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行业市场现状及禾赛科技核心竞争力分析(2021年)
从做手机跨界去造车_“孤勇者”雷军

从做手机跨界去造车 “孤勇者”年新增投资。
最近,小米汽车的更多元器件被披露出来。
据媒体报道,小米的第一款车已确定激光雷达供应商为禾赛科技,具体激光雷达配置是以1颗禾赛混合固态雷达AT128为主雷达,以数颗禾赛全固态雷达作为补盲雷达。
早在去年,小米就投资了禾赛科技。
有关媒体在报道中提到,小米汽车的动力电池敲定了两家主力供应商,分别为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旗下的弗迪电池。
此外,智能驾驶计算平台也明确了合作伙伴,同样是按照高低两款配置,小米汽车在高配车型上会采用英伟达Orin 芯片,由德赛西威提供域控制器,而在低配车上,将采用大陆集团的域控制器产品。
第一期小米将投入超过140辆自动驾驶测试车,在全国进行研发验证,2024年小米汽车将被推向市场。
无论是与蔚来、小鹏、理想等玩家相比,还是相较华为、百度,小米造车都是一个后来者。
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雷军都很抗拒造车。
一方面,小米在手机领域刚刚调整过来,要面对激烈的竞争,一家公司的资源和精力是有限的。
另一方面,汽车比手机更复杂,需要大投入,很容易深陷其中。
“白天我都会想到10个必须做的理由,到晚上冷静下来,又可以列出10个不能干的理由。
”雷军坦承。
但让他下定决心的是,经过反复调研,他认为智能电心算法及产品功能迭代。
作为造车的后来者,投资产业链是小米与雷军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自动驾驶领域,小米首期规划投入33亿元研发费用,组成超过500人的团队,涵盖自动驾驶硬件、感知规控算法、高精定位等。
其中,2021年8月,小米以5亿元的价格收购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深动科技,该公司成立于2017 年。
小米技术委员会主席、小米汽车自动驾驶负责人叶航军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他与小米投资部一起看了很多自动驾驶创业团队,深动科技在核心算法上有比较好的积累,有量产的经验,约一个月时间即完成收购。
此外,小米内部还有多个部门与造车公司进行协同,包括人工智能实验室、小爱团队、手机相机部等。
另据雷军透露,小米投资了大量自动驾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涉及芯片、传感器等核心部件,相关投资总金额近20亿元。
汽车行业周报:蔚来汽车发布ET7车型,禾赛科技披露招股书

目录沪指小幅上涨,汽车板块跑输大盘 (4)汽车下乡新一轮开展,百度或联合吉利打造智能电动汽车 (5)新能源 (5)智能驾驶 (6)传统汽车 (8)多家公司发布产销快报,广汽集团单月同比增长12% (10)风险提示 (15)图表目录图表1.上周汽车板块市场表现 (4)图表2.上周汽车行业涨幅较大个股 (4)图表3.上周汽车行业跌幅较大个股 (4)图表4.上周上市公司重点公告 (10)续图表4.上周上市公司重点公告 (11)续图表4.上周上市公司重点公告 (12)续图表4.上周上市公司重点公告 (13)续图表4.上周上市公司重点公告 (14)附录图表5. 报告中提及上市公司估值表 (16)沪指小幅上涨,汽车板块跑输大盘截至2021年1月8日,上证指数收于3570.11点,上涨2.8%;沪深300指数上涨5.5%;申万汽车指数上涨3.9%,跑输大盘1.6pct ;其中乘用车、零部件子板块分别上涨9.4%、2.3%,商用载货车、汽车服务、商用载客车子板块分别下跌3.8%、1.7%、11.7%。
图表1.上周汽车板块市场表现年1月8日收盘价为准个股方面,光启技术、骆驼股份、ST 电能等涨幅居前;正裕工业、精锻科技、奥联电子等跌幅居前。
图表2.上周汽车行业涨幅较大个股10 600741.SH 华域汽车 11.1资料来源:万得,中银证券,以2021年1月8日收盘价为准图表3.上周汽车行业跌幅较大个股10000957.SZ 中通客车 (13.1) 资料来源:万得,中银证券,以2021年1月8日收盘价为准5.5% 3.9% 9.4% -3.8% 2.3% -1.7% -11.7%汽车下乡新一轮开展,百度或联合吉利打造智能电动汽车新能源深交所要求车企年报单独披露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生产经营情况1月6日,深交所发布食品及酒制造、电力、汽车制造、纺织服装、化工5件行业信息披露指引。
其中,在汽车制造行业方面,信息披露指出,上市公司开展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相关业务的,应当在年度报告中单独披露报告期内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生产经营情况,包括产品类别、产能状况、产销数据、销售收入等方面。
案例研究分析

案例研究分析目录一、内容描述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2. 研究目的与问题 (4)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二、案例选择与描述 (5)1. 案例企业选取标准 (6)2. 案例企业背景概述 (7)3. 案例企业详细情况介绍 (9)三、案例分析与讨论 (10)1. 企业战略分析与评估 (11)1.1 战略定位与目标设定 (13)1.2 战略实施与执行情况 (14)2. 组织结构与运营管理 (16)2.1 组织架构与职责划分 (17)2.2 运营流程与效率分析 (18)3. 财务状况与盈利能力分析 (20)3.1 财务报表与数据分析 (21)3.2 盈利能力与成本控制 (22)4. 市场环境与竞争态势分析 (23)4.1 宏观市场环境概述 (24)4.2 行业竞争格局与市场份额 (25)5. 技术创新与研发能力分析 (26)5.1 研发投入与成果转化 (27)5.2 技术领先与竞争优势 (29)四、案例总结与启示 (29)1. 案例主要发现与结论 (31)2. 对企业的启示与建议 (32)3. 对行业或市场的借鉴意义 (33)五、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34)1. 研究局限性分析 (35)2.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36)一、内容描述本案例研究分析旨在深入探讨某一特定行业或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发展战略以及成功经验。
通过对该企业的历史背景、市场环境、产品或服务、营销策略、组织结构等方面的详细分析,我们将揭示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优势的原因和关键因素。
我们还将对该企业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和启示。
企业背景:介绍该企业的发展历程、主要业务领域以及所处的市场环境。
市场竞争状况:分析该企业在所处行业中的市场份额、竞争对手以及市场趋势,以便了解其市场地位。
产品或服务分析:对该公司的核心产品或服务进行详细描述,包括产品特点、技术创新、市场需求等方面。
营销策略分析:探讨该公司的营销战略,包括定价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以及这些策略如何帮助其实现市场目标。
激光雷达行业研究包报告

激光雷达行业研究包报告1.激光雷达:智能化利器,迎来高速发展黄金期1.1L3进阶下,汽车智能化之利器当前汽车产业呈现出“新四化”趋势,即所谓的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
在这四个趋势中,电动化为基础,网联化可实现大数据的收集,助力实现智能化出行,最终达到自动驾驶的终极目标。
所谓自动驾驶的终极形态是摆脱人的控制,通过电脑系统实现汽车的自动安全稳定运行。
从自动驾驶的硬件结构来看,可分为感知层、决策层和控制层三个层次,其中感知层是前提和基础。
L3级别是进入完全自动驾驶的开始阶段,对于车身周围环境信息感知要求将明显提高,激光雷达重要性开始凸显,是实现智能化升级的利器。
由于绝对的无人驾驶/自动驾驶在实现路径上无法在短期达到最终形态,根据美国SAE协会标准,自动驾驶根据其自动化程度的不同分为了L0-L56个等级。
L0级:即传统汽车,由驾驶员完全掌控车辆。
L1级:驾驶操控为主,系统适时辅助。
特定的时候系统会介入,如ESP电子车身稳定系统或ABS防锁死煞车系统,主要用于提高行车安全性。
L2级辅助驾驶:部分自动化,驾驶者仍需专心于路况,目前主流车厂都可以实现。
L1级别自动驾驶仪主要辅助油门和刹车,L2级别加入方向盘,可以实现高速路的快速行车和驾驶员在车内的自动泊车等新功能。
当前主流车厂均可实现L2级别自动驾驶。
L3级半自动驾驶:有条件自动控制,该系统可自动控制车辆在大多数路况下,驾驶注意力不需专注于路况,但当系统发出请求时,驾驶员必须重新取得驾驶控制权,因此驾驶员仍无法进行睡觉或者深度休息。
L4级高度自动驾驶:在某些环境和特定条件下,能够完成驾驶任务并监控驾驶环境。
L5级完全自动驾驶:全自动化,人类完全成为乘客。
根据上述分类,自动驾驶系统(ADS)通常是指L3-L5级别,当前主流车厂已经突破L2级别,陆续向L3级别进行突破,进入真正自动驾驶的初步阶段。
当前自动驾驶处在L2级向L3级别过渡阶段,激光雷达配置方案是大部分主流厂商的选择。
全球及中国激光雷达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全球及中国激光雷达行业市场现状分析一、激光雷达分类激光雷达是激光探测和激光测距系统的简称,是一种以脉冲激光或连续激光为光源的主动光学测量技术。
激光雷达可以精确测量从激光发射点到测量目标表面激光反射点之间的距离,再结合激光光束发射方向就可以确定反射点的空间三维坐标,其在高精度测量、快速测量以及三维成像方面有着独特的技术优势,在军事侦察、航空航天、无人驾驶、三维成像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范围和发展前景,近年来受到学术界、工业界以及产业界的高度关注。
根据测量的原理,可以将激光雷达分为基于脉冲飞行时间的测量和基于连续波调制的测量,其中基于脉冲飞行时间的测量又可分为直接飞行时间测量(DToF)和间接飞行时间测量(IToF);根据扫描的方式不同,可以将激光雷达分为机械扫描式激光雷达、半固态激光雷达以及固态激光雷达;根据所采用的光源,可分为近红外(NIR)、短波红外(SWIR)、长波红外(LWIR)和混合式激光雷达;根据所采用的探测器类型,可分为单像素激光雷达、线阵激光雷达和面阵(二维)激光雷达。
二、全球激光雷达行业市场现状分析从全球激光雷达是高级别无人驾驶技术实现的关键,据统计,2019年全球激光雷达行业市场规模达到6.8亿美元,同比增长13.3%,受无人驾驶车队规模扩张、激光雷达在高级辅助驾驶中渗透率增加、以及服务型机器人及智能交通建设等领域需求的推动,激光雷达整体市场预计将呈现高速发展态势,预计至2025年全球激光雷达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35.4亿美元,2019-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64.5%。
从全球激光雷达细分市场来看,据统计,2019年激光雷达在Robotaxi/Robotruck领域市场规模为1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35亿美元,2019-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80.9%;2019年激光雷达在ADAS领域市场规模为1.2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46.1亿美元,2019-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83.7%;2019年激光雷达在移动机器人领域市场规模为0.5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7亿美元,2019-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57.9%;2019年激光雷达在智慧城市与测试领域市场规模为4.2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45亿美元,2019-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48.48%。
基于激光传感器的小空间感兴趣目标检测

电子技术Electronic Technology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基于激光传感器的小空间感兴趣目标检测陆小锋'许思源$许皓然彳赵翼龙I(1.上海大学 上海市200444 2.蒙特沃德高中(上海) 上海市200940 3.康门威尔斯学校(上海)上海市200120 )摘 要:本文使用激光传感器,设计和构建了一个在模拟的微小密闭空间内对感兴趣目标物体进行检测的系统,系统搭载两组,每组三个,共六个扇面形辐射激光传感器,用以交织构造空间内两个完整的检测面,当物体通过检测面时及时获取位置信息,最后通过设置实 验,测试不同大小物体在微小密闭空间内检测的实际情况,最终实现了测量误差不超过0. 5cm 的微小密闭空间内感兴趣目标检测的功能。
关键词:激光传感器;微小空间;目标检测1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对物体距离的测量领域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测量方式渐渐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自二十世纪 六十年代第一台激光器一一红宝石激光器发明以来,激光开始成为测距领域的研究热点,激光测距技术与传统测距技术相比有着更高 的测量精度。
激光测距通过激光这一载体,由激光发射器发射激光,到达物体表面后进行反射,再由激光接收器接受返回的激光信号, 在光速不变的前提下,即可测得目标物体的距离。
根据其工作方式的不同,激光测距技术大体上分为飞行时间测距技术和非飞行时间测距技术,其中飞行时间测距技术又包括相位激光测距技术和脉冲 激光测距技术,而非飞行时间激光测距技术主要有三角测距技术、干涉测距技术、光子计数测距技术等⑴。
激光传感器具有体积小、 重量轻、灵活性高等优势,基于这些优势,激光传感器在国防军事、航空航天、医学卫生等领域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科学研究、 国防建设、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国外发展来看,西方国家针对激光测距的多种应用领域开发了用途不同的激光测距系统:单光束激光测距系统用于测量距离;二维激光扫描式测距系统用于扫描平面;三维测距系统用于对物体空间定位和扫描轮廓等。
计算机行业研究周报:自动驾驶一级市场融资爆发 产业链有望深度受益

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行业研究周报自动驾驶一级市场融资爆发 产业链有望深度受益——计算机投资摘要:市场回顾:上周(2021.1.18-2021.1.22)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申万计算机指数分别涨跌1.13%、3.97%、8.68%、3.15%,计算机指数在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幅排名为正数第6名。
自2021年初至今,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申万计算机指数分别涨跌3.85%、8.00%、13.21%、1.66%,计算机指数在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幅排名为正数第15名。
♦ 股价涨幅前五名分别为中科创达、蓝盾股份、拓尔思、德赛西威、三泰控股,主要受益智能网联汽车行业高景气。
♦ 股价跌幅前五名分别为高伟达、佳发教育、立思辰、金财互联、中科金财。
每周一谈:自动驾驶一级市场融资爆发 产业链有望深度受益2021年1月以来,多家自动驾驶头部企业官宣大额融资。
其中,自动驾驶汽车制造商Cruise 宣布获得微软、通用、本田等20亿美元投资,文远知行宣布完成宇通集团领投3.1亿美元的B 轮融资。
行业技术进步、二级市场估值引领和主机厂投入持续增加等因素共同促进一级市场迎来新的热潮,全行业有望深度受益。
本篇报告中,我们重点梳理了2018年以来的自动驾驶行业投融资事件,并对背后的投资机遇进行解读。
自动驾驶融资规模扩大,资本加持助力行业发展。
据我们统计,2020年全球自动驾驶行业共发生融资事件39起,融资规模亿431.62亿元。
较2019年增长30.19%。
相比2018年全年约281亿元、2019年全年约331亿元的平稳增长,2020年全行业融资明显加速,这一倾向在2021年更加明显,仅2021年1月,行业已经公布了约144亿的融资,超过2020年全年的30%。
我们认为,行业融资额的增长,一方面是因为流动性充裕的现状向一级市场扩散;更重要的是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落地,行业逐渐获得资本认可,受到互联网巨头和汽车龙头的重视程度提高。
计算机行业专题研究:禾赛科技全梳理

证券研究报告作者:行业评级:行业报告| 强于大市维持2021年01月13日(评级)分析师缪欣君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7080003分析师孙潇雅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0080009行业专题研究摘要1.领军地位:禾赛科技是全球领先的激光雷达制造商。
经过一系列的技术开发与调整,专注于开辟无人驾驶领域,并拥有自主设计芯片;高管团队及技术人员实力雄厚,在各自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能够前瞻性地把握行业发展方向。
2. 两大产品线,致力于拉开技术代差,形成护城河:禾赛科技主要拥有激光雷达和激光气体传感器两大类产品线,保持高研发投入,筑高技术壁垒。
相关产品以无人驾驶技术为中心,涉及车联网、高级辅助驾驶、机器人等方面。
公司激光雷达系统开发在业内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优势,正在积极与对手拉开技术代差,形成“护城河”。
3. 产品力对比:激光雷达产品性能卓越,重量小,甚至超出海外同类产品。
自研芯片技术升级,产品性能巩固、成本降低、类型丰富,测距能力、测距范围及测距精准度均得到加强,与市场中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技术先进性。
4. 行业高景气,中国市场规模有望达43.1 亿美元,60%-80%复合增长:到2025年,全球与中国的激光雷达市场预期均有64%左右的涨幅,ADAS及无人驾驶细分领域预期将达到80%涨幅以上。
该行业前景广阔。
5. 四大核心竞争力铸就领军态势。
应对竞争,公司的主要优势包括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客户优势及生产优势。
风险提示:产品技术路线错误风险、研发失败或成果无法产业化、核心技术人才流失风险、市场需求波动、行业竞争风险等目录1. 禾赛科技:全球先进雷达制造商1.1 公司概况:全球先进雷达制造商1.2 主营业务:专注开辟无人驾驶领域1.3 产品线:拥有激光雷达和激光气体传感器两大类产品线1.4 高管& 技术团队:拥有名校背景及知名公司经历1.5 客户情况: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较高,新客户不断涌入2.公司主要产品:激光雷达与激光气体传感器2.1 主要产品1:激光雷达2.2 主要产品2:激光气体传感器2.3 产品力对比:性能卓越,激光雷达产品性能大幅领先海内外公司2.4 生产模式3.财务分析3.1 财务基本情况:收入和利润受疫情影响有所下降3.2 收入拆分:激光雷达产品为核心收入来源,占比超过75%3.3 费用分析:高研发投入(20年占收入比重64%),不断筑高技术壁垒4. 激光雷达行业分析5. 公司优势分析4.1 激光雷达行业产业链全梳理4.2 发展历程:70年光辉历程,已应用于无人驾驶领域4.3 市场规模:中国市场规模有望达43.1 亿美元,60%+复合增长4.4 竞争格局:公司保持龙头地位,近75%高毛利率领先全市场5.1 竞争优势1:技术优势——专业技术水平,把握前瞻方向5.2 竞争优势2:人才优势——拥有专家团队,本科以上占比近70% 5.3 竞争优势3:生产优势——公司自有产线,高自动化水平工厂5.4 竞争优势4:客户群体优势——卡位百度等优质客户6. 风险提示. 公司基本信息公司名称:上海禾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Hesai Technology Co., Ltd.)成立日期:2014 年10 月22 日(上海)发行人的前身禾赛有限系于2014 年由禾赛仪器、睿感投资和远瞻投资共同出资设立,设立时的名称为“上海禾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李一帆,注册资本为100万元,其中,禾赛仪器以货币出资86 万元,占注册资本的86%;睿感投资以货币出资10 万元,占注册资本的10%;远瞻投资以货币出资4 万元,占注册资本的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1
禾赛科技:全球先进雷达制造商
3
1.1 公司概况:全球先进雷达制造商
公司基本信息
公司名称:上海禾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Hesai Technology Co., Ltd.)
成发立行日人期的:前身20禾14赛年有1限0 系月于222日01(4 上年海由)禾赛仪器、睿感投资. 和远瞻投资共同出资设立,设立时的名称为“上海禾赛
3.财务分析
5. 公司优势分析
5.1 竞争优势1:技术优势——专业技术水平,把握前瞻方向 5.2 竞争优势2:人才优势——拥有专家团队,本科以上占比近70% 5.3 竞争优势3:生产优势——公司自有产线,高自动化水平工厂 3.1 财务基本情况:收入和利润受疫情影响有所下降 3.2 收入拆分:激光雷达产品为核心收入来源,占比超过75% 3.3 费用分析:高研发投入(20年占收入比重64%),不断筑高技术壁垒
4
86% 禾赛仪器 睿感投资 远瞻投资
1.2 主营业务:专注开辟无人驾驶领域
公司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研发、制造、销售高分辨率3D 激光雷达以及激光气体传感器产品。2017年至2020年9月,公司激光雷达主 要市场集中于无人驾驶领域,并逐渐向服务机器人领域拓展;
. ⚫ 公司所处领域已成为 “兵家必争之地”。无人驾驶汽车和无人物流机器人技术是人工智能在机器人领域深度应用的产物,其发
展将带来全球性的技术革命。社会生产力的高效发展离不开信息和物质的流动,互联网技术将信息传输的时效性和成本做到了 极致,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并由此催生了一批万亿级市值企业。与之相似,无人驾驶技术将提升物质传输的时效性、 降低传输成本,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社会运转效率,未来所形成的效益是我们今日难以想象的。
激光雷达
激光气体传感器
行业布局者
广义机器人
轮式机器人 (如具有无人驾 驶功能的汽车)
新型服务机器人 (包括实现无人 Βιβλιοθήκη 扫、无人运送 功能等)……
气体检测领域 激光甲烷遥测仪 激光氧气传感器
……
5
1.3 产品线:拥有激光雷达和激光气体传感器两大类产品线
主要产品线
2014 年底,公司成立于中国上海,自设立以来,专注于研发、制造和销售高性能激光传感器,立志于让中国高
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李一帆,注册资本为100万元,其中,禾赛仪器以货币出资86 万元,占注册 资本的86%;睿感投资以货币出资10 万元,占注册资本的10%;远瞻投资以货币出资4 万元,占注册资本的4%。
图1:公司发展历程
2016年初
自主研发激光雷达,逐步进
入无人驾驶激光雷达领域
2019年5月 获得全球第一大汽车零部件供应 商博世集团领投的C 轮融资
图3:产品发展史
产品重心演变历程
2015 至2016 年期间
公司主要的产品为激光气体传感器
2016 年 公司在原有激光气体遥感技术的积 累之上拓展了新的发展方向—— 无人驾驶激光雷达
4. 激光雷达行业分析
4.1 激光雷达行业产业链全梳理 4.2 发展历程:70年光辉历程,已应用于无人驾驶领域 4.3 市场规模:中国市场规模有望达43.1 亿美元,60%+复合增长 4.4 竞争格局:公司保持龙头地位,近75%高毛利率领先全市场
2.公司主要产品:激光雷达与激光气体传感器
2.1 主要产品1:激光雷达 2.2 主要产品2:激光气体传感器 2.3 产品力对比:性能卓越,激光雷达产品性能大幅领先海内外公司 2.4 生产模式
图2:公司成立时注册资本构成比例
4% 10%
2014年
禾赛仪器、睿感投资和远 瞻投资共同出资设立上海 禾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2017月
禾赛有限董事会作出决议,同 意禾赛有限由有限责任公司整 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更名 为上海禾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风险提示:产品技术路线错误风险、研发失败或成果无法产业化、核心技术人才流失风险、市场需求波动、行业 竞争风险等
1
目录
1. 禾赛科技:全球先进雷达制造商
1.1 公司概况:全球先进雷达制造商 1.2 主营业务:专注开辟无人驾驶领域 1.3 产品线:拥有激光雷达和激光气体传感器两大类产品线 1.4 高管 & 技术团队:拥有名校背景及知名公司经历 1.5 客户情况: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较高,新客户不断涌入
摘要
1.领军地位:禾赛科技是全球领先的激光雷达制造商。经过一系列的技术开发与调整,专注于开辟无人驾驶领域, 并拥有自主设计芯片;高管团队及技术人员实力雄厚,在各自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能够前瞻性地把握行业 发展方向。 2. 两大产品线,致力于拉开技术代差,形成护城河:禾赛科技主要拥有激光雷达和激光气体传感器两大类产品线, 保持高研发投入,筑高技术壁垒。相关产品以无人驾驶技术为中心,涉及车联网、高级辅助驾驶、机器人等方面。 公司激光雷达系统开发在业内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优势,正在积极与对手拉开技术代差,形成“护城河”。 3. 产品力对比:激光雷达产品性能卓越,重量小,甚至超出海外同类产品。自研芯片技术升级,产品性能巩固、 成本降低、类型丰富,测距能力、测距范围及测距精准度均得到加强,与市场中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技术先进性。 4. 行业高景气,中国市场规模有望达43.1 亿美元,60%-80%复合增长:到2025年,全球与中国的激光雷达市 场预期均有64%左右的涨幅,ADAS及无人驾驶细分领域预期将达到80%涨幅以上。该行业前景广阔。 5. 四大核心竞争力铸就领军态势。应对竞争,公司的主要优势包括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客户优势及生产优势。
端术制后造,预走判向行世业界终,局让中科激技光造雷福达人的类高社性会能。、公低司成通本过化开和发高无. 可人靠驾性驶会高是线机数器激人光和雷量达产积车累A了D高AS性能市激场光最雷重达要的的核核心心技能
力,而实现高性能、低成本、高可靠性的关键效途径是芯片化。未来,公司不会停止自我提高与创新的脚步,将 致力于不断探索前沿技术并推出更高水平的激光雷达产品,同时发展算法技术,提供感知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