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计算机网络硬件设备PPT课件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第三章PPT课件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第三章PPT课件
输数据时,必须采用各种差错检测措施。
循环冗余检验的原理
在数据链路层传送的帧中,广泛使用了循环冗 余检验 CRC 的检错技术。
在发送端,先把数据划分为组。假定每组 k 个 比特。
假设待传送的一组数据 M = 101001(现在 k = 6)。我们在 M 的后面再添加供差错检测用的 n 位冗余码一起发送。
十六进制表示。十六进制的 7E 的二进制表示是 )。 地址字段 A 只置为 0xFF。地址字段实际上并不起作用。 控制字段 C 通常置为 0x03。 PPP 是面向字节的,所有的 PPP 帧的长度都是整数字
节。
PPP 协议的帧格式
先发送
首部
F AC 7E FF 03
字节 1 1 1
协议 2
IP 数据报
3.2.1 PPP 协议的特点
对于点对点的链路,目前使用得最广泛的数据 链路层协议是点对点协议 PPP (Point-to-Point Protocol)。
用户使用拨号电话线接入互联网时, 用户计算 机和 ISP 进行通信时所使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就是 PPP 协议。
PPP 协议在1994年就已成为互联网的正式标准。
封装成帧 (framing) 就是在一段数据的前后分别添加首 部和尾部,然后就构成了一个帧。确定帧的界限。
首部和尾部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进行帧定界。
帧开始
IP 数据报
帧结束
发送
帧首部
帧的数据部分
帧尾部
从这里开始发送
MTU 数据课件链制作人路:谢层希仁 的帧长
用帧首部和帧尾部封装成帧
用控制字符进行帧定界的方法举例
也有人采用另外的术语。这就是把链路分为物 理链路和逻辑链路。
物理链路就是上面所说的链路。 逻辑链路就是上面的数据链路,是物理链路加

《计算机网络课程》PPT课件

《计算机网络课程》PPT课件
14
第一章 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体系
从物理结构上看,计算机网络又可定义为在协议控制下,由若干计算 机、终端设备、数据传输设备和通信控制处理机等组成的系统集合。 该定义强调计算机网是在协议控制下,通过通信系统实现计算机之间 的连接,网络协议是区别计算网络与一般的计算机互连系统的标志。
综上所述,根据目前流行的观点,可以把计算机网络定义为:按照网 络协议,以共享资源为主要目的,将地理上分散且独立的计算机互相 连接起来形成的集合体。通常根据人们所处环境和研究的着眼点不同, 可采用不同术语。当着重研究网络资源共享问题时,可称作计算机网 络;当着重研究和分析通信方面问题时,常称作计算机通信网络。我 们对这两个术语将不加严格区分,一般都称作计算机网络。
实体与协议: 网络中的通信是指在不同系统中的实体之间的通信。 实体,是指能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任何东西,包括终端、应用软件、
通信进程等。 协议:跟在人与人之间交流一样,实体之间通信需要一些规则和
约定,例如,传送的信息块采用何种编码和怎样的格式?如何识 别收发者的名称和地址?传送过程中出现错误如何处理?发送和 接收速率不一致怎么办?简单地讲,通信双方在通信时需要遵循 的一组规则和约定就是协议。 协议的构成:协议主要由语义、语法和定时三部分组成,语义规 定通信双方准备“讲什么”,亦即确定协议元素的种类;语法规 定通信双方“如何讲”,确定数据的信息格式、信号电平等;定 时则包括速度匹配和排序等。
18
第一章 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体系
提高可靠性表现在网络中各台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彼 此互为后备机,一旦某台计算机出现故障,故障机的任务 就可由其它计算机代为处理,避免了单机在无后备使用情 况下,某些计算机故障导致系统瘫痪的现象,大大提高了 可靠性。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件(第三章)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件(第三章)

通常采用图形界面进行人机交 互,其界面友好、使用方便,用户
只需经过简单学习就能熟练使用。
主要特点是计算机在某一 时间内只能为单个用户效 劳。
个人计算机操 作系统是单用 户操作系统
早期的DOS操作系统是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 Windows XP那么是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28
3.2.2 操作系统的分类
18
3.2.2 操作系统的分类
批处理 系统
分时 系统
实时 系统
早期操作系统 一般可分为三 种基本类型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 发展,又出现了许
多种操作系统
19
嵌入式操作系统 单用户与多用户、单任 务与多任务操作系统 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
分布式操作系统
3.2.2 操作系统的分类
1.批处理系统
批处理系统〔Batch Processing System〕的工作方式:
5.文件管理
3.提供文件的 存取方法
2.提供文件物 理组织方法
4.提供文件的 使用方法
5.实现文件的 目录管理
文件管理要 完成的任务
6.实现文件的 存取控制
1.提供文件逻 辑组织方法
17
7.实现文件的 存储空间管理
3.2.1 操作系统的功能
6.网络与通信管理
计算机网络源于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近二十年来,从单机与终端之间的远程通信,到今天全世界成 千上万台计算机联网工作,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已十分广泛。
应用领域
常用于制造工业、过程 控制、通信、仪器、仪 表、汽车、船舶、航空 航天、军事装备等领域
26
3.2.2 操作系统的分类
5.单用户与多用户、单任务与多任务操作系统
根据在同一时间

计算机网络课件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课件完整版
2. Internet是从ARPANET逐步发展而来的,是世界上最 大的互联网络,称为“国际互联网”或“因特网”,它使 用的是TCP/IP协议。
1.2.4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重要节点:
1.铁道部在1980年即开始进行计算机联网实验。然后,从1987年9月20 日钱天白教授发出第一封E-mail开始,到1994年4月20日NCFG正式连入 Internet这段时间里,中国的互联网在艰苦地孕育着。
资源子网 资源子网由各类主机、终端、其他外围设备及各种软件资源等组成,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 和向网络用户提供网络资源以及网络
服务。它是计算机网络的外层。 (1)主机 (2)终端 终端(Terminal)是用户访问网络的界面装置。 2.通信子网 通信子网是由网络结点和通信线路组成的独立的数据通信系统,承担全网的数据传输、转 接、加工和变换等通信处理工作,实
1.3.5按传播技术分类
根据所使用的传输技术,可以将网络分为:广播式网络和点到点网 络。
1.3.6按网络操作系统分类
根据使用的网络操作系统,可以将网络分为:Novell Netware 网、 UNIX网、Linux网、Windows NT网等。
1.4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4.1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性能指标从不同的方面来度量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速率
比特(bit)是计算机中数据量的单位,也是信息论中使用的信息量的单位
2.带宽
“带宽”(bandwidth)有以下两种不同的意义: (1)带宽本来是指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信号的带宽是指该信号所包含的各种不 同频率成份所占据的频率范围 (2)在计算机网络中,带宽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因此网络 带宽表示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

第3章 数据通信、网络和处理方法 管理信息技术课件

第3章 数据通信、网络和处理方法 管理信息技术课件
通信介质是通信中连续收发双方的物理通路,也 是通信中实际传送信息的载体。通信系统中的传 输介质按信息传递方式一般可以分为有线介质和 无线介质两种。 有线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缆等。 无线介质是指使用微波通信、激光通信、卫星通 信、无线通信、红外通信技术所使用的信息载体。 通信介质的特性:物理特性、传输特性、 连通特 性、 地理范围、抗干扰性、相对价格。
2020/10/29
第3章 数据通信、网络和处理方法
第10张
调制和解调
调制是当通信信道不允许直接传输计算机所产生 的数字信号,那么就需要在发送端将数字信号变 换成模拟信号,而解调是在接收端再将模拟信号 还原成数字信号,这个过程叫调制解调。 调制解调器
2020/10/29
第3章 数据通信、网络和处理方法
第23张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计算机网络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的发展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50年代开始,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 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远程终端利用通 信线路与中心主计算机相连,组成联机系统,实 现了远距离使用计算机资源的作业,其中终端不 具备自主处理能力。
例如,1964年IBM与美国航空公司建立的第一 个由一台中心计算机和全国范围内2 000多个终端 组成的预订飞机票系统SABREI就是这个阶段的代 表之一。
可以将频分多路复用和时分多路复用技术结合使用。一个传 输系统的信道可以分为多条子信道,每条子信道再采用时分 技术细分,以提高系统的传输速率。
2020/10/29
第3章 数据通信、网络和处理方法
第12张
线路交换
信息交换方式可以分为线路交换和存储交换两大 类方式。其中存储交换方式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报 文交换和报文分组交换。 线路交换: 线路交换方式是一种租用线路进行交 换的方式,由交换中心为两台通信设备建立专用 的连接。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会在信道上发生阻 塞(冲突),并且信息无延时。 线路交换方式比较适合于大量信息传输和实时信 息交换。它的缺点是信道利用率低,申请连接时 可能会有长时间的等待。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ppt课件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ppt课件

第1章 计算机系统概述
1.3 计算机常用术语
1.3.1 专业术语
3.硬件常用术语 (1)AGP(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 (2)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3)断电自动重置(power failure resume) (4)温控芯片 (5)TOP TECH(thermal overheat protection technology) (6)超频
MD(建立目录)、CD(改变目录)等命令,以及对config.sys和Autoexec.bat文件的 了解,并运用Edit(编辑)命令来创建这两个文件。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包 括对“我的计算机”、“资源管理器”及“控制面板”等的操作。 2.必备工具
组装计算机除需要一些电工学方面的知识。当出现了问题时,可以利用 简单的工具或仪表,如万用表判别问题,以便解决问题或替换器件。
第2章 主机
2.2.5 CPU性能测试
2)软件的使用 软件启动后,在弹出的对话
框的“CPU”选项卡中,软件会 自动测试计算机的CPU性能,并 在该选项卡中显示测试结果,用 户根据报告的详细信息(CPU的 性能指标)判定CPU的性能。如 图所示。
第2章 主机
2.3 内存 2.3.1 存储器的分类
第1章 计算机系统概述
1.3 计算机常用术语 1.3.1 专业术语
4.网络术语 (1)因特网(Internet) (2)局域网 (3)防火墙 (4)IP地址 (5)路由 (6)交换
第1章 计算机系统概述
1.3 计算机常用术语
1.3.2 常用单位
1.数据单位 由于电子元件在工作时只有开和关两种状态(分别表示0和1),因此计算机采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第三版)》(1-3章)课件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第三版)》(1-3章)课件

2.2.2模拟数据的数字传输
模拟信号数字化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抽样、量化、编码,如图212所示。
图2-12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2.2 数据编码与数据传输
【例2-3】一路电话信号的频带为300~3400Hz,则抽样频率应该 是什么样的范围?
解:由题意得fH=3400Hz,因为电话信号属于低通信号,故用低通 抽样定理满足要求,即fS≥2fH= 2×3400=6800Hz,所以按照6800Hz的 抽样频率对300~3400Hz的电话信号抽样,则可以不失真地还原成原来 的话音信号。
2.数据通信系统模型 数据通信系统是通过数据电路将分布在远地的数据终端设备与计 算机系统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输、交换、存储和处理的系统。从计 算机网络的角度看,数据通信系统是把数据源计算机所产生的数据迅 速、可靠、准确地传输到数据宿(目的)计算机或专用外设。
图2-2数据通信系统模型
2.1.2数据通信方式
1.按照数字信号排列顺序分类 数据在信道上传输有两种基本的通信方式一种是串行通信, 另一种是并行通信,如图2-3所示。
图2-3串行、并行通信方式
2.1.2数据通信方式
2.按照消息传递的方向与时间的关系分类
发端
发端
收端 发端
(a)全双工通信 数据
收端 发端
收端 发端
(b)半双工通信 数据
(c)单工通信
收端 收端
图2-4 全双工、半双工、单工通信方式
2.1.3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1.数据传输速率
(1)波特率RB也称调制速率,以波形每秒的振荡数来衡量。如
果数据不压缩,波特率等于每秒钟传输的数据位数,如果数据进行 了压缩,那么每秒钟传输的数据位数通常大于调制速率。在信息传 输通道中,携带数据信息的信号单元叫码元,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 传输的码元数目称为码元传输速率,简称波特率。单位是“波特 ”(Baud),记为B。波特率与码元长度有关:

计算机七年级下册课件ppt课件ppt

计算机七年级下册课件ppt课件ppt
大型机
具有较高的运算速度和存储容 量,主要用于企业级数据处理 、数据库管理等。
小型机
具有较小的体积和较低的价格 ,主要用于个人用户、办公室 等。
巨型机
具有极高的运算速度和存储容 量,主要用于科学计算、气象 预报等领域。
中型机
具有中等的运算速度和存储容 量,主要用于部门级数据处理 、信息管理等。
单片机
PowerPoint是一款由微软公司开发 的演示文稿软件,它可以帮助用户创 建、编辑、展示和共享演示文稿。
功能
PowerPoint支持添加文本、图像、图 表、表格、声音和视频等元素,用户 可以通过幻灯片放映功能展示演示文 稿。
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01
02
03
04
创建演示文稿
启动PowerPoint后,选择新 建空白演示文稿或使用模板创
计算机的定义
计算机是一种能够自动、高速、 精确地处理信息的电子设备。
计算机的组成
计算机通常由主机、显示器、键 盘、鼠标等组成。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第二代计算机
晶体管计算机,出现于20 世纪50年代,比第一代计 算机体积小,速度快,耗
电量低。
第四代计算机
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具 有更高的运算速度和更低
Windows操作系统的常用软件介绍
Microsoft Office套件
01
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用于处理文档、
表格和演示文稿。
Adobe Photoshop
02
一款图像处理软件,用于编辑和处理图像文件。
Mozilla Firefox
03
一款网页浏览器,用于浏览互联网上的网页和进行网络冲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提问与回答
用思想传递正能量
27
结束语 CONCLUSION
感谢参与本课程,也感激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积极的参与。课程 后会发放课程满意度评估表,如果对我们课程或者工作有什么建议和 意见,也请写在上边,来自于您的声音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和帮助, 大家在填写评估表的同时,也预祝各位步步高升,真心期待着再次相 会!
问控制、防火墙与优先级设定、数据加 密、地址转换、VLAN管理功能。
22
路由器分类
根据路由器的工作模式来分,有静态路 由器和动态路由器。
从支持网络协议的角度,可把路由器分 为单协议路由器和多协议路由器。
路由器还可分为本地路由器和远程路由 器。
23
3.9 网关
网关也称为信关、网间连接器,它是在 传输层及以上实现网络互连的设备,即 是用高层协议转换的网间连接器。
第3章 计算机网络硬件设备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
网需要有哪些基本的硬件设备。掌握网 络传输的有线和无线介质。掌握网际互 连的基本技术和设备如集线器、网桥、 交换机、路由器和网关等,掌握它们的 主要特点和不同之处。
1
整体 概述
一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 叙述内容
集线器的功能 集线器的分类 集线器工作原理
16
3.7 网桥和交换机
网桥(Bridge)也称桥接器,是连接两 个局域网的存储转发设备,是数据链路 层的连接设备。用它可以完成具有相同 或相似体系结构网络系统的连接。
17
网桥的功能 网桥的特点 网桥的分类
18
交换机(Switch)也是网络中常见的设 备之一,如图3.9,它通常工作在数据链 路层或网络层。通常把工作在数据链路 层的交换机称为二级交换设备,把工作 在网络层的交换机又称为三级交换设备。
目前常用的有微波、红外线和激光。
11
3.4 网卡
网卡是局域网中最基本的部件之一,如 图3.5所示。作为网络硬件来说,它是最 基本、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网络设备。网 卡的全名为网络接口卡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
12
3.5 调制解调器
Modem其实是Modulator(调制器)与 Demodulator(解调器)的简称,译成中 文就是“调制解调器”
19
1.交换机功能 2.交换机的分类 3.主要的交换技术
(1)端口交换 (2)帧 路由器
路由器(Router)工作在OSI参考模型中 的第三层(网络层),是用于连接多个 逻辑上分开的网络,经常使用在大型校 园网和企业网中。
21
路由器的主要功能:
(1)连通并隔离不同的网络。 (2)为数据交换选择最佳传送路线。 (3)路由器还通常提供了流量监视、访
14
3.6 中继器和集线器
中继器(repeater)是物理层的连接设 备,是最简单的网络互连设备
中继器接收从一个网段传来的所有信号, 放大发送到另一个网段,中继器不了解 传输帧格式,也没有物理地址;信号转 发时,中继器不等一个完整的帧发送过 来,就把信号从一个网段发送到另一个 网段中。
15
集线器(Hub)可用来连接多条传输媒体 与主机的衔接,实际上就是一个多口的 中继器,是网络中最重要的互连设备之 一,用来对通信设备进行物理连接
三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2
教学重点和难点:
网络传输介质 中继器、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网
关等的工作原理和异同点
3
3.1服务器
服务器是组建网络的关键设备,其实服 务器也就是一种计算机,只是为其他计 算机服务的特殊的计算机
4
服务器的类型
1.工作组服务器(Workgroup Server) 2.部门服务器(Department Server) 3.企业服务器(Enterprise Server)
13
3.5.2调制解调器的传输速率与调制速 率
Modem的传输速率指的是Modem每秒钟传送的数 据量大小,以bps(比特/秒)为单位。平常说 的14.4k、28.8k、33.6k指的就是Modem的传输 速率。Modem的传输速率是由Modem所支持的调 制协议所决定的:V.21针对300bps的全双工 Modem,V.22针对600bps、1200bps、2400bps 的全双工Modem,V.22bis将V32标准扩充到 7200bps与14.4Kbps,V.34针对28.8KB/S全双 工标准协议,V.90针对56Kbps全双工标准协议。
2.根据体积和便携性,工作站还可分为 台式工作站和移动工作站。
7
3.3网络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是通信网络中发送方和接收方 之间的物理通路。计算机网络中采用的 传输介质可以分为有线、无线两大类。 有线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和 光纤;无线介质包括无线和卫星通信
8
3.3.1有线传输介质
双绞线是由螺旋状扭在一起 的绝缘导线组成 ,是网络中 最常见的传输介质 .
5
3.2工作站
工作站是一种高档的微型计算机,通常 配有高分辨率的大屏幕显示器及容量很 大的内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并且具有 较强的信息处理功能和高性能的图形、 图像处理功能以及联网功能。
6
工作站分类
1.根据软、硬件平台的不同,一般可分 为基于RISC(精简指令系统)架构的 UNIX系统工作站和基于Windows、Intel 的PC工作站。
同轴电缆和双绞线一样,也是由一对导体按同
轴的形式构成的线对,如图3.3。最里面是内芯,
依次是绝缘层、屏蔽层和起保护作用的塑料外
壳。内芯和屏蔽层构成一对导线。
9
基带同轴电缆 宽带同轴电缆
光纤由能传导光波的石英玻璃纤维,外加保护 层构成
10
3.3.2无线传输介质
采用无线传输介质连网具有不需铺设传 输线、允许数字设备在一定范围内移动 等优点而大量应用于便携式计算机的入 网中。
24
网关协议转换的方法
(1)直接将输入网络信息包的格式转换 成输出网络信息包的格式。
(2)将输入网络信息包的格式转换成一 种统一的标准网间信息包的格式。
25
3.9.3半网关
一个网关可由两个半网关构成。把一个 网关分成两个半网关,分别进行管理和 维护,避免一个网关由两个单位拥有而 带来的非技术性的麻烦,对使用和管理 带来很大方便。选择两种不同的半网关 组合,可以灵活地互连两种不同的网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