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在场使青少年更爱冒险:来自脑科学研究的证据

合集下载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312)研究生考试试卷及解答参考(2025年)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312)研究生考试试卷及解答参考(2025年)

2025年研究生考试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312)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选择题(本大题有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1、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主要源自哪家学说?A.法家学说B.道家学说C.儒家学说D.墨家学说2、以下哪位是近代心理学在中国的重要奠基人?A.陈大齐B.萧家义C.冯特D.华生3、下列哪本书籍是中国早期较为系统的心理学专著之一?A.《心理学教程》B.《心理治疗学》C.《心理与社会》D.《心理学与生活》4、以下哪项不属于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人的认知发展B、社会关系C、物理现象D、动物行为5、以下哪种实验设计适用于研究行为变化的原因?()A、相关研究设计B、类实验设计C、准实验设计D、真实验设计6、心理测量中,信度是指反复测量同一对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以下哪种类型不属于信度?()A、内部一致性信度B、稳定系数信度C、重测信度D、区分度7、题干:以下哪种心理现象是指个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A. 反应时B. 注意广度C. 工作记忆D. 情绪调节8、题干:在心理测量学中,以下哪项不是信度和效度的评价指标?A. 重测信度B. 分半信度C. 极端组信度D. 逻辑一致性9、题干:以下哪种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在面对压力和冲突时,通过心理或行为上的转变来减少冲突?A. 投射B. 反作用C. 替代D. 合理化10、在心理学研究中,哪种研究方法通过操纵一个或多个变量来观察这些变量对其他变量的影响?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D. 案例研究法11、下列哪一项不是心理学中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关键组成部分?A. 中性刺激B. 非条件反应C. 条件刺激D. 无条件刺激12、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儿童开始能够理解守恒概念是在哪个阶段?A. 感知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13、以下哪个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内在的心理状态和外在的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A. 认知行为理论B. 社会学习理论C. 心理动力学理论D. 行为主义理论14、在心理学中,以下哪个概念指的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感受到的紧张、焦虑或不安的情绪?A. 心理压力B. 情绪调节C. 心理防御D. 心理适应15、以下哪个心理治疗方法强调通过改变个体对事件的认知来改变其情绪和行为?A. 认知行为疗法B. 人本主义疗法C. 精神分析疗法D. 行为疗法16、按照韦纳的归因理论,如果个体将成功归因于外部不可控因素(如运气),则这种归因方式属于:A、外部归因B、内部归因C、稳定性归因D、不稳定性归因17、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下列哪一项不是加德纳定义的智力类型?A、言语智能B、操作智能C、逻辑-数学智能D、演奏智能18、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个体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被称为:A、直接强化B、替代强化C、内在强化D、自我强化19、选择正确的术语来描述心理障碍的特征:A. 异常行为B. 异常反应C. 心理症状D. 心理倾向 20、以下哪一个理论模型试图将人性分为具有不同动机驱动和需要的两个极端?A. 精神分析模型B. 人格特质模型C. 人本主义模型D. 霍曼斯-哈特里模型21、关于条件反射,以下哪个陈述是正确的?A. 条件反射是一种非学习行为B. 条件反射在人类和动物中都能发生C. 条件反射是先天的,与遗传因素无关D. 条件反射只能通过排除法学习22、以下哪项不属于心理学中的“心理过程”?A、感觉B、知觉C、记忆D、情绪23、以下哪项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期?A、婴儿期B、幼儿期C、青春期D、成年期24、关于心理测试,以下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心理测试可以揭示个体心理特征B、心理测试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C、心理测试的结果可以完全代表个体的心理状态D、心理测试的结果对个体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25、关于认知过程中的注意机制,下列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A. 注意是一种有限资源,无法同时处理多个任务。

2022年二级心理咨询师综合试题及答案组卷96

2022年二级心理咨询师综合试题及答案组卷96

2022年二级心理咨询师综合试题及答案组卷1、[单选题]咨询师的言语表达和行为都以自信心为基础,不会出现冲动性或压制,并且不为某种角色或技术所羁绊,这是坦诚交流技术中所谓的()。

A.不固定角色B.自发性C.无防御反应D.一致性【答案】B2、[单选题]"如果我怀疑我爱的人跟别人在一起,我的神经就紧张。

"这是( )的爱。

A.迷恋式B.好朋友式C.占有式D.浪漫式【答案】C3、[多选题]童年期思维形式的发展包括( )的发展。

A.概括能力B.辩证思维C.推理能力D.语词概念【答案】A,C,D【解析】思维形式指思维的逻辑形式,主要包括儿童概括能力的发展、语词概念的发展和推理能力的发展。

4、[多选题]互补对于人际吸引是重要的,互补的形式主要有( )。

A.情感的互补B.需要的互补C.社会角色的互补D.人格特征的互补【答案】BCD5、[多选题]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诊室训练的基本操作步骤包括()。

A.求助者取仰卧位,自然地呼吸B.在选定部位安放电极C.测量肌电水平的基线值D.设定预置值,开始反馈训练【答案】A,B,C,D6、[单选题]有个孩子听到妈妈说:“你是好孩子”。

他说:“不,我是坏孩子”。

这说明这个孩子处于( )。

A.关键期B.敏感期C.最佳期D.转折期【答案】D7、[单选题]研究表明,亲生父母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儿童,一旦被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养父母收养,与生活在原来家庭环境中相比,IQ分数会明显地增加,这说明了( )。

A.家庭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B.人的智力发展与遗传没有关系C.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是先天决定的D.学校教育对智力发展的影响【答案】A8、[多选题]从众行为的原因包括( )。

A.寻求行为参照B.避免对偏离的恐惧C.追求成就的动机D.群体凝聚力【答案】ABD9、[多选题]"自知力完整"是指患者具有( )的特点。

A.通常能认识到自己的不适B.主动地叙述自己的病情C.可观察的行为变化D.主动地要求治疗【答案】ABD10、[单选题]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为( )个项目。

心理学专业冲刺班试题

心理学专业冲刺班试题

心理学专业冲刺班内部资料普通心理学一、单选题1、人本主义者反对社会学习和心理分析的研究,认为他们:1)将人与动物相区分2)不把人看作为感受者与思想者3)太经验主义4)是过于宿命论的2、信号侦察论认为:1)对所有刺激只有一个绝对阈限2)不必关心观察者对刺激的噪音背景的反映3)人们对刺激有同样的敏感性4)对于一个刺激不存在唯一的绝对阈限3、格式塔的组织原则可总结为1)连续性2)组合性3)简明性4)接近性4、根据Clark Hull的观点,所有行为的基本目的是1)成就2)权力3)驱力减退4)个人成功5、下列那个术语与另三个术语关系最少?1)良心2)自我3)超我4)自我理想6.“我们的行为在于我们有思想”概括了人类行为的()模型对人的认识a. 心理动力学b.人本主义c. 认知d. 行为主义7.弗洛伊德性心理发展理论中的肛门期固着人格,相当于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所谓的没有建立正常的()感a. 信任b. 自律c. 主创性d. 能力8.感受器的分布使得对同一类刺激有不同的反应性,这是哪些感觉的普遍特征:()a. 嗅觉与痛觉b.味觉与肤觉c. 前庭觉与动觉d.肌觉与听觉9.和机能主义相比,结构主义更关心意识经验的:()a. 方式b. 原因c. 内容d. 具体场所10.1000至5000Hz的声波的听觉机制是由()来说明的a. 地点说b. 频率说c. a和bd. 排射理论11.在两可图形间转换注视,反映了:()a. 刺激转换b. 感觉转换c. 知觉的不稳定性d. 无意识推理12.两种现象表明运动知觉,它们是:()a. Phi现象和不可能图形b.似动现象和诱导运动c. 知觉推理13.在由感觉记忆向短时记忆转换的模式识别过程中最后的步鄹是:a.与旧有记忆比较b. 决定要使用的最佳匹配编码c. 选择注意d. 感觉登记成分的分析14.理解问题的第一步是:a. 建立问题空间的内在表征b. 排除功能固着的干扰c. 克服各种心理定式d. 决定使用算法还是启发法15.对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批评有:a. 环境压力可能压倒善意的意图b. 理论概念太抽象c. 人类的表现比想象的更邪恶d. 以上均是16.()把()定义为赋予有机体能量、确定具体活动、指引行为达到目标的遗传倾向:a.麦独孤:本能b. 霍尔(Hull):驱力c. 生态学家:释放者d. 佛骆伊德:本能欲望17.根据人本主义理论,所有行为的动机来自于:()a. 创造需要b. 条件性正性奖赏c.自我实现的先天努力d. “社会我”18.桑代克认为奖赏可以加强S-R之间的联系,这种关系叫作:a. S-S 理论b. 操作条件作用的一般理论c. 效果率d. 强化梯度19.侧抑制是哪类现象的原因?a. 颜色视觉b.马赫带c. 浦金野d. 以上都对20.根据格式塔的观点,人们知觉的是(),而不是个别的网像点a. 图形的特征b. 封闭性c. 刺激间的关系d.以上都对21.特殊神经能量规律的内容是:a.不同感觉器要以不同强度的能量激活b.不同的感觉经验是不同神经结构的结果c.痛知觉知识触觉感受器过载的结果d.以上都不对22.有关学习对独特的刺激进行反应的能力叫作a.刺激特异性b. 泛化c. 辨别d. 反应特异性23.给被试念七个单词,10秒钟后被试重复时,更容易把第3个单词”hat”错说成:a. cap b. head c. clothing d. bat24.负迁移最容易发生在下列哪种情景中:a. 先学A-B,在学A-Cb.先学A-B,在学C-Bc. 先学A-B,在学C-Dd. 先学钢琴,再学风琴25.心里旋转能力的证据之一来自对()的分析a. 反应时b.表象评定c. 错误分析d.以上都不对26.下列哪种情景不利于顿悟:a. 一段时间的大量准备b. 一定时期的放弃c. 不同的环境d. 功能固着27.下列那个词可能最先被幼儿掌握:a. 推b.墙c. 这d. 痛28.佛骆伊德认为许多人类行为的明显的非理性是()的症状。

《青少年心理卫生》试卷(试题库)

《青少年心理卫生》试卷(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1.抑郁最典型的心理特征是( 缺乏快感 )2.与盲目和独断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自觉性 )3.一个人一方面要接近一个目标,同时又想回避这个目标时产生的冲突,这种冲突称为( 趋避冲突 )4.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是( 补偿 )典型的例子。

5.( 反向 )是一种“矫枉过正”的心理防御机制。

6.心理学家麦尔斯的研究表明,( 知觉能力 )发展最早。

7.在关于青少年学习动机的理论中,近年来国内教育心理学家最感兴趣,并研究最多的一种理论是( 归因理论 )8.学习兴趣的发展达到高峰是在( 小学六年级 )9.下列除( 相互利用 )之外,都属于人际交往的基本特征。

10.判断人际关系状态的主要指标是( 情感成分 )11.个体希望和他人交往,并与他人建立和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愿望,这在舒茨看来属于( 包容需要 )12.青少年适应环境、形成健康人格的基本途径是( 人际交往 )13.下列不属于和谐亲子关系的特征是指( 责任感 )14.进入中学以后,师生交往形成了一些新的特点,除( 学生对教师的服从和信任程度提高 )之外。

15.一位活泼、率真的中学生,人们往往会认为他诚实、善良、富有创造性,这是指( 晕轮效应 )16.预防网络成瘾的最好方法是( 提高青少年自身综合素质 )17.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比较疏远,孩子常感到自己不被理解,在家里没有地位,类似情况属于( 专制型 )父母教养方式。

18.形成独生子女不良个性特点的原因不包括( 在家庭中缺乏必要的教育条件 )19.班集体成员在活动中接受了集体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了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态度与行为,这是( 同化效应 )20.建立面向青少年的危机干预机构,这属于青少年自杀预防体系的( 二级预防 )21.对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直接作出贡献的是美国 ( 比尔斯 )22.面对全体青少年,着眼于心理素质的提高,这属于 ( 发展性目标 )23.人与人之间相互传递信息、相互认识和相互作用的联系过程称为( 人际交往 )24. 青少年时期的年龄范围大约为( 11、12——17、18岁 )25.人格中的自我调控系统指的是( 自我意识 )26.艾尔肯指出,青少年的自我中心有两个特点,即( 幻想观众和个人不死 )27.造成青少年产生自卑的原因有很多种可能,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源于( 不合理认知 )28.发展和完善自我的根本途径是( 有效调控自我 )29.意志的核心是( 克服困难 )30.对心理危机干预的正确认识是( 他人的介入和帮助对当事人度过危机是十分重要的 )31. 学习困难学生具有的特征是( 智力落后 )32. 影响青少年学习成效的主要因素是( 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学生自身因素 )33. 人际交往主要理论之一的自我呈现论是( 戈夫曼 )提出的。

2020国开开放大学《心理健康常识》形考任务1-4答案

2020国开开放大学《心理健康常识》形考任务1-4答案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心理健康常识》形考1—4答案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人、对己、对客观现实所持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称为()。

【正确答案】性格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不包括()。

【正确答案】听说借助于会见和问卷或各种调查表了解一组人的态度、意见和行为的研究方法是()。

【正确答案】调查法坎农-巴德的情绪理论,认为()。

【正确答案】情绪体验和生理反应是同步发生的关于影响识记的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如果识记艰深难懂的材料,常在开始时进展较快,后来逐步变慢关于感觉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感觉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总是以同样方式表现在各种心理活动的动力上”,是()。

【正确答案】气质的特点心理健康的概念不包括()。

【正确答案】体能马斯洛认为生理需要是其他各种需要的基础,只有当人的一些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有动力促使高一级需要的产生和发展。

以下属于人类需要发展的顶峰的是()。

【正确答案】自我实现的需要“健康就是没有疾病”作为一种观念是()。

【正确答案】传统观念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称为()。

【正确答案】能力关于感觉和知觉的描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知觉是感觉的总和与遗忘作斗争,提高记忆保持效果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复习。

以下关于合理运用各种复习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对学习材料的前后部分要加强复习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用实验方法对记忆的保持进行系统的研究,研究中作为识记材料的是()。

【正确答案】无意义音节小学生通过数手指的方式来计数,这运用的是()。

【正确答案】动作思维根据获取信息的来源不同,感觉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如熬夜后感受到困倦,属于()。

【正确答案】内部感觉学习排球对学习羽毛球有促进作用,这符合问题解决影响因素中的()。

【正确答案】正迁移平常我们看能够理解的句子,不是一个个单字去看,而是一眼可以看好几个字,这是由过去的经验补充了还没看到的一部分单字,从而加快了知觉的速度。

《异常心理学》参考题一

《异常心理学》参考题一

《异常心理学》参考题一一.判断题1.如果一个社会中的大多数人认为某人的行为异常,该人则可能是精神病患者。

(×)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

2.广场恐怖、社交恐怖是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是一种以反复的惊恐发作为主要原发症状的神经症。

这种发作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情境,具有不可预测性。

惊恐发作作为继发症状,可见于多种不同的精神障碍,如恐惧性神经症、抑郁症等,并应与某些躯体疾病鉴别,如癫痫、心脏病发作、内分泌失调等。

3.新型抗忧郁药物主要是抑制神经元回收5—HT从而改变情绪。

(√)4.孤独症最主要的临床表现特征是人际的接触交往障碍与言语障碍。

(√)孤独症儿童的症状表现主要从观察其行为特征中得知,具体症状行为表现:1、人际关系障碍,没有依恋行为、不理人、自己玩自己的。

对亲人和生人的反应没有很大的差别。

对人际关系不感兴趣,很少主动找人玩,很少主动参与一群人的交谈,也很少能和他人维持真正持久的友谊。

随年龄增长,有些会在人际关系上有所进步,但仍表现出对“人”不感兴趣的特征。

2、沟通障碍。

语言沟通障碍,即通常所说的语言发育迟缓。

非语言沟通障碍,不使用眼神传达信息或感情,眼光常飘忽不定。

不会用手势、表情、身体动作与妈妈或其他人交流。

3、刻板行为。

对人、物的固定反应,对亲人或生人说固定的话,做固定的动作,不懂得应因人、因时、因地不同而有所变化;对待玩具或某些物品有固定的摆放或摆弄方式;对于某些物品有依赖性。

日常生活中有固定的仪式,往往表现在吃饭前后、睡觉前后,上厕所前后及出门前和刚回家时,会说固定的话,做固定的动作,这些都被称做仪式性的行为。

自我刺激,很多孤独症的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有固定的“使用方法”,4、对外界反应异常。

反应过弱,他们常表现出一种事不关已,若无其事的样子,好象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外界发生的事情沾染不到他们。

押题宝典公务员(国考)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

押题宝典公务员(国考)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

押题宝典公务员(国考)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下列生活现象的原理与其他三者不属于一类的是:A.重物顶在头上走路比手拎更省力B.手套、袜子等衣物湿了之后难脱C.油罐车罐体是圆形的D.雷雨天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答案】 D2、下列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民法典将人格权独立成编,调整的是因人格权的享有和保护产生的民事关系B.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可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C.民法典施行后,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D.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答案】 B3、三个人准备去爬山,天气预报说今天可能下雨,围绕天气预报,三个人争论起来。

甲说:“今天可能下雨,那也并不排斥今天可能不下雨,我们还是去爬山吧。

”乙说:“今天可能下雨,那就表明今天要下雨,我们还是不去爬山了吧。

”丙说:“今天可能下雨,只是表明今天不下雨不具有必然性,去不去爬山由你们决定。

”对天气预报的理解,三个人中( )。

A.甲和丙正确,乙不正确B.甲正确,乙和丙不正确C.乙正确,甲和丙不正确D.丙正确,甲和乙不正确【答案】 A4、一次考试共有5道试题,做对第1、2、3、4、5题的分别占考试人数的81%、91%、85%、79%、74%。

如果做对三道题或三道以上为及格,那么这次考试的及格率至少是多少?( )A.70%B.75%C.80%D.85%【答案】 A5、强攻战是在谈判中以绝不退让或高压的态度,迫使对方让步的策略。

强攻战可以随时随地发生,却又可随时随地死而复生。

强攻战的具体策略有:针锋相对,最后通牒,扮疯相,最大预算,说绝话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不能达到强攻战效果的一项是:( )A.某项目的价格谈判,卖方已将其价格从7亿日元,降到6亿日元,买方说:“你的方案内容不错,但我只有5.5亿日元的预算。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二)_16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二)_16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二)1、单选题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如果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

”这种观点过于低估了下列哪种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_____A : 遗传B : 环境C : 教育D : 教师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认为儿童是可以随心所欲被人力塑造的,而忽视了遗传的作用。

2、简答题简述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类型。

参考答案:参考解析:(1) 受欢迎型;(2) 被拒绝型;(3) 被忽视型;(4) 一般型;(5) 矛盾型。

3、单选题发生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当_____A : 引咎辞职B : 受到党纪处罚C : 追究行政责任D : 追究民事责任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九条规定。

4、单选题在科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属于_____。

A : 习俗水平B : 后习俗水平C : 权威水平D : 前习俗水平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科尔伯格运用“道德故事两难法”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认为一个人的道德水平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经过一系列的道德发展阶段,包括三种水平层次和六个阶段:①前习俗水平,包括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和相对于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②习俗水平,包括人际协调定向阶段 (又称“好孩子”取向阶段) 和维护权威和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③后习俗水平,包括社会契约和法律的道德定向阶段和普遍道德原则和良心的道德定向阶段。

5、单选题教幼儿掌握词,最重要而有效的途径是_____A : 利用卡片等教学工具B : 反复细心地说明和解释C : 与练习相结合D : 结合日常生活活动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20, 10(7), 897-904Published Online July 2020 in Hans. /journal/aphttps:///10.12677/ap.2020.107107Peer Presence Makes Adolescents MoreRisk Taking: Evidence from Brain ScienceResearchDanli Cheng1, Kai Dou1,2*1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chool of Education,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2Research Center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School of Education, 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 GuangdongReceived: Jun. 3rd, 2020; accepted: Jun. 20th, 2020; published: Jul. 1st, 2020AbstractAdolescence is a high incidence period of impulsive risk-taking. Engaging in risk-taking behavior will pose a great threat not only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eenagers, but also to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peer presence exacerbates teenagers’ risky deci-sions than being alone. According to two-system model and triangular model, neuroscience stu-dies have also found that peer presence may influence adolescent risk-taking behavior by en-hancing reward sensitivity and reducing the level of cognitive control. Future research can con-tinue to improve the brain mechanism of peer presence influencing risk-taking behavi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ural dynamic network, further standardize peer presence manipulation,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localization study of adolescent risk-taking behavior.KeywordsPeer Presence, Adolescents, Risk Taking, Neural Mechanism同伴在场使青少年更爱冒险:来自脑科学研究的证据程丹俐1,窦凯1,2*1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广东广州2广州大学教育学院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广东广州收稿日期:2020年6月3日;录用日期:2020年6月20日;发布日期:2020年7月1日*通讯作者。

程丹俐,窦凯摘要青春期是冲动冒险的高发期,从事冒险行为不仅会给青少年的健康发展造成极大威胁,也可能会威胁社会的稳定发展。

已有研究证实,相比于独自一人,同伴在场会加剧青少年的冒险决策。

基于双系统模型和三角模型的观点,神经科学的研究也发现,同伴在场可能会通过增强奖励敏感性,降低认知控制水平来影响青少年冒险行为。

未来研究可从神经动态网络层面继续完善同伴在场影响冒险行为的脑机制研究,进一步规范同伴在场的操纵,并重视青少年冒险行为的本土化研究。

关键词同伴在场,青少年,冒险行为,神经机制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青春期不仅是个体毕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期,也是冲动冒险行为的高发期(Moffitt et al., 2011)。

与成人和儿童相比,由于社会情感系统和认知控制系统发展不平衡所引发的高奖励敏感性和不成熟的冲动控制(Steinberg, 2008;张颖,冯廷勇,2014),青少年更易做出缺乏深思熟虑的冒险行为(Defoe, Dubas, Figner, & van Aken, 2015)。

据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U. 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所发布的2017年青少年(N = 14,765)冒险行为数据显示,饮酒的青少年约占总体的29.8%,吸食大麻约占19.8%,吸烟则约占22.0% (Kann et al., 2018)。

这些消极冒险行为不仅会给青少年的健康发展造成极大的威胁(Ryan, MacKillop, & Carpenter, 2013),还可能会给社会稳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Fischer, Kastenmueller, & Asal, 2012)。

因此,揭示青少年冲动冒险行为的易感因素及影响机制是众多领域学者所关注的热点问题(Brooks-Russell, Simons-Morton, Haynie, Farhat, & Wang, 2014; Kahn, Holmes, Farley, & Kim-Spoon, 2015; Ryan et al., 2013; Smorti, Guarnieri, & Ingoglia, 2014)。

同伴作为与青少年相处时间最多、接触频率最高的对象,会不可避免地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Jia et al., 2009)。

已有研究关注到,青少年冒险行为大多发生在同伴环境下(Chein, Albert, O’Brien, Uckert, & Steinberg, 2011),与独自一人相比,青少年在同伴在场时,更易做出冒险决策(Chein et al., 2011; Reniers et al., 2017; Weigard, Chein, Albert, Smith, & Steinberg, 2014)。

随着认知神经技术的发展,探究同伴在场影响青少年冒险行为的脑机制已然成为一个崭新且重要的研究方向。

其中,大部分研究者基于双系统模型和三角模型,对同伴在场影响冒险行为的潜在神经机制进行探究(O’Brien, Albert, Chein, & Steinberg, 2011; Van Hoorn, McCormick, Rogers, Ivory, & Telzer, 2018;田录梅,袁竞驰,李永梅,2018)。

因此,本文将阐明双系统模型与三角模型的主要观点,并且在此基础上,归纳同伴在场影响青少年冒险行为的神经机制。

最后依据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2. 冒险行为概述2.1. 何为冒险行为?冒险行为(Risk-taking behavior)是指当面临趋避冲突时,个体为追求有利的结果,在明知有潜在风险程丹俐,窦凯或消极后果的情况下仍然实施的行为(Defoe, Dubas, Figner, & van Aken, 2015;窦凯,聂衍刚,王玉洁,黎建斌,2014)。

国外研究者将冒险行为分为积极冒险行为和消极冒险行为(Özmen & Sumer, 2011)。

前者是指那些被社会广泛接受的冒险行为,主要指带有风险性质的体育运动,如跳伞、滑雪等;后者则是指危害身体健康或不被社会所认可的冒险行为,如吸烟、嗜酒等。

相比于积极冒险,消极冒险行为会给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带来更多威胁,因此本文与以往研究一致(Chein et al., 2011),所关注的冒险行为亦特指消极冒险行为。

2.2. 冒险行为的测评目前冒险行为的主要研究方法为问卷法和实验法。

就问卷法而言,使用最为广泛的是Gullon等人(2000)编制的青少年冒险行为问卷(Adolescent Risk-Taking Questionnaire, ARQ)。

ARQ共包含四个维度,分别为叛逆行为、刺激寻求、反社会行为和鲁莽行为。

但由于问卷法易受社会赞许性的影响,无法准确地明晰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因此,诸多研究者更倾向于采用实验法来测量青少年的冒险行为(Chein et al., 2011; Van Hoorn et al., 2018; Weigard et al., 2014)。

其中,使用较为广泛的分别是Lejuez等人(2002)所开发的气球模拟风险任务(Balloon Analogue Risk Task)和Chein等人(2011)所采用的红绿灯游戏(Stoplight Game)。

而国内外研究均证实了这两个实验范式在测量冒险行为中的有效性(Chein et al., 2011; Kessler, Hewig, Weichold, Silbereisen, & Miltner, 2017;窦凯等,2014;夏大勇,2016)。

3. 同伴在场影响青少年冒险行为的理论解释3.1. 双系统模型(The Dual Systems Model)双系统模型的观点指出青少年期冒险行为的频发是两个神经生物系统(即社会情感系统和认知控制系统)共同作用的产物(Steinberg, 2008)。

其中,社会情感系统(Socio-emotional system)主要与奖赏寻求相关,大部分位于边缘脑区,包括眶额叶皮层(Orbitofrontal cortex, OFC)、内侧前额皮层(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mPFC)和腹侧纹状体(Ventral striatum, VS)等;认知控制系统(Cognitive control system)则主要与自我控制有关,包括扣带前回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ACC)、外侧前额皮层(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LPFC),以及与两者相联接的顶叶皮层(Parieta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