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课件,

合集下载

成语ppt课件

成语ppt课件

成语的语法特点
结构类型
成语的主要结构类型是并列式 和偏正式。
并列式
并列式成语由两个或多个意义 相同或相近的短语并列组成, 如“风雨无阻”。
偏正式
偏正式成语由一个中心词和一 个修饰词组成,如“一目了然 ”。
语法功能
成语在语法功能上相当于一个 词,不能拆分使用。
成语和谚语的区别
定义
用法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 ,多为口传耳授,反映了人民的生活经验 和智慧。
详细描述
通过阅读成语故事和成语词典,可以增强对成语的兴趣和理解。同时,可以更 好地掌握成语的来源、意义和用法。建议在阅读过程中结合多种感官,如听音 频、看图片等,以增强记忆和理解。
参与成语填空和成语接龙等游戏
总结词
锻炼应用能力、加深记忆
详细描述
通过参与成语填空和成语接龙等游戏,可以锻炼应用成语的能力,加深对成语的 记忆。建议在游戏过程中注重游戏的规则和要求,积极参与,享受游戏的乐趣。
语义特点
成语的语义通常具有整体性、描述性、比喻性 和文化性。
整体性
成语的意义不是其组成词汇的简单组合,而是一 个完整的意义。
描述性
成语通常用来描述人或事物,如“千钧一发”形容 情况危急。
比喻性
成语经常使用比喻来表达意思,如“火冒三丈” 形容愤怒到极点。
文化性
成语通常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 、文化和传统。
社会现象
部分成语描述了社会现象,如“买椟还珠”、“掩耳盗铃 ”等,这些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某些不良现象。
社会价值观
一些成语体现了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如“重义轻利”、“ 忠孝两全”等,这些成语反映了古代人们对道德、荣誉和 利益的看法。

高中成语ppt课件

高中成语ppt课件

增强语言感染力
通过使用成语,可以更有效地传递 情感和信息,使语言表达更具感染 力。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使用成语可以帮助人们更准确地表 达自己的意思,减少歧义。
在日常交流中的应用
增进沟通
使用成语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交流更 加顺畅。
提高语言修养
通过使用成语,可以展现一个人的语言修养和文 化素质。
传承文化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成语,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
THANKS
感谢观看
如“张灯结彩”与春节的关联 ,“火树银花”与元宵节的关
联。
成语与民间传说
如“守株待兔”、“叶公好龙 ”等成语背后的故事和寓意。
成语与地方特色
描述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成语 ,如“脚踏实地”、“实事求
是”等。
成语与诗词文化
总结词
探讨成语在诗词中的艺 术表现和价值
成语与古典诗词
分析成语在唐诗、宋词 等古典诗词中的运用, 如“柳暗花明”、“水
蕴含深刻道理或人生经验
哲理类成语通常包含着深刻的道理或人生经验,如“水滴石穿”比喻持之以恒的努力可以战胜困难。这类成语能够启迪思考 ,引导人们深入理解生活和世界的本质。
人物类成语
源自历史人物或故事
人物类成语通常与历史人物或故事相关,如“卧薪尝胆”源自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形容人刻苦自励 。这类成语能够丰富语言的文化内涵,帮助人们了解历史和传统。
画蛇添足
多此一举,弄巧成拙
"画蛇添足"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形 容一个人或事物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坏了 事。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不必要的、多 余的行为或言论,往往会导致事与愿违的结
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成语专题复习 课件(共37张PPT)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成语专题复习 课件(共37张PPT)
破镜重圆:比喻夫妇失散或决裂后又团聚。 不能用于一般朋友之间。
卿卿我我:形容夫妇之间的亲昵情态。不 能用于一般朋友之间。
耳鬓厮磨:指两人的耳朵和鬓发相接触,形 容亲密相处。
课堂精讲精练
五看成语所在的语境。具体的语境往往有区别 语义的功能,我们不能忽视语境,否则就会用词不 当。
例如: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洪抢险第一线 去,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 所感动。
坐享其成—不劳而获 “坐享其成”指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别人的劳 动成果,“坐享其成”的人其思想行为是可以通 过劝导加以改正的,语义轻;“不劳而获”指自 己不劳动而获取别人的劳动成果;“不劳而获” 多用于剥削阶级思想严重的人,语义重。
课堂精讲精练
七看表达重复与否。在使用时,成语语义可 能与句子中有些词语的意义重复。
课堂精讲精练
例如:①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 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
“粉墨登场”在此句中用的就是本义,使用正 确。
②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 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 的想象力。
“非非”,佛家语,指一般人认识所达不到的境 界。现比喻脱离实际,幻想不能实现的事情,含贬 义。在此句中,使用的是本义,因此是正确的。
鹬蚌相争
负荆请罪
揠苗助长 守株待兔
1.异曲同工 4.一五一十 7.无与伦比 10三教九流 13一塌糊涂
2自圆其说 3.可圈可点 5.口是心非 6.心直口快 8.啼笑皆非 9.里应外合 11.五音不全 12.非同小可 14多此一举 15.左右开弓
根据诗词句猜成语
1、黄河之水天上来( 源远流长) 2、此曲只应天上有( 不同凡响) 3、说尽心中无限事 ( 畅所欲言) 4、白云深处有人家( 空中楼阁) 5、相逢何必曾相识 ( 一见如故) 6、卷我屋上三层茅 ( 风吹草动) 7、问君能有几多愁 ( 对答如流)

成语课件ppt图片

成语课件ppt图片
详细描述
在日常生活中,成语的使用能够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和有力,增加语言的艺术性和感染力。例如,“画龙点睛” 可以用来形容对事物的点拨和启示,使表达更加深刻。
文学创作
总结词
提升文学品质
VS
详细描述
在文学创作中,成语的运用能够提升作品 的文学品质和艺术价值。通过巧妙运用成 语,可以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情感,增强 作品的表达力和感染力。例如,“柳暗花 明”可以用来形容困境中的希望和转机, 为作品增添情感深度。
教育领域
总结词
辅助教学和学习
详细描述
在教育领域中,成语的学习和使用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具有积极作用。 通过学习和理解成语,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语言的运用技巧,同时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
和智慧。例如,“饮水思源”可以用来教育学生感恩和回报,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
05
成语与现代生活
成语的现代意义
文化传承
传统文化价值
成语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 过传承和发展成语,可以弘扬中华民 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 文化自信心。
传承方式
成语的传承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 故事、传说、文学作品、口头传播等 方式进行传承和发展,使得这些宝贵 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
文学价值
语言精练
成语具有语言精练、意义深刻的 特点,是汉语语言的精华所在, 能够形象地表达出人们的情感和 思想。
推广普及
通过各种途径和媒体普及成语 知识,提高大众对成语文化的 认识和了解。
创新发展
在传承的基础上,对成语进行 创新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 涵和表达方式。
融入生活
将成语文化融入日常生活,鼓 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成语 ,让成语文化更加贴近现代生 活。

成语 ppt课件

成语 ppt课件

检测:成语对对子
• 井然有序 • 杂乱无章 • 指鹿为马 • 点石成金 • 雪中送炭成语要用眼睛去看。 看如画江山、赏锦绣山 河、望崇山峻岭、观花 晨月夕。
• 有些成语要用耳朵去听。 听燕语莺声、林籁泉韵。
成语的运用
成语的运用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希望同学们好好掌握!
礼仪习俗:礼贤下士,礼尚往来, 三纲五常
衣食住行:捉襟见肘,衣衫褴褛, 饥寒交迫,饱食暖衣,丰衣足食
植物动物:一丘之貉,狼狈为奸, 狐假虎威 音乐:行云流水 、天籁之音 、曲 终奏雅、沁人心脾 、百家争鸣
叹为观止
• 春秋时,吴国的季札在鲁国观看各 种乐舞,看到舜时的乐舞,十分赞 美,感叹说看到这里够了(“观止 矣”),其它的就不必再看了。成 语“叹观止矣”就出于此,后来指 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常做 “叹为观止”。
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 书·苻坚载记》都是历史上的故事,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 成语。 如“狐假虎威” ,画蛇添足” ,“刻舟求剑” ,“自相矛 盾” ,都是古代的寓言。 • 从古文原句中截取或引用而来的。 如“水落石出”这个成语便是截自苏轼的《赤壁赋》中“山 高月小,水落石出。”
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地一闪而过,快捷 如飞。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此指影子闪得快,对象错
三年来,经他手的钱成千上万,但他清廉 自守,离职时依然是那点简单的行李,别 无长物。
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他虽有不羁之才,但由于目空一切,不再 学习,发表的文章多是不刊之论。
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
•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 哉!”
不耻下问
• 意思为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 教,也不感到羞耻。

1000个成语积累ppt课件

1000个成语积累ppt课件
成语大比拼
1
01、海底捞月
02、功成不居 03、公诸同好 04、高歌猛进 05、各自为政
比喻根本做不到,白费力气。 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把自己喜爱的东西给有同样爱好的人共 同享受。 形容行进中情绪高涨,斗志昂扬。
按照各自的主张做事,不互相配合,不 顾全局,多指自己一套。
2
06、风口浪尖 07、耳软心活
留恋故土。
为数很少或非常罕见。
14
66、意气用事 67、未雨绸缪
68、不辨菽麦 69、跛鳖千里 70、乘人之危
只凭盛情办事,缺乏理智。
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不清豆子和麦子。形容缺乏实际知识。
比喻只要努力不懈,即使条件很差,也能取
趁着人家危急的时候,去侵害人 家。
15
71、陈陈相因 72、白纸黑字
73、不知进退 74、寸草春晖 75、穿云裂石
沿袭老一套,没有改进。
确凿的证据。
形容言语行为冒失,没有分寸。 比喻父母恩情子女难以报答。
形容乐器声或歌声高亢嘹亮。
16
76、不祧之祖
77、不哼不哈 78、百口莫辩 79、不识之无 80、出尔反尔
宗庙中祖先的神主,辈分远的要依次 选入祧庙合祭,只有创业的始祖或影 响较大的祖宗不迁。旧时比喻创立某 种事业受到尊敬的人。
不言语。(多指该说而不说) 形容事情无法说清楚。(多用于受 冤屈,被怀疑的情况。) 指不识字。
表示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17
81、不名一文 82、板上钉钉 83、从善如流 84、笔走龙蛇 85、别有洞天
一个钱也没有。
比喻事情已定,不能变更。
形容能很快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像水 从高处流到低处一样。 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

1000个成语积累课件

1000个成语积累课件

125、吮痈舐痔 无耻的谄媚巴结。
ppt课件.
25
126、道高一尺 1、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后,往往面临
,魔高一丈
新的更大的困难,遇到的障碍会越大。 2、说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127、师出无名 引申为做某事没有正当的理由。有贬义。
128、夸父逐日 1、比喻人有大志,决心大。
2、也比喻自不量力。
129、众目睽睽 指当众公然做坏事。
140、细水长流
1、比喻节约使用财物或人力,使经常不 缺。
2、比喻ppt课一件.点一滴地做某件事,总不间28 断。
141、泥古不化 拘泥于陈规旧说,不会变通。 142、言不由衷 形容虚伪敷衍,说的不是内心的真话。 143、南腔北调 形容口音不纯,掺杂方言。 144、草长莺飞 江南暮春美好的景象。
145、贻人口实 指做事、说话不小心,给人留下话柄。
不言语。(多指该说而不说)
78、百口莫辩 形容事情无法说清楚。(多用于受
冤屈,被怀疑的情况。)
79、不识之无 指不识字。
80、出尔反尔
表示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ppt课件.
16
81、不名一文 一个钱也没有。 82、板上钉钉 比喻事情已定,不能变更。
83、从善如流 形容能很快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像水
165、如法炮制 按老办法做事。
ppt课件.
33
166、拔山扛鼎 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 167、拿腔拿调 指说话时故意装出某种语气的声音。
168、不肖子孙 169、素不相能
1、品行不好。 2、指不能继承先辈事业和遗志的没有 出息的子孙。
向来不友好。
170、待价而沽
等到有好价钱再出售。旧比喻等待
153、封妻荫子 妻子因丈夫,儿子因父亲而受到封赏,

成语辨析 ppt课件

成语辨析 ppt课件
成语辨析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
• 成语辨析概述 • 成语辨析方法 • 常见成语辨析示例 • 成语误用分析 • 成语学习与运用建议 • 成语辨析练习与答案
01
成语辨析概述
成语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独特性 详细描述:成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单 位,通常由四个字组成,具有简洁、
生动、富有哲理的特点。
详细描述
提供一些常见的形近成语,如“骇人听闻”和“耸人听 闻”,让学生指出它们的差异并解释。
练习二:音近成语辨析
01
总结词:音近成语是指发音相近的成语,这类成语容易在口语中产生 混淆,需要特别注意。
02
详细描述
03
列出一些音近成语,如“一筹莫展”和“一愁莫展”,让学生判断它 们的含义是否相同,并解释原因。
提供一些常见的多义成语,如“美轮美奂”,让学生结合上下文解释 其含义并给出相应的例句。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总结词:文化性
详细描述:成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 涵,反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 统和价值观。
总结词:习语性
详细描述:成语是一种习语,是人们 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固定表达方 式,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
成语辨析的重要性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语言理解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正确辨析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提高语言理解 能力和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历史事件、名人 名言、文学作品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成语的意义和用 法也在不断演变。
详细描述:许多成语来源于古代文学作品,如《左传》 、《论语》等,这些作品对成语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 远影响。
详细描述:许多成语来源于民间智慧和经验,反映了人 们对生活、自然、社会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