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T磁共振在下肢静脉血管增强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美国GE1.5T核磁共振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美国GE1.5T核磁共振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美国GE1.5T核磁共振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美国GE1.5T核磁共振简介美国G E l .5T核磁共振系统的检查领域涵盖了MR波谱成象、弥散加权成像、血管成像、肌肉骨骼成像以及腹部成像等领域,使得磁共振检查水平从形态学上升到分子和功能学的水平。

GEl.5T高场磁共振具有如下优势:1.全身各部位、各系统高信噪比,高分辨率成像,图像更清晰。

1.5T磁共振机在成像质量方面比普通的磁共振清晰数倍,分辨率极高,可充分显示中枢神经系统、骨骼、肌肉、关节、腹部脏器、盆腔内器官的解剖细节,能发现更微小、更早期的病变。

扫描时可发现小到数毫米的肿瘤,对肿瘤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参考和辅助诊断价值。

成像速度方面,普通的磁共振扫描一个部位需要数十分钟,而该设备仅仅需要几分钟。

2.全身血管疾病的筛查和检出。

无需造影剂能使头颈等部位血管成像更清晰,扫描时间更短。

对需要增强的血管,造影所需造影剂用量减半。

3.高信噪比、高分辨率磁敏感成像。

在用于早期脑梗塞诊断的特殊序列中,病变信号更强,定位更精细,分辨率更高。

可为急性脑梗塞缺血提供早期清晰的影像诊断,边缘的脑纤维束追踪成像能够清晰显示脑内神经束,从而帮助临床医师提前判断患者的预后情况。

4.高分辨率化学位移成像。

除常规成像外,还可进行组织器官的活体生化代谢分析。

它能够检测到乳腺和前列腺中的细微肿瘤,对乳腺、前列腺疾病该设备检查明显优于其它检查手段。

对于小病灶如肝癌、胆管癌、肾癌、神经系统肿瘤等的检查也有明显优势。

5.磁共振对脊髓病变的检查有着独有的、无可替代的优势,扫描后脊髓的肿瘤、炎症、先天畸形一目了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准确的信息和依据。

此外,该设备除常规磁共振检查外,对心血管系统(无创伤显示冠状动脉和心脏功能评价诊断心肌梗塞)的检查也达到相当高水准;还可以进行全身健康体检和肿瘤筛查工作,不需要移动患者仅需要3 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从头到脚的全身检查;1.5T磁共振1.57米的超短磁体(旧的磁体往往在2米以上)减少了患者的幽闭恐惧感,给患者以舒适的感觉,使得患者可以在安静的环境中快捷、愉悦地完成整个检查,从而将核磁共振成像的理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对那些不耐受长时间扫描的儿童和老年病人尤其适用。

GE-1.5T-MR-腹部增强血管--规范化扫描方案

GE-1.5T-MR-腹部增强血管--规范化扫描方案
• 大范围全视野覆盖,一次采集,当层数不够覆盖时,增加层厚。扫描上下范围要超过其后矢状面 或冠状面扫描范围。FOV中心对准解剖中心,频率编码为前后方向。
• 注意,增强血管成像由于时间的限制,必须采用直接屏气的方法,而且屏气线是一条水平直线, 否则会给其后使用ASSET序列的图像带来严重的伪影。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间的前九分之一时间先填充到K空间的中心。 Centric: • 中心性K空间填充,扫描时间的前三分一时间先填充到K
空间的中心,一般用于胸腹部大血管增强。 Reverse Centric: • 反向中心性K空间填充 RT SAT: • 实时透视下,空间饱和施加的模式 Restricted RT Navigation: • 限制实时透视的扫描位置
• 增加层厚可以扩大扫描范围,不影响扫描时间;增加层数会延长屏气扫描时间。 • FOV大小根据扫描范围来决定,左右范围要超过解剖结构。 • 因为此序列采用SPECIAL压脂来实现背景抑制,因此可以考虑不扫描增强前的蒙片。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肺内血管开始变亮,说 管流入造影剂,信
明造影剂注射顺利。
号变亮,此时点击
Go3D,系统静音,
提示:扫描结束后,嘱病人喘气,再屏气扫描第二期, 门脉期。如果需要观察下腔静脉,请在2分钟后开始扫
立即嘱患者屏住气,系统延迟5 秒后自动开始扫描。
描第三期。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For GE Internal Use Only. Not for External Distribution.

GE1.5TMR腹部增强血管规范化扫描方案

GE1.5TMR腹部增强血管规范化扫描方案

患者准备
患者身份核对
患者病史了解
患者穿着要求
确保患者身份与预约信 息一致,防止扫描错误。
了解患者是否有过敏史、 手术史等,以便在扫描 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
要求患者穿着舒适、无 金属装饰的衣物,以便
于检查。
患者心理准备
向患者解释扫描过程, 缓解其紧张情绪,确保 患者在扫描过程中保持
静止。
设备准备
01
扫描时机与流程
扫描时机
在注射对比剂后,应等待一定时间让 对比剂充分充盈血管,一般建议在注 射后15-20秒开始扫描。
扫描流程
首先进行平扫,然后注射对比剂,再 进行增强扫描,最后进行延迟扫描。 在增强扫描过程中,应关注扫描范围 、层厚、层间距等参数的设置。
图像后处理与诊断标准
图像后处理
对扫描得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后处理,包括窗宽、窗位的调整、血管曲面重建、 最大密度投影等,以便更好地显示血管结构和病变。
背景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已经成为评估腹部血管病变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 操作中,由于扫描参数、成像方法等因素的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制定一个规 范化、标准化的扫描方案对于提高诊断准确性和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扫描方案的重要性
提高诊断准确性
伪影控制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运动伪 影、金属伪影等影响图像 质量的因素。
安全性考虑与风险控制
过敏反应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对造影剂的过敏反应,确保患者安 全。
肾功能保护
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采取相应措施减少造影 剂对肾脏的损伤。
生命体征监测
在扫描过程中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患 者安全。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购买1.5T磁共振的必要性和如何选择

购买1.5T磁共振的必要性和如何选择

浅析购买1.5T超导磁共振的必要性及选择标准1.购买磁共振的必要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老百姓收入增加及可支配健康费用的提高,恢复健康和进一步了解病情的需求给现代医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现代医院在诊断和治疗水平方面同步提高。

磁共振作为现代大型医疗诊断设备的制高点,越来越多地受到广大中基层医院的关注,下面我们浅析一下磁共振对医院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般来说磁共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六个方面:1.磁共振是医院持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2.磁共振可以大幅度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3.磁共振是医疗影像设备的制高点4.磁共振可以大幅提高医院的诊断水平5.磁共振可以帮助医院挽留和吸引病源6.磁共振可以创造非常可观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磁共振是医院持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磁共振可以大幅度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磁共振是医院持续发展和竞争需求,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在很多文章中都要介绍,在此不做阐述。

磁共振是医疗影像设备的制高点现代医学发展到现在如此高的水平与医疗诊断设备是密不可分,1895年伦琴先生发现了X射线,揭开了人类利用X线的历史,也揭开了无创检查的历史,使我们在非解剖的情况下了解病人的解剖情况从而发现病灶及异常点,并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1976计算机断层扫描仪的发现更进一步提高了诊断水平并获得了诺贝尔奖;2003年作为最年轻的诊断设备医用核磁共振再次获得医学诺贝尔奖,科学家们在超高场磁共振上利用分子影像造影剂在人体基因片段上面的研究获得了突飞猛进的突破,为进一步揭开人类奥秘提供了前所未有方式,磁共振设备影像设备制高点的地位被充分确认。

从磁共振设备成像原理的角度,不论是成像原理、射线损伤、断层方式、软组织显示、3D成像、血管成像、心脏成像、功能成像、骨组织显示及关节肌肉的显示,磁共振于其它影像设备相比,均有较大的优势。

磁共振可以大幅提高医院的诊断水平磁共振的影像采集是真正的三维采集。

影像设备成像的方式一般都有采集、传输、重建、后处理的流程,常规X线设备的采集方式一般在采集方面只有一个方向采集,主要是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中的一种方式,而磁共振的采集可以同时进行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三个方向的采集和任意方向的采集,它是真正的三维采集,这种三维采集的方式可以从更多角度对病灶进行观察,更准确地对病变观察和判断。

1.5T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和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

1.5T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和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

1.5T 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和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沈烨何DOI :10.16106/14⁃1281/r.2019.01.017作者单位:213017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放射科通信作者:何,Email :wjyycgz@【摘要】目的探讨1.5T 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TOF ⁃MRA )和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 ⁃MRA )两近年来,子宫腺肌病的发生率显著上升[5,6]。

本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以及月经不调等,体格检查可触及子宫体积较均匀增大或局部质硬结节,少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7]。

病理诊断是本病确诊的金标准,但是临床确诊本病、尤其是对非手术治疗患者仍需依赖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检查、CT 及MRI 等[8]。

超声检查操作简单,无创无辐射且重复性强,对本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经腹部超声通过包括横向、纵向及斜向多方位检查来确定病变,判断宫壁有无病变或异常血流,腔内有无异常回声以及双侧附件的情况。

经腹部超声检查由于其分辨率较低,且易受肥胖、肠气等的影响,所以对细微病灶的检出有一定缺陷[9,10]。

Levy 等[11]报道,经腹部检查对子宫腺肌病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30%和97%。

戴振强等[12]发现经腹部超声诊断本病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分别达到70%和68%。

经阴道超声是近几年的新兴技术,探入阴道内的探头紧贴宫颈部及两侧穹隆部位,通过多切面的检查可详细观察子宫的细微病变。

其探头频率更高、组织分辨率亦更高,且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较经腹部超声更为便捷。

经阴道超声可清晰显示子宫内部的结构以及子宫壁的血流信号,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但受探头可探及深度的限制,经阴道超声容易漏诊位于子宫底部的合并症,如子宫肌瘤等。

Dakhly 等[13]研究表明,经阴道超声诊断本病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4%和60%,要明显高于单纯经腹部超声。

结合本组研究,我们对临床疑诊子宫腺肌病的62例患者分别行单纯经腹部检查和经阴道超声检查,并与病理进行对照。

1.5t核磁共振用途

1.5t核磁共振用途

1.5t核磁共振用途
1.5T核磁共振(MRI)是一种医学影像技术,利用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来生成详细的人体组织和器官的图像。

1.5T MRI主要用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诊断疾病:MRI可以用于诊断各种疾病,包括神经系统疾病(例如脑部疾病、脊髓损伤)、心血管疾病(例如心脏病、动脉疾病)、肿瘤、骨骼疾病等。

2. 观察解剖结构:MRI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帮助医生观察和诊断人体内部的解剖结构,包括大脑、脊髓、心脏、关节、内脏器官等。

3. 评估疗效:MRI可以用于监测治疗过程中的疗效,例如肿瘤治疗后的效果评估、心血管手术后的恢复情况等。

4. 研究:MRI技术也被广泛用于医学研究,帮助科学家们了解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总的来说,1.5T核磁共振在医学诊断、疾病监测和医学研究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5T磁共振3D B-FFE序列结合MRA在血管压迫性面肌痉挛中的应用价值

1.5T磁共振3D B-FFE序列结合MRA在血管压迫性面肌痉挛中的应用价值

1.5T磁共振3D B-FFE序列结合MRA在血管压迫性面肌痉挛中的应用价值徐国奇【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ethod of vascular compression in hemifacial spasm. Methods The Philips 1.5T MRI 3D B-FFE sequence and 3D TOF MRA sequence of 21 cases of clinical consideration vascular compression in hemifacial spasm patients were examined,the analysis was made for the two sequence on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 in the imaging diagnosis as well as whether their combination has advantage in the diagnosis. Results The advantages of 3D B-FFE could clearly show the vascular compression of the facial nerve and the advantages of 3D TOF MRA sequence is traceable responsibility vascular compression of the facial nerve,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them, 21 patients in the image reached a definite diagnosis. Conclusion 3D B-FFE sequence with 3D TOF MRA sequence can provide more comprehensive imaging evidence for the diagnosis of vascular compression in hemifacial spasm.%目的:探讨血管压迫性面肌痉挛的磁共振检查方法。

MR下肢血管三维动态增强造影成像技术及应用

MR下肢血管三维动态增强造影成像技术及应用
维动态增 强造影成像 技术及应用
傅 家庆 , 欧光 乾 , 福刚 , 述根 , 韩 杨 陈 东
( 泸州 医学 院 附属 医院 放 射 科 MK 室 , 四川 泸 州 66 0 ) 40 0

要 目的 : 讨 磁 共 振 下肢 血 管 造 影 成 像技 术 及 其 临 床 应 用价 值 。方 法 : 7 例 疑有 下肢 血 管 病 变 的患 者 , 下 肢血 管 探 对 6 行
徐 乐 天 . 代 胸 外 科学 [ . : 现 M】 北京 科学 出版 社 ,04 19 2 0 ;9
Es e H ,S lk O ,S hi m oa a n DA ,e 1 ta.Bl nta n tai g u nd pe e rtn
tu t u tr fh i ham[. h rcC rivs r macrpue o ed prg J T oa ad a a i s t a ] o c
报道 如下 。
不 准 , 脉显示 不理 想 。 静
12 方 法 .
1 材料 与方 法
11 一 般 资料 .
1 所 有病 例 均 采用 P ip yoc nIt a1 T ) hl sG rsa ne . i r 5 超 导 型 磁 共 振 机 检 查 ,扫 描 序 列 为 Moirk3 / bTa /D
腔 、 腔和 下肢 动 、 脉 正 常 结构 和 疾 病 分 布 情况 。另 5例 中 , 例 因造 影 剂 打 漏 而 检 查 失 败 ; 扫 描 时 间 掌 握不 佳 , 管 影 像 盆 静 2 3例 血 显 示 较 差 。结论 : 床 三 维 动 态血 管 造 影 扫 描成 像 , 全程 显示 腹 主动 脉 、 动 脉 、 动脉 及 小 腿 动 脉 影 像 ; 可 在静 脉 延时 像 上 移 能 髂 股 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T 磁共振在下肢静脉血管增强中的应用
李军锋,蒋 维,朱 楠(目的 探讨磁共振对下肢静脉血管成像的应用,评价磁共振静脉系血管直 接增强成像技术(CE-MRV)对 静脉系血管成像方法的应用价值。 方法 使用 SIEMENS 公司 Avanto 1.5T 18 通道磁共振成 像系统, 采用自动移床多 节 段拼接法对 20 例临床或超声多普勒检查疑有下肢静脉系疾病的患者进行低场强磁共振脑静脉窦血管成像(MRV)检查, 并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等图像后处理技术,观察下肢静脉病变在 MRV 中的显示。 结果 20 例患 者均获得信号强、边 界清楚、伪影少,且 观 察 直 观 的 下 肢 深 、浅 静 脉 图 像 。 结 论 静 脉 血 管 直 接 增 强 成 像 MRV 技 术 是 下 肢静脉系造影的一种好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怀疑有下肢静脉疾病的患者 20 例,其 中 男 14 例,女 6 例;年龄 36~65 岁。正常下肢深 、浅静脉 10 例,下肢深 静脉血栓形成 5 例,下肢静脉血管曲张 3 例,下肢浅静脉炎 2 例。
1.2 方法 1.2.1 增 强 检 查 前 准 备 预 先 在 患 者 足 背 浅 静 脉 建 立 静 脉 注 射 通道(如果患者双侧下肢静脉造影则分别在双下肢建立两条静脉 注射通道),固定好留置 针 。钆 喷 酸 葡 胺 (Gd-DTPA)造 影 剂 15~20 mL,生 理 盐 水 200 mL,首 先 按 10 ∶ 1~15 ∶ 1 用 生 理 盐 水 稀 释 15~ 20 mL 的造影剂至 200~400 mL 备用[2]。 1.2.2 扫 描 成 像 技 术 使 用 SIEMENS 公 司 Avanto 1.5T18 通 道 磁共振成像系统,两个体线圈、头线圈和颈部线圈,患者取足先进 入仰卧位,对于呼吸不规律者应采用呼吸门控。应同时在患者足 踝部、小腿及膝关节处垫上沙袋,从而使下肢能够保持在同一扫 描平面位置内(为减少扫描范围从而减少扫描时间),扫描中心线 应定于踝关节上方 5 cm 处 (可 以根 据 患 者 身高 调 节 中心 线 ),再 于患者踝关节处扎止血带,叮嘱患者闭眼,放松,勿动。将床进至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下肢/血液供给; 血管造影术 文章编号: 1009-5519(2012)20-3127-03 中图法分类号: R445.2 文献标识码: B
血管 直 接 增 强 成 像 低 场 强 磁 共 振 脑 静 脉 窦 血 管 成 像 (MRV) 技术就是在所要观察区域的静脉内连续灌注向心性流动的稀释 造影剂,并且使用三维梯度回波序列及造影前后所采集到的图像 数 据 ,经 过 图 像 后 处 理 所 获 得 的 三 维 静 脉 减 影 图 像[1-2]。所 使 用 的 技术应用于下肢静脉血管造影,需要的造影剂量少,配合使用磁 共振床的渐进分段扫描技术,可以获得下肢深、浅静脉的减影图 像 。本文旨在探讨静 脉 系 血 管 直 接 增 强 成 像 技 术 (CE-MRV)在 下 肢静脉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
20 例 患 者 均 获 得 图 像 信 号 强 、边 界 清 楚 、伪 影 少 ,并 且 直 观 的三维立体盆腔和下肢的深、浅静脉图像。其中 10 例通过超声多 普勒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等 证实无明显病变,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下肢静脉全程通畅(图 1)。5 例表现为一侧或双侧深静脉某些区段不同程度的闭塞、中断、充 盈缺损、侧支循环形成、浅静脉曲张等(图 2~4)。
·3128·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10月30日 第28卷第20期 J Mod Med Health,October 30,2012,Vol.28,No.20
磁体中心,分 3 段分别采集小腿、大腿、盆腔 3 个平面位置图像。 选择 2D-TOF,在定位像上用冠状位分段进行扫描。然后再行 Fl3dcor 序列 ,重 复 时 间(TR)3.78 ms,回 波 时 间 (TE)1.37 ms,反 转角 30° , 带 宽 380 Hz/Px, 视 野 (FOV)300 mm, 矩 阵 384 ×220, 层 厚 0.9 mm,采 集 时 间 22 s,在 小 腿 、大 腿 、盆 腔 矢 状 和 轴 位 定 位 像 上 定好要扫描用的冠状位,依次对小腿、大腿、盆腔进行扫描,确定 无误后进行动态直接增强扫描(增强前注意在所扫序列前面注 明 增 强 标 记 ,否 则 不 能 够 进 行 自 动 减 影 )。将 稀 释 好 的 造 影 剂 以 0.5~1.0 mL/s 速 度 静 脉 推 注 (如 果 双 侧 则 同 时 同 速 )。下 肢 深 静 脉 扫描时,应在 注射完 20 mL 稀释造影剂后扫描 ,可先扫描踝关节 部位,待显影完全后再继续向上(大腿、盆腔方向)扫描;待深静脉 显示完全后松开止血带,再注射药物 50 mL,立刻进行扫描,对 怀 疑有病变的位置可反复多次扫描。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在患者 大腿根部扎止血带,从而使造影剂不会迅速回流,延长下肢深、浅 静脉显示时间,也可以使造影剂浓度达到理想状态。 1.2.3 图 像 后 处 理 所 有 扫 描 程 序 结 束 后 机 器 会 自 动 生 成 减 影 图像,对于前面忘记注明增强标记的序列则需要将增强后的图像 与增强前的图像进行手动减影, 然后选定减影完成后的小腿、大 腿、盆腔 3 段图像进行拼接,从而呈现一组完整的下肢静脉血管 三 维 图 像 ,再 对 图 像 进 行 旋 转 、MIP、测 量 等 ,最 后 选 定 图 像 并 打 印激光相片。 2结 果
图 1 一侧或双侧下肢静脉全程通畅图像
图 2 一侧或双侧深静脉某些区段不同程度的闭 塞、中断、充盈缺损图像
图 3 侧支循环形成图像
图 4 浅静脉曲张图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