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困境中更要发奋求进
职高语文第五单元教案(高教基础模块上册)

十六、在困境中更要发奋求进一、作者简介华罗庚 1910—1982 江苏金坛人。
中国著名数学家。
华罗庚1924 年从金坛县初中毕业后 通过刻苦自学 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1930 年因发表《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 受到数学家熊庆来的重视 被邀请到清华大学当助理 一年后任助教 又一年升为讲师。
1934 年成为文化基金会研究员。
抗战期间 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授。
其间写有《堆垒素数论》专著 并开展了矩阵几何和多复变函数论的研究 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1946 年去美国 任普林斯顿大学客座教授。
1948 年在美国伊利诺斯大学任教授。
1950 年回国 担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主任。
1958 年担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
1967年开始研究优选学 写成《优选学》和《优选法平话》 并到全国各地开展推广运用统筹法和优选法工作。
这期间 华罗庚教授还与王元教授合作开展了近代数论方法在近似分析上的应用的研究 所取得的成果被称为“华—王方法。
”1978 年起 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1982 年 出席在日本举行的国际数学大会时 不幸猝然病逝。
二、课文结构1、第一段 点出作者自己的“自学”经历。
2、第二段 把自己的经历即中在“三劫” 并明确演讲的目的——要青年人从中得到“借鉴”,要珍惜良好的环境,努力学习。
这一段是下文“三劫”的总起 下文分说“三劫”。
“一劫” 是讲述作者“早年碰到的困难”。
具体困难有其一,最高学历是初中 靠着自己的“啃”书本 来钻研学问。
其二,贫困失学 因病腿坏 在补习班教学 被认为是“不合格”的教师 后当会计 仍发愤钻研。
其三,在清华大学当办杂事的“教学系助理” 仍继续抓紧学习。
最终 从英国学成归来 终于当上教授。
作者以这些亲身的经历证明了“学习要自己努力 努力就可以很快上去”。
作者对青年人提出“做个懒人可不行 要加强努力 在赶得上”的殷殷教导。
在困境中更要发奋求进--演讲稿

在困境中更要发奋求进–演讲稿
一、引言
尊敬的评委,各位调研员,大家好!很荣幸能参加这次演讲比赛,并在这个舞台上跟大家分享我的观点。
今天,我要谈的主题是在困境中更要发奋求进。
二、背景
我们都知道,生活中难免遇到困境,无论是工作上的挫折、生活中的失落,还是其他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都会给我们带来沉重的打击。
此时,很多人可能会感到无助和绝望,甚至放弃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应对困境呢?
三、解决方案
我的观点是,在困境中更要发奋求进。
具体来讲,就是要有以下几点:
1. 积极面对困境
首先,我们要有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境,不要因为困难就感到无助和绝望。
我们可以思考如何去解决问题,找到方法去克服困境。
2. 寻求帮助
其次,我们可以寻求帮助,和别人交流沟通,寻找共同的解决方案。
不要觉得自己孤军奋战,因为与人合作,我们可以联合优势,共同应对挑战,取得更好的效果。
3. 不断学习和成长
最后,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知识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面对困境。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学习、参加培训、交流等方式来不断提升自己。
四、结论
总之,在困境中更要发奋求进,积极面对挑战、寻求帮助、不断学习和成长,这些都是我们应对困境的重要方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最后,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困境中发奋进取,勇敢面对挑战,取得更加成功的人生。
谢谢!。
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读后感

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读后感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有些人选择逃避,有些人选择放弃,而有些人却选择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
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行为态度,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力量和勇气。
《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这本书,深刻地描绘了这种精神,并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启发和感悟。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少年在困境中求进的故事。
少年出身贫寒,家境贫困,但他却拥有一颗勇敢、坚强的心。
在生活中,他遇到了许多挫折和困难,但他从不气馁,从不放弃。
相反,他总是努力学习,不断进步,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赞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我们有一颗勇敢、坚强的心,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阅读这本书,让我深受启发。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有时候甚至会感到迷茫和无助。
但是,正是在这些困难和挑战中,我们才能够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正如书中的少年一样,只有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我们才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读完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的重要性。
只有在困难面前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我们才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正如书中的少年一样,只有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我们才能够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会时刻铭记在心,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
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我都会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断进步,不断成长,直至取得成功。
因为我深信,只有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我们才能够走向光明,走向成功。
总之,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感悟。
它告诉我们,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有一颗勇敢、坚强的心,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相信只要我们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走向成功。
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作文600字中等作文

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作文600字中等作文“如果一个人处在谷底,那么他不论是从哪面走,都是向上的。
”——题记雄鹰之所以能翱翔天空,是因为曾被折断羽翼;梅花之所以会吐露芬芳,是因为经历刺骨寒风;金子之所以有耀眼光芒,是因为经历火的煅烧;而人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在困境中仍不忘初心,奋发向上。
在欧洲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腐朽的清王朝还沉浸在东方强国的美梦中,而许多有识之士在列强的欺辱下醒悟了,百日维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不都是很好的引证吗?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不都是为救亡图存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改革家、革命家吗?但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最后都失败了,只有工农革命者——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在即将被逼上绝境时,才想到了农村包围城市这一方法,加快了全中国解放的进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时的朱毛红军就是因为有足够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做出了及时的战略部署才没有踏上前人的后路,取得了真正的'成功。
可见,即使是爬出谷底,也要寻找捷径,并不断努力,才能达到最终目标。
最重要的是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对未知保持敬畏的心,忧患感也随之而来,才会不断拼搏。
面对学习,也同样如此。
今年六月下旬进行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考,多少人扛着枪冲在第一线,又有多少人惨重负伤,多少人凯旋而归。
而作为失败者的我,只能一次次的反省,一次次的告诫自己,要不断努力,不能放弃。
回想初中三年,不是没有努力,而是没有坚持到最后,面对高不可攀的悬崖,不是选择义无反顾,而是选择了半途而废,所以最终一无所获。
回想当年,那些现在考上一中的同学,无不是从初一就努力学习的人,更有甚者从小学时就朝着一个既定的目标努力,而我在上初二时还懵懵懂懂,直到初三才完全醒悟。
这么多年差下的努力,也是导致我失败的直接原因。
努力、忧患意识加上信念这才是必备的成功因素。
当霍金全身瘫痪,只有眼球与几根手指可以活动时,那该是他人生的谷底了啊!他每天只能瘫坐在轮椅上,歪着脖子,听不见世界的声音,也不能让世界听到他的声音。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课《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教学设计 (一)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课《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教学设计 (一)本文将会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流程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课程是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的第三章,全篇以乡村教师师杨振武的成长经历为主线,通过讲述他在艰难情况下积极向上的故事,引导学生们意识到在困境中,更需要发奋求进,拼搏奋斗。
本课程以阅读分析与写作训练为核心,通过杨振武成功摆脱贫困的事例,启示学生们要珍惜生命,抓住机会,努力成长。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乡村教师杨振武成长经历,认识到在困境中更需要发奋求进的品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阅读分析和写作方面的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不断的困境并不意味着毁灭,只有坚持不懈地拼搏奋斗,才有机会获得丰硕收获。
三、教学策略1.分层教学: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
2.问题式学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并通过合作学习等方式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3.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四、教学流程1.复习导入通过学生对上次课需要了解的内容进行回忆复习,并与学生讨论相关问题2.新课阐述通过讲师的阐述,让学生了解本堂课的主要内容3.阅读分析利用教材中的专题读物《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让学生通过阅读后的解读、分析和理解。
4.写作训练通过示范训练、分层训练等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本节课的写作技巧,完成写作任务。
5.巩固练习通过业务练习、模拟测试、反复训练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评价1.知识与能力的考核:通过课后小测和书面作业的方式,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考核。
2.情感态度的评价:通过出勤、参与、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态度。
3.教学效果的评价:通过教师自我评价、学生评价、教研评价等方式,了解本次教学的效果,为下一次教学提供参考。
语文第十六课《在困境中更要发奋求进》

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华罗庚
一、作者简介
华罗庚(1910—1982),江苏金坛人。中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1924年从金坛县初中毕业后,通过刻苦自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1930年因发表《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受到数学家熊庆来的重视,被邀请到清华大学当助理,一年后任助教,又一年升为讲师。1934年成为文化基金会研究员。抗战期间,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授。其间写有《堆垒素数论》专著,并开展了矩阵几何和多复变函数论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1946年去美国,任普林斯顿大学客座教授。1948年在美国伊利诺斯大学任教授。1950年回国,担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主任。1958年担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1967年开始研究优选学,写成《优选学》和《优选法平话》,并到全国各地开展推广运用统筹法和优选法工作。这期间,华罗庚教授还与王元教授合作开展了近代数论方法在近似分析上的应用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被称为“华—王方法。”1978年起,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82年,出席在日本举行的国际数学大会时,不幸猝然病逝。
四、小结:该演讲是华罗庚1981年在金坛为勉励中学生发愤读书发表的演讲。华罗庚是我国家老一辈科学家里非常杰出的代表,然而他却只有初中毕业,并因家贫患病而落下跛脚的残疾,但是,他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反而因此而发奋努力,刻苦钻研,而最终达到我们很多常人都没法达到的高度,在36岁时聘为普林斯顿大学的客座教授,后成为中科院的副院长。从他的演讲里,我们可以看到自我的努力和坚韧可以达到目标和走向伟大,巨大的艰难困苦能够成就宝剑的锋利与光辉。
《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6课【高教版】2

论点
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对某一个问题或某一
议
类事件的看法、观点、主张。
论
文
论据
三 要
证明论点正确的证据。
素
论证
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
• 华罗庚
华罗庚
字词梳理
• 劫难 jié nàn :灾难;灾祸。 历经劫难。 • 劫数 jié shù :一种宗教用语,原指极漫长的时间。后亦指命中
实地听完整堂课。
•
3、课前预习
•
课前预习新课内容,找出不理解的地方标记下来。预习后尝试做课后练习题,不要怕出错,因为老师还没有讲,出错也是正常的。
•
关键是,出错了你就知道上课时应该重点听哪里,注意力自然就能集中了。
•
4、即便上课时不理解也不要放弃
•
有些同学觉得老师讲的听不懂,就干脆不再听讲,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学习。其实这样做真的很傻,因为不听讲就非常容易和同学们的学习进度脱节,这就会直接导致考试时成绩下降。原因是,老师讲的内容不一定都在教材中体现,有相当一部分重点内容
•
与此相反,如果坐在前面,首先心情就很不同,自己比别人靠前的感觉让你听课时的态度变得更积极。与老师眼神交会的机会增多,感觉就好像是老师在做一对一个人辅导。
•
有的学生恰恰就是因为这一点,讨厌坐在前面。和老师眼神交会非常有负担,稍微做点儿小动作就会被老师发现,非常不方便。而且坐在前面说不定还会被问到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
•
1、往前坐
•
坐的位置越靠后,注意力就越难集中。老师不会注意到你的事实可以让你不再紧张,放心去做别的事情。坐在后面,视线分散,哪怕你是在看老师,如果有人移动,你的视线就会飘到那个同学的后脑勺上去,也就无法集中注意力。 而且,坐在后面很
在困境中更要发奋求进_演讲稿

在困境中更要发奋求进本文是关于演讲稿的在困境中更要发奋求进,感谢您的阅读!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尊敬的评委:我来自XXX市交通局,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在困境中更要发奋求进》。
“埋头苦干是第一,发白才知智叟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这句名言,今天正体现了我们XXX申办大型电厂过程中,那种面对挑战、勇于开拓、迎难而上、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的精神。
有了这种精神,我们申办成功了。
十多年前,虽然我们XXX 山青水秀,风光旖旎,有“三江之汇、七省通衢”的美誉,但有一天我们已深感市内公路的狭小,上下班时路上人来车往,拥挤不堪,我们原来实力雄厚的城市工业经济,也已陷入低谷,急待复苏,在这种自己兜里没钱、筹措资金相当困难的情况下,我们交通人在市委市府的支持下,跑省局、讨优惠、贷资金、投资1600多万元着手兴建横山大桥,3年后,横山大桥竣工了,市内交通拥挤的状况得到很大缓解。
七八年前,我们意识到由杭州去金华、衢州方向的330国道沈村至诸葛段、龙葛线XXX段将成为制约XXX经济的瓶颈路段,为使杭州至衢州方向的公路形成整体效益,促进XXX经济发展,在刚引进6000多万元投资溪西至诸葛段一期改建工程的情况下,引进 1.2亿元投资兴建沈村至马公滩和龙葛线XXX段的二期工程,就好比你刚跑完1万米未等歇口气,又马上要你跑2万米,困难不言而喻,但我们迎难而上把项目洽谈成功了。
去年,XXX重振雄风,经济形势已呈大抬头大发展之势,而我们交通面临着XXX经济复苏浪潮带来的压力,面临着XXX人民热切急盼进一步改善交通环境带来的压力,面临着部分人对交通事业不理解带来的阻力;面对挑战,我们一次一次地洽谈,一次一次地送政策求支持,锲而不舍地搞招商、搞项目,终于迎来了今天47省道改建工程良好的开端。
越是在困境中越要发奋求进,我们没有沉默,我们在年初就已喊出“建设大交通局,发展大交通”的嘹亮口号。
在市委市府正确的领导下,我们已编制好交通水陆建设发展和客货运输发展两个规划;我们拟做好组建一个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抓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合理优化交通资源配置三件大事;我们会做到交通改革、队伍建设、行业管理、制度建设四个强化;我们会认真抓好“一桥四路”五项重点工程的建设与改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困境中更要发奋求进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尊敬的评委:我来自xxx市交通局,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在困境中更要发奋求进》。
“埋头苦干是第一,发白才知智叟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这句名言,今天正体现了我们xxx申办大型电厂过程中,那种面对挑战、勇于开拓、迎难而上、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的精神。
有了这种精神,我们申办成功了。
十多年前,虽然我们xxx山青水秀,风光旖旎,有“三江之汇、七省通衢”的美誉,但有一天我们已深感市内公路的狭小,上下班时路上人来车往,拥挤不堪,我们原来实力雄厚的城市工业经济,也已陷入低谷,急待复苏,在这种自己兜里没钱、筹措资金相当困难的情况下,我们交通人在市委市府的支持下,跑省局、讨优惠、贷资金、投资1600多万元着手兴建横山大桥,3年后,横山大桥竣工了,市内交通拥挤的状况得到很大缓解。
七八年前,我们意识到由杭州去金华、衢州方向的330国道沈村至诸葛段、龙葛线xxx段将成为制约xxx经济的瓶颈路段,为使杭州至衢州方向的公路形成整体效益,促进xxx经济发展,在刚引进6000多万元投资溪西至诸葛段一期改建工程的情况下,引进亿元投资兴建沈村至马公滩和龙葛线xxx段的二期工程,就好比
你刚跑完1万米未等歇口气,又马上要你跑2万米,困难不言而喻,但我们迎难而上把项目洽谈成功了。
去年,xxx 重振雄风,经济形势已呈大抬头大发展之势,而我们交通面临着xxx经济复苏浪潮带来的压力,面临着xxx人民热切急盼进一步改善交通环境带来的压力,面临着部分人对交通事业不理解带来的阻力;面对挑战,我们一次一次地洽谈,一次一次地送政策求支持,锲而不舍地搞招商、搞项目,终于迎来了今天47省道改建工程良好的开端。
越是在困境中越要发奋求进,我们没有沉默,我们在年初就已喊出“建设大交通局,发展大交通”的嘹亮口号。
在市委市府正确的领导下,我们已编制好交通水陆建设发展和客货运输发展两个规划;我们拟做好组建一个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抓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合理优化交通资源配置三件大事;我们会做到交通改革、队伍建设、行业管理、制度建设四个强化;我们会认真抓好“一桥四路”五项重点工程的建设与改造。
我们更不会退缩,我们正进行着今年的交通大会战。
你看,长坞垅小山丘上,大型挖掘机、推土机、运输车来来往往,施工单位保质量、赶进度、战高温,全力以赴,工人们打炮眼、搬石头、砌挡墙,加班加点夺时间。
投资1880万元、地形复杂的45省道金兰北线改建工程,即将被他们以优质的工程拿下。
你看,兰江边xxx港的美丽蓝图已设计完成,到时能吞吐1113万吨能力的,具有集装箱作业功
能、中转集散贸易一体化的“一港四区三码头”的内河港口就能呈现在我们面前。
你看,诸葛公路口路政管理人员正严格按照市委市府的规定,要求运载矿石的车辆不要超载,他们不厌其烦地宣传政策,文明公正地执法,坚决从源头抓起整治矿石车辆超载,来减轻外来矿石车对公路造成的压力。
你看,我们正着手突击做好市内云山隧道和330国道部分破损路面的维修,来迎接兰花节……说到这里,像已有兰花香阵阵扑鼻而来,再无须问“路在何方”,路就在我们交通人脚下,在我们xxx人自己脚下。
我们坚信,在“xxxx”重要思想的统领下,在市委市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困境中迎难而上、勇于开拓、顽强拼搏的申办精神指引下,做好xxx的先行官,加倍努力,发奋求进,我们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