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发布2015年循环经济重点工程示范试点单位名单

合集下载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版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版

附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第一条 为了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制定本名录。

第二条 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本名录的规定,分别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第三条 本名录所称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二)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资源性缺水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富营养化水域;(三)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

—2—第四条 建设项目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是确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的重要依据。

涉及环境敏感区的建设项目,应当严格按照本名录确定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不得擅自提高或者降低环境影响评价类别。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就该项目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作重点分析。

第五条 跨行业、复合型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按其中单项等级最高的确定。

第六条 本名录未作规定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由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的污染因子、生态影响因子特征及其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提出建议,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定。

第七条 本名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并适时修订公布。

第八条 本名录自2015年6月1日起施行。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同时废止。

—3——4——5——6——7——8——9——10——11—。

绿色矿业政策时间线

绿色矿业政策时间线

一、绿色矿山发展历程1、萌芽阶段“绿色矿山”理念源于“科学发展观”。

2003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会议提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007年,以“落实科学发展,推进绿色矿业”为主题的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在北京召开。

时任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针对当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仍然比较粗放,矿山环境问题比较突出,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发出了“发展绿色矿业”的倡议。

2008年11月,中国矿业循环经济论坛在广西南宁召开,11家大型矿山企业与中国矿业联合会签订《绿色矿山公约》。

首次正式提出了“绿色矿山”的概念。

2008年12月发布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明确提出发展“绿色矿业”,并确定了“2020年绿色矿山格局基本建立”的战略目标。

2009年1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矿业联合会四届五次常务理事会通过了《中国矿业联合会绿色矿业公约》,要求从根本上实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2009年10月,在天津召开了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李总理向大会致信,“要发展绿色矿业和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开采和利用效率,为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新贡献”。

2009年11月,以“绿色矿山”为主题的中国矿业循环经济论坛在山东召开。

2010年8月,原国土资源部《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工作的指导意见》发布,同时出台了国家级绿色矿山的基本条件。

2010年9月,以“绿色矿山建设,资源综合利用”为主题的矿业循环经济论坛在山西举办。

2010年9月,国土资源部就“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有关问题进行答记者问,进一步明确“绿色矿山”概念,指出“绿色矿业是矿山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工作的正式启动,我国的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开始步入系统化、规范化的快速发展阶段。

2、快速发展阶段2011年3月,国土资源部公布了第一批绿色矿山试点名单;2012年4月、2013年3月和2014年7月相继公布了第二批、第三批和第四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名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1部门31日联合发文宣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1部门31日联合发文宣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1部门31日联合发文宣布,我国将以汽车发动机、变速箱、发电机等零部件再制造为重点,把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范围扩大到传动轴、机油泵、水泵等部件;同时,推动工程机械、机床等再制造,大型废旧轮胎翻新。

根据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环保部、商务部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的文件,到去年年底,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已形成汽车发动机、变速箱、转向机、发电机共23万台套的再制造能力。

我国在再制造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发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开发应用的自动化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等再制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发展改革委环资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再制造是指将废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进行专业化修复的批量化生产过程,再制造产品达到与原有新品相同的质量和性能,是循环经济“再利用”的高级形式。

与制造新品相比,再制造产品可节省成本50%,节能60%,节材70%,几乎不产生固体废物。

这位负责人指出,我国将紧紧围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提高再制造技术水平、扩大再制造应用领域、培育再制造示范企业、规范旧件回收体系、开拓国内外市场着手,加强法规建设,强化政策引导,逐步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再制造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实现再制造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从而将再制造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强调,发展再制造产业不仅有利于形成“资源-产品-废旧产品-再制造产品”的循环经济模式,可以充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能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是促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我国再制造业发展潜力巨大。

2008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达4957万辆(不含低速汽车),机床保有量达700多万台,14种主要型号的工程机械保有量达290万台。

其中大量装备在达到报废要求后将被淘汰,新增的退役装备还在大量增加。

2005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发展再制造,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将再制造作为重点领域。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创建工作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创建工作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创建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3.09.04•【文号】发改环资[2013]1720号•【施行日期】2013.09.0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节能管理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创建工作的通知(发改环资[2013]172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经委、经贸委、经信委):党的十八大做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

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和基本方式。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国发[2013]5号)把实施循环经济“十百千”示范行动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行动,通过创建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打造城市发展的升级版。

为落实这一任务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组织开展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创建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和创建目标(一)总体要求按照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以提高资源产出率为目标,根据自身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区域特点,实施大循环战略,把循环经济理念融入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发展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普及绿色循环文化,通过循环发展带动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加快构建循环型社会,提高城市(县)环境友好水平、资源节约效益和新型城镇化质量。

(二)创建目标到2015年,选择100个左右城市(区、县)开展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创建活动。

创建城市(县)的循环型生产方式初步形成,率先构建起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各主要品种废旧商品回收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建筑、交通和基础设施基本实现绿色化,生产系统与社会生活系统的循环化程度明显提高,绿色生活方式普遍推行,形成浓厚的绿色循环文化氛围,循环经济发展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循环型社会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建设地区名单

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建设地区名单

附件
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建设地区名单
1、天津市:静海区
2、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托克托县
3、辽宁省:沈阳市、鞍山市、建平县
4、吉林省:洮南县
5、黑龙江省:通河县
6、江苏省:徐州市、扬州市、丹阳市
7、浙江省:台州市、安吉县、海宁市
8、安徽省:阜阳市、凤阳县、繁昌县
9、江西省:吉安市、丰城市、樟树市
10、山东省:聊城市、平原县、招远县
11、青岛市:城阳区
12、河南省:洛阳市、新乡市、长葛市
13、湖北省:荆门市、枝江市、潜江市
14、湖南省:长沙市、安化县、安乡县
15、广东省:湛江市、广宁县、罗定市
16、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
17、四川省:泸州市、浦江县、西充县
18、重庆市:綦江区、合川区、梁平县
19、云南省:曲靖市、祥云县
20、贵州省:六盘水市、铜仁市、岑巩县
21、陕西省:韩城市
22、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23、甘肃省:白银市、临夏市、泾川县
24、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永宁县、青铜峡市
25、青海省:大通县
2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玛纳斯县
27、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二师34团、一师10团。

资源循环利用政策

资源循环利用政策

资源循环利用政策新华网北京4月21日电(记者韩洁)记者从21日北京举行的全国资源综合利用科技大会上获悉,在“十二五”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中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到2015年相关产业产值有望达到1.5万亿元。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秘书长王吉位在会上说,“十二五”期间国家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到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位置,其中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据预测,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将达到4.5万亿元以上,约占当年GDP的8%,其中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模将快速增长,产值将达到1.5万亿元。

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压力,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也实现快速发展,为中国工业经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奠定基础。

权威部门统计显示,“十一五”期间,中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从2005年7.7亿吨增加到2010年的15.2亿吨,综合利用率由55.8%提升至69%。

截至2010年,中国煤矸石、粉煤灰、钢铁渣、尾矿、工业副产石膏的综合利用量分别达到4亿吨、3亿吨、1.8亿吨、1.7亿吨和0.5亿吨,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量达到1.4亿吨。

王吉位说,尽管中国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未来发展前景看好,但必须清醒看到未来在大宗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工业废气和废水、典型生物质废物资源化利用以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领域仍面临一系列挑战。

如中国尾矿累积堆存量已达百亿吨以上,每年仍以10亿吨的排放量增加,而年综合利用率只有14%,未来循环利用任务仍很艰巨。

对此,出席会议的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李静表示,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组织编制“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今年国家有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对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扶持力度,完善资源综合利用法规标准,健全财税配套制度,包括加快出台相关资源税改革方案,同时继续加大对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和示范成果推广的支持,促进产业技术升级,为循环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020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生态文明答案

2020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生态文明答案

1、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小范围的环境污染,还要关注大范围的全球环境问题;不仅要关注日常生活中“小我”与近期影响范围上的环境问题,而且要关注“大我”与远期影响范围上的问题,关注全球性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子孙后代与全人类的未来发展。

这属于生态文明意识中的()意识。

(1、0分)A、发展B、全球C、公众参与D、环境道德我的答案:B√答对2、在下列行业中,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就是()。

(1、0分)A、能源业B、畜牧业C、种植业D、渔业我的答案:C√答对3、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不包括()。

(1、0分)A、经济与文化可持续发展B、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C、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D、资源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的答案:A√答对4、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表明,未来人类还有约()二氧化碳的排放空间。

(1、0分)A、5000亿吨B、6000亿吨C、7000亿吨D、8000亿吨我的答案:C√答对5、()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时代。

(1、0分)A、游牧文明B、农业文明C、工业文明D、生态文明我的答案:D√答对6、首次提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国家文件就是()。

(1、0分)A、《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B、《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D、《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我的答案:A√答对7、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就的评价就是()。

(1、0分)A、成效显著B、成就显著C、成效卓著D、成就卓著我的答案:A√答对8、()报告将生态文明写入中共党章并作出阐述,成为执政纲领。

(1、0分)A、十五大B、十六大C、十七大D、十八大我的答案:D√答对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痕量污染物的就是()。

(1、0分)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B、内分泌干扰物C、持久性毒害污染物D、常规污染物我的答案:D√答对10、()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布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伊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庆华集团有限公司、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鸡西分公司)、安徽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宜兴协联热电有限公司、深圳南山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丰喜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安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巨化集团公司、广东云浮硫铁矿企业集团公司、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第一批)
一、重点行业
(一)钢铁
(二)有色
(三)煤炭
(四)电力
(五)化工
(六)建材
(七)轻工
鞍本钢铁集团、攀枝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包头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济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铝业公司中州分公司、江西铜业集团公司、株洲冶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包头铝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商电铝业集团公司、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
(十)农产品加工
(十一)农业(林业)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河池市南方有色冶炼有限责任公司、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新疆有色工业(集团)稀有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省、青岛市、广东贵屿镇
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北京金运通大型轮胎翻修厂
三、产业园区
13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
河北省曹妃店循环经济示范区
内蒙古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
黑龙江省牡丹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