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概述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重点知识

名词解释:1、积屑瘤:在切削速度不高而又能形成连续性切屑的情况下,加工钢料等醒材料时,常在前刀面切削处粘着一块剖面呈三角状的硬块,这块冷焊在签到面上的金属称为积屑瘤。
2、刀具磨钝标准:刀具磨损到一定限度就不能继续使用。
这个磨损限度称为磨钝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统一规定以1/2背吃刀量处后刀面上测量的磨损带宽度作为刀具的磨钝标准。
3、刀具耐硬度(刀具使用寿命):刃末好的刀具自开始切削直到磨损量达到磨钝标准为止的净切削时间,称为刀具使用寿命,以T表示。
用刀具使用寿命乘以刃磨次数,得到的就是刀具的总寿命。
4、砂轮:砂轮的特性由以下五个因素决定:磨料、粒度、结合剂、硬度和组织。
常用的磨料有氧化物系、碳化物系、高硬磨料系三类:粒度表示磨粒的大小程度。
结合剂的作用是将磨粒粘合在一起,使砂轮具有必要的形状和硬度。
砂轮的强度、耐腐蚀性、耐热性、抗冲击性和告诉旋转而不破裂的性能,主要取决于结合剂的性能。
砂轮的硬度是反映磨粒在磨削力的作用下,从砂轮表面上脱落的难易程度。
砂轮的组织反映了磨粒、结合剂、气孔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
5、六点定位原理:按一定要求分布的六个支承点来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从而使工件在夹具中得到正确位置的原理,称为六点定位原理。
6、复映误差:由于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变化而使毛坯的形状误差复映到加工后工件表面的现象,称为误差复映。
因误差复映现象而使工件产生加工误差,称为复应误差。
7、工艺系统:机械制造系统中,机械加工所使用的机床、道具、夹具和工件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称为工艺系统。
8、装配:根据规定的技术要求将零件或部件进行配合和联接,使之称为半成品或成品的工艺过程称为装配。
9、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改变生产对象(毛坯)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使之成为零件的过程。
10、工序:指一个活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个或同事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11、零件结构的工艺性:指所涉及的零件在能满足使用高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机械制造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能

机械制造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能机械制造技术是综合应用工程科学和技术来设计、制造机械设备和零部件的一门学科。
它涉及到众多的基础理论和技能,这些理论和技能是机械制造的根基,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机械制造技术的基础理论1. 材料力学与材料科学机械制造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当的材料并进行材料性能的分析。
材料力学可以通过力学原理研究材料的力学行为,例如应力、应变和杨氏模量等关键指标。
而材料科学研究材料的组织结构、性能和加工工艺,通过对材料微观结构的分析,可以了解材料的物理、化学属性,为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2. 机械设计机械设计是机械制造的核心环节,它包括了各种机械设备和零部件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机械设计需要考虑到工作条件、应力分析、运动学和动力学等方面,以确保设计的机械设备具有合适的结构和功能。
3. 数控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数控技术通过计算机控制机床完成各种加工工艺,提高了加工精度和效率。
数控技术还涉及到工艺规程的编写、加工参数的选择和机床的编程等方面。
4. 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理论在机械制造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自动控制理论研究如何对机械设备进行控制,以实现自动化生产。
它涉及到传感器、执行器、控制算法和控制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二、机械制造技术的基础技能1. 机床操作技能机床操作技能是机械制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技能。
它包括对机床的正确使用和操作,熟悉各种机床操作的规程和注意事项。
机床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
2. 模具制造技能模具在机械制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制造各种零部件和产品的基础。
模具制造技能包括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和模具调试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 焊接技能焊接技能是机械制造过程中常用的连接方法之一。
焊接技能需要熟悉各种焊接方法和焊接设备的使用,以及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
掌握好焊接技能可以保证焊接接头的强度和密封性。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名词解释1.主运动:主运动是切下金属所必需的最主要的运动。
它使刀具切削刃及其邻近的刀具表面加入工件材料,使切削层转变为切屑。
2.刀尖角:基面中测量的主、副切削刃间夹角。
3.楔角:主剖面中测量的前、后刀面间夹角。
4.进给运动:进给运动是使新的金属不断投入切削,配合主运动加工出完整表面所需的运动。
5.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用机械加工的方法,直接改变原材料或毛坯的形状、尺寸和性能等,使之变为合格零件的过程,称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又称工艺路线或工艺流程。
6.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工艺文件中用来规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技术性文件。
7.工序: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如一台机床或一个钳工位置),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工序。
8.工位:为了减少安装次数,常常采用回转工作台、或回转夹具、移动夹具、使工件在一次安装中可先后在机床上占有几个不同位置进行连续加工,每一个位置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称为工位。
9.工步:被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和切削用量(切削速度、进给量)均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称工步。
10.基准:在零件图上或实际零件上用来确定某些面、线、点,那些面、线、点称基准。
11.工序集中:将若干个工步集中在一道工序内完成。
12.工序分散:工序数目多,工艺路线长,每个工序包括的工步少,最大限度的分散是在一个工序中只包括一个简单的工步。
填空题1、前角的功用是:正前角的功用是减小切削变形,减小前刀面挤压切削层时的塑性变形,使刀刃锋利,减小了切削力、切削热和切削功率。
但前角太大使楔角β0减小,降低切削刃和刀头的强度,散热变差,容易崩刃。
反之负前角使β0加大,增强了刀头强度,但在切削时振动也加大。
2、后角的功用是:后角的主要功用是减小后刀面和加工表面之间的摩擦,后角越大,切削刃越锋利,增大后角能减少摩擦,但是切削刃和刀头的强度削弱,散热体积小。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整理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整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指机械制造过程中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技术。
以下是关于《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知识点整理:1.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机械制造是指将原材料加工成产品的过程,包括物料的选择、加工工艺的设计和加工设备的选择等。
2.机械制造的分类:机械制造可以分为金属制造、塑料制造和电子制造等。
3.机械制造的生产流程:机械制造的生产流程一般包括产品设计、加工工艺设计、工艺装备选择、生产计划编制、生产管理和成品检验等。
4.机械材料的选择:机械制造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
常见的机械材料有金属材料、塑料材料和复合材料等。
5.金属材料的性能: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工艺性能等。
6.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包括铸造、锻造、焊接、切削、冲压和成形等。
7.金属材料的检验:金属材料的检验包括外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和物理性能测试等。
8.金属材料的热处理: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可以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回火和退火等。
9.机械加工工艺:机械加工工艺包括车削、铣削、钻削、磨削和镗削等。
10.机械加工设备的选择: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机械加工设备,常见的机械加工设备有车床、铣床、磨床、钻床和镗床等。
11.机械加工的数控技术:数控技术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设备的运动和加工过程,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12.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具是机械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工具,模具设计与制造需要考虑产品结构、形状和尺寸等因素。
13.机器人技术:机器人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14.机械传动与控制技术:机械传动与控制技术可以控制机械设备的运动和工艺过程。
15.机械制造的质量控制:机械制造的质量控制包括质量计划、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等。
以上就是关于《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知识点整理,主要涵盖了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分类、生产流程、材料选择、加工工艺、设备选择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机械制造技术考点汇总

第一章 金属切削基础1.基本知识:①工件上的加工表面:3个不断变化着的表面 (1) 待加工表面。
工件上行将被切除的表面。
(2) 已加工表面。
工件上经刀具切削后产生的新表面。
(3) 过渡表面。
工件上由切削刃正在切削着的表面,位于待加 工表面和已加工表面之间,也称作加工表面或切削表面。
②切削运动:直接完成切除加工余量任务,形成所需零件表面的运动包括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合成切削运动)主运动及进给运动:可能是连续,也可能是间歇的;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回转运动;可由刀具和工件分别完成(如车削和刨削),也可由刀具单独完成(如钻孔),但很少由工件单独完成;可以同时进行(如车削、钻削),也可以交替进行(如刨平面、插键槽);③切削用量:切削用量用来定量描述主运动、进给运动和投入切削的加工余量(切削层)厚度。
切削速度:刀刃上选定点的主运动的线速度 单位:m/s 或m/min当主运动为旋转运动时,可按右式计算 切削刃上各点的切削速度是不同的进给量:主运动的每一转或每一行程,刀具和工件沿进给运动方向的相对位移量称。
znf fn v Z f ==背吃刀量:工件上已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间的距离切削用量三要素: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2.金属切削刀具的几何参数①刀具切削部分的结构要素:刀具组成:夹持部分(刀柄);切削部分(刀头) 切削部分组成:三面、两刃、一尖②切削平面切削角度分析:参考PPT1000dnv π=第二章金属切削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1.切屑的种类及其变化①分类:带状切屑;底面光滑,背面呈毛茸状挤裂切屑;底面光滑有裂纹,背面呈锯齿状节状切屑;底面已不光滑,呈粒状金属块的堆砌崩碎切屑:不规则块状颗粒②影响切屑形状的因素:工件材料、切削速度、进给量、刀具角度③切屑形状对加工过程的影响:切削过程平稳性、表面质量④切屑控制:卷曲和折断2.切削层金属的变形①三个变形区②变形程度的表示:变形系数;剪切角;剪应变变形系数PS:能表示变形程度的参数:切屑形态(方便、定性);剪切角(定量);变形系数(纯挤压,易测);剪应变(纯剪切,较合理,忽略挤压)③刀—屑接触区的变形与摩擦第二变形区特征:切屑底层晶粒纤维化,流速减慢,甚至滞留。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

1.机床的切削运动用刀具切除工件材料,刀具和工件之间必须要有一定的相对运动,该相对运动由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组成。
主运动,是切下切屑所需要的最根基的运动,对切削起要紧作用,消耗机床的功率95%以上。
机床主运动只有1个。
进给运动,使工件不断投进切削,从而加工出完整表层所需的运动。
消耗机床的功率5%以下。
机床的进给运动能够有一个或几个。
2.切削用量是指切削速度v、进给量f〔或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ap。
三者又称为切削用量三要素。
切削速度v〔m/s或m/min〕,切削刃相关于工件的主运动速度称为切削速度。
即在单位时刻内,工件和刀具沿主运动方向的相对位移。
进给量f,刀具转一周〔或每往复一次〕,两者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的相对位移量称为进给量,其单位是mm /r〔或mm/双行程〕。
切削深度ap〔mm〕,切削深度指待加工表层与已加工表层之间的垂直距离。
3.常用刀具材料碳素工具钢和合金工具钢,因其耐热性特别差,目前仅用于手工工具如锉刀、铰刀等。
高速钢,高速钢是一种进进了较多的钨、钼、铬、钒等合金元素的高合金工具钢。
强度高,抗弯强度为硬质合金的2~3倍;韧性高,比硬质合金高几十倍;硬度较高,且有较好的耐热性;可加工性好,热处理变形较小常用于制造各种复杂刀具〔如钻头、丝锥、拉刀、成型刀具、齿轮刀具等〕。
硬质合金,硬质合金是用高硬度、高熔点的金属碳化物〔如WC、TiC、TaC、NbC等〕粉末和金属粘结剂〔如Co、Ni、Mo等〕经高压成型后,再在高温下烧结而成的粉末冶金制品。
硬质合金的硬度、耐磨性、耐热性都特别高,准许的切削速度远高于高速钢,且能切削硬材料。
硬质合金的缺少:抗弯强度较低、脆性较大,抗振动和冲击性能也较差。
硬质合金被广泛用来制作各种刀具。
4.车刀切削局限的组成切削局限由3面-2刃-1尖组成,〔1〕前刀面(前面):切屑流出所通过的表层。
〔2〕主后刀面(主后面):与工件上过渡表层相对的表层。
〔3〕副后刀面(副后面):与工件上已加工表层相对的表层。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重点知识总结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重点总结生产过程:从原材料进场一直到把成品制造出来的各有关劳动过程的总和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属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物理化学性能以及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工艺规程:一个同样要求的零件,可以采用不同的工艺过程加工,但其中有一种是在给定的条件下最合理的,并把该过程的有关内容用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指导生产零件的生产类型分单件,成批,大量工艺过程的组成:工序,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工艺过程;安装,工件经一次装夹后完成的工艺过程;工位,工件在一次装夹中工件相对机床每占据一个确切位置所完成的工艺过程;工步,在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和切削用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工艺过程;走刀,每切削一次,称为一次走刀基准:用来确定生产对象几何要素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分为设计基准(设计图样上标注设计尺寸所依据的基准)和工艺基准(工艺过程中所使用的基准)工艺基准:工序基准,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加工表面尺寸形状和位置所依据的基准;定位基准:用来定位;测量基准:工件加工或加工后测量尺寸或行为误差所依据的基准;装配基准: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产品中相对位置的基准工件的装夹过程是定位和夹紧,夹紧的任务是是保持工件的定位位置不变,定位误差和夹紧误差之和为装夹误差工件装夹有找正装夹和夹具装夹两种,找正装夹风直接找正和划线找正六点定位原理:欲使工件在空间处于完全定位,就必须选用与加工件相适应的六个支撑点来限制工件在空间的六个自由度切削运动:主进给合成,切削用量: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切削层参数:公称宽度,厚度,横截面积基面 :通过主切削刃上某一指定点并与该点切削速度方向垂直的面,切削平面:通过主切削刃上某一指定点并与主切削刃相切并垂直该点基面的平面,正交平面:通过主切削刃上某一指定点同时垂直该点基面和切削平面的面前角:前刀面和基面夹角,后角:主后刀面和切削平面夹角,主偏角:基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方向夹角,副偏角 :在基面内测量的副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反方向间的夹角,刃倾角:在切削平面测量的主切削刃与基面间夹角刀具材料性能要求:较高硬度各耐磨性,足够强度和韧性,较高耐热性,良好导热性和耐冲击性,良好工艺性常用刀具:高速钢,硬质合金,工具钢,陶瓷,立方氮化硼,金刚石。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整理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整理1.制造工艺过程包括技术准备、机械加工、热处理和装配等。
2.机械加工由多个工序组成,包括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
3.根据生产专业化程度的不同,生产可分为单件生产、成批(小批、XXX、大批)生产和大量生产。
4.材料去除成型加工包括传统的切削加工和特种加工。
5.金属切削加工的方法有车削、钻削、镗削、铣削、磨削和刨削。
6.工件上有三个不断变化的表面,包括待加工表面、过渡表面(切削表面)和已加工表面。
7.切削用量是指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的总称。
8.形成表面的发生线包括母线和导线。
9.形成发生线的方法包括成型法、轨迹法、展成法和相切法。
10.表面的成型运动是保证工件得到要求表面形状的运动。
11.机床可按万能性程度、精度、自动化程度、重量、主要工作部件数目和数控功能等分类。
12.机床包括动力源部件、成型运动执行件、变速传动装置、运动控制装置、润滑装置、电气系统零部件、支承零部件和其他装置。
13.机床上的运动包括切削运动和辅助运动,如分度运动、送夹料运动、控制运动和其他各种空程运动。
14.刀具可按类型、主切削刃数量、切削部分的复杂程度、尺寸和构造等分类。
刀具的类型和材料刀具根据切削部分和夹持部分的结构关系分为整体式刀具和装配式刀具。
切刀主要包括车刀、刨刀、插刀和镗刀。
孔加工刀具有麻花钻、中心钻、扩孔钻和铰刀等。
刀具材料中,高速钢和硬质合金钢是最常用的。
高速钢又分为普通高速钢和高性能高速钢,高性能高速钢包括钴高速钢、铝高速钢和高钒高速钢。
刀具的参考系和结构要素刀具的参考系分为静止(标注)角度参考系和工作角度参考系。
静止(标注)角度参考系由主运动方向确定,工作角度参考系由合成切削运动方向确定。
构成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的参考平面有基面、切削平面、正交平面、法平面、假定工作平面和背平面。
外圆车刀切削部分的结构要素包括前刀面、后刀面、副后刀面、主切削刃、副切削刃和刀尖。
角度的标注和选择原则刀具角度包括在正交平面内标注的前角、后角和楔角,在副平面内标注的副前角和副后角,在切削平面内标注的刃倾角,在基面内标注的主偏角、副偏角和刀尖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蓬技术基础
为你揭开制造过程的神秘面纱
带你走进缤纷多彩的制造世界概述
卩我们专业的核心任务是什么?
设计和制造产品
讨论话题:你知道学了本专业将来要干什
么吗?
什么是制造
简单产品实例
讨论话题:说说看,你熟悉的某件生活用品,用到了哪
些材料<大致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大致要什
么样的制造设备才能做出来。
狭义的制造:材料T产品
广义的制造:(产品的全寿命循回)
市场需求与产品概念的萌生9 产品的最
终消亡
(参见下页图)
❿什么是制造技术
狭义:指制造工艺和制造方法广义:指制造活
动所涉及到的一切技术的总称
制造业重要吗
讨论话题:想想你身边各种各样的制造产品
■说说制造业在你心目中的地位。
❿制造业如何分类
讨论话题:看看身边的各种产品,它们都是用
什么方法制造的,尝试给制造业分分
类。
小资料一我国对制造业的分类
我国将制造业划分为:金属制品、一般机械、运输机械、电器设备、电子设备、仪器仪表、食品工业、纺
织、服装、家具、文教用品、油加工、化工、建材、
黑色冶金、有色冶金、其他制造等行业。
制韵支术也可按此分为相应的类别。
❿我们关注哪一类制造技术
—机械制造技术(材料的成形)
讨论话题:想想金工实习,看看我们侧重于哪
类制造。
堆积成型技术 生长成形技术 快速成型
(不是本课程内❿材料成形技术如何分类
切削与磨削加工一一车、铳.磨.钳工等 特种加工 —— 激光加工、超声加工等
受迫成型技术 去除成形技术 铸、锻、焊、塑料成型等 括:
如何学好本课程
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学好本课程的方法
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平时(考勤、作业)30〜40% ,期末60〜70%
本课程的教材与参考书籍
教材一《现代制造工程技术实践(第二版)》,宋昭祥主编,机械工业岀版社
参考书
1.《热加工工艺基础与实习》,吕悴主编 < 高等教育岀版社
2.《机械加工工艺基础与实习》f张亮峰主编f高等教育岀版社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严绍华主编,清华大学岀版社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f傅水根主编,清华大学岀版社
❿更多的基础知识
阅读教材P1〜P13
3
.
提问
第一章:铐莲
❿概述
❿什么是铸造
将熔融金属浇入铸型型腔,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一定形状和性能铸件的成型方法。
讨论话题:看看你身边什么物品是用铸造方
法成形的?
❿铸造的_般工艺过程
模型9型腔9注入金属液9取出工件❿铸造方法分类
砂型铸造特种铸造
❿工程上常用的铸造材料
❿铸铁
❿铸造铝合金❿铸造铜合金
❿材料的铸造性能
❿什么是铸造性能
❿衡量铸造性能的主要指标:充型能力.收缩性.其它
竇别提示:不同的合金具有不同的铸造性能,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铸件,在逬行铸件加工时, 选择合适的铸造方法、合理的工艺参数尤为重要。
❿铸造的优缺点(具体工艺还有其自身的优缺点)
优点:1 •可制造形状比较复杂的零件;
2■可铸造各种尺寸(几mm~几十m)、各种重量
(几g-数百吨)的铸件;
3•可铸造各种金属及其合金;
4咸本较低。
缺点:1 •存在各种缺陷,降低了其力学性能;
2•工序较多;
3■—些铸造工件表面较粗糙,尺寸精度不高;4•一些铸造工艺的劳动强度较大。
❿铸造的应用
_般的应用具体各种
工艺的应用
第一节:抄型铸造
❿什么是砂型铸造
用型砂造型逬行铸造的方法称为砂型铸造❿常用的手工造型方法
1 •整模造型
2•分模造型
3•挖砂造型、假箱造型与成型底板造型
4活块造型
5■三箱造型
6•其它(活砂造型、刮板造型)
砂型铸造的基本工艺过程
1 •制造模样与芯盒
2制备型砂与芯砂
3•制备砂型(造型与造芯,分为手工造型
与机器造型)
4•合型浇注
5•落砂清理
6•质量检验
❿常用的机器造型方法
1・震压造型
2.射砂造型
讨论话题:手工造型的方法中哪些可以用
机器造型来取代?
❿砂型铸造的特点及应用
(参见课本)
讨论话题:想_想你周围常见的物品或产品
中,哪些产品可以采用砂型铸造的
方法逬行生产,并尝试分析它们采
用砂型铸造来生产的优缺点。
第二节:特种铐造
❿什么是特种铸造
除砂型铸造以外其它铸造工艺均称为特种铸造
❿对学习特种铸造的要求
1•了解各种铸造工艺的工艺过程
2•掌握各种铸造工艺的特点及应用(注意各种
铸造的区别对比)
❿特种铸造工艺
讨论话题1 :分析铸件,看看它们各是由何 种铸造工艺生产的,为什么要选用 这种铸造工艺?
1 •金属型铸造 r;
2 •熔模铸造 3.压力铸造 讨论话题2 : _些你熟悉的物品或零件如果
采用上述特种铸造工艺生产,分析 它们最适
合用何种工艺,为什么?
❿铸件的缺陷
❿什么是铸件缺陷:铸件中存在的偏离制造要求的部分o
如气孔、浇不到、内部应力等等。
❿铸件缺陷的来源:铸件出现缺陷与众多因素有关。
如
铸造金属材料、砂型、工艺过程、环境等。
❿缺陷存在的影响:缺陷的存在将直接影响铸件的质量o
如形状、尺寸、精度、力学性能等。
❿研究缺陷的目的:找出产生的原因,设法消除,从而提高铸件质量。
❿常见的铸造缺陷:见教材
讨论话题:试列举两种铸件的缺陷,简单分析它们
是如何产生的?
小资料一合金铸造性能对铸件质量的影响
合金的铸造性能对铸件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合金的铸造性能可能导致的缺陷有:流动性一-可能引起冷隔.浇不到.气孔.夹渣等
缺陷;
收缩性- -可能引起缩孔与缩松、内部应力、裂纹
等缺陷;
氧化性和吸气性一可能引起气孔等缺陷;
偏析性一可能引起成分不均而导致机械性能下降
铸件结构段计
❿铸件结构设计的重要性
❿合理的铸件结构设计将有助于:简化铸造工艺过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和避免产生铸造缺陷,获得高质量的产品。
❿进行铸件结构设计时需要同时考虑: 铸件的使用性能要求是否可以满足;铸件的结构是否适于用拟采用的铸造工艺来加工
;以及,铸造所用的合金材料是否适合采用该工艺来生产该铸件。
❿设计合理的铸件结构是制造工程师必须具备
的能力
❿铸件结构设计要点
应考虑砂型铸造工艺对铸件结构的要求
1 •尽量减少分型面的数量,并使分型面为平面2启
量减少型芯与活块的数量
3.铸件结构应有利于型芯固定、排气和清理
4.要设计合理的结构斜度(又称为拔模斜度、起
模斜度)
小资料一铸件设计的工艺考虑
铸件加工之前,需要考虑一些工艺因素,如浇注位置、浇冒口及流道等位置的确定,分型面定在何处比较合理,留给铸件的加工余量和收缩余量应为多大,为便于起模的起模斜度应选多少,以及型芯如何稳定地安放等因素。
这些工艺因素在铸件结构设计时也需要一并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