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零件的技术要求

合集下载

第四节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第四节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其余 25
Ø
φ
M
C
φ
φ
3.2
12.5
1.6
0.4
3.2
其余
α
⑤为了简化标注方法,或者标注位置受到限制时,可以标注简化代号,
但必须在标题栏附近说明这些简化代号的意义;
B
其余 25
B
A
B
A
A
B
B
=
=
1.6
0.8 2.5
25
⑥零件上连续表面及重复要素(孔、槽、齿等)的表面和用细实线连
续的同一表面,其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只标注一次。
在图形上,有些技术要求可用文字分条注写在标题栏附近的空白处。
一、表面粗糙度
1.表面粗糙度概念
(1)表面粗糙度的意义
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后零件表面上具有的
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不平度。这种不平度,对零件耐磨损、抗疲
劳、抗腐蚀以及零件间的配合性质都有很大的影响。不平程度越大,则零
件表面性能越差;反之,表面性能越高,加工也随之困难。在保证使用要
糙度,Ra的上限值为3.2
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
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3.2


Rz3.2
3.2max
Rz3.2max
Ra
3.2
1.6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
糙度,Ra的上限值为3.2,Ra的下
限值为1.6

Rz3.2max
Rz1.6min

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
Rz的上限值为3.2

标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

φ40f7
φ40H8
K8
h7
Ø40

轴类零件的技术条件规范

轴类零件的技术条件规范

镀铬轴设计技术规范目的:为了统一镀铬轴的设计和技术要求,特制定本规范一、哥林柱1、常用材料:40Cr,其化学成分应符合GB/T3077-1999的规定;哥林柱直径上①160,采用锻件,整体调质后机械性能符合GB/T17107-1997,见下表:探伤要求见CM/HC17-2006注塑机用哥林柱检验技术规范哥林柱直径V①160,采用40Cr热轧圆钢,热处理方式:调质;机械性能符合GB/T3077-1999,参见下表2、表面处理镀硬铬厚度:dV①120时为0.03〜0.05;d上①120时为0.05〜0.07;3、杆径d的公差采用f7(镀铬后尺寸),未注表面粗糙度Ra6.3;4、形位公差见图一规定;5、两端中心孔标注见图二。

图二采用C型(带螺纹)的型式当哥林柱直径d V①120时,采用CM10L20/16.3;当哥林柱直径①120WdV①180时采用CM16L30/25.3;当d〉①180时,采用CM24L50/38;标注示例:GB/T4459.5-CM24L50/38标注说明:D二M24,L=50,D2二①38;(L为螺纹长度)6、退刀槽宽度L1参照下表直径d1与直径d和螺距P的关系参照下表7、卸载槽宽L2约为哥林柱直径的0.9倍,直径d2约为哥林柱直径的0.85~0.9倍。

8、不同截面过渡处的R1、R2值:建议取过渡处较小直径的0.2倍左右9、两端倒角应大于或等于1/2螺距10、两端螺纹(见图三)(1)普通螺纹Ml、M2公差等级采用g6,大径f6,并参照以下标准:GB/T193《普通螺纹直径与螺距系列》GB/T196《普通螺纹基本尺寸》GB/T197《普通螺纹公差与配合》GB/T197-1981内外螺纹的基本偏差(2)梯形螺纹Trl、Tr2参照以下标准:GB/T5796.1梯形基本牙型尺寸GB/T5796.2梯形直径和螺距GB/T5796.3梯形螺距基本尺寸GB/T5796.4梯形螺纹公差(3)调模端一般用梯形螺纹;当d上①125时用梯形螺纹,dV①125时用普通螺纹,但与头部螺距不能相等。

零件的技术要求一般包括

零件的技术要求一般包括

零件的技术要求一般包括
零件的技术要求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尺寸和公差要求:零件的尺寸和公差是设计中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尺寸是指零件的长度、宽度、高度等物理尺寸大小,公差是指尺寸允许误差的范围。

尺寸和公差是由设计人员根据零件的用途和制造工艺决定的,对于不同的零件有不同的要求。

2.材料要求:零件的材料要求包括材料的种类、强度、硬度、韧性、耐腐蚀性、耐磨性等方面。

材料的选择要考虑零件的用途和工作环境,以及制造成本等因素。

3.表面质量和处理要求:零件表面质量和处理要求包括表面光洁度、粗糙度、硬化、防腐蚀、涂层等方面。

表面质量和处理要求是为了保证零件的使用寿命和外观质量。

4.装配和安装要求:零件的装配和安装要求包括零件之间的配合精度、接触面的平行度和垂直度、装配顺序、拧紧扭矩等方面。

装配和安装要求是为了保证零件的功能和安全性。

5.标识和质量要求:零件的标识和质量要求包括零件的名称、编号、批次号、检测标准、质量要求等方面。

标识和质量要求是为了方便管理和控制零件的生产和
使用,保证零件的质量和安全性。

机械零件制造的技术要求

机械零件制造的技术要求

壳体类机械设备外壳类型零件的技术要求:一、外壳零件的技术要求(1)主要平面的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箱体的主要平面是装配基准,并且往往是切削时的定位基准,所以应有较高的平面度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2)孔的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箱体上的轴承支承孔本身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都要求较高,(3)主要孔和平面相互位置精度同一轴线的孔应有一定的同轴度要求,各支承孔之间也应有一定的孔距尺寸精度及平行度要求齿轮类最为基本的参数:一齿轮厚度,二齿轮模数,三齿数,四内孔直径齿轮类先用游标卡尺测得管子外径,再测出壁厚所得数字就是管子尺寸。

需要测量参数有:1、公称直径:D。

2、弯曲半径(通常标准弯头的弯曲半径是1.5*管子的外径):R。

3、壁厚即,管壁厚度:T。

测量工具通常按用途分为通用测量工具、专类测量工具和专用测量工具3类。

通用测量工具:可以测量多种类型工件的长度或角度的测量工具。

这类测量工具的品种规格最多,使用也最广泛,有量块、角度量块、多面棱体、正弦规、卡尺、千分尺、百分表(见百分表和千分表)、多齿分度台、比较仪、激光测长仪、工具显微镜、三坐标测量机等。

轴类⑴尺寸精度轴类零件的主要表面常为两类:一类是与轴承的内圈配合的外圆轴颈,即支承轴颈,用于确定轴的位置并支承轴,尺寸精度要求较高,通常为IT 5~IT7;另一类为与各类传动件配合的轴颈,即配合轴颈,其精度稍低,常为IT6~IT9。

⑵几何精度轴类零件一般是用两个轴颈支撑在轴承上,这两个轴颈称为支撑轴颈,也是轴的装配基准。

除了尺寸精度外,一般还对支撑轴颈的几何精度(圆度、圆柱度)提出要求。

对于一般精度的轴颈,几何形状误差应限制在直径公差范围内,要求高时,应在零件图样上另行规定其允许的公差值。

(3)相互位置精度包括内、外表面、重要轴面的同轴度、圆的径向跳动、重要端面对轴心线的垂直度、端面间的平行度等。

(4)表面粗糙度轴的加工表面都有粗糙度的要求,一般根据加工的可能性和经济性来确定。

零件的技术要求

零件的技术要求

零件的技术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制造行业也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

机械零件作为机械的组成部分之一,其精度、质量和可靠性直接影响机械的性能。

因此,机械零件的技术要求显得十分重要。

一、精度要求机械零件的精度是指零件的尺寸、形状和位置精度等参数的精度,在一定条件下与设计要求相比的偏差。

精度是衡量机械零件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机械零件的精度要求应符合以下标准:1、符合设计要求,灵活应变,注重以质量为导向;2、精度要求与机械设备的主要性能指标相适应;3、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制造误差,特别是加工误差;4、使用合适的检测手段和设备,对零件进行精度测量检查。

二、质量要求机械零件的质量是指零件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力学性质、表面质量等方面符合设计要求。

质量是机械零件功能和可靠性的保证,也是确保机械设备性能的重要保障。

机械零件的质量要求应符合以下标准:1、完全符合设计要求,材料应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材质选择应符合实际情况;2、零件表面不能有任何裂纹、疤痕、气泡等瑕疵;3、零件的内部和表面应进行适当的防腐处理;4、机械零件使用寿命应与机械设备的寿命要求相符。

三、可靠性要求机械零件的可靠性是指零件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能够满足设计要求,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寿命。

可靠性是机械设备工作的关键因素,也是机械零件的重要指标之一。

机械零件的可靠性要求应符合以下标准:1、零件的设计应考虑到机械设备工作的环境、负载条件等因素,确保零件的刚度、强度、耐磨损性等达到设计要求;2、零件的生产工艺和制造材料应符合标准,严格按照标准加工;3、使用适当的检测手段和设备对零件进行质量检查,确保零件质量符合要求;4、在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过程中,对零件进行适当的检查和维护,防止出现故障和损坏。

在机械零件制造的过程中,应注重零件的精度、质量和可靠性要求,生产过程中要不断加强技术的研究和改进,以创造出更好的机械零件。

因此,机械零件的技术要求非常重要,它不仅关系到整个机械设备的质量和性能,也关系到机械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CAD制图中零件图的技术要求大全

CAD制图中零件图的技术要求大全

CAD制图中零件图的技术要求大全,机械师必一般在设计机械零件时都会碰到各种问题,今天金属加工小编跟大家分享的是零件图的技术要求,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一、铸件铸件转折处应有圆角,铸件设计应有拔模斜度,铸件的设计要有利于起模,铸件的设计应合理简化,铸件的壁厚要均匀或逐渐过渡。

二、金属切削加工1.倒角、倒圆便于装配和使用安全。

2.退刀槽、越程槽在零件的台肩处,为保护加工刀具和刀具方便退出,以及装配时两零件表面能紧密接触,一般在零件上要加工出退刀槽或越程槽。

3.零件上孔的设计应有利于加工与测量。

4.避免零件的加工面在内壁上。

5.零件结构应尽量减少加工面。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一、表面粗糙度1.表面粗糙度的概念及参数(1)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是指取样长度l(用于判别具有表面粗糙度特征的一段长度)内,轮廓偏差y(表面轮廓上点至基准线的距离)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2)微观不平十点高度Rz在取样长度内5个最大轮廓峰高的平均值和5个最大轮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

(3)轮廓最大高度Ry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峰顶线和轮廓谷底线之间的距离即为Ry。

2.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意义3.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标注原则(1)同一图样上,每个表面一般只标注一次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并应注在可见轮廓线、尺寸界线、引出线或它们的延长线上。

(2)符号的尖端必须从材料的外部指向零件表面。

(3)在图样上,表面粗糙度代号中数字的大小和方向必须与图中尺寸数字的大小和方向一致。

二、极限与配合1.互换性概念在相同规格的一批零件中,不用选择,不经修配就能装在机器上,达到规定的性能要求,零件的这种性质就称为互换性。

2.尺寸与尺寸公差(1)基本尺寸:由设计确定的尺寸。

(2)实际尺寸:通过测量获得的尺寸。

(3)极限尺寸:允许零件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称为极限尺寸。

分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

(4)尺寸偏差:某一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尺寸偏差,简称偏差。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概述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概述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概述1. 引言在制造业中,零件图是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文档之一。

它包含了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以及其它重要的技术要求。

在实际生产中,对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进行准确理解和正确应用对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进行概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要求。

2. 技术要求的分类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可以分为几个主要分类,包括尺寸要求、几何要求、表面要求和材料要求。

下面将对每个分类进行详细讨论。

2.1 尺寸要求尺寸要求是零件图上最基本的技术要求。

它描述了零件的尺寸范围、公差以及相关的测量方法。

尺寸要求通常用线性尺寸或角度来表示,可以有上下限或仅有上限或下限。

尺寸要求对于保证零件的互换性和装配性非常重要。

2.2 几何要求几何要求描述了零件的形状、位置和运动要求。

它包括平面度、圆度、直线度、斜度、平行度、垂直度等几何特征的要求。

几何要求对于确保零件与其他零件的相对位置和运动的正确性非常关键。

2.3 表面要求表面要求描述了零件的表面质量、光洁度、涂层要求以及其他相关特征。

它包括粗糙度、平面度、硬度、涂层厚度等要求。

表面要求对于确保零件的耐久性、美观性和功能性非常重要。

2.4 材料要求材料要求描述了零件的材料成分、力学性能和热处理要求。

它包括材料的牌号、成分分析、材料的硬度、强度和韧性等要求。

材料要求对于确保零件的强度、耐久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3. 技术要求的标识和解读为了准确理解和应用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我们需要了解技术要求的标识和解读方法。

3.1 标识技术要求通常使用图形符号或文字进行标识。

常见的图形符号包括平面度符号、直线度符号、圆度符号等。

文字标识通常使用标准的尺寸和公差表示法,如尺寸范围的上下限、公差值等。

3.2 解读解读技术要求需要同时理解图形符号和文字标识。

对于图形符号,我们需要熟悉各种符号的含义以及其对应的要求。

对于文字标识,我们需要了解尺寸和公差的表示方法,以及其他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常见机械零部件技术要求规范总结

常见机械零部件技术要求规范总结

常见机械零部件技术要求一、机械零件常用技术要求:1、锐角倒钝、去除毛刺飞边。

2、零件去除氧化皮。

3、未注圆角半径R5。

4、未注倒角均为2×45°。

5、未注形状公差应符合GB1184-80的要求。

6、未注长度尺寸允许偏差±0.5mm。

7、零件加工表面上,不应有划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

8、精加工后的零件摆放时不得直接放在地面上,应采取必要的支撑、保护措施。

加工面不允许有锈蛀和影响性能、寿命或外观的磕碰、划伤等缺陷。

9、加工的螺纹表面不允许有黑皮、磕碰、乱扣和毛刺等缺陷。

二、铸件技术要求:1、铸件表面上不允许有冷隔、裂纹、缩孔和穿透性缺陷及严重的残缺类缺陷(如欠铸、机械损伤等)。

2、铸件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非加工表面上的浇冒口应清理与铸件表面齐平。

3、对错型、凸台铸偏等应予以修正,达到圆滑过渡,一保证外观质量。

4、铸件非加工表面上的铸字和标志应清晰可辨,位置和字体应符合图样要求。

5、铸件非加工表面的粗糙度,砂型铸造R,不大于50μm。

6、铸件应清除浇冒口、飞刺等。

非加工表面上的浇冒口残留量要铲平、磨光,达到表面质量要求。

7、铸件上的型砂、芯砂和芯骨应清除干净。

8、铸件有倾斜的部位、其尺寸公差带应沿倾斜面对称配置。

9、铸件上的型砂、芯砂、芯骨、多肉、粘沙等应铲磨平整,清理干净。

10、铸件公差带对称于毛坯铸件基本尺寸配置。

11、铸件非加工表面的皱褶,深度小于2mm,间距应大于100mm。

12、机器产品铸件的非加工表面均需喷丸处理或滚筒处理,达到清洁度Sa2 1/2级的要求。

13、经喷丸或手工除锈的待涂表面与涂底漆的时间间隔不得多于6h。

14、铸件表面应平整,浇口、毛刺、粘砂等应清除干净。

15、铸件不允许存在有损于使用的冷隔、裂纹、孔洞等铸造缺陷。

16、所有需要进行涂装的钢铁制件表面在涂漆前,必须将铁锈、氧化皮、油脂、灰尘、泥土、盐和污物等除去。

17、除锈前,先用有机溶剂、碱液、乳化剂、蒸汽等除去钢铁制件表面的油脂、污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零件的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冲压件)
1.锐边去毛刺,冲压切口粗糙度6.3.
2.冲件表面氧化处理:H.Y.或(表面镀锌钝彩:D.Zn8.DC.).
3.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92 m级.
技术要求(铸件)
1.铸件不得有气孔、夹渣、裂纹等缺陷.
2.未注明铸造斜度为1~2.5%%d.
3.铸造公差按GB6414-86 CT6.
4.未注明铸造圆角为R1~R2.
5.
5.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92 m级.
6.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96 H级.
7.去毛刺,未注倒角0.5x45%%D.
技术要求(锻件)
1.未注锻造圆角半径为R1~R
2.
2.未注锻造斜度为1~1.5%%D,锻造公差为IT15级.
3.锻件组织应致密,不得有折叠、裂纹等缺陷,并去飞边.
4.去锐边毛刺,直角处倒钝.
5.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92 m级.
6.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96 H级.
技术要求(活塞件)
1.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92 m级.
2.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96 H级.
3.去毛刺,未注倒角0.5x45%%D.
4.表面磷化处理.
技术要求(橡胶件)
1.零件表面应光洁.(模具表面粗糙度应在Ra0.4以上)
且不允许有气泡.杂技级凸凹等缺陷.
2.合模缝不允许错位,合模飞边的凸起级厚度不得大于0.02mm.
3.邵氏A型硬度65%%P5.
4.去净飞边.
技术要求(塑料件)
1.成形前材料应预热干燥.
2.成形后制件应光整不得有扭曲变形现象.
3.未注圆角为R0.5.
4.外表面应光滑,其粗糙度不大于Ra0.4.
且不得有划伤,刻痕等缺陷.
5.未注尺寸公差按GB/T 1804-92 m级.
技术要求(弹簧件)
1.旋向:左旋.
2.总圈数:no=12
3.工作圈数:no=10
4.钢丝硬度:HRC42~48.
5.表面氧化处理:H.Y.(俗称发黑)
6.单端并紧磨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