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培训心得体会3篇

合集下载

国学读后感心得体会(通用8篇)

国学读后感心得体会(通用8篇)

国学读后感心得体会(通用8篇)国学读后感心得体会篇1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它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它滋润着中华民族的茁壮成长,培育着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使中华民族以其特有的品质与风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它的某些内容,也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意义,然而它的合理精神,却超越时空的界限而恒古常青。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应该更好地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

作为一名教师,我很荣幸地参加了腾冲县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学培训,通过3天的学习,让我对国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切身感受到国学中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经典理论,细细品味一下,确实受益匪浅。

今后, 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领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丰富充实,做到积极借鉴汲取前人经验与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努力做到:一、加强教师自身品德修养,给学生树立良好形象变化气质,涵养德性。

经典的力量能震撼人心,它能启迪思想,开阔文化视野。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

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

知识能够让自己知道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

二、坚持培养,激发孩子学习国学的兴趣《国学》里的内容极其丰富,其中包含的思想有些也比较深奥,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只需要知其言,而并非一定要知其意。

德音老师说过校园里每天听一段国乐,读一段圣贤书,做一段国学保健操慢慢熏陶,慢慢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时间久了就能熟读成诵了,她还推荐了《菜根谭》一书。

三、熟读成诵,在诵读中感悟国学经典,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

是对小学生进行教育的好材料。

首先,国学诵读对幼儿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起到了积极健康的作用。

国学感悟心得体会(3篇)

国学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

国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在当今社会,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我对国学有了更深的感悟。

以下是我对国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国学之精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国学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

修身,即个人修养,要求人们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道德素养。

齐家,即家庭和谐,强调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爱和尊重。

治国,即国家治理,要求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

平天下,即世界和平,倡导国与国之间的友好交往和共同发展。

1. 修身:国学教导我们要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做到诚实守信、仁爱宽容、勤劳节俭。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慎独”。

修身不仅关乎个人成长,更关系到家庭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

2. 齐家: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

国学强调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爱和尊重,倡导孝道、慈爱、诚信等美德。

在家庭中,我们要学会承担责任,关心家人,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3. 治国:治国是国学的重要思想之一。

国学认为,国家的兴衰与政治清明、社会稳定息息相关。

在治国理念上,国学主张仁政、德治,强调君臣之间、官民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今天,我们仍需借鉴国学的治国智慧,推动社会进步。

4. 平天下:国学倡导和平、友好、合作的精神,强调国与国之间的友好交往。

在当今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国学的和平理念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学之智慧:阴阳五行、天人合一国学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如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

这些思想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处理问题的方法论。

1. 阴阳五行: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思想,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阴阳五行构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把握阴阳五行的平衡,做到“中庸之道”。

阴阳五行的智慧对于我们的身心健康、事业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2.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国学心得体会(精选8篇)

国学心得体会(精选8篇)

国学心得体会(精选8篇)国学心得体会篇1一粒种子,叫做国学经典,把它播撒在心中,让经典诵读永驻心间;有一条潺潺的溪流,叫做中华美德,让它滋润、浇灌着心田,让中华美德伴随身边;有一盏灯,叫做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提着它走过漫漫人生,让知识在现实中灵活运用,给予你莫大的力量!诵读经典诗人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中说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萧抡谓说过:“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这些诗句就足以证明读书的重要性,经典诵读巨大的影响力!《国学小名士》中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够熟读、熟背很多的古诗词,朗朗上口、滔滔不绝,这种境界让我心中震撼无比,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是呀,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孕育了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铸就了经久不衰的艺术瑰宝,犹如夏日的漫天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宛若春日的遍野鲜花,散发着馥郁的芬芳。

到刚劲端庄的方块字里,感受《水浒》《三国》的英雄豪气;到如歌如画的唐诗宋词中,领略枫桥的钟声,大漠的孤烟;在外婆的歌谣里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女娲、大禹的故事萦绕耳畔。

那一曲曲动人心弦的诗词,会给予我们美好的艺术享受;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经典佳作,给予我们无限的知识,会让我们受益终生。

今后,我要向《国学小名士》中的同学学习,广泛诵读经典,牢记于心,我要诵读国学经典,走进古诗词的世界里,去感受诗人朴质、真切的情思; 徜徉古诗词的长河中,去感受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让经典诵读永驻心间!传承美德中华美德到底是什么?这个疑惑一直萦绕在我的心中。

观看了《国学小名士》之后,我心中终于有了答案。

古语有云:“羊知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就是中华之美德——它陶冶人的爱国情操,树立爱国爱民的远大志向;它让人孝顺父母,对其充满孝心;它让人仗义疏财,尽自己的全力帮助别人,不图任何回报……而对于我们青少年,中华美德并没有多大,它只是生活中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小事。

国学精彩感悟心得体会(3篇)

国学精彩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国学”这一概念,它包含了儒家、道家、佛家等众多思想流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国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深入学习和研究国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国学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以下是我的一些感悟心得。

一、国学精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国学思想的核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一理念强调了个人修养、家庭和谐、国家治理和社会安宁的重要性。

在学习国学过程中,我明白了以下几点:1. 修身:个人修养是国学思想的基础。

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个人品德高尚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如诚实守信、仁爱宽厚、谦逊礼让等。

2. 齐家: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道家认为,家庭和谐需要遵循自然规律,追求阴阳平衡。

在家庭生活中,我们要注重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等,力求实现家庭和睦。

3. 治国:国家治理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关键。

儒家认为,治国需要贤能的君主和忠诚的臣子。

在现代社会,我们要关注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4. 平天下:社会和谐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

佛家认为,世间万物皆有因果,善恶有报。

我们要秉持慈悲为怀,关爱他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二、国学智慧:阴阳五行、天人合一国学智慧博大精深,其中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是两大重要思想。

1. 阴阳五行: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概念,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由阴阳两种对立的元素构成,五行(金、木、水、火、土)则代表了五种不同的属性。

在学习阴阳五行时,我明白了以下几点:(1)平衡和谐:阴阳五行强调事物之间的平衡和谐,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阴阳五行的相互作用所致。

(2)变化规律:阴阳五行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指导。

(3)实用价值:阴阳五行在农业、医学、风水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读国学经典感悟心得体会(3篇)

读国学经典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国学”这一概念,它涵盖了儒家、道家、佛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思想精髓。

近年来,随着国潮的兴起,国学经典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我作为一名热爱国学的青年,有幸阅读了《论语》、《道德经》、《庄子》等经典著作,从中感悟到了许多人生哲理和处世之道。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作,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和治国理念。

通过阅读《论语》,我深刻体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

1. 修身:孔子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品德的重要性。

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首先要修身养性,做到“仁、义、礼、智、信”五常兼备。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自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2. 齐家: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孔子认为,家庭和谐的关键在于孝道。

我们要尊敬父母,关爱子女,和睦相处,共同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

3. 治国:治国之道,首在德。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认为一个好的领导者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卓越的治国能力。

在现代社会,我们要关注国家大事,关心民生福祉,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道法自然,无为而治《道德经》是道家经典之作,老子在其中阐述了他的哲学思想。

通过阅读《道德经》,我明白了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道理。

1. 道法自然:道家认为,宇宙万物都有其自然规律,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而不是逆自然而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观察自然,从中汲取智慧,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无为而治:道家主张“无为而治”,认为领导者应该尽量减少干预,让民众自主发展。

在现代社会,我们要学会放下功利心,尊重他人,实现自我与他人的共同成长。

三、逍遥自在,顺应时势《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作,庄子在其中表达了他的哲学思想。

通过阅读《庄子》,我感悟到了逍遥自在、顺应时势的人生境界。

1. 逍遥自在:庄子提倡“逍遥游”,认为人生应该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

学习国学心得体会3篇

学习国学心得体会3篇

学习国学心得体会3篇国学教育是"以国学为核心内容的,旨在传承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和学术传统,培育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并主见"国学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全面进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下面是第一带来的学习国学心得体会范文,盼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学习国学心得体会范文自从暑假开头,我学习国学的时间已经不短了。

学国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对度的理解。

我认为,"度'这个字很重要。

我们干什么事,都离不开它。

就比方说吃饭吧,不吃当然不行,但也不能多吃。

假如多吃,可能会出事。

再比方说喝酒,虽然"饮酒醉,最为丑',但不喝也不是最好。

像吃饭喝酒这样的小事,都要留意度,更何况大事了。

在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质胜文则野,文胜字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这句话认真一想,还真很有一些意义。

假如一个人学问许多,但品德不好,那他对社会有用吗?设想一下,假如恐怖分子有原子弹,那会怎么样?全部坏人学问越少,对社会反而越好。

但假如一个好人,品德很好,但没有学问,对社会的用途却也不大。

这两种状况,都说走极端了。

一个装饰可多,一个可少。

这些人对社会的用途,往往不及品尝、学问都一般的人。

所以,度这个字,在许多方面都很重要。

度这个字是必需有的,也是不能少的,好多事情就坏在没有度上。

"水至清则无鱼',一条河里的水,假如清到没有一点脏东西,那鱼也没有食物,自然不能生存。

可假如水太脏了,同样也没有鱼。

再有,假如你给一个在沙漠中走了两天的人水,这是好事吗?信任大家肯定说是。

但假如赌气灌上十几瓶,那就不肯定是好事了。

这,就是我学国学最大的感受对度的理解。

篇二:学习国学心得体会范文近日,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xx年年会上的演讲中引经据典,对亚洲和世界和平进展、合作共赢的事业做了阐述总结。

世界各国媒体高度评价席主席的发言时,国内也掀起了一股古文热,许多年轻人都趋之若鹜,去查找古文的原文与出处。

国学教育心得体会(优秀5篇)

国学教育心得体会(优秀5篇)

国学教育心得体会(优秀5篇)国学教育心得体会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国学教育心得体会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国学教育心得体会(优秀5篇)】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国学教育心得体会篇1国学教育心得体会自从我接触国学教育以来,我深受启发。

国学的博大精深,犹如一座巨大的宝藏,等待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作为一名国学教育的传播者,我深感责任重大。

我明白了国学教育的重要性。

国学教育并不仅仅是背诵古诗、理解古文,更是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它能够培养我们的道德品质,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国学教育中,我特别喜欢《论语》中的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让我明白了学习与思考的重要性,让我知道如何平衡学习与思考。

同时,这句话也让我明白了,只有不断思考,才能真正领悟到知识的精髓。

在实践中,我深刻体验到了国学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国学,我更加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尊重他人,如何提高自己的素质。

同时,国学也帮助我解决了许多生活中的难题,让我更加理解、包容、关爱他人。

国学教育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实践。

我将在未来的生活中,继续学习国学,努力将国学精髓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用国学智慧点亮人生之路。

我坚信,国学教育将给我们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国学教育心得体会篇2国学教育心得体会国学教育是一种传统且重要的教育方式,它涵盖了中国的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我在国学教育中的学习经历,让我对国学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国学教育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通过学习《论语》、《大学》等经典著作,我了解了中国的儒家思想,学会了如何做人、做事,更加明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其次,国学教育培养了我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在国学教育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道德故事,如《孟子》中的“舍生取义”,《道德经》中的“道法自然”,这些故事让我更加明白了道德的含义,并在我自己的生活中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智者国学感悟心得体会(3篇)

智者国学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其中,国学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精髓。

近年来,随着国学的复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国学。

作为一名热爱国学的青年,我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对国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一、国学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国学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即个人修养,要求我们做到品德高尚、举止文明、心态平和。

齐家,即家庭和谐,要求我们做到孝敬父母、关爱子女、夫妻和睦。

治国,即国家治理,要求我们为国家繁荣富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平天下,即世界和平,要求我们倡导和平、友好、共赢的国际关系。

在学习国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国学精神的伟大。

修身,使我明白了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首先要具备高尚的品德。

齐家,使我认识到了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治国,使我树立了为国家、民族担当的责任感。

平天下,使我明白了和平、友好、共赢的国际关系对于世界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国学智慧:知行合一、动静结合国学智慧博大精深,其中“知行合一”和“动静结合”是我感受最为深刻的。

知行合一,强调知识和行动的统一。

在学习国学过程中,我明白了只有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其精髓。

例如,学习《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关爱他人,尊重他人。

动静结合,强调内外兼修。

在学习国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积累,又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动静结合,使我们能够全面发展,成为一个有智慧、有品德、有能力的人。

三、国学文化:传承与创新国学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传承和创新是国学发展的关键。

传承,要求我们珍惜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在学习国学过程中,我们要深入学习经典著作,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哲学、道德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创新,要求我们在传承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对国学进行创新。

在学习国学过程中,我们要关注现实问题,运用国学智慧解决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培训心得体会3篇
10月16日—17日,在徐校长的带领下,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国学培训。

通过短短两天时间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

这次学习不仅开拓了我的视野,我的思想更是得到了一次更新。

在这两天的紧张的学习中,我聆听了xx实验学校和武大附小的几节国学课。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xx实验学校的王茜老师教授的汉字启蒙课。

因为我是一名低年级的语文老师,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因此我对王茜老师的课非常感兴趣,与传统识字教学不同的是,他们的识字是以部件来认识生字,这种方法非常有效,我们的教学就应该教给他们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由于汉字具有“拼形”和“表意”的特征,很多汉字字形是可以拆开,加以拼组的。

学生在掌握了一些基本笔画和部首之后,就可以较快掌握其它形状相近的汉字。

拿王老师的课来说,王老师教授“木”这个部首时,引出以木作为偏旁的“林、沐”等字,通过字义的讲解,学生很容易把旧知识与新内容联系起来,“读、写、义”也就很容易掌握了。

大多数汉字是形声字,其形符表意,声符表音。

从形、音、义三者的统一上进行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通过引导学生多组词,以强化记忆。

识字是阅读和表达的基础,我想王茜老师教授的识字方式能让学生准确而牢固地识记字的音,形,义,形成一定识字能力的最佳途径。

虽然这次学习时间很仓促,但我感触良多,我想在接下来的识字教学中,我会借鉴这种利用部件来教授汉字的方法。

这种识字方法一定能使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学习体会2
XX年10月16——17日我有幸参加了武大组织的国学培训活动。

此次活动日程是这样的:16日上午在xx实验学校听了几位教师的课,她们展示了自己
的经验教学。

下午,在武大附小也听了学前班的国学教学。

次日上午在xx实验学校听了两节国学朗读和两节国学朗读与表达等课程。

听了这些教师的教学,让我有所思索,在肯定她们的教育教学思想的同时,这也让我有了一些想法,用这种模式,对我们来说,确实是有一定的难度。

国学这门课程的自由度比较大,不好把握,尤其是要较好的文学功底,它与其他学科,特别是语文学科的有机整合是一个难点;同时教学目标的落实也是一大难点。

我们现行的是人教版教材,而国学是武大版的,同时也是一个实验阶段,但共同点都是相同的,都是教好书、育好人。

而我们现行的教学它是一个常规,说白了就是国家要进行考核、考查,完不成教学常规是行不通的(有时为了应试也想我们所做的工作是否是在培养“未来文化的侏儒”呢)。

当然也不是否认国学的不是,它毕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传统美德,一些经典的文学陶冶着我们的情操,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孩子们的人格、素养。

培训学习结束,想着自己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该如何传承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我认为国学应与我的语文常规课相结合。

因为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对一些经典文化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什么是道德,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素质也会有所提高。

所以,语文教学离不开经典国学,国学只能说是语文的一部分,只能在语文教学中加以渗透即可。

培训学习体会3
兴国学,任重道远,匹夫有责
诵读经典有益于育德、励志、启智、明史,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途径。

可诵读经典很盛行,校校兴起,却发现诵读后学生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难有明显提升,没有焕发出古诗文经典应有的活力。

带着这些迷惑,与学校老师一行四人来到xx实验学校,看到了孩子们的积极快乐放松的生活、看到了他们的日常习惯、更看到了孩子们是如何写字识字和读书……老师们说曾经我们追求背诵数量,机械遵循诵读经典不求甚解,现在来xx学习见
识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生活,看到了孩子们良好的习惯,好像才熟悉了国学到底该如何进行了。

走近了xx实验学校,我惶恐不安,觉得自己教了几十年的书谈不上误人子弟,可离真正的教育相差悬殊。

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发出内心感叹:兴国学,任重道远,匹夫有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