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技法实例——逆光黑背景植物花卉拍摄方法
摄影技巧(以佳能760D为例)

摄影技巧(以佳能760D为例)单反十大基础摄影技巧1. 拍摄人像最常用的的拍摄模式是光圈优先(AV)曝光模式。
2. 四种最实用的傻瓜模式:“美女图像”代表人像拍摄模式。
“远山”代表风景拍摄模式。
“花儿”代表微距拍摄模式。
“跑动的人”代表运动拍摄模式。
3.创意拍摄区模式AV模式:大光圈拍摄人像,以尽可能虚化背景。
小光圈拍摄风景,以使得由近及远的景物都能在照片上清晰成像。
中等光圈,一般在微距昆虫生态拍摄中使用,以获得适中的景深。
TV模式:适合拍摄运动物体。
当被摄运动主体越靠近镜头,所要使用的快门速度越快。
晴朗的户外最常用快门1/250秒。
阴天最常用快门1/125秒。
室内最常用快门1/30秒。
高速快门1/500-1/4000秒能够凝固高速运动物体。
中速快门1/60-1/250秒适用于一般性的日常纪念照。
慢速快门1/30-30秒适用于夜景和特殊技法摄影。
M模式:焰火拍摄;光圈F8-16,快门1-2秒。
闪电拍摄;光圈F8-16,快门30秒或B门。
车灯轨迹拍摄;光圈F11-22,快门30秒或B门。
摄影棚采用闪光灯;需要根据闪光灯强度设置光圈F8-16,快门1/60-1/125秒。
P模式:相机将根据现场光线条件自动设定光圈值和快门速度,自己可以随意设定自动对焦操作,测光模式和其它功能4. 白平衡设置的技巧:为了获得更精确的色彩还原或特殊的色彩创意。
色温设定:色温是对光源的色彩属性的量化参数。
色温越低,则光源越偏橙红色。
色温越高,则光源越偏青蓝色。
当色温设定的高于光源色温时,则画面偏橙红色,反之则画面偏青蓝色。
环境色温:蜡烛2800K。
钨丝灯(白炽灯)3200K。
荧光灯4500K。
阳光5500K。
傍晚阳光4000K。
阴天6200。
日出日落2000K。
烛光1000K。
风光摄影的白平衡设置技巧:阳光下,只要将白平衡设置为日光模式,强调蓝绿色。
雪山下,白平衡采用阴天模式,雪山偏蓝色较适宜。
色彩斑斓的溶洞,白平衡采用荧光灯模式,红色很饱和,蓝色和紫色也很纯净。
摄像机拍摄花的技巧和方法

摄像机拍摄花的技巧和方法摄影是一门艺术,摄影师需要通过合适的技巧和方法来拍摄花卉。
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拍摄花卉的技巧和方法。
1. 视角选择:选择一个合适的视角是拍摄花朵的关键。
常见的视角包括:俯视、仰视和平视。
俯视可以突出花朵的形状和纹理,仰视则可以强调花朵的高度和状貌,而平视则可以展现花朵的自然姿态。
2. 花朵位置:将花朵放置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也很重要。
可以使用适当的背景和布景,以增强花朵的吸引力。
背景可以是自然景物或人工物体,但不应与花朵竞争焦点。
同时,要确保花朵没有杂乱的背景干扰,有清晰的背景可以凸显花朵的美。
3. 光线控制:光线是拍摄花朵的关键因素之一。
可以利用自然光源,如太阳光。
但要注意光线的方向和强度,以避免花朵出现过曝或过暗的现象。
也可以使用人工光源,如闪光灯或灯光,以控制光线的亮度和方向。
此外,可以使用反射板或柔光箱来均匀地分散光线,使花朵更加明亮和细腻。
4. 快门速度和焦距:快门速度和焦距是关键的设置。
通过调整快门速度可以决定花朵的清晰度和运动模糊效果。
较快的快门速度可以捕捉动态花朵的细节,而较慢的快门速度可以制造出花朵轻柔飘逸的效果。
同时,还可以通过调整焦距来改变花朵的景深和背景虚化效果,使花朵更加突出。
5. 细节捕捉:花朵的细节是迷人的,可以使用宏镜头或使用数码变焦功能来捕捉细微的纹理和结构。
细节捕捉可以突显花朵的独特之处,以及它们的鲜艳色彩和细致纹理。
6. 色彩和白平衡:花朵是色彩斑斓的,拍摄花朵时要注意色彩的处理。
可以通过调整相机的白平衡设置来获取准确的颜色,或者在后期处理时进行色彩修正。
还可以利用不同的色彩对比来增加照片的视觉冲击力。
7. 对焦和稳定:确保花朵的对焦清晰是非常重要的。
使用自动对焦功能可以精确地对焦花朵的中心,或者通过手动对焦来调整焦点。
同时,摄影师也应该保持相机的稳定,以避免模糊或抖动的照片。
可以使用三脚架或稳定器来保持相机的稳定。
8. 多角度拍摄: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和距离拍摄花朵,可以得到不同的效果。
摄影中的逆光拍摄技巧与应对方法大全

摄影中的逆光拍摄技巧与应对方法大全摄影是一门艺术,通过摄影我们可以捕捉到美丽的瞬间,记录下珍贵的回忆。
然而,在实际拍摄过程中,逆光是我们常常会遇到的挑战之一。
逆光拍摄指的是在光线来自被摄对象背后的情况下进行摄影。
逆光的情况会导致曝光不均衡、反差过大、细节丢失等问题,给拍摄带来一定的困扰。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摄影中的逆光拍摄技巧与应对方法,帮助摄影爱好者们克服逆光的难题。
一、选择合适的拍摄时间和角度在面对逆光拍摄时,选择合适的拍摄时间和角度是至关重要的。
早晨和傍晚时分的阳光较为柔和,可以带来温暖而柔美的光线,非常适合进行逆光拍摄。
此外,要尽量避免直射阳光照射到镜头上,可通过调整角度或者寻找适当的遮挡物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二、使用正确的曝光模式在逆光拍摄中,选择正确的曝光模式是关键。
光圈优先模式是一种常用的曝光模式。
通过在该模式下调整光圈值,可以有效控制曝光度,确保画面不会过亮或过暗。
此外,使用相机的曝光补偿功能也可以对画面进行微调,使曝光适中。
三、合理运用闪光灯闪光灯是在逆光拍摄中的秘密武器。
适当使用闪光灯可以填补背光造成的阴影,提高画面的细节表现。
当背光较强时,可以使用闪光灯的补光功能,使被摄对象的面部或主体部分得到适当的照亮,增强画面的平衡感。
四、利用前景元素增加层次感在逆光拍摄中,可以巧妙地利用前景元素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寻找合适的前景元素,将其置于画面的前方,可以增加逆光拍摄的效果。
前景元素可以是树木、花朵、建筑物等,通过将其置于逆光的位置,可以形成有趣的光影效果,增强画面的艺术性与吸引力。
五、使用滤镜调整画面效果滤镜是拍摄中非常有用的工具,能够帮助调整画面的色彩和对比度。
在逆光拍摄中,可以使用渐变中灰滤镜来减弱过亮的天空部分,使画面的曝光更加均衡。
此外,逆光拍摄也可以尝试使用偏振镜滤镜,来控制画面中的反射光,增加画面的饱和度和清晰度。
六、后期调整与修饰在逆光拍摄后,后期调整与修饰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摄影中的背光与逆光拍摄技巧

摄影中的背光与逆光拍摄技巧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仅是记录现实,更是通过光线的捕捉和运用,塑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在摄影中,背光和逆光是常见的光线条件,运用得当可以创造出令人惊艳的画面。
本文将探讨摄影中的背光与逆光拍摄技巧,帮助摄影爱好者们更好地运用这种光线条件来创作。
一、背光拍摄技巧背光是指光线从背后照射被摄体,此时被摄体处于相对阴暗的环境中。
背光拍摄在一定程度上与逆光拍摄相似,但又有其独特的技巧和效果。
1. 逆光补光背光拍摄中最大的问题是拍摄对象暗部细节的丢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逆光补光的方式。
通过在被摄体背后设置一个较强的补光光源,可以提高暗部的细节呈现,使整个画面更加均衡。
2. 利用背景反差背光拍摄时,由于光线从背后照射,背景往往会出现明亮的光斑。
利用这些明亮的光斑,可以营造出高对比度的背景效果,给整个画面增添了层次感和视觉冲击力。
3. 利用透光物体在背光拍摄中,有时可以利用透光物体创造出独特的效果。
比如,在森林中拍摄树木,光线透过树叶洒在地面上,形成了一片光斑。
这种透光物体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魅力。
二、逆光拍摄技巧逆光是指拍摄时光线直接从拍摄对象的背后照射过来,使拍摄对象处于明亮的环境中。
逆光拍摄常用于拍摄人物,能够创造出柔和的背景和丰富的色彩层次。
1. 利用逆光形成轮廓逆光拍摄中,被摄体常常会出现剪影的效果。
利用这种剪影效果,可以突出被摄体的形状轮廓,增强整个画面的美感。
在拍摄人物时,逆光拍摄可以形成人物身影的轮廓,给人以神秘而独特的感觉。
2. 使用反光镜逆光拍摄时,可以使用反光镜来反射光线,使光线从其他角度进入相机,减少过曝的问题。
通过调整反光镜的角度,可以控制逆光照射的强弱,达到理想的拍摄效果。
3. 利用逆光营造氛围逆光拍摄可以创造出独特的氛围和效果。
比如,拍摄黄昏或日落时的景色,逆光可以使云朵、天空和地平线处于明亮状态,给人一种温暖、浪漫的感觉。
因此,逆光拍摄常常被用来表现日出、日落等特殊时刻的美景。
逆光摄影技巧如何在逆光条件下拍出清晰亮丽的照片

逆光摄影技巧如何在逆光条件下拍出清晰亮丽的照片逆光摄影是指在拍摄时,光线来自于被摄对象的背后,也就是说摄影者面对的是光源。
逆光条件下拍摄照片,往往会面临一些挑战,比如曝光不均匀、细节丢失等问题。
然而,只要掌握一些逆光摄影的技巧,就能够在逆光条件下拍出清晰亮丽的照片。
本文将介绍一些逆光摄影的技巧,帮助摄影爱好者们拍摄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一、选择合适的时间和角度在逆光条件下拍摄照片,选择合适的时间和角度非常重要。
早晨和傍晚是逆光摄影的最佳时间段,此时的光线柔和而温暖,能够营造出浪漫的氛围。
此外,选择合适的角度也是关键。
尝试不同的角度,找到最佳的拍摄角度,可以使被摄对象的轮廓更加清晰,光线更加柔和。
二、使用逆光补光逆光条件下,被摄对象往往会出现曝光不均匀的问题,即背景过亮,前景过暗。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逆光补光的方法。
逆光补光可以通过使用闪光灯、反光板或者调整曝光补偿来实现。
使用闪光灯可以提供额外的光源,使前景更加明亮。
反光板可以反射光线,使光线更加均匀。
调整曝光补偿可以增加或减少曝光量,使整个画面更加平衡。
三、利用逆光创造特殊效果逆光条件下,可以利用光线的特点创造出一些特殊的效果。
比如,可以拍摄出背光效果,使被摄对象的轮廓更加突出。
可以拍摄出逆光透视效果,使被摄对象的背景变得模糊而柔和。
可以拍摄出逆光反射效果,使被摄对象的表面产生反射光,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利用逆光创造特殊效果,可以使照片更加生动有趣。
四、注意避免光斑和光晕在逆光条件下拍摄照片,往往会出现光斑和光晕的问题。
光斑是指光线直接进入镜头,形成明亮的斑点。
光晕是指光线在镜头内部反射,形成模糊的圆圈。
为了避免光斑和光晕,可以使用遮光罩或者手遮光的方法。
遮光罩可以阻挡光线直接进入镜头,减少光斑的产生。
手遮光可以用手或者其他物体遮挡光线,使光线更加均匀。
五、注意保护镜头在逆光条件下拍摄照片时,需要特别注意保护镜头。
逆光条件下,光线会直接进入镜头,容易造成镜头表面的污垢和划痕。
花 卉 摄 影

花卉摄影1、运用自然光拍摄阳光在一天里变化较大,直接影响着花卉光照的角度和拍摄效果从光照度来分析,彩自然光拍摄花卉,最好选择在日出后两小时内此时光照度较为理想,造型效果好。
早晨,由于花卉生理功能的关系它吸收了一夜的营养,故花卉色泽特别鲜艳,显得质地娇嫩,拍摄的效果甚佳,色彩清晰,层次分明,影调明朗,反差适中。
从采光的角度上来分析,通常把自然光的采光角度划分为五种。
即正面光、侧光、逆光、顶光和散射光。
采用正面光拍摄,光在画面中分布较大,花卉受光面均匀,但缺点是花卉缺乏立体感、层次感,影调平淡。
若拍摄黑白照片,效果更差,因为黑白照片的画面效果,全靠影调的明暗(即黑、白、灰各种不同的层次)来表现。
运用侧光(前侧光或后侧光)来拍摄花卉,是人们认为最理想,也是最常用的摄影用光。
这种采光对花卉光照造型效果好,立体感强,层次分明,阴影和反差适度,色彩明度和饱和度对比和谐适中。
运用顶光拍摄,光线投射在花卉的顶部,正面受光少,造成画面反差大,缺乏层次,花卉色彩还原效果差,色温较高,照片容易偏蓝故这种光线甚少运用。
运用逆光摄影,淘汰从后面照射物体,能够勾划出清晰的花卉轮廓线,光的造型效果好,如果花瓣质地较薄,会使之呈现透明或半透明状,更细腻地表现出花的质感、层次和瓣片的纹理。
运用这种光源,特别要注意花卉正必须进行补光及选用较暗的背景衬托,才能更突出地表现花卉形象。
运用散射光拍摄,也是较为理想的光源,它运用灵活,不受光源的方向性局限,受光面均匀,影调柔和,反差适中。
如果选择雨后的散光拍摄会使花卉显得楚清新,光彩诱人。
2、运用灯光拍摄近年来,随着插花艺术的兴起,给花卉摄影带来新的创作题材。
运用灯光拍摄,布光灵活,随意变换,花卉的摆插与构思溶为一体,在画面表现上,更具有艺术造型的艺术渲染力。
灯光拍摄通常有以下几种布光方法(即主光、辅助光、顶光、轮廓光和背景光)。
主光布局的位置是在相机的左边或右边,成15度至30度角投射物体,主要的作用是照明花卉的正面,使花卉正面受光。
花卉摄影题材创作要求及技巧

花卉摄影题材创作要求及技巧在摄影艺术中,花卉摄影,与风光摄影、人像摄影一样,已成为一个单独的门类,它以花卉为主要创作题材和摄影对象,花卉摄影或指天然的与人工培植的盆景或共卉为主的静物以及花鸟虫鱼等。
花卉摄影,在技法上有许多特殊的要求,与人像、风光摄影有很多不同之处,如取材、用光、构图、背景、色彩表现等都要适合花卉摄影的特殊要求和效果。
同时,需要较多地使用近摄的造型手段,才能拍摄出艺术性较高的作品。
一、花卉摄影的用光光线的运用,是摄影艺术造型的重要技法,它是突出地表现花卉质感、姿态、色彩、层次的决定因素。
拍摄同一类花卉,不同的用光,得出的效果就截然不同。
1、运用自然光拍摄阳光在一天里变化较大,直接影响着花卉光照的角度和拍摄效果从光照度来分析,彩自然光拍摄花卉,最好选择在日出后两小时内此时光照度较为理想,造型效果好。
早晨,由于花卉生理功能的关系它吸收了一夜的营养,故花卉色泽特别鲜艳,显得质地娇嫩,拍摄的效果甚佳,色彩清晰,层次分明,影调明朗,反差适中。
从采光的角度上来分析,通常把自然光的采光角度划分为五种。
即正面光、侧光、逆光、顶光和散射光。
采用正面光拍摄,光在画面中分布较大,花卉受光面均匀,但缺点是花卉缺乏立体感、层次感,影调平淡。
若拍摄黑白照片,效果更差,因为黑白照片的画面效果,全靠影调的明暗(即黑、白、灰各种不同的层次)来表现。
运用侧光(前侧光或后侧光)来拍摄花卉,是人们认为最理想,也是最常用的摄影用光。
这种采光对花卉光照造型效果好,立体感强,层次分明,阴影和反差适度,色彩明度和饱和度对比和谐适中。
运用顶光拍摄,光线投射在花卉的顶部,正面受光少,造成画面反差大,缺乏层次,花卉色彩还原效果差,色温较高,照片容易偏蓝故这种光线甚少运用。
运用逆光摄影,光线从后面照射物体,能够勾划出清晰的花卉轮廓线,光的造型效果好,如果花瓣质地较薄,会使之呈现透明或半透明状,更细腻地表现出花的质感、层次和瓣片的纹理。
学会这几招,你也是拍荷“武林高手”

学会这几招,你也是拍荷“武林高手”作者:北寒来源:《旅游世界》2019年第08期摄影丨北寒摄影/宁志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当年在净慈寺送林子方的时候,看到了无边的荷花,用这样唯美的诗句描述了眼前所见的场景。
可惜,杨万里所在的年代只有小孔成像没有摄影技术,不然他一定会举起手中的相机记录下南宋时期西湖最美的荷花胜景。
转眼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西湖的荷花凋零了又开,开了又落,摄影技术也随着时光的印记踏入到寻常百姓家的生活,每个人拿起相机、举起手机就能创作。
“每一个人在骨子里都想成为艺术家。
”同理,每一个人在骨子里也都想成为摄影家,面对一池荷花,怎样才能拍出心仪的照片,成为很多人孜孜不觉的生活追求。
是拍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还是拍摄“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一起来探讨吧。
1. 掌握好拍摄的时间和天气关键词:时间、天气在荷花拍摄的实际操作中,早上、雨后、阴天、雨天等都是拍摄荷花不错的时机。
比如在雨后,荷花看起来会更艳,而阴天和早上光线很柔和,此时拍出来的荷花也会很漂亮。
而光线太强的时刻是不建议拍摄的,因为在强光下荷花看起来缺乏“生气”。
在室外正常晴天非特殊拍摄时,尽量选择早晨拍荷花。
因此早起是必须的。
如果你在8点左右还没有抵达荷塘,那么可以无情地告诉你回家吧!在夏日晴天中,拍摄荷花的最佳时间一般为上午7:00-9:00。
不仅因为这个时候光线最好,还因为荷花在10:00以后的高温中就开始逐渐收缩,且失去柔嫩的光泽。
虽然下午4:00以后,光线温暖达到用光要求,但是荷花已经风光不在且已萎缩了,只能拍摄残荷作品。
2. 拍摄荷花,要用好光关键词:光线、测光拍摄荷花,多以前侧光、侧逆光、逆光为好,尽量少用顺光拍摄。
逆光和侧逆光对荷花的质感表现会非常好,而侧光则能更好的表现荷花的立体感。
因此在拍摄前,应该尽量多的走位,选择合适的位置,这样在光线合适时,摄影师已经在指定地点严阵以待抓住机会拍摄起来得心应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拍摄技法实例——逆光黑背景植物花卉拍摄方法
摄影空间2010-11-16 09:02:38
撰文:青山远黛
序言
在今天数码相机可谓之大行其道,已经取代传统机械相机并以其高度自动化的可操作性弥补了摄影过程中人工操作繁杂与不易掌握的缺点。
使其成为许多爱好者把玩的应手器材。
尽管相机的自动化水平提高了,但它并不能完全代替人在摄影创作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在网上见过有人对摄影技术水平做出了很经典的总结,说的是:“一流水平玩头脑,二流水平玩技术,三流水平玩器材”。
我们细心想一想还真是很有道理的,摄影不是简单地对自然界对象的“复印”,而是一种艺术思维创作,这种思维靠的是相机后面那个头脑。
手中有相机的人都想拍出人人喜欢的好照片来,可以断言的是若不经思考则绝不会达到其理想的拍摄效果和目标的。
摄影的学问是用光的学问,这是摄影技术的本质性问题。
摄影用光中逆光的运用是比较复杂的,正因之复杂才更有玩头。
如能运用好确实会使照片产生出与众不同的效果。
逆光可使被摄对象产生较强的影调反差,黑背景对于半透明的植物和花卉其透视性也会起到明显的反衬作用,突显出枝叶花瓣脉络及纹理,加之强烈的色彩对比更能表现出许多纤细之处的细节。
下面是我在自然光条件下采用逆光黑背景拍摄的一些植物花卉实例。
一、主体在逆光黑背景中的质感表现
1. 拍摄说明
家中窗台上的一个花盆中自然长出一棵西红柿秧,因为是冬季花盆中很少浇水,所以这棵秧苗长得也很不起眼,全没有上面照片中那样生机盎然。
这幅照片的拍摄是由于想到经常拍摄一些植物花卉,如何拍出更好的照片呢?过去很长时间自己并没有好好地在用光方面下一些功夫进行实验并且认真地总结一下,由此想到应该就逆光的运用问题做一些试验。
在积累一定实验经验的基础上找出一些规律性的特点和方法,以便今后在拍摄实践中更好地加以运用。
2. 拍摄技法
拍摄时采用室内窗前自然环境光逆光,微距模式。
黑色封面的书籍遮挡后构成黑色背景。
为保证清晰度将相机架在了三角架上,采用二秒倒计时定时拍摄。
3. 实验目标
观察在逆光黑背景状态下拍摄对象的质感表现特色。
4. 拍摄参数
拍摄相机: SONY DSC W70
拍摄日期: 2007-02-10 09:50:24
曝光时间: 1/500 s
光圈值: 2.8
曝光程序: 常规程序
ISO速度: 100
5. 后期制作
按拍摄时想到的构图部分剪裁,调整色阶、曲线、锐化。
加边框及文字说明。
6. 实验总结
通过对照片的观察,在逆光黑背景状态下拍摄的对象有着较好的影调质感表现。
茎杆非透视度强于叶子,其上的纤纤绒毛在阳光映照下清晰可见局部且有高反光点体现出高光照效果,叶脉及纹理明显,半透明光影的透视度强,其色彩可表现出彩色摄影中应突出色彩强烈对比性。
拍摄时应选择阳光较强的时刻,以达到表现透视性光照效果,给观看照片的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其眼前为之一亮。
如在取景时注意做到主体简约,构图主次分明则效果更好,甚至会令人由衷地发出啧啧的称赞,而这正是一个拍摄者所希望得到的。
其后采用这种方法的体验给我以极大的鼓舞。
比较而言,这样的效果确实是我们平时运用顺光或侧光拍摄所难以企及的。
二、实践例证
2007年春起在拍摄花卉的实践过程中,多次有意识地采用了自然光环境下,由人为制造出黑背景,然后进行花卉的拍摄实践。
拍摄时在同伴的帮助下,用他随身穿的一件不透光的黑色衣服在逆光背景处一挡即成为能灵活移动且效果很好的黑背景,设定拍摄模式按下快门就顺利地完成了拍摄。
当然有后期处理是保证数码照片真实再现拍摄效果和意图所必做的工作了,以下图片既为实践例证。
三、自然环境中黑背景的利用
采用人为制造黑背景的方法对于低矮的植物花卉是很适用的,但对于较高处的就不方便使用了,特别是当你只能采用长焦距镜头在远处拍摄那就更不可能实现人工制造黑背景了。
这时如何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结合技术技巧加以处理和解决就很值得我们动一动脑筋了。
讲一个歪打正着的实例,这可是我一次难以忘怀的拍摄经历。
请大家仔细看一看下面这幅照片,你会认为这是在自然光野外环境下拍摄出来的吗?
大家看到上面这幅照片是我用胶片相机和长焦镜头拍摄出来的。
上面照片中的山丁子花技长在大约两米五高的技头上,你知道这照片是怎么能在强烈的自然光环境下拍摄出逆光黑背景的效果吗?它可是我拍摄后用心观察,反复思考,花费功夫较多的一幅照片。
现在回忆一下,给大家说出拍摄过程揭开迷底吧,那是2005年夏季的一个午后,一直有心要拍摄些花草的我知道外出回家时要路过一个城市公园并且估计能有时间到里面走一走,于是就把摄影包带在身边了。
当刚到公园时却遇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大约一个小时过后云开日出,天空清新明媚,被雨水浇过的树木花草分外娇娆,我随手拍摄了一些花草后发现一棵高高的山丁子树上那一串串白花盛开格外抢眼。
于是就来到树下换上长焦镜头,观察其中一串花技上白花开得很美,很适合拍一个逆光特写。
为突显主体我就开大光圈达到虚化背景的目的,在取景器中看到的背景是一排距离约在二十米外高高的柏树,看着如同一堵疏疏密密的灰黑色墙,用眼查看取景器中的背景可没有现在你看到的照片那样黑。
当时心想只要是背景能暗一些突显出主体明快的色调就行啊,于是对好焦距设定速度自动后就按下了快门。
照片扩印出来后我一看非常惊讶,真没有想到照片中黑背景效果比我拍摄当时想像的要好得多。
事后认真分析了一下产生原因,我想到拍摄时设定为光圈先决速度自动,在强光照的主体曝光达到所需曝光量后相机即自动关闭快门,于是背景部分由于曝光不足而变得黑暗。
这样就拍摄出了大家现在所看到的照片了。
由此我想到今后要再试一试这种利用自然光拍摄出黑背
景效果照片的方法。
上面这幅木本金钟花照片是我采用前面总结出的方法拍出的试验照片。
照片看起来一部分花的焦点不是很实,不过咱这是实验用的,当时只考虑要开大光圈虚化背景,但这却导致了景深变小局部聚焦不实的后果,犯了一个常识性的低级错误,很不好意思哟。
四、自然黑背景技法运用的启发
前面谈的拍摄对象只是一些花,但我也曾运用这种技法于野外自然环境光下的人像摄影中。
如果我们把这种技法运用娴熟了,逆光黑背景人像照片的效果有时真比影楼里拍摄出来的效果不差多少,甚至那自然光的美感效果更强于人造光源的,你也一定会得到让你惊呀不已的好作品,大家可以实践一下,因主题与内容要一致,所以只提醒一下引发大家思考,这里我就不举出实例了。
五、技法运用的限制
1. 二个必要条件
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前面讲了许多,大家一定会注意到,我这里所讲的都是利用自然光,人为地创造出黑背景环境的,这里的条件是二个,而且缺一不可。
运用时光线要有一定的强度,否则效果不佳。
如下面这幅照片。
这是一幅拍摄于早晨的照片,明显看出强光部分的视觉冲击力不足。
不然这也一定是一幅好的照片。
反过来这也就告诉我们在阴天漫射光条件下你只能放弃这种技法的运用。
2. 主体色彩与背景应有较强烈的对比
我们利用的就是这种高调与暗调的强烈对比才能使主体达到正确曝光量,迫使背景曝光不足产生黑背景的。
3. 主体在构图中应占据较大部分面积
拍摄时一定要注意构图中主体占据面积的比例,使主体占有大部分画面并按主体进行测光。
因相机的测光系统分布和方式不同,掌握不好就会出现主体过曝或不足的现象,这将会影响到黑背景的反差效果。
结束语
愿阅读过此文的朋友们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和收获,也希望对文中错误的观点提出中肯的批评,谢谢阅读。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