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原理第二章1节分解
合集下载
发动机原理第二章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4.气门叠开 :进、排气门同时开启
叠开角:进、排气门同 时开启时对应的曲轴转角, 一般为20º ~80º 曲轴转角。 在增压发动机可达80º ~160º 的曲轴转角。因其进气压 力高。 作用:由于进气管、气
上止点
缸、排气管互相连通,
可以利用气流的压差、惯性或 进、排气管压力波的帮助,清 除残余废气,增加进气量,降 低高温零件的温度,但注意不 应产生废气倒流现象。
T——气体的绝对温度; R——气体常数〔N•m/(kg· K)〕
气体的状态 ! 气流惯性!等 进气门关闭 进气状态下 工质密度 压力
Vr
排气门关闭
' Pr' Tr'
r
'
a
Vs’ Vc Vs
温度
Pa' Ta'
一、冲量系数
c
(冲量效率或容积效率)
为了对发动机的进气状况 ma V1 c= 进行评价,我们引入冲量系数
转速和负荷对进气压力的影响
1)转速:当节气门位置一定时,n增加,Pa’降低。Pa ’ =Ps-△Pa
对于汽油机,对应不同的节气门开度;对柴油机,则对应油量调节齿杆位置。
2)负荷:
汽油机:当节气门关小时,节流损失增加,引起Pa’下降。 且 Pa’ 随转速的增加而下降的愈快,即曲线变化愈陡。
C ka Tss (ξεc pa' - pr' ) 2.进气终了的温度Ta’ εc-1 p Ta' Tr'
pa' - pr' ) ka Ts (ξεc C εc-1 ps Ta' Tr'
Vc+Vs' ξ= Vc+Vs
Vr
第二章发动机工作原理与总体构造讲精品PPT课件

第一篇 汽车发动机
➢ 发动机工作原理与总体构造 ➢ 曲柄连杆机构 ➢ 配气机构机构 ➢ 汽油机供给系 ➢ 柴油机供给系 ➢ 发动机增压系统 ➢ 发动机冷却系 ➢ 发动机润滑系 ➢ 发动机点火系 ➢ 发动机起动系
第二章 发动机工作原理与 总体构造
第一节、发动机基本术语和类型
知识点:
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机的分类
(一)、四行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1.四行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四行程发动机每个工作循环由进气、压缩、作功 和排气四个活塞行程组成,即在一个活塞行程内 只进行一个过程,因此,活塞行程可分别用四个 过程命名,分别称为进气行程、压缩行程、作功 行程、排气行程。
2.四行程发动机工作循环
第一行程:活塞由上止点移到下止点,即曲轴由 0º转到180º进气门打开,新鲜空气(或混合气) 被吸入气缸。
进气提前角:
进气门打开时刻与活塞位于上止点之间的曲轴转角(为
了获得较多的充气量,活塞到达上止点前就开始开启)
进气晚关角:
活塞到达下止点时刻与进气门关闭时刻之间的曲轴转角。 利用空气流动的惯性及气体的动量,使更多的混合气充入 气缸。
进气终了时刻:
气缸压缩压力p=0.07-0.09MPa<大气压;气缸温度 T=370-400K。
(二)内燃机的分类
根据划分标准的不同,可将内燃机分为好多种类 1.根据所用燃料的不同
柴油机: 以柴油为燃料,进气过程中进入汽缸的是纯空气,压缩终 了时喷入柴油,柴油与空气在汽缸内混合由于空气经压缩后 所达到的温度能引起柴油的自燃,这种内燃机也称为压燃式 内燃机。 汽油机: 以汽油为燃料,空气与汽油在气缸外混合,形成可燃混合 气后进入气缸,经压缩后依靠火花塞产生电火花引起燃烧。 煤气机: 汽油机进行适当的改进。
➢ 发动机工作原理与总体构造 ➢ 曲柄连杆机构 ➢ 配气机构机构 ➢ 汽油机供给系 ➢ 柴油机供给系 ➢ 发动机增压系统 ➢ 发动机冷却系 ➢ 发动机润滑系 ➢ 发动机点火系 ➢ 发动机起动系
第二章 发动机工作原理与 总体构造
第一节、发动机基本术语和类型
知识点:
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机的分类
(一)、四行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1.四行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四行程发动机每个工作循环由进气、压缩、作功 和排气四个活塞行程组成,即在一个活塞行程内 只进行一个过程,因此,活塞行程可分别用四个 过程命名,分别称为进气行程、压缩行程、作功 行程、排气行程。
2.四行程发动机工作循环
第一行程:活塞由上止点移到下止点,即曲轴由 0º转到180º进气门打开,新鲜空气(或混合气) 被吸入气缸。
进气提前角:
进气门打开时刻与活塞位于上止点之间的曲轴转角(为
了获得较多的充气量,活塞到达上止点前就开始开启)
进气晚关角:
活塞到达下止点时刻与进气门关闭时刻之间的曲轴转角。 利用空气流动的惯性及气体的动量,使更多的混合气充入 气缸。
进气终了时刻:
气缸压缩压力p=0.07-0.09MPa<大气压;气缸温度 T=370-400K。
(二)内燃机的分类
根据划分标准的不同,可将内燃机分为好多种类 1.根据所用燃料的不同
柴油机: 以柴油为燃料,进气过程中进入汽缸的是纯空气,压缩终 了时喷入柴油,柴油与空气在汽缸内混合由于空气经压缩后 所达到的温度能引起柴油的自燃,这种内燃机也称为压燃式 内燃机。 汽油机: 以汽油为燃料,空气与汽油在气缸外混合,形成可燃混合 气后进入气缸,经压缩后依靠火花塞产生电火花引起燃烧。 煤气机: 汽油机进行适当的改进。
发动机工作原理及构造

第四节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三、发动机的基本构造
机体组:包括气缸体、气缸盖及油底壳等。 机体组的作用是作为发动机各机构、各系统的装配基体,且其
本身的许多部分又分别是曲轴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供给系、冷 却系和润滑系的组成部分 两个机构: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
利用飞轮贮存和输出能量,完成整个工作循环。 利用燃烧室产生压力推动活塞实现热能及动能的转换。 利用气门与活塞的合理运动的配合,实现工作循环的全过程。
③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2等
④起动性能
6 表征发动机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正常持续工作能力的指标。
7、耐久性指标 指发动机主要零件磨损到不能继续正常工作的极限时间。
五、 发动机特性曲线
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随其调整状况及运行工况 (负荷、转速)变化而 变化的关系曲线称为发动机的特性曲线。
1、速度特性曲线 性能指标随发动机曲 轴转速变化的关系称 为发动机的速度特性 曲线。
②有效热效率: 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量转化为有效功的百分数称为有 效热效率,记作 ηe。
3、强化指标 强化指标是指发动机承受热负荷和机械负荷能力的评价指标,一般
包括升功率和强化系数等。
4 用来表征发动机总体结构紧凑程度的指标,通常用比容积和比质量衡量。
5、环境性能指标 ①排放:有害气体、、、颗粒物
②噪音
五大系统: 供给系统、点火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 起动系统
2. 气缸体的特点 (1)水冷发动机的气缸体 和上曲轴箱常铸成一体; (2)风冷发动机气缸体与 曲轴箱分别铸造; (3)气缸体上部的圆柱形 空腔称为气缸,下半部为 支承曲轴的曲轴箱,其内 腔为曲轴运动的空间; (4)在气缸体内部铸有许 多加强筋、冷却水套和润 滑油道等。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件

顶部:构成燃烧室, 承受气体压力。
头部:安装活塞环,制 作较厚。
裙部:导向,传力。承 受侧压力销座孔 处制有加强筋。
(1)活塞顶部
结构简单、制造容 易、受热面积小、 应力分布较均匀,
多用在汽油上。
凸起呈球状、顶部 强度高,起导向作 用、有利于改善换 气过程。
凹坑的形状、位置必 须有利于可燃混合气 的燃烧;提高压缩比, 防止碰气门。
偏置销座 1、定义:活塞销座朝向承受作功侧压力的一面(图 示左侧)偏移1mm~2mm。 2、作用:减轻活塞换向时对气缸壁的敲击
二 活塞环
是具有弹性的开口环,分为气环和油环。 工作条件: 高温、高压、高速、极难润滑。 平均寿命: 6万公里 材料:合金铸铁或球墨铸铁(有时表面涂有保护层)
(1)气环
作用:保证气缸与活塞间的密封性,防止漏气,并把活 塞顶部吸收的大部分热量传给气缸壁,再由冷却水将其 带走。
e
扭曲环的特点 具有锥形环的特点; 减小了泵油作用; 作功行程环不再扭曲,两个密封面达到完全接触,利于散热。 安装:内上切扭曲环装入第一道环槽,外下切扭曲环装入第二、
三道环槽。 安装:注意断面形状和方向,内切口朝上,外切口朝下,不能
装反。
4) 桶形环:其特点为 a 环的外圆面为凸圆弧形; b 环面与缸壁圆弧接触,避免了棱角负荷;
锥面环
减少了环与气缸壁的接触面,提高了 表面接触压力,有利于磨合和密封。
梯形环 加工困难,精度要求高
示意图
桶面环 外圆为凸圆弧形
(2)油环
种类
普通油环
组合式油环
刮油片
轴向衬环
示
径向衬环
刮油片
意
图
1) 整体式 其外圆上切有环形槽,槽底开有回油用的小孔或窄槽。
头部:安装活塞环,制 作较厚。
裙部:导向,传力。承 受侧压力销座孔 处制有加强筋。
(1)活塞顶部
结构简单、制造容 易、受热面积小、 应力分布较均匀,
多用在汽油上。
凸起呈球状、顶部 强度高,起导向作 用、有利于改善换 气过程。
凹坑的形状、位置必 须有利于可燃混合气 的燃烧;提高压缩比, 防止碰气门。
偏置销座 1、定义:活塞销座朝向承受作功侧压力的一面(图 示左侧)偏移1mm~2mm。 2、作用:减轻活塞换向时对气缸壁的敲击
二 活塞环
是具有弹性的开口环,分为气环和油环。 工作条件: 高温、高压、高速、极难润滑。 平均寿命: 6万公里 材料:合金铸铁或球墨铸铁(有时表面涂有保护层)
(1)气环
作用:保证气缸与活塞间的密封性,防止漏气,并把活 塞顶部吸收的大部分热量传给气缸壁,再由冷却水将其 带走。
e
扭曲环的特点 具有锥形环的特点; 减小了泵油作用; 作功行程环不再扭曲,两个密封面达到完全接触,利于散热。 安装:内上切扭曲环装入第一道环槽,外下切扭曲环装入第二、
三道环槽。 安装:注意断面形状和方向,内切口朝上,外切口朝下,不能
装反。
4) 桶形环:其特点为 a 环的外圆面为凸圆弧形; b 环面与缸壁圆弧接触,避免了棱角负荷;
锥面环
减少了环与气缸壁的接触面,提高了 表面接触压力,有利于磨合和密封。
梯形环 加工困难,精度要求高
示意图
桶面环 外圆为凸圆弧形
(2)油环
种类
普通油环
组合式油环
刮油片
轴向衬环
示
径向衬环
刮油片
意
图
1) 整体式 其外圆上切有环形槽,槽底开有回油用的小孔或窄槽。
发动机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柴油机燃油消耗率较汽油机低30%左右,且柴油价格低,所以燃油经济性好,而且输出扭矩较大,但冷起 动困难、工作粗暴、工作转速较低(一般4000r/min以下)、制造成本高、维修困难,适用于运输型汽车。
(四)飞轮的作用: 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四个活塞行程中,只有一个行程是作功的,其余三个行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
(b)表面点火: 在火花塞点火之前,由于燃烧室内灼热表面(如排气门头部、火花塞电极处、积碳处)点燃可燃混合气
而产生的另一种不正常燃烧现象,称为表面点火。 表面点火现象:
表面点火发生时,也伴有强烈的敲缸声(较沉闷),产生的高压会使发动机机件机械负荷增加,寿命降 低。
(c)汽油机压缩比的选择: 应在避免引起爆燃和表面点火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压缩比,以提高发动机功率,改善燃油经济性。
冷却系—水泵9由曲轴14上的皮带轮带动,将来自散 热器冷却后的冷却水泵入气缸7燃烧室周围的冷却水 套,经过气缸盖6中的冷却水套,热水由气缸盖上部 的出水口流往散热器。
(三)发动机基本术语
上止点(T.D.C.):
活塞顶离曲轴中心最远处。
下止点(B.D.C.): 活塞行程 S :
活塞顶离曲轴中心最近处。
(b)压缩行程
(a)爆燃: 由于压缩比过高导致压缩终了时气体压力和温度过高,在火花塞点火之后燃烧室内离点燃中心较远处的
末端可燃混合气自燃而造成的一种不正常燃烧现象,称为爆燃。 爆燃现象:
爆燃时,火焰以极高的速率传播,温度和压力急剧升高,形成压力波,以声速推进,当这种压力波撞击 燃烧室壁时就发出尖锐的敲缸声。同时还会引起发动机过热、功率下降、燃油消耗率增加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严重爆燃时甚至造成排气门烧废、轴瓦破裂、活塞顶熔穿、火花塞绝缘体被击穿等机件损坏现象。
(四)飞轮的作用: 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四个活塞行程中,只有一个行程是作功的,其余三个行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
(b)表面点火: 在火花塞点火之前,由于燃烧室内灼热表面(如排气门头部、火花塞电极处、积碳处)点燃可燃混合气
而产生的另一种不正常燃烧现象,称为表面点火。 表面点火现象:
表面点火发生时,也伴有强烈的敲缸声(较沉闷),产生的高压会使发动机机件机械负荷增加,寿命降 低。
(c)汽油机压缩比的选择: 应在避免引起爆燃和表面点火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压缩比,以提高发动机功率,改善燃油经济性。
冷却系—水泵9由曲轴14上的皮带轮带动,将来自散 热器冷却后的冷却水泵入气缸7燃烧室周围的冷却水 套,经过气缸盖6中的冷却水套,热水由气缸盖上部 的出水口流往散热器。
(三)发动机基本术语
上止点(T.D.C.):
活塞顶离曲轴中心最远处。
下止点(B.D.C.): 活塞行程 S :
活塞顶离曲轴中心最近处。
(b)压缩行程
(a)爆燃: 由于压缩比过高导致压缩终了时气体压力和温度过高,在火花塞点火之后燃烧室内离点燃中心较远处的
末端可燃混合气自燃而造成的一种不正常燃烧现象,称为爆燃。 爆燃现象:
爆燃时,火焰以极高的速率传播,温度和压力急剧升高,形成压力波,以声速推进,当这种压力波撞击 燃烧室壁时就发出尖锐的敲缸声。同时还会引起发动机过热、功率下降、燃油消耗率增加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严重爆燃时甚至造成排气门烧废、轴瓦破裂、活塞顶熔穿、火花塞绝缘体被击穿等机件损坏现象。
发动机原理(第二章进气道)shangzai

三、 超音速进气道
斜激波原理
利 利用斜激波,减小气流沿激波法方向的速 度分量,从而降低了激波强度。
三、 超音速进气道
超音速进气道
Ma来流 =2.0
Ma需求=0.55
三、 超音速进气道
超音速进气道的工作原理:
合理的组织激波把超音速气流降低到亚音速; 再通过扩张型管道,使得流速进一步降低
出口总压 p1* * 进口总压 p0
冲压比(掌握)
* * p0 出口总压 p1 k 1 in (1 Ma2 ) k 1 远前方来流静压 p0 p0 2 k
流量系数(了解)
VA0 A0 实际空气流量 通过捕获面积的空气流 量 VA01 A01
一、进气道概述
5、性能参数 (11km)
远前方 进气道出口 性能参数
总压 34521 静压 22632
Ma 0.8
34176 28007
0.54
0.99
in 1.51
0.898
总压 176939 158892 静压 22632 Ma 2.0 144918 0.54
in 7.02
进口面 进口速度 喉道Ma 积m2 m/s 1.944 877.8 1.000 0.8080 589.3 1.000 0.6249 472.2 1.000 0.5352 354.4 1.000
喉道面 积m2 0.4407 0.4780 0.4999 0.5195
喉道速 度m/s 440.7 360.4 331.3 306.0
三、 超音速进气道
2.0 1.0 0.8 1.5 0.6 1.0
q(
0.4 0.2 0.0 0.0
0.5
发动机原理第二章燃烧室

航空发动机燃油喷嘴必须具备使燃油雾化的功能。
工作过程及主要零组件
点火 一般利用外电源,使高压火花塞打火。 一般有两个点火器。
燃烧回流区的形成与作用
三、工作过程及主要零组件
形成: 气流经火焰筒头部的扰流器,形成一股旋转气流,在火焰筒的中心造成低压区,下游一部分气流逆流补充,形成回流。
作用
稳定的点火源
调试需大型气源
装拆维护较困难
环形火焰筒
工作过程及主要零组件 气流扩压减速 压气机出口气流速度 150m/s 30~45m/s 扩压器 扩压损失
喷油雾化
三、工作过程及主要零组件
为使燃油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与气流充分掺混,达到完全燃烧,靠燃油喷嘴喷入雾状燃油,扩大燃料与周围气体的接触面,加快蒸发、汽化,形成混气,以利于完全燃烧。
对燃油破膜、雾化、掺混
5、对燃烧过程进行组织
在火焰筒内进行燃烧组织
分不同部位、不同量进气
分区:主燃区、补燃区、掺混冷却区
三、工作过程及主要零组件
约15%的气流从火焰筒头部旋转进入,形成回流区,与油碰撞、掺混、燃烧;
约20%的气流从梢后的大孔进入,回流,补充燃烧;
在火焰筒头部中心处形成主燃区,按恰当油气比形成混气,保证燃烧稳定、充分,燃气温度高达2600K。
相似准则
燃烧室熄火特性 余气系数 贫油熄火边界 富油熄火边界 进气流速 总压损失特性
小节
功能及基本性能要求 燃烧室结构形式 主要零组件 工作过程 特性
最恰当油气比:f0 = 1/ l0 0.068
= 1: 最恰当油气比
1: 贫油状态
1: 富油状态
2、基本性能要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压力损失小 摩擦、扩压、掺混、加热热阻 用总压恢复系数描述
汽车发动机原理第二章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3.换气损失和泵气损失
换气损失等于进气损失与排气损失之和,如图2-3、
图2-4中面积(W+Y+X),而在实际示功图计算中,已 经用丰满系数ϕi修圆理论示功图的棱角,所以ϕi中已包 括部分换气损失(面积W+U),故泵气损失为换气损失 的一部分,即图2-3、图2-4中面积(Y+X-U)。
第一节结束
一、充量系数
沿ar线进行,进气沿ar线进行,进、排气压力相等,泵气
功为零,增压发动机的理想换气过程如图2-4a)所示,由 于进气压力Ps大于排气压力Pr ,所以排气沿a′r′线进行,进 气沿r″a″线进行,面积a″a′r′r″a″表示泵气功,为正功。
1.换气损失
如图2-3b)和图2-4b)所示,排气门提前开启时,排气 压力线从点b′开始偏离膨胀线,面积过小与理想循环相比, 损失的功相当于W所表示的面积,称为自由排气损失,在 活塞将燃气推出汽缸时,由于沿途有流动阻力,所以汽缸 内的气体压力高于排气管内压力(非增压发动机排气管内压 力假定为大气压力),损失的功相当于X所表示的面积(X
最佳排气提前角也应当越机中,由于进气系统的阻力,进气
过程汽缸内的压力低于大气压力,而活塞背面曲轴箱 内的压力稍大于大气压力,因此,进气过程活塞要消 耗功,如图2-3中面积Y所示,在增压发动机中,进 气压力高于大气压力,故活塞顶面压力高于活塞背面 压力,活塞在进气过程得到正功。
所表示的面积包含了U所表示的面积),称为强制排气损失,
自由排气损失与强制排气损失之和即为排气损失。
排气提前角的选择会影响自由排气损失和强制排气
损失的分配,如图2-5所示,排气提前角越大(曲线b),
排气门开启越早,自由排气损失就越大,但此时缸内压 力在下止点前已降得足够低,所以强制排气损失减少, 反之,排气提前角减小(曲线c),强制排气损失会增加, 而自由排气损失则会减少。因此,从减少排气损失角度 看,最佳排气提前角应使两者之和为最小(曲线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维定常绝能管流 • 发动机内部工质是可压缩气体 • 可压缩气体高速流动时,存在神奇现象
V ↑
Hale Waihona Puke 低速气体2018年8月7日 23
6、变截面管流
• 超声速气体进入变截面管道
? V ↓
? V ↑
2018年8月7日
24
6、变截面管流
• 通过速度变化率与面积变化率的关系理解 dA dv 2 ( M a 1) A v • Ma>1 dv与dA同号(超音速) • dA<0 dv<0 • dA>0 dv>0
2018年8月7日
9
3、音速
dp c RT d
• 音速随当地温度变化而变化,并不是定值 • 示例: • T=15⁰C c=340.3m/s
2018年8月7日
10
4、马赫数
• Ma:气体速度与当地音速之比
v v Ma c RT
2 2 2 a
v v 2 M 2 c RT ( 1) 1 RT 1 2 v 宏观气体动能 2 const cvT 分子无规则运动动能
2
作业
• (1)飞机的Ma增加1倍,其空速是否也增 加一倍?为什么? • (2)气体在尾喷管中Ma增加1倍,气流速 度是否也增加1倍?为什么?
2018年8月7日星期二
5、滞止参数
• 稳态一维定常流动的能量方程: 1 2 h v const 2 • 定常流动中v等熵地降为0的点,称为驻点 、滞止点。 1 2 * h 0 h v const 2
第二章
发动机部件工作原理
第二章 发动机部件工作原理
• • • • • •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气动热力基础 进气道 尾喷管 压气机 涡轮 燃烧室
2018年8月7日
2
第一节 气动热力基础
2018年8月7日
3
第一节 气动热力基础
• • • • • 1、连续方程 2、能量方程 3、音速 4、马赫数 5、滞止参数 • • • • • 6、变截面管流 7、临界参数 8、速度系数 9、密流函数 10、激波
2018年8月7日 11
v2 2
4、马赫数
v T
Ma>0.6
Ma=0.3 Ma=0.6?
c
2018年8月7日
12
4、马赫数
v v 2 M 2 c RT ( 1) 1 RT 1
2 a 2 2
v 2
2
v 宏观气体动能 2 const cvT 分子无规则运动动能
2018年8月7日 13
• 5、滞止参数
1 2 T T 1 Ma 2
*
v v Ma c RT
1 2 1 p p 1 Ma 2
*
1 2 1 Ma 2
*
2018年8月7日
1 1
22
6、变截面管流
2018年8月7日 19
5、滞止参数
风级 0 1 2 3 4 5 6 名称 无风 软风 轻风 微风 和风 清风 强风 (m/s) 风级 0.0-0.2 7 0.3-1.5 8 1.6-3.3 9 3.4-5.4 10 5.5-7.9 11 8.0-10.7 12 10.8-13.8 名称 劲风 大风 烈风 狂风 暴风 台风 (m/s) 13.9-17.1 17.2-20.7 20.8-24.4 24.5-28.4 28.5-32.6 >32.6
发动机尾喷口速度:100-1200m/s
2018年8月7日 20
小结
• 1、连续方程
• 2、能量方程 • 3、音速
qm 1 A1v1 2 A2v2
1 2 1 2 h v C pT v const 2 2
dp c RT d
2018年8月7日
21
小结
• 4、马赫数
2018年8月7日
4
1、连续方程
qm 1 A1v1 2 A2v2
2018年8月7日星期二
2、能量方程
1 2 2 q (h2 h1 ) (v2 v1 ) g ( z2 z1 ) W 2
1 2 q (h2 h1 ) (v2 v12 ) 2 1 2 1 2 h2 v2 h1 v1 2 2
2018年8月7日
6
2、能量方程
1 2 1 2 h v C pT v const 2 2
• 同时可以看出,气体在变截面流管中的流 动,气流的速度与温度同时变化。 • 气体加速,T降低 宏观动能 ← 内部 储能 • 气体减速,T升高 宏观动能 → 内部 储能
2018年8月7日 7
2、能量方程
*
2018年8月7日
17
5、滞止参数
• 等熵过程
1 2 T T 1 Ma 2
*
p
p
const RT
1 2 1 p p 1 Ma 2
*
1 2 1 Ma 2
*
1 1
2018年8月7日 15
5、滞止参数
• 定比热容的理想气体:
h c pT
• 带入总焓的公式,可得到
2 v * T T const 2c p
2018年8月7日
16
5、滞止参数
R cp 1
c RT
2 v * T T const 2c p
1 2 T T 1 Ma 2
2018年8月7日
18
5、滞止参数
例:环境温度15⁰C、 音速C=340m/s • 行走 1m/s Ma=0.003 T*=15.0005 ⁰C • 自行车 18km/h Ma=0.015 T*=15.0125 ⁰C • 汽车 108km/h Ma=0.088 T*=15.4482 ⁰C • 客机 700km/h Ma=0.57 T*=33.7403 ⁰C • 战斗机 Ma=2 T*=245.319 ⁰C • 流星 10000km/h T*=3830.53 ⁰C
• 示例1
– 以发动机的进气道为例。 – V0=0 T0=288.15K – 进口速度124.3m/s 进口温度280.4K
2018年8月7日
8
2、能量方程
• 示例2
– 以发动机的尾喷管为例。 – 尾喷管进口速度174m/s 进口温度507.6K – 尾喷管出口速度417m/s 出口温度442.6K
V ↑
Hale Waihona Puke 低速气体2018年8月7日 23
6、变截面管流
• 超声速气体进入变截面管道
? V ↓
? V ↑
2018年8月7日
24
6、变截面管流
• 通过速度变化率与面积变化率的关系理解 dA dv 2 ( M a 1) A v • Ma>1 dv与dA同号(超音速) • dA<0 dv<0 • dA>0 dv>0
2018年8月7日
9
3、音速
dp c RT d
• 音速随当地温度变化而变化,并不是定值 • 示例: • T=15⁰C c=340.3m/s
2018年8月7日
10
4、马赫数
• Ma:气体速度与当地音速之比
v v Ma c RT
2 2 2 a
v v 2 M 2 c RT ( 1) 1 RT 1 2 v 宏观气体动能 2 const cvT 分子无规则运动动能
2
作业
• (1)飞机的Ma增加1倍,其空速是否也增 加一倍?为什么? • (2)气体在尾喷管中Ma增加1倍,气流速 度是否也增加1倍?为什么?
2018年8月7日星期二
5、滞止参数
• 稳态一维定常流动的能量方程: 1 2 h v const 2 • 定常流动中v等熵地降为0的点,称为驻点 、滞止点。 1 2 * h 0 h v const 2
第二章
发动机部件工作原理
第二章 发动机部件工作原理
• • • • • •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气动热力基础 进气道 尾喷管 压气机 涡轮 燃烧室
2018年8月7日
2
第一节 气动热力基础
2018年8月7日
3
第一节 气动热力基础
• • • • • 1、连续方程 2、能量方程 3、音速 4、马赫数 5、滞止参数 • • • • • 6、变截面管流 7、临界参数 8、速度系数 9、密流函数 10、激波
2018年8月7日 11
v2 2
4、马赫数
v T
Ma>0.6
Ma=0.3 Ma=0.6?
c
2018年8月7日
12
4、马赫数
v v 2 M 2 c RT ( 1) 1 RT 1
2 a 2 2
v 2
2
v 宏观气体动能 2 const cvT 分子无规则运动动能
2018年8月7日 13
• 5、滞止参数
1 2 T T 1 Ma 2
*
v v Ma c RT
1 2 1 p p 1 Ma 2
*
1 2 1 Ma 2
*
2018年8月7日
1 1
22
6、变截面管流
2018年8月7日 19
5、滞止参数
风级 0 1 2 3 4 5 6 名称 无风 软风 轻风 微风 和风 清风 强风 (m/s) 风级 0.0-0.2 7 0.3-1.5 8 1.6-3.3 9 3.4-5.4 10 5.5-7.9 11 8.0-10.7 12 10.8-13.8 名称 劲风 大风 烈风 狂风 暴风 台风 (m/s) 13.9-17.1 17.2-20.7 20.8-24.4 24.5-28.4 28.5-32.6 >32.6
发动机尾喷口速度:100-1200m/s
2018年8月7日 20
小结
• 1、连续方程
• 2、能量方程 • 3、音速
qm 1 A1v1 2 A2v2
1 2 1 2 h v C pT v const 2 2
dp c RT d
2018年8月7日
21
小结
• 4、马赫数
2018年8月7日
4
1、连续方程
qm 1 A1v1 2 A2v2
2018年8月7日星期二
2、能量方程
1 2 2 q (h2 h1 ) (v2 v1 ) g ( z2 z1 ) W 2
1 2 q (h2 h1 ) (v2 v12 ) 2 1 2 1 2 h2 v2 h1 v1 2 2
2018年8月7日
6
2、能量方程
1 2 1 2 h v C pT v const 2 2
• 同时可以看出,气体在变截面流管中的流 动,气流的速度与温度同时变化。 • 气体加速,T降低 宏观动能 ← 内部 储能 • 气体减速,T升高 宏观动能 → 内部 储能
2018年8月7日 7
2、能量方程
*
2018年8月7日
17
5、滞止参数
• 等熵过程
1 2 T T 1 Ma 2
*
p
p
const RT
1 2 1 p p 1 Ma 2
*
1 2 1 Ma 2
*
1 1
2018年8月7日 15
5、滞止参数
• 定比热容的理想气体:
h c pT
• 带入总焓的公式,可得到
2 v * T T const 2c p
2018年8月7日
16
5、滞止参数
R cp 1
c RT
2 v * T T const 2c p
1 2 T T 1 Ma 2
2018年8月7日
18
5、滞止参数
例:环境温度15⁰C、 音速C=340m/s • 行走 1m/s Ma=0.003 T*=15.0005 ⁰C • 自行车 18km/h Ma=0.015 T*=15.0125 ⁰C • 汽车 108km/h Ma=0.088 T*=15.4482 ⁰C • 客机 700km/h Ma=0.57 T*=33.7403 ⁰C • 战斗机 Ma=2 T*=245.319 ⁰C • 流星 10000km/h T*=3830.53 ⁰C
• 示例1
– 以发动机的进气道为例。 – V0=0 T0=288.15K – 进口速度124.3m/s 进口温度280.4K
2018年8月7日
8
2、能量方程
• 示例2
– 以发动机的尾喷管为例。 – 尾喷管进口速度174m/s 进口温度507.6K – 尾喷管出口速度417m/s 出口温度442.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