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12V转交流220V电路图
自制12v到220v蓄电池(组)均适用的充电器电路

自制12V到220V蓄电池(组)均适用的充电器电路充电电路特点:本充电器直接使用220V交流市电,通过触发电路的控制,实现其输出电压从0V起调,适合于对12V-220V的蓄电池(组)充电。
工作原理:电路工作原理见图1。
由电源电路、触发电路和主控电路三部分组成。
220V 市电经电源开关S-S'、电源变压器T1降压后,由二极管VD1-VD4组成的全波整流电路整流,变为脉动直流电源。
一路经电阻R1限流和稳压二极管DW稳压,输送约18V的梯形波同步稳压电源,作为时基集成电路NE555及其外围元件构成的无稳态振荡器RC延时环节的电源;另一路经过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1 AN7812送出12V稳定的梯形波同步稳压电源IC2的工作电源。
触发电路由IC2 NE555及R2、R3、RP、C1、C2等元件构成,振荡周期小于10ms固定不变,仅可改变输出矩形波占空比的无稳态振荡器和R4、脉冲变压器T2形成触发脉冲。
振荡器之所以采用18V和12V两路同步稳压电源,目的是增大输出矩形波的占空比,即增大触发脉冲的移相范围。
本触发电路的移相范围大于120°,调节电位器RP即可输出不同触发角的触发脉冲,从而达到控制可控硅VS导通角的目的。
实验证明,该触发电路输出的脉冲,其宽度比任何由单结晶体管构成的触发电路输出的脉冲大几倍,能够可靠地触发反电势负载和大电感负载电路中的可控硅可靠导通。
主控电路由熔断器FU、电流表和可控硅VS组成,接上待充电的电池或蓄电池(组)后,可控硅VS获得触发脉冲,就以不同脉宽的脉冲控制VS的导通角,调节RP就可以满足不同充电电流或电压不同的蓄电池(组)充电。
元器件选择与制作调试编号名称型号数量R1 金属膜电阻1K/0.5W 1R2 金属膜电阻1K 1金属膜电阻30Ω 1R3R4 金属膜电阻110Ω 1RP 多圈电位器 2.2K WXD3-13型 1C1 电解电容 2.2u/16V 1C2 涤纶电容0.01u 1C3、C4 电解电容220u/25V 2VD1-VD7 整流二极管IN4004 7VDW 稳压二极管18V/0.5W 1VS 单向可控硅10A/100V 1IC1 三端稳压AN7812 1IC2 时基电路NE555 1FU1、FU2 熔断器8A 2T1 电源变压器24V/5W 1T2 脉冲变压器自制(见表后文字) 1A 直流电流表10A 1电源变压器T1采用初级电压220V、次级电压24V、功率为5W的变压器,T2采用MX2000GL22X13型磁罐,初级L1用Φ=0.17mm高强度漆包线绕100匝,次级L2用同样线径的漆包线绕200匝。
七款升压器12v升220v电路原理图详解

七款升压器12v升220v电路原理图详解升压器12v升220v电路其实就是一个震荡电路,就是把直流电变成交流电,然后通过变压器升压变成220V,然后在输出端接上用电器即可。
12v转220v逆变器由逆变电路、逻辑控制电路、滤波电路三大部分组成,主要包括输入接口、电压启动回路、MOS开关管、PWM控制器、直流变换回路、反馈回路、LC振荡及输出回路、负载等部分。
控制电路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逆变电路完成由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功能,滤波电路用于滤除不需要的信号,逆变器的工作过程就是这样子的了。
其中逆变电路的工作还可以细化为:首先,振荡电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其次,线圈升压将不规则交流电变为方波交流电;最后,整流使得交流电经由方波变为正弦波交流电。
升压器12v升220v电路图(一)原理图如下图所示,采用了功率较大的三极管2N3055,而电阻只用了两个,且最好电阻的功率选大一点,这样电路的输出功率也会相应地增加,上图中用的是1W的400欧姆电阻,如果没有1W的也没关系,现在用到的最多的是1/4W的电阻,只要选择四个电阻并联大约是400Ω就可以了。
升压器12v升220v电路图(二)升压器12v升220v电路图(三)如下图,我们也可以清楚看到需的元件还有各个元件之间的连接情况,在电路功能上,除了变压器T1用来升压,电源V1用来供电之外,剩下的原件就是产生矩形波的电路。
在电阻选择上R1和R2一般在1.2k-4.7k之间,三极管无特别要求根据变压器的容量选择,容量大就用功率大点的;变压器可用普通控制变压器,只要有两组12V就行,我们这个原理图中选择器件为变压器0v-12V-12V,三极管用的达林顿管MJ11032,电阻4.7k,输出功率能够达到百瓦左右,也不算小了,不过变压器的功率要选大点了,否则输出功率没有那么大。
升压器12v升220v电路图(四)此逆变器主要由MOS场效应管,普通电源变压器构成。
其输出功率取决于MOS场效应管和电源变压器的功率。
直流变交流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及电路分享

直流变交流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及电路分享直流变交流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利用震荡器的原理,先将直流电变为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脉冲交流电,经隔直系统去掉直流分量,保留交变分量,再通过变换系统(升压或降压)变换,整形及稳压,就得到了符合我们需要的交流电。
利用振荡电路产生一定频率的脉动的直流电流,再用变压器将这个电流转换为需要的交流电压。
三相逆变器则同时产生互差120度相位角的三相交流电压。
逆变器有很多部分组成,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振荡器了。
最早的振荡器是电磁型的,后来发展为电子型的,从分立元件到专用集成电路,再到微电脑控制,越来越完善,逆变器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
简单直流变交流的逆变器电路该逆变器使用功率场效应晶体管作为逆变器装置。
用汽车电池供电。
因此,在输入电压为12伏直流电。
输出电压是100V的交流电。
但是,输入和输出电压不仅限于此。
您可以使用任何电压。
他们依赖于变压器使用。
波形输出为方波。
根据经验,这个电路约100W功率。
电路必须按装保险丝,因为过多的输入电流流动时,振荡器停止。
逆变器原理电路:将12V直流变成220V交流电将220V交流电转变为24V、36V、48V 都比较简单,只需要使用变压器的原理。
电磁互感,就可以获得不同的电压。
设闭合电路是一个n匝线圈,且穿过每匝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都相同,这时相当于n个单匝线圈串联而成,因此感应电动势变为根据公式可知,E就是电动势,也就是电压。
因为不变,只要铁块两端的线圈数量n不一样就可以达到变压的效果。
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只要加上二极管就可以达到需要的效果,二极管是一种具有两个电极的装置,只允许电流由单一方向流过,许多的使用是应用其整流的功能。
然后再利用变压器原理就可以将220V交流电转变成12V直流电,以及我们手机充电器的5V直流输出电压。
那么如何将12V直流转换成220V交流电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逆变器,什么是逆变器?逆变器是把直流电能(电池、蓄电瓶)转变成交流电(一般为220V,50Hz正弦波)。
12v变220v最简单方法

12v变220v最简单方法摘要:1.了解12v变220v的基本原理2.分析不同方法的优缺点3.介绍最简单的方法及操作步骤4.总结注意事项正文: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场合需要将12伏特(V)的电压转换为220伏特(V),如为家用电子产品供电、户外露营灯等。
本文将介绍一种最简单的将12v变220v的方法及操作步骤,并提供一些注意事项。
一、了解12v变220v的基本原理12v变220v的转换过程实际上是将低压直流电(12v)通过变压器转化为高压直流电(220v),然后通过整流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交流电经过降压器降压后,即可用于供电。
二、分析不同方法的优缺点1.利用家用转换器:优点是操作简单,价格便宜;缺点是转换效率较低,输出功率有限。
2.利用变压器:优点是转换效率较高,输出功率较大;缺点是设备体积较大,携带不便。
3.利用太阳能光伏板:优点是绿色环保,可持续供电;缺点是受天气影响较大,不适合长时间供电需求。
三、介绍最简单的方法及操作步骤选用家用转换器作为12v变220v的最简单方法。
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好12v电源(如汽车电池)、家用转换器和负载设备(如灯具、电器等)。
2.将12v电源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到家用转换器的输入端。
3.将家用转换器的输出端与负载设备的电源插头相连。
4.打开负载设备,观察是否正常工作。
如发现异常,检查连接线和设备是否正常。
四、总结注意事项1.确保电源和负载设备的安全,遵循设备的使用说明。
2.避免长时间使用大功率设备,以防过热损坏设备。
3.定期检查连接线和设备,确保其完好无损。
4.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异常声音、气味或温度,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检查原因。
通过以上方法,您可以简单地将12v电压转换为220v,满足日常生活用电需求。
采用TL494的直流12V转交流220V逆变器原理

采用TL494的直流12V转交流220V逆变器原理采用TL494的直流12V转交流220V逆变器原理目前所有的双端输出驱动IC中可以说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开发的TL494功能最完善、驱动能力最强其两路时序不同的输出总电流为SG3525的两倍达到400mA。
仅此一点使输出功率千瓦级及以上的开关电源、DC/DC变换器、逆变器几乎无一例外地采用TL494。
虽然TL494设计用于驱动双极型开关管然而目前绝大部分采用MOSFET开关管的设备利用外设灌流电路也广泛采用TL494。
其内部电路功能、特点及应用方法如下 A.内置RC定时电路设定频率的独立锯齿波振荡器其振荡频率fokHz1.2/RkΩ?CμF其最高振荡频率可达300kHz既能驱动双极性开关管增设灌电流通路后还能驱动MOSFET开关管。
B.内部设有比较器组成的死区时间控制电路用外加电压控制比较器的输出电平通过其输出电平使触发器翻转控制两路输出之间的死区时间。
当第4脚电平升高时死区时间增大。
C.触发器的两路输出设有控制电路使Q1、Q2既可输出双端时序不同的驱动脉冲驱动推挽开关电路和半桥开关电路同时也可输出同相序的单端驱动脉冲驱动单端开关电路。
D.内部两组完全相同的误差放大器其同相输入端均被引出芯片外因此可以自由设定其基准电压以方便用于稳压取样或利用其中一种作为过压、过流超阈值保护。
E.输出驱动电流单端达到400mA能直接驱动峰值电流达5A 的开关电路。
双端输出脉冲峰值为2×200mA加入驱动级即能驱动近千瓦的推挽式和桥式电路。
详细内容请参考本站相关文章TL494开关集成电路原理及应用介绍图采用TL494的400W直流12V转交流220V逆变器电路 TL494的各脚功能及参数如下第1、16脚为误差放大器A1、A2的同相输入端。
最高输入电压不超过VCC0.3V。
第2、15脚为误差放大器A1、A2的反相输入端。
可接入误差检出的基准电压。
第3脚为误差放大器A1、A2的输出端。
直流12V转交流220V电路图

采用TL494的直流12V转交流220V逆变器电路图采用TL494的400W直流12V转交流220V逆变器电路图目前所有的双端输出驱动IC中,可以说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开发的TL494功能最完善、驱动能力最强,其两路时序不同的输出总电流为SG3525的两倍,达到400mA。
仅此一点,使输出功率千瓦级及以上的开关电源、DC/DC变换器、逆变器,几乎无一例外地采用TL494。
虽然TL494设计用于驱动双极型开关管,然而目前绝大部分采用MOSFET开关管的设备,利用外设灌流电路,也广泛采用TL494。
其内部电路功能、特点及应用方法如下:A.内置RC定时电路设定频率的独立锯齿波振荡器,其振荡频率fo(kHz)=1.2/R(kΩ)·C (μF),其最高振荡频率可达300kHz,既能驱动双极性开关管,增设灌电流通路后,还能驱动MOSFET开关管。
B.内部设有比较器组成的死区时间控制电路,用外加电压控制比较器的输出电平,通过其输出电平使触发器翻转,控制两路输出之间的死区时间。
当第4脚电平升高时,死区时间增大。
C.触发器的两路输出设有控制电路,使Q1、Q2既可输出双端时序不同的驱动脉冲,驱动推挽开关电路和半桥开关电路,同时也可输出同相序的单端驱动脉冲,驱动单端开关电路。
D.内部两组完全相同的误差放大器,其同相输入端均被引出芯片外,因此可以自由设定其基准电压,以方便用于稳压取样,或利用其中一种作为过压、过流超阈值保护。
E.输出驱动电流单端达到400mA,能直接驱动峰值电流达5A的开关电路。
双端输出脉冲峰值为2×200mA,加入驱动级即能驱动近千瓦的推挽式和桥式电路。
详细内容请参考本站相关文章(TL494开关集成电路原理及应用介绍)图采用TL494的400W直流12V转交流220V逆变器电路TL494的各脚功能及参数如下:第1、16脚为误差放大器A1、A2的同相输入端。
最高输入电压不超过VCC+0.3V。
最常见的车载逆变器电路原理图

最常见的车载逆变器电路原理图见图1。
车载逆变器的整个电路大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每部分各采用一只TL494或KA7500芯片组成控制电路,其中第一部分电路的作用是将汽车电瓶等提供的12V直流电,通过高频PWM (脉宽调制)开关电源技术转换成30kHz-50kHz、220V左右的交流电;第二部分电路的作用则是利用桥式整流、滤波、脉宽调制及开关功率输出等技术,将30kHz~50kHz、220V左右的交流电转换成50Hz、220V的交流电。
车载逆变器电路工作原理图1电路中,由芯片IC1及其外围电路、三极管VT1、VT3、MOS功率管VT2、VT4以及变压器T1组成12V直流变换为220V/50kHz交流的逆变电路。
由芯片IC2及其外围电路、三极管VT5、VT8、MOS功率管VT6、VT7、VT9、VT10以及220V/50kHz整流、滤波电路VD5-VD8、C12等共同组成220V/50kHz高频交流电变换为220V/50Hz 工频交流电的转换电路,最后通过XAC插座输出220V /50Hz交流电供各种便携式电器使用。
图1中IC1、IC2采用了TL494CN(或KA7500C)芯片,构成车载逆变器的核心控制电路。
TL494CN是专用的双端式开关电源控制芯片,其尾缀字母CN表示芯片的封装外形为双列直插式塑封结构,工作温度范围为0℃-70℃,极限工作电源电压为7V~40V,最高工作频率为300kHz。
TL494芯片内置有5V基准源,稳压精度为5 V±5%,负载能力为10mA,并通过其14脚进行输出供外部电路使用。
TL494芯片还内置2只NPN功率输出管,可提供500mA的驱动能力。
TL494芯片的内部电路图1电路中IC1的15脚外围电路的R1、C1组成上电软启动电路。
上电时电容C1两端的电压由0V逐步升高,只有当C1两端电压达到5V以上时,才允许IC1内部的脉宽调制电路开始工作。
当电源断电后,C1通过电阻R2放电,保证下次上电时的软启动电路正常工作。
SG3524组成的500W,12V转220V逆变器电路图

SG3524组成的500W,12V转220V逆变器电路图
此电路的特点是体积小,效率高,在额定功率范围内温升很小,最大输出功率500W,若要增加功率只要增加并联功率场效应管,可以通过外接电位器进行脉宽调制。
元件选择:驱动电路是专用的脉宽调制震荡SG3524,因其外围元件少,制作简单,所有元件可以用最紧凑的搭焊方法焊在外围,这样可以缩小体积,本电路是否成功的关键是功率场效应管的选择,它的参数最好是50V 50A以上,可选用的是IRF1010,50V 75A的,7、8脚的电阻和电容决定了震荡频率。
本电路的频率是250HZ,比工频50HZ高出五倍,所以输出变压器的尺寸和绕制圈数就可以相应减少。
如果要工作在50HZ的工频可以适当增大C R的值,这样就可以配接标准的工频控制变压器,这样充电更简单,由于功率管的内部有阻伲二极管,所以只要K断开,直接在输出端输入220V的市电就可以了,整个电路可以用AB胶粘在50X60X1的铝板上。
本模块可以扩展成UPS不间断电源,在二脚外接电压比较电路,还可以稳压输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用TL494的直流12V转交流220V逆变器电路图采用TL494的400W直流12V转交流220V逆变器电路图目前所有的双端输出驱动IC中,可以说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开发的TL494功能最完善、驱动能力最强,其两路时序不同的输出总电流为SG3525的两倍,达到400mA。
仅此一点,使输出功率千瓦级及以上的开关电源、DC/DC变换器、逆变器,几乎无一例外地采用TL494。
虽然TL494设计用于驱动双极型开关管,然而目前绝大部分采用MOSFET开关管的设备,利用外设灌流电路,也广泛采用TL494。
其内部电路功能、特点及应用方法如下:A.内置RC定时电路设定频率的独立锯齿波振荡器,其振荡频率fo(kHz)=1.2/R(kΩ)·C (μF),其最高振荡频率可达300kHz,既能驱动双极性开关管,增设灌电流通路后,还能驱动MOSFET开关管。
B.内部设有比较器组成的死区时间控制电路,用外加电压控制比较器的输出电平,通过其输出电平使触发器翻转,控制两路输出之间的死区时间。
当第4脚电平升高时,死区时间增大。
C.触发器的两路输出设有控制电路,使Q1、Q2既可输出双端时序不同的驱动脉冲,驱动推挽开关电路和半桥开关电路,同时也可输出同相序的单端驱动脉冲,驱动单端开关电路。
D.内部两组完全相同的误差放大器,其同相输入端均被引出芯片外,因此可以自由设定其基准电压,以方便用于稳压取样,或利用其中一种作为过压、过流超阈值保护。
E.输出驱动电流单端达到400mA,能直接驱动峰值电流达5A的开关电路。
双端输出脉冲峰值为2×200mA,加入驱动级即能驱动近千瓦的推挽式和桥式电路。
详细内容请参考本站相关文章(TL494开关集成电路原理及应用介绍)图采用TL494的400W直流12V转交流220V逆变器电路TL494的各脚功能及参数如下:第1、16脚为误差放大器A1、A2的同相输入端。
最高输入电压不超过VCC+0.3V。
第2、15脚为误差放大器A1、A2的反相输入端。
可接入误差检出的基准电压。
第3脚为误差放大器A1、A2的输出端。
集成电路内部用于控制PWM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当A1、A2任一输出电压升高时,控制PWM比较器的输出脉宽减小。
同时,该输出端还引出端外,以便与第2、15脚间接入RC频率校正电路和直接负反馈电路,一则稳定误差放大器的增益,二则防止其高频自激。
另外,第3脚电压反比于输出脉宽,也可利用该端功能实现高电平保护。
第4脚为死区时间控制端。
当外加1V以下的电压时,死区时间与外加电压成正比。
如果电压超过1V,内部比较器将关断触发器的输出脉冲。
第5脚为锯齿波振荡器外接定时电容端,第6脚为锯齿波振荡器外接定时电阻端,一般用于驱动双极性三极管时需限制振荡频率小于40kHz。
第7脚为接地端。
第8、11脚为两路驱动放大器NPN管的集电极开路输出端。
当第8、11脚接Vcc,第9、10脚接入发射极负载电阻到地时,两路为正极***腾柱式输出,用以驱动各种推挽开关电路。
当第8、11脚接地时,两路为同相位驱动脉冲输出。
第8、11脚和9、10脚可直接并联,双端输出时最大驱动电流为2×200mA,并联运用时最大驱动电流为400mA。
第14脚为内部基准电压精密稳压电路端。
输出5V±0.25V的基准电压,最大负载电流为10mA。
用于误差检出基准电压和控制模式的控制电压。
TL494的极限参数:最高瞬间工作电压(12脚)42V,最大输出电流250mA,最高误差输入电压Vcc+0.3V,测试/环境温度≤45℃,最大允许功耗1W,最高结温150℃,使用温度范围0~70℃,保存温度-65~+150℃。
TL494的标准应用参数:Vcc(第12脚)为7~40V,Vcc1(第8脚)、Vcc2(第11脚)为40V,IC1、Ic2为200mA,RT 取值范围1.8~500kΩ,CT取值范围4700pF~10μF,最高振荡频率(fOSC)≤300kHz。
它激式变换部分采用TL494,VT1、VT2、VD3、VD4构成灌电流驱动电路,驱动两路各两只60V/30A的MOSFET开关管。
如需提高输出功率,每路可采用3~4只开关管并联应用,电路不变。
TL494在该逆变器中的应用方法如下:第1、2脚构成稳压取样、误差放大系统,正相输入端1脚输入逆变器次级取样绕组整流输出的15V直流电压,经R1、R2分压,使第1脚在逆变器正常工作时有近4.7~5.6V取样电压。
反相输入端2脚输入5V基准电压(由14脚输出)。
当输出电压降低时,1脚电压降低,误差放大器输出低电平,通过PWM电路使输出电压升高。
正常时1脚电压值为5.4V,2脚电压值为5V,3脚电压值为0.06V。
此时输出AC电压为235V(方波电压)。
第4脚外接R6、R4、C2设定死区时间。
正常电压值为0.01V。
第5、6脚外接CT、RT设定振荡器三角波频率为100Hz。
正常时5脚电压值为 1.75V,6脚电压值为3.73V。
第7脚为共地。
第8、11脚为内部驱动输出三极管集电极,第12脚为TL494前级供电端,此三端通过开关S控制TL494的启动/停止,作为逆变器的控制开关。
当S1关断时,TL494无输出脉冲,因此开关管VT4~VT6无任何电流。
S1接通时,此三脚电压值为蓄电池的正极电压。
第9、10脚为内部驱动级三极管发射极,输出两路时序不同的正脉冲。
正常时电压值为1.8V。
第13、14、15脚其中14脚输出5V 基准电压,使13脚有5V高电平,控制门电路,触发器输出两路驱动脉冲,用于推挽开关电路。
第15脚外接5V电压,构成误差放大器反相输入基准电压,以使同相输入端16脚构成高电平保护输入端。
此接法中,当第16脚输入大于5V 的高电平时,可通过稳压作用降低输出电压,或关断驱动脉冲而实现保护。
在它激逆变器中输出超压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故该电路中第16脚未用,由电阻R8接地。
该逆变器采用容量为400V A的工频变压器,铁芯采用45×60mm2的硅钢片。
初级绕组采用直径1.2mm的漆包线,两根并绕2×20匝。
次级取样绕组采用0.41mm漆包线绕36匝,中心抽头。
次级绕组按230V计算,采用0.8mm漆包线绕400匝。
开关管VT4~VT6可用60V/30A 任何型号的N沟道MOS FET管代替。
VD7可用1N400X系列普通二极管。
该电路几乎不经调试即可正常工作。
当C9正极端电压为12V时,R1可在3.6~4.7kΩ之间选择,或用10kΩ电位器调整,使输出电压为额定值。
如将此逆变器输出功率增大为近600W,为了避免初级电流过大,增大电阻性损耗,宜将蓄电池改用24V,开关管可选用VDS为100V的大电流MOS FET管。
需注意的是,宁可选用多管并联,而不选用单只IDS大于50A的开关管,其原因是:一则价格较高,二则驱动太困难。
建议选用100V/32A的2SK564,或选用三只2SK906并联应用。
同时,变压器铁芯截面需达到50cm2,按普通电源变压器计算方式算出匝数和线径,或者采用废UPS- 600中变压器代用。
如为电冰箱、电风扇供电,请勿忘记加入LC低通滤波器。
来自: /%5F%CC%CE%5F%CC%CE/blog/item/406ce64ba90ad0fd利用TL494组成的400W大功率稳压逆变器电路TL494组成的400W大功率稳压逆变器电路TL494组成的400W大功率稳压逆变器电路它激式变换部分采用TL494,VT1、VT2、VD3、VD4构成灌电流驱动电路,驱动两路各两只60V/30A的MOS FET开关管。
如需提高输出功率,每路可采用3~4只开关管并联应用,电路不变。
TL494在该逆变器中的应用方法如下:第1、2脚构成稳压取样、误差放大系统,正相输入端1脚输入逆变器次级取样绕组整流输出的15V直流电压,经R1、R2分压,使第1脚在逆变器正常工作时有近4.7~5.6V取样电压。
反相输入端2脚输入5V基准电压(由14脚输出)。
当输出电压降低时,1脚电压降低,误差放大器输出低电平,通过PWM电路使输出电压升高。
正常时1脚电压值为5.4V,2脚电压值为5V,3脚电压值为0.06V。
此时输出AC电压为235V(方波电压)。
第4脚外接R6、R4、C2设定死区时间。
正常电压值为0.01V。
第5、6脚外接CT、RT设定振荡器三角波频率为100Hz。
正常时5脚电压值为1.75V,6脚电压值为3.73V。
第7脚为共地。
第8、11脚为内部驱动输出三极管集电极,第12脚为TL494前级供电端,此三端通过开关S控制TL494的启动/停止,作为逆变器的控制开关。
当S1关断时,TL494无输出脉冲,因此开关管VT4~VT6无任何电流。
S1接通时,此三脚电压值为蓄电池的正极电压。
第9、10脚为内部驱动级三极管发射极,输出两路时序不同的正脉冲。
正常时电压值为1.8V。
第13、14、15脚其中14脚输出5V基准电压,使13脚有5V高电平,控制门电路,触发器输出两路驱动脉冲,用于推挽开关电路。
第15脚外接5V电压,构成误差放大器反相输入基准电压,以使同相输入端16脚构成高电平保护输入端。
此接法中,当第16脚输入大于5V的高电平时,可通过稳压作用降低输出电压,或关断驱动脉冲而实现保护。
在它激逆变器中输出超压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故该电路中第16脚未用,由电阻R8接地。
该逆变器采用容量为400V A的工频变压器,铁芯采用45×60mm2的硅钢片。
初级绕组采用直径1.2mm的漆包线,两根并绕2×20匝。
次级取样绕组采用0.41mm漆包线绕36匝,中心抽头。
次级绕组按230V计算,采用0.8mm漆包线绕400匝。
开关管VT4~VT6可用60V/30A任何型号的N沟道MOS FET管代替。
VD7可用1N400X系列普通二极管。
该电路几乎不经调试即可正常工作。
当C9正极端电压为12V时,R1可在3.6~4.7kΩ之间选择,或用10kΩ电位器调整,使输出电压为额定值。
如将此逆变器输出功率增大为近600W,为了避免初级电流过大,增大电阻性损耗,宜将蓄电池改用24V,开关管可选用VDS为100V 的大电流MOS FET管。
需注意的是,宁可选用多管并联,而不选用单只IDS大于50A的开关管,其原因是:一则价格较高,二则驱动太困难。
建议选用100V/32A的2SK564,或选用三只2SK906并联应用。
同时,变压器铁芯截面需达到50cm2,按普通电源变压器计算方式算出匝数和线径,或者采用废UPS-600中变压器代用。
如为电冰箱、电风扇供电,请勿忘记加入LC低通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