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防治知识问答

合集下载

登革热试题及答案知识

登革热试题及答案知识

登革热试题及答案知识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是:A. 蚊子B. 苍蝇C. 蟑螂D. 老鼠答案:A2. 登革热病毒属于:A. 细菌B. 真菌C. 病毒D. 寄生虫答案:C3.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不包括:A. 发热B. 头痛C. 咳嗽D. 关节痛答案:C4. 登革热的预防措施不包括:A. 避免蚊虫叮咬B. 接种疫苗C. 保持环境卫生D. 服用抗生素答案:D5. 登革热的潜伏期通常是:A. 1-3天B. 3-7天C. 7-14天D. 14-21天答案:B6.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主要是:A. 空气传播B. 食物传播C. 血液传播D. 蚊虫叮咬答案:D7. 登革热的高发季节通常是: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答案:B8. 登革热的预防措施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使用驱蚊剂B. 穿长袖长裤C. 使用蚊帐D. 饮用生水答案:D9. 登革热的确诊需要:A. 临床症状B. 实验室检测C. 影像学检查D. 以上都是答案:D10. 登革热治疗的主要目的是:A. 缓解症状B. 预防并发症C. 消灭病毒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登革热的常见症状包括:A. 皮疹B. 恶心呕吐C. 腹泻D. 淋巴结肿大答案:ABD2.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包括:A. 直接接触B. 蚊虫叮咬C. 血液传播D. 空气传播答案:BC3. 下列哪些措施可以预防登革热:A. 清除积水B. 使用驱蚊剂C. 接种疫苗D. 服用抗生素答案:ABC4. 登革热的并发症可能包括:A. 出血B. 休克C. 脑炎D. 肺炎答案:AB5. 登革热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A. 血液检测B. 尿液检测C. 病毒核酸检测D. 影像学检查答案:A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登革热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对)2. 登革热疫苗可以完全预防登革热。

(错)3. 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仅限于雌性蚊子。

登革热试题及答案

登革热试题及答案

登革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蚊子是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A. 疟蚊B. 库蚊C. 伊蚊D. 按蚊答案:C2. 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多少天?A. 3-6天B. 1-2周C. 2-7天D. 1个月答案:C3. 登革热病毒感染后,患者体内会出现哪种抗体?A. IgAB. IgMC. IgGD. IgE答案:B4. 以下哪项不是登革热的典型症状?A. 高热B. 关节痛C. 皮疹D. 呼吸困难答案:D5. 登革热的预防措施不包括以下哪项?A. 消灭孳生源B. 穿着长袖衣物C. 使用驱蚊剂D. 接种疫苗答案:D(目前尚无广泛应用的登革热疫苗)二、填空题1. 登革热是由______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答案:登革热2. 患者通常在感染后______内出现症状。

答案:1-2周3.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______叮咬。

答案:蚊子4. 为了防止登革热的传播,应当定期进行______。

答案:环境整治5. 登革热的临床治疗主要是______和支持性治疗。

答案:对症治疗三、判断题1. 登革热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错)答案:错误,登革热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2. 登革热患者恢复后不会再次感染。

(错)答案:错误,患者可能对某一型登革热病毒免疫,但对其他型别仍有感染风险。

3. 使用蚊帐可以有效预防登革热。

(对)答案:正确,使用蚊帐可以减少蚊子叮咬的机会。

4. 登革热没有特效药物治疗。

(对)答案:正确,目前没有针对登革热的特效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和支持性。

5. 接种疫苗是预防登革热的唯一方法。

(错)答案:错误,预防登革热还包括环境整治、个人防护等措施。

四、简答题1. 简述登革热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答:登革热主要通过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传播给人类。

预防措施包括穿着长袖衣物、使用驱蚊剂、消灭蚊子孳生源、保持环境卫生等。

2. 描述登革热的典型症状及其并发症。

答:登革热的典型症状包括突发高热、剧烈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皮疹、恶心和呕吐等。

登革热试题及答案

登革热试题及答案

登革热试题及答案本文以登革热试题及答案为主题,旨在提供有关登革热的相关知识和解答。

文章采用整洁美观的排版和通顺流畅的语句,不会影响阅读体验。

以下是试题及答案的具体内容:一、选择题1. 登革热是由以下哪种病毒引起的?A. A型病毒B. B型病毒C. C型病毒D. D型病毒答案:A型病毒2.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主要是:A. 空气传播B. 经血液传播C. 飞沫传播D. 蚊虫叮咬传播答案:D. 蚊虫叮咬传播3. 登革热的主要症状包括:A. 发热、头痛、肌肉酸痛B. 咳嗽、打喷嚏、流鼻涕C. 腹痛、腹泻、恶心呕吐D. 皮肤瘙痒、红斑出血答案:A. 发热、头痛、肌肉酸痛4. 登革热的治疗方法包括:A. 服用抗生素B. 接受疫苗接种C. 静脉注射输液D. 对症治疗,休息调养答案:D. 对症治疗,休息调养5. 如何预防登革热的传播?A. 避免去疫情高发地区旅游B. 减少蚊虫滋生的环境C. 经常洗手,保持个人卫生D. 衣物上喷洒防蚊液答案:B. 减少蚊虫滋生的环境二、判断题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

(√) 1. 登革热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 2. 登革热主要通过空气传播传染。

(√) 3. 登革热患者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和肌肉酸痛。

(√) 4. 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可以治愈登革热,只能对症治疗。

(√) 5. 预防登革热的传播可以通过减少蚊虫滋生的环境等方式。

三、简答题1. 登革热的病原体是什么?答:登革热的病原体是登革病毒,分为A、B、C、D四个血清型。

2. 登革热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答:登革热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感染者的血液中含有登革病毒,当蚊子叮咬感染者后再叮咬其他健康人群,就会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

3. 登革热的主要症状有哪些?答:登革热的主要症状包括高热,持续2-7天,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关节疼痛、恶心呕吐等。

4. 登革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答: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以治愈登革热,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例如进行补液、退热、止痛等措施。

登革热防治核心知识

登革热防治核心知识

登革热防治核心知识1、什么是登革热?登革热﹝俗称“断骨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传染病。

在我国属于法定乙类传染病。

登革热是当今人类中流行最广的虫媒病毒病之一,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千万到1亿登革热病例发生,其中有50万例进展成更为严重的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

登革病毒属披盖病毒科黄病毒属,包括Ⅰ、Ⅱ、Ⅲ、Ⅳ四个血清型,各型都能引起本病,并能激发型特异抗体。

各型间免疫保护不明显。

2、登革热疫情分布在哪些地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登革热广泛流行于热带、亚热带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美洲、地中海东部和非洲等),其中以南美洲、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国家如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缅甸、印度、不丹、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孟加拉等较为严重。

2014年夏秋季,我国的广东省流行较严重。

输入性病例是我国登革热发生的主要原因。

我国大陆近些年来不少地区都发现了来自国外流行区的输入性病例,个别地方还引发了当地病例的发生,甚至造成局部暴发,如今年广东登革热疫情。

3、登革热的传播媒介是什么?登革热通过带有登革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传染给人类。

主要传播媒介为埃及伊蚊、白纹伊蚊。

其中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或“黑斑蚊”),有白斑,胸背板有一条白色纵蚊。

白纹伊蚊在我省分布广泛,主要在清水容器中孳生,大多数在屋外或野外阴暗处流连,但亦会在户内活动。

雌蚊嗜吸人血,吸血高峰在日落前两小时(约为下午五、六时),及早上八、九时。

室外及室内皆可叮咬人。

4、登革热的传染途径是什么?当伊蚊叮咬病人(发烧前至退烧期内)或隐性感染者后,病毒进入蚊体内,病毒在蚊体内复制8~14天后即具有传染性。

具有传染性的伊蚊叮咬人体时,即将病毒传播给人,造成感染患病。

伊蚊可终生携带和传播病毒。

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等传播。

与患者接触是不会被传染的。

5、登革热好发于哪些季节?全年均有病例发生,大多数地区的高峰期与雨季相一致。

登革热防治知识问答

登革热防治知识问答

登革热病防治相关知识问答(一)什么是登革热?登革热是通过带登革病毒的媒介蚊虫叮咬人群而引起传播的一种法定乙类传染病。

(二)传播登革热的蚊类主要有哪些?在我国传播登革热的主要媒介蚊虫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伊蚊体色黑色,头部、胸部、腹部和足有银白色或白色花斑。

(三)哪些人易传染上登革热?人群不分年龄、性别均对登革热病毒感染较敏感,前往疫区旅游的游客(广东的广州和佛山市、云南)是登革热的高危人群。

(四)登革热的临床症状?突然发热,头部、眼眶、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极度疲乏,出现皮疹和面、颈、胸部潮红等症状。

严重者可出现剧烈持续的上腹痛,畏寒,鼻腔、口腔及牙龈出血,脉搏弱而快,呼吸困难,有的出现休克或死亡。

(五)登革热有无特殊防治方法?登革热目前没有特效治疗方法,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

但是,登革热是完全可以预防的疾病,预防的关键在于防蚊灭蚊。

(六)登革热的主要分布情况?登革热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表明,现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登革热疫情。

(七)预防登革热的主要措施1、消除各种积水。

要翻缸倒罐,包括各种大小容器如桶、缸、罐、盆景、酒瓶、可乐罐、矿泉水瓶等,要疏通阳台积水,消除阴井、阴沟、排水沟、天棚、地下停车棚积水,尤其是雨后积水。

对一时不能消除的积水,投放化学杀虫剂杀死孑孓。

2、消灭成蚊。

在日出后和日落前约半小时开展灭蚊效果最好,化学杀虫剂可选择高效低毒的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等,以每平方米15—20mg喷雾进行空间喷洒灭成蚊。

室内用市售杀虫剂喷洒于阴暗墙角、衣柜背面进行杀灭成蚊。

3、加强传染源管理。

要做到五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早期发现患者并及时隔离,为安全起见,从发病之日起隔离15天。

收住登革热病人的病房应有防蚊设备。

4、做好个人防护。

在室外工作时应穿长袖长裤,或在皮肤上涂防蚊油。

白天、晚上睡觉应挂蚊帐、点蚊香,防止被蚊虫叮咬传染。

5、防止疾病扩散蔓延。

登革热培训课后考试试题

登革热培训课后考试试题

登革热培训课后考试试题1、登革热是由O传播的一种传染病?A、伊蚊B、库蚊答案解析:A2、登革热潜伏期一般为O天?A、1-3B、3-5C、3-15D、10-21答案解析:C3、登革热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是O?A、发热,全身疼痛和毒血症状,皮疹、出血和其他症状B、潜伏期1・3天,发热同时出皮疹C、无淋巴结肿大,可有肝脾肿大D、登革热没有重症病例答案解析:A4、登革热患者在发病前O天只发病后O天都具有传染性?A、3,7B、1,5C、7,7D、1,7答案解析:B5、下列哪项不是目前预防登革热的有效措施?A、防蚊B、灭蚊C、消除蚊子幼虫孳生地D、打疫苗(正确谷答案解析:D6、关于登革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登革热属于乙类法定管理传染病,确诊后需要在24小时内上报B、登革热可以直接通过人跟人直接接触传播C、登革热患者经过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预后一般良好D、登革热患者和隐形感染者是登革热的主要传染源答案解析:B7、登革热暴发是指在一个最长潜伏期内,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点(例如一个社区、居委会、村庄、学校或其他集体单位等),发生()例及以上本地感染的登革热实验室诊断病例。

A、2B、3C、5D、10答案解析:B8、登革热病例解除防蚊隔离标准未病程超过O天,并且热退O小时以上?A、5,24B、5,48C、3,24D、3,48答案解析:A9、登革热患者热退O小时以上同时临床症状缓解可予以出院。

A、12B、24(C、48D、72答案解析:B10、登革热的诊断依据有OoA、流行病学史:疫区蚊子叮咬史B、临床表现有发热、疼痛、皮疹、出血等C、实验室检查有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登革热病毒分离阳性、登革热抗体阳性D、以上都是W)答案解析:D1、登革热的治疗措施有OA、卧床休息,清淡饮食—)B、退热,以物理降温为主川,—C、补液:口服补液为主㈠—)D、可给与安定、安通定等对症处理I”1Y)E、伴有胃出血时刻给予插胃管引流答案解析:ABCD2、登革热的预警指征中高危人群有OA、二次感染者(正确答案)B、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者川M1案)C、老人或婴幼儿D、孕妇,E、伴有糖尿病、肝硬化、消化性溃疡、哮喘等基础疾病者答案解析:ABCDE3、登革热的诊断指标中包括OA、退热后病情恶化I )B、腹部剧痛C、持续呕吐D、嗜睡、烦躁正确笞E、少尿答案解析:ABCDE4、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登革热后,出现下列哪一种情况即可诊断为重症登革热?A^皮下血肿B、黑便C、急性心功能衰竭D、休克E、肝脏损伤答案解析:ABCDE5、预防登革热可采取一下哪些措施A、睡觉时要挂蚊帐,点蚊香(i-£)B、出门郊游穿长袖长裤IC涂防蚊水E确答案)D、填平凹陷地面,注意盖好储水容器(上1彳「案)E、消灭一切蚊子幼虫的孳生地(正确答案)答案解析:ABCDE1、登革热病毒共有4个血清型,4中血清型均可感染人。

2021登革热病毒常识试题含答案(精华版)

2021登革热病毒常识试题含答案(精华版)

登革热诊疗指南考试试题科室:姓名:得分:一、填空题(共5题,每空5分,共50分)1.登革热主要通过()或()传播。

2.登革热病毒对()敏感,()30分钟可灭活,但在4℃条件下其感染性可保持数周之久。

3.登革热传染源()、()和()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以及带毒的媒介伊蚊。

4.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叮咬传播,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和()。

二、问答题(共2题,每题25分)1.什么是登革热?2.登革热的主要症状有哪些?登革热诊疗指南考试题科室:姓名:得分:一、填空题(共5题,每空5分,共50分)1.登革热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2.登革热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可灭活,但在4℃条件下其感染性可保持数周之久。

3.登革热传染源(登革热患者)、(隐形感染者)和(登革热病毒感染)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以及带毒的媒介伊蚊。

4.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伊蚊叮咬)叮咬传播,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二、问答题(共2题,每题25分)1.什么是登革热?答:登革热是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的一种以发热、皮疹和全身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通常夏秋季节高发。

2.登革热的主要症状有哪些?答:(一)发烧:突发高热(39℃以上),一般持续2~7天;(二)三痛:剧烈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三)皮疹:发烧3~6天后,面部四肢出现红色皮疹或出血疹。

有明显痒的感觉,不掉皮,3~4天后消退;(四)出血:发烧5~8天后可能有出血的现象,包括鼻子出血,牙龈出血,皮肤下出血,尿血等;(五)其他:疲劳乏力以及恶心、呕吐等。

预防登革热病毒知识

预防登革热病毒知识

预防登革热病毒知识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传染病,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给人类。

以下是预防登革热病毒的一些知识和建议:
1. 销毁蚊子繁殖地:登革热蚊子喜欢在积水处繁殖,因此要清除周围的积水,例如花盆、马桶盖、漏斗等。

定期清理、排干和清洗水槽、水缸和水桶。

2. 使用蚊帐:睡觉时使用蚊帐,尤其是在黄昏和黎明时分,因为这些时候蚊子更为活跃。

确保蚊帐完好无损,并用适当的方式安装,以避免蚊子进入。

3. 使用驱蚊剂:使用含有驱蚊剂的喷雾、乳液或液体蚊香,可以有效地驱散和防止蚊子叮咬。

记得按照说明正确使用。

4. 穿着长袖长裤:在登革热高发时期,穿着长袖长裤可以减少蚊子对皮肤的直接接触,从而降低被叮咬的可能性。

5. 注意居住环境的清洁:定期清理室内和室外的蚊子滋生地,例如翻动花盆和清除废弃物,以减少蚊子的滋生。

6. 提高个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和免疫力可以帮助抵抗登革热病毒的感染。

均衡饮食、充足睡眠、适量运动和减少压力都是提高免疫力的方法。

7. 密切注意症状:如果您身体出现发热、头痛、关节痛、肌肉痛和皮疹等症状,特别是在登革热流行地区,要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您的旅行史。

请注意,以上建议可以帮助降低被登革热病毒感染的风险,但并不能完全预防病毒感染。

在高风险地区尤其需要加强预防措施和及时就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革热防治知识问答
发布人:管理员发布时间: 2014-09-29 浏览次数: 325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传播,国外输入性病例是我国登革热发生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不少地区都发现了来自国外流行区的输入性病例,在此提醒市民引起重视,做好防范。

1、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俗称「断骨热」。

在我国属于法定乙类传染病。

2、登革热流行于什么地方?南京是流行区吗?
该病流行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特别是东南亚、西太平洋及中南美洲。

南京不是流行区,但存在输入性病例的危险。

3、登革热的传播媒介是什么?
在我国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主要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

伊蚊的蚊体为黑色,头部、胸部、腹部和足有银白色或白色花斑,俗称“花斑蚊”。

4、登革热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是什么?
登革热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登革热病毒只可以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并不会由人直接传染人,也不会由空气或接触传染。

5、登革热是如何在人群中传播的?
当伊蚊叮咬病人或隐性感染者后,病毒进入蚊体内,病毒在蚊体内复制8~14天后即具有传染性。

具有传染性的伊蚊叮咬人体时,即将病毒传播给人,造成感染患病。

伊蚊可终生携带和传播病毒。

6、哪些人容易感染登革热?
不分年龄、性别和种族,人们对登革热普遍易感。

在流行季节,从非流行地区进入流行地区的人容易受到感染,如到东南亚等地旅游、探亲、劳务、经商者。

登革热病毒分为4型,登革热感染后对同型病毒有免疫力,并可维持多年,但患过由某一型病毒引起的登革热,还可以发生另一型病毒引起的感染。

7、登革热的发生地和时间?
登革热是一种蚊媒传染病,其流行与蚊种和蚊子密度有关。

如果有传染源存在,又有伊蚊孳生的自然条件,均可发生该病流行。

该病也可通过现代化交通工具远距离传播。

登革热流行季节常是天气湿热、蚊虫滋生的季节,一般在每年的5~11月,高峰在7~9月。

8、人感染了登革热病毒有何症状?
感染登革热病毒后,依个人体质和感染强度的不同表现不同。

部份病人临床上并无症状;有些病人则呈现轻微非典型登革热症状,表现类似流行性感冒;还有些病人则表现为典型的登革热。

典型登革热病人在受到病媒蚊叮咬后经过约5-8天的潜伏期,可出现突然发烧(24小时内可达40℃)、寒颤头痛、后眼窝痛、畏光、下肢疼痛及全身肌肉关节痛等症状。

发烧的型式呈马鞍型(即先发烧,几天后接着退烧,随后又烧起来)或间歇型(体温每天上下起伏持续7天左右),渐渐地,肌肉关节痛的情形加剧,全身骨骼彷佛崩解,令人难以忍受,此即所谓的「断骨热」。

另外还会出现肠胃道症状如:恶心、呕吐、厌食、腹泻及腹痛等。

大部份病人于热退期(发烧后3-5天)或热退后1-2天出现先于躯干后向四肢扩张的过敏性皮肤疹。

偶尔会有轻微出血现象,在四肢出现出血点、流鼻血等。

一般急性期病程约1周。

婴幼儿感染登革热病毒症状与青少年或成人的典型登革热症状有所不同,通常只有发烧、咽喉发炎、鼻炎及咳嗽等非特异性的上呼吸道症状,以及皮肤出疹等。

9、何谓出血性登革热?
通常第一次感染登革热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如果再次感染与上次不同的病毒时,则容易引起出血性登革热,甚至登革休克综合征。

出血性登革热的初期症状与典型登革热很相似:发热、肌痛、腰痛,但骨、关节痛不显著,而两者最大不同点乃是出血现象严重,如鼻出血、呕血、咯血、尿血、便血、腹水等,出血性登革热常伴有两个以上器官大量出血。

如果病情突然加重,有明显出血现象且伴有血压下降、烦躁、昏睡、昏迷及周围循环衰竭等则为登革休克综合征,此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险,可于4~6小时内死亡。

值得警惕的是,出血性登革热发生出血的时间,大约是在即将退烧时或退烧后的24~48小时内,所以这段时间内,医生与家属需仔细留意病情的变化,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10、登革热如何诊断与治疗?
凡在流行区或到过流行区旅游、探亲、劳务、经商者,在流行季节有发烧38℃以上,再加上①剧烈头痛、后眼窝痛、骨头关节或肌肉痛;②发烧3~4天后身上出现红疹;③发病期间全身发痒,这三项的其中一项症状,即视为疑似登革热病人,需在24小时内到医院诊治。

登革热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包括卧床休息、退热、补充水分等。

而对出血性登革热应早期诊断并提供适当的体液补充,合并全身性出血时,应及时输血,并密切监测病人的呼吸、心跳、体温、血压,防止休克而致命。

病人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药退热止痛。

需要注意的是,对已感染登革热的患者,一定要避免再被蚊叮咬,以免蚊子将登革热病毒传给别人,或自身被再次感染上不同类型的登革热病毒而加重病情。

登革热有自限性,预后较好,病死率在0.1%以下。

若重复感染不同型别的登革热病毒,则可能造成症状严重的出血性登革热,其恶性度高,致死率在5%以下。

11、如何预防登革热?
目前尚无有效疫苗来预防登革热,做好防蚊、灭蚊、消灭蚊虫孳生地是预防登革热最有效、最重要的办法。

在个人方面,要做好防蚊措施:尽量避免到登革热流行区旅行;户外活动时 (尤其是在灌木丛、池塘和湿地),要注意穿长裤长袖衣,在暴露的皮肤上涂抹防蚊药;要住宿于有空调或装有防蚊纱窗的房内,如果住宿地没有隔蚊或空调设施,最好使用杀蚊喷剂或燃点蚊香及睡在蚊帐内。

在环境方面,要采取严格的措施控制蚊虫孳生,如清理居家环境,消灭登革热病媒蚊及其幼虫。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贮水的容器:①家中花瓶、水盘、水缸、贮水池等盛水容器每周至少要换水、刷洗一次(刷洗时必须用力刷洗内壁,以清除病媒蚊之虫卵)。

②对浇花、洗涤、饮用的水桶、陶瓮、水槽等,不用时倒置,使用时加盖密封。

(2)对种水生植物的容器:①可将小石头或彩色的胶质物放入容器,水面不可超过石头或胶质物表面。

②将食蚊鱼放入种水生植物的容器内。

常见食蚊鱼包括孔雀鱼、大肚鱼、台湾斗鱼等。

(3)对人为建筑:在建筑时应避免留下积水。

如庭院造景时,于流水的四周勿留积水的水窟,仿竹子时,勿留竹洞等。

对一时不能消除的积水,投放化学杀虫剂杀死孑孓。

12、预防登革热,为什么要翻盘倒罐,清除积水?
每只蚊子在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里要经历四个阶段??卵、幼虫、蛹以及成虫,其中前3个阶段均需在水中完成。

卵在水中化成幼虫,幼虫经4次脱皮变为蛹,蛹羽化变成蚊,完成这一过程通常需要10~15天。

故家庭中水养的盆栽植物,例如富贵竹等都是滋生蚊虫的温床。

因此预防登革热最主要的措施是清倒积水,清除蚊虫孳生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