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

合集下载

加快推进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实施方案

加快推进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实施方案

加快推进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实施方案Implementation plan for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de rn commerce and trade circulation industry汇报人:JinTai College加快推进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实施方案前言:公务文书是法定机关与组织在公务活动中,按照特定的体式、经过一定的处理程序形成和使用的书面材料,又称公务文件。

本文档根据公文写作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第一条为深入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深入实施“商贸活市”战略,全面推进商贸流通业健康快速发展,依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意见》,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第二条《实施方案》中所指的商贸流通业,主要包括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和会展业。

第三条提升商贸服务业发展定位。

按照“发展大商贸,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的总体思路,以完善功能、扩大消费、科学发展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我市商贸流通业体制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商贸设施建设,完善城乡服务网络,发展新型营销业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提高全行业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陇东南乃至全省商贸物流中心。

第五条优化商业服务业网点布局。

根据《xx市城区商业网点规划》要求,对秦州区大众路、麦积区商埠路两个核心商业区,继续提高集聚程度,完善服务功能,提高设施品位,形成传统特色和现代信息相结合的现代城市商业中心。

对城区原有街道商业网点,要引进多元投资主体,通过直营、加盟、特许、入股、租赁和重组等方式,对街头巷尾的杂货店、小百货、食品店全面进行改造,重点进行配套设施改善,丰富网点类型,提高网点档次。

第六条加快建设发展现代物流业。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秦州西十里、麦积甘泉物流园区建设的指导意见》,积极盘活土地资源,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力争20xx年使核心区建设初具规模,把园区建设成集仓储、配送、货物托运、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中心,作为联系生产企业、商贸流通企业和消费者的纽带。

天津市商务局关于印发天津市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2021-2025年)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

天津市商务局关于印发天津市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2021-2025年)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

天津市商务局关于印发天津市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2021-2025年)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商务局•【公布日期】2021.09.08•【字号】津商流通〔2021〕19号•【施行日期】2021.09.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内经贸与流通正文天津市商务局关于印发天津市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2021-2025年)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商务部等9部门关于印发〈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商流通函〔2021〕397号),进一步提升商贸物流发展水平,促进商贸物流降本增效,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市商务局会同相关单位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主要任务(一)优化空间布局,推进基础设施体系建设1.优化商贸物流网络布局。

加强商贸物流网络布局,推动与货运枢纽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口岸服务型、综合服务型等五大类型市级和区级物流园区之间的有效衔接,进一步提升集聚辐射能力。

积极做好城市商业设施、物流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用地审批和服务工作。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委、市规划资源局、相关区人民政府和管委会)2.完善提升配送中心功能。

推动各区政府和市有关部门落实《天津市物流业空间布局规划(2019-2035)》,着力调整和优化我市商贸物流产业规划。

统筹推进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升级改造。

推进韩家墅、金钟、何庄子、金元宝滨海农产品交易市场等项目提升改造,建设成为大型专业性配送中心;积极创造条件发展为连锁超市服务和生活服务业服务的社会化配送中心。

鼓励大型商业企业自行设置配送中心,在为本系统内部零售店配送的同时,承接社会中小零售商配送业务。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委、市规划资源局、相关区人民政府和管委会)3.搭建农村物流配送网络。

重点发挥邮政及供销合作社的网络和服务优势,加强农村邮政网点、村邮站、“三农”服务站等邮政终端设施建设,创新货运班车、网订店取(送)、公共自助提货柜等配送组织模式,促进农村地区商品的双向流通,依托商业、邮政等网点,形成覆盖城乡的物流配送网络。

吉林省推动物流业发展专项行动方案

吉林省推动物流业发展专项行动方案

吉林省推动物流业发展专项行动方案为加快推动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根据省政府统一部署,落实《关于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按照有目标、能落实、有抓手的原则,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工作思路和目标(一)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地理区域优势、产业发展基础和要素集聚能力,围绕建设东北亚区域合作中心枢纽战略目标,以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物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着力推进实施“十大专项行动”,经过三年左右时间的不懈努力,推动全省现代物流业总量规模持续扩大,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基本形成,为融入新发展格局,构建现代经济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通过全面实施十大专项行动,着力推进30项重点工作事项,力争实现两年打基础、三年上台阶目标,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到2023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达到 26000 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以上。

二、重点任务(一)实施物流通道畅通行动,着力提升物流运输能力和效率。

1.加快完善高速公路网络。

推进集安至桓仁(省界)、大蒲柴河至烟筒山、烟筒山至长春、长春都市圈环线、长春至太平川等高速公路建设,支撑和服务“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

(牵头部门:省交通运输厅,配合部门: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相关地方政府)2.加快省际间、市域、县域间公路建设,补齐短板,提高通行能力和效率。

以升级“沿边路”,打通“断头路”、疏通“瓶颈路”为重点,推进普通国省干线提质增效,提高物流通行效率。

(牵头部门:省交通运输厅、各相关地方政府)3.完善综合货运枢纽联动功能。

推进长春国际陆港、通化国际内陆港、长春空港、四平内陆港、延吉空港、中澳公铁、珲春铁路换装站等多功能综合货运枢纽场站建设,实现公铁联运、陆海联运、铁海联运等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

(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延边州、珲春市政府分别负责)(二)实施物流枢纽创建行动,构建全域协同物流设施网络。

全力打造川滇黔结合部商贸物流中心的战略构想

全力打造川滇黔结合部商贸物流中心的战略构想

全力打造川滇黔结合部商贸物流中心的战略构想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光镭宜宾地处三江交汇、三省通衢处,具备发展商贸流物流中心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

为了深入贯彻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和市委三届四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政府工作报告作出的战略部署,顺应把握四川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和建设西部商贸物流中心的战略机遇,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在工作思路中作出了“活商”的战略部署,明确了打造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商贸物流中心的战略目标。

一、宜宾打造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商贸物流中心的基础和条件宜宾自古以来就是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的物资集散地,川南的重要通商口岸,南丝绸之路的必经要道,长江上游水系的中转枢纽码头,史载“西南半壁古戎州”,素有“填不满的叙府”之美誉。

特别是改革开发以来,宜宾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完全具备打造为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商贸物流中心的基础和条件。

(一)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宜宾是国家南北交通干线和长江经济轴线的交汇点之一,是川滇黔结合部和攀西六盘水地区出入长江黄金水道、成渝经济区连接南贵昆经济区走向东南亚的门户,具有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的基础和条件。

宜宾处于川滇黔结合部城市群的中心位置,距离自贡70公里、泸州125公里、内江102公里、乐山190公里、昭通249公里、毕节200公里,从区位上看,如果宜宾成为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商贸物流中心可直接辐射2000多万人口,间接辐射5000多万人口。

此外,在川滇黔结合部城市群中,只有宜宾与泸州可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但泸州离昭通、凉山、攀枝花距离太远。

综合来看,只有宜宾具备打造为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商贸物流中心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

(二)资源禀赋富集配套。

宜宾是国家战略资源富集区攀西-六盘水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探明矿产资源53种,煤炭、硫铁矿、石灰石、石英砂等储量丰富,其中煤炭储量53亿吨,可开发的水能资源716万千瓦,具有发展大型水火核电站和高载能产业的显著优势和巨大潜力。

商务局推进现代物流发展工作计划(全文)

商务局推进现代物流发展工作计划(全文)

商务局推进现代物流进展工作计划20**年进展现代物流的主要目标是:力争物流企业达到30家以上,规模货运企业15家以上,营销收入过5000万元企业3家,实现利税过千万元企业2家,物流产业实现的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15%。

20**年主要任务是:1、围绕一个核心即紧紧围绕无水港建设这个核心,与Xx港集团加强合作,认真落实500亩用地,与铜拆解加工园建设同步,依托拆解加工园区,由Xx港和Xx市共同投资搭建好融集装箱、查验场地、国际货代、铁路专用线等功能齐全的现代物流平台。

2、做好两篇文章,即铜现货市场与物流园建设。

与ZG城通、Xx集团合作建设铜现货市场,争取上交所在*设立铜现货市场交易点;按照物流园区的功能要求,加快物流综合园规划与布局,落实选址、投资项目、政策措施等;3、扣住三项重点,即编制进展现代物流规划,加快汽车货运业进展,加大物流招商引资,力争年内出台可操作性的进展现代物流规划、汽车货运业企业新增30家,规模以上货运企业达到15家以上,引进一批国际知名物流企业来*建设物流基地。

4、构建物流四大体系一是金融服务体系。

即面向市场加强信贷政策和金融知识宣传;引导金融机构对前景好的物流企业加大信贷投入力度,有效解决物流企业资金难;优化金融服务、创新金融商品;加强金融信用企业评定工作,加大物流企业授信力度,定期召开银企座谈会、金融产品推介会、物流企业经营项目推介会等活动,为物流企业融资提供服务。

二是信息XX络体系。

加强宣传、示范、培训工作,提高物流信息化意识;根据物流市场需求,探究集信息公布、XX上交易、电子结算、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电子商务模式。

三是技术标准体系。

加强对《标准化法》、《质量法》、《计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引导物流企业诚信守法经营,营造和谐的进展现代物流的环境。

四是口岸服务体系。

通过采取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政策咨询等形式,在省进出口营销企业的每年举行1—2次口岸政策和通关知识宣传活动,年内举办1—2期报关、报检、外贷及船代物流业务培训班,积极扶持物流中介组织,帮助进出口业务的企业代理报关、报检、出口退税等进出口业务,帮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

新疆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

新疆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

新疆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商务厅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 规划目的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宏伟战略,紧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对口援疆工作的历史机遇,适应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提高新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水平,实现中国与亚欧大陆的互联互通,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完善疆内“五中心、三基地、三通道、十大进出口集聚区”的整体布局,推动新疆商贸物流快速、高效、创新发展,将新疆建设成为有鲜明边疆、丝路与民族特色和重大区域影响力的国际商贸物流中心,特编制本规划,作为今后6年新疆商贸物流业发展的依据和指导。

第二节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辖区,包括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吐鲁番市、哈密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伊犁州直属县(市)、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14个地、州、市。

截至2014年末,规划区域土地面积约16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298万人。

规划同时兼顾石河子市、阿拉尔市、图木舒克市、五家渠市、北屯市、铁门关市、双河市、可克达拉市8个自治区直辖市。

第三节 规划对象规划对象为商贸物流业。

商贸物流是指与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商贸服务业及进出口贸易相关的物流服务活动,包括农产品、工业消费品及部分生产资料等的运输、仓储、配送及其他相关服务等。

第四节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5—2020年。

第五节 规划依据[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4]《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5]《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6]《国务院关于支持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的若干意见》[7]《全国“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8]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9]国务院《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10]《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11]《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2013—2020年)》[12]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13]商务部等10部门《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布局规划(2015-2020年)》[14]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供销总社《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15]《商务部关于促进商贸物流发展的实施意见》[1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1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18]《关于推进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19]《推进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行动计划(2014—2020年)》[20]《新疆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年)》[2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3]2011—2015年新疆统计年鉴及相关政府工作文件第二章 发展基础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亚欧大陆商贸往来重地和中外物流大通道。

《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 .doc

《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 .doc

《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4〕4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14年9月12日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为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根据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为2014—2020年。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特别是国务院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来,我国物流业保持较快增长,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基础设施条件和政策环境明显改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物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013年达到197.8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3.1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5%。

物流业增加值2013年达到3.9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2.2倍,年均增长11.1%,物流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6.6%提高到2013年的6.8%,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4.8%。

物流业吸纳就业人数快速增加,从业人员从2005年的1780万人增长到2013年的2890万人,年均增长6.2%。

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物流企业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步伐进一步加快,形成了一批所有制多元化、服务网络化和管理现代化的物流企业。

传统运输业、仓储业加速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制造业物流、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和国际物流等领域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商贸物流发展规划

商贸物流发展规划
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技术可以增强物流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06
商贸物流发展案例分析
案例一:京东物流的智能化发展
总结词
以科技驱动,智能化升级,京东物流打造高效配送网络。
详细描述
京东物流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优化配送路线,提高配送效率。同时,采用智能仓储管 理系统,实现商品的自动化分拣和快速出库。此外,京东物流还积极探索无人配送技术,如无人车、 无人机等,以满足消费者对便捷购物的需求。
保,推动循环包装等环保措施的实施。
案例四:亚马逊的全球物流体系建设
总结词
亚马逊构建全球物流体系,提供高效、便捷的全球配送 服务。
详细描述
亚马逊通过收购和自建等方式,构建了覆盖全球的物流 体系。在仓储方面,亚马逊采用先进的仓储管理系统, 实现商品的快速入库和出库。在配送方面,亚马逊采用 航空、陆运等多种运输方式,确保商品快速、安全地送 达消费者手中。此外,亚马逊还注重跨境物流合作,与 各国邮政、海关等部门建立合作关系,简化跨境交易流 程。
商贸物流发展规划
汇报人: 2023-11-16
目 录
• 商贸物流概述 • 商贸物流发展现状 • 商贸物流发展规划 • 商贸物流发展政策建议 • 商贸物流发展技术建议 • 商贸物流发展案例分析
01
商贸物流概述
商贸物流的定义
商贸物流是指商品流通和贸易活动中的物流过程,包括采购、仓储、运输、配送 等一系列环节。
物联网技术应用
设备连接与通信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物流设备的连接和通信,提高协同作业效 率。
实时监控与追踪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货物的实时监控和追踪,提高物流透明 度。
优化路线规划
物联网技术可以帮助优化运输路线,降低运输成本和提高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61.7
20502.6 9583 2151.8 10 1676.4 27011 18691 8320 22860 1386
-0.6
3.0 2.6 59.1 50.0 84.9 55.0 73.7 29.7 53.2 41.8
规模以上单位物流基础设施情况(专业物流企业、商业企业和工业企业) 自有仓储面积 货运车辆数 普通货车数 专用货车数 装卸设备台数 物流计算机管理系统套数
10
万平方米 辆 辆 辆 台 套
北京市已形成“三环、五带、多中心”物流格局
• 北京市加快顺义空港、通州马驹桥、平谷马坊和大兴京南等物流基地以及十八里店物流中心、 西南物流中心等一批物流中心(综合物流区)和配送中心(专业物流区)的规划与建设,形 成了以物流基地、物流中心为载体,专业物流为特色的多层次节点布局,以乡市场工程”、“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工程”、“双百市场 工程”和农产品“农超对接”的基础上,推进农村日用消费品和农资配送中心建设,大力发 展城乡一体化物流服务体系。
• 城市:充分运用社会物流资源,建立工业制成品、农产品、生产资料等大宗商品跨区域运输
的城际配送网络,实现干线运输与城市配送有效衔接。 • 国际:以国际商品交易中心、重点进出口口岸为依托,通过完善货物储存、配送功能,提高
• 东北组团:
– 服务于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北京天竺空港经济开发区、北京汽车生产基地、北京林河经济开发区、 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等产业园区,以及汽车、装备制造、都市工业、临空经济等产业, – 在首都机场周边、赵全营、高丽营、李桥、庙城等地重点发展航空物流、保税物流、会展物流及电子、 汽车、食品饮料、农产品、快递等专业物流集聚区。 19
7
北京市物流情况
北京市社会物流总额及构成
单位:亿元,%
指 标 社会物流总额 一、农产品 二、工业品 三、进口货物 四、再生资源 五、外省市流入物品 六、单位与居民物品
数据来源:北京统计年鉴
2010年 50424.7 280.2 11390.9 16649.1 69.3 21909.6 125.6
占比 100.0 0.6 22.6 33.0 0.1 43.5 0.2
2006年 368.0 306.2 61.8
增长 34.2 25.0 79.3
9
“十一五”期间全市物流基础设施变化情况
指 标
计量单位
2010年
2006年
增长%
铁路里程
公路里程 公路线路条数 管输里程 管道线路条数
公里
公里 条 公里 条
956
21114.0 9833 3423.5 15 3099.9 41858 32472 10793 35026 1966
口贸易额接近3万亿美元。
• 预计到2015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分别达到30万亿元、76万亿 元。 • 2009年,我国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年销售额2.2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6.8%。 与此同时,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快速增长,预计未来五年将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 2015年将达到12万亿元。
2010年规模以上专业物流企业按规模划分物流业务收入情况 单位:个,亿元,%
企业规模 合 计 大型企业 中型企业 小型企业
单位数 817 25 82 710
16
收入 1260.2 526.1 411.6 322.5
收入比重 100 41.7 32.7 25.6
北京市十二五物流——规划(1)产业集聚区专业物流设施布局
• 同时,经过市场的培育和适应性开发,物联网技术正在引领新一轮的物流技术革命。
• 鼓励商贸物流企业广泛采用条码、智能标签、无线射频识别等自动识别和标识技术、电子数
据交换技术、可视化技术、货物跟踪技术等,实现商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物流流程
可视化。 • 支持商贸服务企业与物流企业、生产企业通过共用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共用、资源共享、信 息互通,提高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和供应链管理水平。 • 加大对物联网技术、可视化技术、货物快速分拣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和移动物 流信息服务等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力度,组织开展标准化应用示范项目
• 冷链物流设施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 限额以上连锁超市商品统一配送率达到63.4%。汽车、家电、医药、烟草等专业物流形成一 定规模。 • 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有效地改善了物流信息的共享服务,促进了物流资源的供需衔接。
6
商贸物流业的技术创新
• 以运输技术、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自动化技术、库存控制技术、包装技术等专业技术 为支撑的现代化物流装备技术格局正在形成,技术与应用创新已经成为我国商贸物流业发展 的重要保障。
沈高速公路)、东北(机场高速、京密路、京承高速公路)、西北(八达岭高速、110国道)
等五个方向的物流通道聚集,规划建设大型物流基地、若干个物流中心,形成五条集聚发展、 连通快捷、服务产业的物流产业带。 • “多中心”是指根据北京市各产业集聚和新城建设多中心分散布局的特点,相应配置物流中 心、配送中心,实现物流节点服务于产业发展和居民生活的功能。 11
• 建立以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和高效信息管理系统为支撑的电子商务物流基地。
4
《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
• 试点工作: •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农超对接”、“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工 程”和农资流通体系试点等工作
• 2010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5万亿元,生产资料销售总额达36万亿元,进出
12
• 根据《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 • 北京市在优先发展顺义空港、通州马驹桥和房山良乡等三个物流基地的基础上 • 加快培育平谷马坊物流基地; • 积极培育已具有一定物流规模的大兴京南和延庆京西北等大型综合物流区,使其加快向物流 基地方向发展; • 结合二级货运枢纽布局,在五环路及五大物流方向的交汇处附近重点规划建设10个左右的物
• 西南组团:
– 服务于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北京窦店高端现代制造业产业基地等 产业园区,以及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汽车及配件等产业, – 在房山区燕山、窦店、闫村等地和丰台区五里店、榆树庄、白盆窑等地重点发展农产品、石化、汽车、
钢材、医药、图书、服装等专业物流集聚区
流中心;
• 重点在四环路周边和顺义、通州、亦庄等新城以及远郊区县人口密集区附近规划建设20个左 右的物流配送中心。
13
北京市物流业基础
• 专业物流体系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农产品及各类快速消费品的物流配送不断完善,医药、图 书、冷链等专业化物流快速发展,已成为本市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 物流业态创新加快推进,“电子商务+物流”、“总部+物流”、“展示交易+物流”等新模 式日益成型,满足“最后一公里”物流需求的快递服务实现基本覆盖,物流服务对城市生活、 生产的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 北京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一期)建成并投入使用;
17
• 南部组团:
– 服务于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大兴 经济开发区等产业园区,以及生物医药、机械制
造、印刷包装、服装等产业,
– 在大庄、黄村、西红门等地重点发展医药、快速 消费品、食品冷链、农产品、纺织服装、快递等 专业物流集聚区;配合北京新机场建设,合理规
划预留物流发展的设施空间。
18

据测算,北京市的物流量主要集中在五个方向上:
西南方向(京石高速公路和107国道)占全市物流量约占17%; 正南方向(京开高速公路和106国道)约占20%; 东南方向(京津塘高速公路、京沈高速公路)约占25%; 东北方向(机场高速、京密路、京承高速公路)约占20%; 西北方向(八达岭高速、110国道)约占18%。
2006年 25406.5 224.0 7511.6 9386.8 257.3 7971.5 55.2
占比 100.0 0.9 29.6 36.9 1.0 31.4 0.2
8
北京市物流业增加值及构成
单位:亿元,%
指 标 合计 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 流通加工、配送、包装业
2010年 493.7 382.9 110.8
• 西北组团:
– 服务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包括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未来科技城、国家工程技术 创新基地、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中关村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高科技园区,北京八达岭经济开发区、 北京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产业基地、北京工程机械产业基地等产业园区,以及汽车、新材料、生物医 药、环保和新能源等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 – 在南口、马池口、沙河、清河等地重点发展汽车、工程机械、新材料、生物医药、农产品等专业物流 集聚区:
《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
1
2015年发展目标
• 规模以上连锁超市商品统一配送率达到70%; • 农村“万村千乡”农家店商品统一配送率达到60%,农资连锁经营企业商品配送率达到80% 以上; • 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运输率分别提高到20%、30%、36%; • 立体仓库的总面积占仓库总面积的40%(较2010年翻一番)
物流基地 公路货运枢纽 铁路货运枢纽
20
国际物流布局
• 加强入海通道建设,推进通州马驹桥口岸功能区及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朝阳口岸向通州马 驹桥平移;继续完善平谷国际陆港口岸功能区设施,形成连接天津新港的海运国际物流通 道. • 完善首都机场空港口 岸周边综合配套,在
北京新机场一期工程
建设基础上,启动新 机场口岸建设工作;
• 加强北京丰台铁路货 运口岸与边境口岸合 作,配合铁路集装箱
中心站建设合理规划
进出口货物集散能力,形成连接内陆、贯通全球的国际物流通道。
3
建设重点
• 在全国大中城市、商贸业聚集地、大型批发市场、进出口口岸,统筹规划建设和改造一批现 代物流中心、配送中心。 • 加强农副产品冷链物流建设,完善产地预冷、销地冷藏和保鲜运输、保鲜加工等设施。 • 建设、改造一批仓储、分拣、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务等功能齐备的商贸物流园区 • 加强仓储设施建设,推进传统仓储向现代物流配送中心转变。 • 适应互联网和物联网发展趋势,大力推进商贸物流公共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