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旅游规划报告.doc

合集下载

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区总体规划报告(doc 48页)

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区总体规划报告(doc 48页)

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总体规划报告一九九四年三月目录苏州市概况拟议结构图首期开发区总体规划首期开发区专项规划附表附件附图苏州市概况天然环境人口城市发展形式拟议结构图地段选择边界与地段情况规划概念规划参数拟建用地交通系统首期开发区总体规划规划区现状状规划构思规划规模首期开发区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首期开发区交通规划启动区首期公建商业中心的几个设计量体模型首期开发区专项规划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给水工程规划排水工程规划河道整治供电规划邮电规划供气规划防汛规划固体垃圾的处理附表附件附图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详细规划报告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详细规划报告附图图Ⅰ:工业园区用地结构图图Ⅱ:首期用地规划图图Ⅲ:首期工业区一九九四年十一月(a)首期园林绿化目录(b)缓冲带控制图图Ⅳ:首期工业区(a)规划控制图(工业南区)第一部分背景(b)规划控制图(工业北区)图Ⅴ:首期居住区(a)居住用地密度分布图第二部分详细规划(b)居住邻里界限图(c)居住区绿地分布图2.1 首期用地规划(d)居住区教育设施分布图(e)典型小区范例布置图2.2 拟议工业用地图Ⅵ:首期商业核心区(a)拟议详细土地使用图2.3 拟议居住用地(b)拟议容积率控制图(c)拟议沿街建筑边缘图2.4 拟议商业核心区(d)拟议建筑退后线图(e)拟议建筑体形控制图图A高密度建筑间距系数控制(F)拟议绿地/广场图图B低密度建筑间距系数控制(g)拟议车辆出入口图图C低密度建筑退后线的规定土地分类定义第1章苏州市概况1.1 天然环境苏州市域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178平方公里(包括14.2平方公里的古城)是属于市区。

苏州境内位于太湖东部的地区,包括苏州市本身,地势基本平坦。

太湖(2,425平方公里)位于苏州市以西15公里,它汇集了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的水流,并由多条河道将水注入长江和大海,五千年前这里还是东海,所以在苏州境内有众多的湖泊、河流和水道与太湖连接。

某房地产公司对苏州某工业园的规划方案

某房地产公司对苏州某工业园的规划方案

产业发展
苏州工业园是中国重要的 制造业基地之一,以高新 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 主导。
生态环境
苏州工业园注重生态环境 保护,拥有较好的自然景 观和生态环境。
项目的目标和愿景
目标
打造一个集产业、创新、生活于 一体的现代化工业园区,提供优 质的产业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
愿景
成为苏州乃至全国工业园区的典 范,实现产业、城市、自然的和 谐发展。
氛围。
配套设施完善
合理规划并建设园区交通、餐饮 、住宿、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 。提升企业和员工生活品质,增
强园区凝聚力。
安全管理与应急预案制定
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并执行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 各方安全管理责任,确保园区运营安全。
安全防范设施建设
加强安全防范设施建设,如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消防系 统等。提高园区整体安全防范水平,确保企业和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
04 智慧园区与智能化系统规 划
智慧园区概念与特点
概念:智慧园区是指 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物联网技术、大数 据技术等,对园区运 营、企业管理、产业 服务等各方面进行智 能化升级,实现园区 智慧化、绿色化、服 务化发展的新型园区 。
特点
高效率:智慧园区通 过信息技术提高各环 节的运营效率,降低 企业成本。
交通出行规划
优化交通出行规划,鼓励公共交通、 步行和自行车出行,降低私家车出行 比例,减少交通碳排放。
废弃物管理
实施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 、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流程,促进废 弃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
可持续发展宣传与教育
加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宣传与教育, 提高园区内企业和居民的环保意识和 可持续发展意识。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三区总体规划文本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三区总体规划文本

第一章前言一、区位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上海以西最邻近的城市;它的西部是无锡和常州,南部是嘉兴和湖州,北部长江对岸是南通。

京沪铁路、京杭大运风312国道都经过苏州市。

苏州市域面积8488平方公里,地势平坦。

太湖位于苏州市以西15公里;它汇集了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的水流,并由多条河道注人长江。

苏州境内有众多湖泊、河流与太湖连接;创造怡人风景,使苏州成为众所周知的“东方威尼斯”。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二区位于首期开发区东部,涉及跨塘、斜塘、维亭、胜浦四个乡(镇),西距苏州怖中心约15公里,东距上海约万公里(用地现状见图1-1)。

二、背景1992年底,在中新双方合作开发苏州工业园区的构想下,展开选址工作1993年4月,苏州工业园区的概念规划首次呈报给苏州市人民政府;1993年5月呈报给江苏省人民政府。

这个概念规划,是苏州工业园区第一、一、三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基础和指导。

1994年2月,由江苏省建设委员会主持审定厂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即第一区)的总体规划。

根据专家意见调整之后;于1994年6月里报正式成果给苏州市人民政府。

这个总体计划于1994年出获得江苏省人民政府的批准。

在此基础之上,展开首期开发区的详细规划。

1994年11月,首期开发区的详细计划通过专家审定。

这个详细规划于1994年12月获得苏州市人民政府的批准。

1995年5月,展开苏州工业园区第一区、第三区的总体规划,由新加坡市区重建局、驷马国际有限公司、裕廊环境私人有限公司和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局共同编制了结构规划。

1995年6月初;总体规划的四个成员单位会同苏州市及国际上参加专业规划的成员单位,在探讨确定了结构规划的基础上,展开了专业规划。

1995年6月底;在新加坡裕廊管理局,出裕廊环境工程私人有限公司和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局主持召开了总体规划讨论会,综合协调各专业规划。

经过多人论证,多方案比较,现形成总体规划报告。

三、参与单位1.参加编制的规划单位裕廊环境工程私人有限公司、新加坡市区重建局、驷马国际私人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局2.参加编制的专业单位2.1由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局负责协调的专业单位(a)消防规划--苏州市消防支队(b)人防规划--苏州市人防办公室(c)航运规划--苏州市交通局(d)环保规划--苏州市工业园区环境保护局(e)邮电规划--苏州市邮电局(f)有线电视规划--苏州市有线电视台(g)化工园规划--中国化工部规划设计院2.2由裕廊环境工程私人有限公司协调的专业单位(a)供电--裕廊环境工程私人郁民公司与苏州供电局(b)供水、污水规划-- m/s Binnie&Partners(c)热电规划-- m/S Squire Mech Pie(d)煤气规划-- m/S Development Resources Pie Ltd与苏州工业园区配套供气有限公司(e)防洪、排水及河道规划--裕廊环境工程私人有限公司,苏州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所,河海大学(f)垃圾处理规划--m/S Keppel Integrated Eflgineering第二章规划结构一、性质第二区:高科技中心。

苏州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苏州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苏州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根据对苏州工业园区的调研,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报告。

首先,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的首个合资、跨国工业园区,于1994年创立。

工业园区位于苏州市西北部,周边交通便利,
与上海市相隔不远,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

其次,苏州工业园区是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园区,也是中国重要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极。

工业园区拥有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涵盖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多个领域。

这些企业在科技创新、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方面具有竞争力,对推动苏州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三,苏州工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注重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能力提升。

园区积极引进和孵化高新技术企业,鼓励研发机构与企业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同时,园区加大了对人才的招聘与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和资源支持。

这些举措使得苏州工业园区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使得园区成为了吸引国内外投资的热门地区。

第四,苏州工业园区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园区积极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加大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

此外,工业园区还鼓励企业采用绿色制造和清洁能源,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这些举措为园区及周边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并为企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支持。

综上所述,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中国著名的高新技术工业园区,
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发展模式。

园区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苏州乃至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未来,苏州工业园区将继续致力于高质量发展,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赴苏州工业园的考察报告

赴苏州工业园的考察报告

赴苏州工业园的考察报告县委组织第十二期青干班学员赴江苏了苏州工业园。

期间,我们切身感受了苏州工业园体悟的有关情况,参观了工业园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感觉收获很大。

现将考察情况报告下述:一、苏州工业园区的基本情况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的马来西亚重要合作方,房地产业开创了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的新形式。

1994年2月11日,国务院下达《关于开发计划建设批复苏州工业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2月26日,中新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同年5月12日,苏州工业园区破土启动。

科学城地处苏州紧邻城东金鸡湖畔,行政区域面积288平方公里,下辖三个镇,户籍人口25万,其中,中新合作开发区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

我们的目标是:把苏州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园林化、国际化的新城区。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一直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

十年来,在中旧有合作双方两方的共同努力下,园区开发建设快速扎实推进,发展效益不断提高,群众生活略有改善,核心经济指标以年均45%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累计新增就业岗位超过20万个。

2004年,巡视园区以中央领导多次视察园区和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第七次听证会、成立十周年庆典等活动成功举办为动力,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树立科学发展观,自觉服从和主动适应宏观经济调控,在加快开发建设步伐的同时,更加注重城市化的质量极为和效益,全区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3亿元,比上年增长38%;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9亿元,增长42%;进出口总额达281亿美元,其中出口119亿美元,分别增长96%和99%;固定资产投资282亿元,增长39%;新增合同外资4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分别增长96%和50%;新增注册内资174亿元,成为了国内开发速度较快、协调发展较好、竞争力较强的开发区之一。

二、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1、形成了完整科学规划的规划评价体系。

苏州工业园区详细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详细规划

苏州⼯业园区详细规划⽬录第⼀章总则 (2)第⼆章规划依据、原则、发展⽬标 (2)第三章⼟地利⽤ (2)第⼀节总体⼟地利⽤分配2第⼆节⼟地利⽤细分4第四章指标体系和要素控制 (5)第五章综合交通规划 (7)第六章绿地、河湖系统 (10)第七章城市设计导则 (12)第⼋章分⽚区控制和建设指导 (14)第⼀节中⼼区控制和建设指导14第⼆节居住区控制和建设指导16第三节⼯业区控制和建设指导20第四节软件园控制和建设指导24第九章专项规划 (26)第⼀节市政公⽤⼯程规划26第⼆节综合防灾规划34附件⼀:论证意见附件⼆:规划背景XX新区⼆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本第⼀章总则第 1 条为贯彻总体规划,适应XX新区发展的需要,加强规划建设管理,促进园区建设合理有序,特制定本规划。

第 2 条规划范围第 3 条“XX新区⼆三区”是指XX新区中新合作区的第⼆区、第三区两区,即本规划范围,位于⾦鸡湖东岸、青秋浦以西,北⾄娄江、南⾄斜塘河,共58.46平⽅公⾥。

第 4 条任何单位、团体和个⼈在本规划范围内的⼀切开发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规划,规划⽂本和图则配套使⽤,具有同等法律效⼒。

第 5 条规划范围内的⼯程设计与建设除执⾏本规划外,尚需符合国家、江苏省现⾏的有关标准和规范。

第 6 条本规划⾃XX市⼈民政府批准之⽇起执⾏。

由XX新区管委会负责组织实施。

第 7 条若需对本规划进⾏局部调整或重⼤变更,应按法定程序进⾏。

第⼆章规划依据、原则、发展⽬标第 8 条规划依据1. 《中华⼈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4. 《城市⽤地分类与规划建设⽤地标准》(GBJ137-90)5.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6. 《XX新区第⼆三区总体规划》(1995)7. 《中国-新加坡XX新区⼆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报告》(1995)8. 《中国-新加坡XX新区三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初步报告》(1996)第 9 条规划原则1. 以总体规划为依据,坚持市场体制与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相结合。

苏州工业园区详细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详细规划

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规划依据、原则、发展目标 (2)第三章土地利用 (2)第一节总体土地利用分配2第二节土地利用细分4第四章指标体系和要素控制 (5)第五章综合交通规划 (7)第六章绿地、河湖系统 (10)第七章城市设计导则 (12)第八章分片区控制和建设指导 (14)第一节中心区控制和建设指导14第二节居住区控制和建设指导16第三节工业区控制和建设指导20第四节软件园控制和建设指导24第九章专项规划 (26)第一节市政公用工程规划26第二节综合防灾规划34附件一:论证意见附件二:规划背景XX新区二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第 1 条为贯彻总体规划,适应XX新区发展的需要,加强规划建设管理,促进园区建设合理有序,特制定本规划。

第 2 条规划范围第 3 条“XX新区二三区”是指XX新区中新合作区的第二区、第三区两区,即本规划范围,位于金鸡湖东岸、青秋浦以西,北至娄江、南至斜塘河,共58.46平方公里。

第 4 条任何单位、团体和个人在本规划范围内的一切开发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规划,规划文本和图则配套使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 5 条规划范围内的工程设计与建设除执行本规划外,尚需符合国家、江苏省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

第 6 条本规划自XX市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执行。

由XX新区管委会负责组织实施。

第 7 条若需对本规划进行局部调整或重大变更,应按法定程序进行。

第二章规划依据、原则、发展目标第 8 条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4.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5.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6. 《XX新区第二三区总体规划》(1995)7. 《中国-新加坡XX新区二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报告》(1995)8. 《中国-新加坡XX新区三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初步报告》(1996)第 9 条规划原则1. 以总体规划为依据,坚持市场体制与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相结合。

苏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

苏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
4、发展重点
推进苏州古城文化观光旅游产品的全面提升与深度开发,从局部分散景点的观光旅游产品开发走向全要素休闲旅游环境的营造;以历史文化街区和风貌片区为基础(景观斑块),通过主题与品牌提升(从“苏州古城”到“东方水城”),以苏州古城为核心的景观基质和景观廊道的扩展,主题化、特色化、多样性的休闲旅游要素与活动的配套,与苏绣、评弹、昆曲等经典文化艺术、传统工艺等非物质文化的结合,旅游线路、交通、标识系统的无缝化接合,形成以文化、旅游业为主导的苏州乃至长三角的强力旅游引擎。

第十条旅游发展总体格局
构建“一核一带三区”的旅游发展空间格局。其中“一核”为主城旅游发展极核,“一带”为沿江休闲旅游带,“三区”为环太湖休闲度假旅游区、中部湖荡生态休闲旅游区、南部水乡古镇观光休闲旅游区。
第十一条主城旅游发展极核
1、空间范围:包括苏州古城、工业园区(从古城至金鸡湖部分)、高新区(从古城至苏州乐园部分)。
第八条旅游发展战略
1、目的地战略
主动融入区域发展,承接更多的旅游流的扩散和辐射,确立长三角区域旅游关键节点的地位。针对不同层次的旅游市场,打造两个层次的旅游目的地。对于入境旅游者或国内远程游客,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长三角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核心组成部分和主要旅游接待服务基地;对长三角区域游客,打造最具吸引力的休闲度假和商务会议特色旅游目的地。
国家旅游示范基地:国家文化旅游示范基地(苏州古城),国家商务旅游示范基地(金鸡湖);国家休闲度假旅游示范基地(太湖)。
文化生态保护区:太湖国家级化生态保护区。
至2020年新增中外合资或外商独资旅行社4-6家左右,5家旅行社进入全国百强旅行社前50位。
至2020年国际著名酒店管理品牌达到25个以上,新增四星级以上饭店40家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前言 (1)第一条规划背景 (1)第二条规划任务 (1)第三条规划范围 (2)第四条规划期限 (2)第五条规划依据 (2)二、园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SWOT分析 (3)第六条园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3)第七条园区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4)三、园区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6)第八条旅游资源分析 (6)第九条苏州古城区主要旅行社对园区旅游资源的评价分析 (8)第十条旅游资源总体评价 (9)四、园区旅游市场分析 (10)第十一条旅游市场需求总体特征 (10)第十二条旅游市场细分特征分析 (11)第十三条旅游者对园区旅游的评价 (16)第十四条旅行社对园区旅游的评价 (16)第十五条园区旅游市场定位 (18)五、园区旅游发展的竞合分析 (20)第十六条与苏州主城的竞合分析 (20)第十七条与长三角区域城市的竞合分析 (21)第十八条园区旅游发展主要竞合策略 (22)六、园区旅游发展战略 (23)第十九条总体构思 (23)第二十条战略思路 (23)第二十一条战略定位 (24)第二十二条旅游产业定位 (25)第二十三条战略目标 (26)第二十四条发展战略 (28)七、园区旅游形象战略策划 (34)第二十五条旅游形象定位 (34)第二十六条旅游宣传口号 (34)八、园区旅游发展空间布局 (35)第二十七条空间布局 (35)九、园区旅游产品体系开发规划 (41)第二十八条园区旅游产品体系 (41)第二十九条园区旅游产品发展策略 (43)十、园区旅游开发的重点项目策划 (50)第三十条中国首个国家级商务旅游示范区 (50)第三十一条金鸡湖国家5A景区 (52)第三十二条阳澄湖生态养生与康体休闲基地 (53)第三十三条园区不夜城 (54)第三十四条斜塘文化休闲小镇 (56)第三十五条时代广场休闲购物 (57)第三十六条中国苏州国际电影节 (59)第三十七条动漫娱乐新天地 (60)第三十八条阳澄湖蟹文化度假村 (61)第三十九条重元寺深度开发 (62)第四十条开发时序分析 (63)十一、园区旅游市场营销规划 (64)第四十一条政府营销战略 (64)第四十二条旅游企业营销战略 (66)十二、旅游产业体系规划 (68)第四十三条旅行社业规划 (68)第四十四条旅游饭店业规划 (68)第四十五条旅游餐饮业规划 (70)第四十六条旅游娱乐业规划 (71)第四十七条旅游购物业规划 (72)第四十八条旅游信息业规划 (73)第四十九条旅游交通业规划 (73)十三、旅游规划保障措施 (75)第五十条组织领导保障 (75)第五十一条政策体系保障 (75)第五十二条基础设施保障 (76)第五十三条产品塑造保障 (76)第五十四条招商引资保障 (77)第五十五条市场营销保障 (77)第五十六条区域合作保障 (78)第五十七条环境营造保障 (78)一、前言第一条规划背景新一轮苏州城市总体规划中(2006-2020),明确了苏州城市性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要风景旅游城市和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

城市发展的总目标是“构建以名城保护为基础、以和谐苏州为主题的‘青山清水,新天堂’”。

苏州东部新城规划暨苏州工业园区分区规划(2007-2020)明确苏州东部新城的城市性质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服务外包基地、长三角地区现代商贸物流运营中心和文化创意产业中心之一、苏州市中央商务区和重要的城市服务中心。

2009年2月,苏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苏州旅游业全面提升计划”,提出要以“天堂苏州、东方水城”为城市形象,以“文化苏州、精致生活”为旅游产品品牌,以休闲度假和高端商务旅游为重点发展方向;以产品、品牌优化整合,旅游企业竞争力提升,旅游目的地功能、管理、服务、环境改善为重要内容。

通过5~10年时间把苏州基本建成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规模和效益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2009年9月,苏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奋力开创苏州“三区三城”发展新局面,明确要把苏州建设成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旅游城市。

第二条规划任务本次规划的核心任务是:●明确园区旅游发展的定位、目标、发展战略与发展思路,为显著增强园区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提出发展思路。

●合理进行旅游业发展空间布局,明确各片区的功能定位。

●按照资源——市场双重导向原则确定园区旅游产品的发展体系,提出园区旅游发展的重点项目策划。

●制定园区旅游目的地营销战略体系和招商引资措施。

●提出旅游规划的保障措施。

第三条规划范围苏州工业园区所辖行政区域的288平方公里,包括中新合作区、娄葑镇、唯亭镇、胜浦镇。

第四条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09 年-2020 年,远期展望到2020年。

近期:2009 年-2012 年中期:2013 年-2015 年远期:2016 年-2020 年第五条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江苏省旅游总体规划(2002)●江苏省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苏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7-2020)●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苏州市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苏州东部新城规划暨苏州工业园区分区规划(2008-2020)●苏州其它相关法规文件二、园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SWOT分析第六条园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园区旅游业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快速,旅游产业初具规模。

园区城市观光旅游、商务会展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生态休闲旅游、工业旅游等几大旅游产品初具雏形。

表2-1 园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表第七条园区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表2-2 园区旅游产业的SWOT分析表根据上述SWOT分析,将外部环境的威胁和机会、组织内部的优势和薄弱环节结合起来,形成四种战略,即SO战略、WO战略、ST战略、WT战略,做到利用机会与优势,防范威胁和劣势。

SO战略:依靠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①将“旅游兴区”作为园区重要发展战略。

②加强与古城区的旅游整合。

③充分利用区位交通优势,重点吸引长三角客源市场。

④实现整个园区“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

●WO战略:克服内部劣势,利用外部机会①打造和树立园区旅游新形象,提升旅游知名度。

②抓住新休假制度以及休闲旅游热潮到来的契机,倾力打造极具震撼力和影响力的旅游项目。

③抓住苏州城市发展机遇,促进旅游相关产业整体升级和服务水平提高。

④加快旅游业市场化步伐,建立多渠道融资体系。

●ST战略:依靠内部优势,回避外部威胁实施差异化营销战略。

包括旅游产品差异化、服务差异化、人员差异化、形象差异化、渠道差异化等。

●WT战略:克服内部劣势,回避外部威胁与周边旅游地建立战略联盟,实施区域旅游一体化战略。

园区要加强与古城区、周边古镇、太湖等旅游地联合,推出一些精品旅游线路。

三、园区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第八条旅游资源分析表3-1 苏州工业园区旅游资源类型表3-2 苏州市旅游资源类型结构表(1) 园区旅游资源数量一般,种类欠丰富园区共有60个资源单体,拥有《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8大主类中的7类;其中14个亚类占全市30个亚类的46.67%,占全国31个亚类的45.16%;而24种基本类型则占全国155种基本类型的15.48%,占全市90种基本类型的26.67%。

(2) 人文旅游资源占绝对优势,自然旅游资源为辅景观建筑和设施类的旅游资源占绝对优势,二者累计占单体总量的79.66%。

另外,园区湖泊资源丰富,金鸡湖、阳澄湖和独墅湖最为突出,湖光水色的旅游资源成为主要亮点。

(3) 高质量等级旅游资源较少,但挖掘潜力大根据《苏州市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显示,园区旅游资源总体等级最高级(五级)仅为金鸡湖1处,四等级的有阳澄湖和重元寺2处;三等级的有独墅湖、草鞋山遗址、白塘植物园区、斜塘土地庙及永安桥等4处。

第九条苏州古城区主要旅行社对园区旅游资源的评价分析根据对苏州古城区主要旅行社进行的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表3-3 旅行社对园区旅游资源的评价分析评价因子均值标准差众数园区缺少具有震撼力的旅游产品园区旅游资源没有特色,缺乏吸引力3.66 0.74 4 3.79 0.73 4园区旅游资源与古城旅游资源形成互补园区旅游资源是“东方水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园区与古城区旅游资源整合不强,受古城区旅游资源屏蔽影响3.91 0.56 4 3.43 0.83 4 3.59 0.77 4没有属于园区特有的旅游纪念品在园区缺少适合团队消费的购物店3.85 0.67 4 3.74 0.74 4借金鸡奖永久评奖基地这一影视旅游资源,打造影视旅游产品 3.68 0.72 4 商务会议旅游资源丰富,园区适合发展商务会议旅游 4.01 0.52 4 园区旅游资源集中有利于组织旅游线路 3.45 0.81 4(1)园区旅游资源缺乏自身特色(2)园区旅游资源与古城旅游资源形成互补,但整合不强(3)园区旅游商品资源欠丰富(4)商务会议旅游资源丰富(5)旅游资源集中有利于旅行社组织线路(6)影视旅游资源为园区旅游资源增强吸引力第十条旅游资源总体评价(1)丰富的现代化建筑景观、优美的湖域风光和多元化的国际风情成为苏州传统旅游资源的重要互补(2)旅游资源集聚度较高,空间分布差异利于旅游开发(3)生态旅游资源质量高,发展前景广阔(4)休闲旅游资源优势明显(5)旅游资源开发总体水平不高,内涵挖掘不深四、园区旅游市场分析第十一条旅游市场需求总体特征近三年园区旅游市场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表4-1 2006-2008年园区旅游市场总体特征年份入境人数(人次)旅游创汇(万美元)国内人数(万人次)旅游门票收入(亿元)旅游总收入(亿元)2006 101348.00 4299.70 312.00 /未单独统计2007 141679.00 4877.14 361.83 /未单独统计2008 187540.00 6266.11 492.46438 未单独统计资料来源:根据《苏州旅游统计月讯》整理(2008年园区国内旅游数据暂缺)2008年园区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创汇占全市总数的比重分别为8.78%和6.71%,在全市各区域中分别居第二位与第三位。

而园区接待国内旅游人数占全市总数的比重分别为7.02%(2007年数据),在全第十二条旅游市场细分特征分析1、客源地域结构分析(1)苏州本市客源和外地客源比较苏州工业园区旅游市场主要由本市市民和外地游客两部分组成,其中本市市民占园区总市场份额的37.39%,外地游客占园区总市场份额的62.61%(表3-2)。

表4-2各调查地点本市客源与外地客源结构比较调查地点外市(%)本市(%)总体(%)白塘植物园48.78 51.22 100重元寺66.46 33.54 100金鸡湖62.50 37.50 100圆融时代广场56.41 43.59 100李公堤52.63 47.37 100湖滨大道66.67 33.33 100独墅湖81.82 18.18 100总体62.61 37.39 100 (2)苏州本市客源内部结构来自园区的游客占一半,为50.79%,说明在苏州本市客源结构中,主要还是来自园区本区的居民,其次是沧浪区和吴中区分别为16.67%和13.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