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本地传输网络建设指导意见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P 承
1 6
务、IP互联网专线等业务,

9


2、“分组传送网”承载以基站回传、
核 心
移动核心网


聚 层
M S T
P


缘 接
送 网 络 其它

接入

方式
W D
集团客户为主的电信级业务。
IP
M /

3、IPTV业务承载有待进一步研究,

城 域
O T

近期IPTV业务由“IP城域网”承载
组 传

N 网
8
3、本地网络传送技术
WDM/OTN
1. WDM技术正在向大容量、长距离和OTN方向发展。 2. 40G WDM已经规模应用,100G WDM即将商用,集团公司拟在2012年
上半年进行100G WDM技术研究性测试,研究技术和设备成熟情况。 3. OTN光层上传输性能(速率、传输距离等)与传统WDM无差异 4. OTN标准体系已经完善 5. 国内三大运营商均通过全面的OTN测试,认为OTN电交叉连接设备技术
中国联通2012年 本地传输网络建设指导意见
2012年2月
目录
1 目标网络架构 2 业务需求分析 3 本地传输网络技术 4 本地传输网络建设策略 5 分组传送网建设要求
2
1、本地承载与传送网络目标架构
长途传送网络
“两张网”的网络架构, “IP城域网”+“分组传送网”
1、 “IP城域网”承载普通互联网业
已经成熟。 6. OTN电交叉连接设备的容量、功能和性能可以满足中国联通本地网和省
内干线网的应用需求,具备规模商用的技术和市场条件。 7. OTN光交叉连接设备功能完善,但在系统损伤管理和优化、OSNR与BER
性能管理、维护管理等方面还不完善。 集团公司计划通过试验网进一步 研究 8. 基于OTN的智能控制技术在功能、网络规划和优化工具上还有待进一步 完善。
10
3、本地网络传送技术
分组传送技术-技术分析
项目 技术基础 标准特点
网络功能
业务提供
功能融合
PTN
IPRAN
MPLS-TP
IP/MPLS
传统MPLS的传送功能扩展协议(没有路 由和转发功能),其数据平面是MPLS整 个协议族的子集,控制平面可选
9
3、本地网络传送技术
MSTP
1. MSTP 技术在带宽、业务接入、汇聚和收敛、QoS 机制、业务隔离、网 络安全、运行维护等方面,可承担3G HSPA阶段以及HSPA+初期移动数 据业务的传送。
2. 中国联通已建大规模MSTP网,接入基站20多万个。从现有网络的实际 流量监控来看,在相当长时期内,MSTP技术仍可作为2G、3G HSPA移 动回传的综合接入手段。
驻 共存。
地 网
3
1、本地承载与传送网络目标架构
一Biblioteka Baidu分组网的目标
1. 网络层次清晰化:目标网络核心汇聚层设备应同时支持传统IP/MPLS和MPLS-TP 双栈协议,实现动态三层和各种业务的高效承载与传送,边缘接入层可灵活采 用二层或三层设备,实现经济、可靠的高带宽业务接入和传送。
2. 网络结构扁平化:统一采用IP/MPLS技术构建“分组传送网”核心汇聚层,承载电 信级业务。
3. 可靠的网络保护和维护管理:满足各种业务承载的性能需求。在同一网管系统 下实现从接入到核心层端到端的网络管理,提供图形化网管功能。
二、WDM/OTN传送网络的目标:
1. 传送网络宽带化:采用OTN构建核心汇聚层,及部分边缘层的高速智能网络。 2. 传送网络智能化:采用GMPLS构建统一的控制平面,增强网络调度与保护。
2
1
26
12
S333
2
1
40
18
S444
2
1
53
24
O1(中配置)
2
O1(低配置)
2
室分信源O1
4
1
5
3
室分信源O2
6
1
10
6
室分信源 S111/S11
6
1
15
8
室分信源 S222/S22
7
1
30
15
1、HSPA+基站,FE流量:
峰值21M、均值15M计
2、分组方式承载的FE电 路,按均值配置CIR,峰值 配置PIR

4、现有MSTP网:移动基站TDM业


务、MSTP大客户,及带宽需求不大






的业务节点的综合传送。MSTP网络
入 网
应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充分挖潜,

并与分组传送网络各有分工、长期
综合 接入
2G基站 3G基站 LTE基站 TDM专线 L2专线 L3专线 软交换 IPTV WiFi热点 固定宽带
3、MSTP承载的FE电路, 为控制MSTP建设规模,在 未启用收敛的区域,流量 均值。各省应做好流量监 测工作,对于业务量大的 特殊站型,及时调整带宽 配置,保证带宽的合理分 配。
注:本期分组区域内基站 的带宽配置。
7
目录
1 目标网络架构 2 业务需求分析 3 本地传输网络技术 4 本地传输网络建设策略 5 分组传送网建设要求
三、现有MSTP网
1. 主要定位于移动基站的TDM业务、MSTP大客户、业务量较小节点的综合传送。 应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充分挖潜,并与分组传送网络各有分工、长期共存。
4
目录
1 目标网络架构 2 业务需求分析 3 本地传输网络技术 4 本地传输网络建设策略 5 分组传送网建设要求
5
2、业务需求分析
6
2、业务需求分析
单基站Iub(HSPA)
3G基站类型
E1(个) FE端口
FE流量(峰 值Mbps)
FE流量(均 值Mbps)
S111(高配置) 2
1
15
6
S111(中配置) 1
1
10
5
S111(低配置) 1
1
8
4
S11(高配置) 1
1
10
4
S11(中配置) 1
1
7
3
S11(低配置) 1
1
5
2
S222
根据业务服务质量要求、对承载传送网络的要求、流量特点分类: (各类业务的承载分析详见WORD文档)
固定宽带业务(含集团客户的互联网专线接入)。 业务特点:流量大、突发性强、控制难度大; 普通互联网业务 质量:无明确质量要求,均为尽力而为业务; 承载网络要求高度开放性
电信级业务
移动回传、固定语音、集团客户专线等业务。 业务特点:流量模型相对稳定,便于控制; 主要是运营商网内业务或集团客户业务,安全可控; 有严格的质量要求; 承载网络的封闭性要求强
3. 应充分使用MSTP技术具备的LCAS动态带宽调整、带宽收敛等功能,并 通过网络优化实现现有MSTP网络的充分挖潜。
4. 现有的MSTP技术在高带宽供给、三层网络功能提供等方面已经不能适 应面对业务IP化和宽带化的发展趋势,近期随着3G基站向HSPA+的大范 围升级,部分密集城区的MSTP网络难以满足移动回传新增的带宽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