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电事故的原因及解决对策分析
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措施

汇报人:
2023-12-07
• 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原因 • 煤矿机电事故预防措施 • 煤矿机电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 • 煤矿机电事故的反思与总结
01
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原因
设备老化严重
总结词
设备老化严重是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设备使用时间长,缺乏及时的维修和保养,导致设备性 能下降,容易发生故障。
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增强防范能力
01
02
03
加强安全教育
通过开展安全宣传、培训 、讲座等形式,提高工作 人员对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增强安全意识。
严格选拔和培训
对新进员工进行严格的选 拔和培训,确保他们具备 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 能,能够胜任工作岗位。
加强现场管理
管理人员应加强现场巡查 和管理,及时纠正违规行 为,确保工作人员遵守安 全规定,减少事故发生。
安全管理不到位
总结词
安全管理不到位是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另一个原因。煤 矿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导致安全制度不完善、安 全培训不到位等问题,从而增加了事故的风险。
详细描述
安全管理不到位可能是由于安全制度不完善、安全培训 不到位或者监督检查不严格等原因导致的。一些煤矿在 运营过程中,过于注重生产效益而忽视了安全管理,使 得安全制度形同虚设,安全培训也未能有效开展。同时 ,一些煤矿在监督检查方面也存在漏洞,导致一些安全 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整改。这些问题都给煤矿的安全生 产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VS
详细描述
设备维护不当会导致设备性能下降,增加 故障发生的概率。例如,如果未能及时更 换磨损的零件、未能定期检查设备的电路 等,都可能导致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同 时,一些煤矿在招聘维护人员时,为了节 约成本,往往雇佣技能水平较低的人员, 这也是导致设备维护不当的一个重要原因 。
煤矿机电事故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优选稿

煤矿机电事故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优选稿煤矿机电事故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由于机电设备故障或操作失误等原因引发的事故。
由于煤矿机电设备的复杂性和高危性,机电事故往往会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分析煤矿机电事故的原因并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是防止煤矿事故的重要措施。
一、煤矿机电事故的原因分析1.设备本身问题煤矿机电设备本身存在的问题是导致机电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设备老化、磨损或维护不到位可能导致设备故障。
其次,设备设计缺陷、制造缺陷或装配不当也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此外,设备操作界面不合理、操作复杂等也会增加操作人员出错的概率。
2.操作人员失误操作人员失误是煤矿机电事故的另一重要原因。
操作人员对设备操作不熟悉、操作规程不合理或操作注意事项忽视等,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此外,操作人员的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和精神状态不良等也会增加事故的风险。
3.管理不善煤矿管理不善也是机电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管理层对设备维护不到位、操作规程不完善或人员培训不足等,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此外,不合理的生产安排、缺乏应急预案等也会加大事故的发生概率。
二、煤矿机电事故的应对策略优选1.加强设备维护加强设备维护是防止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重要策略之一、煤矿应建立健全设备维护制度,定期对机电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
同时,要加强设备老化、磨损的监测和预警,及时更换和修复老化和磨损的部件,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提升操作人员技能提升操作人员技能是防止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重要策略之一、煤矿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技能和操作规程。
同时,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醒他们时刻注意安全,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可靠。
3.完善管理制度完善管理制度是防止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重要策略之一、煤矿应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
同时,要加强对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设备管理技能,并严格执行设备管理制度。
浅谈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事故及控制措施

浅谈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事故及控制措施煤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然而煤矿生产过程中,机电运输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这些事故可能给矿工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同时也给煤矿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事故的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一、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事故的原因1. 设备老化煤矿机电设备使用时间长、工作环境恶劣,容易出现老化问题,老化设备使用不当容易引发事故。
2. 作业人员操作不当操作煤矿机电设备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如果不规范操作,容易引发事故。
3. 设备故障由于煤矿机电设备常年工作,存在着各种设备故障隐患,如果不及时排查和处理,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4. 作业环境煤矿作业环境条件复杂、恶劣,容易引发事故。
5. 其他因素诸如煤炭生产和管理方面的问题、煤矿规章制度执行不严等也会引起机电运输安全事故发生。
1. 加强设备维护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与维护,对存在问题的设备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2. 提高操作人员素质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 加强设备故障排查建立健全的设备故障排查机制,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故障隐患。
5. 加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做好安全监管和管理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6. 加强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的煤矿机电运输安全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事故,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
7. 加强安全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加强煤矿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8. 强化监督检查加强对机电运输安全措施的监督检查,确保安全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面发展,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事故也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未来,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面进一步提高和控制机电运输安全事故:1. 利用先进技术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监控和管理煤矿机电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隐患并进行处理。
2. 提高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煤矿企业的管理水平,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从管理层面有效预防和控制机电运输安全事故。
煤矿机电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探析优选稿

煤矿机电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探析优选稿首先,煤矿机电事故的原因之一是管理不到位。
煤矿企业在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设备老化、配件缺损等,这些都可能导致机电事故的发生。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加强对机电设备的日常检修和维护,定期更换老化的设备,并保证设备的完好性。
其次,人为因素也是导致煤矿机电事故的重要原因。
煤矿作业人员在使用机电设备时,可能存在操作不当、违章作业等问题,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对策是加强煤矿作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另外,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对违章作业进行严肃处理,可以有效地预防机电事故的发生。
第三,煤矿机电事故还与设备的设计和质量有关。
有些机电设备的设计存在一些漏洞,而一些低质量的设备易于出现故障,这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加强对设备的质量监控,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第四,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还与煤矿的生产环境有关。
煤尘、高温等恶劣的工作环境会严重影响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从而增加事故的风险。
对策是改善煤矿的生产环境,采取有效的防尘、降温措施,为机电设备提供更好的运行条件。
最后,并非所有煤矿机电事故都能通过事故原因分析和对策探讨来完全避免,因此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体系。
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应对措施,及时救援被困人员,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总结起来,煤矿机电事故的原因复杂多样,需要综合考虑管理、人为因素、设备质量、生产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
通过加强管理、提高人员素质、改善设备质量和生产环境,可以有效地预防机电事故的发生。
同时,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体系也是必不可少的,以应对突发的事故情况。
只有综合运用多种对策,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煤矿机电安全,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煤矿机电事故易发原因及预防措施精选文档doc

煤矿机电事故易发原因及预防措施精选文档doc一、煤矿生产XX发生机电事故的原因1.管理因素煤矿机电事故频发有着深层次的原因,但管理因素是重要因素之一,从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特点来看,它具有零星、多发、面广、重复发生率高等特点,煤矿机电事故易发的矿井一般都没有建立相应的安全生产制度,或者制定了制度也没用认真的贯彻和落实。
管理不严或者没有加强管理是煤矿机电事故易发的重要诱因。
2设备的因素(1)生产设备陈旧老化。
一般来说煤矿机电设备属于大型设备,采购成本较高,一般矿主不愿意在这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使用的机电设备老化严重也不愿意对设备进行更新,导致煤矿机电设备普遍使用年限超过了其设于限。
与此同时我国煤矿行业机电设备研发和设计能力有待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综合配套能力较低,设备的可靠性不高,整体装备相对落后,陈旧速度较快。
(2)设备选型不科学。
我国煤矿设备制造企业的生产技术很多都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所开发的设备跟我国的地质条件、使用人员的综合素质及设备管理水平都未很好衔接,需要较长时间的磨合。
(3)不重视设备检修。
煤矿机电设备由于使用频率高,强度大,因此对煤矿机电设备的检修很有必要,但是我国煤矿企业对设备的检修和设备维护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很多企业制定了检修制度或者维护制度,但是很少有企业认真履行。
设备检修和维护成了一纸空文。
3、人员因素人员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其他因素都要通过人员因素起作用,我国煤矿企业人员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对安全生产没有意识,也没用重视,对企业管理制度也不关心,这客观上也是煤矿机电事故发生了诱因。
4、环境因素有些地方政府,或者其他监管机构为了最大限度的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在煤矿发生事故后,往往采取瞒报、不报、少报等手段,这对我国实现煤矿安全生产极为不利。
二、以我矿四箕斗提升控制系统安全应用为例分析我矿目前采用的是新型矿井主提升电控ABB控制系统,采用该系统后,主井提升卸载站实现曲轨卸载,提升能力大大增强,但是由于煤潮湿等原因很容易造成箕斗余煤。
煤矿机电设备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要点二
考核
对操作人员进行技能考核,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 技能和知识,能够正确操作设备。
强化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
安全操作规程
制定并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了解并遵守相关规 定。
安全检查
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并纠正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
安全宣传
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定期进行设备检查
01
02
03
制定设备检查计划
根据设备运行状况和使用 要求,制定合理的设备检 查计划,包括检查项目、 时间间隔、检查流程等。
开展预防性检查
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查, 即在设备发生故障前发现 问题并及时处理,避免事 故发生。
加强设备运行监测
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实时 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
02
CATALOGUE
煤矿机电设备事故预防措施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
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
根据设备类型和使用要求,制定合理的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包括 保养项目、时间间隔、保养流程等。
定期进行设备检查
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发现潜在问题及时处理,避免设备带病运转 。
严格执行保养制度
对设备进行严格的保养,包括清洁、润滑、检查、调整等,确保设 备正常运行。
提高操作人员素质
加强技能培训
对操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 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安全
意识。
严格选拔操作人员
选拔具有相关技能和经验的操作人 员,确保操作人员能够胜任工作。
建立奖惩机制
对表现优秀的操作人员进行奖励, 对操作不当导致事故的操作人员进 行惩罚,激励员工积极工作。
强化安全管理
煤矿机电事故原因探析及对策思考

煤矿机电事故原因探析及对策思考煤矿机电事故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由于机电设备故障或操作不当导致的事故。
煤矿机电事故频发于我国煤矿行业,严重威胁着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本文将从设备故障和操作不当两个方面探析煤矿机电事故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思考。
设备故障是造成煤矿机电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首先,设备老化是导致设备故障的重要原因。
由于煤矿机电设备长期使用,设备零件磨损严重,设备性能下降,容易出现故障。
其次,设备维护不当也是设备故障的重要原因。
煤矿机电设备对维护要求非常高,如果维护人员不及时对设备进行检修、更换零件,设备就会出现问题,进而引发事故。
再次,设备制造质量问题也会导致设备故障。
制造过程中存在材料质量不达标、工艺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容易产生设备故障。
为减少设备故障,煤矿企业应采取一系列对策。
首先,加强设备检修和维护管理,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
及时更换老化严重的零件,提前排除隐患。
其次,煤矿企业应选择有信誉、有经验的设备供应商,确保设备制造质量合格。
同时,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设备使用和维护制度,确保维护质量和时间的到位,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
操作不当是造成煤矿机电事故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首先,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低是导致操作不当的重要原因。
操作人员缺乏必要的操作技能和知识,对设备的操作不够熟练,容易发生操作失误,从而引发事故。
其次,操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也是导致操作不当的重要原因。
有些操作人员对安全规程和操作规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疏忽大意的情况,容易造成操作不当,导致事故发生。
为减少操作不当带来的事故,煤矿企业应采取一系列对策。
首先,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知识储备。
定期组织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其次,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意识的培养。
加强安全生产知识的普及,提高操作人员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减少操作不当的发生。
综上所述,煤矿机电事故的原因主要是设备故障和操作不当。
煤矿机电事故的原因与对策探析

煤矿机电事故的原因与对策探析煤矿机电事故是煤矿生产中比较常见的事故类型之一,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设备老化大多数煤矿机电设备都采用传统的机械结构,长期使用后难免会出现磨损、老化等问题。
特别是那些传输设备、掘进设备等重要机电设备,经常在高强度、高负荷工作环境下运行,其老化速度更为明显。
对策:加强设备维护,尽量延长机械设备的寿命。
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加强日常维护,对老化的机械设备及时更换零部件或整机,保证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人为操作不当煤矿生产中,机电设备是由工人进行操作控制的,人为操作不当是煤矿机电事故易发的主要原因。
很多工人对机电设备的操作不熟练,工作状态不够认真、负责,对设备故障不及时处理等情况都有可能导致机电事故的发生。
对策:加强操作培训,提高工人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理性分配每个工人的责任和任务,严格按照作业规程操作。
对于操作不当的情况,加强日常管理,及时发现并进行整改,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
三、设备质量不过关煤矿机电设备的质量是影响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为一旦设备出现质量问题,不仅会影响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运行,还很可能产生创伤性的事故。
对策:加强设备质量管理,选用质量可靠、安全性高的设备和零部件,同时增加检验环节,确保设备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四、运行环境不安全煤矿机电设备的工作环境相对较为恶劣,工作条件也比较苛刻,容易出现辐射、高温等不利因素。
加上矿井本身的安全条件和管理不到位,很多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隐患和不安全因素,也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对策:加强矿井环境管理,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力度,督促煤矿企业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矿井环境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煤矿机电设备运行在安全的环境中。
五、缺乏紧急救援措施一旦煤矿机电设备出现故障或事故,急需紧急处理和维护。
但是很多煤矿企业缺乏紧急救援的措施和应急方案,缺乏专业的急救人员和装备,导致煤矿机电事故的应急处理效果不理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机电事故的原因及解决对策分析
煤矿开采是为了更好的保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需要的能源供应,在进行矿产生产过程中,安全性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矿井机电设备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矿井也在不断的进行改建和技术方面的改造,这样就使得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矿产企业在进行生产的时候要做好煤矿的现场管理工作,对现场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解决,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煤矿开采的安全性。
标签:煤矿机电;事故;解决对策
在煤矿生产中,矿井机电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在煤矿生产中,一旦矿井设备出现任何的问题都会导致安全事故出现,为了避免机电设备出现安全事故,要对设备进行更新,同时也要对技术进行改进,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出现过多的问题。
1 我国对煤炭生产安全的重视
一直以来,我国就是煤炭生产大国,经济和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的能源供应就是煤炭,因此,国家一直对煤矿安全生产十分的关注。
在进行煤矿开采的时候,通常都以安全生产作为根本,实行安全生产管理,这样就将煤矿生产安全工作逐渐变得更加的规范化和法制化,使得煤炭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同时安全生产条件也进行了改善,将以前的安全生产不稳定情况也进行了改变。
为了更好的保证能源的供应,国有重点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已经逐渐接近国际发达国家的水平,安全生产的局面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在煤矿生产中,机械化程度在不断提高,煤矿机电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的提高生产率,但是机电技术在供电方面、通风方面、排水方面以及运输系统方面存在的问题会给煤矿生产带来很大的影响,这样也会给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
煤矿机电技术上存在的问题,会导致煤矿出现机电设备事故,在煤矿发生的事故中,由于机电设备引起的占有很大的部分。
避免出现煤矿机电事故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得到更好发展的重要措施。
2 当前我国煤矿机电事故的分析
2.1 机电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专业管理组织不完善
在进行煤矿生产的时候,制定的制度和规范存在着不统一的情况,同时也没有相应的考核制度,而且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管理的时候也存在着制度不全面的情况,经常会出现检查人员自身素质低,专业素质不过关的情况,这些都是要进行提高的。
在进行煤矿机电管理工作的时候,工作人员要具备很强的专业素质,同时也要掌握相关的行业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对设备进行检查。
在对设备进行监督的时候,由于监督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因此,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一定要非常强,这样还能更好的完成工作。
很多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通常都是抱着得过且过
的心理来进行工作的,这样就会出现检查深度不够的情况,同时在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改善的时候也会缺乏必备的指导意见。
煤矿机电制度不完整,机电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低,在进行管理工作的时候不认真,也是导致机电设备出现事故的重要原因。
2.2 机电设备的使用方法不规范,更新改造的速度不快
煤矿生产形势现在越来越好,这样就使得很多的企业在进行生产的时候更加重视煤矿的深度,对煤矿的投入非常少,尤其在机电设备方面,这样就会导致煤矿的机电设备在更新换代上出现很大的问题。
现在,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问题非常的重视,这样就使得一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量更加的重视,因此,在设备投入方面存在的问题就更加的明显。
机电设备更新换代速度慢,就会导致机电设备出现改造滞后的情况,使得生产过程中出现更多的问题。
2.3 机电专业人才缺乏,在岗人员素质不高,培训工作不到位
煤矿行业是高危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工作环境是非常差的,同时风险也是非常大的,这样就使得煤矿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人才引进困难的情况,很多的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机会的时候出现了不愿意去煤矿企业的情况。
这样就使得一些院校在进行煤矿专业招生的时候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一些学校在进行招生的时候不得不压缩招生人数,这样就使得与煤矿开采相关的专业出现了人才紧缺的情况,人才出现了流失严重的情况。
很多的人才在选择工作的时候都不愿意去高危企业进行工作,主要是因为高危企业出现事故的几率过高。
2.4 特种作业人员的频繁调换,岗位的调整
特别作业人员大都是经过当地劳动部门或供电部门专业培训取得操作合格证后作业者,对他们的工种不宜随意予以调动。
但是,矿山某些技术工种,有些企业领导不去考虑学识水平。
不讲究用工要求,而是当作好工种,并通过人情关系把一些不合格的人员冲塞进去,加之一些人员不钻研技术业务,违章违纪现象比较突出。
另外,临时性工作调整时安全培训工作没有及时到位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2.5 安全基础工作薄弱,安全可靠性差
安全投入不足,考核不严,机运标准化工作难以到位;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不够,特别是用人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并岗之后,职工都是满载负荷甚至是超负荷状态下工作,有的岗位还打破了8 小时工作制做连班,要抽出人员进行脱产培训的确很难。
3 技术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煤矿由于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的频繁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惨痛的教训得到:“一通三防”和“地测防治水”技术管理工作不能
大意疏忽,如有不慎,思想上稍有松弛就会酿成大祸,安全生产就没有了保证。
所以,要想把安全生产的主动权握在手里,就必须紧抓“一通三防”和“地测防治水”技术管理工作。
4 降低煤矿机电事故的方法
4.1 提高煤矿作业人员的素质
煤矿企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若没有机电设备,整个工作面就会陷入瘫痪状态,机电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转已经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条件。
提高员工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安全技术培训和教育,只有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并且定期进行考核、考察、调整,才能使作业人员具有高度的安全责任心。
4.2 提升管理人员的理念,加强科学化管理
科学合理的制定各岗位的操作规程和岗位标准,明确责任、做好各岗位、工序之间的密切配合,防止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及维护、保养措施。
对所使用的机电设备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全方位的检修维护,使机电设备处于一个良好的运转状态。
4.3 正确、合理、安全的使用机电设备
具有足够的强度、严格的防爆和防触电是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要求,也是煤矿电气设备合理使用的重要性。
漏电事故的存在会使雷管提前爆炸,漏电和短路故障又容易导致瓦斯、煤尘爆炸,因此,矿井电气设备必须采用可靠的保护装置和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人身和设备乃至矿井的安全,都可能造成触电事故。
5 结束语
煤矿生产安全不仅仅会给煤矿生产企业带来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会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为了更好的保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定要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机电设备的使用是非常多的,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事故对企业的生产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对机电设备进行很好的管理,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王建明.如何减少煤矿生产中机电事故的发生[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04):56-58.
[2]李霞,张本梁.我国煤矿企业机电管理分析及对策[J].煤矿机械,2009(02):24-25.
[3]俞佳.煤矿机电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国煤炭,2009(08):89-90.
[4]马新华,陈国立.浅析煤矿机电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煤炭工业,2008(7):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