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防治知识宣传单
登革热的常识和预防ppt课件

登革热的常识和预防ppt课件CONTENTS •登革热基本概念•登革热流行现状与趋势•预防措施与建议•治疗方法及效果评估•登革热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总结与展望登革热基本概念01定义与传播途径定义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
危险因素居住在或前往登革热流行地区;居住环境脏乱差,蚊虫孳生。
夏季和秋季是登革热高发季节;发病原因:感染登革热病毒后,病毒在人体内复制并引起免疫反应,导致发病。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突发高热,可达39-40℃;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痛;皮疹,多为麻疹样和猩红热样;出血,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诊断依据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4天内到过登革热流行区或居住地有登革热病例发生;临床表现突发高热、头痛、肌肉关节痛等;实验室检查登革热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登革热流行现状与趋势02全球及我国登革热疫情概况全球登革热疫情近年来全球登革热疫情呈上升趋势,尤其在亚洲、南美洲和非洲等地区,疫情严重,对当地居民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我国登革热疫情我国南方地区如广东、广西、海南等省份为登革热主要流行区,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疫情有向北扩展的趋势。
季节性变化和地域分布特点季节性变化登革热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在夏秋季节高发,与蚊虫活动高峰期相吻合。
地域分布特点登革热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南方沿海地区为高发区,内陆地区相对较少。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登革热流行区域可能进一步扩大,疫情也可能更加严重。
城市化进程加速导致城市人口密度增加、环境卫生状况恶化,为蚊虫孳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可能进一步加剧登革热疫情。
国际旅行和贸易的增加使得登革热疫情跨国传播的风险加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气候变化影响城市化进程加速国际旅行和贸易增加未来发展趋势预测预防措施与建议03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消灭蚊虫孳生地清除积水、垃圾等,减少蚊虫孳生环境。
预防登革热宣传资料

预防登革热宣传资料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为了预防登革热的发生和传播,我们需要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登革热的认知和防护意识。
以下是一份预防登革热的宣传资料,旨在向公众传达相关知识和预防措施。
标题:预防登革热,从我做起!正文:什么是登革热?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该病毒分为四个血清型,感染后可引发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皮疹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导致死亡。
如何预防登革热?1. 清除繁殖源:登革热病毒主要通过蚊子传播,因此清除蚊子的繁殖源非常重要。
每周清理花盆、瓶罐、水桶等容器内的积水,保持环境干燥清洁。
2. 防蚊叮咬:在蚊子多的季节或地区,居民应穿长袖衣物、长裤,并且使用蚊帐或屏障等措施防止蚊子叮咬。
同时,可以使用有效的蚊虫叮咬防护用品,如驱蚊液、驱蚊贴等。
3. 避免蚊子滋生: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卫生,及时清除垃圾、修补门窗,确保蚊子无法进入室内。
4. 加强个人防护:使用驱蚊剂、驱蚊液等防蚊用品,尽量减少外出活动,特别是在蚊子活动最为频繁的清晨和黄昏时段。
5. 加强社区宣传:通过社区广播、宣传栏、社交媒体等渠道,向居民宣传登革热的预防知识和措施,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
6. 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皮疹等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是否接触过蚊子。
登革热的危害有多大?登革热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其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健康危害:感染登革热病毒后,患者会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2. 经济负担:登革热的发病和治疗过程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患者需要接受长期治疗和康复,同时也会增加医疗资源的消耗。
3. 社会影响:登革热的传播会对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大规模的登革热疫情会引起公众恐慌,影响正常的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
如何应对登革热疫情?当登革热疫情出现时,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1. 加强监测和报告:各级卫生部门要加强对登革热疫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
登革热最新防控知识ppt课件

• 广东报告3例本地,广西报告2例本地(近 期订正)
• 其余均为为输入病例,主要由东南亚、南 美和非洲输入
登革热病例地区分布
地区 全国 广东 浙江 福建 北京 湖南 广西 湖北 四川 云南 河北 陕西 上海 河南 辽宁 重庆 安徽 贵州 江苏 山东
年均最高温
30℃
Hawley,1998
积温
980℃·d(>12℃) Hawley, 1988;Hanson ,1995
一月均温 年降水量
-5℃ 400-4000mm
Nawrocki and Hawley,1987
Kobayashi et al,2002;Knudsen, 1995
2007/11/29
埃及伊蚊分布区域 埃及伊蚊及登革分布区域
24届中国杀虫药械年会 桂林
中国埃及伊蚊地理分布(2006)
潜伏期
• 内潜伏期:3-14天 • 外潜伏期:8-10天
蚊叮咬/获得病毒
蚊再叮咬/传播病毒
外潜伏期
内潜伏期
病毒血症
病毒血症
0
5
8
12
16
20
24
28
天数
#1患者
#2患者
易感人群
• 普遍易感 • 不同型别二次感染症状加重
白纹伊蚊的生活周期
1-2 天
蛹
孑孓
卵
4-5 天
2-3 天
参数
值
参考文献
年均最低温 适宜温度下限 适宜温度上限
11℃ 20℃ 27℃
Kobayashi et al,2002;Hawley, 1998
Knudsen, 1995;Knudsen et al, 1996;Mitchell ,1995 Nei et al, 2005
预防登革热宣传资料

预防登革热宣传资料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为了有效预防登革热的发生,宣传资料的制作和传播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介绍预防登革热宣传资料的相关内容。
一、疾病介绍
1.1 登革热的病因和传播途径
1.2 登革热的症状和临床表现
1.3 登革热的危害和预防重要性
二、预防措施
2.1 室内外环境清洁卫生
2.2 避免蚊虫叮咬
2.3 个人防护措施的重要性
三、宣传方式
3.1 制作宣传海报、折页、视频等
3.2 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宣传
3.3 在学校、社区、医院等场所张贴宣传资料
四、目标群体
4.1 学生群体
4.2 居民群体
4.3 旅游人群
五、宣传效果评估
5.1 定期开展宣传效果评估
5.2 收集反馈意见和建议
5.3 对宣传资料进行不断改进和更新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介绍,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预防登革热宣传资料的相关内容。
希望社会各界能够重视登革热的预防工作,共同努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并保障人民的健康。
预防登革热安全培训PPT

7 脑炎或脑病表现:如剧烈头痛、嗜睡、烦躁、谵妄、
抽搐、昏迷、颈强直等
8 明显出血倾向:包括皮下血肿、呕血、黑便、咯血、
阴道流血、肉眼血尿、颅内出血等
什么是登革热?
关注健康 从我做起
讲/究/卫/生 加/强/锻/炼 远/离/疾/病
得了登革热怎么办?
就患者而言
去过登革热高发地区,一旦 有蚊虫叮咬经历,并且出现 相关症状,需要尽快到医院
重症患者
对于重症患者,要严格监测生命体征和电 解质平衡;对于病毒血症严重的患者可短 期使用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
患有基础病患者
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要及时向医生讲明 并作相应处理,避免因为登革热再诱发慢 性疾病发作。
什么是登革热?
关注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从我做起
讲/究/卫/生 加/强/锻/炼 远/离/疾/病
如何预防登革热?
什么是登革热?
关注健康 从我做起
讲/究/卫/生 加/强/锻/炼 远/离/疾/病
登革热是怎么传播的?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或花蚊子)叮 咬吸血传播
主要传染源
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带病毒的非人
什么是登灵革长热类动?物是登革热的主要传染源
间接传播
登革热在人和人之间不能直接传播,只能 通过雌性伊蚊传播。伊蚊叮了带登革热病 毒的患者或者非灵长类动物后,登革热病 毒在蚊子体内大量繁殖,然后带病毒的蚊 子又叮咬健康人
预防一般分为如下三个方面:
隔离传染源
对于登革热,早发现、早诊 断早隔离最主要,登革热一
什么般是在登发病革以热后5?天之内具有
较强的传染性,所以这段时 间需要严密隔离患者。
切断传播途径
登革热病毒经蚊子叮咬所传 染,所以防蚊、灭蚊是最主 要的一个预防措施。保持环 境整洁,及时清洁工作、居 住和生活区域,清除积水以 防蚊虫滋生。水洼、池塘是 蚊虫繁衍聚集地,要定期喷 洒杀虫剂,消除蚊虫的滋生 场所。
登革热的护理与宣教

登革热的护理与宣教【摘要】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传染病,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疾病具有严重性,可能导致出血症状和器官衰竭。
对于登革热的护理措施包括清洁环境,避免蚊虫叮咬,及时就医等。
宣教内容主要包括疾病的传播途径,症状和预防措施等。
在家庭、医院和社区方面,护理与宣教都具有重要性,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为了应对未来的挑战,关注预防登革热的关键措施至关重要,包括清除孳生地和防止蚊虫叮咬。
护理与宣教的结合将在预防登革热和保障公众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登革热、护理、宣教、传播途径、严重性、家庭护理、医院护理、社区护理、重要性、预防措施、挑战、展望1. 引言1.1 什么是登革热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亚洲虎蚊叮咬传播给人类。
患有登革热的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烧、头痛、肌肉酸痛、皮疹等症状,严重的病例可能会发展成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危及生命。
登革热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流行病学特点,每年有数百万人感染,导致数以千计的死亡病例。
由于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的传播成为关键。
加强对登革热的认识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1.2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登革病毒主要经伊蚊、埃及伊蚊和亚洲虎蚊叮咬传播给人类。
伊蚊主要在城市和乡村流行,喜欢繁殖在清洁、积水较少的环境中,而埃及伊蚊则更喜欢在乡村地区繁殖于黑色过渡至臭水虻。
亚洲虎蚊多在亚洲地区流行,是登革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
蚊子叮咬感染登革病毒的患者后,蚊子本身携带病毒,再叮咬其他人类,从而传播疾病。
登革病毒还可以通过输血、器官移植、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给人类。
有效防控蚊虫是预防登革热传播的关键措施之一。
在流行季节,避免去蚊虫密集的地区,穿长袖衣物、裤子,使用驱蚊剂等都是预防登革热传播的重要措施。
1.3 登革热的严重性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给人类。
预防登革热宣传资料

预防登革热宣传资料嘿,朋友们!咱今天可得好好聊聊登革热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登革热啊,就像个调皮捣蛋的小怪兽,稍不注意就会蹦出来捣乱。
咱先来说说这小怪兽是咋出现的。
蚊子,对,就是那些嗡嗡叫的家伙,它们要是咬了携带登革热病毒的人,再转过头来咬咱,那可就麻烦啦!这就好比一个坏消息在蚊子的“帮助”下迅速传播开来。
那咱咋预防呢?这可得好好讲讲。
首先呢,咱得把家里家外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别给蚊子留一点儿藏身之地。
就像给自己的家打造一个坚固的城堡,让蚊子攻不进来。
那些瓶瓶罐罐的积水,赶紧清理掉,不然那可就是蚊子的“游泳池”啦!你想想,要是你家里有个游泳池,蚊子能不喜欢吗?还有啊,咱出门的时候也得注意。
别老往那些阴暗潮湿、杂草丛生的地方钻,那可都是蚊子的老窝呀!你非要去,那不就等于自投罗网嘛!咱尽量穿长袖长裤,让蚊子无从下口。
这就像给自己穿上了一层厚厚的铠甲,蚊子咬不着,干着急。
再说说这灭蚊的事儿。
电蚊拍可得准备一个,看到蚊子“噼里啪啦”地电死它们,那叫一个解气!还有蚊香、灭蚊剂啥的,该用就用,别舍不得。
这就像给小怪兽准备了各种厉害的武器,让它无处可逃。
咱可别小瞧了登革热,要是不小心染上了,那可难受啦!发烧、头疼、浑身疼,哎呀,想想都遭罪。
所以啊,咱一定得把预防工作做好。
这就好比一场战斗,咱得提前做好准备,才能打个漂亮的胜仗。
你说,咱把家里打扫干净了,出门也注意防护了,还把蚊子都消灭得差不多了,这登革热还能找上咱吗?肯定不能呀!咱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登革热这个小怪兽离我们远远的。
难道我们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吗?那可不行!大家一起加油,让我们的生活远离登革热的困扰,让我们的日子过得舒舒服服、健健康康的!这多好呀,你们说是不是?。
登革热防治知识宣传单

登革热防治知识宣传单亲爱的朋友们:您听说过登革热吗?这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
在炎热潮湿的季节,登革热的传播风险会增加。
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登革热的防治知识吧!一、什么是登革热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
感染后,患者可能会出现高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皮疹等症状。
病情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二、登革热的传播途径登革热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这些蚊子通常在白天叮咬人,尤其是在日出后两小时和日落前两小时。
蚊子叮咬了感染登革热病毒的患者后,病毒会在蚊子体内繁殖,当它再叮咬其他人时,就可能将病毒传播给健康人。
三、登革热的症状感染登革热后,一般会经过 3 15 天的潜伏期,然后突然发病。
常见症状包括:1、突发高热:体温迅速升高至 39℃以上,一般持续 2 7 天。
2、疼痛: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痛,疼痛剧烈,让人感觉非常不适。
3、皮疹:发病后 3 6 天,皮肤会出现红色皮疹,先出现在四肢,然后蔓延至全身。
4、出血: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皮下出血等症状。
如果您出现了以上症状,尤其是在登革热流行地区生活或旅行过,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情况。
四、登革热的诊断医生会根据您的症状、流行病史、实验室检查等进行诊断。
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病毒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测等。
五、登革热的治疗目前,登革热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和对症治疗。
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多喝水,注意饮食清淡。
如果出现高热,可使用退烧药;如果有出血倾向,需要进行止血治疗。
大多数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以痊愈,但也有少数患者病情严重,需要密切监护和治疗。
六、登革热的预防预防登革热,关键在于防蚊灭蚊。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预防措施:1、清理环境定期清理家中及周围环境的积水,如花盆、水桶、水缸、水槽等,因为这些地方是蚊子滋生的温床。
2、安装纱窗和蚊帐在家中安装纱窗和蚊帐,可以有效防止蚊子进入室内叮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革热防控知识宣传
截止10月6日,毗邻我市的广东省全年已累积出现21527例登革热病例,并仍持续以每天逾千例的速度增长;近日,赣州经济开发区出现了2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是当今人类中流行最广的虫媒病毒病之一,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
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
在我国多发生于6-11月份。
登革病毒的主要媒介是伊蚊(俗称花斑蚊)。
登革热的潜伏期是3~14天,即病人一般在蚊虫叮咬后3~14天内发病。
主要症状和体征:
突发高热:一般持续3~7天,体温可达39℃以上
三痛:主要为剧烈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
三红:面部、颈部、胸部潮红
皮疹:皮肤可有麻疹样、猩红热样、白斑样、荨麻疹样等皮疹
束臂试验阳性或淤点,皮肤、齿龈、鼻腔少量出血
其他症状:乏力以及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登革热的治疗主要采取对症治疗,目前也没有有效的疫苗预防登革热,应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所以如果您具备以下3个条件:①发病前14天内到过有登革热流行的地区,②发病前14天内有可疑蚊虫叮咬史,③出现发热或上述其它登革热样症状,请立即到校医院就诊并陈述清楚病情,切勿到学校周边诊所或其它不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以免贻误病情。
控制登革热疫情的方法一是管理病人,不管是住院治疗还是居家治疗,对病人应实行防蚊隔离;二是切断通过伊蚊的传播,包括杀灭成蚊,清除伊蚊的孳生地;三是做好防蚊措施。
而在这三个环节当中,切断通过伊蚊的传播途径是关键。
预防登革热,我们还须做到:
1.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
2.家中、宿舍内应尽量装置蚊帐;
3.夜间避免在树林、草丛、凉亭等“花斑蚊”出没频繁处逗留;
4.搞好居住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室内卫生间、花盆、废弃瓶罐的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
5.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植植物;
6.对于花瓶等容器,每3-5天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
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
赣南师范学院公共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