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贝拉唑与雷尼替丁在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雷贝拉唑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32例临床观察

B r t食管 。多有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减退 , ar t e 胃内压增高所致病
理性 胃食管反流 ,食管对反流物的廓清功能减退及反流物对食 管粘 膜的攻击作用引起 。通常有 典型的 胃烧心、 反酸及胸痛 , 其
胸痛是最常见的非心源性胸痛原因之一 。 E D引起胸痛 主要原 NR
7 %t 0 1 ] ,严重影响患者 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目前 治疗方法较
多, 我院于 20 0 6年 4月 ~2 0 0 8年 4月用雷贝拉唑与莫 沙必利联
用治疗 N R E D患者 3 例 , 2 疗效明显 , 现总结如下 。
2 结 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 1 个疗程的治疗 , 明显不适反应 。观 无
1 材料 与方 法
1 临床 资 料 . 1
察组症状 完全缓解为 2 , 全缓 解率 为 7 %; 4例 完 5 对照组症状完
全缓解 为 1 5例 , 完全缓解率 为 5 %; 0 观察组 与对照组 比较 4周 末 的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P<0 1 , . )两组 比较有极显著 0 性差别( 00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见表 1 P< .1 , 。
表 1 治疗前后两组的症状评分比较( ±s分 )
全部病例均为我 院门诊患者 ,具有典型 的胃食管反 流病症
状, 如烧 心、 反酸 、 反食 、 胸痛等 , 内镜检查 未见 B r t食管及 但 ar t e
明确的食管粘膜破 损者 。对人组 N R E D患者使 用反 流诊 断调查 表( D 进行临床症状评分 R Q) 。根据患者过去 4 中胸骨后烧心 周
感、 痛、 胸 口中有 酸 苦味 、 胃等症 状发 生 的频率 ( 周 内出现 反 1
雷贝拉唑的功效与作用

雷贝拉唑的功效与作用雷贝拉唑是一种常用的胃药,主要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消化不良、胃酸反流、溃疡病等症状。
它属于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胃黏膜上的质子泵酶,减少胃酸的分泌,从而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不适感和疼痛。
雷贝拉唑的功效与作用非常广泛,除了胃酸过多引起的症状外,它还可以用于其他一些相关疾病的治疗。
1. 治疗消化不良: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胃部不适症状,常常伴随胃灼热、胃胀气、饱胀感等不适感觉。
雷贝拉唑能够抑制胃酸的分泌,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从而缓解上述症状,使消化道得到充分休息和修复。
2. 缓解胃酸反流:胃酸反流是胃酸逆流入食管、喉咙等部位,引起灼热感和酸味的症状。
雷贝拉唑能够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的产生,从而降低胃酸对食管的刺激,缓解胃酸反流引起的不适感。
3. 治疗胃溃疡:胃溃疡是胃酸对胃黏膜的侵蚀引起的病变,常常表现为胃痛、餐后不适等症状。
雷贝拉唑能够抑制胃酸分泌,使胃黏膜有机会得到修复,从而缓解胃溃疡的症状并促进溃疡的愈合。
4. 预防和治疗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是胃黏膜破损引起的出血,常常表现为呕血、黑便等症状。
雷贝拉唑能够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从而有助于预防和治疗消化道出血。
5. 辅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细菌感染,与多种消化道疾病有关,如胃炎、消化性溃疡等。
雷贝拉唑能够抑制胃酸分泌,改变胃内酸碱平衡,从而减少幽门螺杆菌的生存环境,有助于辅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6. 可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是指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心窝部不适、胸骨后疼痛、嗳气等。
雷贝拉唑通过抑制胃酸的分泌,减少对食管的刺激,从而缓解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症状。
7. 辅助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的胃肠道损害:非甾体类抗炎药是一类常用的抗炎药,但常常引起胃肠道损害,如消化性溃疡等。
雷贝拉唑能够减少胃酸分泌,降低对胃黏膜的刺激,辅助预防和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的胃肠道损害。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应用分析及合理性评价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应用分析及合理性评价张玲玲【摘要】目的:分析评价我院门诊患者雷贝拉唑钠肠溶片使用情况,为该药临床合理用药及重点监控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使用限定日剂量( DDD)分析法分析2017 年第二季度我院门诊口服 PPIs 类药物的应用情况,并对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所有处方的科室以及患者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同时对处方的规范性与适宜性进行点评,最后使用EXCEL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在门诊患者中使用较为适宜,但我院门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的使用仍存在一些不合理,如门诊处方超过7d 用量,适应症和用法用量存在不适宜.结论:雷贝拉唑钠肠溶片临床应用价值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但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适应症、用法用量等问题,同时需加强监管.%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of rabeprazole sodium enteric-coated tablets in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an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clinical r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Methods: The oral PPIs drugs application situation of outpatient department in the second quarter of 2017 was analyzed by using limit daily dose (DDD).The data of all the prescription of Rabeprazole sodium en-teric-coated tablets was recorded, such as the patientsˊ basic situation and the Clinical departments. All the prescription of Rabeprazole sodium enteric-coated tablets were reviewed for normative and appropriateness.Fi-nally all the data was analyzed by EXCEL. Results: The application of Rabeprazole sodium enteric-coated tablets in outpatients department was more appropriate, but there were still some unreasonableness, such as dosage of outpatient prescription was morethan 7 days, indications and usage were not appropriate. Conclu-sion: Rabeprazole sodium enteric-coated tablets has high clinical value, social benefit and economic benefit, but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indications and usage in the course of use.【期刊名称】《河北医学》【年(卷),期】2018(024)006【总页数】5页(P1021-1025)【关键词】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应用分析;合理性评价【作者】张玲玲【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安徽阜阳 236000【正文语种】中文雷贝拉唑属于新一代的质子泵抑制剂类(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药物,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食管返流症等胃酸相关性疾病。
雷贝拉唑治疗消化道外表现的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

痛为主要表现而就诊 、 来 拟诊为 G R 的患者 4 后 E D 6例 , 中 其 男2例, 2 1 女 5例 , 均 年 龄 4 . 平 2 3岁 , 程 3 4 月 。 均 有 病 ~2 个 反复的咳嗽、 咽痛 ; 片 等 检 查 未 提 示 肺 部 有 疾 病 ; 鼻 喉 科 胸 耳 检 查 排 除 上 呼 吸 道 感 染 、 瘤 等 明显 的器 质 性 疾病 , 给 予 积 肿 并
哑、 部异物感 、 喘等 , 咽 哮 累及 咽 喉 部 、 、 肺 口腔 等 多 部 位 _ J 4 ,
极 易 与 呼 吸 系 统 或 心 血 管 系 统 疾 病 相 混 淆 。 G R 已经 不 仅 E D 仅 是 一个 胃、 管 问 题 , 化 道 外 表 现 正 越 来 越 受 到 关 注 , 食 消 强 GE D 研 究 的 新 热 点 。 R
选择 20 0 6年 4月 一 2 O O 7年 1 2月 以 咳 嗽 、 咽
11 一 般资料 .
胃镜 表 现 、 管 2 酸 以 及 诊 断 性 治 疗 方 能 诊 断 。 国外 研 食 4h测
究发 现 , 以耳 鼻喉症 状 为主 要表 现 的 非典 型性 G R 患 者 中 , ED 患 糜烂 性食 管 炎 的 比例 (23 大 于典 型 G R 3 .%)尤 其 是 5 . %) E D(84 , A 级 食 管 炎 患 者 , 者 差 异 最 为显 著 _ , 提 示 了 胃食 管 反 流 二 6 也 J 是 慢 性 咽 喉 炎 的重 要 致 病 因 素 。 本 研 究 中 2组 患 者 内 镜 下 均
G R E D患 者 , 以 质 子 泵 抑 制 剂 ( 贝 拉 唑 ) 合 选 择 性 胃肠 予 雷 联 5 一HT 受 体 激 动 剂 ( 沙 必 利 ) 疗 , 将 结 果 报 道 如 下 。 莫 治 现
临床上非糜烂性和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应用雷贝拉唑的按需治疗:治疗效果、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患者的满意程度

临床上非糜烂性和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应用雷贝拉唑的按需治疗:治疗效果、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患者的满意程度Ponce J.;Arg¨uello L.;Bastida G.;杨瑗【期刊名称】《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年(卷),期】2005(000)001【摘要】On-demand therapy is effective for maintaining symptoms control in nonerosive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Our aim was to assess the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on-demand therapy with a proton pump inhibitor (PPI) in mild GERD(nonerosive and low-grade esophagitis), its impact on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HRQoL), and the degree of patient satisfaction. Fifty-five patients (17 with nonerosive GERD and 38 with low-grade esophagitis) were treated with rabeprazole,20 mg/day. The healed patients started on-demand therapy. We evaluated symptoms (clinical questionnaire), HRQoL (SF-36 questionnair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visual analogue scale).Of the 55 patients included, 51 started on-demand therapy for 6 months. Symptom control (heartburn < twice a week) was achieved in over 85% of the patients. The mean (SD) amount of PPI used was 0.3 (0.19) tablet/day. The patient satisfaction score at the end of the acute phase was 98 (range, 0-100) and remained high (90; range, 10-100) and stable during on-demand therapy. Short-term treatment normalized the HRQoL scores,which were subsequently maintained during on-demand therapy.On-demand therapy is useful for the clinical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mild GERD, allowing adequate symptoms control,limiting PPI consumption, and affording important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normalization of HRQoL.【总页数】2页(P14-15)【作者】Ponc e J.;Arg¨uello L.;Bastida G.;杨瑗【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1【相关文献】1.雷贝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的效果 [J], 程毅东2.雷贝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疗效及对抑郁评分、生活质量的影响 [J], 徐继宁3.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雷贝拉唑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伴抑郁焦虑患者的疗效观察 [J], 黄松林;李哮天4.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应用雷贝拉唑联合黛力新治疗的疗效分析 [J], 黄辉5.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雷贝拉唑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伴抑郁焦虑患者的疗效 [J], 贾艳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雷贝拉唑制剂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雷贝拉唑制剂市场前景分析雷贝拉唑(Rabeprazole)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和消化性溃疡等疾病。
雷贝拉唑制剂市场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显著的增长,这主要归因于该药物的广泛应用和市场需求的增加。
本文将对雷贝拉唑制剂市场前景进行分析,以揭示其发展趋势和机会。
1. 市场规模与趋势雷贝拉唑制剂市场在过去几年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全球雷贝拉唑制剂市场在2019年的总体规模约为XX 亿元,并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X亿元。
这一增长主要由于以下几个因素的推动:•不断增长的胃酸相关疾病患者数量:胃酸相关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和消化性溃疡等,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这些疾病的患者数量逐渐增加,需要雷贝拉唑制剂进行治疗。
•老龄化人口增加:老龄化人口的增加也是雷贝拉唑制剂市场扩大的重要因素之一。
老年人更容易发生胃酸相关疾病,因此对雷贝拉唑的需求增加。
•新兴市场增长:发展中国家的医疗水平和经济实力不断提升,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逐渐增加。
这导致雷贝拉唑制剂在新兴市场上的需求量也在增加。
2. 市场竞争环境雷贝拉唑制剂市场存在着竞争激烈的竞争环境,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制药公司A、B、C等。
这些竞争对手在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方面与雷贝拉唑制剂市场领导者相媲美。
为了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雷贝拉唑制剂企业需要注意以下方面:•产品质量和疗效:一个重要的竞争优势是确保产品质量和疗效的稳定性。
在制造过程中,企业需要严格把控生产环节,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以提高患者对产品的信任。
•价格和成本控制:在市场竞争中,合理的价格政策和成本控制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至关重要。
企业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价格水平来定价,并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采取成本控制策略来降低成本。
•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市场营销活动和品牌建设是提高企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手段。
雷尼替丁的作用

雷尼替丁的作用
雷尼替丁是一种常用的胃酸抑制剂,用于治疗胃酸逆流引起的胃痛、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消化系统疾病。
雷尼替丁通过抑制胃酸的分泌来缓解症状,且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耐受性,已成为广泛应用的治疗药物。
雷尼替丁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胃黏膜上的H2受体,减少胃
酸的分泌。
它与H2受体结合后,能阻断组胺对胃酸分泌的刺激,从而降低胃酸的产生和胃酸的pH值。
通过这种作用,雷
尼替丁可以有效地缓解胃痛、消化性溃疡等胃酸相关疾病引起的症状,帮助患者恢复胃部的正常功能。
除了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外,雷尼替丁还可以用于其他胃酸相关的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常常出现胃酸逆流到食管造成的疼痛和不适感。
雷尼替丁可以降低胃酸的分泌,减少胃酸进一步逆流到食管的可能性,从而缓解症状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使用雷尼替丁的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一些使用要点。
首先,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剂量和用药时间,不可随意增减剂量和停药。
其次,在使用雷尼替丁的同时,还应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如避免辛辣、油腻食物、不吃过饱、不饮酒等。
此外,雷尼替丁与某些药物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患者在使用雷尼替丁时要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总之,雷尼替丁是一种常用的胃酸抑制剂,通过抑制胃黏膜上的H2受体,减少胃酸的分泌,对治疗胃酸相关疾病具有良好
的疗效。
它可以缓解胃痛、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疾病引起的症状,帮助患者恢复胃部的正常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患者在使用雷尼替丁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并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雷尼替丁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雷尼替丁的功能主治是什么简介雷尼替丁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胃肠道药物,常用于治疗胃酸反流、消化性溃疡和胃食管反流病等胃肠道疾病。
它属于质子泵抑制剂药物,通过抑制胃酸分泌来减轻胃肠道症状。
功能主治以下是雷尼替丁的主要功能和主治:• 1. 减少胃酸分泌:雷尼替丁通过抑制胃酸泵的活性来降低胃酸的分泌,从而减轻胃肠道疾病引起的酸度过高的问题。
它可用于治疗胃溃疡、消化性溃疡和胃食管反流病等疾病。
• 2. 缓解胃酸反流症状:胃酸反流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常以胃酸倒流至食管引起的疼痛和不适为特征。
雷尼替丁可以有效缓解这些症状,减少食管和胃的炎症。
• 3. 预防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是胃肠道常见的疾病之一,常由胃酸引起。
雷尼替丁的抑酸作用可以降低胃酸的分泌,从而减少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和复发。
• 4. 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胃酸在胃和食管之间反流引起的疾病,常伴有胸骨后灼热感和不适。
雷尼替丁通过减少胃酸的分泌来减轻这些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5. 辅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之一。
雷尼替丁可以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辅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减少溃疡的复发率。
• 6. 抑制胃酸泵的转运功能:雷尼替丁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胃酸泵的功能降低胃酸的分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胃肠道疾病引起的胃酸过多问题。
用法和剂量•雷尼替丁一般以口服药片的形式使用。
•剂量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来确定,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一般情况下,成人的剂量为每天一次服用20毫克雷尼替丁片剂,可在空腹或饭后服用。
注意事项在使用雷尼替丁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请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建议,严格按照剂量使用雷尼替丁。
•如果出现不适或者副作用,请及时告知医生。
•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雷尼替丁。
•长期使用雷尼替丁需要医生监督和定期检查,以确保疗效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贝拉唑与雷尼替丁在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作者:刘国华杨土英林红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7年第03期[摘要] 目的比较雷贝拉唑与雷尼替丁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本研究采用单中心的半随机单盲设计,将11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分为两组,A组(n=57)给予雷贝拉唑治疗,每次20 mg,每天2次;B组(n=53)给予雷尼替丁治疗,每次150 mg,每天2次,为期 8周。
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证实食管黏膜无异常。
采用生活质量评分与药物不良反应事件作为有效性与安全性的观测指标。
结果 110例患者中96例(A组52例,B组44例)完成了整个治疗过程后,显示雷贝拉唑组患者平均生活质量提高程度优于雷尼替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OLA+:32.12±1.73,QOLB+:23.48±1.73,P=0.001)。
对于不良反应事件,雷贝拉唑为11例(19.3%),雷尼替丁为13例(24.5%),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507)。
结论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雷贝拉唑较雷尼替丁效果好,但对于安全性方面,两者无差异。
[关键词] 雷贝拉唑;雷尼替丁;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 R512.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03-0030-03Comparison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abeprazole and ranitidine in the treatment of non-erosive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LIU Guohua YANG Tuying LIN Hong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Qingxi Hospital of Dongguan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Dongguan 52366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abeprazole and ranitidine in the treatment of non-erosive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Methods In this study, a single-center semi-randomized single-blind design was used. 110 patients with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Group A(n=57) was given rabeprazole of 20 mg twice daily. Group B(n=53) was given ranitidine of 150 mg twice daily for 8 weeks. All patients were given endoscopic examination which confirmed no abnormal esophageal mucosa. The score of the quality of life was applied and adverse drug reactions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indicators of efficacy and safety. Results After 96 patients(56 patients in group A and 44 cases in group B) out of 110 patients had completed the whole course of treatment, the average quality of life in the rabeprazole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ranitidine group, and the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QOLA+: 32.12±1.73, QOLB+: 23.48±1.73, P=0.001). For the adverse events,there were 11 cases(19.3%) in rabeprazole group and there were 13 cases(24.5%) in ranitidine grou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507). Conclusion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rabeprazole is more effective than ranitidine, but for safety,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Key words] Rabeprazole; Ranitidine; Non-erosive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Quality of life; Adverse reactions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消化系统中常见、易复发的慢性疾病之一,是由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一些不良反应的症状,其中包括胃灼热、反流、烧心、喉咙不适、咳嗽,甚至可引起哮喘等症状[1,2]。
相关研究[3]证实,如果GERD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食管反复受刺激可能发展为Barrett食管或食管腺癌。
根据其内镜下表现可以将GERD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糜烂性食管炎(EE)、Barrett食管(BE),非糜烂性反流病是其中最常见一种亚型[4,5],其定义是:存在反流相关的不适症状,但内镜下未见BE和食管黏膜破损[6]。
目前,NERD的治疗主要依赖于药物对其症状进行预防与控制,目前使用最多的是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两大类药物,雷贝拉唑和雷尼替丁是这两大类药物的代表,因其效果显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这两种药物在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事件上的优劣性仍存在争议。
本文就雷贝拉唑与雷尼替丁在NERD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作相关探讨,以期为临床实践作一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4月东莞市清溪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及住院部住院已确诊为NERD的患者110例,采用半随机单盲设计,让受试者抽签分组,将11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分为A、B两组,A组57例,B组53例。
A组男27例,女30例;年龄25~75岁,平均(50.2±13.5)岁;病程10个月~15年,平均(3.26±1.65)年。
B组男24例,女29例;年龄19~70岁,平均(49.6±10.5)岁;病程6个月~18年,平均(3.66±1.26)年。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入组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确诊为GERD患者;(2)全部为成年人(>18岁);(3)胃镜检查未见食管黏膜异常;(4)患者自愿进入本研究。
排除标准:(1)年龄>75岁患者;(2)对雷贝拉唑或雷尼替丁过敏者;(3)孕妇;(4)2周前使用过相关治疗药物(PPI或H2RAs)。
1.3 方法A组(n=57)给予雷贝拉唑(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0076,规格:20 mg)治疗,每次20 mg,每天2次;B组(n=53)给予雷尼替丁(佛山手心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1231,规格:150 mg)治疗,每次150 mg,每天2次;两组患者服药均在早晚饭前半小时服药,未按要求服药者将被剔除。
连续治疗8周后进行效果评价。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睡前2 h禁食,床头抬高15~20 cm左右,戒烟禁酒,禁食油腻、辛辣食物,保持心情舒畅。
1.4观察指标每位患者分别在治疗开始和8周最后一天评估并记录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7](scores of the SF-36 quality of life,QOL)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事件。
本研究对药物有效性的评估主要以生活质量评分衡量,即Qol;而不良反应事件作为安全性的衡量指标,作为本研究的次要结局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主要结局指标(QOL评分)为计量资料;次要结局指标(不良反应)为计数资料。
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2 结果2.1 受试者纳入情况本研究总计纳入110例患者,以1∶1比例设计随机分配到两组内(注:1∶1为频率学理论值),其中真实纳入人数A组57例,B组53例。
治疗过程中,14例患者被剔除,其中A 组5例,B组9例,11例因未严格按照医嘱要求按时定量服药,2例因外出办公提前出院,1例突发中风转至ICU而停止试验;最终96例完成为期8周药物治疗,A组52例,B组44例。
2.2受试者基本特征两组患者基本特征比较见表1。
两组平均年龄及性别比例等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患者的症状持续平均时间为(6.31±2.39)年,整体范围在2~12年。
其中患者具有食管相关症状占34.5%,其主要症状有烧心、反流、恶心及呕吐等症状;具有食管外临床表现占25.5%,主要表现为胸口痛、癔球症、嘶哑及夜间咳嗽等症状。
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症状,如哮喘等。
2.3 两组治疗前后QOL问卷评分比较采用SF-36 QOL进行问卷评分,共96例患者完成评分表,其中A组完成52例(91.2%),B组完成44例(83.0%)。
A、B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分别为(104.92±10.27)、(106.34±9.50)(P=0.846);治疗后分别为(137.04±7.79)、(129.82±6.58)(P=0.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