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考物理模拟试卷(五) (含答案解析)

2020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考物理模拟试卷(五) (含答案解析)
2020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考物理模拟试卷(五) (含答案解析)

2020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考物理模拟试卷(五)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某种金属能否发生光电效应取决于照射光的强度

B. 卢瑟福通过α粒子轰击氮核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中子

C. 核聚变反应方程12H+13H→24He+A中,A表示质子

206Pb原子核的过程中,发生6次β衰变

D. —个92238U原子核衰变为一个82

2.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5:1,原线圈输入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副线圈所接

电路如图甲所示,灯L1和L2的规格相同,开关断开时灯L1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为10Hz

B. 电压表的示数为220V

C. 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和安培表的示数都增加

D. 开关S闭合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加

3.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的A点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

被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当它到达B点时,其动能为()

mv?02+mgH

A. 1

2

mv?02+mg?1

B. 1

2

C. mgH?mg?2

mv?02+mg?2

D. 1

2

4.如图所示,水平直杆OP右端固定于竖直墙上的O点,长为L=2m的

轻绳一端固定于直杆P点,另一端固定于墙上O点正下方的Q点,

OP长为d=1.2m,重为8N的钩码由光滑挂钩挂在轻绳上处于静止

状态,则轻绳的弹力大小为()

A. 10N

B. 8N

C. 6N

D. 5N

5.半径为r带缺口的刚性金属圆环在纸面上固定放置,在圆环的缺口两端引出两根导线,分别与

两块垂直于纸面固定放置的平行金属板连接,两板间距为d,如图甲所示.有一变化的磁场垂直于纸面,规定垂直纸面向里为正,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第2秒内上极板为正极

B. 第3秒内上极板为负极

C. 第2秒末两极板之间的电场强度大小为零

D. 第3秒末两极板之间的电场强度大小为0.2πr2

d

6.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有一个正三角形abc,顶点a、b、c处分

别固定一个正点电荷,电荷量相等.如图所示,D点为正三角形

外接圆的圆心,E、G、H点分别为ab、ac、bc的中点,F点为E

关于c电荷的对称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D点的电场强度不为零、电势可能为零

B. E、F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C. E、G、H三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和电势均相同

D. 若释放c电荷,c电荷将一直做匀加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1.0分)

7.如图所示,a、b、c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动的3颗卫星,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 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线速度

B. 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向心加速度

C. c加速可追上同一轨道上的b,b减速可等候同一轨道上的c

D. a卫星由于阻力,轨道半径缓慢减小,其线速度将增大,机械能不变

8.一质点沿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

是()

A. 第1s末质点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

B. 第2s末质点的运动方向改变

C. 第4s末质点的位移为零

D. 第3s末和第5s末质点的位置相同

9.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状态A变化到状态B,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B. 由状态A变化到状态C,气体内能不变

C. 由A经B到C的过程与由A经D到C的过程,气体对外做功相同

D. 由A经B到C,由A经D到C,由A直接到C的三个过程中,气体均吸热,但是吸热量不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部队过桥不能齐步走而要便步走,是为了避免桥梁发生共振现象

B. 横波在传播过程中,波峰上的质点运动到相邻的波峰所用的时间为一个周期

C. 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

D. 在地球上接收到来自遥远星球的光波的波长变短,可判断该星球正在靠近向地球

E. 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现象,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光的全反射现象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0分)

11.如图所示,电源的内阻r=2.0Ω,电阻R=8.0Ω,开关闭合后,电

流表示数I=0.5A.则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V;在t=5s时间内,

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Q=______J。

12.某实验小组用下列器材组装如图甲所示简易欧姆表.

实验器材如下:

A.干电池(电动势E为3.0V,内电阻r忽略不计);

B.电流计(量程300μA,内电阻100Ω);

C.可变电阻R;

D.定值电阻R0=1Ω;

E.导线若干,红黑表笔各一只.

(1)欧姆表正确调零后,将红、黑表笔接在待测电阻的两端,指针指在刻度盘的中央位置,则待

测电阻的阻值R x=______Ω;

(2)表盘上100μA刻度线对应的电阻刻度值是______Ω;

(3)用调整好的欧姆表测阻值为R的电阻时,指针偏转的角度为θ,则θ与R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______(选填字母).

(4)如果将R0=1Ω的定值电阻与电流计并联,如图乙所示,这相当于欧姆表换挡,则换挡前、

后倍率之比等于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9.0分)

13.一段凹槽A倒扣在水平长木板C上,凹槽内有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B,它到凹槽两内侧的距

,如图所示。水平长木板C位于光滑水平的桌面上,凹槽A与水平长木板C间的摩擦离均为L

2

不计,小物块B与长木板C间的动摩擦系数为μ.A、B、C三者质量相等,原来都处于静止。现使凹槽A以大小为v0(v02<2μgL)的初速度向右运动。已知当任一次凹槽A和小物块B发生碰撞时,两者的速度都互换,而木板C的速度不变,凹槽A和小物块B发生碰撞的时间极短。求:

(1)从凹槽A、小物块B发生第一次碰撞到第二次碰撞的时间内,长木板C运动的路程。

(2)在凹槽A、小物块B刚要发生第四次碰撞时,A、B、C三者速度的大小。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3.0分)

14.在电子技术中,科研人员经常通过在适当的区域施加磁场或电场束控制带电粒子的运动。如图

所示,位于M板处的粒子源不断产生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粒子经小孔S1不断飘入电压为U的加速电场,其初速度可视为零;然后经过小孔S2射出后沿x轴方向从坐标原点O垂直于磁场方向进入x轴上方(含x轴正半轴)的有界匀强磁场控制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粒子发生270°偏转后离开磁场竖直向下打在水平放置的荧光屏上,已知N板到y轴、荧光屏到x轴的距离均为L,不考虑粒子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1)求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半径的大小;

(2)求粒子从N板射出到打在荧光屏上所需的时间;

15.图为一上粗下细且下端开口的薄壁玻璃管,管内有一段被水银密闭的气体,下管

足够长,图中管的截面积分别为S1=2cm2,S2=1cm2,管内水银长度为?1=

?2=2cm,封闭气体长度L=10cm,大气压强为p0=76cmHg,气体初始温度

为300K,若缓慢升高气体温度,试求:当气体温度为525K时,水银柱上端距玻

璃管底部的距离.

16.一列简谐横波在介质中沿x轴正向传播,波长不小于10cm。O和A是介质中平衡位置分别位于

x=0和x=5cm处的两个质点。t=0时开始观测,此时质点O的位移为y=4cm,质点A处于s时,质点O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t=1s时,质点A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

波峰位置:t=1

3

(i)简谐波的周期、波速和波长;

(ii)质点O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

-------- 答案与解析 --------

1.答案:D

解析:

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等于极限频率,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根据质量数守恒与电荷数守恒判断A粒子;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判断衰变次数。

本题考查了物理学史、光电效应、轻核的聚变、原子核衰变;涉及的知识点多,关键平时要多掌握基础知识。

A.能否发生光电效应,取决于照射光的频率是否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故A错误;

B.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故B错误;

C.核聚变反应方程12H+13H→?24He+A中,A的质量数:A=2+3?4=1,电荷数:z=1+1?2= 0,可知A表示中子,故C错误;

D.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知铀核(92238U)衰变为铅核(82206Pb)的过程中,238=206+8×4,要经过8次α衰变,92=82+8×2?6×1,6次β衰变,故D正确。

故选D。

2.答案:D

解析:

首先知道该题是变压器与闭合电路问题的结合,可以根据接通s后电路电路电阻的变化,确定出总电路的电阻的变化,进而可以确定总电路的电流的变化的情况,再根据电压不变,来分析其他的原件的电流和电压的变化的情况,从而判断选项

电路的动态变化的分析,总的原则就是由部分电路的变化确定总电路的变化的情况,再确定其他的电路的变化的情况,即先部分后整体再部分的方法.

解:A、据输入电压μ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可知T=0.02s,f=50Hz,变压器不改变频率,故A错误;

B、理想变压器的输出电压是由输入电压和匝数比决定的,由于输入电压和匝数比不变,所以副线圈

的输出的电压也不变,而电压表的示数恰好为副线圈端电压,U2=1

5

×220V=44V,故B错误;CD、当S接通后,两个灯泡并联,电路的电阻减小,副线圈的电流变大,所以原线圈的电流也变大,即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变大;但电压不变,故D正确,C错误;

故选:D

3.答案:B

解析:解:小球做平抛运动,只受重力,机械能守恒,其减小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即:

mg?=E KB?1

2

mv02

解得:E KB=mg?+1

2

mv02

故选:B.

小球做抛体运动,只受重力,机械能守恒,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式求解即可.

本题关键是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式求解,也可以用动能定理列式求解.

4.答案:D

解析:

根据几何关系得到两边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再根据竖直方向的平衡条件列

方程求解。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共点力的平衡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步骤是:确定研究

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然后建立平衡方程进行解答。

设挂钩所在处为N点,延长PN交墙于M点,如图所示:

同一条绳子拉力相等,根据对称性可知两边的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等,设

为α,则根据几何关系可知NQ=MN,即PM等于绳长;

根据几何关系可得:sinα=PO

PM =1.2

2

=0.6,则α=37°

根据平衡条件可得:2Tcosα=mg

解得:T=5N,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5.答案:A

解析:

(1)由楞次定律可以判断出两极板哪个是正极,哪个是负极。

(2)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以求出感应电动势,然后由匀强电场场强与电势差的关系可以求出两极板间的场强大小。

本题考查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匀强电场场强与电势差的关系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匀强磁场场强与电势差的关系的应用,难度较大,分析清楚图象、熟练应用基础知识。

A.第2s内情况:由楞次定律可知,金属板上极板带正电,金属板下极板带负电,故A正确;

B.第3s内情况:由楞次定律可知,金属板上极板带正电,金属板下极板带负电,故B错误;

C.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第2秒末感应电动势不变,则两极板之间的电场强度大小不为零,故C错误;

D.由题意可知,第3秒末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大小E=U

d =S?

ΔB

Δt

d

=0.1πr2

d

,故D错误。

故选A。

6.答案:C

解析:

D点到a、b、c三点的距离相等,故三个电荷在D点的场强大小相同,且夹角互为120°,故D点的场强为0;

电场强度是矢量,场强的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故E、G、H三点的场强大小相同,但方向不同;在直线cF上场强方向向右,故a、b始终对c有斥力作用,故c电荷将一直做加速运动.

场强是矢量,故场强的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点电荷在真空中产生的电场的场强E=k Q

r2

,零点式的选取是任意的.

A、D点到a、b、c三点的距离相等,故三个电荷在D点的场强大小相同,且夹角互为120°,故D 点的场强为0.因为电势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即零电势的选取是任意的,故D点电势可能为0,故A 错误.

B、由于a、b在E点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E点的场强仅由电荷c决定,故场强方向向左,

而电荷c在D、F位置的场强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但电荷a、b在F点的场强矢量和不为0,故E、F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不同,方向相反.故B错误.

C、E、G、H三点分别为ab、ac、bc的中点,故E的场强仅由电荷c决定,同理G点的场强仅由电荷b决定,H点的场强仅由电荷a决定,故三点的场强大小相同,但方向不同,而它们的电势是相同的,故C正确.

D、若释放电荷c,则a、b在C点的合场强水平向右,故a、b始终对c有斥力作用,故c电荷将一直做变加速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7.答案:AB

解析:解: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有G Mm

r2=m v2

r

=ma有:

A、线速度v=√GM

r

,可知轨道半径小的线速度大,故A正确;

B、向心加速度a=GM

r

知,轨道半径小的向心加速度大,故B正确;

C、c加速前万有引力等于圆周运动向心力,加速后所需向心力增加,而引力没有增加,故C卫星将做离心运动,故不能追上同一轨道的卫星b,所以C错误;

D、a卫星由于阻力,轨道半径缓慢减小,根据v=√GM

r

可知其线速度将增大,但由于克服阻力做功,机械能减小。故D错误。

故选:AB。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由轨道半径关系分析线速度、向心加速的大小关系,同时知道卫星通过做离心运动和近心运动来改变轨道高度.

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熟练掌握万有引力以及向心力公式,知道卫星变轨原理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8.答案:BCD

解析:解:

A、根据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可知,第1s秒末质点的位移沿正方向,没有改变;速度方向也没有改变。故A错误。

B、由图可知,质点在2s末的速度为零,开始向负方向运动,故质点在2s末运动方向改变。故B正

确。

C、0?2s内的位移为x1=1

2×2×1m=1m,2?4s内的位移为x2=?1

2

×2×1m=?1m,故4s

内质点的位移为x=x1+x2=0.故C正确。

D、第3末位移等于第1s末的位移,位移为1

2

×1×1m=0.5m,第5s末的位移也等于第1s末的位移,为0.5m。故第3s末和第5s末质点的位置相同。故D正确。

故选:BCD。

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只要图象在时间轴同一侧物体运动的方向就没有改变;只要总面积仍大于0,位移方向就仍沿正方向;深刻理解某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就等于在该段时间内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是解决此类题目的突破口.

9.答案:AD

解析:解:A、由状态A变化到状态B,由于B所在等温线温度高,所以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故A正确;

B、由状态A变化到状态C,由于C所在等温线温度高,内能大,所以气体内能增大,故B错误;

C、p?V图线下面积表示做功,图中两过程图线下面积可知做功不同,故C错误;

D、由于D中三个过程内能增量相同,体积增大,都对外做功,但做功值不同,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吸热量不同,故D正确;

故选:AD

由pV

T

=C得,pV=CT,故pV之积越大表示温度越高,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判断气体吸热还是放热.

由p?V图象上找出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分析气体的变化过程,根据气态方程进行分析,是我们解决这类问题的突破口.

10.答案:ADE

解析:解:A、部队过桥不能齐步走而要便步走,是为了避免桥梁发生共振现象,故A正确;

B、在波传播的过程中质点不随波迁移,故B错误;

C、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电场;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稳定的电场;故C错误;

D、根据多普勒效应可知,在地球上接收到来自遥远星球的光波的波长变短,频率变大,可判断该星球正在靠近向地球,故D正确;

E、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现象,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光的全反射现象,故E正确;

故选:ADE。

当振动频率等于固有频率时,会发生共振现象;

质点不会随波迁移的;

均匀变化的电场(磁场),产生稳定的磁场(电场),而非均匀变化的电场(磁场),则产生不稳定的磁场(电场);

根据多普勒效应,由接收的频率的大小,从而可得波长的长短,从而可确定间距的远近;

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形成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光的全反射现象。

考查了共振现象、电磁波理论内容,同时掌握根据多普勒效应来确定间距的变化,及理解光的明显衍射与全反射的条件。

11.答案:5 10

解析:解:开关闭合后,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电源的电动势为:

E=I(R+r)=0.5×(8.0+2.0)V=5V,

在t=5s时间内,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为:

Q=I2Rt=0.52×8.0×5J=10J

故答案为:5,10。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即可求解电源的电动势E,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根据Q=I2Rt求解。

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定律和焦耳定律,知道定值电阻产生的热量可根据Q=I2Rt 求解。

12.答案:(1)1×104;(2)2×104;(3)D;(4)100:1

解析:

欧姆表的工作原理是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知道欧姆表的工作原理是解题的关键;欧姆表中值电阻等于其内阻;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以解题.

(1)欧姆表中值电阻等于其内阻,则中间刻度值对应示数为:R中=R内=E

I g =3V

300×10?6A

=1×104Ω;

(2)欧姆表的内阻:R内=E

I g =3V

300×10A

=1×104Ω;

有:I g=

E

R

1

3

I g=E

R

+R,

解得:R=2×104Ω;

(3)电路电流:I=E

R

+R,随R增大,电流I减小,随R增大I减小变快,由图示图象可知,图D所示图象准确,故选:D;

(4)电流表内阻为100Ω,给电流表并联1Ω的电阻,电流表量程扩大100倍,用该电流表改装成欧姆

表,同一刻度对应的电阻值变为原来的1

100

,欧姆表换挡前、后倍率之比等于100:1;

故答案为:(1)1×104;(2)2×104;(3)D;(4)100:1。

13.答案:解:(1)A与B刚发生第一次碰撞后,A停下不动,B以初速v0向右运动。

由于摩擦,B向右作匀减速运动,而C向右作匀加速运动,两者速率逐渐接近。

设B、C达到相同速度v1时B移动的路程为S1.设A、B、C质量皆为m,以向右为正方向,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2mv1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μmgS1=1

2mv12?1

2

mv02

由①②解得:S1=3v02

8μg

,由题意知:v0<√2μgL,

解得:S1<3

4

L

可见,在B、C达到相同速度v1时,B尚未与A发生第二次碰撞,B与C一起将以v1向右匀速运动一段距离(l?S1)后才与A发生第二次碰撞。

设C的速度从零变到v1的过程中,C的路程为S2。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μmgS2=1

2

mv12

解得:S2=v02

8μg

因此在第一次到第二次碰撞间C的路程为:S=S2+L?S1=L?v02

4μg

(2)第一次碰撞前瞬间:v A=v0,v B=v C=0

第一次碰撞后瞬间,AB速度互换,C速度不变:v A=0,v B=v0,v C=0

第二次碰撞前瞬间,BC已经共速,A速度依然是0:v A=0,v B=v0

2,v C=v0

2

第二次碰撞后瞬间,AB速度互换,C速度不变:v A=v0

2,v B=0,v C=v0

2

第三次碰撞前瞬间,BC已经共速,A速度依然是v0

2:v A=v0

2

,v B=v0

4

,v C=v0

4

第三次碰撞后瞬间,AB速度互换,C速度不变:v A=v0

4,v B=v0

2

,v C=v0

4

第四次碰撞前瞬间,BC已经共速,A速度依然是v0

4:v A=v0

4

,v B=3v0

8

,v C=3v0

8

解析:【试题解析】

本题是对研究对象、多过程问题,难度较大,分析清楚物体的运动过程,应用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即可正确解题,求C的路程是要注意B、C位移间的几何关系..

14.答案:解:(1)粒子在加速电场中加速,根据动能定理有qU=1

2

mv2,

粒子进入磁场,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qvB=m v2

R

解得R=1

B √2mU

q

(2)粒子射入到坐标原点的时间t1=L

v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2=3

4T=3

4

?2πm

qB

离开磁场到达荧光屏的时间为t3=R+L

v

所以粒子运动的总时间为t=t1+t2+t3=L√2m

qU +(2+3π)m

2qB

答:(l)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半径的大小为1

B √2mU

q

(2)粒子从N板射出到打在荧光屏上所需的时间为L√2m

qU +(2+3π)m

2qB

解析:(1)根据动能定理求解粒子在电场中加速获得的速度,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求解运动半径;

(2)根据运动学知识分别求解粒子射入到坐标原点、粒子在磁场中运动以及离开磁场到达荧光屏的时间,相加即可;

解决该题的关键是掌握粒子在各段的运动情况,尤其是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况,能根据题意求解粒子做圆周运动的最大和最小半径。

15.答案:解:设全部进入细管水银长度为x,温度为T2

V

水银

=?1S1+?2S2=xS2

x=?1S1+?2S2

S2

=6cm,

p 1=p 0?(?1+?2)=72 cmHg p 2=p 0?x =70 cmHg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 1V 1T 1

=

p 2V 2T 2

,解得:T 2=350 K

因为T 3=525K >350K

所以水银柱上端气体又经历等压过程:V 3T 3

=V

2

T 2

解得V 3=36 cm 3

设水银又下移了?3,则S 1(L +?1)+S 2?3=36 cm 3, 解得?3=12 cm ,

因此水银柱上端距玻璃管底部的距离为?=?3+?1+L =24 cm .

解析:对上方封闭气体运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结合几何关系,即可求出当粗管内的水银刚被全部挤出时气体的温度;分析可知525K >350K ,所以粗管内的水银被全部挤出后,气体发生等压变化,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即可求出当气体温度为525K 时,水银柱上端距离玻璃管底部的距离。 本题考查气体定律的综合运用,解题关键是要分析好压强P 、体积V 、温度T 三个参量的变化情况,选择合适的规律解决,注意利用几何关系即:水银的总体积保持不变,求出初末态的体积,水银柱的压强只与高度有关,与水银柱的粗细无关。

16.答案:解:(i)因为t =0时,质点O 的位移为:y =4 cm ;

t =1s 时,A 点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可的:T

4=1s ,解得:T =4s 。

而且t =13s 时,质点O 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用时小于T

4,可以判断出,在t =0时刻,质点O 正在向下振动。

结合简谐波沿x 轴正向传播,可知在t =0时刻,质点O 位于“上坡”且位移为正;根据已知条件“波长不小于10 cm ”和O 、A 两点在平衡位置上间距5 cm ,即小于半个波长,可知在t =0时刻,质点A 位于紧邻O 点右侧的波峰处。

结合上述两个推断,可知经历时间2

3s ,波的传播距离x =5cm 。所以波速为: v =x

t =

5

2

3

cm/s =7.5cm/s =0.075m/s 。

波长为:λ=vT =7.5cm/s ×4s =30cm =0.3m (ii)设y =Asin(ωt +φ0)

可得:ω=2π

T =π

2

rad/s

再由t=0时,y=4cm;t=1

3

s时,y=0代入得:A=8cm=0.08m

再结合t=1s和当t=1

3s时,质点的位移,可得:φ0=5

6

π

所以质点O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y=0.08sin(π

2t+5

6

π);

答:(i)简谐波的周期为4s,波速为0.075m/s,波长为0.3m;

(ii)质点O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y=0.08sin(π

2t+5

6

π)。

解析:(i)利用A点在0s时和1s时所处的位置可求得简谐波的周期,利用波速的公式v=x

t

可求得波速,利用波速波长及周期之间的关系式λ=vT可求得波长;

(ii)先根据题意求出简谐波的圆频率,设出简谐振动的通式,利用0s时和1s时的O点的位移,可得知初相位,即为可知质点O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

该题对于简谐振动的考查非常新颖,首先要求学生能准确的从题干中提取出相关的信息,熟练的利用波速、波长、周期之间的关系式及周期的定义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对于第二问的解答有一定的难度,要注意利用数学知识求解初相位,同时要注意会分别用正弦和余弦来表述振动的关系式。

2010年高考(辽宁卷)理科综合试题与解析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辽宁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D) 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B.海澡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 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2.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D) 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 B.有氧呼吸产生的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无氧呼吸不需要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的积累 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3.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RNA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的一组是(C) 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 B.天竹葵叶和水稻胚乳 C. 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 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 4.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生活在寒温带湖泊中的某动物,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其生活的水温有关。右图中能正确表示一定温度范围内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随水温 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 A甲B。乙 C.丙 D.丁 5..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到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中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测到【D】 A.静息电位值减小 B.静息电位值增大 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6.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为了确定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百花植株中【B】 A白花基因的碱基组成 B 花色基因的DNA序列 C.细胞的DNA含量 D.细胞的RNA含量 7.下列各项表达中正确的是【C】 A. Na2O2的电子式为NaNa B.106g的乙醇和丙醇混合液完全燃烧生成的CO2为112L(标准状态) C.在氮原子中,质子数为7而种子数不一定为7

2008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新课标(辽宁卷)

2008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新课标(辽宁卷)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B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共12页,满分3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巾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写,如写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夂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选择题共21小题,第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l C 12

O 16 Na 23 K 39 Mn 55 Cu 64 Zn 65 Ag 108 Pb 20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 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 后注射生理盐水 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 注射胰岛素溶液 2.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公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2011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新课标(辽宁卷)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是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 第Ⅱ卷第6页至第12页。全卷满分300分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 号、姓名是否一致。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第Ⅱ卷卷时, 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 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 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 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将试题卷和答题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 本试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B 11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a 40 Cu 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 A.红细胞具有水溶性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 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 2.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3.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 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都降低 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都降低 C.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都降低 D.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都不变 4.取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 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

2007年辽宁高考 理综试题及答案卷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e 20 C u 64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6分。) 1.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 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2.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A . 效应B 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 B . 效应B 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C . 效应T 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 D . 效应T 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3.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 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 型 B . 达到K 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C . 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 . 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 4.通过发酵罐发酵可大规模生产谷氨酸,生产中常用的菌种是好氧的谷氨酸棒状杆菌。下面有关谷氨酸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溶氧充足时,发酵液中有乳酸的累积 B . 发酵液中碳源和氮源比例的变化不影响谷氨酸的产量 C . 菌体中谷氨酸的排出,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和产量的提高 D . 发酵液PH 呈碱性时,有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生成乙酰谷氨酰胺 ++++++++-----++++++++ --------+++++-------- --------+++++-------- ++++++++-----++++++++ S ++++++++-----++++++++ --------+++++-------- --------+++++-------- ++++++++-----++++++++ S ++++++++-----++++++++ --------+++++-------- --------+++++-------- ++++++++-----++++++++ S ++++++++-----++++++++ --------+++++-------- --------+++++-------- ++++++++-----++++++++ S

2009年辽宁省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及解析

辽宁 1.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编程性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癌变属于细胞编程性死亡 B. 细胞编程性死亡属于正常生理过程 C.细胞编程性死亡属于细胞分化过程 D.细胞编程性死亡与基因表达无关 2. 右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 B.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 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 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温度/℃3.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 ..的是 A.植物细胞累K+需消耗能量 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 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4. 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错误 ..的是 A.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B.体内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 C.激素调节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 D.对血样中相关激素水平的分析可帮助诊断甲状腺疾病 5. 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 ..的是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 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6. 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 合的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假定剩余的每株F2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性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 A.1/4 B.1/6 C.1/8 D.1/16 29.(7分)请回答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问题: (1)甲、乙、丙三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据图回答: ①强光下上述三种植物固定CO2能力最强的植物是 ___。 ②乙植物达到最大光合作用强度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是___ (a、b、c、d)。 ③当光照强度从a到b时,___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增加的最快。 (2)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H2O,还是来自CO2? 请写出简单实验思路证明你的结论。

2008年辽宁高考 理综试题及答案(卷)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B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共12页,满分3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巾在答题卡上指 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写,如写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夂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选择题共21小题,第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l C 12 O 16 Na 23 K 39 Mn 55 Cu 64 Zn 65 Ag 108 Pb 20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 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2.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 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 丙三个种群中公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 叙述,正确的是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3.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硝化细菌能以NH,作为氮源和能源物质 B.某些细菌可以利用光能因定CO2合成有机物 C.生长因子是某些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额外补弃的营养物质 D.含伊红和美蓝试剂的培养基不能用来签别牛奶中的大肠杆菌 4.已知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在一线性DNA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图中箭头所指,如果该线性DNA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a、b、c、d四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 现在多个上述线性DNA分子,若在每个DNA分子上至少有1个酶切位点 被该酶切断,则从理论上讲,经该酶切后,这些线性DNA分子最多能产生 长度不同的DNA片段种类数是 A.3 B.4 C.9 D. 12 5.下列关于细胞工和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电刺激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 B.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处理 C.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融合可制务单克隆抗体

【精校版】2010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和答案解析和答案解析

2010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物理试题 (满分l 20分,考试时间l 0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l分,共26分) 1.如图所示,在学校艺术节活动中。同学们用大小不同的盘子,敲击出 悦耳动听的声音.这个声音是由盘子的产生的,现场观众听到 的声音是通过传播的,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盘子,发出声音 的不同。 2.2009年7月22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日偏食现象。日偏食的产生 用来解释。如图是明代著名画家吴伟的饮驴图.《题老人饮驴 图》中有两句涛:“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对嘴。”其中后一句诗的情景属于现象。 3.如图所示,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阅兵庆典时,履带式步兵战车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的情景。以为参照物,天安门城楼是运动的;战车采用履带是 为了减小战车对地面的;战车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用水做工作 物质是利用水的。 4.炎热的夏天.小明到冷饮店要了一杯西瓜汁,西瓜汁中加冰块能降温是 因为;此时西瓜汁的内能会 (填“增大” “不变”或“减小”);西瓜汁看起来是红色的,原因是。 5.当你在家中给装满水的电热水壶烧水时,不小心水溢到插排上,此时家里所有家用电器都立刻停止工作。这是因为水是,引起电路发生的缘故。 6.地热是蕴藏在地球内部的天然绿色能源,举世闻名的西藏羊八井热电站,就是利用深层地热发电.它将能转化为能,其中是可再生能源,使用该能源的优点是。 7.掷实心球是学校经常进行的一项体育活动。当实心球离开手后,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球具有的缘故;球最终落向地面.在下落的过程中,球的能转化为球的能。 8.现在的城市亮化工程中都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LED显示屏的照明设备,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现代城市更加注重环保,汽车出厂时要安装消声器,这是在减弱噪声。 9.如图四个图片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设备,想想它们的工作过程,写出工作原理。

2011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辽宁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是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12页。全卷满分300分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第Ⅱ卷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将试题卷和答题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 本试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B 11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a 40 Cu 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 A.红细胞具有水溶性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 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 2.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3.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都降低 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都降低 C.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都降低 D.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都不变

辽宁卷2012年理科综合高考真题(物理)

辽宁卷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物理部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 B.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 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 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 15.如图,x 轴在水平地面内,y 轴沿竖直方向。图中画出了从y 轴上沿x 轴正向抛出的三个小球a 、b 和c 的运动轨迹,其中b 和c 是从同一点抛出的,不计空气阻力,则 A.a 的飞行时间比b 的长 B.b 和c 的飞行时间相同 C.a 的水平速度比b 的小 D.b 的初速度比c 的大 16.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 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 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A.N 1始终减小,N 2始终增大 B.N 1始终减小,N 2始终减小 C.N 1先增大后减小,N 2始终减小 D.N 1先增大后减小,N 2先减小后增大 17.自耦变压器铁芯上只绕有一个线圈,原、副线圈都只取该线圈的某部分,一升压式自耦调压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其副线圈匝数可调。已知变压器线圈总匝数为1900匝;原线圈为1100匝,接在有效值为220V 的交流电源上。当变压器输出电压调至最大时,负载R 上的功率为2.0kW 。设此时原线圈中电流有效值为I 1,负载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U 2,且变压器是理想的,则U 2和I 1分别约为 A.380V 和5.3A B.380V 和9.1A C.240V 和5.3A D.240V 和9.1A 18. 平直线通过电容器,则在此过程中,该粒子 A.所受重力与电场力平衡 B.电势能逐渐增加

2009年辽宁省高考理综试卷物理部分

2009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宁夏、辽宁卷) 14.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 .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C .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 .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15.地球和木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可以看作是圆形的。已知木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轨道 半径的5.2倍,则木星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线速度之比约为 A .0.19 B .0.44 C .2.3 D .5.2 16.医生做某些特殊手术时,利用电磁血流计来监测通过动脉的血流速度。电磁血流计由一 对电极a 和b 以及一对磁极N 和S 构成,磁极间的磁场是均匀的。使用时,两电极a 、b 均与血管壁接触,两触点的连线、磁场方向和血流速度方向两两垂直,如图所示。由于血流中的正负离子随血流一起在磁场中运动,电极a 、b 之间会有微小电势差。在达到平衡时,血管内部的电场可看作是匀强电场,血液中的离子所受的电场力和磁场力的合力为零。在某次监测中,两触 点间的距离为3.0 mm ,血管壁的厚度可忽略,两触点间的电 势差为160μV ,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0.040 T 。则血流速度的近似值和电级a 、b 的正负为 A .1.3m/s ,a 正、b 负 B .2.7m/s ,a 正、b 负 C .1.3m/s ,a 负、b 正 D .2.7m/s ,a 负、b 正 17.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从t =0时刻开始受到水平力的作用。力的大小F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力的方向保持不变,则 A .3t 0时刻的瞬时功率为2005F t m B .3t 0时刻的瞬时功率为200 15F t m C .在t =0到3t 0这段时间内,水平力的平均功率为200 234F t m D .在t =0到3t 0这段时间内,水平力的平均功率为200 256F t m 18.空间有一匀强电场,在电场中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O-xyz ,M 、N 、P 为电场中的 三个点,M 点的坐标(0,a ,0),N 点的坐标为(a ,0,0),P 点的坐标为(a ,2a ,2 a )。已知电场方向平行于直线MN ,M 点电势为0,N 点电势为1V ,则P A . 22V B .23V C . 21V D .4 3V 测电动势 3F F 0 0 y

2011年辽宁高考 理综试题—生物部分 解析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 A.红细胞膜具有水溶性 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 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 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 1.【答案】C 【解析】红细胞会吸水涨破的原因是由于水分子进入红细胞,而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内部的血红蛋白不能出膜,从而导致进入红细胞的水分子大于从红细胞中出去的水分子,最终吸水涨破。 2.甲、乙两种酶用同一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甲酶不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2.【答案】B 【解析】在选项B里给出了具有催化功能的RNA,结合题干和图形,我们可以判定甲酶化学本质是RNA,乙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故A项正确,B项错误,C项正确;D项中乙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功能改变必然对应结构改变,故D正确。 3.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 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 C.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 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 3.【答案】B 【解析】镁是合成叶绿素的重要组成元素,缺少镁会导致叶绿素合成减少,从而使光合作用光反应减弱,同时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A TP,因此也会使得暗反应强度减弱。 4.撕取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培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组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后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 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 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 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 4.【答案】C 【解析】甲组在完全培养液中浸泡,表皮细胞会吸收完全培养液中的一些矿质元素,从而使得细胞液浓度升高;乙组在蒸馏水中浸泡,表皮细胞会吸水,使得细胞液浓度降低。甲与0.3%g/mL的蔗糖溶液浓度差没有乙和蔗糖溶液的浓度差大,所以甲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低。而第二问题,比较具有迷惑性,水分子进出细胞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5.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 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 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5.【答案】C 【解析】题干中给出了恐惧紧张,这是大脑皮层的反应,通过内脏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产生了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显然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项正确;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A项正确;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D项正确;该肾上腺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心脏,C项错误。 6.下表中根据实验目的,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2012年辽宁高考试卷(理综)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8页,第II卷9至16页,共300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 一、选择题: 1.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是(B) A. tRNA 种类不同 B. mRNA碱基序列不同 C.核糖体成分不同 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2.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D) A.癌细胞在条件不适宜时可无限增殖 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 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 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 3.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B)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4.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C)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 5.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D) A. 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 B. a′组尖端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 C. c组尖端的生长素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 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6.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D)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辽宁省2019年高考物理试卷以及答案解析

辽宁省2019年高考物理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5~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分)2019年1月,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在探测器“奔向”月球的过程中,用h表示探测器与地球表面的距离,F表示它所受的地球引力,能够描述F 随h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 2.(6分)太阳内部核反应的主要模式之一是质子﹣质子循环,循环的结果可表示为4H→He+2e+2v 已知H和He的质量分别为m p=1.0078u和mα=4.0026u,1u=931MeV/c2,c为光速。 在4个H转变成1个He的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约为() A.8MeV B.16MeV C.26MeV D.52MeV 3.(6分)物块在轻绳的拉动下沿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轻绳与斜面平行。 已知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取10m/s2.若轻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500N,则物块的质量最大为() A.150kg B.100kg C.200kg D.200kg 4.(6分)如图,边长为l的正方形abcd内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abcd所在平面)向外。ab边中点有一电子发射源O,可向磁场内沿垂直于ab 边的方向发射电子。已知电子的比荷为k。则从a、d两点射出的电子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A.kBl,kBl B.kBl,kBl C.kBl,kBl D.kBl,kBl 5.(6分)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其机械能E总等于动能E k与重力势能E p之和。取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该物体的E总和E p随它离开地面的高度h的变化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m/s2.由图中数据可得()

2009年辽宁高考理综试题(含答案)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编程性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癌变属于细胞编程性死亡 B. 细胞编程性死亡属于正常生理过程 C.细胞编程性死亡属于细胞分化过程 D.细胞编程性死亡与基因表达无关 答案:B 2. 右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 B.当反应温度由t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 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 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 答案:B 3.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 ..的是 A.植物细胞积累K+ 需消耗能量 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 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答案:D 4. 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错误 ..的是 A.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B.体内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 C.激素调节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 D.对血样中相关激素水平的分析可帮助诊断甲状腺疾病 答案:B 5. 下列对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 ..的是

A .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B .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 + 通透性增大 C .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D .细胞膜内外K +、Na + 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答案:C 6. 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 合的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杂交,F 1自交,播种所有的F 2,假定所有的F 2植株都能成活,F 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假定剩余的每株F 2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 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从理论上讲F 3中表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 A .1/4 B.1/6 C.1/8 D.1/16 答案:B 【 7. 将22.4L 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灼热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变为11.2L (体积 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 .2NO B. 23N O C. 2N O D. 24N O 8. 3-甲基戊烷的一氯代产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答案B 9. 下列化合物中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在光照下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的是 A.甲苯 B.乙醇 C.丙烯 D.乙烯 答案C 10. 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3242422Na S O +H SO =Na SO +SO +S +H O ,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辽宁省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辽宁省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满分11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2019年1月,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在探测器“奔向”月球的过程中,用h 表 示探测器与地球表面的距离,F 表示它所受的地球引力,能够描F 随h 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2.太阳内部核反应的主要模式之一是质子-质子循坏,循环的结果可表示为140 1214H He+2e+2v →,已知 1 1H 和42He 的质量分别为P 1.0078u m =和 4.0026u m α=,1u=931MeV/c 2 ,c 为光速。在4个1 1H 转变成1 个42He 的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约为 A .8 MeV B .16 MeV C .26 MeV D .52 MeV 3.物块在轻绳的拉动下沿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轻绳与斜面平行。已知物块与斜面 ,重力加速度取10m/s 2 。若轻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 500 N ,则物块的质量最大为 A .150kg B . C .200 kg D .4.如图,边长为l 的正方形abcd 内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纸面(abcd 所在平面)向外。ab 边中点有一电子发源O ,可向磁场内沿垂直于ab 边的方向发射电子。已知电子的比荷为k 。则从a 、d 两点射出的电子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A .14kBl B .14kBl ,5 4kBl C .12kBl D .12kBl ,5 4 kBl 5.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其机械能E 总等于动能E k 与重力势能E p 之和。取地面为重力势能 零点,该物体的E 总和E p 随它离开地面的高度h 的变化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 m/s 2 。由图中数据可得 A .物体的质量为2 kg B .h =0时,物体的速率为20 m/s C .h =2 m 时,物体的动能E k =40 J D .从地面至h =4 m ,物体的动能减少100 J 6.如图(a ),在跳台滑雪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身体的姿态会影响其下落的速度和滑翔的 距离。某运动员先后两次从同一跳台起跳,每次都从离开跳台开始计时,用v 表示他在竖直方向的速度,其v-t 图像如图(b )所示,t 1和t 2是他落在倾斜雪道上的时刻。则 A .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比第一次的小 B .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比第一次的大 C .第一次滑翔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的平均加速度比第一次的大 D .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为v 1时,第二次滑翔在竖直方向上所受阻力比第一次的大 7.静电场中,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自M 点由静止开始运动,N 为粒子运动轨迹上的另外一 点,则

2017年辽宁省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Ⅱ)

2017年辽宁省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Ⅱ)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一光滑大圆环固定在桌面上,环面 位于竖直平面内,在大圆环上套着一个小环,小环由大圆环的最高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小环下滑的过程中,大圆环对它的作用力() A.一直不做功B.一直做正功 C.始终指向大圆环圆心D.始终背离大圆环圆心 2.(★)一静止的铀核放出一个α粒子衰变成钍核,衰变方程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衰变后钍核的动能等于α粒子的动能 B.衰变后钍核的动量大小等于α粒子的动量大小 C.铀核的半衰期等于其放出一个α粒子所经历的时间 D.衰变后α粒子与钍核的质量之和等于衰变前铀核的质量 3.(★)如图,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 动。若保持F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2-B.C.D. 4.(★★)如图,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的直径与地面垂直,一小物块以速度v从轨道下端滑入轨道,并从轨道上端水平飞出,小物块落地点

到轨道下端的距离与轨道半径有关,此距离最大时,对应的轨道半径为(重力加速度为g) () A.B.C.D. 5.(★★)如图,虚线所示的圆形区域内存在一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 P为磁场边界上的一点,大量相同的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率经过P点,在纸面内沿不同方向射 入磁场,若粒子射入的速率为v 1,这些粒子在磁场边界的出射点分布在六分之一圆周上;若粒子射入速率为v 2,相应的出射点分布在三分之一圆周上,不计重力及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则v 2:v 1为() A.:2B.:1C.:1D.3: 6.(★★)如图所示,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P为近日 点,Q为远日点,M,N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运行的周期为T 0,若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海王星在从P经M、Q到N的运动过程中() A.从P到M所用的时间等于 B.从Q到N阶段,机械能逐渐变大 C.从P到Q阶段,速率逐渐变小 D.从M到N阶段,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7.(★★★)两条平行虚线间存在一匀强 磁场,磁感应强度方向与纸面垂直。边长为0.1m、总电阻为0.005Ω的正方形导线框abcd位于纸面内,cd边与磁场边界平行,如图(a)所示。已知导线框一直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d边 于t=0时刻进入磁场。线框中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b)所示(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时,感应电动势取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0.5 T

2016年辽宁省高考理综(物理)试题与答案

1 2016年辽宁省高考理综(物理)试题与答案 (本卷满分110分,时间60分钟)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质量为m 的物体用轻绳AB 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F 缓 慢拉动绳的中点O ,如图所示。用T 表示绳OA 段拉力的大小,在O 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A. F 逐渐变大,T 逐渐变大 B. F 逐渐变大,T 逐渐变小 C. F 逐渐变小,T 逐渐变大 D. F 逐渐变小,T 逐渐变小 15. 如图,P 为固定的点电荷,虚线是以P 为圆心的两个圆。带电粒子Q 在P 的电场中运动。运动轨迹与两圆在同一平面内,a 、b 、c 为轨迹上的三个点。若Q 仅受P 的电场力作用,其在a 、b 、c 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 、a b 、a c , 速度大小分别为v a 、v b 、v c ,则 A. a a >a b >a c ,v a >v c >v b B.a a >a b >a c ,v b >v c > v a C. a b >a c >a a ,v b >v c > v a D.a b >a c >a a ,v a >v c >v b 16. 小球P 和Q 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 球的质量大于Q 球的质量,悬挂P 球的绳比悬挂Q 球的绳短。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所示。将两球由静止释放。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 A. P 球的速度一定大于Q 球的速度 B. P 球的动能一定小于Q 球的动能 C. P 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 球所受绳的拉力 D. P 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Q 球的向心加速度 17. 阻值相等的四个电阻、电容器C 及电池E (内阻可忽略)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开关S 断开且电流稳定时,C 所带的电荷量为Q1,;闭合开关S ,电流再次稳定后,C 所带的电荷量为Q2。Q1

2010年高考理综物理试卷解析(湖南、辽宁、宁夏、陕西、吉林、黑龙江卷Word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l5页。时量150分钟,满分300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 .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C .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 D .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 【答案】AC 【解析】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B 错误。洛仑磁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作用的规律,D 错误。 15.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 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 1;改用大小为F 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 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 . 2121 F F l l -- B. 2121 F F l l ++ C. 2121 F F l l +- D. 2121 F F l l -+ 【答案】C 【解析】根据胡克定律有:101()F k l l =-,220()F k l l =-,解得:k= 2121 F F l l +-,C 正确。 16.如图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t υ-图象为正弦曲线。从图中可以判断 A .在0~t 1时间内,外力做正功 B .在0~t 1时间内,外力的功率逐渐增大 C .在t 2时刻,外力的功率最大 D .在t 1~t 2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 【答案】AD 【解析】根据P=Fv 和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加速度对应合外力,外力的功率先减小后增大,B 错误。t 2时刻外力的功率为零,C 错误。 17.静电除尘器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高效除尘器。某除尘器模型的 收尘板是很长的条形金属板,图中直线a b 为该收尘板的横截面。工作时收尘板带正电,其左侧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粉尘带负电,在电场力作用下向收尘板运动,最后落在收尘板上。若用粗黑曲线表示原来静止于P 点的带电粉尘颗粒的运动轨迹,下列4幅图中可能正确的是(忽略重力和空气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