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马有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

合集下载

关于马的历史人物或历史故事

关于马的历史人物或历史故事

关于马的历史人物或历史故事
马是中国历史上扮演重要角色的动物之一,与许多历史人物和故事有着密切的关联。

以下是几个关于马的历史人物和故事:
1. 英勇善战的骑兵将领——赵云
赵云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将领,以勇猛善战而闻名。

关于他与马的故事中,最为著名的是在长坂坡战役时,他骑着一匹千里马和数百名骑兵突袭曹军,大败曹操。

这次胜利使他声名大噪,成为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之一。

2. 英雄孟获的驭马技巧
孟获是三国时期南蛮族的首领,他精通驭马技巧,被誉为“獠狭瑰宝”。

据史书记载,他能够驾驭野马,纵横驰骋于山岭之间,即使是最凶猛的野马也能够被他驯服。

这使得他在当时的战场上具备极大的优势,给敌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3. 古代诗人杜甫对流亡的马的歌咏
唐朝诗人杜甫在其诗作中常常描绘马的形象,并以此寄托自己对流亡生活的感慨与思考。

他以马为隐喻,表达了对时势变迁的感叹以及自己的命运之苦。

其中,著名的诗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将马作为象征,表达了他对现实困境的反思。

4. 唐代赛马盛会——长乐坡
在唐朝时期,长乐坡是一个受到隋唐皇族青睐的赛马场所,各种马匹无数。

盛会之时,天子亲临现场观看比赛,乐队奏乐,百姓簇拥。

这个赛马盛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事,更是展示社会阶级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这些历史人物和故事中的马,是中国历史中的符号和象征,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中对马的重视和喜爱之情。

有关马的典故

有关马的典故

有关马的典故马作为一种高贵、威武的动物,自古以来在人类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无论是在历史、文学还是宗教中,马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孕育出许多有关马的典故。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个与马有关的典故。

一、关羽刮骨疗伤此典故源自中国古代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

东汉末年,曹操割须弃袍,携数万大军洗劫西川,刘备大军派关羽担任荆州的前线指挥官,抵御曹操的进攻。

然而关羽在战事过程中被困在樊城,并且粮草被断,士兵们饥饿不堪。

关羽虽然是身经百战的大将,但面对危机时,并不是奋勇作战,而是刮下自己的皮肉,用来养活士兵。

最后,关羽率军突围,成功逃出生天。

这个典故中的马,象征着力量和生命的重要资源。

关羽将自己的皮肉拿出来喂马,表现出他对于士兵的深爱和忠诚。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面对困难和逆境时,我们应该保持乐观和勇敢的精神,用自己有限的资源来帮助他人。

二、归去来兮不易驾马容易这是中国古代文学家屈原的《离骚》中的诗句。

这首诗描绘了屈原被贬至荆蛮之地,离愁别绪的心情。

其中的“归去来兮不易驾马容易”一句,形象地比喻了回到故乡的艰辛。

驾马容易,指的是掌握马驭术技能并不困难。

但是,要回到故乡却非常困难。

这句诗意味着要想重返故乡,不仅需要面对诸多艰难险阻,还需要超越自身的能力。

这也告诉人们,实现梦想和目标并非易事,需要付出努力和奋斗。

三、赤兔马赤兔马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马,属于三国时期的吕布所有。

在古代军事考古学中,赤兔马被誉为“千里骏马”,具有极高的战斗能力和速度。

在《三国演义》中,赤兔马的骏马之姿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它被视为吕布的瑰宝,象征着力量和荣耀。

相关的典故还包括,在与董卓作战时,吕布披挂上阵,手持方天画戟,骑着赤兔马,威风凛凛,一时无敌。

这个典故表达了马的速度和战斗能力对于战争的重要性。

四、波斯美女共和后的马在波斯历史上,马一直被视为贵族和统治者的象征,在社会经济和军事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据历史记载,波斯的公主们会在选婚之前,参加一个仪式,即共和。

关于马的历史故事或寓言故事

关于马的历史故事或寓言故事

关于马的历史故事或寓言故事英文版Horses have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human history for thousands of years. They have been used for transportation, agriculture, warfare, and even as companions. The bond between humans and horses is a special one, filled with loyalty, trust, and mutual respect.One famous historical story involving horses is the tale of Alexander the Great and his horse Bucephalus. According to legend, Bucephalus was a magnificent black stallion that no one could tame. When Alexander was just a young boy, he saw the horse and was determined to ride him. Despite the warnings of others, Alexander approached Bucephalus and whispered soothing words in his ear. The horse calmed down and allowed Alexander to mount him, marking the beginning of a legendary partnership.Another famous story is the fable of the Trojan Horse. In Greek mythology, the Greeks used a giant wooden horse as a decoy to enter the city of Troy and win the Trojan War. The clever tactic of hiding soldiers inside the horse allowed the Greeks to surprise the Trojans and achieve victory.Throughout history, horses have been revered for their strength, speed, and beauty. They have inspired countless stories, poems, and works of art. The bond between humans and horses is a timeless one, symbolizing the power of partnership and trust.中文版马已经在人类历史上扮演了数千年的重要角色。

田忌赛马历史故事及启示

田忌赛马历史故事及启示
《田忌赛马》是我们小学的时候就读到的一篇著名的文章,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故事。这个故事还要从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膑,被同门师兄弟庞涓陷害,受了酷刑成为了残疾人,但是他没有气馁,立志要报仇。
田忌赛马
他听说齐国的齐威王礼贤下士、善于纳谏,于是就偷偷说服齐国的使者,带他去齐国。当时齐威王有个宠信的将军叫田忌,很喜欢和齐威王赛马,可是他的马比不上国王的马,的机会,于是他找到田忌,让他用千金大赌跟齐威王赛马,保证能赢,田忌生气地说,你也要挖苦我吗,孙膑说我怎么敢戏弄将军呢,我看到将军的马比大王的马的资质其实差不多,但是您每次都是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这样下去当然都是输啊。为什么不用您的上等马对大王的中等马、用您的中等马对大王的下等马,然后用您的下等马对大王的上等马,这样虽然输了一局,但是比赛是三局两胜的,最后您肯定能赢啊。
田忌不仅在军事上才华出众,打过很多胜仗,同时也是一个知人善任,善于发现人才,推举人才的伯乐。他在赛马的过程中发现了孙膑这个军师。原来孙膑在魏国受到庞涓的陷害,已经是个残废的人了,他带着半条命来到齐国,也是想碰碰运气,就是想活命。他原先只是一个不知名的门客,因为身体残疾不受重视,直到有一次因为向田忌献计,帮助田忌赢了赛马比赛,受到田忌的赏识,孙膑才在齐国受到重用。
还有一个启示就是要知人善任,如果田忌因为孙膑是个残疾人,以貌取人,那么就算孙膑有天大的本事也施展不出来,也就没有田忌赛马的故事了;还有就是在孙膑来齐国之前,田忌的马从来没有取胜过,田忌以为是自己的马不行,准备要换掉它们,但是孙膑发现其实这些马的能力并不差,只有合理的利用一样可以取得胜利,这些马也算找到自己的伯乐了。
此后,田忌与孙膑配合默契,先后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打败了魏国,魏国国力大损,齐国趁机取得了东方霸主的地位。孙膑预料到田忌因为功高盖主,难免会受到小人的猜忌,担心他会受到陷害。可是田忌虽然是军事上的良将,但是政治上却不够成熟,他不会使用计谋,更没想到别人会用阴谋诡计害他,果然被孙膑预料到,田忌在回国后不久就遭到国相邹忌的反间计的陷害,被迫逃到楚国。最后齐宣王即位,认识到田忌是被陷害的,将他接回了齐国,并且给他官复原职。

马姓的历史名人

马姓的历史名人

马姓的历史名人马姓是中国姓氏中非常常见的一个姓氏,同时也有许多历史名人出自这个姓氏。

在中国历史上,马姓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代表着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重要人物。

下面将介绍一些马姓的历史名人。

马援马援是汉朝末年和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他是东汉末年刘备的重要将领之一,后来在蜀汉建立的国家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马援出身于豪门之家,他在擢升为官员后积极参与对外征战,并展现出卓越的才能和指挥能力。

马援的一生涉足战场多次,他曾带领军队征伐南蛮,平定吴汉之乱。

在公元222年的官渡之战中,马援作为刘备的大将,在关键时刻挫败了曹操的进攻。

马援还在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中任职,担任要职多年,展现出出色的治理才能。

他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加强军队管理,提高统治地区的治理水平。

马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综合军事和政治才能出众的人物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对后代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是意大利的旅行家和探险家,他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欧洲人之一。

马可波罗在13世纪时踏上了一次著名的东方之旅,他游历了中国、蒙古和其他亚洲国家,成为首位将东方文化介绍给西方的记者。

马可波罗的旅行和见闻被他记录在《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这本书成为了当时对东方世界最详细和准确的描述。

《马可波罗游记》对欧洲人的东方形象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后来的西方人开辟了一条通往东方的窗口。

马可波罗的东方之旅使他成为了双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他传达了欧洲的经济、科技和文化,也接触了丰富多样的东方文化和贸易。

马可波罗的旅行为世界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名字也成为了世界探险史上的一个重要符号。

马云马云是中国著名企业家,创办了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集团。

马云出生于1964年,他在年轻时并没有取得较好的成绩,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和对成功的追求。

1999年,马云创办了阿里巴巴,初期仅是一个小型的B2B平台。

然而,凭借着马云的智慧和敏锐的商业眼光,阿里巴巴逐渐成长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巨头之一。

马的故事与传说

马的故事与传说

马的故事与传说
马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它在世界各地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因此也有许多关于马的故事和传说。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马的故事和传说:
## 白马公主
白马公主是中国著名的传说之一。

故事讲述了一匹美丽的白马,它可以化身为一个美丽的女孩,并与王子相爱。

然而,由于社会的偏见和阶级差异,他们最终无法在一起。

白马公主最后选择了献身,用自己的生命为王子救命,成为了一个永恒的传说。

## 普罗米修斯盗马
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盗取了宙斯的火并将其赠予人类,以此帮助人类提高文明程度。

然而,这激怒了宙斯,他惩罚普罗米修斯并将其绑在岩石上,让鹰啄食他的肝脏。

普罗米修斯的好友海克力士为了帮助他逃脱,盗取了宙斯的神马,并把它给了普罗米修斯之子亚特勒斯,让他骑着马逃脱。

## 快乐的马
在阿拉伯文化中,有一个关于马的寓言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个人拥有了世界上最快的马,他为此而高兴不已,但他并没有意识到这匹马不是真正属于他的。

当他最终失去这匹马时,他对此非常伤心。

然而,他渐渐从这次经历中学到了珍惜和感激,变得更加快乐和满足。

马的故事和传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情感和价值观,它们不仅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人类历史的见证。

秦朝历史人物故事

秦朝历史人物故事

秦朝历史人物故事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帝国建立者秦始皇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历史人物。

除了秦始皇之外,秦朝还有其他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人物和故事,这些故事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秦朝、认识历史人物。

一、伯乐与千里马在秦朝时期,有一位叫做伯乐的大臣,他非常喜欢赛马,对马术行家颇有研究。

据说他有一天来到一处农家,看到了一匹与众不同的马,这匹马不仅体格强健、形态优美,而且奔跑时速度惊人,简直是当时举世无双的。

这匹马后来便成为千里马,成为伯乐推崇的马中之王。

这个传说故事告诉我们,伯乐之所以能够在众多马匹中发现这匹稀有的千里马,就是因为他对马术有着深入的研究和认识。

这也为之后的人们留下了一个启示:只有对事物有足够的研究和了解,才能够识别其价值和潜力,发现其不为人知的优点和长处。

二、丰收之年秦朝时期,有一年春泥过多,造成农业生产大幅度滞后,许多农民的庄稼都属于败犬,摆在了城中各家门前。

都城里面的官员对此也十分焦虑,因为滞后的农业生产和食粮短缺会引发社会动乱。

在这种情况下,秦始皇命令国家各省来献上馈赠,但是之前的惯例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因为那些献品并不能解决食粮问题。

于是秦始皇停止了这种惯例,转而征富民建筑卡布所需的材料。

这样,富有的民众得到了回报,也立即投资于农业生产,达到了改变自然环境的现状的目的,改变了这段历史灾难。

这个故事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发挥每个人的创造力,积极解决问题,而不是单靠“要么献馈赠,要么要材料”的传统方式。

三、黑暗中的失散儿童在秦朝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颇为感人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名叫佟大为的孩子,他一直住在一个名叫丰县的地方,却因失散而流浪到大陕山腹地。

经过长达10年的流浪和辗转之后,他在荒野上遇到了一位棠华山的农民,这个农民偶然发现了佟大为,便把他带回了家,经过搜索才找到他的父母。

这个故事中,主要展现出人性美德的一面:本来人兽相争的荒野,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友爱,才成为一片温馨的家园。

与马有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

与马有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

与马有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作为曾经的代步、驮运或农耕工具,曾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并进入十二生肖用于纪年,伴随人类已经亲密的生活了六千多年。

如果将历史中记载的那些,有关于马的故事和传说,归纳起来看时,也别有一番意思。

一是,在我国的神话传说中,与马最有关的是弼马温孙悟空,唐僧骑的那匹由龙变成的白马,到地狱冥府著名的勾魂使者马面,到历史传说中让伏羲创立文字符号的龙马负图,再到周穆王的那八匹骏马,再到后来的唐昭陵石雕六骏退敌兵……关于马的话题和神话传说,确实很多,不过借鉴意义不大。

二是,在作为六经之首的《易经》关于坤卦的描述中,就用到了马,牝马(母马),用来比喻为人臣子的做法要柔顺中道,才会吉祥。

如:《周易•坤》说:“坤,元亨。

利牝马之贞。

”《周易集解》解释说:“行天者莫若龙,行地者莫若马。

故乾以龙繇,坤以马象也。

”而到了上六爻时,则是臣子造反,马飞上天后也变成了龙,与龙战于野外,也是打得血流成河。

三是,在历史类小说,马也是增加故事情节的一个重要元素。

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中,关于名马的描写,就很传神,特别是那句“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让赤兔马名扬天下。

另外,关于刘备马越檀溪的故事,在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和襄阳的民间传说中,就有两种说法,摘录出来给大家解解闷。

《三国演义》讲:刘备到荆州,刘表待之甚厚。

表欲废长立幼,备劝止之。

刘表后妻蔡夫人忌恨备,命弟蔡瑁在襄阳设宴,欲籍机杀备。

至期,伊籍暗告备,备急飞身上的卢马奔出襄阳城。

至城西檀溪,人马俱陷入水中,刘备着急地对的卢马说:“的卢,今天遇到大难,你一定要帮忙呀!”于是,的卢一跃三丈,飞上西岸。

带刘备逃出险境。

襄阳民间传说中讲:檀溪湖对面的蔡家洲,曾是蔡瑁的土地。

不知何时,对面白马洞的一匹白马,常在夜间跃过汉水,尥蹶子撒欢,糟蹋庄稼。

在一天夜里,被蔡瑁带人用九百九十条绊马索、九百九十根套马绳逮住了,连夜牵回城,准备天亮宰杀。

此时,刘备正好住在襄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马有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
按图索骥比喻做事死守教条,而不懂得变通,也比喻依据一定的线索去寻找事物。

伯乐《相马经》有“隆颡蛈日,蹄如累麴”之语。

其子执《马经》以求马,出见大蟾蜍,谓其父曰:“得一马,略与相同,但蹄不如累麴尔!”伯乐知其子之愚,但转怒为笑曰:“此马好跳,不堪御也。


孙阳,春秋时秦国人,相传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相马专家,他一眼就能看出一匹马的好坏。

因为传说伯乐是负责管理天上马匹的神,因此人们都把孙阳叫做伯乐。

伯乐有个儿子,智质很差,他看了父亲的《相马经》,也很想出去找千里马。

他看到《相马经》上说:“千里马的主要特征是,高脑门,大眼睛,蹄子像摞起来的酒曲块”,便拿看书,往外走去,想试试自己的眼力。

走了不远,他看到一只大癞蛤蟆,忙捉回去告诉他父亲说:“我找到了匹好马,和你那本《相马经》上说的差不多,只是蹄子不像摞起来的酒曲块!”
秦琼卖马
秦琼,字叔宝,山东人。

他是唐朝的开国功臣,曾参加河南的瓦岗军起义,是李密骠骑亲将。

瓦岗军覆灭后,秦叔宝又被李世民所罗致,逐步成为高级将领。

秦叔宝这个人,在民间的声望很大,原因有两部小说《隋唐演义》和《说唐》都特别强调秦叔宝。

在《隋唐演义》和《说唐》里,都有秦琼卖马的故事,说的是秦琼在潞州落了难,穷得连饭店钱也付不出,先是典押了随身的兵器金双锏,后来逼得连自己的坐骑黄骠马也卖了。

可是人在倒霉的时候,样样不遂心,连马也没人要。

幸而遇见了一位卖柴的老者,动了同情心,指引秦叔宝说:“这西门15里外,有个二贤庄,庄上主人姓单号雄信,排行第二,人称为二员外,要买好马送朋友。

”秦琼久闻潞州单雄信的大名,就由这位老者介绍到二贤庄,与单二员外见面。

秦琼羞于说出真名实姓,只称姓王,拿了马价而去,后来单雄信从别人口中,获知卖马的人,就是山东济南府的秦琼,便立刻追赶,捧着秦琼的脸说:“叔宝哥哥,你端的想杀了单通也。

”隋朝末年,在济南府当差的山东豪杰秦琼受命来潞州办事,不幸染病于店中,所带盘费俱已耗尽。

无奈之中,牵着他心爱的坐骑黄膘马到西门外的二贤庄去卖。

秦叔宝将黄膘马拴在庄南大槐树下,二贤庄庄主单雄信听说有人卖马,便去相马。

秦叔宝早在山东就听说单雄信是一条好汉,只是眼下穷困潦倒,羞于颜面,难以通报真名实姓。

偏偏单雄信听说卖马人是济南来的,便请他到府上吃茶,还顺便打听仰慕已久的山东好汉秦
叔宝。

秦叔宝谎称:“员外打听的人正是小弟同衙好友。

”雄信闻知他与叔宝是朋友,随即修书一封托交叔宝,并付了马价纹银三十两,外加程仪三两,不在马价数内,还取潞绸两匹相赠。

却说秦叔宝瞒得了单雄信,却在潞州酒楼上邂逅了另一条好汉王伯当。

伯当告知了单雄信,害得雄信到处寻找秦叔宝。

后来两位英雄终得相识,单雄信盛情款待,让叔宝在二贤庄精心养病八个月。

离别时单雄信为其黄膘马配上了金镫银鞍,并以潞绸、重金相赠,从此二人结下莫逆之交。

随后二人在推翻隋王朝的农民起义中同仇敌忾,为起义军创造了不可磨灭的业绩。

唐朝兴起后,秦琼终身保唐,单雄信则抗唐到底。

尽管单、秦二人后来分道扬镳,但患难中结下的兄弟情谊始终如故。

《说唐》中的“秦琼建祠报雄信”,说的就是秦琼闻得擒了雄信,飞马来救。

走到跟前,头已落地。

叔宝抱住雄信的头,跪在地上,悲痛欲绝。

后将雄信夫妻合葬在洛阳南门外,起造一所祠堂,名为“报恩祠”,以报潞州知遇之恩。

伯乐相马
【出处】《战国策·楚策四》唐·韩愈《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典故】
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

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

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延续到现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

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连素以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都仔细寻访,辛苦倍至,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

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

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

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

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

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

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

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
给你找到了好主人。

”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

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

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

”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愚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

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

”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

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

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

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

老马识途
《韩非子·说林上》老马识途原文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

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乃掘之,遂得水。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与老马,老蚁,今人不止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译文管仲、隰朋跟从齐桓公北伐孤竹,春天过去了冬天又来到了,由于没有熟悉地理的向导带路,在回家的路上迷失道路,管仲说:“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啊。

”于是就纵老马于军前,任其所至,随而从之,竟得道而归。

在山中行军,没有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蚂蚁的土壤有一寸深一仞之处就有水。

”就发掘蚁穴,找到了水源。

凭借管仲和隰朋的圣明,到他们所不了解的事,也不把向老马和蚂蚁求教学习看作是羞耻的事,现在的人却不承认自己愚昧、不知道学习和吸取圣人的智慧,不也是种过错吗?
故事寓意文言文《老马识途》脍炙人口,文中故事正是成语(老马识途)的来历,现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个方面起指引、引导的作用。

常用来比喻富于经验堪为先导。

他们不被现实所局限,不被名利而蒙蔽的精神正值得我们学习,不是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