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处理对策

合集下载

反流性食管炎还可以这样治疗

反流性食管炎还可以这样治疗

反流性食管炎还可以这样治疗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出现反胃、反酸、烧心等症状,那么就要警惕了,你极有可能患上了“反流性食管炎”。

很多人在确认之前从来没听说过这种疾病,不知道这种疾病要如何治疗和预防。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慢性胃病,很多患者会反复发作,经过多次治疗都不见好。

那么反流性食管炎到底应该如何治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一、什么是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内容物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向食管反流所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长期反流会导致食管糜烂或食管溃疡,在食管内镜下可清楚的看到食管黏膜有破损。

反流性食管炎没有特定的发病群体,在各个年龄段都有可能发生。

成年人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在过去反流性食管炎在西方国家发病率比较高,但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方面的改变,亚洲国家的发病率有所上升。

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症状是烧心、反酸和胸部疼痛,通常在进食后1-2小时内发生。

这些症状与患者的身体姿势有比较大的关系,患者在弯腰、平躺、侧卧、咳嗽和用力排便时,症状会加重。

二、反流性食管炎为什么发生?正常情况下在人体的胃部和食管之间有一个微小的肌肉,也就是食管下括约肌,它的存在就像是胃部的阀门,能够对食物进入胃部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并且能够阻止胃内容物向食管反流。

但是受到各种因素影响,食管下括约肌发生松弛,“阀门”无法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时,就会造成胃内容物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向食管反流,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三、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方式患者在出现长期反酸、打嗝、烧心等一系列症状后,通常需要进行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不仅能够辅助诊断反流性食管炎,对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还能够排除胃癌、食管癌等上消化道肿瘤。

因此我国对于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普遍采用内镜检查方式进行。

四、反流性食管炎如何治疗?(一)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药物治疗周期都是比较长的,需要患者长期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

目前我国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药物主要有三类,一是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包括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这些药物能够改善食管下括约肌的压力,促进胃排空,减少胃内容物,从而缓解反流;二是抑酸药,抑酸药包括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

胃食管反流病症状治疗和预防措施

胃食管反流病症状治疗和预防措施

胃食管反流病症状治疗和预防措施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简称GER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典型症状包括胸骨后疼痛、反酸、嗳气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GERD的症状、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并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建议。

一、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1. 胸骨后疼痛: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胸骨后疼痛,通常在进食后加剧。

这种疼痛常常被误认为是心脏疾病引起的胸痛,但它与体位改变、咳嗽或深呼吸无关。

2. 反酸: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还经常出现反酸的感觉,即胃内的酸性胃液逆流到食管。

这种感觉通常出现在卧床或弯腰时,并可伴随胃灼热、酸味等不适感。

3. 嗳气:由于胃食管反流,患者还常常出现嗳气的症状。

嗳气有时会带有酸味或是食物残渣的味道。

二、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方法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方法有多种,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个体差异,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1. 生活方式调整:生活方式调整对于轻度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治疗措施。

首先,改变饮食习惯,减少摄入高脂、高盐和辛辣食物,避免暴饮暴食。

其次,调整体位,睡觉时尽量保持头部略高的姿势,避免卧床后立即睡觉。

另外,戒烟和减少饮酒同样对改善病情有积极作用。

2. 药物治疗:对于症状严重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医生常常会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抗酸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简称PPI)和组胺H2受体拮抗剂(Histamine-2 Receptor Antagonists,简称H2RA)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这些药物能够减少胃酸的分泌,缓解症状。

3. 外科手术: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外科手术可能是必要的选择。

手术的目的是改变胃食管连接部位的解剖结构,减少胃酸的逆流。

经过外科手术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显著缓解。

三、预防措施1. 避免触发因素:某些食物和饮料可能会导致胃食管反流的加重,患者应该尽量避免这些食物和饮料,如辛辣食物、巧克力、咖啡、碳酸饮料等。

胃食管反流最快恢复方法

胃食管反流最快恢复方法

胃食管反流最快恢复方法
胃食管反流即胃酸逆流至食管,引起疼痛和不适的症状。

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快速缓解胃食管反流的方法:
1. 饮食调整: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酸性食物,如咖啡、巧克力、薄荷、番茄等,同时减少饮酒和咖啡因的摄入。

2. 就餐方式:小而频繁的饮食有助于减少胃的压力,避免大量进食和吃太快。

3. 保持身体姿势:饭后尽量保持直立位置,避免躺下或弯腰,将床头稍微抬高一些,有利于防止胃酸逆流。

4. 控制体重:肥胖是胃食管反流的一个重要诱因,合理控制体重有利于减少胃酸的逆流。

5. 避免紧身衣物:紧身衣物会增加胃腹部的压力,增加胃酸逆流的可能性,穿宽松舒适的衣物有助于缓解症状。

6. 停止吸烟:烟草中的化学物质会刺激胃酸的分泌,同时减慢食管内的蠕动,增加胃酸逆流的风险。

7. 减少应激:长期的精神压力可能导致胃酸分泌增加,尽量减少应激和寻找减
压方式,如运动、冥想等。

如果上述方法不起作用,或者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建议咨询医生。

医生可能会选用药物治疗,如抗酸药物或促进食管结构修复的药物。

根据个体情况,也可能会建议进行其他检查,如内窥镜检查或24小时食管酸监测,以确定胃食管反流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

反流性食管炎最快的恢复方法

反流性食管炎最快的恢复方法

反流性食管炎最快的恢复方法
反流性食管炎最快的恢复方法是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首先,要调整饮食习惯,避免过度饮酒、辛辣食物和油腻食物,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饮食均衡。

其次,要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对食管造成的压力。

同时,应该规律进食,避免暴饮暴食。

另外,要改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最重要的是,积极治疗胃酸过多的情况,可采用药物治疗或根除幽门螺杆菌。

综合以上措施,可以有效缓解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加速身体的恢复。

反流性食管炎最佳治疗方法

反流性食管炎最佳治疗方法

反流性食管炎最佳治疗方法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常表现为胸骨后灼热感、胃酸反流和食管炎症。

针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方法有多种选择,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进行医生个性化定制。

首先,改变生活习惯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基础。

1. 饮食调整: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酸性食物,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增加蔬果和高纤维食物的摄入。

2. 饮食方式:少量多餐、慢咀嚼,避免饱腹。

3. 保持体重与BMI在正常范围内,避免肥胖。

4. 就餐时间:避免在临睡前2-3小时内进食,晚餐后保持直立
2-3小时。

其次,药物治疗可缓解反流性食管炎症状。

1. 抗酸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PPI)能有效降低胃酸分泌,
亦可靠抗酸药物如H2受体拮抗剂(H2RA)来减少胃酸分泌。

2. 镇痛、镇静药物:如蛋白酶抑制剂、抗胃酸剂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3. 消化药物:如消化酶、胆盐结合剂等可辅助减轻症状。

对于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可考虑下述治疗方法:
1. 膳食纤维增加:可进一步增加食管蠕动,改善胃酸反流。

2. 食管扩张术:针对食管狭窄或食管括约肌紧张不适当者,可采用食管扩张术。

3. 外科手术:如抗反流手术(Nissen fundoplication)可修复食
管括约肌功能,预防胃酸反流。

需要注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还需避免一些诱发因素,如抽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等。

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进行定期复查和随访。

以上方法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疗效和安全性。

缓解胃食管反流病症状的中医调理方法

缓解胃食管反流病症状的中医调理方法

缓解胃食管反流病症状的中医调理方法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

其主要症状包括烧心、反酸、胸痛、吞咽困难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在现代医学治疗的基础上,中医调理方法也能发挥独特的作用,帮助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

中医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与脾胃虚弱、肝气郁结、饮食不节等多种因素有关。

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

若脾胃虚弱,运化失职,就容易导致胃气上逆,从而引发反流。

肝气郁结则会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导致气机不畅,胃气不降而上逆。

此外,饮食不规律、过食辛辣油腻、烟酒过度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损伤脾胃,诱发本病。

针对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调理方法多种多样,以下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

中药调理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中医会开出相应的方剂。

比如,对于脾胃虚弱型的患者,常用的方剂有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等,以健脾益气、和胃降逆;对于肝气郁结型的患者,则可选用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以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如果是饮食积滞导致的反流,保和丸等方剂能起到消食导滞、和胃降逆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的使用应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用药。

针灸也是中医调理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如足三里、中脘、内关、公孙等,可以调节脾胃功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缓解反流症状。

足三里是保健要穴,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等作用;中脘位于胃脘部,是胃之募穴,针刺此穴能和胃健脾、降逆利水;内关穴可宽胸理气、和胃降逆、宁心安神;公孙穴则能健脾胃、调冲任。

针灸治疗应由专业的针灸师操作,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推拿按摩对于缓解胃食管反流病症状也有一定帮助。

可以自行按摩腹部,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每次10 15 分钟,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脾胃功能。

此外,还可以按摩背部的胃俞、脾俞等穴位,以调节脏腑功能。

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请专业的推拿师进行全身按摩,放松身心,改善气血循环。

胃食管反流治疗中医方子

胃食管反流治疗中医方子

胃食管反流治疗中医方子胃食管反流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治疗此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中医认为,胃食管反流多因脾胃虚弱、肝气郁结、痰湿内阻等原因导致。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的方子:1. 健脾和胃方:- 材料: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陈皮6克。

- 用法:将上述药材加水煎煮,取汁服用,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2. 疏肝理气方:- 材料:柴胡10克,郁金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枳壳10克。

- 用法:将药材煎煮,取汁服用,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3. 化痰降逆方:- 材料: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生姜3片。

- 用法:将药材加水煎煮,取汁服用,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4. 温中散寒方:- 材料:干姜10克,白术10克,肉桂6克,附子6克。

- 用法:将药材煎煮,取汁服用,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5. 清热化湿方:- 材料:黄连6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栀子10克,滑石15克。

- 用法:将药材煎煮,取汁服用,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6. 养阴润燥方:- 材料:玉竹10克,麦冬10克,沙参10克,生地黄10克,石斛10克。

- 用法:将药材煎煮,取汁服用,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在使用以上中医方子时,患者应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病情,选择适合的方剂,并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调整。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避免过度劳累、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等,也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的重要环节。

此外,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也是预防和控制胃食管反流的关键。

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日常保健
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调节胃酸分泌 和改善胃肠道功能。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口腔与食管相连,保持口腔卫生可以减少胃 酸反流和细菌滋生。
适量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消化 功能,预防胃食管反流病。
避免穿紧身衣物
紧身衣物可能会影响胃肠道蠕动,应尽量避 免穿。
定期复查与监测
手术方式与效果
01
02
03
04
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 快的优点,已成为治疗胃食管 反流病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
胃底折叠术
通过折叠胃底来增加食管下端 括约肌的压力,从而减少胃酸
反流。
胃切除术
对于严重病变的患者,可能需 要进行胃切除术来切除病变部
分。
手术效果
大多数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症 状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
食管pH监测结果可 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 供依据,如药物治疗 或手术治疗。
该检查有助于发现间 歇性胃酸反流,尤其 是餐后反流的病人。
其他辅助检查
01
02
03
食管压力测定
通过测量食管内压力变化, 了解食管蠕动功能和胃食 管连接处压力情况。
胃食管闪烁显像
通过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 检测胃食管反流,有助于 评估胃食管连接处的功能。
高。
术后护理与康复
饮食调整
术后需进行饮食调整,避免高 脂、高糖、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定期复查
术后定期进行胃镜检查,观察 治疗效果及是否有复发迹象。
药物治疗
术后可能仍需药物治疗,如抑 酸药、促胃动力药等。
生活方式调整
术后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戒烟、减肥等,以降低复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堡趟丝内焦苤查!!!堡生!旦笠!!鲞筮!翅鱼!也!望k垦!i!堕:』!堕!!!!:!!!:!!:塑!:鱼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处理对策谭佳成崔雯霞叶必星王颖林琳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efractory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RGERD)是指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患者对于标准质子泵抑制剂(protonpumpinhibitor,PPI)治疗方案产生不完全或缺乏应答,持续表现严重而频繁的反流症状,故又称为“PPI治疗失败的GERD”…。目前对RGERD定义尚无统一的共识,综合文献,RGERD定义的“下限”(最初定义)是:第1代PPI(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标准剂量,每131次连续4周无效;其“上限”(新近定义)是:新一代PPI(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双倍剂量,每132次连续12周无效拉…。据报道,在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refluxdisease,NERD)、反流性食管炎及Barrett食管中,RGERD发生率分别为40%~50%、6%一15%及20%-4J。GER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治疗有效但是反复发作的GERD可否界定为RGERD?如何区别RGERD和GERD的复发频率及间隔时间?这是定义RGERD所需要探讨的。一、RGERD的发病机制RGERD的机制概括为两大方面:PPI治疗失败和PPI抵抗。1.PPI治疗失败:(1)食管保护因子减弱:①持续性食管收缩:指食管壁纵行肌收缩时间延长,表现为高频超声内镜显示食管壁增厚。连续腔内超声能发现RGERD患者存在持续性食管收缩Ho。②食管动力异常:RGERD患者可能存在食管动力异常,包括食管下括约肌一过性松弛(transientloweresophagealsphincterrelaxation,TLESR)和无效食管运动bo。③食管高敏感:研究发现,50%的NERD患者食管酸反流在正常范围内,导致了抑酸治疗对NERD的总体疗效欠佳。这是由于一部分NERD的症状由非酸反流引起,另一部分NERD存在食管对酸的高敏感∞1。但是目前尚无实验证实“食管高敏感性”在RGERD中的确切作用。④异常组织抵抗:近年研究发现,酸、胆汁酸、胃蛋白酶诱导产生的食管上皮细胞间隙增宽会导致食管局部产生异常组织抵抗,这意味着食管上皮屏障功能被减弱H』。DOI:10.3760/cma.j.issn.1007-5232.2014.06.020基金项目:第六批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重大科技支撑与自主创新)专项引导资金项目(BZ2011044);江苏省2013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资助(JX22013279)作者单位:210029南京,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通信作者:林琳,Email:lin9t00@aliyun.con-——353.——・综述与讲座・(2)食管攻击因子增强:①夜间酸突破:指服用PPI治疗期间,夜间(睡眠后12h内)胃内pH<4.0的总时间持续超过1hl“。夜间酸突破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夜间胃黏膜的质子泵处于静息状态、逃逸PPI作用有关。有报道,PPI抵抗的GERD患者中,出现夜间酸突破的患者比例显著增多旧J。②非酸反流:RGERD可能存在非酸反流。国外研究发现,每Et2次PPI治疗失败,且具有典型GERD症状的患者中,非酸反流引起的症状指数阳性者(31%)远多于酸反流所致者(11%)’9J。

(3)其他因素:患者依从性欠佳、给药方式不当均可导

致抑酸不充分。存在功能性烧心,幽门螺杆菌感染,胃肠动力低下,食管裂孔疝,合并功能性肠病,精神心理因素等,都是PPI治疗失败的原因。2.PPI抵抗:CYP2C19基因多态性可直接影响PPI的血药浓度,它与RGERD的联系值得关注。当前CYP2C19基因型与酸暴露或反流症状之间的关系,多数学者认为有关¨““o。PPI生物利用度下降、质子泵突变、PPI耐药等亦可导致PPI抵抗的形成。二、RGERD症状特点RGERD主要表现为:接受标准PPI治疗后,仍持续存在严重而频繁的反流症状。研究表明,RGERD占GERD的10%一40%,而RGERD中50%是功能性烧心,这部分患者是PPI治疗失败的主要来源¨“。但有学者认为,功能性烧心特指“与任何反流事件不相关的烧心”,RGERD是由反流引起的疾病,其症状必须和反流事件相关联,因此任何与反流事件不相关的烧心均不属于RGERD范畴u…。RGERD常有非酸反流存在。在每日2次PPI治疗失败的GERD患者中,非酸反流与症状的相关性远远高于酸反流。9o。

三、RGERD诊断

GERD患者接受正规的标准剂量的PPI治疗后,若症状无改善并疑似RGERD,应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1.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美国胃肠内镜学会的指南,认为对于RGERD患者,首先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是常规的临床诊断路径¨“。但是RGERD的内镜检出率较低,一是多数患者属于NERD,二是大多患者用过PPI治疗,食管黏膜损伤已愈合。

2.24h胃食管pH监测:胃食管pH的连续监测,可提高

RGERD的检出率。24h食管pH监测的主要目的,就是评估PPI治疗的RGERD患者病情,判断是否存在酸抑制不完全或与GERD无关的病因。对于用过PPl的GERD患者,食

万方数据-——354.——史堡逍丝内壁盘查!Q!!生!旦筮!!鲞笠!塑g!也』望k垦!i!塑:』!竺!Q!垒:!!!:!!:盟!:!

管pH监测阴性结果,亦不能排除潜在的酸反流可能H5|,需要更长时间的监测和研究,寻找出PPI抵抗者存在的食管酸反流证据。3.食管胆红素监测:“动态食管胆汁监测仪”可以检测食管胃反流的胆红素(作为胆汁反流的替代标记),即胆汁反流E161。4.食管pH一阻抗监测:上消化道内镜联合24h食管pH监测是GERD传统的诊断方法。近年来,食管腔内阻抗监测为诊断RGERD提供了新的手段。在食管pH监测的基础上、加入“腔内阻抗”技术,可发现更多的反流事件,鉴别酸性、弱酸和弱碱反流物。因此,食管pH一阻抗监测除了发现酸反流,还发现弱酸反流和碱反流也是RGERD的原因¨7删;并且有助于诊断弱酸反流性慢性咳嗽¨9|。5.食管组织学检查:食管上皮细胞间隙增宽在GERD的机制中有重要的作用Ⅲo,食管上皮细胞间隙增宽使胃酸到达并激活食管上皮感觉神经中的化学敏感疼痛感受器。PPI抵抗的GERD患者存在持续的食管上皮细胞间隙增宽旧“,此食管组织学检查是诊断RGERD的特异性方法之一。四、RGERD治疗策略治疗RGERD前,先要排除功能性烧心、嗜酸细胞性食管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吞气症等容易误诊为GERD的情况,还要排除依从性差、未按时服药的GERD患者。目前RGERD的治疗策略有以下几种。1.生活方式的调整:不良生活方式是GERD的重要诱因。2008年亚太地区GERD共识‘22。指出:调整生活方式有助于GERD症状的控制。生活方式干预包括:(1)戒烟戒酒,减少胃酸对胃黏膜和食管黏膜的损伤;(2)纠正便秘,降低腹压从而减少反流;(3)减少影响LESP的食物和药物;(4)避免碳酸饮料引起的嗳气和反流,缓解睡眠中的烧心;(5)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胃内亚硝酸盐和NO,减少反流;(6)进食后2h内勿平卧,床头抬高15—20cm,促进食管廓清及胃排空,对夜间反流明显者,抬高床头是减轻食管酸暴露的有效手段;(7)适当减肥,必要时需行减肥手术‘2…。2.优化治疗方案,治疗非酸反流:(1)PPI剂量加倍或更换PPI类型:研究表明,单倍剂量PPI治疗失败的GERD患者,双倍剂量PPI可明显缓解症状Ⅲ。25J。更换PPI类型治疗RGERD目前只是经验性用药,尚缺乏循证证据。(2)减少夜间酸突破:有人认为RGERD短期加用H:RA可以减少夜间酸突破,改善症状…,亦有人认为夜间酸突破和RGERD无关心…。(3)减少反流事件:PPI治疗失败的GERD患者,可能与弱酸反流、碱反流、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有关;TLESR在病理性反流中有重要作用。目前临床上减少TLESR的药物不多,代表性药物是1一氨基丁酸B受体激动剂(巴氯芬)∞1;但^y一氨基丁酸的神经系统副作用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4)其他: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是RGERD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胆汁反流旧…。目前尚无特效药控制胆汁反流,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可选治疗为抑制胃酸、改善胆汁成分、促进胃排空、保护黏膜等。熊去氧胆酸可减少胆汁中有害成分的比例旧…,因此可供RGERD患者考虑(特别是胆汁反流),同时最好联合应用PPI及促胃肠动力药。3.加强抗反流屏障:(1)腹腔镜下抗反流手术:腹腔镜下抗反流手术包括全胃底折叠术、部分胃底折叠术、贲门固定术等。研究证实抗反流手术疗效确切,与药物治疗相比,腹腔镜手术后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明显升高,烧心、反流、胃胀明显改善,且手术并发症少;但远期的费用和副作用等,尚待随访评估日”¨(2)腹腔镜食管下括约肌电针植入术:通过腹腔镜将双极电针纵向植入食管下括约肌,用别针固定。研究证实,短期电刺激可以显著增加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而且不影响食管正常蠕动或松弛,对RGERD有一定疗效,但远期疗效仍待观察旧o。(3)内镜下抗反流治疗:①Stretta射频治疗:该技术设备通过释放射频能量产生热量、引起局部组织破坏、修复,以此增加食管下括约肌的厚度和压力,减轻反流。其并发症均呈急性、自限性。经过长时间研究证实,这是一种快速、微创、安全、经济的方法H…。②生物聚合物Bioprostheses植入:在食管下括约肌处植入生物聚合物,增加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加强贲门对胃内压力的适应能力,减低食管酸暴露时间。③内镜下缝合治疗:又称内镜下腔内折叠术,在内镜直视下,于胃食管交界处缝合部分胃壁组织形成皱褶,目的是重建胃食管交界处的阀门屏障。目前的缝合方式主要有2种,即沿胃小弯进行的纵行缝合和沿贲门进行的四周环行缝合”…。4.其他治疗:(1)精神心理、功能性烧心、食管高敏感及内脏疼痛的调节:精神心理异常在GERD中很常见;心理问题是PPI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因此,RGERD患者需要进行心理评估和治疗,必要时需辅助使用抗抑郁药。此外,临床上常用三环类抗抑郁药和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调节功能性烧心、食管高敏感以及内脏疼痛Ⅲ1。(2)治疗胃排空延迟:胃电起搏技术可增强胃起搏点的兴奋性、抑制胃的异位起搏、加快胃慢波的传导¨“。根据“胃电起搏理论”和“驱动.跟随.谐振效应”理论,胃电起搏已经广泛用于临床,现常用“便携式体表胃电刺激仪”完成治疗。研究证实,腹部体表胃电刺激,可纠正异常的胃电节律,促进胃排空,减少反酸,缓解症状¨…。(3)加强膈脚功能:在功能上,食管下括约肌相当于“内括约肌”,膈脚相当于“外括约肌”。膈肌生物反馈指训练患者腹式呼吸,增强膈肌收缩力,提高膈脚的“外括约肌”作用。已证实,膈肌生物反馈可改善GERD症状及胃食管交界处功能,减少食管酸暴露以及对PPI的依赖”“。(4)中医针灸:祖国医学对RGERD有一定的治疗作用。Dickman等H8。研究表明,对于单倍剂量PPI失败的患者,双倍剂量的PPI联合针灸治疗,比仅仅用双倍剂量PPI能更好地控制反流。五、总结目前对于RGERD的治疗尚无统一共识,也无任何一种药物可解决PPI治疗失败的问题。对于个体患者,标准剂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