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小故事作文
鲁迅弃医从文故事榜样力量写作文

鲁迅弃医从文故事榜样力量写作文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鲁迅弃医从文故事榜样力量写作文篇1一天,在上课时,教室里放映的片子里一个被说成是俄国侦探的中国人,即将被手持钢到刀日本士兵砍头示众,而许多站在周围观看的中国人,个个无动于衷,脸上是麻木的神情。
这时身边一名日本学生说:“看这些中国人麻木的样子,就知道中国一定会灭亡!”鲁迅听到这话忽地站起来向那说话的日本人投去两道威严不屈的目光。
昂首挺胸地走出了教室。
他的心里像大海一样汹涌澎湃。
一个被五花大绑的中国人,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一一在脑海闪过,鲁迅想到如果中国人的思想不觉悟,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也只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
现在中国最需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
他终于下定决心,弃医从文,用笔写文唤醒中国老百姓。
从此,鲁迅把文学作为自己的目标,用手中的笔做武器,写出了《呐喊》、《狂人日记》等许多作品,向黑暗的旧社会发起了挑战,唤醒了数以万记的中华儿女,起来同反动派进行英勇斗争。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夜以继日地写作。
鲁迅弃医从文故事榜样力量写作文篇2鲁迅:一个不一般的人物大家好!我是一名小学生,今天我想跟你们分享一个了不起的人物——鲁迅先生。
鲁迅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更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他的一生充满了曲折和挣扎,但他坚持自己的信念,不断追求真理,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而努力奋斗。
鲁迅与医学之路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出生于江苏省绍兴县一个书香门第。
从小家教很好,他就读于江南丽泽名校——南湖国学馆。
那时的鲁迅志向远大,决心报效国家。
于是在1904年,他怀揣救世救民的理想前往日本东京学习医学。
可是在日本的几年里,鲁迅亲眼目睹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丑陋面目。
尤其是1905年闻讯祖国东北沦陷于日俄战争之后,他彻底幡然醒悟。
他开始反思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的罪行,决心不再从医,而是挥笔直书,呼吁国人觉醒。
从文以启蒙救国1909年,鲁迅毅然弃医从文,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生涯。
浙江名人的故事作文

浙江名人的故事作文
《浙江名人之鲁迅》
咱今儿就来说说浙江的一位大名人,那就是鲁迅啦!
鲁迅可是相当厉害的人物呢!就说那百草园吧,那可是他童年的欢乐之地呀。
据说那里面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哇,光是听着就觉得特别有意思。
鲁迅小时候可喜欢在那里面玩耍啦,他会在菜畦里找蟋蟀,然后拿根小棍儿逗它们玩,看着蟋蟀们蹦来蹦去的,他能乐呵半天。
还会去石井栏那里,趴在边上往里面瞧,好奇那里面是不是藏着什么宝贝。
有一回,他在草丛里看到了一条蛇,吓得够呛,后来听长妈妈说是美女蛇,这可把小小的他给惊到了,还惦记了好久呢。
鲁迅长大后,始终记得那片充满欢乐和奇妙的百草园,也正是那些童年的经历,让他有着独特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去写出那些深刻又生动的文章。
咱浙江因为有了鲁迅这样的名人,那可真是增色不少呀,他的故事一直流传着,激励着我们呢!
这就是咱浙江名人鲁迅的故事,咋样,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呀。
叙述鲁迅故事的作文

叙述鲁迅故事的作文说起鲁迅,那可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我记得小时候在课本上读到他的文章,总觉得有些晦涩难懂,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去回味,才发现他文字背后的力量是如此强大。
鲁迅出生在一个逐渐没落的封建家庭,他从小就经历了许多的变故。
但这些挫折并没有打倒他,反而让他更加坚定地走上了为民族觉醒而奋斗的道路。
还记得他在日本留学的那段经历吗?他原本是抱着学医救国的梦想去的,希望能够通过医学来拯救国人的身体。
然而,一次课堂上的经历彻底改变了他的想法。
那是一节关于解剖学的课,当时播放的影片中,中国人被当作俄国侦探砍头,而一旁围观的中国人却神情麻木。
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鲁迅的心,他意识到,比起身体上的疾病,国人精神上的麻木才是更可怕的。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于是,他毅然决然地放下了手术刀,拿起了笔,决心要用文字来唤醒沉睡中的国人。
他回到国内后,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写作生涯。
他的文字就像一把把锋利的剑,直刺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他写,通过一个“狂人”的视角,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他写,塑造了阿 Q 这个典型的人物形象,让人们看到了国人的劣根性;他写,用华老栓为儿子买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批判了民众的愚昧和无知。
鲁迅的生活也并非一帆风顺。
他经常要面对各种压力和威胁,但他从未退缩过。
他在北京的时候,生活条件很差,居住的环境也很简陋。
可他依然坚持每天写作,常常在昏暗的灯光下,奋笔疾书到深夜。
他的身体也因此越来越差,但他却毫不在意,他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他愿意为了人民,为了国家,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在和反动派的斗争中,鲁迅更是毫不畏惧。
他的文章犀利地批判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让反动派们又恨又怕。
他们试图打压鲁迅,给他制造各种麻烦,但鲁迅却从不屈服。
他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他坚信,只要有更多的人觉醒,敢于反抗,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光明的道路。
鲁迅路上本没有路作文

鲁迅路上本没有路作文《鲁迅路上本没有路》作文一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鲁迅先生说过一句话:“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我给你们讲个小故事吧。
在一个小村子里,有一座大山。
村子里的人想要去外面的世界,就得翻过大山。
可是山上没有路,走起来特别困难,有时候还会摔跤。
但是有一天,有个勇敢的叔叔,他决定要走出一条路来。
他每天拿着工具,一点点地砍树枝,搬石头。
一开始,只有他一个人在努力。
慢慢地,其他人看到他这么坚持,也纷纷来帮忙。
过了好久好久,终于有了一条能走的路。
大家都特别开心,因为以后去外面就方便多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勇敢地去尝试,坚持去做,就像鲁迅先生说的,没有路也能走出路来。
《鲁迅路上本没有路》作文二小朋友们,今天我想跟你们说一说鲁迅先生说的一句话:“路上本没有路”。
我先给你们讲个有趣的事儿。
从前有个小朋友叫小明,他特别喜欢画画。
可是他家附近没有专门教画画的地方,小明很苦恼。
但是他没有放弃,自己在家里找纸和笔,每天不停地画呀画。
后来,他的小伙伴们看到小明这么努力,也想跟着一起画。
他们就经常聚在一起画画,互相学习。
慢慢地,他们画得越来越好。
后来,他们的爸爸妈妈发现了,就一起找了个老师来教他们。
最后呀,他们都画出了特别漂亮的画。
这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一开始没有画画的路,但是因为小明的坚持和小伙伴们的加入,就有了一条通往成功的路。
所以呀,只要我们勇敢地去做,就能走出属于自己的路!《鲁迅路上本没有路》作文三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地方一开始没有路呢?就像我去外婆家,要经过一片草地。
一开始那里没有路,走起来会踩到草,还可能会有小虫子。
但是因为我经常去外婆家,每次都从那里走,慢慢地就走出了一条小小的路。
这让我想起鲁迅先生说的:“路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比如我们学习骑自行车,一开始可能会摔倒,觉得好难呀,好像没有办法学会。
但是只要我们坚持练习,一次又一次地尝试,慢慢地就能骑得很好,这就走出了学会骑车的路。
鲁迅的爱国事迹作文精选10篇

鲁迅的爱国事迹作文精选10篇鲁迅的爱国事迹作文篇1鲁迅被喻为“中国魂”,试问除了鲁迅,谁还可以担当起这几个字的份量。
鲁迅对国家的爱是深沉的,而对国家的恨也是咬牙切齿的。
爱是爱它的丰饶,爱它的壮丽,恨是恨它的黑暗,恨它的麻木不仁。
把笔当做弓,把字当做箭,同样把敌人伤得血淋淋的只有鲁迅,只有鲁迅的笔才会有如此的杀伤力,才会如此的致命——看鲁迅的散文,他把我们引领进入他的那个时代,他全部经历的一切,都同意与我们一同共享。
我们欢乐着他的欢乐,哀痛着他的哀痛。
我们的魂逃脱了自己的本体,便如神游了一遍又一遍他所经历的一切,他回忆中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就像这一切是我们所经历过的一样。
鲁迅并没有长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篇幅虽小,但短小精扞的小说却也足以证明他高超的小说技巧,塑造了很多的活敏捷现,有血有肉的人物形像。
阿Q,狂人,祥林嫂……哪一个人物不是给人以震憾,让人难以忘记。
而且,鲁迅的小说不仅仅给了人一个个故事,还饱含了思想的火花,忧国忧民的情绪永久覆盖全文,让我们的思想也为之触动。
关于鲁迅的诗歌成就,有人这样说“鲁迅虽然诗作不多,但每首都是诗中精品,有谁看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能不让人敬佩?能不让人观赏?那是一种怎样的用字化境,怎能不让人震憾?”鲁迅,一代文豪,他用笔做武器,战斗了一生。
那种酣畅淋漓的讽刺艺术是对人类语言的一大贡献;那种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和铮铮铁骨的硬汉形象又使他成为了“中国魂”。
鲁迅的爱国事迹作文篇2吃人性:依据以上分析,鲁迅认为,中国的国民劣根性集中到一点,就是所谓“吃人”,他说:“我翻开历史一看,这历史没有年月,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认真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所谓吃人,在他看来,既是指中国古代野蛮残酷的风俗,但更多地是指对独立自主人格和自由公平权利的否定或抹煞。
他指出,封建统治者不但从肉体上奴役人民,而且从精神上压抑人民,千方百计扑杀人的主体性。
鲁迅作文素材

鲁迅作文素材鲁迅先生大家肯定很熟悉了,我们学过看过他的很多作品,关于鲁迅先生的事迹有哪些可以当素材呢?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鲁迅的作文素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鲁迅作文素材一鲁迅酷爱读书的故事鲁迅年轻的时候,家里条件很不好。
为了读书,他揣上8元钱上路了。
就这8元钱,还是母亲多方设法为他张罗来的。
在南京,他进了江南水师学堂,这是一所免费的学校,然而,鲁迅很快发现这里校风不太好,他转入另一所陆师附设的矿路学堂。
矿路学堂是新办的,不仅免费,学生津贴也多一些,这样鲁迅就可以多买一些书籍和文化用品了。
鲁迅酷爱读书,在当时,正是西方文化引入时期,几乎每一月都有优秀的西方著作出版,为了买到这些书籍,鲁迅省吃俭用,节衣缩食,饿肚子现象时有发生,寒冷的冬季,他还穿着单薄的夹衣。
鲁迅是班里年龄最小的,却是成绩最好的一个,他有着极强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平时学习又刻苦,所以几乎回回得第一。
矿路学堂有着一套完善的奖惩制度,每次小考成绩优异的,都发给一个三等奖章;若干个三等奖章,可以兑换一个二等奖章;积够若干个二等奖章,就发给一个头等奖章。
头等奖章是金质的,很值钱。
鲁迅是班里唯一一个荣获过金质奖章的人,他把奖章变卖了,换回许多优秀的图书。
有些同学觉得不可理解,金质奖章在同学中可是无限的荣耀呀。
在鲁迅看来,图书比奖章更有用,他不需要任何满足虚荣的物品,鲁迅把这一谦逊的品格保持了一辈子。
鲁迅一生写成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他的作品往往内容深刻,笔法冷峻、简练,深受老百姓喜爱,有人把这一成就说成来自鲁迅的天才,还有些当面盛赞鲁迅是天才的文学家,鲁迅却很有感慨地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的。
”鲁迅作文素材二的鲁迅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非常珍惜时间。
他有一句至理:"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
鲁迅确实惜时如命,他把别人喝咖啡、谈空天的时间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
奉献的事实论据 鲁迅作文

奉献的事实论据鲁迅作文篇一《奉献者鲁迅》鲁迅,那可是文学史上不得了的人物。
他呀,就像一头默默耕耘的老黄牛,把自己奉献给了中国的文学事业和民族精神的觉醒。
就说他写文章这事儿吧。
那时候的社会乱哄哄的,老百姓被欺负得够呛,大家的思想还被旧礼教之类的东西死死地捆着。
鲁迅呢,看透了这些。
他本来可以躲在自己的小书斋里,研究那些古典文献,过着悠哉游哉的日子。
可他偏不。
他就像一个手持利刃的战士,拿起笔在纸上冲锋陷阵。
我记得他写《狂人日记》的时候,那真的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心里憋闷着的事儿一股脑儿倒出来。
他写到那些“吃人”的礼教,可不是凭空捏造。
他去观察生活里的种种现象,从那些高门大院里传出来的封建压迫故事,到小街巷子里普通百姓被无端刁难的遭遇。
他写那个“狂人”觉得周围的人都要吃他,看似荒诞,可仔细想想,当时的社会不就是这样吗?恶霸乡绅吃穷人,腐朽的观念吃年轻人的思想自由。
鲁迅在写的时候,肯定是一字一句都像是在雕刻。
大晚上的,就着昏暗的灯光,伏案疾书。
一会儿皱皱眉头,好像在为笔下人物的遭遇揪心;一会儿又眼睛冒火,那是对黑暗社会的愤怒。
他就这么辛辛苦苦地写,写完了就想着怎么让更多的人看到。
这可不容易啊,那时候发表文章也是有风险的,弄不好就会被那些守旧的势力盯上。
但鲁迅可不怕,他就是要把这文章发出去,让人们清醒清醒。
他的这种奉献,可不是简单的写几个字的事儿,那是把自己置身于斗争的前沿,为了民族的未来,他真的是豁出去了。
篇二《鲁迅:奉献的大先生》鲁迅简直就是奉献的代名词。
他一直都在为改变国人的思想做着巨大的努力。
你看啊,鲁迅身边的事儿。
那时他周围很多人都浑浑噩噩的,被封建迷信这张无形的大网给罩住了。
他看到有人生病了不去找医生,偏去找那些所谓的神婆神汉。
他看到穷苦人家的孩子上不了学,就被家里送去当学徒,小小年纪就受尽苦难。
这些景象就像一根根刺,扎在鲁迅的心上。
于是他开始用自己的笔来揭露这一切。
写《阿Q正传》的时候可有趣了。
鲁迅的故事作文400字左右

鲁迅的故事作文400字左右《鲁迅的故事》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大文学家鲁迅的故事。
鲁迅小时候很爱读书。
有一次,他上学迟到了,老师批评了他。
鲁迅就在自己的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字,提醒自己以后不能再迟到。
从那以后,他每天都早早地起床,读书学习,再也没有迟到过。
还有呢,鲁迅读书的时候非常认真。
他会把书里重要的地方做上标记,写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他还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讨论书中的故事和道理。
鲁迅就是靠着这样认真读书、坚持不懈的精神,成为了一位了不起的大作家。
《鲁迅的故事》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鲁迅吗?今天我来讲讲他的故事。
鲁迅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太好,但他特别喜欢到书铺里看书。
有时候站着看一天,都不觉得累。
有一回,他的父亲生病了,家里没钱。
他为了给父亲买药,每天都要去当铺把东西当掉,换钱买药。
可就算这样辛苦,他也没有放弃读书。
他写的文章可有趣啦,很多人都喜欢看。
就是因为他一直努力,一直坚持,才写出了那么多好文章。
小朋友们,我们也要像鲁迅一样爱读书,不怕困难,好不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的小故事作文
本文是关于鲁迅的话题作文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导语:鲁迅的作品给我们带来的许多的感触,小编收集有关鲁迅的故事的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鲁迅的故事
童年时代,鲁迅常跟母亲住到绍兴乡下安桥头外婆家里,后来又到皇甫庄大舅父家里寄居。
安桥头、黄甫庄都在绍兴昌安门外水乡,宽狭纵横的河流静静地流过村边。
鲁迅喜欢到乡下去,他把那里看作是自由的天地,崭新的世界。
因为在这里不仅可以免读深奥难懂的《四书》、《五经》,还可以同农民的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一起,到密如蛛网的河上去划船、捉鱼、钓虾,去欣赏带着点点渔火的水上夜景,或者到岸上去放鹅、牧牛、摘罗汉豆,呼吸清新的空气……
每逢村子里演社戏的时候,鲁迅就和小伙伴们一起摇船儿来到半个在岸上、半个在湖里的戏台前面,看武功演员翻筋斗。
有时,他还和农民的孩子一起学演戏、扮小鬼。
他们在脸上涂上几笔彩画,手握一杆杆钢叉跃上台去,愉快地玩耍着。
农村,对少年时代的鲁迅是很有吸引力的。
在这片自由的天地里,鲁迅不仅学到了许多社会知识和生产知识,还和农民家的小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逐渐了解了农民勤劳、质朴的性格,同时也看到了旧
社会阶段压迫、阶级剥削的血淋淋的事实。
鲁迅和农民的孩子常念诵的一首渔歌中,就有这样的悲惨的句子:“一日七升,一日八升,两日勿落(两天不下河打渔),饿得发白;一日七升,一日八升,两日勿落,要哭出声。
”这些对鲁迅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鲁迅知道农民“是毕生受着压迫的,很多苦痛,和花鸟并不一样”。
第二篇:鲁迅的故事
六年级的语文课,有好几篇与鲁迅相关的课文,例如《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等,这些文章文笔优美,语言精简,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鲁迅小时候是怎么学习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家来到了位于绍兴的三味书屋。
鲁迅小时候学习的地方就在自家院子旁,叫“三味书屋”,鲁迅每天都和几位同学一起学习,一起玩耍,还请了一位叫寿镜吾的先生教书。
寿先生为人正直,教书有方,在当地小有名气。
书屋里面共有五张桌子和一张茶几,中间的一张桌子是老师寿镜吾的,上面摆着一把戒尺;其余四套桌椅则是与学生一起学习的“伙伴”,散布在教室的四个角落;而那张茶几,则摆在老师桌子的后方,上面有一幅山水画。
左上角的一张木桌就是鲁迅曾经学习的地方。
据说以前鲁迅的位置是靠近大门的,但是一下课就有几位同学在门旁跑来跑去,非常顽皮,他觉得太吵,影响了他的学习和休息,于是他就要求换座位。
在鲁迅书桌的右下方刻了个“早”字,这个字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原来有一次,鲁迅因为贪睡迟到了,被先生用戒尺打了手掌心。
这滋味可不好受啊!于是,鲁迅就吸取教训,在桌子的右下方刻了一个醒目的“早”字(虽然现在不能在桌子上乱画乱刻,但以前好像没那么讲究),来时刻提醒自己别再迟到了。
鲁迅还做了一个“三到”书签,夹在自己的书中。
书签上写着“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他时刻告诫自己,读书时心、眼、口要一起用,这样效果才会好。
原来一代文豪鲁迅先生的成长过程中也有这么多平凡的小故事,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不是很有启发吗?
第三篇:鲁迅的故事
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
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
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
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
」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因为他广泛涉猎,多方面学习,所以时间对他来说,实在非常重要。
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
在鲁迅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
「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
但我想:时间就是性命。
倘若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因此,鲁迅最讨厌那些「成天东家跑跑,西家坐坐,说长道短」的人,在他忙于工作的时候,如果有人来找他聊天或闲扯,
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会毫不客气地对人家说:「唉,你又来了,就没有别的事好做吗?」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