下降 ❖ 体力活动时易心慌气短,活动后恢复时间延长。对
冷、热适应能力减弱,夏季易中暑,冬季易感冒。 一些年轻人很易应付的体、脑力劳动,老年人常难 以负担。 ❖ 由于对体位适应能力减退,老年人血压波动大,老 年人代谢能力低下,如经口或静脉注射葡萄糖负荷 或静脉注射钙负荷。其高血糖或高血钙均持续时间 较长,可见老年人的内环境稳定性较年青人低。
第四节 老年学与老年医学
❖ 3、预防医学 ❖ 研究如何预防老年人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如
何保护病残老人的机能,建立预防老年病及 抗衰老的手段
第四节 老年学与老年医学
❖ 4、建立良好的保障生命质量的环境 ❖ 环境因素应是广义的,包括老年人的情绪、
生活、锻炼、营养、防治疾病,对外界环境 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等等
第二节 衰老学说
(二)关于衰老的学说
❖ ①古代的衰老学说 ❖ (1)温热说(Warm theory):古希腊.希波克拉底
(Hippocrates)认为生命活动靠的是“温”和“热” 在体内的流动,温热的中心是心脏,并可通过脉管 分布全身,当“温、热”减少时,生命也就衰老了, 持续至20世纪初期 ❖ (2)磨损学说(wear and tear theory):身体如 同日常生活中的器具一样在长期使用中逐渐磨损, 特别是已高度分化,细胞不再分裂增殖的组织器官, 会因磨损而退化或消失。
年病有关 ) ❖ ⑨发病诱因与年轻人不同 ❖ ⑩药物治疗容易出现副作用
第五节 老年医学学科特点及发展现状、展望
第五节 老年医学学科特点 及发展现状、展望
一、老年医学学科特点
第五节 老年医学学科特点及发展现状、展望
第一章老年医学总论课件

疾病风险评估
通过询问病史、家族史、生活习惯 等,评估老年人患某些疾病的风险 ,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Hale Waihona Puke 健康指导与教育饮食指导
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疾病 史,指导他们合理安排膳食, 控制热量摄入,选择富含营养
的食物。
运动指导
鼓励老年人参加适当的运动, 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体
质和预防肌肉萎缩。
药物指导
对于一些慢性疾病或伤残,老年人需要进行长期的康复训练,以恢复身体功能和 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
护理是老年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日常生活照顾、医疗护理、心理护理等。
04
老年人健康管理
健康检查与评估
定期体检
为老年人建立定期体检制度, 以便早期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
身体功能评估
评估老年人的身体功能,包括日 常生活能力、认知能力、肌肉力 量等,为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方 案提供依据。
康复治疗
针对老年人的慢性疾病或伤残,提供康复治疗 服务,如物理疗法、作业疗法等,以促进身体 功能的恢复。
05
老年医学的研究与发展
老年医学的研究与发展
• 请输入您的内容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3
老年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老年人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 、充足的休息和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
定期体检
老年人应该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检测和早期发现潜在的健康问 题。
积极应对慢性疾病
对于已经存在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人应该积 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管理。
骨质疏松
老年人骨骼钙质流失,导致骨质疏松,易发生骨 折。
通过询问病史、家族史、生活习惯 等,评估老年人患某些疾病的风险 ,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Hale Waihona Puke 健康指导与教育饮食指导
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疾病 史,指导他们合理安排膳食, 控制热量摄入,选择富含营养
的食物。
运动指导
鼓励老年人参加适当的运动, 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体
质和预防肌肉萎缩。
药物指导
对于一些慢性疾病或伤残,老年人需要进行长期的康复训练,以恢复身体功能和 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
护理是老年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日常生活照顾、医疗护理、心理护理等。
04
老年人健康管理
健康检查与评估
定期体检
为老年人建立定期体检制度, 以便早期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
身体功能评估
评估老年人的身体功能,包括日 常生活能力、认知能力、肌肉力 量等,为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方 案提供依据。
康复治疗
针对老年人的慢性疾病或伤残,提供康复治疗 服务,如物理疗法、作业疗法等,以促进身体 功能的恢复。
05
老年医学的研究与发展
老年医学的研究与发展
• 请输入您的内容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3
老年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老年人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 、充足的休息和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
定期体检
老年人应该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检测和早期发现潜在的健康问 题。
积极应对慢性疾病
对于已经存在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人应该积 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管理。
骨质疏松
老年人骨骼钙质流失,导致骨质疏松,易发生骨 折。
老年医学总论课件

,并在合同中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06
老年医学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 挑战分析
技术创新推动老年医学发展
智能化医疗设备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 发展,未来将有更多智能化医疗 设备应用于老年医学领域,提高
诊断和治疗的精准度和效率。
远程医疗技术
远程医疗技术将为老年人提供更 加便捷的医疗服务,减少出行和 等待时间,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
特点
老年医学关注老年人的特殊生理和心理需求,注重综合性评估和治疗,强调预 防为主,关注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
老年医学发展历程
起源
老年医学起源于古代,当时主要 关注老年人的生活照顾和疾病治
疗。
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技术的 进步,老年医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 独立的学科,开始关注老年人的健 康需求和生命质量。
老年医学总论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老年医学概述 • 老年人生理特点 • 老年人心理特点 • 老年人常见疾病及预防 • 老年医学伦理与法律问题探讨 • 老年医学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
挑战分析
01
老年医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老年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衰老过程及老年人健康问题的学科。它涵盖了生物学 、医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旨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健康寿命。
医务人员应对老年人的健康和福祉负责, 尽职尽责地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法律责任与义务探讨
医疗过失与法律责任
01
医务人员如因疏忽或不当行为导致老年人受到伤害,将面临法
律责任和惩罚。
保密义务与隐私权
02
医务人员有义务保护老年人的隐私和保密信息,不得泄露其个
人信息和病情。
合同义务与告知义务
老年医学总论课件

❖ 衰老与老年也不是相同的。不同个体衰老出现的时间和速度 是不同的,因而没有一个确定的时间作为衰老出现的标志。 而老年则是指一个阶段,到了这个阶段机体开始出现衰老的 迹象。因而老年的界定依据应是在这个能力段大多数人开始 出现明显的衰老表现。
-
9
二、衰老的机制
❖ 衰老的机制比较复杂,目前尚不能用一种理论来加以解释, 衰老很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关于衰老机制的学 说很多,主要有遗传程序衰老学说、自由基学说、神经内分 泌学说和免疫衰老学说等。
❖
-
7
❖ 3、渐进性(progressive):衰老是一持续渐进的演变过程且 逐步加重,一旦表现出来则不可逆转。不同的个体、同一个 个体的不同组织器官和系统衰老的速度不同。
❖ 4、内生性(intrinsi):衰老是生物体内在发展的必然规律,是 不可避免的。衰老源于生物固有的特性(如遗传),不是环境 造成的。但受环境的影响。
❖ 1.遗传程序衰老学说
❖ 该学说认为衰老如同生长、发育、成熟一样,均是由遗传 程序决定的。这种遗传程序使生物体按时表达出生长、发育、 成熟、衰老的生命现象。也就是说这种遗传程序像一个“生 物钟”支配着这些生命现象循序展开。目前的实验已经证明 这个“生物钟”就是细胞核内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它控 制着生物个体的衰老程序。然而, DNA如何控制衰老,目 前仍不清楚,有多种猜测。
分老年人的通用标准。
-
5
❖ 5.健康老年人
❖ WH0提出“健康是不仅仅没有疾病或体弱, 而是在躯体、心理和社会方面都保持完好的 状态”,即身心健康。因此,专家建议,具 备形体健康、功能正常、没有疾病、心理健 康、适应社会五条标准的老年人才能称得上 是健康老年人。
-
6
-
9
二、衰老的机制
❖ 衰老的机制比较复杂,目前尚不能用一种理论来加以解释, 衰老很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关于衰老机制的学 说很多,主要有遗传程序衰老学说、自由基学说、神经内分 泌学说和免疫衰老学说等。
❖
-
7
❖ 3、渐进性(progressive):衰老是一持续渐进的演变过程且 逐步加重,一旦表现出来则不可逆转。不同的个体、同一个 个体的不同组织器官和系统衰老的速度不同。
❖ 4、内生性(intrinsi):衰老是生物体内在发展的必然规律,是 不可避免的。衰老源于生物固有的特性(如遗传),不是环境 造成的。但受环境的影响。
❖ 1.遗传程序衰老学说
❖ 该学说认为衰老如同生长、发育、成熟一样,均是由遗传 程序决定的。这种遗传程序使生物体按时表达出生长、发育、 成熟、衰老的生命现象。也就是说这种遗传程序像一个“生 物钟”支配着这些生命现象循序展开。目前的实验已经证明 这个“生物钟”就是细胞核内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它控 制着生物个体的衰老程序。然而, DNA如何控制衰老,目 前仍不清楚,有多种猜测。
分老年人的通用标准。
-
5
❖ 5.健康老年人
❖ WH0提出“健康是不仅仅没有疾病或体弱, 而是在躯体、心理和社会方面都保持完好的 状态”,即身心健康。因此,专家建议,具 备形体健康、功能正常、没有疾病、心理健 康、适应社会五条标准的老年人才能称得上 是健康老年人。
-
6
2024年度-第一章老年医学总论课件

医疗和养老支出增加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医疗和养老支 出将大幅增加,给政府财政带来巨大 压力。
社会福利制度面临挑战
老龄化对社会福利制度造成冲击,需 要改革和完善社会福利制度以适应老 龄化社会的需求。
经济增长潜力受限
老龄化导致劳动力短缺和创新能力下 降等问题,限制了经济增长的潜力。
10
03
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与变化
5
老年医学在医学领域地位
学科地位
老年医学已成为现代医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贯穿预防、医疗、康复等 多个领域。
社会意义
随着全球老龄化趋势加剧,老年医学在促进健康老龄化、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6
02
老龄化社会现状及挑战
7
全球老龄化趋势分析
老龄化速度加快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生育率的下降,全球老龄化速度正 在加快,预计到205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占总人 口的比例达到16%以上。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老年人应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食物,以补充多种 维生素和矿物质。建议每天摄入适量的深色蔬菜 、水果和薯类食物。
21
营养补充剂使用注意事项
合理使用营养补充剂
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适当使用营养补充剂,但应注意不要过量使用,以免对身体造成负担。建议在医生或营养师 的指导下使用营养补充剂。
注意营养补充剂的成分和剂量
感官功能下降、认知能力减退等生理变化可能导致老年人出现孤独、无助等心理问题。
心理变化对生理的影响
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可能导致老年人出现失眠、食欲不振等生理症状。
生理心理相互作用
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例如,慢性疾病可能导致心理压力增 加,而心理压力又可能加重疾病症状。因此,在老年医学中,需要综合考虑老年人的生理 和心理状况,制定全面的治疗方案。
老年医学概论PPT(完整版)

适当的运动和锻炼
推荐老年人进行适量的运动和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 缓解心理压力和改善情绪。
家庭关爱在心理健康中作用
1 2
家庭成员的支持和理解
家庭成员应给予老年人足够的关心和支持,理解 他们的情感需求,积极沟通。
家庭氛围的营造
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让老年人在家庭中 感受到温暖和归属感。
3
03 常见老年疾病及防治策略
心血管疾病风险与防控措施
风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 胖等。
预防措施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如降压药、降脂药等); 心脏康复;手术治疗(如冠状动脉搭 桥术等)。
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戒烟限酒;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
骨质疏松和骨折预防措施
风险因素
年龄增长、女性绝经后、低钙饮 食、缺乏运动等。
60-70岁年龄段
可以选择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太极、瑜伽、慢跑等,每次锻炼时间不少于20分钟,每 周进行2-4次。
70岁以上年龄段
建议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园艺、家务劳动等,每次锻炼时间不少于10分钟,每天进 行多次。
安全有效地进行运动锻炼
运动前评估
在开始运动锻炼前,应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了 解自身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避免运动风险。
发展历程
老年医学起源于20世纪初,随着 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逐渐发 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老龄化社会现状及挑战
老龄化社会现状
全球范围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预计到 2050年将超过16%。
面临的挑战
包括老年人健康问题、医疗保障、养老服务、社会经济负担 等方面。
老年医学目标与任务
目标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如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等);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 法等);非药物治疗(如音乐疗法、光照疗法等)。
推荐老年人进行适量的运动和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 缓解心理压力和改善情绪。
家庭关爱在心理健康中作用
1 2
家庭成员的支持和理解
家庭成员应给予老年人足够的关心和支持,理解 他们的情感需求,积极沟通。
家庭氛围的营造
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让老年人在家庭中 感受到温暖和归属感。
3
03 常见老年疾病及防治策略
心血管疾病风险与防控措施
风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 胖等。
预防措施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如降压药、降脂药等); 心脏康复;手术治疗(如冠状动脉搭 桥术等)。
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戒烟限酒;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
骨质疏松和骨折预防措施
风险因素
年龄增长、女性绝经后、低钙饮 食、缺乏运动等。
60-70岁年龄段
可以选择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太极、瑜伽、慢跑等,每次锻炼时间不少于20分钟,每 周进行2-4次。
70岁以上年龄段
建议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园艺、家务劳动等,每次锻炼时间不少于10分钟,每天进 行多次。
安全有效地进行运动锻炼
运动前评估
在开始运动锻炼前,应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了 解自身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避免运动风险。
发展历程
老年医学起源于20世纪初,随着 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逐渐发 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老龄化社会现状及挑战
老龄化社会现状
全球范围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预计到 2050年将超过16%。
面临的挑战
包括老年人健康问题、医疗保障、养老服务、社会经济负担 等方面。
老年医学目标与任务
目标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如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等);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 法等);非药物治疗(如音乐疗法、光照疗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器反应障碍,故易产生体位性低血压,可 导致晕厥,昏迷,衰竭或骨折。如多沙 唑嗪,甲基多巴,乌拉地尔等均可引起 体位性低血压反应。宜从小剂量开始。
利尿剂 噻嗪类利尿剂可能发生体位性
低血压和电解质紊乱,增加强心苷 毒性。过强的利尿作用可产生尿潴 留。使用螺内酯及氨苯蝶啶易发生 高血钾症,,应避免与血管紧张素转 化酶抑制剂合用
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
44岁以下 青年人 45~59岁 中年人 60~74岁 年轻老人 75岁以上 老年人 90岁以上 长寿老人
衰老
生命周期中随着时间 进展而表现出的形态和功 能不断衰退,恶化直至死 亡的过程。
衰老的特征
累积性 (cummulativi) 普遍性 (universal) 渐进性 (progressive) 内生性 (intrinsic) 危害性 (deleterious)
(1)在达到治疗目的的前提下,尽量选用 不良反应少的或轻的药物。
(2)同期用药一般不宜超过3-4种,过多 药物合用会加重不良反应。
(3)对有些慢性病,尚无合适治疗用药时, 宁可不用。
(4)老年人的用药剂量一般采用成年人剂 量的 1/2—2/3或3/4。
(5)疗程宜短,避免长期用药,防止蓄积 中毒。
心房颤动,而缺乏兴奋性、代谢性增 高表现和眼部征象。
5、而甲状腺功能低下往往以心包积 液,胸腔积液和贫血为主要表现。
6、肿瘤性疾病症状不典型甚至无症状 7、某些严重肺感染肺部症状轻微,仅
表现为乏力、纳差甚至突然发生休 克、意识障碍。 8、某些脑卒中的突出表现为精神和行 为异常。
二、多种疾病同时并存
据报道,在住院患者中,年龄高于80 岁的老年人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 4l—50岁为11.8%,10—30岁仅3%。 把老年人群的安全用药放在首位是非 常必要的。
I. 治疗目的的原则 II. 选药原则 III.剂量与剂型原则 IV.依从性原则 V. 药物疗效观测原则
治疗目的的原则 明确用药目的,权衡用药利弊,确定: 是否应该用药物治疗 是否应该立即用药物治疗
脑细胞数量减少 脑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减少 脑内酶活性降低
老年人对中枢抑制药物敏感性增高
应用镇痛药物和非甾体消炎药不良 反应高于年轻人
对心血管系统 药物反应的变化
1.对洋地黄类正性肌力作用敏感性低, 而对其毒性反应敏感性高,更容易 中毒。
2.服用α受体阻断剂易致直立性低血压, 中枢性降压药易出现神经精神系统 副反应。
老 年医学
总论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熊晶
老年医学:
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 是研究人体衰老的特征、过程、 原因、机制及老年病、延年益 寿和延缓衰老措施等问题的一 门科学。
老年人有那些常见病 老年人的发病和临床特点 怎样合理治疗老年人的疾病
实际年龄和生物年龄
实际年龄:按出生年、月、日计 算出来的某一个体的年龄。
3.对硝酸甘油的扩血管作用增强,对β 受体阻断剂的负性频率作用反应差。
对降血糖药和激素类 药物反应的变化
➢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对低血糖非 常敏感,长效降糖药物易致低血糖 反应。
➢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 增加,最好不用,非用不可时应减 少剂量。
对口服抗凝 药物反应的变化
老年人服用华法令作用和不 良反应均增强,因此减少剂量注 意观察。
选药原则 能少则少,先重、急,后轻、缓 合并用药尽可能疗效协同,副反应拮抗
剂量与剂型原则
从小于常用量的最小剂量开始,逐 渐增至有效剂量,一般用成人剂量 的四分之三。
根据个体情况选用片剂、水剂、喷 剂和注射剂。
依从性原则 尽量减少药物种类,简化给药方案
消心痛 5mg
2片 3/日
阿斯匹林25mg 3片 1/日 早上
(6)最好在家人监护下按医嘱服药。 (7)用药期间,要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抗生素类 老年人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应
慎之又慎 ,肾功能减退的老年人应慎 用第一代头孢菌素,更应避免与有肾 毒性的药物合用。喹诺酮类药物所致 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老年人比年轻人 高,且也更易出现肾脏不良反应。
抗高血压药物 老年人对降压药的耐受性差,压力感
生物年龄:取决于组织器官的结 构和功能老化的程度,是反应器 官功能状况的一个指标。
心理年龄:是指生理发育成长的 年龄特点,与实际年龄亦不一定 完全一致
我国老年人的年龄分期:
45~59岁 老年前期(中老年人) 60~89岁 老年期 (老年人) 90岁以上 长寿期 (长寿老人) 100岁以上 长寿期 (百岁老人)
尼群地平10mg 1片 3/日
舒乐安定 2mg 1片 每晚
癃闭舒胶囊0.25g 3个 3/日
欣康20mg
1片 早餐、临睡
拜阿斯匹林100mg 1片 早餐
拜心同30mg
1片 早餐
舒乐安定 2mg 1片
临睡
哈乐 2mg
1片
临睡
药物疗效观测原则 密切观察服药后的反应,出现异常 及时处理 掌握指征、探索最佳、保证疗效、减 少毒副作用
1、多脏器病变:既有高血压,又有糖尿病,冠心 病和慢阻肺。
2、同一脏器多种病变:集冠心病、肺心病、瓣膜 病甚至心肌病变与一心。
3、初发时表现为胆囊炎症状,就诊时已发展成胰 腺炎。
4、就诊主诉可能是难治性皮肤丹毒,根本原因是 糖尿病没有满意控制。因脑梗死就诊,但罪魁 祸首可能是肺肿瘤。
三、容易发生并发症
神经、精神系统并发症 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 肺感染、血栓形成 肌肉萎缩、尿潴留 褥疮、直立性低血压、
四、病程进展快 五、药物的不良反应多 六、病史采集困难且可信度低
为什么强调老年人合理用药、个体化给药
重要器官结构和功能的衰退 往往同时应用多种药物治疗 个体差异较年轻人更大
老年人对中枢神经系统 药物反应的变化
消化系统药物
西咪替丁除可引起肝损害外,老年人大 剂量使用易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精神错乱, 幻觉,妄想等。宜选用传程序衰老学说 ➢自由基学说 ➢神经内分泌学说 ➢免疫衰老学说
一、临床表现不典型
老年人感受性差,反 应性低,起病隐匿,症状 轻微,容易漏诊误诊。
1、严重感染可只有低热甚至不发热 2、心肌梗死可以无痛,只表现为胸闷、
气短或晕厥。 3、胆石症、胃穿孔和阑尾炎疼痛可以很
轻,无腹肌紧张。 4、甲状腺功能亢进常表现为心动过速或
利尿剂 噻嗪类利尿剂可能发生体位性
低血压和电解质紊乱,增加强心苷 毒性。过强的利尿作用可产生尿潴 留。使用螺内酯及氨苯蝶啶易发生 高血钾症,,应避免与血管紧张素转 化酶抑制剂合用
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
44岁以下 青年人 45~59岁 中年人 60~74岁 年轻老人 75岁以上 老年人 90岁以上 长寿老人
衰老
生命周期中随着时间 进展而表现出的形态和功 能不断衰退,恶化直至死 亡的过程。
衰老的特征
累积性 (cummulativi) 普遍性 (universal) 渐进性 (progressive) 内生性 (intrinsic) 危害性 (deleterious)
(1)在达到治疗目的的前提下,尽量选用 不良反应少的或轻的药物。
(2)同期用药一般不宜超过3-4种,过多 药物合用会加重不良反应。
(3)对有些慢性病,尚无合适治疗用药时, 宁可不用。
(4)老年人的用药剂量一般采用成年人剂 量的 1/2—2/3或3/4。
(5)疗程宜短,避免长期用药,防止蓄积 中毒。
心房颤动,而缺乏兴奋性、代谢性增 高表现和眼部征象。
5、而甲状腺功能低下往往以心包积 液,胸腔积液和贫血为主要表现。
6、肿瘤性疾病症状不典型甚至无症状 7、某些严重肺感染肺部症状轻微,仅
表现为乏力、纳差甚至突然发生休 克、意识障碍。 8、某些脑卒中的突出表现为精神和行 为异常。
二、多种疾病同时并存
据报道,在住院患者中,年龄高于80 岁的老年人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 4l—50岁为11.8%,10—30岁仅3%。 把老年人群的安全用药放在首位是非 常必要的。
I. 治疗目的的原则 II. 选药原则 III.剂量与剂型原则 IV.依从性原则 V. 药物疗效观测原则
治疗目的的原则 明确用药目的,权衡用药利弊,确定: 是否应该用药物治疗 是否应该立即用药物治疗
脑细胞数量减少 脑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减少 脑内酶活性降低
老年人对中枢抑制药物敏感性增高
应用镇痛药物和非甾体消炎药不良 反应高于年轻人
对心血管系统 药物反应的变化
1.对洋地黄类正性肌力作用敏感性低, 而对其毒性反应敏感性高,更容易 中毒。
2.服用α受体阻断剂易致直立性低血压, 中枢性降压药易出现神经精神系统 副反应。
老 年医学
总论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熊晶
老年医学:
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 是研究人体衰老的特征、过程、 原因、机制及老年病、延年益 寿和延缓衰老措施等问题的一 门科学。
老年人有那些常见病 老年人的发病和临床特点 怎样合理治疗老年人的疾病
实际年龄和生物年龄
实际年龄:按出生年、月、日计 算出来的某一个体的年龄。
3.对硝酸甘油的扩血管作用增强,对β 受体阻断剂的负性频率作用反应差。
对降血糖药和激素类 药物反应的变化
➢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对低血糖非 常敏感,长效降糖药物易致低血糖 反应。
➢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 增加,最好不用,非用不可时应减 少剂量。
对口服抗凝 药物反应的变化
老年人服用华法令作用和不 良反应均增强,因此减少剂量注 意观察。
选药原则 能少则少,先重、急,后轻、缓 合并用药尽可能疗效协同,副反应拮抗
剂量与剂型原则
从小于常用量的最小剂量开始,逐 渐增至有效剂量,一般用成人剂量 的四分之三。
根据个体情况选用片剂、水剂、喷 剂和注射剂。
依从性原则 尽量减少药物种类,简化给药方案
消心痛 5mg
2片 3/日
阿斯匹林25mg 3片 1/日 早上
(6)最好在家人监护下按医嘱服药。 (7)用药期间,要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抗生素类 老年人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应
慎之又慎 ,肾功能减退的老年人应慎 用第一代头孢菌素,更应避免与有肾 毒性的药物合用。喹诺酮类药物所致 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老年人比年轻人 高,且也更易出现肾脏不良反应。
抗高血压药物 老年人对降压药的耐受性差,压力感
生物年龄:取决于组织器官的结 构和功能老化的程度,是反应器 官功能状况的一个指标。
心理年龄:是指生理发育成长的 年龄特点,与实际年龄亦不一定 完全一致
我国老年人的年龄分期:
45~59岁 老年前期(中老年人) 60~89岁 老年期 (老年人) 90岁以上 长寿期 (长寿老人) 100岁以上 长寿期 (百岁老人)
尼群地平10mg 1片 3/日
舒乐安定 2mg 1片 每晚
癃闭舒胶囊0.25g 3个 3/日
欣康20mg
1片 早餐、临睡
拜阿斯匹林100mg 1片 早餐
拜心同30mg
1片 早餐
舒乐安定 2mg 1片
临睡
哈乐 2mg
1片
临睡
药物疗效观测原则 密切观察服药后的反应,出现异常 及时处理 掌握指征、探索最佳、保证疗效、减 少毒副作用
1、多脏器病变:既有高血压,又有糖尿病,冠心 病和慢阻肺。
2、同一脏器多种病变:集冠心病、肺心病、瓣膜 病甚至心肌病变与一心。
3、初发时表现为胆囊炎症状,就诊时已发展成胰 腺炎。
4、就诊主诉可能是难治性皮肤丹毒,根本原因是 糖尿病没有满意控制。因脑梗死就诊,但罪魁 祸首可能是肺肿瘤。
三、容易发生并发症
神经、精神系统并发症 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 肺感染、血栓形成 肌肉萎缩、尿潴留 褥疮、直立性低血压、
四、病程进展快 五、药物的不良反应多 六、病史采集困难且可信度低
为什么强调老年人合理用药、个体化给药
重要器官结构和功能的衰退 往往同时应用多种药物治疗 个体差异较年轻人更大
老年人对中枢神经系统 药物反应的变化
消化系统药物
西咪替丁除可引起肝损害外,老年人大 剂量使用易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精神错乱, 幻觉,妄想等。宜选用传程序衰老学说 ➢自由基学说 ➢神经内分泌学说 ➢免疫衰老学说
一、临床表现不典型
老年人感受性差,反 应性低,起病隐匿,症状 轻微,容易漏诊误诊。
1、严重感染可只有低热甚至不发热 2、心肌梗死可以无痛,只表现为胸闷、
气短或晕厥。 3、胆石症、胃穿孔和阑尾炎疼痛可以很
轻,无腹肌紧张。 4、甲状腺功能亢进常表现为心动过速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