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I通讯讲解

合集下载

MPI是多点通信

MPI是多点通信

MPI是多点通信MPI是多点通信方式,RS485接口方式,但通讯协议是封闭的,紧紧限于S7系列PLC及设备间的通信。

类似于以前常说的DCS系统。

PROFIBUS-DP,RS485接口方式,但通讯协议时开放的,可以和西门子以外的产品通信联络,是开放的现场总线形式。

PROFIBUS-DP用于现场层的高速数据传送。

主站周期地读取从站的输入信息并周期地向从站发送输出信息。

总线循环时间必须要比主站(PLC)程序循环时间短。

除周期性用户数据传输外,PROFIBUS-DP还提供智能化现场设备所需的非周期性通信以进行组态、诊断和报警处理。

一、PROFIBUS-DP的基本功能①传输技术:RS-485双绞线、双线电缆或光缆。

波特率从9.6Kbit/s到12Mbit/s。

②总线存取:各主站间令牌传递,主站与从站间为主—从传送。

支持单主或多主系统。

总线上最多站点(主—从设备)数为126。

③通信:点对点(用户数据传送)或广播(控制指令)。

循环主—从用户数据传送和非循环主—主数据传送。

④运行模式:运行、清除、停止。

⑤同步:控制指令允许输入和输出同步。

同步模式:输出同步;锁定模式:输入同步。

⑥功能:DP主站和DP从站间的循环用户数据传送。

各DP从站的动态激活和可激活。

DP从站组态的检查。

强大的诊断功能,三级诊断信息。

输入或输出的同步。

通过总线给DP 从站赋予地址。

通过总线对DP主站(DPM1)进行配置。

每DP从站的输入和输出数据最大为246字节。

⑦可靠性和保护机制:所有信息的传输按海明距离HD=4进行。

DP从站带看门狗定时器(Watchdog Timer)。

对DP从站的输入/输出进行存取保护。

DP主站上带可变定时器的用户数据传送监视。

⑧设备类型:第二类DP主站(DPM2)是可进行编程、组态、诊断的设备。

第一类DP 主站(DPM1)是中央可编程序控制器,如PLC、PC等。

DP从站是带二进制值或模拟量输入输出的驱动器、阀门等。

二、PROFIBUS-DP基本特征①速率:在一个有着32个站点的分布系统中,PROFIBUS-DP对所有站点传送512 bit/s 输入和512 bit/s输出,在12M bit/s时只需1毫秒。

单元2_MPI全局数据通信解析

单元2_MPI全局数据通信解析

任务2 全局数据通信过程实现
1.网络组态及参数设置
1)建立MPI网络
在STEP 7中建立一个新项目,在此项目下 插入两个PLC站,分别为STATION1和STATION2, 并分别插入CPU完成硬件组态,建立MPI网络并 配置MPI的站地址和通信速率,本例中MPI的站 地址分别设置为2号站和4号站,通信速率为 187.5kbit/s。双击“GD ID”右边来自CPU栏选择需要通信的CPU。
任务2 全局数据通信过程实现
1.网络组态及参数设置
3)插入所有需要通信的CPU 双击“GD ID”右边的CPU栏选择需要通信 的CPU,CPU栏总共有15列,这就意味着最多 有15个CPU能够参与通信。
任务2 全局数据通信过程实现
在出现的“Select CPU”对话框中,双击 SIMATIC 300(1),再双击1#站的CPU的具体型号。
《PLC应用技术》教学课件
模块四 基于西门子S7-300 PLC 的MPI通信技术实现
单元二:PLC的MPI全局数据通信
任务1 全局数据通信过程介绍
1
2
任务2
全局数据通信过程实现
任务1 全局数据通信过程介绍 1.概述
在MPI网络中的各个中央处理单元(CPU)之间能 相互交换少量数据,只需关心数据的发送区和接收 区,这一过程称做全局数据块(GD)通讯。 全局数据块的通讯方式是在配置PLC硬件的过 程中,组态所要通讯的PLC站之间的发送区和接收区 ,不需要任何程序处理,这种通讯方式只适合S7300/400 PLC之间相互通讯。
图 在CPU下面一行中生成1号GD 环1号GD包中的1号数据
任务2 全局数据通信过程实现
3.注意:
1)输入全局数据时只能输入绝对地址,不能输 入符号地址。 2)包含定时器和计数器地址的单元只能作为发 送方。 3)在每一行中应定义一个并且只能有一个CPU 作为数据的发送方。 4)同一行中各单元的字节数应相同。

MPI通讯说明

MPI通讯说明

一:MPI网络中通讯速率必须一致,MPI站地址不能重复,即地址必须不一致。

2:在MPI网络中的各个中央处理单元(CPU)之间能相互交换少量数据,只需关心数据的发送区和接收区,这一过程称做全局数据块通讯。

3:组态所要通讯的PLC站之间的发送区和接收区,不需要任何程序处理,这种通讯方式只适合S7-300/400 PLC之间相互通讯。

事件触发的数据传送如果我们需要控制数据的发送与接收,比如在某一事件或某一时刻,接收和发送所需要的数据,这时将用到事件触发的数据传送方式。

这种通信方式是通过调用CPU的系统功能SFC60(GD_SND)和SFC61(GD_RCV)来完成的,而且只支持S7-400的CPU,并且相应设置CPU的SR(扫描频率)为0SFC65~SFC69来实现,这种通信方式适合于S7-300、S7-400和S7-200之间的通信,是一种应用广泛、经济的通信方式在通信的双方都需要调用通信块,一方调用发送块发送数据,另一方就要调用接收块来接收数据。

这种通信方式适用S7-300/400之间的通信,发送块是SFC65“X_SEND”,接收块是SFC66 “X_RCV”。

下面举例说明怎样调用系统功能来实现通信表7.3 SFC65 “X_SEND”参数说明SFC67“X_GET”用来将服务器指定数据区中的数据读回并存放到本地的数据区中,SFC68 “X_PUT” 用来将本地数据区中的数据写到服务器中指定的数据区在SIMATIC 300(1)的CPU下插入OB35,双击OB35进入程序编辑界面,点击“Libraries”→“Standard Library”→“System Function Blocks”,选择SFC68 “X_PUT”(见图7.23)。

注意:无论运用双边编程通信方式还是单边编程通信方式,最好在SIMATIC Manager界面下插入OB82、OB86、OB122,并下载到CPU中,可以防止通信时系统出错。

第7章 MPI并行程序的通信模式

第7章 MPI并行程序的通信模式

7.1.2 雅克比迭代的基本含义
7.1.2 Jacobi 迭代
例:Jacobi 迭代,串行算法表示:
… REAL A(N+1,N+1), B(N+1,N+1) … DO K=1,STEP DO J=1,N DO I=1,N B(I,J)=0.25*(A(I-1,J)+A(I+1,J)+A(I,J+1)+A(I,J-1)) END DO END DO DO J=1,N DO I=1,N A(I,J)=B(I,J) END DO END DO
用户申请缓冲区
用户可以首先申请缓冲区然后把它提交给MPI作为发送缓 存,用于支持发送进程的缓存通信模式,这样当缓存通信 方式发生时MPI就可以使用这些缓冲区对消息进行缓存, 当不使用这些缓冲区时可以将这些缓冲区释放.
7.3 同步通信模式
发送不依赖于接收进 程相应的接收操作是 否已经启动,但是同 步发送却必须等到相 应的接收进程开始后 才可以正确返回 同步发送返回后,发 送缓冲区中的数据已 经全部被系统缓冲区 缓存并且已经开始发 送
*
*
矩阵向量乘
(对所有的行,依次接收从进程对一行数据的计算结果) do i=1,row call MPI_RECV(ans,1,MPI_DOUBLE_PRECISION,MPI_ANY_SOURCE, MPI_ANY_TAG,MPI_COMM_WORLD,status,ierr) sender=status(MPI_SOURCE) anstype=status(MPI_TAG) (将该行数据赋给结果数组C的相应单元) c(anstype)=ans (如果还有其他的行没有被计算,则继续发送) if (numsent.lt.rows) then do j=1,cols (准备好新一行的数据) buffer(j)=a(numsent+1,j) end do (将该行数据发送出去) call MPI_SEND(buffer,cols,MPI_DOUBLE_PRECISION,sender, numsent+1,MPI_COMM_WORLD,ierr) numsent=numsent+1

PPI MPI Profibus 通信协议详解

PPI MPI Profibus 通信协议详解

1、MPI是Multi-Point Interface,适用于PLC 200/300/400、操作面板TP/OP及上位机MPI/PROFIBUS通信卡,MPI网络的通信速率为网络才支持12Mbit/s的通信速率。

MPI网络最多可以连接32个接节点,最大通信距离为50m,但是可以通过中继器来扩展长度。

PPI协议是专门为S7-200开发的通信协议。

S7-200 CPU的通信口(Port0、Port1)支持PPI通信协议,S7-200的一些通信模块也支持PPI协议。

Micro/WIN与CPU进行编程通信也通过PPI协议。

PPI是一种主从协议,主站、从站在一个令牌网。

在一个PPI网络中,与一个从站通信的主站的个数并没有限制,但是一个网络中主站的个数不能超过32个。

主站既可以读写从站的数据,也可以读写主站的数据。

也就是说,S7-200作为PPI主站时,仍然可以作为从站响应其他主站的数据请求。

MPI是主站之间的通信;PPI可以是多台主站与从站之间通信。

2、MPI协议:西门子内部协议,不公开;PROFIBUS-DP协议:标准协议,公开。

3、MODBUS 是MODICON公司最先倡导的一种软的通讯规约,经过大多数公司的实际应用,逐渐被认可,成为一种标准的通讯规约,只要按照这种规约进行数据通讯或传输,不同的系统就可以通讯。

目前,在RS232/RS485通讯过程中,更是广泛采用这种规约。

常用的MODBUS 通讯规约有两种,一种是MODBUS ASCII,一种是MODBUS RTU。

一般来说,通讯数据量少而且主要是文本的通讯则采用MODBUS ASCII规约,通讯数据数据量大而且是二进制数值时,多采用MODBUS RTU规约。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为了解决某一个特殊问题,人们喜欢自己修改MODBUS规约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事实上,人们经常使用自己定义的规约来通讯,这样能解决问题,但不太规范)。

更为普通的用法是,少量修改规约,但将规约格式附在软件说明书一起,或直接放在帮助中,这样就方便了用户的通讯。

西门子PLC的MPI是如何进行网络通讯的详细资料讲解

西门子PLC的MPI是如何进行网络通讯的详细资料讲解

西门子PLC的MPI是如何进行网络通讯的详细资料讲解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芯片的发展逐渐成熟起来设备的智能化程度也相应提高,随之智能化设备之间基于开放标准的现场总线技术构成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也逐渐成熟起来。

于是西门子PLC除了使用工业以太网和profibus。

在我们常用的编程、组态、通讯还用到了MPI、ASI等技术。

这些技术协议实现西门子PLC主机与智能从站之间的通讯,甚至兼容符合第三方产品的通讯协议。

西门子通讯大致有MPI网络通讯、PROFIBUS网络通讯、工业以太网通讯这三种。

西门子PLC的MPI网络通讯MPI叫多点接口通信,一般用于小范围、小点数现场级通讯,可实现西门子PLC的操作面板(TP/OP)和上位机之间的数据交换,例如西门子PLCs7-200/300/400,它的通讯速率19.2Kbit-12Mbit,最多可连接32个接点,通讯距离50m以内。

若以中继器连接,站之间的距离可达9100m,可最多也只能用10个中继器,而且它还占用节点数。

MPI的网络组建:利用STEP7的configuretion里的功能可以给每一个网络节点分配一个MPI地址和最高地址,连接是需要在MPI网络的第一个节点和最后一个节点加终端电阻。

PLC以MPI来实现通讯,可用三种方式解决。

全局数据包通讯方式、无组态连接通讯方式、组态连接通讯方式。

实现全局数据包通讯方式:在PLC硬件配置过程,组态需要通讯的PLC站之间的发送区和接收区不需要任何程序处理,只适应s7-300/400之间的通讯。

最多也只在一个项目中的15个CPU之间建立全局数据。

实现全局数据通讯方法:全局数据包通讯SMATIC Manage 里设置s7-300/400MPI的地址,然后在选项/定义全局数据里定义需要通讯的数据地址。

带>符号的表示发送数据,对应栏里的是接受数据,最终将设置好的项目下载到PLC即可实现MPI通讯。

无组态连接通讯方式:它适用于S7-200/300/400之间通讯,却不能与全局数据包通讯混淆。

(仅供参考)MPI通信全局数据包通信方式

(仅供参考)MPI通信全局数据包通信方式

MPI 通信通信--全局数据包通信方式全局数据包通信方式组态步骤组态步骤组态步骤概述:MPI 通信是一种比较简单的通信方式,网络通信的速率是19.2kbit/s~12Mbit/s,网络最多支持32个节点,最大通信距离是50m,也可以通过中继器扩展通信距离,但中继器也占用节点。

MPI 通信一般有三种通信方式: ★ 全局数据包通信方式 ★ 无组态连接通信方式 ★ 组态连接通信方式本例以两个CPU315-3DP MPI 通信为例,简要介绍MPI 通信全局数据包通信的组态步骤。

1、新建项目“MPI-全局数据包通信”项目,并插入两个S7-300站点。

2、组态SIMATIC 300(1)的硬件(双击管理器中的“硬件”图标), 依次放入导轨,电源模块和CPU 模块。

在放入CPU 模块时,会弹出“属性-PROFIBUS 接口”对话框,因使用MPI 通信,点击“取消”按钮就可以了。

3、组态结果如下所示:点击组态MPI属性4、双击槽架中CPU所在的行,出现“属性-CPU”对话框。

5、点击“属性…”按钮,在“属性-MPI”对话框中设置本站的地址为2,选中“子网”列表中的MPI(1)项,再点击“属性…”按钮可以设置MPI通信的波特率。

至此,2号站已经组态完毕,然后编译下载。

6、和组态2号站方法一样,组态另一个S7-300站(站地址为4号)。

下面组态MPI网络2号站和4号站的发送与接收数据区。

7、在管理器中,选中“MPI-全局数据包通信”标题。

8、双击右边窗口中的“MPI”图标,出现NetPro环境窗口。

9、选中MPI 网络线(网络线变粗),再点击菜单栏“选项”,再点击下拉菜单下的“定义全局数据”,打开MPI发送与接收画面。

10、双击图中的区域。

11、在出现的的“选择CPU”画面中,选择要组态的CPU。

双击此区域12、在如图所示的方框内写入“MB10:10”。

MB10MB10::10表示的是从MB10开始的10个字节(后面的10是字节数)。

单元1_MPI通信基础知识解析

单元1_MPI通信基础知识解析
在通过HW Config进行硬件组态时双击“CPU313C” 后出现如下图所示窗口。
任务3
MPI网络参数的设置
再点击上图中的“Properties”按钮来设 置CPU的MPI属性,包括地址及通信速率。
任务3
MPI网络参数的设置
小提示:
1、在实际应用中一般不需要改变MPI通信速率。
2、在整个MPI网络中通信速率必须保持一致, 且MPI站地址不能冲突。
任务2
MPI网络的组建
3)节点MPI地址号不能大于给出的最高MPI地址 号;最高地址号可以是126。为提高MPI网络节 点通信速度,最高MPI地址应设置得较小。
4)如果机架上安装有功能模块(FM)和通信模板 (CP),则它们的MPI地址是由CPU的MPI地址顺序 加1构成。
任务2
MPI网络的组建
任务2
MPI网络的组建
仅用MPI接口构成的网络称为MPI分支网 络或MPI网络。
两个或多个MPI分支网络由路由器或网 间连接器连接起来,就能构成较复杂的网 络结构,实现更大范围的设备互连,如图1 所示。
任务2
MPI网络的组建
图1
MPI网络结构示意图
任务2
MPI网络的组建
1、MPI网络硬件及连接规则
任务3
MPI网络参数设置
2.PC侧参数设置 在PC侧同样也要设置MPI参数,在STEP7软件 SIMATIC Manager界面下点击菜单“Options”选 项的“Set PG/PC Interface”。
任务3
2.PC侧参数设置
MPI网络参数设置
如用CP5611作为 通讯卡,如右图所 示,选择“CP5611 (MPI)”后点击OK 即可。设置完成后 ,将STEP7中的组态 信息下载到CPU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MPI通讯技术通讯是PLC应用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本章重点介绍了MPI通讯的基本概念,组建MPI网络的基本方法,分别介绍了无阻态的单边通讯和双边通讯的方法,通过一个项目详细介绍了全局数据通讯的实现过程。

7.1 MPI通讯简介本节首先绍MPI通讯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如何设置MPI参数,还介绍了PC侧的MPI通信卡的类型。

7.1.1 MPI概述MPI(Multi Point Interface)是多点接口的简称,是当通信速率要求不高,通信数据量不大时可以采用的一种简单经济的通信方式。

通过它可组成小型PLC通讯网络,实现PLC之间的少量数据交换,它不需要额外的硬件和软件就可网络化。

每个S7-300 CPU 都集成了MPI通信协议,MPI的物理层是RS-485。

通过MPI,PLC可以同时与多个设备建立通信连接,这些设备包括编程器PG或运行STEP7的计算机PC、人机界面(HMI)及其它SIMATIC S7,M7和C7。

同时连接的通信对象的个数与CPU的型号有关。

7.1.2 MPI网络的组建仅用MPI接口构成的网络称为MPI 分支网络或(MPI网络)。

两个或多个MPI分支网络由路由器或网间连接器连接起来,就能构成较复杂的网络结构,实现更大范围的设备互连,如图7.1所示。

这里介绍MPI网络的组态问题。

FM CP PG CP L2CP L2(MPI)分支网(MPI)分支网CPU CPU CPU CPU CPU (L2)分支网图7.1MPI 网络结构示意图1.MPI网络连接规则及硬件介绍MPI网络如图7.1所示,构建MPI网络时应遵从下述连接“规则”:1)MPI网络可连接的节点。

凡能接入MPI网络的设备均称为MPI网络的节点。

可接入的设备有:编程装置(PG/个人计算机PC),操作员界面(OP),S7/M7 PLC。

2)为了保证网络通信质量,组建网络时在一根电缆的末端必须接入浪涌匹配电阻,也就是—个网络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节点处应接通终端电阻(一般西门子专用连接器中都自带终端匹配电阻)。

3) 两个终端电阻之间的总线电缆称为段(Segments)。

每个段最多可有32个节点(默认值16),每段最长为50m(从第一个节点到最后一个节点的最长距离)。

4)如果覆盖节点距离大于50m,可采用RS485中继器来扩展节点间的连接距离。

如果在两个RS485中继器之间没有其他节点,那就能在两个中继器之间设一条长达1000m 的电缆,这是两个中继器之间的最长电缆长度。

连接电缆为PROFIBUS电缆(屏蔽双绞线),网络插头(PROFIBUS接头)带有终端电阻,如图7.2所示,如果用其它电缆和接头不能保证标称的通讯距离和通讯速率。

图7.2 PROFIBUS转接器5)如果总线电缆不直接连接到总线连接器(网络插头)而必须采用分支线电缆时,分支线的长度是与分支线的数量有关的,一根分支线时最大长度可以是10m,分支线最多为6根,其长度限定在5m。

6)只有在启动或维护时需要用的那些编程装置才用分支线把它们接到MPI网络上。

7)在将一个新的节点接入MPI网络之前,必须关掉电源。

2.MPI网络参数及编址MPI网络苻合RS-485标准,具有多点通信的性质,MPI的波特率固定地设为187.5kbps(连接S7-200时为19.2kbps)。

每个MPI网有—个分支网络号,以区别不同的MPI分互网;在MPI分互网或称MPI网上的每一个节点都有一个网络地址,称为MPI地址。

MPI地址的编址规则:1)MPI分互网号缺省设置为0,在一个分支网络中,各节点要设置相同的分支网络号;2)必须为MPI网络上每一节点分配一个MPI地址和最高MPI地址.同一MPI分支网络上各节点地址号必须是不同的,但各节最高地址号均是相同的。

3)节点MPI地址号不能大于给出的最高MPI地址号;最高地址号可以是126。

为提高MPI网络节点通信速度.最高MPI 地址应设置得较小。

4) 如果机架上安装有功能模块(FM)和通信模板,则它们的MPI地址是由CPU 的MPI地址顺序加1构成, 如图7.3所示。

CPU CP CPMPI地址+1地址+2图7.3 为可编程模板自动分配MPI地址5)表7.1 给出了出厂时一些装置的MPI 地址缺省值地址缺省值。

表7.1 缺省的MPI 地址152151150缺省的最高MPI 地址缺省的MPI 地节点(装置)按上述规则组建的—个MPI网络及地址分配示于图7.4中。

可用STEP 7软件包中Configuration的功能为每个网络节点分配一个MPI地址和最高地址,地址—般标在该节点外壳上,用户看起来很方便。

分配地址时可对PG,OP,CP,FM等进行地址排序。

网络中可以为一台维护用的PG预留MPI地址0,为一台维护用的OP预留MPI地址1,PG和OP地址应该是不同的;图7.4中分支虚线表示只在起动或维护时才接到MPI网的PG或OP,需要它们时可以很方便地接入网内。

S7-300S7-300S7-300S7-300 OP OP 213456 S7-300S7-300S7-300OP10987图7.4MPI网络连接示例3.MPI网络连接部件连接MPI网络常用到两种部件:网络插头和网络中继器;这两种部件也可用在PROFIBUS现场总线中。

1)网络插头(LAN插头)网络插头是节点的MPI口与网电缆之间的连接器。

网络插头有两种类型,一种带PG插座,一种不带PG插座。

编程装置PG对MPI网络节点有两种工作方式:一种是PG固定地连接在MPI网上,则使用网络插头将其直接归并到MPI网络里;另一种是在对网络进行启动和维护时接入PG,使用时才用一根分支线接到一个节点上。

PG固定连接时,可以用带有出入双电缆的双口网络插头(不带PG接口),上位计算机主板上则应插上MPI/PROFIBUS通讯卡(如CP5512/CP5611/CP5613)。

如果PG是使用时才连接,可以用带PG 插座的网络接头,上位计算机则需使用PC/MPI适配器。

对于临时接入的PG节点其MPI地址可设为0;或设为最高MPI地址如126,然后用S7组态软件确定此MPI网所预设的最高地址,如果预设的小,则把网络里的最高MPI地址改为与这台PG—样的最高MPI地址。

网络插头如果是安装在段的起点和终点,必须将插头上的终端电阻接通(ON)。

2)网络中继器网络中继器((RS485)网络中继器可以放大信号并带有光电隔离,所以可用于扩展节点间的连接距离(最多增大20倍);也可用作抗干扰隔离,如用于连接下接地的节点和接地的MPI编程装置的隔离器。

对于MPI网络系统,在接地的设备和不接地的以备之间连接时,应该注意RS485中继器的连接与使用。

7.1.3 设置MPI参数设置MPI参数可分为两部分:PLC 侧和PC侧MPI的参数设置。

1. PLC侧参数设置:在通过HW Config进行硬件组态时双击“CPU313C”后出现如图7.5所示图7.5 “HW Config”对话框中配置硬件再点击上图中的“Properties ”按钮来设置CPU 的MPI 属性属性,,包括地址及通信速率包括地址及通信速率,,具体操作如图7.6所示所示。

图7.6 设置CPU 的MPI 属性注意:在通常应用中不要改变通信速率。

请注意在整个MPI通信速率MPI网络中通信速率必须保持一站地址不能冲突。

致,且MPI站地址不能冲突2.PC侧参数设置在PC侧同样也要设置MPI参数,在STEP7软件SIMATIC Manager界面下点击菜单“Options”选项的“Set PG/PC Interface”(图7.7所示)(或“控制面板”中选中“Set PG/PC Interface”)例如用CP5611作为通讯卡,如图7.8所示,选择“CP5611(MPI)”后点击OK即可。

设置完成后,将STEP7中的组态信息下载到CPU中。

图7.7 点击“Options”选项的“Set PG/PC Interface”界面图7.8 选择“CP5611(MPI)”界面7.1.4 PC侧的MPI通信卡的类型1. PC Adapter(PC适配器)一端连接PC的RS232口或通用串行总线(USB)口,另一端连接CPU的MPI,它没有网络诊断功能,通信速率最高为1.5Mbit/s,价格较低。

2. CP5511 PCMCIA TYPE Ⅱ卡,用于笔记本电脑编程和通信,它具有网络诊断功能,通信速率最高为12Mbit/s,价格相对较高。

3. CP5512 PCMCIA TYPE ⅡCardBus(32位)卡,用于笔记本电脑编程和通信,具有网络诊断功能,通信速率最高为12Mbit/s,价格相对较高。

4. CP5611 PCI卡,用于台式电脑编程和通信,此卡具有网络诊断功能,通信速率最高为12Mbit/s,价格适中。

5. CP5613 PCI卡(替代原CP5412卡),用于台式电脑编程和通信,它具有网络诊断功能,通信速率最高为12Mbit/s,并带有处理器,可保持大数据量通信的稳定性,一般用于PROFIBUS网络,同时也具有MPI功能,价格相对最高。

了解上述功能后,可以很容易地选择适合自己应用的通信卡,在CP 通信卡的代码中,5代表PCMCIA接口,6代表PCI总线,3代表有处理器。

7.2 掌握S7-300PLC的MPI通讯方法 本节主要通过两个实例,简要、直观的介绍用S7-300PLC的全局数据块进行MPI通讯和无组态的MPI通讯的方法,使读者可以快速、准确的掌握S7-300PLC的MPI的使用方法。

7.2.1 掌握全局数据块进行MPI通讯的方法1. 全局数据块通讯方式的概述在MPI网络中的各个中央处理单元(CPU)之间能相互交换少量数据,只需关心数据的发送区和接收区,这一过程称做全局数据块通讯。

全局数据块的通讯方式是在配置PLC硬件的过程中,组态所要通讯的PLC站之间的发送区和接收区,不需要任何程序处理,这种通讯方式只适合S7-300/400 PLC之间相互通讯。

下面以例子说明全局数据块通讯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2. 网络配置图7.9图7.9 网络配置图3. 硬件和软件需求硬件:CPU313CCPU313CMPI电缆软件:STEP 7 V5.2 SP24. 网络组态及参数设置步骤。

(1) 建立MPI网络在STEP 7中建立一个新项目,如MPIEXE1_GD,在此项目下插入两个PLC站,分别为STATION1(CPU313C)和STATION2(CPU313C),并分别插入CPU完成硬件组态,建立MPI网络并配置MPI的站地址和通信速率,本例中MPI的站地址分别设置为2号站和4号站,通信速率为187.5kbit/s。

图7.10 右击“MPI(1)”选择“Define Global Data”(2) 组态数据的发送区和接收区如图7.10所示,右击“MPI(1)”或选择“Options”项下的“Define Global Data”进入组态画面,如图7.11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