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监督员考试题库职业卫生部分答案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答案--广东卫生监督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答案--广东卫生监督1、职业病危害因素作用于人体时,所产生的危害与接触剂量(强度)有关,也就是说存在(剂量-效应)2、用人单位在健康监护中的责任和义务哪项是错误的?用人单位可以不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3、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主单)应当建立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4、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粉尘、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统称职业病危害因素。
5、如最后一次在岗期间的健康因素是在离岗前的(90)日内,可视为离岗时检查。
6、劳动者接触二氧化硅粉尘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健康检查周期为(1年)7、电工作业的健康检查周期为(2年)8、毒物是否引起中毒,以及中毒的严重程度是由下列哪项因素决定的?毒物在机体内剂量的水平。
9、粉尘的超限倍数是(2倍)10、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应当符合(国际标准)11、适用于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的是(《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工业用的甲苯、二甲苯中往往含有(苯)12、一劳动者从事“洗板水”清洗线路板工作经20天后发现皮肤瘙痒,皮疹等不适,数天后全身皮疹、皮肤、巩膜黄染,尿液呈红色,考虑诊断为(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皮炎)13、发病存在个体差异性,同工种、同样环境下仅个别发病的是(三氯乙烯)14、(正乙烷)常用于印刷、电子、五金等行业的清洗工作,如清洗印刷机械、手机等液晶显示屏。
15、1,2-二氯乙烷毒性为(高毒)16、矿物粉尘致纤维化能力的强弱,主要决定于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含量越高,其致纤维化的用越强,病变越快。
17、常见于“三氯水”、“洗板水”的成分是(三氯乙烯)18、出现牙龈边缘蓝黑色线带的是(铅)所致的中毒。
19、职业病防护用品采购(发票复印件)应及时存放至职业卫生档案中。
20、听觉器官防护用品主要有(耳塞)、耳罩和防噪声帽盔三大类。
21、手持振动机械立姿作业应配备的防护用品:耳塞;耳罩;防振手套;建议配备的防护用品;(防振服)。
职业卫生考试题库60题含答案

职业卫生考试题库60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粉尘何者为无机粉尘CA、农药粉尘B、橡胶粉尘C、水泥粉尘D、木尘E、谷物粉尘2.在矽肺的发生发展EA、进入肺内粒子大小起绝对重要作用B、进入肺内粉尘量起绝对重要作用C、上述二项意义都不大D、上述二项意义一样E、粒子大小虽有一定意义,但进入肺内粉尘的量则起重要的作用3.呼吸性粉尘是指直径多大的粉尘EA。
15µmB。
10µmC、=10µmD、<8µmEE、<5µm4.粉尘在呼吸道的沉积方式有多种,但没有下列哪项CA、撞击B、沉降C、巨噬细胞吞噬D、弥散作用E、被气道上皮细胞及分泌物截留5.高温、强热辐射作业(干热型)炼钢、铸造、陶瓷、热处理等的特点有()DA、气温高B、热辐射强度大,而相对湿度较低,构成干热环境C、人体受到对流热和辐射执的作用D、全部都是6.下列关于中暑治疗正确的是()ABCDA、轻症中暑:离开作业环境,到阴凉处休息,给予含盐饮料B、重症中暑:热射病:降温,维持循环和呼吸功能,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C、重症中暑:热痉挛:及时给清凉饮料必要时静滴葡萄糖生理盐水,补充钠钾离子D、重症中暑:热衰竭:通风降温,充分休息,给予清凉饮料,对症处理7.除了听觉系统外,噪音还可以对人体产生哪些损害()ABCDA、神经系统:头痛头晕,记忆减退,情绪不稳,神经衰弱B、心血管系统:血压不稳,心律不齐C、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紊乱D、消化系统:为耻功能紊乱,纳差8.影响噪声对机体作用的因素是什么()ABCDA、噪声的强度和频谱特性B、接触时间和方式C、噪声的性质D、机体健康状况及个人敏感性9.关于疲劳的阶段分期特征说法正确的是()DA、第一阶段:疲劳感轻微,作用能力不受影响或稍下降B、第二阶段:作业能力下降明显,但只涉及生产质量,对产量影响不大C、第三阶段:疲倦感强烈,作业能力急剧下降,精疲力竭,无法继续工作D、全部都是10.职业流调主要包括()DA、接触水平的观察与估计B、工人健康状况C、生齿统计材料D、全部都是11.含尘气流进入呼吸道后,主要经由过程()截留而沉降ABCDA、撞击B、XXX运动C、重力沉积D、静电沉积12.职业性病损的致病前提()ABCDEA、接触机会,如在生产工艺过程中,经常接触某些有毒有害因素B、接触方式,经呼吸道、皮肤或其她途径可进人人体或由于意外事故造成病伤C、接触时间,每天或一生中累计接触得总时间D、接触强度,指接触浓度或水平E、个体危险因素13.肺粉尘冷静症有别于尘肺的病理特点就是()DA、肺间质形成的主要就是非胶原纤维化B、肺泡结构没有破坏C、增生的非胶原纤维在脱离接尘后可有所减轻D、全部都是14.职业性放射疾病的诊断原则()ABCDA、必须有职业照射或应急照射的受照史B、受照剂量数据必须来自其佩戴得个人剂量计及个人与场所剂量监测档案C、必须依据受照剂量(含剂量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参考既往健康情况;并排除其它因素或疾病,综合分析后方能做出诊断D、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诊断必须依据其相应的诊断标准15.常引起迟发性精神病变的农药有()ABCDA、丙硫磷B、对嗅磷C、三甲苯磷D、三甲苯磷16.常发生中间肌无力综合征的农药有()ABCDA、乐果B、氧乐果C、敌敌畏D、甲胺磷17.生产性噪声不包括()DA、空气动力噪声B、机械噪声C、电磁噪声D、空气传播噪声18.对于打仗毒物的操作工来讲,以下()行为违反了个别防护制度BA、不在操作场所抽烟B、将工作服带回家中C、班后不在作业场所沐浴19.大多数急性中毒事故的原因是(),约占全部事故的60-70%BA、下班不洗澡B、违章操作C、设备陈旧造成毒物跑、冒、滴、漏20.工作场所空气XXX有害因素,苯PC-TWA是多少()CA、2B、3C、6D、521.工作场所空气XXX有害因素,苯PC-STEL是多少()DA、6B、7C、8D、1022.人如果长时间暴露在()噪声环境中,将可能导致永久性的听力损伤ABCA、100分贝B、85分贝C、90分贝D、80分贝23.发生氨气中毒要立即将中毒者移至危险区外()侧的新鲜空气流通处AA、上风B、下风C、两侧D、任何区域24.佩戴空气呼吸器应()BA、先戴面具,后开气瓶开关B、先开气瓶开关,后戴面具C、顺序无所谓25.生产性粉尘可产生于矿井生产的哪个环节()ABCDA、打眼B、爆破C、采煤D、运输26.用人单元在防治职业病工作方面有以下义务()ACA、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B、用人单元能够将产生职业病风险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前提的单元和小我C、职业风险奉告义务D、劳动者申请作职业病鉴定时,用人单位可以不提供职业病诊断所需的有关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资料27.职业卫生工作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DA、安全B、健康C、环境D、全部都是28.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A、职业卫生尺度(规程、规范和卫生要求)是职业卫生法令规范体系的重要构成局部,是职业卫生监督的重要依据之一B、职业卫生标准(规程、规范和卫生要求)不属于职业卫生法律规范体系组成部分C、职业卫生标准(规程、规范和卫生要求)仅是职业卫生监督的参考依据之一D、职业卫生标准(规程、规范和卫生要求)是职业卫生监督的唯一依据29.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建立()的卫生监督体系DA、职责明确B、职责明确,行为规范C、执法有力,保障到位D、职责明确、行为规范、执法有力、保障到位30.触电事故中,绝大部分是()导致人身伤亡BA、烧伤B、电击C、摔伤31.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符合()职业卫生要求ABCDA、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B、有与职业病风险防护相顺应的办法C、生产结构合理,吻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D、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32.应急演的根本义务是()应急能力DA、检验B、评判C、坚持D、全部都是33.应急保障措施分为()ABCDA、应急物资B、应急物资C、通讯与信息保障D、经费保障34.在微小气候诸因素中,受外界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A、气温B、气湿C、气流D、气压35.对人体造成间接风险的飘尘,主要是()DA、颗粒直径>2μm的颗粒B、颗粒直径。
2021年职业卫生考试题库(含答案)

2021年职业卫生考试题库(含答案)2021年职业卫生考试题库(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凡是(烈J声音都称为噪声。
A、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声音B、使人感觉到厌烦或不需要C、嘈杂正确答案:B2、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泊勺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A、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B、每年组织一次C、每半年组织一次正确答案:A3、用人单位对采用的技术、工艺、材料,应当知悉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对有职业病危害的技术、工艺、材料隐瞒其危害而采用的,对所造成的(原担责任。
A、经济损失B、人身伤害C、职业病危害后果正确答案:C4、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榆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A、上岗前、在岗期问和离岗时B、上岗前和在岗期间C、在岗期间正确答案:A5、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0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A、如实、无偿提供B、收取费用C、如实提供6、导致尘肺发生的主要因素是()A、接尘工龄、粉尘种类、小于10um的粉尘和累积接尘量。
B、接尘工龄、粉尘种类、大于10um的粉尘和累积接尘量。
C、接尘工龄、粉尘种类、等于101m的粉尘和累积接尘量正确答案:A7、一氧化碳属于血液性窒息性气体,它的毒性感化在于它们下降了血红蛋白与血的结合能力,而且构造释放已携带的氧气,从而造成构造()A、供氧障碍B、缺血C、缺水正确答案:A8、职业病防护揩施和待遇等一旦发现有人晕倒在有限或密闭内,下面最适合的急救方法是()。
A、第一时间跳下去,把中毒者背上来B、腰间系上绳子,第一时间跳下去,把中毒者拉上来C、佩戴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施救。
正确答案:C9、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卫生健康专业行政执法考试题库及标准答案(学校卫生监督)

卫生健康专业行政执法考试题库及标准答案(学校卫生监督)1、《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所称的学校不包括()。
A 普通中小学B 农村中学、职业中学C 幼儿园D 普通高等学校标准答案:C2、条例规定小学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不超过()小时。
A 4B 5C 6D 7标准答案:C3、学生人数不足600人的学校可以配备(),开展学校卫生工作。
A 一名医生和一名兼职保健教师B 一名护士和一名兼职保健教师C 专职或兼职保健教师D 专职或兼职健身教练标准答案:C4、学生人数超过600人的学校设卫生室,按学生人数()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
A 六百比一B 六百比二C 八百比一D 九百比一标准答案:A5、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对学校卫生工作监督职责不包括()。
A 对新、改、扩建校舍的选址、设计实行卫生监督B 对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学模式实行监督C 对学校内影响校舍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食品等方面的卫生和传染病防治工作实行监督D 对学生使用的文具、器具、保健用品实行监督标准答案:B6、《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适用于招收()岁儿童的托儿所、幼儿园。
A 0--5B 1--5C 0--6D 0—7标准答案:C7、中小学校教室人均使用面积()。
A 小学不低于1.15平方米,中学不低于1.12平方米B 小学不低于1.16平方米,中学不低于1.12平方米C 小学不低于1.15平方米,中学不低于1.13平方米D 小学不低于1.26平方米,中学不低于1.22平方米标准答案:A8、中小学校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米以上距离,后排课桌后缘距黑板不超过9米。
A 1B 1.2C 1.5D 2标准答案:D9、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光线应从学生座位()射入。
A 左侧B 右侧C 前面D 后面标准答案:A10、中小学校教室采光玻地比不得低于()A 1: 6B 1:7C 1: 8D 1: 9标准答案:A11、学校生活饮用水基本要求不正确的是()。
职业卫生复习题库与答案

职业卫生复习题库与答案1、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的规定,向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
A、《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B、《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D、《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答案:B2、慢性苯中毒主要累及A、神经系统B、消化系统C、造血系统D、呼吸系统E、内分泌系统答案:C3、工业用的甲苯、二甲苯中往往含有( )。
A、天那水B、苯C、甲醇D、乙醇答案:B4、微穿孔板消音器一般使用厚度小于()mm的纯金属薄板制作A、0.1B、0.5C、1.0D、1.5答案:C5、尘肺是由于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的()为主的职业病。
A、纤维化B、水质化C、硬化D、石化答案:A6、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 ),用人单位应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A、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B、职业卫生“三同时”档案复印件C、他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D、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复印件答案:A7、哪一种不属于有机磷农药中毒表现A、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严重时发生肺水肿B、全身紧束感、恶心、呕吐、食欲减退C、头晕、头疼、语言不清、神经衰弱综合征D、症状小时2~3周个别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病E、肝功能严重受损答案:E8、个人防护用品:指为使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事故而提供的个人随身穿(佩)戴的用品。
A、发生B、免遭或减轻C、免除D、导致答案:B9、职业健康监护是以为目的,通过系统地收集整理分析和评价有关健康资料,监控职业病的分布和发展趋势,并及时将资料分析结果报告给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
()A、检查B、预防C、监测D、防护答案:B10、消声器内的气流速度对鼓风机,压缩机,燃气轮机的进气和排气不宜超过()m/sA、10B、20C、30D、40答案:C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A、防毒面具以及滤毒盒均可以长期重复使用。
职业卫生考试题含答案

职业卫生考试题含答案1、对准备从事接尘作业职工进行就业前体检时,下列项目中哪个是不必要进行的检查项目A、职业史B、既往史和自觉检查C、一般临床检查D、 B超检查E、拍摄胸大片答案:D2、低温作业是指( )。
A、作业场所平均气温≤0℃B、作业场所平均气温≤1℃C、作业场所平均气温≤3℃D、作业场所平均气温≤5℃答案:D3、建设项目不包括。
A、新建、扩建项目B、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C、改建项目D、在建设项目答案:D4、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以防治( )为重点,积极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A、运动障碍B、中毒性脑病C、呼吸系统D、神经系统答案:B5、下列哪一类生产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皮炎关系最密切A、有机溶剂B、粉尘C、辐射D、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答案:A6、粉尘的()是决定粉尘生物学作用的主要因素。
B、化学组成C、浓度D、多少答案:A7、中毒事件的卫生应急专业队伍由()建立。
A、政府B、卫生行政部门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D、医院答案:B8、阻性消音器对()消声效果好,对()消声效果较差A、低频,中高频B、高频,低频C、低频,高频D、中高频,低频答案:D9、二氧化硅的种类及类型不同,对人体的危害作用也不同,哪一种致纤维化作用最强()A、非结晶性二氧化硅B、结合型二氧化硅C、结晶型二氧化硅D、游离型二氧化硅答案:D10、大型气泡吸收管内管和外管的接口应是标准磨口,管尖距外管底不合格的有( )。
A、 4.0 mmB、4.5 mmC、 5.0 mmD、 5.5 mmE、以上都不合格答案:D11、职业病危害因素作用于人体时,所产生的危害与接触剂量(强度)有关,也就是说存在( )关系。
A、剂量C、对应D、剂量-效应答案:D12、职业卫生强制性标准的代号为( )。
A、GBB、GB/TC、GBZ/TD、GBZ答案:D13、按《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毒物分级标准,以下分级正确的是( )A、极度危害、高度危害中毒危害轻度危害B、极度危害、高度危害中毒危害C、高度危害中毒危害轻度危害D、高毒物质中毒物质轻度物质答案:A14、职业病防护用品采购( )应及时存放至职业卫生档案中。
医疗卫生监督员知识(职业卫生)竞赛试题与答案解析

一、填空:(6)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 2002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
2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3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应当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高毒作业场所应当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
4 、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5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6 、职业病病人依照有关民事法律,有获得赔偿权利,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二、判断题(10)。
1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时,有权了解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并要求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2 、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并要求用人单位在所提供复印件上签章。
(√)3 、职业病人不适宜从事原工作的,可以要求调离。
(√)4 、劳动者可以选择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者的经常居住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诊断。
(√)5 、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6 、用人单位应当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应急时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7 、职业健康检查和相关医学观察的费用应由劳动者自己承担。
(×)8 、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救治并承担相关费用。
(√)9 、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应当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
(√)10 、制鞋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是粘合剂中的挥发性物质“苯、甲苯、二甲苯”。
(√)三.单选题题(24)1.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工,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监督检查由( B )负责。
卫生监督员考试试题库附答案

卫生监督员考试试题库附答案一、名词解释1、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2、食品安全事故:是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3、餐饮服务:是指通过即时制作加工、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等,向消费者提供食品和消费场所及设施的服务活动。
4、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5、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6、货值金额:是指餐饮服务提供者经营的食品的市场价格总金额。
其中原料及食品添加剂按进价计算,半成品按原料计算,成品按销售价格计算。
7、食品相关产品:是指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
8、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是指公共场所内发生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因空气质量、水质不符合卫生标准、用品用具或者设施受到污染导致的危害公众健康事故。
9、公共用品用具:是指供给顾客使用的各种用品、用具、设备和设施总称,包括床上用品、盥洗物品、饮具、清洁工具、拖鞋等。
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11、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是指凡在饮用水生产和供水过程中与饮用水接触的联接止水材料、塑料及有机合成管材、管件、防护涂料、水处理剂、除垢剂、水质处理器及其他新材料和化学物质。
12、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是指为使房间或者封闭空间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达到设定的要求,而对空气进行集中处理、输送、分配的所有设备、管道及附件、仪器仪表的总和。
13、食品处理区:是指食品的粗加工、切配、烹饪和备餐场所、专间、食品库房、餐用具清洗消毒和保洁场所等区域,分为清洁操作区、准清洁操作区、一般操作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监督员考试题库(职业卫生)一、填空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是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议通过,根据(2011 )年(12)月(31)日第(11)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修正。
2、《职业病防治法》共(7)章(90)条,自(2011)年(12 )月(31)日执行。
3、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4、(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5、有关防治职业病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部门组织制定并公布。
6、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7、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在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组织(3)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集体)诊断。
8、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9、国家鼓励和支持(职业病医疗康复机构)的建设。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对本行政区域的职业病防治情况、10.进行(统计)和(调查分析)。
11、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12、用人单位应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13、国家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14、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15、用人单位为劳动者个人提供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必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
16、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17、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
18、劳动者享有(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19、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20、国家实行(职业卫生)监督制度。
21、职业卫生监管部门包括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22、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3、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开展重点职业病监测和专访调查,对(职业健康)风险进行评估。
.24、有关部门应对职业病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25、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26、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安全生监督管理部门)部门制定。
27、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28、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防护设施设计应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方可施工。
29、国家对从事(放射性)、(高毒)、高危粉尘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
30、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所作检测、评价应当(客观)、(真实)。
31、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进口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32、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33、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34、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告知劳动者。
35、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上(用人单位应该组织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36.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
37、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38、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39、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40、用人单位对在职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
41、用人单位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接触)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42、职业健康检查应当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承担。
43、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个人健康资料。
44、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
45、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件时,(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做好医疗救治工作。
46、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47、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体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48、职业病的诊断机构应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鉴定办法由职业病诊断标准和职业病诊断、、49.门)制定。
50、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应当诊断为职业病。
51、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应当由参与诊断的医师(共同)签署。
52、职业病诊断、鉴定机构需要了解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情况时,可以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10)日内组织现场调查。
53、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职业病统计报告的管理工作,并按规定上报。
54、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时,可以向作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
55、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结论不服时,可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
56、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人时,应当告知(劳动者本人)并及时通知(用人单位)。
57、疑似职业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期间,不得(解除)或(终止)与订立的劳动合同。
58、用人单位应安排职业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
59、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60、用人单位对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的(岗位)津贴。
.61、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变。
62、用人单位在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时,应对从事职业病危害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人。
63、用人单位已经不存在或者无法确认劳动关系的职业病人,可以向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医疗救助)和(生活)等方面的帮助。
64、职业禁忌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
65、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应当(检查结果)、真实,体检机构对(检查结果)承担责任。
66、职业病诊断机构批准证书有效期限为(4)年。
67、职业病诊断机构(独立)行使诊断权,并对其(诊断)结论承担责任。
68、没有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或者(职业健康)检查没有发现异常时,诊断机构可以不予受理职业病诊断。
69、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承担职业病(诊断争议)的鉴定工作,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由(相关专家)组成。
70、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组成人数应为(5人以上)单数,鉴定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名,由鉴定委员会推举产生。
)日内组织鉴60受理鉴定之日起(、职业病诊断鉴定机构应当在71.定。
72、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应当于鉴定结束(20)内由职业病诊断鉴定办事机构发送当事人。
73、(卫生部)负责全国放射诊疗工作的监督管理。
74、国家对从事放射、高毒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
75、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第26号建议书提出的放射防护三原则是(实践正当化)(防护最优化)(剂量限值)。
76、放射工作人员两次培训的时间间隔不超过(2)年。
77、(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的监督管理工作。
78、《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于《(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79、放射工作人员是指在放射工作单位从事放射职业活动中受到(电离辐射照射)的人员。
80、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应当接受(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考核合格方可参加相应的工作。
培训时间不少于4天。
81、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定期组织本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接受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
放射工作人员两次培训的时间间隔不超过(两年),每次培训时间不少于(2天)。
82、个人剂量监测工作应当由具备资质的(个人剂量监测技术服务机构)承担。
(放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发现疑似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病人应当通知、83.射工作人员)及其所在放射工作单位,并按规定向放射工作单位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84、放射工作单位应当为放射工作人员建立并终生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85、进入辐照装置、工业探伤、放射治疗等强辐射工作场所时,除佩戴常规个人剂量计外,还应当携带(报警式剂量计)。
86、放射工作单位不得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或者(不符合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标准)的人员从事放射工作。
87、放射工作人员有权查阅、复印本人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
88、放射工作单位应当组织上岗后的放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两次检查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2年),必要时可增加临时性检查。
89、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在收到职业健康检查报告的7日内如实告知放射工作人员,并将检查结论记录在(《放射工作人员证》)中。
90、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诊断、鉴定、医疗救治和医学随访观察的费用由(其所在单位)承担。
91、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职业健康检查表由(卫生部)制定。
92、《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于(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93、介入放射学与其他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场所应当配备(工作人员。
防护用品)和(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94、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废物储存场所必须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及必要的文字说明。
95、开展放射治疗、核医学工作的,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放射诊疗许可证》。
96、开展介入放射学工作的,向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放射诊疗许可证》。
97、开展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的,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放射诊疗许可证》。
98、同时开展不同类别放射诊疗工作的,向具有(高类别审批权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放射诊疗许可证》。
99、开展放射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向为其发放(放射诊疗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放射工作人员证》。
100、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将每次放射工作人员培训的情况、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和职业健康检查结论记录在(《放射工作人员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