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3.2 土地资源(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3.2 土地资源(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3.2 土地资源(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3.2 土地资源(第1课时)》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土地的基本知识,通过阅读和使用地图来认识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能初步认识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导致土地利用的方式和途径的不同。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来认识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并形成一定的概念;初步学会将地理景观图,数据图表的比较、分析,形成土地的基本概念,进而归纳出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我国土地资源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学习重点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学习难点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学法提示讨论法导学过程自主空间一、学习导航:(一)预习检测:1、关于土地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土地是一切财富之源B.土地是可再生资源,无论怎样利用都不会降低其生产力C.土地是土壤资源D.戈壁、高寒荒漠等也属土地资源2、我国可利用土地类型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A.草地B.林地C.耕地D.建筑用地3、下列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正确的是()A.在陡坡上开垦梯田B.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可能增加放牧牲畜数量C.洞庭湖大面积围湖造田D.农村新建住宅,尽可能选择荒坡地4、下列属于难利用的土地是()A.新疆的干旱荒漠地区B.黄土高原C.江南丘陵D.内蒙古草原5、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土地资源类型少,耕地、草地比重大B.难利用土地比重小,后备土地资源不足C.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D.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后备土地资源充足6、全国土地日是()A.3月25日B.10月15日C.6月25日D.12月15日(二)质疑问难:二、探究交流:1、讨论下面几句话的含义:土地是山川之根,土地是万物之本,土地是人类衣食父母,土地是一切财富之源,所有的物华天宝都是土生土长,土地是过去的一切,也是将来的全部。

2、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我们灌南县土地资源有哪些利用类型,试举例说明?3、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情况?并联系前面已学的中国地形、气候等知识,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简要评价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劣?三、训练反馈:1、读中国人口增长与人均耕地、人均林地的变化图和中国土地资源构成图,完成下列要求:(1)我国耕地和林地共占土地总面积的 ______ %。

八年级地理上册3.2土地资源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3.2土地资源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 学生讨论
- 土地资源保护方向与策略
2. 板书设计说明:
- 目的明确:板书围绕土地资源的概念、类型、分布、利用、保护等方面,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土地资源知识。
- 结构清晰:板书按照教学内容顺序,条理分明地展示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 简洁明了:板书内容简洁,突出重点,概括性强,有利于学生快速把握核心知识。
(4)《城市化与土地资源管理》——探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性、问题及改进方向。
(5)《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了解土地整治和生态修复的技术方法、实践案例及成效。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1)研究家乡的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调查了解身边土地资源保护的成功案例,总结经验,推广借鉴。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与延伸
1. 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1)《中国土地资源概况》——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总体状况、地域分布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
(2)《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深入探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措施及政策法规。
(3)《农业土地资源利用与粮食安全》——分析农业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4)辩论赛:针对土地资源利用中的争议性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1)PPT:利用PPT展示土地资源的图片、数据和案例,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视频:播放与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相关的纪录片,帮助学生了解实际案例,增强认识。
- 例题8:探讨土地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4.3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4.3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4.3工业的分布与发展(第1课时)》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认识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各类工业产品和景观图片以及文字说明,进行抽 象概括,形成工业的地理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要实现国富民强,必须大力发展工业生产,充分认识到发展工业的重要性。
A.从自然界获取能 源的过程B.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源的过程
C.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的过程D.对原材料进行再加工的 过程
2.下列工业属于轻工业的是()
A.纺织工业B.煤炭工业C.化学工业D.钢铁工业
3.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
A.农业B.工业C.交通运输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工业和旅游业
4.与印刷厂没有联系的工业生产过程是()
A.伐木B.造纸C.运输D.发电
四、学习反思:
2、工业的重要作用是什么?工业是的主导,是国家 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自主、独立、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3、工业部门可分为哪两大类?
其中,以提供为主的工业部门叫重工业,如 工业、工业等;以提供为主的工业部门叫轻工业,如工业、工业等。
(二)质疑问难:
二、探究交流:
1、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完成P109活动1
2、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
工业生产过程、工业类型以及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 位和作用。
学习难点
理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法提示
讨论法探究法读图分析法
导学过程
自主空间
一、学习导航:
(一)预习检测: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4.3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4.3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4.3工业的分布与发展(第2课时)》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工业分布的大势、主要工业区和工业城市的分布,理解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学会从工业分布图、工业基地图获取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技能。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产业特点、分布及发展方向;读图、析图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特点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初步学会从资源条件、交通条件、市场条件说明对工业分布的影响;学会判读工业部门饼状图方法。
B、大批量生产、销售
C、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比重大
D、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
2、我国最早建立最重要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是()
A、广州开发区B、北京中关村
C、上海浦东开发区D、深圳开发区
3、北京中关村发展新兴高新技术产业的最重要条件是()
A、自然资源丰富B、科技力量雄厚
C、劳动力资源充足D、位置优越
4、下列工业基地按纬度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辽中南、沪宁杭、京津唐、珠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沪宁杭、京津唐、辽中南
C.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D.京津唐、辽中南、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5、有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呈现大集中、小分散的分布B.多依附于大城市
C.多依附于大中城市D.具有相似的开发重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合理分布工业是工业建设中的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的理念,它关系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城乡结合、国防安全、生产的经济效益。
学习重点
工业生产过程、工业类型以及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难点
理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八年级地理上册3.2土地资源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3.2土地资源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土地资源课题名称第四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二节土地资源计划学时第一学时教材分析本节课就是以学生熟悉的被称为“万物之本”的土地为题,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中了解土地的用途、分布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保护的措施等,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扩展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人地观,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学情分析学生对土地再熟悉不过了,对目前家乡土地的利用状况也略知一二,这有助于开展教学。

但是若纵观全局,分析全国土地资源存在问题及对策就不容乐观。

知识面窄,他们需要自己动手搜集资料,放眼中国,放眼世界。

教学设想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人,把时间充分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与合作;通过读图思考、读图描图、探索追问、填表等形式,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去探索与认识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特征及土地的基本国策;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2、记住我国耕地、林地和草地的分布,理解土地资源地区差异的成因;3、培养自己利用各种地理图表和文字材料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4、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要合理利用土地、节约土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

教学重点 1.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基本特点。

2.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剧减少等土地资源问题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义。

教学难点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严重后果,对学生进行土地资源的国情国策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比较归纳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学生活动1】【学生活动2】【导入新课】请同学们回忆,什么是自然资源?什么是可更新资源?我们脚下的土地属于什么资源?它可更新吗?学生作答,老师作总结并引入新课。

一、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教师:多媒体出示山地林区、草原牧区、平原耕作区、城市的景观图学生:讨论四幅景观图中土地自然环境和条件的差异以及利用方式的不同。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2.3 河流和湖泊(第1课时)》学案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2.3 河流和湖泊(第1课时)》学案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我国内流区、外流区的划分和分布。

【过程与方法】记住我国主要外流河湖、内流河湖及分布。

学会运用资料,理解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影响因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学习重点我国主要河流湖泊的分布,内流区和外流区水文特征。

学习难点内、外流的水文特征
学法提示讨论法小组合作讲授法
导学过程自主空间众多的河湖(第1课时)
一、学习导航:
(一)预习检测:
我国最大的湖泊是;最大的淡水湖是;水量最大的河流是;汛期最
长的河流是;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最大的内流
河是;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

我国的外流河大部分注入,
多分布在东南部外流区,容易形成汛期。

从北向南河流汛期变化规律:
(二)质疑问难:
二、探究交流:
探究一:读图2.28我国河流和湖泊图,找出长江、黄河、塔里木河,
提出问题
(1)这几条河最终这几条河流最终流向何处?
(2)有哪些河流与长江、黄河一样最终流入海洋?
(3)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
(4)有哪些河流与塔里木河相类似,不能注入海洋?
(5)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

八年级地理上册 3.2 土地资源(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 3.2 土地资源(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土地资源
教学目标:1.能够从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中,找出我国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难利用的土地的名称,并能运用数据,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类型的构成特点。

教学重点: 1.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2.通过对土地资源的认识和评价,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

教学难点:通过读图观察活动,探究发现并归纳总结出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特点,培养学生运用图表资料获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我的地盘我做主:大家将如何利用A、B、C、D 四地来发展未来的事业?(友情提示:请结合各地的地形、气候及社会经济等条件考虑。

)
讨论交流四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引导学生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来描绘四地的未来。

引出土地利用类型山区──林地、高原──草地、平原──耕地、城市──建设用地、难利用土地,展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认识。

问题引导:根据你的观察,家乡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学生交流。

阶段小结:由于自然环境等的差异人们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途径也就不同,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状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和难利用土地,耕地、林地、草地是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由土地利用类型总结出土地资源的第二个特点: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三)展示地图
你能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比一比谁发现的信息多。

学生自主读图,从“部分国家人均耕地的比较图“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均耕地少;从“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可以看出可利用草地占的比例最多,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多,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由此总结土地资源的第三个特点:比例构成不合理。

三、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梳理本课知识点。

3.2 土地资源(分层练习)-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解析版)_1

3.2 土地资源(分层练习)-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解析版)_1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二节土地资源【基础题】为了确保耕地面积的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我国已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读我国土地类型构成图和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是基于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具有()A.利用类型不全B.地区分布不均C.耕地所占比重小D.后备耕地充足2.针对该漫画,某同学创作了几条警示语,其中最贴切的是()A.坚决保护耕地B.扩大城市规模C.加快生态建设D.坚持农田农用3.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是()A.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B.坚持科学发展观,珍惜每一寸土地C.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D.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答案】1.C 2.D 3.A【解析】1.读图可知,我国已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是因为我国土地资源具有耕地比重小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后备耕地资源不足,划定永久农田与地区分布不均无关,故ABD错误、C正确,故答案选C。

2.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_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针对土地资源的乱占现象,我们切实要保护好耕地。

为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中国的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18亿亩,这既是中国耕地面积的底线,也是不能突破的政策“红线”。

所以针对该漫画,最贴切的是坚决农田农用,故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选D。

3.由于中国人多地少,人均土地资源量少,耕地的人均量更少,我国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选A。

4.读我国南北方地区耕地、水资源和人口对比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B.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匹配合理C.我国北方人口众多,水资源丰富D.我国人地矛盾最突出的是南方地区【答案】D【详解】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与人口和耕地的分布很不均衡,我国耕地资源北方地区多,南方地区少;我国水资源南方地区多,北方地区少;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地区匹配不合理,北方在农业发展中会遇到水资源缺乏问题;我国南方地区人口多,但是耕地面积少,所以南方地区人地矛盾较为突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土地的基本知识,通过阅读和使用地图来认识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能初步认识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导致土地利用的方式和途径的不同。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来认识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并形成一定的概念;初步学会将地理景观图,数据图表的比较、分析,形成土地的基本概念,进而归纳出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我国土地资源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学习重点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学习难点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
学法提示讨论法
导学过程自主空间
一、学习导航:
(一)预习检测:
1、关于土地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土地是一切财富之源
B.土地是可再生资源,无论怎样利用都不会降低其生产力
C.土地是土壤资源
D.戈壁、高寒荒漠等也属土地资源
2、我国可利用土地类型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A.草地
B.林地
C.耕地
D.建筑用地
3、下列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正确的是()
A.在陡坡上开垦梯田
B.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可能增加放牧牲畜数量
C.洞庭湖大面积围湖造田
D.农村新建住宅,尽可能选择荒坡地
4、下列属于难利用的土地是()
A.新疆的干旱荒漠地区
B.黄土高原
C.江南丘陵
D.内蒙古草原
5、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土地资源类型少,耕地、草地比重大
B.难利用土地比重小,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C.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
D.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6、全国土地日是()
A.3月25日
B.10月15日
C.6月25日
D.12月15日
(二)质疑问难:
二、探究交流:
1、讨论下面几句话的含义:
土地是山川之根,土地是万物之本,土地是人类衣食父母,土地是一切财富之源,所
有的物华天宝都是土生土长,土地是过去的一切,也是将来的全部。

2、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我们灌南县土地资源有哪些利用类型,试举例说明?
3、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情况?并联系前面已学的中国地形、气候等知识,从有利和不利
两方面,简要评价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劣?
三、训练反馈:
1、读中国人口增长与人均耕地、人均林地的变化图和中国土地资源构成图,完成下列要求:
(1)我国耕地和林地共占土地总面积的 ______ %。

(2)1996年与1949年相比,我国人均耕地与人均林地在数量上的变化趋势是______。

人均耕地从1949年的约_________ 到1996年时约 _________ 。

人均林地从1949年的约_________ 到1996年时约_________ _ 。

(3)你认为从1949年到1996年人均耕地和人均林地的这种变化,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中国耕地总面积约占世界的7%,人均耕地是世界的1/3。

造成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项选择填空)
A.水土流失严重
B.沙漠化土地面积逐年增加
C.我国草场资源普遍超载
D.国家制定颁布了《土地管理法》、《森林法》等法令
E.城市的扩建
F.居民住房和工业用地
G.交通占用耕地
H.开垦荒地
I.农村扩建新村
(5)上述造成耕地减少的原因中,哪些是必要的:___________ ;哪些是不合理的:__________;你能为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学习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