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物态变化中考专项复习知识点总结及典型题[汇编]
中考物理专题突破 物态变化考点大全含答案精品

第二章物态变化命题点1温度物态变化辨识考向1温度1. 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人的正常体温为39.5 ℃B. 秋天教室的气温约为25 ℃C. 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60 ℃D.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 ℃考向2温度计2. (2019泰安)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第2题图3. (2019广东省卷)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图中________(选填“甲”或“乙”)是体温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第3题图考向3生活中物态变化的辨识及解释4. (2019海南)用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钛合金眼镜架.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再定型成为镜架,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 熔化和凝固B. 升华和凝华C. 汽化和液化D. 液化和凝固5. (2019永州)关于物态变化,下列现象判断正确的是()A. 春天,早晨出现浓雾是汽化现象B. 夏天吃冰棍,冰棍周围冒出“白气”是液化现象C. 深秋,树叶上出现白霜是凝固现象D. 寒冬,窗户上的玻璃出现冰花是升华现象6. (2019常州改编)夏天,向盛有牛奶的杯内充入少量液态氮,可以快速制成一杯看似“热气腾腾”的冰激凌,贸然食用易冻伤食道.看似“热气腾腾”,其实是()A. 液氮汽化后形成的氮气B. 液氮凝固后形成的固态氮C. 冰激凌中的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小水滴7. (2019德州)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现象的是哪一组()①初春:冰雪消融②盛夏:洒水降温③深秋:浓雾弥漫④严冬:凝重的霜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8. 下列场景与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完全正确的是()A. 小明看演出时舞台上常喷洒干冰,施放“烟雾”——“烟雾”是干冰先升华后液化产生的B. 小明手拿着一瓶冰冻矿泉水,冰减少,手感到凉——熔化吸热C. 深秋季节,小明发现操场上的双杠上铺满了一层霜——霜是非晶体D. 寒冬时节,戴眼镜的小明从教室外走进教室内,镜片模糊不清——液化吸热9. (2019凉山州)在炎热的夏天,凉山州部分县市气温高达35 ℃,小马同学在家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A.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够降低气温B. 电风扇吹出的风为冷风C.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能量D.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10. 2019年10月1日上午,九机“箭形”队形在天安门广场上空拉出7道彩烟,寓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观众看到的彩烟是飞行员将高沸点的液体拉烟剂注入吊舱,通过氮气加压的方式,将拉烟剂从拉烟喷嘴里吹出,送入发动机喷出的高温燃气中,形成蒸气,当蒸气遇冷______成雾,就形成了浓浓的彩烟,该过程需要______热.11. (2019锦州)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大海、湖泊、河流、土壤和植物中的水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会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或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空,就形成了云.参考答案及解析命题点1温度物态变化辨识1. B2.-63.热胀冷缩乙可以4. A【解析】3D打印时,钛合金粉末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再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A正确.故选A.5.B【解析】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A错误;“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B 正确;白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C错误;冰花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D错误.故选B.6. D【解析】向杯中倒入液态氮,液态氮吸收热量,汽化形成氮气,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热气”并不是氮气,A、B错误,都不符合题意;液态氮沸腾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空气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成为白雾,C错误,D正确.故选D.7. A【解析】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洒水降温,是利用水的蒸发吸热;浓雾弥漫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A符合题意.故选A.8.B【解析】舞台上喷洒干冰,干冰升华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产生“烟雾”,A 错误;小明手拿着一瓶冰冻矿泉水,冰减少,手感到凉是由于冰熔化吸热,B正确;霜是晶体,C错误;镜片模糊不清是因为教室内水蒸气液化成水附着在镜片上,液化放热,D错误.故选B.9. D10.液化放11.汽化放出凝华第二章物态变化命题点2水的沸腾1. 如图所示,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1题图A. 水的沸腾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B. 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却需要不断吸收热量C. 水的温度必须达到100 ℃时,水才会沸腾D. 水沸腾时出现大量的“白气”是水蒸气2. 小嘉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1)在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____.(选填“A”“B”或“C”)(2)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________℃;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会停止沸腾,说明水沸腾过程中需要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3)如图丙、丁所示,表示水正在沸腾的是图____;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实质上是________.(选填“水蒸气”或“小水滴”)(4)由图乙可知水的沸点低于100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当地大气压强__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5)小嘉在第12 min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有一段时间水温依然保持不变,如图乙所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题图参考答案命题点2水的沸腾1. B2.(1)自下而上B(2)99吸热(3)丙小水滴(4)低于(5)水能继续从铁圈(或石棉网)上吸收热量第二章物态变化命题点3物体的熔化及凝固特点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同一晶体的熔化温度与它的凝固温度相同B. 松香、萘、玻璃、明矾都是非晶体C. 晶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D. 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2. (2019株洲)某物质在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可知,这种物质()第2题图A. 是非晶体B. 在t1时刻是固态C. 在t2时刻是液态D. 在t2时刻正放热3. (2019临沂)如图是某种固态物质加热变成液态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可知该物质()第3题图A. 是晶体,熔化持续了8 minB. 在A点是液态,B点是固态C. 在A点的内能比B点的小D. 在OA段的比热容比BC段的大4. (2019桂林)为了探究物质熔化的规律,小靖同学所在的学习小组选取了冰与海波两种物质,并利用图甲中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1)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实验中,宜选用______(选填“碎冰块”或“体积较大的冰块”).(2)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小靖他们做出了熔化图像,如图乙、丙;他们发现冰和海波在熔化过程中,虽然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且在熔化时一直保持________状态,由此他们判断冰和海波都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根据实验现象可知,海波的熔化图像是______(选填“乙”或“丙”).第4题图参考答案及解析命题点3物体的熔化及凝固特点1. A【解析】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A正确;松香、玻璃是非晶体,萘、明矾是晶体,B错误;晶体吸收了热量,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C错误;晶体与非晶体熔化都要吸热,D错误.故选A.2. D3. C4. (1)碎冰块(2)不变固液共存晶体(3)丙【解析】(1)为了使冰受热均匀,应该选用碎冰块;(2)由乙、丙可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分别保持在0 ℃、48 ℃不变,所以冰和海波都是晶体,由晶体熔化特点可知,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3)根据冰的熔点为0 ℃,海波的熔点为48 ℃,可知海波的熔化图像是丙.。
初中中考物理专题总结复习物态变化专题总结复习

2017 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物态变化专题复习一、温度:1. 温度:表示物体 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 __________ ,用符号 _______表示;(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 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 100℃;尔后把 0℃和 100℃之间分成100 等份,每一等份代表 1℃。
2. 温度计: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原理制造的;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够高出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够紧靠;读数时,玻璃泡不能够走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牢固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3 、体温计:测量范围: ________________ ;分度值为0.1 ℃;体温计的特殊构成:;二、消融和凝固:物质从 ________________ 叫消融;从________________ 叫凝固。
物质消融时要 ____热;凝固时要热。
消融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固体可分为 ________和 ___________;晶体:消融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消融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差异是:______________(消融时温度不变连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消融时温度高升,连续吸热);(熔点:晶体消融时的温度);晶体消融的条件:⑴温度达到_______;(2)连续吸热;晶体凝固的条件:( 1)温度达到 _________ ;( 2)连续放热;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__________ ;注意: 1、物质消融和凝固所用时间不用然同样,这与详尽条件有关;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达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____________;三、汽化和液化1、物质从 _________________ 叫汽化;物质从 __________________ 叫液化;汽化要 _____热、液化要 _____热;2、汽化分为 ________和 ___________ 两种形式。
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及习题)

(一)温度1. 温度的物理意义: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 单位及其规定: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记为℃,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等分100份,每一份就是1℃。
3. 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①温度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有很多种,我们主要研究的是液体温度计。
②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当遇热时,玻璃泡中的液体膨胀,沿细管上升;遇冷时,液体收缩,细管中的液柱下降。
因此,通过细管中液柱的高低,就可以显示出温度的高低变化。
③液体温度计的使用。
温度计在使用之前应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根据被测物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测量温度。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应把玻璃泡完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温度计放入被测液体中要稍待一会儿,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应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态变化1. 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物态变化。
(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2)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3)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4)熔化和凝固互为逆过程;汽化和液化互为逆过程;升华和凝华互为逆过程。
(5)物态变化中吸热的过程有:熔化、汽化、升华物态变化中放热的过程有:凝固、液化、凝华2. 晶体的熔化(1)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像的识别:(2)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关键在于是否有熔点。
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3)图中:AB段表示固体升温过程。
此时物质不断吸热升温,保持固态。
BC段表示熔化过程。
此时,物质虽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物质处于固液并存状态。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复习题(附答案)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练习题(附答案)1、温度【知识积累】(1)定义:物理学中用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2)特点:任何物体都有温度,所以温度只有“高低”之分,没有“有无”之分。
即0℃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不是说物体没有温度。
(3)温度的单位为摄氏度,符号为℃。
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
(4)常见温度值的记忆:①人体正常的体温为37℃②人感觉舒适的温度为25℃③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④洗澡水的温度约为40℃【典型习题】【练习1】关于“摄氏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B.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C.—18℃就是零下18摄氏度D.0℃就是没有温度【练习2】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D.酒精灯外焰温度是100℃【练习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比0℃的水冷B.—6℃读作“零下6摄氏度”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25℃D.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2、温度计的使用【知识积累】正确使用方法:(1)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3)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4)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仰视示数偏小,俯视示数偏大)【典型习题】【练习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A.测温前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估计待测液体的温度,保证不超出温度计的量程B.测量前,需要用力将温度计玻璃管中的液体甩回玻璃泡内C.温度计的玻璃泡必须浸没在待测液体中,可以接触到容器底部D.读温度计的示数时,应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保证视线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练习2】关于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有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读数时应在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读数时为求准确,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含习题(精华版)

温度与物态变化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1)摄氏温度:温度计上的字母C或℃表示的是摄氏温度。
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等份代表1℃(2)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工具。
①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②常用温度计种类:a. 实验用温度计:量程一般为-20℃—11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水银或酒精。
b. 寒暑表:量程一般为-30℃—5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煤油或酒精。
c. 体温计:量程为35℃—42℃,分度值为0.1℃,所装液体为水银。
体温计结构特点: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
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缩口处的水银断开,直玻璃管内的水银不会退回玻璃泡内,这样体温计离开人体后仍然表示人体的温度。
但是每次使用之前,应当把体温计中的水银甩下去(其他温度计不用甩)。
刻度部分制成三棱柱形是利用放大镜原理。
③温度计的使用方法:a. 使用之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b.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c.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d.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液体内,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要吸热。
(1)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①晶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
常见的晶体: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
②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
常见的非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等。
(2)晶体的熔化: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熔点。
②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③晶体熔化的特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3)非晶体的熔化:①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没有一定的温度,温度会一直升高。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梳理与训练—物态变化(含解析)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梳理与训练—物态变化(含解析)知识点1:温度与温度计1.温度(1)概念:表示物体_________的物理量叫做温度;(2)常用单位:摄氏度(℃)在标准大气压下___________的温度为0℃,_________的温度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1等份就是℃。
(3)读数:4℃读作__________,-4℃读作__________或___________;(4)估测:人的正常体温是37℃;2.温度计(1)原理:液体的_____________;(2)使用方法①使用前:观察温度计的_______和________,认清温度计的__________;②使用时:a.放——温度计的玻璃泡要_________被测液体中,不能接触;b.看——不能在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_________时读数,且要等示数______后再读数,视线应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________;【提示】体温计与温度计使用不同之处:(1)______离开人体读数.(2)使用前应用力将细管中水银柱______回玻璃泡.知识点2:熔化和凝固1.2.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和凝固非晶体熔化和凝固【提示】(1)图像中若有一段线段与“时间轴”平行,则该物体是晶体,否则是非晶体;(2)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_________.知识点3:汽化与液化1.汽化和液化2.蒸发和沸腾【提示】“白雾”“白气”,都是小水滴,它们是液化形成的.知识点4:升华与凝华【提示】物态变化与热量的关系图:【答案】知识点11.冷热程度冰水混合物沸水4摄氏度负4摄氏度零下4摄氏度2.热胀冷缩零刻线量程分度值全部浸入容器壁和容器底被测液体稳定相平可以甩知识点22.有没有吸热放热相同知识点31.液态吸蒸发沸腾液态放加压降温温度计秒表防止热量的散失下上小升高大水蒸气不变沸点吸热高低2.表面内部表面缓慢剧烈温度表面积空气流速气压不变汽化吸知识点4固态气态吸气态固态放考点一温度和温度计【典例1】(2023·呼和浩特·中考真题)笑笑同学在做“探究水在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当水温超过80℃时每隔2min记录一次温度,如下表所示:时间/min0246810水的温度/℃808692989898(1)水沸腾前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该时刻温度是℃;(2)水在持续沸腾过程中(选填“质量”或“温度”或“内能”)保持不变;(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乙的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中考物理)总复习系列物态变化

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1:温度和温度计1.温度: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__冷热程度__叫做温度。
常用单位摄氏度(℃)2.温度计:(1)原理液体的__热胀冷缩__(2)使用方法:【提示】体温计与温度计在使用上的不同之处:(1)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2)使用体温计前应用力将细管中水银柱甩回玻璃泡。
知识点2:熔化和凝固1.固态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液态 2.晶体和非晶体 知识点3:汽化和液化 12.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知识点4:升华和凝华 1. 考查热点: 温度计的原理、使用与读数,物态变化中汽化与液化现象的判断与分析2. 考查题型: 以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综合能力题为主3. 备考重点: 考点1:温度和温度计例1 如图所示为寒暑表和体温计的一部分,其中图__乙__(选填“甲”或“乙”)为寒暑表,其示数为__-5__℃。
方法点拨:温度计读数时要注意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如果是数值由上到下逐渐变大,则此时温度是零下温度;如果数值是由上到下逐渐减小,则此时温度是零上温度。
读数时要注意温度计的分度值。
考点2:物态变化的判断例2 如图所示的四种物理现象属于汽化的是( D )方法点拨:判断物态变化的步骤:明确物态变化前研究对象的状态→弄清物态变化后研究对象的状态→根据定义确定物态变化的类型考点3:熔化和凝固图像例3 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像可判断这种物质是一种____晶体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__80__℃,熔化的时间是__15__min。
方法点拨:分析图像上有没有一个吸热(或放热)但温度不变的水平段,从而得出该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
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不同晶体熔点一般不同。
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收热量;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利用这些特点解题。
考点4:用物态变化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例4 “冰火花”是一种新型的液体降温材料,把它喷在人的皮肤上,会迅速凝成9 ℃的固态凝胶,几秒钟后又消失不见了,在皮肤上不留黏黏的感觉,使人感到凉爽。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总结及习题

中考物态变化复习专题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B.冰的温度是0o CC.所有的温度计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D.今年上海的最高气温可达摄氏40度2.下列关于温度计示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摄氏温度的规定可知,只有标有100o C和0o C的温度计,其读出的温度才为多少摄氏度B.-18.6o C 可以读作零下18.6摄氏度或负18.6摄氏度C.-18.6o C可以读作摄氏零下18.6度或摄氏负18.6度 D.-18.6o C可以读作零下18.6度3.有两支温度计,玻璃泡里装的水银一样多,但玻璃管的内径粗细却不相同,将它们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时,它们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的示数分别是()A.上升的高度一样,示数相等B.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也大C.内径细的升得高,但它们的示数相等D.内径粗的升得高,它的示数大A.只是将温度计靠在了杯壁上了B.只是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待测液体之中C.温度计靠在杯壁上了,又没有将温度计上的玻璃泡浸没到待测液体之中D.没有任何错误4.海南岛盛夏季节,将一杯自来水放了约1h,估计这杯水的温度最接近于()A.5o CB.10o CC.20o CD.40o C5.在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室温下的酒精中取出,温度计的示数将()A.先增大后减小B.先减小后增大C.一直增大D.一直减小6.判断以下哪一过程发生了物态变化?()A.把铜块加热到100o CB.把大铁皮剪成小铁皮C.冰雪消融D.气球充气时逐渐膨胀7.对于铁和玻璃分别加热熔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玻璃没有熔点,所以不会熔化B.铁和玻璃都会熔化,但铁有熔点而玻璃没有熔点C.在熔化过程中,铁和玻璃的温度都在升高D.以上说法都不对8.把一杯0o C的水放在盛有冰、水混合物的桶中,则()A.杯中的水要结冰B.桶中的冰开始熔化C.杯中的水保持原来的状态和温度不变D.杯中的水部分结冰,桶中的冰部分熔化9.0o C的冰和0o C的水,它们的冷热程度相比较,则()A.0o C的冰较冷B.0o C的水较冷C.两者冷热程度相同D.无法判定10.在敞开的锅中烧水,水沸腾后用火继续加热,这时水的温度将()A.升高B.不变C.降低D.忽高忽低11.用电风扇扇风,人们感到凉爽,原因是()A.空气被电风扇扇凉了B.风扇加快空气流动,使汗液蒸发加快,吸收人的热量的速度也加快C.风把"凉"传给了人D.风扇使水蒸气液化,使汗水增加从而降温12.人们在青藏高原烧开水,水沸腾时温度却达不到100o C,为了能喝上达到100o C的水,其可行的办法是()A.换用高压锅煮水B.延长烧水时间C.换用热值较大的燃料D.采用鼓风设备13.关于霜的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霜是由水蒸气凝固而成的B.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成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先液化成露,再由露凝固成霜D.霜的形成,上述三种说法都对14.下列各种物态变化中,都是放热的是()A.凝华、液化、凝固B.升华、液化、熔化C.凝华、汽化、升华D.蒸发、液化、凝华15.下列措施中使蒸发减慢的是()A.用塑料袋包装蔬菜并放入冰箱冷藏室内B.把湿衣服展开凉在通风向阳的地方C.夏天人们用电风扇吹风D.用扫帚把洒在地上的水向周围扫得散开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严冬,冰冻的衣服也会干,这是因为冰升华为水蒸气B.初春,江河湖面上的白雾是水蒸气C.初冬的早晨常见到的霜,是由水蒸气凝固而形成的D.夏天看到冰棒冒的"白气",这是冰棒熔化后蒸发的水蒸气17.夏天,小明从冰箱中拿出一杯冰冻饮料,过一会杯壁上有许许多多小水珠,这是()A.杯内的水渗透出来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C.空气遇冷液化而成的D.以上说法都不对18.高压锅能很快煮熟饭菜,最主要的原因是()A.密封性好,减少了热损失B.增大压强,提高了沸腾温度C.增大了压强,降低了沸腾温度D.传热快,缩短了沸腾时间19."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是我们所熟悉的两个成语,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底下抽去燃着的柴禾.从热学角度来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扬汤止沸"是暂时止沸B."釜底抽薪"使锅中的水不能继续吸热,停止沸腾C."扬汤止沸"是暂时降低水的温度,使水温低于沸点而停止沸腾D."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20.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到火上烧,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A.水能够灭火B.火焰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C.纸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D.水善于将热量迅速向外散发21.下列现象是描述一定质量的酒精在不同条件下蒸发快慢的情况,其中最能说明酒精蒸发快慢跟它的表面积有关的是()A.温度不等的酒精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同处,蒸发快慢不同B.温度相同的酒精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处,蒸发快慢不同C.温度相同的酒精分别装入口径不同的容器中,放在同处,蒸发快慢不同D.温度相同的酒精分别装入口径不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处,蒸发快慢不同22.已知能装1kg浓橘汁的瓶子装不下1kg的水,一杯浓橘汁加了冰块后刚好满杯不溢出,则冰在熔化过程中()A.冰浮在液面,杯中液面下降 B.冰浮在液面,杯中液体溢出C.冰浮在液面,杯中液面不变D.冰沉入杯底,杯中液面下降二.多选题1.冬天,在暖和的室内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说法是()A."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外的一面B.冰花结在玻璃窗上室内的一面C.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D.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B.在0o C时,冰、水、水蒸气可以同时共存C.同一种晶体的熔点跟它的凝固点相同D.液态的铁不能汽化3.某同学用温度计测量自己的体温,测量结果为36o C,所测温度低于实际温度的原因可能是()A.使用前未将水银面甩回最低位置B.体温计置于腋下的时间不长C.体温计未与身体直接接触D.没有及时读出体温计显示的数据4.某同学认真阅了课本中的熔点表以后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熔点表中的所有物质都是晶体B.熔点表中各物质的凝固点等于其熔点C.熔点低于0o C 的物质,在常温下呈液态或气态D.铝的熔点为660o C,温度为660o C的铝应为液态三.填空题1.常用温度计玻璃泡里的液体通常是_____、_____或______;不宜用它直接测量固体物块或颗粒的温度,而宜于用测液体、气体的温度,其原因是___________.2.固体可分为_____体和____体两类,固体变为液体的过程叫做_____,其中对于____来说,由固态变为液态或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中虽然吸热或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我们把这一温度称为_______.3.汽化有____和____两种方式中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叫_______,而在___________汽化现象叫做沸腾.4.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影响同一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要使液体沸腾,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_______;(2)________.5.我们通常看到的雾,这是由于_______而形成的,这种现象发生的这程中要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6.对于下列每一个问题,分别填写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1)冬天,朝着室内一面的玻璃出现小水珠:______、______;(2)冬天河水结成冰:______,_______;(3)放在室内的湿毛巾变干了:_____、_______;(4)冬天早晨屋面上有霜:______、______.7.我们知道100o C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同温度的开水烫伤更历害,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8.炎热的夏天,在喷泉附近会觉得凉爽些,这是因为喷泉周围有大量的小水滴,水滴______时,要从空气中______热.9.下面是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步骤A.选捧适当的温度计,观察其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B.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C.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D.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E.观察温度计的示数F.整理仪器请在横线上按实验过程的正确步骤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10.冬天医生检查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适当烤一烤,然后再伸时口腔内,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11.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甲盆里的冰多些,乙盆里的冰少些,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背阴处,两盆里的冰块都未完全熔化,那么甲盆水的温度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乙盆水的温度.12.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出发射台的地面,很多物体遇到这样高温火焰将会_______.为了保护发射台底,就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_____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白色气团是_______形成的.13.为了缓解北方某些地区的旱情而实行人工降雨,飞机在高空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就很快_________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水蒸气便_______成了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_____为雨点降落到地面.四.综合题 1.烧水的水壶刚放到炉子上烧时,会看到壶底部出现一层水珠,水珠滴在燃着的煤饼上,发出哧哧的声音,乍看起来好像水壶漏了,但过了一会儿,水珠消失水壶并没有漏,试解释这种现象.2.小红做实验时发现一支温度计不准确,把它和一支标准温度计一同插入水中,发现当实际温度为2o C 时,它的示数是 4o C,82o时的示数是80o C,仔细观察它的刻度是均匀的,现问,当这支温度计的示数为26o C时,实际温度是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2.B; 3.C;4.D; 5.B; 6.C; 7.B; 8.C; 9.C; 10.B;11.B; 12.A; 13.B; 14.A; 15.A; 16.A; 17.B; 18.B; 19.D; 20.C; 21.C;22.B;二.多选题.1.BCD; 2.ABC; 3.BC; 4.ABC;三.填空题.1.水银;酒精;煤油;物块或颗粒不能与温度计玻璃泡充分接触; 2.晶;非晶;熔化;晶体;熔点; 3.蒸发;沸腾;蒸发;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 4.温度;表面附近空气流通情况;达到沸点;吸热; 5.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凝结在尘埃上;放热; 6.液化;放热;凝固;放热;蒸发;吸热;凝华;放热;7.水蒸气和开水降低到同样温度时,水蒸气由于液化要放出更多的热;8.蒸发;吸;降低; 9.DABECF; 10.防止水蒸气在镜面上液化; 11.等于;12.熔化;汽化;液化; 13.升华;凝华;熔化;四.综合题. 1.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热量,水是以高温水蒸气形式上升,遇到温度较低的冷水壶游人经生成水珠.过一会,水壶温度升高,水蒸气不能液化,而随着在壶底的小水珠蒸发成水蒸气; 2.25.160C;《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1.人们常说:“今天最高气温是摄氏16度”.其错误在于__________________.2.重庆地区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是-2℃,则重庆地区的最高温差是______.3.某同学测量一杯水的温度,选好一只量程适当的温度计,他将温度计插入热水中后立即拿出来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该同学操作的两点错误之处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4.电烙铁上熔融的锡离开电烙铁头后变成锡粒,此过程叫_________,需要_________热.5.在松香、萘、冰、玻璃、铁、蜂蜡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__,它们都有固定的___________.6.液化的方法有两种:_________和_________.气体液化后________缩小,便于_________和__________.7.上物理课时,老师写下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和_________,反应的一个共性是_________.8.规格、型号完全相同的两只新旧日光灯管,我们可以通过观察___________,把二者区别开来,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图1中的小试管B装有热水,悬放在正在加热盛有沸水的烧杯A中,试管B中的水不能沸腾.要使试管中的水沸腾,可采取的两种方法分别是(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10.烧开水时,看到壶口冒出的“白气”是水先_________后_________的结果.11.夏天,早晨露天草叶上的露珠是_________现象,冬天树枝上出现的“雾凇”是__________现象.12.写出下列物质在1标准大气压下放热时发生的变化(选填“降温”或某种物态变化)(1)0℃的冰__________;(2)18℃的水_________;(3)0℃的水________;(4)100℃的水蒸气__________.13.人工降雨是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形成的,干冰在空中迅速吸热变为干冰蒸气,这是_________过程;使云层温度急剧下降,同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变为小冰粒,这是_________过程;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冰粒变成水滴,就形成了雨,这是__________过程.(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二、选择题14.下面关于常用温度计的使用中,错误的是( )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D.读数时,要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再读数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B.体温计可当作寒暑表使用来测气温C.开水的温度是100℃D.人们感觉到的温度与实际气温有较大差异16.用温度计测量放在室温为25℃的房间中一盆沸水的温度时,当温度计的水银面经过28℃这一刻度时,温度读数表示的是( )A.房间里空气的温度B.沸水的温度C.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D.无法判断17.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在阳光下,在冰逐渐熔化的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 )A.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B.水的温度升高,冰的温度不变C.冰和水的温度都不变D.冰和水的温度都升高18.夏天,用棉被盖住冰块,冰块就不容易熔化,这是因为( )A.冰块的冷气不容易传到外边去B.棉被的外的温度不容易传到冰块上C.棉被外的热量不容易传到冰块上D.以上说法都不对19.冬天的一场大雪,给交通运输带来极大的不便,为了使雪很快熔化,常常看见洒水车在路面上洒盐水.这是因为( ) A.盐水从雪中吸热 B.盐水使雪的熔点降低 C.盐水使雪温度升高到0℃ D.盐水使雪的熔点升高20.体温计的使用与一般的温度计有所不同.比如,一只没有甩过的医用温度计指示的读数是38.2℃,用它先后来测两位病人的体温时,都没有先用力往下甩.如果两人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7.3℃和39.1℃ ,那么这支温度计上先后显示的读数分别是( )A.37.3℃和39.1℃B.38.2℃和39.1℃C.38.2℃和38.2℃D.37.3和38.2℃21.在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来,它的示数将( )A.一直升高B.一直降低C.先升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22.夏天出汗的人用扇子扇风感到凉快,用扇子扇一支干燥的温度计,则温度计的示数( )A.先降低后升高B.升高C.降低D.不变23.在制药时,为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份,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温度下提取,应采取的办法是( )A.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B.增大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C.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时间延长D.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24.下面是关于电冰箱的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冰箱内的温度之所以比较低,是因为冰箱中制冷剂蒸发吸热造成的B.冰箱内的温度之所以比较低,是因为冰箱中制冷剂升华吸热造成的C.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雾”是冰箱内食品蒸发产生的水蒸气D.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雾”是冰箱内食品凝华造成的25.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这句话从物理学角度分析是( )A.霜形成之前的气温一定比下雪后的气温低B.霜形成的温度比雪形成的温度低C.霜后的气温一定比霜形成前高,雪后气温一定比雪落到地面之前低D.霜在地上形成,气温必在0℃以下,雪在高空形成,雪后熔化要吸收热,使地面附近空气温度下降26.把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在0℃的房间里,用电风扇对它吹风(电风扇的所吹风温度为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和水的质量都不变,故总质量也不变 B.水可以结冰,但冰水的总质量会减小C.冰可以熔化,但冰水的总质量会减小D.冰的质量不变,但水的质量会减小三、调查创新与设计27.写出下列方法所依据的物理知识.为了确定风向,可以把手臂浸在水中,然后向上举起来,手的哪一面感到凉,风就是从哪一面吹来的.(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请分别举出蒸发吸热为我们服务和给我们带来危害的例子.服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4分)现给你一杯烫的开水和一只守杯,你能尽快使这杯水冷下来吗?你是怎样做的?说说你这样做的理由.30.小明在烧水时,发现水将近沸腾时,常发出嘶嘶的鸣声,而水烧开之后,则发出低沉的沸腾声音.小明想:是不是水烧开前和烧开后,水的底部和上部温度不同而导致水的振动不同,发声不同呢?为了验证这个问题,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用酒精灯加热烧杯里的水,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烧杯底部和上部的温度,并观察水的气泡情况.经过观察他发现,在水烧开前,底部水温度升至低于100℃,首先变成水蒸气向上升,这时上层的水温度仍不足100℃,他分析当水蒸气的小气泡升至低于100℃的水层时,就迅速变回水滴,这种先膨胀又再收缩的过程,就引起水的振动,当大量的小气泡从底部上升时,就发出嘶嘶的鸣声. 他继续观察,发现当全部的水都升至100℃时,蒸气泡就能够稳定地升到水面,由小变大,到水面破裂.他分析这时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而不再发生收缩的现象,所以,只发出低沉的沸腾声音,不再发出嘶嘶的鸣声.他跟老师和同学交流,证明了他的猜想是对的.(1)小明提出的问题是:(2)他进行的猜想是:(3)他看到水沸前发出嘶嘶声时,水中的温度情况和气泡情况是:(4)水沸腾时,水中的温度情况和气泡情况是:(5)他得到的结论是:四、计算题31.有一支温度计,其刻度是均匀的,但读数不准确,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为5℃,而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里时,读数为95℃,用这支温度计测得室温为32℃,则室内的实际温度为多少?参考答案1. “摄氏度”单位不能分开读2. 42℃3. 温度计拿出了被测液体, 立即观察示数4. 凝固, 放5. 萘、冰、铁,熔化温度(熔点)6. 降低温度,压缩体积,体积,储存,运输7. 凝固,熔化,温度不变8. 灯管两端是否发黑,旧灯管有灯丝升华后又凝华成的黑色金属9. 对A容器加盖增大气压,对B试管内降低气压 10. 汽化,液化11. 液化,凝华 12. 降温,降温,凝固,液化 13. 升华,凝华,熔化12-26 DACCC BBDDD ADB27. 水蒸发吸热降温,空气流动越快而加快蒸发28. 利用蒸发吸热使热汤变冷,运动后出汗由于汗水蒸发吸热容易使人感冒29. 用两只杯子来回的倒水,高度越高效果显著,这样做是为了加快空气流动加快蒸发,增大表面积加快蒸发,蒸发吸热降温,很快冷下来30. (1)为什么水烧开前后声音不同?(或为什么“响水不开,开水不响”?).(2)由于水温不同导致水的振动不同,发出不同的声音.(3)下部水温达到100℃,上部水温未到100℃,气泡由大变小,先膨胀后收缩.(4)水温都达到100℃,气泡由小变大,上升,到水面破裂.(5)由于水的底部和上部温度不同而导致水的振动不同,发出嘶嘶声,这是响水不开;水温都到100℃后,气泡不收缩,不再发出声响,这是开水不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XX
Knowledge Points
知识点汇编
物态改变专项温习总结及典型习题
总结:
一、温度
1.界说:温度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位:
a.国际单位制中选用___热力学温度
________________。
b.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则:在
________________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
水的温度为___________度,它们之间分红100等份,
每一等份叫_____________某地气温-3℃读做:
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换算联系T=t + 273K
3.丈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 温度计结构:下有_____________,里盛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 温度计的原理:运用进行作业。
③ 分类及比较:
分类试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用处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
量程-20℃~110℃-30℃~
50℃
35℃~42℃
分度值1℃1℃0.1℃
所用液体水银火油(红)酒精
(红)
水银
特别结
构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运用办法运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脱离
物体读数
运用前甩可脱离人体
读数
④ 常用温度计的运用办法:
运用前:调查它的,判别是否适宜待测物体的温度;并
认清温度计的,以便精确读数。
运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
候一瞬间,待温度计的示数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持续
留在被测液体中,视野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外表相平。
注:◇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意图是:温度改变相一起,体积改变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意图是:液体体积改变相
一起液柱改变大,两项办法的一起意图是:读数精确。
二、物态改变
填物态改变的称号及吸热放热状况:
1、熔化和凝结
①熔化:
界说:叫熔化。
晶体物质:、,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白腊、、、
食盐、明矾、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
熔化特色:,,熔化特色:,先变软变稀,最终变为态温度。
熔点:晶体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⑴ 。
⑵ 。
1.凝结:
界说:叫凝结。
凝结图象:
凝结特色:,放热,凝结特色热,逐突变稠、变黏、变硬、最终成固体,温度。
凝结点:。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结点。
凝结的条件:⑴ 。
⑵ 。
2、汽化和液化:
①汽化:
界说:物质从。
界说:液体在都能产生的,而且只在产生的汽化现象叫蒸腾。
影响要素:⑴ ;⑵ ⑶ 。
效果:蒸腾热(吸外界或本身的热量),具有效果。
界说:在必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外表一起产生的的汽化现象。
沸点:的温度。
欢腾条件:⑴ 。
⑵
沸点与气压的联系:气压减小时,气压增大时
2.液化:界说:叫液化。
办法:⑴ ;⑵ 。
优点:体积缩小便于运送。
效果:液化热
3、提高和凝华:
①提高:物质从的进程,热,易提高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界说:物质的进程,热
4天然界中水的物态改变:
雾露雨云雪霜冰雹
典型题:
1.下列物质中,全都归于晶体的是()
A.松香、萘、冰 B.沥青、蜂蜡、冰
C.水银、食盐、海波 D.铁、铜、玻璃
2. 在下面罗列的现象中,不是提高现象的是()
A、碘加热时变为蒸气。
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
C、萘制的卫生球日久变小。
D.冬季,冰冻的衣服也会
变干
3.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缺少的国家,因此污水净化具有极
重要的战略意义.如图3111所示的是某同学创造的太阳
能净水器,对照图示剖析,污水被净化先后产生的物态
改变是()
图3111
A.提高,液化 B.液化,汽化
C.熔化,液化 D.汽化,液化
4.热现象在一年四季随处可见,下列归于液化现象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