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灌技术计算
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喷灌有显著的省水、省工、少占耕地、不受地形限制、灌水均匀和增产等效果,属先进的田间灌水技术。
与明渠输水的地面灌溉相比,喷灌节水30%~50%,粮食作物增产10%~20%,经济作物增产20%~30%,蔬菜增产1~2倍。
但喷灌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作业受风影响,高温、大风天气不易喷洒均匀,喷灌过程中的蒸发损失较大等,而且喷灌的投资比一般地面灌水方法投资要高。
茶园、露地蔬菜等且用固定式喷灌,大田作物可用机组式喷灌或移动(管道)式喷灌系统。
需注意的是,目前看来果树一般不适且用喷灌而且用微灌,因为喷灌容易击落果树花和幼果;喷灌难于结合施肥,而微灌容易做到这一点;喷灌投资一般高于微灌;微灌比喷灌更节水;微灌灌水量能更精确控制,确保灌水适时适量。
当然微灌也有需要注意的缺点:对管理人员责任心要求更高,要防止或及时排除灌水器堵塞。
设计资料:1.喷灌系统的分类与选型喷灌系统分管道式喷灌系统和机组式喷灌系统两大类。
(1)管道式喷灌系统管道式喷管系统分固定式、移动式和半固定式三类。
固定式喷灌系统除竖管(也叫立管)外干管、支管都埋于地下,并有固定的首部枢纽(泵房、水泵、动力机等),这种喷灌系统投资较高,但管理比较方便;移动喷灌系统的所有管道都可移动作业,且水泵与动力机也是可以移动的,移动式喷灌系统可在不同田块移动作业,因此单位面积投资较低,其缺点是管理操作劳动强度较大;半固定式喷灌系统枢纽和主干管固定,支管和竖管可移动作业,半固定式的优缺点介与前两者之间。
目前看来,固定式喷灌系统应用最普遍。
一般的经济作物,如蔬菜、果树、花草等都宜选用固定式喷灌系统。
北方一些地区大田喷灌常选用移动式喷灌系统(铝合金管道)。
半固定式喷灌系统应用最少。
(2)机组式喷灌系统机组式喷灌系统类型很多,按大小分可分为轻型、小型、中型和大型喷灌机系统。
南方地区河网较密,宜选用轻型(手抬式)、小型喷灌机(手推车式),少数情况下也可选中型喷灌机(如绞盘式喷灌机)。
喷灌系统水力计算

喷灌系统的分类与组成
分类
喷灌系统可以根据喷头的种类、工作 压力、灌溉方式等因素进行分类。
组成
喷灌系统主要由水源、水泵、管路、 喷头等部分组成。
喷灌系统的应用与发展
应用
喷灌系统广泛应用于农田、园林、果园等领域的灌溉。
发展
随着节水灌溉技术的不断发展,喷灌系统的技术水平和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提高 和扩大。
喷灌系统水力计算
目录
• 喷灌系统概述 • 水力计算基础知识 • 喷头水力性能计算 • 管路水力计算 • 喷灌系统水力优化设计 • 工程实例分析
01
喷灌系统概述
喷灌系统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喷灌系统是一种通过喷头将水均 匀喷洒到土壤表面的灌溉方式。
特点
喷灌系统能够均匀地湿润土壤, 节水、节能,且适应性强,可用 于各种地形和土壤条件。
考虑风向影响
在布置喷头时,应充分考虑风向的影响,尽量避免风力对喷灌效果的 影响,提高灌溉均匀度。
06
工程实例分析
实例一:小型果园喷灌系统水力计算
计算步骤
首先根据果园的面积和地形条件确定喷头的 数量和布置方式,然后根据喷头的流量和压 力要求,计算水泵的功率和管径。
注意事项
由于小型果园地形可能较为复杂,需要特别 注意喷头的布置和管线的布局,以确保喷灌
均匀灌溉
优化喷头的布置和水量分配,实现灌溉水量的均匀分布, 保证作物生长的均匀性,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简便操作
喷灌系统的水力设计应便于操作和维护,如采用模块化设 计、易于拆卸的结构等,降低使用难度,提高系统的使用 寿命。
喷灌系统布局优化
充分考虑地形地貌
根据地形地貌的特点,合理规 划喷灌系统的布局,充分利用 自然条件,减少工程量,降低
灌排新技术常见问题解答4

灌排新技术常见问题解答4灌溉排⽔新技术百问百答(第四期)第3章节⽔灌溉技术上⼀期对应教材第3章的3.1~3.4节,本期对应教材的3.5~3.9节,主要内容为喷灌、微灌、⽔稻节⽔灌溉以及⾬⽔集蓄灌溉⼯程。
30、何谓喷灌?与其他灌⽔⽅式相⽐,喷灌有何优缺点?喷灌是利⽤压⼒管道输⽔,经喷头将⽔喷射到空中,形成细⼩的⽔滴,象降⾬⼀样均匀地洒落在地⾯,湿润⼟壤并满⾜作物需⽔要求的⼀种灌溉⽅式。
与传统的地⾯灌⽔⽅法相⽐,喷灌具有明显的优点:节约⽤⽔、增加农作物产量、提⾼农作物品质、省⼯省地、适应性强,⽽且有利于实现灌⽔机械化和⾃动化,还可结合喷灌进⾏喷肥、喷药、防⼲热风、防霜冻等。
喷灌也有⼀些缺点,如初期投资⼤、能源消耗⼤、运⾏维修费较⾼。
此外,喷灌受风影响⼤,风速⼤于3级时不宜采⽤。
但随着⽣产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以及喷灌技术和设备的改进与提⾼,喷灌将会得到稳定的发展。
31、喷灌系统由哪⼏部分组成?系统主要类型有哪些?(1)喷灌系统的组成喷灌系统是由⽔源取⽔并输送、分配到⽥间进⾏喷洒灌溉的⽔利⼯程设施,按其设备组成可分为管道式和机组式两⼤类。
⼀个完整的管道式喷灌系统⼀般应包括⽔源、机泵、压⼒管道和⽥间喷灌设备。
⽔源:喷灌⽔源要符合灌溉⽔质要求,除⾼含沙⽔及⼀些劣质⽔质外,河流、渠道、库塘和井泉等都可作为喷灌⽔源。
机泵:喷灌系统常采⽤离⼼泵、潜⽔泵、深井泵等作为提⽔加压⼯具,其配备的动⼒可由电动机、柴油机、汽油机等,其配套功率根据⽔泵要求确定。
压⼒管道:喷灌使⽤有压⽔,⼀般采⽤压⼒管道进⾏输配⽔。
喷灌管道⼀般分为⼲管、⽀管两级,⼲管起输配⽔作⽤,⽀管是⼯作管道。
⽥间喷灌设备:包括喷头、竖管、⽀架等,喷头是喷灌专⽤设备,竖管是连接⽀管和喷头的专⽤管道,其⾼度要满⾜作物⽣长需要,⽀架主要⽤于⽀撑竖管、减少竖管及喷头的震动。
(2)喷灌系统的分类按照管道可移动程度喷灌系统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
①固定式喷灌其⼲⽀管全部固定不动,其⽥间喷灌设备固定或移动。
喷灌技术计算.

扇形 L=R B=1.73R
S=2.6R 2
在无风的情
况下喷洒的 效果最好
S=1.73R
较A B节省 管道,但多 用了喷头
扇形 L=R B=1.87R
S=1.87R 同C
园林学习网
(三) 喷灌系统的计算
1. 选择管径
喷嘴选定后,根据其喷嘴流量(Qp)和接管管径,确定立管管径。根据
良好的土壤中,排水后不受重力影响而保持在土壤中的水分含量,通常以占
干土重量的百分比表示,也可以用体积的百分比表示。
B 利用土壤有效持水量资料计算设计灌水定额: 有效持水量
是指可以被植物吸收的土壤水分。灌溉应当是补充土壤中的有效水分,因此
,可根据有效持水量来计算灌水定额。
园林学习网
m —— 设计喷灌定额(mm)
S —— 喷头有效控制面积(m²) Qp —— 喷头喷水量(m³/ h)
(1) 设计灌水定额(m) 灌水定额是指一次灌水的水层深度
(单位为mm)或一次灌水单位面积的用水量(m³/hm²)。而设计灌水定额
是指作为设计依据的最大灌水定额。计算的方法有下列两种:
A:利用土壤田间持水量资料计算:田间持水量是指在排水
园林学习网
(二)喷灌喷头的布局
固定式喷灌系统引水方式一般是:外部引水至泵房,通过水泵加压再 输送给主管,主管输给(次主管至)支管,支管上竖立管再接喷嘴,在次 主管或支管上设阀门控制喷嘴数量和喷洒面积。
1. 喷洒方式: 喷嘴喷洒的形状有圆形和扇形,一般扇形只用在场地的边角上,其他
(2)设计灌水周期 灌水周期也称轮灌期。在喷灌系统设计中,需要确
定植物消耗水分最多示:
喷灌管道的水力计算

林
水管道的密度就不太大,但一般管段的长度却比较长。
工 3、用水点水头变化大
程
喷泉、喷灌设施等用水点的水头与园林内餐饮、鱼池等
技 术
用水点的水头就有很大变化。 (水压、位置、速度) 4、用水高峰时间可以错开
园林中灌溉用水、娱乐用水、造景用水等的具体时间都
︼
是可以自由确定的;也就是说,园林中可以做到用水均
术 瀑布等生产和造景用水方面,而生活用水方面的
︼
则一般很少,只有园内的餐饮、卫生设施等属于 这方面。
2、 园林中用水点较分散
由于园林内多数功能点都不是密集布置的,在各功能点
︻
之间常常有较宽的植物种植区,因此用水点也必然很分
园
散,不会像住宅、公共建筑那样密集;就是在植物种植 区内所设的用水点,也是分散的。由于用水点分散,给
❖ 内容
❖ 园林给排水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
︻ ❖ 工程计算的基本方法 园 ❖ 给排水设施的选用和设计 林 ❖ 施工 工 程 技 术 ︼
第一节 园林给水工程
一、给水工程的组成
︻ 给水工程是由一系列构筑物和管道系统构成的。 园 从给水的工艺流程来看,它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林 1 、取水工程
工 是从地面上的河、湖和地下的井、泉等天然水源
︼
2、 环形管道网
主干管道在园林内布置成一个闭合的大环形,再
︻ 从环形主管上分出配水支管向各用水点供水。这 园 种管网形式所用管道的总长度较长,耗用管材较 林 多,建设费用稍高于树枝形管网。但管网的使用 工 很方便,主干管上某一点 程 出故障时,其它管段仍能 技 通水。用水的可靠性较高。 术 ︼
在实际布置管道网的工作中,常常将两种布置方 式结合起来应用,称为混合管网 。在园林中用
4-(3)灌水方法-喷灌-2资料

经过40多年的努力,全国绝大局部县开展了喷灌的试点、 示范和推广工作。
1996年国务院打算在全国建设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以 点代面,推动全国节水浇灌的普及。
这种形势有力地促进了喷灌事业的进展,全国喷灌面积从 1992年的1250万亩进展到1997年的1900万亩,年平均 增长率超过10%。喷灌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
积上水量分布的均 匀程度,是衡量喷 灌质量的重要指标。
表征指标有均匀度系 数和雨量图。
喷灌技术
1、均匀度系数
国际上多承受美国克里斯琴森均匀系数。计算式
为:
n
Cu1h1i1 hhi
h
nh
式中: h 为平均水深, △h为平均离差。
GBJ85-85《喷灌工程技术标准》
规定:在设计风速下,喷灌均匀 系数不应低于75%,对行喷式喷 灌系统,不应低于85%。
S为喷头平均掌握面积, 它小于喷洒面积。
喷灌技术
喷灌强度应小于土壤的入渗强度,以避开产 生地表积水或径流,造成土壤冲刷,因此 设计时必需把握土壤、地形、坡度等资料。
土壤类别
砂土 砂壤土 壤土 壤粘土 粘土
允许喷灌强度 (mm/h)
20 15 12 10 8
喷灌技术
〔二〕、喷灌均匀度 喷灌均匀度指喷灌面
喷灌技术
2、水量分布图 喷洒范围内的等水
量图。
喷灌技术
单个喷头的均匀系数 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由于喷灌都是多喷 头的组合;
实际生产中可用四个 或三个喷头组合进 展测定,即喷头围 着的范围内的均匀 系数可代表喷灌的 实际均匀度,如图 中黄色局部。
喷灌技术
〔三〕、水滴打击强度 是指受水面积内,水滴对作物或土壤
当前,我国研制出了轻 小型喷灌机、中心 支轴式喷灌机、平 移式喷灌机、软管 牵引卷盘式喷灌机、 滚移式喷灌机等设 备,已形成较大的 生产力量。
园林灌溉系统管网水力学计算

• 计算公式:
L = B*
d *h
式中:L-射程(m) d-喷嘴直径(mm) h-压力水头(m) B-单位换算系数,当 α = 3 2 o B=1.4, 当 α = 2 4 o , α = 2 1 o 别减少2%和4%。 射程分
• 影响射程的因素
• 举例:
计算下列条件下喷头的射程,喷嘴直径1.2英寸, 压力水头h=600kPa,α = 2 5 o
不同模式的组合
曲线边界
可采用从正方形或矩 形模式变到平行四边 形或三角形模式布置 喷头,还可以再变到 原来的布置模式。这 样既灌溉整个区域, 同时避免在曲线边界 以内喷头过于集中和 灌溉区域超出边界。
边角区域喷头的布置
• 在地块的边角区域,因喷头往往是半圆 或90度而不是全圆喷洒,若选配的喷嘴 与地块中间全圆喷洒的喷头相同,则该 区域内的喷灌强度势必大大超过地块中 间。所以,为保证系统良好的喷洒均匀 度,一般安装在边角的喷头须配置比地 块中间的喷头小2-3个级别的喷嘴。
第三节 喷头的组合
几 种 常 用 的 喷 头 组 合 方 式
正方形布置
水量偏少
正方形布置
• 正方形布置方式灌水覆盖度较差,其原 因是因为对角线上两个喷头间距比边线 上的要长。当边线上两个喷头间距为喷 头的射程时(即50%法),对角线上两个 喷头间距则为射程的70%,使得正方形中 心喷水量偏少。
q = A * Cd * d 2 *
m
3
H
式中:q-喷嘴流量(L/h) Cd-流量系数(=0.9~0.96) d-喷嘴直径(mm) H-喷嘴进口压力(m)
A-单位换算系数(上述单位时A=12.5作压力300kPa, 假定Cd=0.94, 计算其流量, 并与样本对比。
喷灌工程技术 (15)管道水力计算

管道水力计算5.1 设计流量和设计水头5.1.1 由于喷灌管道系统存在水量损失,故喷灌系统设计流量为喷头流量的总和与管道系统水利用系数之比。
5.2 水头损失计算5.2.1 鉴于公式(5.2.1)及表5.2.1中参数已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故仍采用该经验公式,但由于石棉水泥管在工程中较少使用,故表中不再列示。
5.2.3 喷灌管道的局部水头损失应逐项按公式计算,然后叠加,得出总的局部水头损失。
但考虑实际工程中有些局部损失难以计算确定,故规定计算时喷灌管道系统的局部水头损失可按沿程水头损失的10%~15%估算,待系统确定后,仍应逐项按公式核算。
5.3 水锤压力验算5.3.1 设有单向阀的机压喷灌系统的最高与最低水锤压力,通常都在事故停泵过程中出现。
如果管道在该压力作用下安全,同时也会满足其他水锤压力的要求,故应以此作为验算管道强度的依据。
未设单向阀的机压喷灌系统的最高水锤压力,远小于设有单向阀的情况,故不宜以此作为验算的依据;同时,由于系统中未设单向阀门,在事故停泵时,必然会发生反转,而且其反转转速还取决于事故停泵时出现的最高水锤压力值,因此验算反转转速也意味着验算其水锤压力。
由于不允许的反转转速首先出现,故应以水泵机组允许的最高反转转速作为验算的依据。
对于下坡干管的最高与最低水锤压力,一般是在迅速关闭或开启管道末端闸阀时产生,故应以此作为验算管道强度的依据。
5.3.2 水锤压力出现的历时极短,对于管道来讲可视为临时性荷载。
同时,此值也应作为是否需要防护措施的依据。
事故停泵时,水泵从正转水泵工况,经制动工况、水轮机工况,最后达到飞逸状态。
在整个过渡过程中水泵承受的转矩都是逐步衰减的,故不能以水泵作为控制条件;电动机是根据允许比额定值超速1.25倍运行2min设计的。
故以此作为判断设置防护措施的依据。
在事故停泵和启闭阀门过程中,管道内的压力如果降低到水的汽化压力,说明管道中的水柱将产生分离现象,这种分离的水柱当其惯性耗尽后又会出现再度弥合现象,这时产生的水锤压力将比根据本规范第4.3.1条的条件计算出的压力大得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置形式、支管上喷嘴的数量,得出支管的水流量(Q)
Q=ΣQp
流量(Q)计算出来后,同给水管道系统一样,查水力计算表,即可得到
支管的流速(v)和管径(DN)。
主管管径(DN)的确定与主管上连接支管的数量以及设计同时工作的支
管的数量有关,主管的流量(Q)随同时工作的支管数量变化而变化。
例:一根喷灌主管上接有8根支管,每根支管上有四个喷嘴,已选喷嘴的
外,还与喷头的布置形式、间距等有关;同样喷灌的有效面积也与这些因数 有关。
园林学习网
(1) 单喷头喷洒
计算方便,喷头作全圆喷洒时,其喷灌强度
ρ=ρs。作扇形喷洒时与喷洒的角度有关。见右表
(2) 单行多喷头喷洒
这种喷灌方式可用在单支管的移动喷灌管道系统 和支管逐条轮灌或间支轮灌的固定喷灌管道系统, 其组合喷灌强度决定于喷头间距a。
单喷头喷洒的Cρ值
扇形角θ
Cρ
360º
1.0
300º
1.2
270º
1.34
240º
1.50
180º
2.00
90º
4.00
园林C学ρ与习网K关htt系p:图//
3. 喷灌管道的水力计算
喷灌系统与给水管道系统相仿,喷头工作也需要工作压力,水在管道内
流动也会有阻力和水头损失,需要计算水头损失来确定引水点的水压或加压
3 半固定式喷灌系统
其泵房、干管固定或埋入地下,支管和喷头可以移动,优缺点介于两者之 间。多应用在大型花圃、苗圃以及菜地,公园的树林区也可以运用。
园林学习网
二 、 固定式喷灌系统设计
(一)设计基础资料的收集
1. 地形图: 比例地势等
流量Qp=0.9m³/h,喷嘴的连接管DN=20mm,设计要求至少2组喷嘴能同时工
作,求出立管、支管和主管管径。
解:
Qp=0.9m³/h
每根支管的流量
Q=4Qp=4ⅹ0.9=3.6m³/h
主管的设计流量
Qz≥2Q=7.2m³/ h
喷灌系统为便于安装和运输,一般多用钢管和upvc塑料管,现采用镀锌
钢管,查钢管水力计算表得:
(3)喷灌强度及喷灌有效面积 单位时间喷洒于田间的水层深度称喷灌
强度,单位一般用mm/h表示。喷灌系统中,喷头的实际控制面积即为喷灌有
效面积。
公式
ρ= 1000Qp/S
式中ρ—喷灌强度(mm/h)Qp—喷头喷水量(m³/h)S—喷头控制面积(m²)
喷头的喷灌强度由喷头的性能确定,喷灌系统的组合喷灌强喷头的性能
设 a = Kr 式中 a —— 喷头间距(m) K —— 喷头间距与喷头射程的比值
r —— 喷头射程(m) Cρ是K的函数,其关系见右图
(3) 多行多喷头喷洒
相邻多行支管上的多个喷头使用时作圆形喷洒。
S=a*b
ρ= 1000Qp/S = 1000Qp/ab 式中 S —— 喷头的实际控制面积(m²) a —— 喷头间距(m) b —— 支管间距(m) ρ—— 喷灌组合强度(m/h) Qp —— 喷灌流量(m³/h)
园林学习网
序
号
喷头组合形式
A
B
C
D
表 2-2-1 几种喷头布置形式
喷洒 方式
喷头间距(L) 支 管间距(b)喷头 射程 (R)的关系
有效控制 面积(S)
应用范围
全圆 L=b=1.42R
S=2R2
在风向改变
频繁的地区 效果较好
全圆 L=1.73R B=1.5R
泵的扬程,以便选择合适的水泵型号。
水头损失包括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沿程水头损失可以查管道
水力计算表,也可以用下列公式计算;局部水头损失可以估算为沿程水头损
失的10%-15%。
L hf = —— V²(谢才公式)
C²R
式中 hf—沿程水头损失(m)
L—管道长度(m)
R —— 水力半径(m),对于圆管R=d/4,d为水管的计算半径(m)
(2)设计灌水周期 灌水周期也称轮灌期。在喷灌系统设计中,需要确
定植物消耗水分最多时的水量和允许最大灌水间隔时间。灌水周期可以用下 列公式表示:
T = ηm/ W
式中 T —— 灌水周期(d)
m —— 灌水定额(mm)
W —— 植物日平均耗水量或土壤水分消耗速率(mm/d)
η —— 喷灌水利用系数取0.7—0.9
第二节 喷灌技术
喷灌是一种先进的灌溉方式,已广泛地运用在公园、城市广场以及农 业作物上
一 、 喷灌形式
依喷灌方式,喷灌系统可分为移动式、半固定式、固定式三种。
1 移动式喷灌系统
这种喷灌系统适合有天然水源(池塘 河流等)的园林绿地灌溉。其动力设 备、水泵、管道和喷头等都是可以移动的,投资较省,机动性较强,但管理劳 动强度大 。
式中 L —— 管长(m)
Q —— 管中流量(m³/s)
多口系数
园林学习网
良好的土壤中,排水后不受重力影响而保持在土壤中的水分含量,通常以占
干土重量的百分比表示,也可以用体积的百分比表示。
B 利用土壤有效持水量资料计算设计灌水定额: 有效持水量
是指可以被植物吸收的土壤水分。灌溉应当是补充土壤中的有效水分,因此
,可根据有效持水量来计算灌水定额。
园林学习网
立管DN=20mm 支管DN=40mm 主管DN=50mm
园林学习网
2.计算喷灌时间 每次给草坪或花圃等灌溉有一定时间,即
能保证草皮或花卉的需要,又不造成水量过多而流失。喷头的喷洒时间可用
下列公式计算:
t=mS/1000Qp
式中 t —— 喷灌时间(h)
扇形 L=R B=1.73R
S=2.6R 2
在无风的情
况下喷洒的 效果最好
S=1.73R
较A B节省 管道,但多 用了喷头
扇形 L=R B=1.87R
S=1.87R 同C
园林学习网
(三) 喷灌系统的计算
1. 选择管径
喷嘴选定后,根据其喷嘴流量(Qp)和接管管径,确定立管管径。根据
2. 气象资料: 包括气温、雨量、湿度、风向风速等,其中风对 喷灌影响最大。
3. 土壤资料: 主要是土壤的物理性能,包括土壤的质地、持水 能力、土层厚度、汲水能力等 ,土壤的物理性能是确定喷灌强度和 灌水定额的依据。
4. 植被情况: 植被的种类、种植面积、根系情况等。 5. 水源条件: 城市自来水或天然水源。 6. 动力来源
V —— 管中水流平均速度(m/s)
C —— 谢才系数(m½/s)
常用满宁公式计算:
1 1/6
C = —— R
n
n为粗糙系数
将上述公式的有关数值代入并化简:
hf = 10.28n²LQ²/d 5.33
设 Sof=10.28n²/d 5.33, Sof称为单位(或每米)管长沿程阻力参数
hf = SofLQ²
用圆形。 2. 喷头布置形式: 也叫喷头的组合形式,指各喷头的相对位置的安排。在喷头射程相同
的情况下,不同的布置形式,其支管和喷头的间距也不相同。表2-2-1是常 用的几种喷头布置形式和有效控制面积及使用范围。
3. 喷头及支管间距: 在确定喷头的布置形式后,选择合适的喷嘴,每个正规厂家的产品都
标明了喷嘴的型号、射程、喷嘴流量、工作压力等,然后根据喷嘴的射程 确定喷头的间距和支管间距。
园林学习网
(二)喷灌喷头的布局
固定式喷灌系统引水方式一般是:外部引水至泵房,通过水泵加压再 输送给主管,主管输给(次主管至)支管,支管上竖立管再接喷嘴,在次 主管或支管上设阀门控制喷嘴数量和喷洒面积。
1. 喷洒方式: 喷嘴喷洒的形状有圆形和扇形,一般扇形只用在场地的边角上,其他
m —— 设计喷灌定额(mm)
S —— 喷头有效控制面积(m²) Qp —— 喷头喷水量(m³/ h)
(1) 设计灌水定额(m) 灌水定额是指一次灌水的水层深度
(单位为mm)或一次灌水单位面积的用水量(m³/hm²)。而设计灌水定额
是指作为设计依据的最大灌水定额。计算的方法有下列两种:
A:利用土壤田间持水量资料计算:田间持水量是指在排水
2 固定式喷灌系统
这种喷灌系统有固定的泵房,阀门设备、管道都埋在地下,喷头固定在立 管上,有时也可临时安装。现在运用的地埋伸缩式喷头,连喷头也埋在地下, 平时缩入套管或检查井内,工作时,利用水压,喷头上升一定高度后喷洒。现 在公园、广场、运动场等草坪上应用最广。固定式喷灌系统设备费用较高,一 次投资较多。但节省人工、水量,从长远角度看还是比较经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