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全切术术中问题及护理要点

合集下载

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术护理常规 (2)

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术护理常规 (2)

二十七、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术护理常规膀胱癌是临床泌尿系统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当浸润深度达到膀胱肌层或以上,称之为浸润性膀胱癌,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已成为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首选方式,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一、【观察要点】1.血尿2.贫血3.膀胱刺激症:有尿频、尿急、尿痛。

4.排尿困难、尿潴留5.膀胱癌转移:下肢浮肿,盆腔肿块,骨痛、腹痛、消瘦。

二、【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按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常规的术前护理。

2.肠道准备:术前3天常规口服肠道抗菌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术前 3 天进少渣半流质饮食,术前1~2天改无渣流质饮食;术晨遵医嘱留置胃管。

3.造口定位:通畅回肠造口位于右下腹部,便于患者自我护理。

(二)术后护理1.体位:根据麻醉方式选择相应麻醉护理常规:全麻尚未完全清醒者,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清醒后予半卧位,床头摇高30°。

2.手术交接:根据手术转运交接单交接患者,了解手术方式、术中处理、术中出血量、输液量、尿量及用药、皮肤等情况。

3.生命体征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持续心电监护及吸氧,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医师。

4.活动:根据患者病情,术后第1天半卧位为主,活动四肢,增加床上活动;术后第2天,半卧位为主,在搀扶下适当床边活动;卧床期间鼓励患者在床上行踝泵运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5.各引流管的护理:手术后留置胃肠减压管、盆腔引流管,回肠代膀胱造口连接引流袋,回肠代膀胱造口内置入的2根输尿管导管,各管路标记清楚,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这是手术后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护理措施。

5.1胃肠减压:留置胃管期间,每天护理口腔两次,准确记录引流液性质、量以及颜色,肛门排气后拔除,指导进食流质饮食,以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在进食过程中注意观察腹部情况,有无腹胀、呕吐的发生。

在进食过程中若患者出现腹胀或呕吐,应嘱咐患者减少进食量及延长进食间隔时间,并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全膀胱切除术后的护理体会

全膀胱切除术后的护理体会

全膀胱切除术后的护理体会
全膀胱切除术后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建议和体会:
1. 术后康复时间长:全膀胱切除术是一项大型手术,术后需要适应新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方式。

康复时间可能比预期更长,需要患者和家人的耐心和支持。

2. 尿液管理:全膀胱切除术后,由于没有膀胱,患者需要使用尿液收集袋或者进行肠袋术。

在使用这些器械时,需要保持清洁并定期更换。

3. 注意饮食和液体摄入:术后饮食一般需要进行调整。

医生会根据个人情况给出饮食建议,要遵守医生的指导来保持身体健康。

4. 保持皮肤清洁和防感染:由于术后创口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全愈合,需要保持伤口的干燥和清洁以预防感染。

定期更换敷料并注意观察创口情况。

5. 生活方式的改变:全膀胱切除术会对患者的生活方式产生较大影响,需要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如尿液管理、饮食调整等。

有时候可能需要寻求专业的康复训练和辅助设备帮助适应新的生活。

个人的体会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需要尽量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与专业医护人员的良好沟通。

通过积极的康复措施和恢复训练,患者可以逐渐适应新的生活,并提高生活质量。

与家
人和朋友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他们的关心和理解会给予患者很大的鼓励和支持。

腹腔镜下膀胱癌全切术的病房护理

腹腔镜下膀胱癌全切术的病房护理

腹腔镜下膀胱癌全切术的病房护理一、病房环境准备1. 病房应保持干净、整洁,温度控制在22-24℃,湿度在50%-60%。

2. 准备床单位,床铺平整、舒适,床头挂有“手术床”标识。

3. 床旁备有床旁桌、床旁椅、呼叫器、心电监护仪、吸氧装置等。

4. 保持病房安静,减少探视,确保患者充分休息。

二、患者护理1. 术后患者应平卧,头偏向一侧,待麻醉清醒后改为半卧位。

2.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每30分钟测量一次,直至生命体征稳定。

3. 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如有无意识模糊、躁动等,及时报告医生。

4. 观察伤口情况,如有无红肿、疼痛、渗液等,及时更换敷料。

5. 保持尿管通畅,观察尿量、尿色,记录每小时尿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6. 术后早期给予患者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逐渐增加摄入量。

7. 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三、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1. 出血:观察伤口有无出血,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 感染:观察患者体温,有无咳嗽、咳痰、尿频、尿急等症状,及时给予抗感染治疗。

3. 尿路梗阻:观察尿量、尿色,如有无尿痛、排尿困难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

4. 尿漏:观察伤口有无尿液渗出,及时更换敷料,避免感染。

四、健康教育1.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手术过程、术后注意事项及康复过程,提高患者依从性。

2. 告知患者术后饮食调理,加强营养,促进伤口愈合。

3. 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锻炼,逐渐增加活动量。

4. 强调定期复查的重要性,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五、病房安全管理1. 确保病房内设施完好,无障碍物,保持通道畅通。

2. 加强病房巡视,防止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

3. 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4. 建立应急预案,确保突发事件能及时妥善处理。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护理措施请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调整。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护理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护理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护理前言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Radical Cystectomy with Ileal Conduit)是一种常见的膀胱癌手术方式,一般需要在手术后留置尿管和引流管,因此术后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手术的术后护理相关知识。

术后病情观察疼痛由于手术切口较大,疼痛是患者普遍面临的问题。

对于患者的疼痛,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并做好镇痛措施。

常用药物包括可待因、吗啡等。

呼吸手术后患者的呼吸可能会受到影响,如果患者出现氧饱和度下降、呼吸频率增快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引流术后需要在膀胱和肠道之间造口,留置尿管和引流管,用于排除尿液和肠液。

在管路留置期间,护理人员需要监测排液量、排液性质,及时发现排液异常。

外伤手术后的外伤包括手术伤口和留置管路的创口,需要对疮口进行妥善护理,避免感染。

护理措施翻身手术后需多次翻身,以避免出现压疮、肺炎等并发症。

在翻身过程中,患者需要有专人帮助,同时要做好相关防护措施,避免疼痛加重或创口出血等并发症。

营养手术后患者需要合理的营养补充,以促进身体的恢复。

饮食方面,可以进行高蛋白、低脂、低纤维的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如果出现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应及时调整饮食。

疼痛手术后的疼痛需要及时缓解,常用的方法包括镇痛药物、热敷、按摩等。

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疼痛管理。

留置管道护理术后患者需要长期留置尿管和引流管,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尿管护理:尿管出口周围需要进行清洁,注意避免尿管的牵拉和移位。

当尿液排出量下降或停止,建议及时进行尿管通畅操作,以保证排尿通畅。

2.引流管护理:定时更换引流袋,观察排液量和排液性质是否正常。

避免拉扯并及时发现管口渗漏现象。

对于留置引流管的患者,还需要注意预防肠梗阻和穿孔等并发症。

总结通过合理的术后护理,可以有效预防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并发症并提高治愈率。

全膀胱切除围手术期护理

全膀胱切除围手术期护理

全膀胱切除围手术期护理膀胱癌是泌尿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50~70岁的男性[1],近几年有年龄缩小趋势,男女比例4∶1 临床表现主要以无痛间歇肉眼性血尿,膀胱刺激症状,排尿困难等。

我科于2014年1月13日对1例膀胱癌患者进行了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1岁,因反复尿频、尿急2年余,解肉眼血尿3个月,于2014年1月9入院,术前行膀胱镜检查明确肿瘤部位并进行组织活检,术前活检及术后病理诊断均为高级别非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于2014年1年13日行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

2 术前护理2.1心理护理由于在手术中会对患者的尿流进行改道,很多患者因为害怕长期使用集尿袋,影响自身形象,因此产生排斥。

所以,首先要使患者明白选择手术在治疗方案中的重要地位,让患者了解手术对自己的影响,了解只要控制的好,也可与一般人无异,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家属的解释,指导家属多关心、体贴、安慰患者,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在患者身边,陪患者慢慢接受治疗方法,使患者处于最佳心理状态,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2.2全身准备术前应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详细了解病情,有无重要脏器的病理性改变,常规各项生命体征、各项检查,如血、尿、粪常规,心、肝、肾功能,凝血、免疫、传染病,静脉肾盂造影、CT、心电图、膀胱镜检查等,对年老体弱、尿血时间长并且伴有贫血的患者应嘱患者进食些补血的食物,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输血,纠正贫血。

并备血以供术中使用[2]。

2.3饮食改善患者全身营养状况,应该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改善良好的营养状态,以增加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提高机体抵抗力。

鼓励患者多饮水可稀释尿液,可起到冲洗尿路的作用。

2.4肠道准备因术中用回肠代膀胱,所以必须保证肠管清洁,避免在手术中污染腹腔,以减少切口感染和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

严格按肠道手术要求,术前3d晚睡前及术晨给予清洁灌肠之后在给予甲硝唑保留灌肠,同时术前3d 口服甲硝唑。

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的护理常规

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的护理常规

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了解患者的年龄、职业、生活环境等及有无吸烟史。

2、评估患者是否有过血尿史,有无腰、腹部和膀胱手术创伤史。

3、评估患者肉眼血尿的时间、程度、排尿形态及有无尿路刺激症状。

4、评估患者的情绪及心理反应,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

5、了解女性患者是否在月经期。

二、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协助完成各种检查,严格掌握适应症。

2、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护理进展,消除患者对癌症的恐惧,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3、药物准备:术前1周口服肠道抗菌素,甲硝唑0.4克,Tid,以抑制肠道细菌;静脉补液,术前3天开始补充水、电解质。

4、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

木前3天进少渣饮食,术前2天全流饮食,术前1天禁食,术前禁水4小时。

5、术前晚及术晨行清洁灌肠或口服泻药。

6、作好术前皮肤准备,术前留置胃管、尿管。

(二)术后护理1、体位与活动:术毕去枕平卧6小时,术后第1日取半卧位,利于引流。

指导床上适度活动,利于肠功能恢复,预防压疮及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的发生、。

术后第2日可由半卧位、坐位逐步过渡到下床活动,预防肠粘连的发生。

2、饮食护理:术后禁食水,肠功能恢复后拔除胃管,指导患者从全流、半流逐步过渡到普食。

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清淡饮食,少食多餐,指导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3、病情观察:(1)行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意识状态及生命体征的变化,给予氧气吸入。

(2)伤口护理:观察切口有无出血及漏尿情况,敷料渗湿及时更换。

(3)引流管的护理:术毕留置双侧输尿管支架管、腹膜后引流管,各标识清晰,保持通畅,妥善固定,严密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量。

(4)疼痛护理:动态评估患者疼痛情况,转移和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必要时根据医嘱合理使用止痛药物并评估效果。

4、造口护理:观察造口肠管或输尿管血供情况,造口处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造口周围皮肤酌情涂氧化锌软膏保护。

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术护理常规

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术护理常规

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术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造口皮肤颜色,观察有无坏死2.引流是否通畅及引流液颜色、性质及量3.术区有无渗血、渗液4.患者有无腹胀、腹痛【护理措施】1 术前准备1.1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向患者讲解手术方式,效果及术后的生活质量,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2营养支持:指导患者进食易消化,高蛋白,营养丰富的饮食,体质弱的患者,给予静脉补液并输血,以改善全身状况。

1.3肠道准备:术前3日进少渣半流质饮食,术前1-2日进无渣流质饮食,口服甲硝唑片0.2g,3次/d,术前一天禁食,术前晚及术晨清洁灌肠。

术晨留置胃管。

1.4其他:术前系统检查心、肝、肺、肾功能,并备皮、备血。

吸烟患者劝其戒烟,预防肺部感染。

2术后观察及护理2.1密切观察病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与尿量的变化,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改半卧位利于伤口引流及尿液引流。

观察腹部有无渗血、渗液情况,及时处理。

2.2饮食护理:术后7-9天左右开始进食少量流食。

当天无腹胀、腹痛时循序渐进半流食,继而少量多餐进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2.3加强基础护理:术后协助翻身,预防褥疮。

协助指导四肢活动,预防血栓发生。

鼓励患者深呼吸、拍背、雾化,预防肺部感染。

2.4各引流管的护理2.4.1双侧输尿管支架管的护理:严密观察引流管引流液量、颜色、性质,如有血块堵塞,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抽吸,或生理盐水少量冲洗。

如无异常,术后2周左右拔管。

2.4.2留置导尿管的护理:需妥善固定,及时挤压,保持通畅。

术后14-20天经逆行造影检查无漏尿和输尿管无反流现象即可拔管。

2.4.3耻骨后引流管的护理:妥善固定,勤挤捏,保持引流通畅,防止耻骨后感染及促进伤口愈合。

引流液少于20ML/1d时可拔出引流管,通常在术后1周。

2.5造口的观察及护理2.5.1造口的观察:造口黏膜红润有光泽,直径2.3Cm,略高于皮肤1.5-2CM,必要时涂氧化锌软膏。

如造口黏膜大量出血或变为紫黑色,应警惕造口缺血坏死,及时汇报医生。

全膀胱切除护理注意事项

全膀胱切除护理注意事项

全膀胱切除护理注意事项全膀胱切除是一种重要的手术,对于患有膀胱癌或其他疾病的患者来说是一种必要的治疗手段。

术后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我们在护理过程中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在手术后的恢复期间,患者需要注意休息,以便于自身的康复和愈合。

需要把患者放置在一个舒适的床上,并保持室内的温度适宜。

同时,需要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需要保持室内的清洁卫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床上用品和洗漱用品,增强患者的个人卫生习惯。

其次,患者需要注意饮食,特别是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选择易于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

在术后的几天里,需要给予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软食和普通饮食。

患者需要养成吃饭慢、咀嚼细和小口嚼食的习惯,以减少肠胃负担。

另外,在饮食方面还需要注意避免食用刺激性或难于消化的食物,例如油腻、辛辣、烟、酒等。

第三,术后的护理需要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的尿量、尿液的颜色和气味。

由于患者已经进行了膀胱切除手术,无法正常排泄尿液,需要采用人造尿袋进行排泄。

患者需要经常检查人造尿袋,并注意更换尿袋的时间。

洗手操作也非常重要,需要采用稀释的消毒剂清洗尿袋和患者周围的皮肤,防止感染的发生。

最后,患者需要积极参与身体锻炼,促进身体恢复和康复。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适当的运动计划。

运动不仅有助于恢复身体机能,还可以缓解疼痛,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在运动之前,需要确保患者已经充分休息,运动时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和血压。

总之,对于全膀胱切除手术的护理需要我们注重细节,特别是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环境,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饮食、人造尿袋和身体锻炼等方面,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和服务。

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患者尽早康复,回归正常的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中问题:
1.注意术中出血在处理两侧膀胱侧后韧带时一定要分次切断,并贯穿结扎,以防滑脱而出血。

在游离前列腺两侧韧带及耻骨前列腺韧带时易致静脉丛出血,应做到边结扎、边切断。

如遇出血、结扎止血困难时可用电凝止血。

若仍不能控制出血时,可选用纱布填塞止血,并加速输血,以防出血性休克。

然后,迅速切断后尿道、切除膀胱,以利暴露,予以止血,并可经尿道放入气囊导尿管,充气后牵引以压迫止血。

2.分离膀胱时切勿穿破膀胱,以免膀胱内尿液及癌细胞污染手术野,导致盆腔感染及癌细胞的种植转移。

3.在游离前列腺、精囊与直肠时应在狄农维利埃(Denonvillier)筋膜之前游离,切勿进入该筋膜之后,以免损伤直肠。

如有直肠损伤,则当即彻底冲洗创口,用2-0可吸收线做横行全层及浆肌层两层缝合修补。

已作肠道准备者,不需作结肠造口,但应加强术后抗生素应用,以防感染发生,并延迟进食时间。

最好将橡皮管引流从会阴部引出,以利引流。

4.膀胱全切后行尿流改道时,两输尿管内应放置支架管,以防输尿管与肠道吻合口处出血后血凝块堵塞吻合口导致无尿。

术中配合;麻醉成功后,取平卧位,消毒铺单,留置导尿。

脐上2cm做切口,穿入10mm曲卡,接气腹管,充气腹,放入腹腔镜镜头,监视下于下腹部穿入一个12mm曲卡和三个5mm 曲卡作为操作通道于髂血管表面切开盆底筋膜,沿血管表面行淋巴清扫,清扫范围近端至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外侧至生殖股神经,内侧至髂内静脉及闭孔神经,清扫淋巴结按部位分别送病检,清扫过程中游离双侧输尿管,于膀胱入口近端分别将之离断,切开膀胱子宫陷凹处腹膜,沿膀胱后壁游离至膀胱颈,保留子宫及阴道。

离断子宫圆韧带及双侧膀胱侧韧带,距尿道内口0.5cm处离断膀胱颈,将膀胱完整切除。

距回盲部20cm处取末端回肠约40cm作为新膀胱用,于截取肠袢两端分别以45mm直线切割吻合器离断肠管及部分肠系膜,将肠管两断端重叠10cm,于肠系膜对侧肠壁作1cm切口后分别放入切割吻合器作侧侧吻合,再以45cm切割吻合器将切口闭合恢复肠管连续性。

游离肠袢取最低点作直径2cm切口,3-0薇乔线锁边缝合一周,以2-0贝朗缝线连续吻合后尿道及肠袢切口。

于肠袢系膜对侧肠壁切开全层,保留近端10cm肠管作为输出袢。

3-0薇乔线连续缝合内侧切缘形成新膀胱后壁,双侧输尿管末端剖开1cm,于新膀胱输入袢肠壁作切口,5-0泰克薇乔线2定点端侧连续吻合输尿管与新膀胱壁,吻合完毕前分别置入7号单J管一根,新膀胱内置入20号三腔尿管一根,以3-0薇乔线连续缝合新膀胱外侧切缘使新膀胱成形。

4.查有无活动性出血,盆底置引流管一根,脐上曲卡延长切口3cm,将1000mm盐水袋剪成标本袋放入腹腔,取出标本。

护理体会:
1.熟悉手术步骤,主动配合手术,此手术所用的器械较多,术中应将器械放置好,看管好,传递到位,防止器械掉地污染影响手术的进展。

术中及时将超刀等器械上残留的组织及血痂及时清理干净,不要影响器械的使用,影响使用效果。

2.术前将手术所需要的器械,敷料,仪器等用物备齐,并检查其性能,使其处于功能状态,以达到在手术配合中忙而不乱,井然有序。

3.手术体位尽可能舒适,并固定牢固,防治神经损伤,压疮的发生,尤其注意要上好肩托,防止病人在术中头低位时发生滑落,电极板粘好,防止灼伤。

4.因术中常需将小纱布塞入腹腔止血,故术前及关闭切口前后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应共同清点纱布,缝针等用物,并作好记录,书中密切注意手术进程,及时供应手术物品,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5.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注意CO分压,观察CO吸收情况,手术结束时注意放出体内残留的CO气体,防止高碳酸血症,酸中毒的发生。

6.术中应密切观察病人头低脚高的体位情况,防止意外发生,此手术时间较长,头低的角度不应太大,手术结束后立即将床摇平,防止病人脑充血。

7.手术结束后腔镜器械认真清洗,将器械拆开分解后清洗干净,管腔内勿留血痂腹腔镜镜头及超刀线手柄处切勿摩擦碰撞,保护好,清洗镜头是不要摩擦镜面,轻轻擦拭。

8.手术结束,光源线应盘曲成自然弧度妥善放置,不可将其弯折成角,以免造成光导纤维断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