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唐完善
唐太宗
武则天
增加考试科目 设武举、殿试
唐玄宗
高官主考
(3)宋朝进一步完善 (4)明清实行八股取士
(5)公元1905年,科举制被袁世凯等人废除。
积极性: ①破除世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有利庶族参政。 ②保证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 ③提高官员的素质和政府的行政效率。 ④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⑤追求公平公正。
(5)元朝:御史台 (6)明朝:都察院、厂卫
(7)清朝:都察院
2、评价 (1)积极性:对加强中央对地方管理,防止
官员贪赃枉法,发挥过积极作用。 (2)局限性:是君主专制的工具。不代表社
会履行职责,只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
小结:从秦汉至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特征
君 政治制度
演进
特点
主 皇帝制度

中、外朝制
局限 被限定在 贵族范围
封闭性: 以官举士
成为士族把 持政权工具
八股取士 束缚思想
权操于上
三、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1、监察机构的设置
(1)秦朝: ①中央:御史大夫 ②地方:郡监御史
(2)西汉: ①中央:御史大夫 ②地方:州设刺史
(3)唐朝:御史台
汉朝官服
(4)宋朝:御史台、
通判(监州)、提点刑狱司
材料三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 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虽然察举制有机动灵活、节约成本的优点,但是这 项制度的缺点更多,通过材料大家谈谈察举制有哪些缺 点?
1、容易任人唯亲
2、操纵在世家大族手中
3、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
1、科举制的发展历程
(1)隋兴起
隋文帝
隋炀帝
分科考试 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 (2006江苏单科)列举秦朝、唐朝、北宋、明朝君权与 相权关系的有关史实,揭示其历史演变的总体趋势,并 指出其影响。
▪ ①秦朝: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在中央设置丞相,辅佐 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
▪ 汉朝:频繁更换丞相;让平民出身的人做丞相;设立“ 中朝”对抗“外朝”;使相权一分为二。
▪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 为三,并设政事堂削弱相权。
▪ A.地方无选举权 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 C.察举制的弊端 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 【答案】C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 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推举六名孝廉”可直 接判断是汉朝推行的察举制,但材料中“多 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说明了察举 制存在的一些弊端,即重门第,据此分析可 知C符合题意,而ABD均与察举制无关,故 选C。
所谓征辟,是指皇帝特征或官府 辟召某人为官.
材料一 东汉顺帝六年,河南尹田歆掌握了察举六名 孝廉的名额,当权的贵族勋戚争相请托,结果真正名士 入选的只有一人,其他五人都是走后门入选的。
材料二 邓禹一家,凡公者2人,侯29人,大将军以 下13人,中二千石14人,州郡长官48人,其余官职不可 胜数。弘农杨氏四世为三公,汝南袁氏则四世五公。
▪ 北宋:设枢密使、三司使分夺宰相的财政权、军事权, 中书Hale Waihona Puke Baidu下设主副相(同平章事、参知政事)削弱相权。
▪ 明朝: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直属皇帝。皇 帝的权力空前加强。
▪ ②总体趋势: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 。
影响: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
制 政 体
中央制度
三省六部制 皇权不断加强, 增“参知政事”相权不断削弱
的 地方制度 行省制度
演 监察体制
进 与
世官制
强 选官制度 察举制
中央加强对地方 管理,中央集权, 地方削弱

科举制
▪ 6.(2015安徽文综)13.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 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 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 背,我想自己选一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 我求之。”这体现了
(1)按示例填写表格。(6分 )
①世卿世禄制;②推举制; ③考试成绩
四、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科举取士:才能
隋唐
九品中正:门第
世卿世禄:血缘 西周
选官制度
魏晋
军功授爵:军功 战国
汉朝 察举征辟:孝廉
所谓察举,是由朝廷根据需要设 立孝廉秀才贤良文学等科目,指定有 关官员定期不定期地举荐道德高尚 才学出众的人才,经测试后授以官职 .
▪ 消极作用: (1)明清八股取士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 (2)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3) 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归纳选官制度的变化
实行 西周至 时间 春秋
汉朝
魏晋 隋唐北宋
南北朝
明清
选官 世官制 制度
察举制 九品中 正制
科举制
官职
特点 世袭
以官举士 中正评定 考试选官 来源基层 授官依据 仕途开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