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合集下载

211228425_门冬胰岛素30_与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治疗2_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对比

211228425_门冬胰岛素30_与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治疗2_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对比

DOI:10.16658/ki.1672-4062.2023.03.080门冬胰岛素30与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对比赵倩,张洁,蒋志远,武曦颖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苏南京211500[摘要]目的对比门冬胰岛素30与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

方法从2021年2月—2022年3月在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择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比照组(门冬胰岛素30治疗)及研究组(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治疗),各56例。

对临床治疗效果展开观察。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比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展开治疗时,给予德谷门冬双胰岛素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应用门冬胰岛素30,可明显改善患者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 2型糖尿病;门冬胰岛素30;德谷门冬双胰岛素;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低血糖[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02(a)-0080-04Comparison of Efficacy of Insulin Aspart 30 and Degumendong Insulin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ZHAO Qian, ZHANG Jie, JIANG Zhiyuan, WU Xiying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Nanjing Liuhe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2115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insulin aspart 30 and Degumendong insuli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welve cases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treated at Nanjing Liuhe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Jiangsu Province from February 2021 to March 2022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56 cases each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insulin aspart 30) and the study group (treated with Degumendong insul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was observed.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lood glucose level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between the tow groups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blood glucose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in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Degok aspartate insulin is better than that of insulin aspartate 30,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blood glucose level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of patients,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have higher safety.[Key words]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Menthol insulin 30; Degumendong insulin; Blood glucose level; Glycated he‐moglobin; Hypoglycemia中国糖尿病发病率为11.2%,其中2型糖尿病占90%以上。

2型糖尿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2型糖尿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二、识别
• 3.辅助检查: ① 静脉血浆葡萄糖:空腹血糖、75g OGTT后2h血糖升高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 据。 ② 尿糖:尿糖阳性是发现糖尿病的重要线索,需进一步检测血糖以确诊。 ③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状态和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 案的病情监测关键指标,但在我国尚未用于诊断糖尿病。 ④ 其他:常规检测血脂、肝肾功能、尿常规、尿白蛋白/肌酐值(UACR);有 条件时可行心电图、眼底和周围神经病变相关检查等。可做胰岛素释放试验、 C肽释放试验以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查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 细胞抗体(ICA)、人胰岛细胞抗原2抗体(IA-2A)等以明确糖尿病分型。 出现急性严重代谢紊乱时还应当检查酮体、电解质、酸碱平衡等。
• 根据WHO(1999年)的糖尿病病因学分型体系,将糖尿病分为l型糖尿病、2型糖 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的85%~90%。
二、识别
• 1.临床症状和体征: • 由血糖升高导致的严重代谢失调,其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尿、 多饮、多食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伴乏力。但许多患者缺乏特异表现, 仅于健康体检或因各种疾病就诊化验时发现高血糖;有的患者可表现为视 力模糊、外阴瘙痒、皮肤瘙痒和易感染;如有并发症时,可出现视力下降、 水肿、贫血、对称性的手指、足趾感觉减退、疼痛、麻木或异样感,亦可 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 注意维持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每日摄入总热量:休息时 25~30kcal/kg,轻体力劳动时30~35kcal/kg,中体力劳动时35~40kcal/kg,重体力劳 动时>40kcal/kg;脂肪占总热量<30%,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65%,蛋白质 占总热量的15%~20%。实践中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予以适当调整,超重、肥胖 者可以适度减少摄入总热量。

小陷胸汤联合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小陷胸汤联合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药物与临床·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11月DOI:10.16658/ki.1672-4062.2023.22.085小陷胸汤联合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高晓菡临沂市兰山区人民医院病房药房,山东临沂276000[摘要]目的研究小陷胸汤联合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运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临沂市兰山区人民医院接诊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西药组(45例,西药治疗)和中药组(45例,小陷胸汤联合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

比较两组血糖、不良反应、中医症候积分、胰岛素情况。

结果治疗后,中药组血糖水平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中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中药组心烦口苦、口干口渴、脘腹胀满、大便干结评分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中药组胰岛素分泌指数高于西药组,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小陷胸汤联合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效果佳,可以改善症状,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指标,适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

[关键词] 中医治疗;小陷胸汤;葛根芩连汤;2型糖尿病;疗效[中图分类号] R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11(b)-0085-04Clinical Effect of Xiaoxianxiong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Gegenqinlian Decoction in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GAO XiaohanDepartment of Ward Pharmacy, Lansh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Linyi, Shandong Province, 276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Xiaoxianxiong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Gegenqinlian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thods A total of 90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treated in Lansh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Linyi City from May 2022 to May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western medicine group (45 cases,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oup (45 cases, Xiaobaoxi⁃ang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Gegenqinlian decoction)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blood glucose, adverse reac⁃tions, TCM symptom score and insulin statu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blood glucose level in the Chinese medicine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Chinese medicine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western medicin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scores of upset and bitter mouth, dry mouth and thirst, abdominal distention and dry stool in Chinese medicine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western medicin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insulin secretion index in the Chinese medicine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and the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Xiaogangbei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Gegen Qinlian Decoction has a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which can improve symptoms, reduce blood sugar and improve insulin indicators, and is suitable for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作者简介]高晓菡(1979-),女,本科,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为中药学。

2型糖尿病病证结合诊疗指南

2型糖尿病病证结合诊疗指南

标准与规范2型糖尿病病证结合诊疗指南糖尿病是一组以长期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综合征,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相互作用所引起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以血中葡萄糖水平升高为生化特征及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乏力为临床表现的代谢紊乱综合群[1~2],其中2型糖尿病约占95%左右⑵。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脾痺”等病症范畴。

既往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缺乏临床操作流程,因此迫切需要一份具有临床操作流程的糖尿病中医病证结合诊疗指南。

本指南在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的指导下,内分泌代谢病专业委员会组织全国中医内分泌重点专科临床一线专家,基于临床证据和专家共识意见制定形成。

本指南主要介绍临床采用病证结合原则,诊断和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方法,主要介绍糖尿病病证结合诊断、病证结合治疗和病证结合康复。

本指南主要适用于一线从事临床工作的主治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和非内分泌专科的临床医师,在临床采用病证结合原则诊断和治疗糖尿病时使用。

本指南的推广以期对培养我国年轻医师形成主动应用中医药的临床思维,形成主动应用中医病证结合原则诊断和治疗糖尿病的临床习惯,提高我国糖尿病住院患者中医诊疗水平有所助益。

1病证结合诊断1. 1 西医诊断标准采用WHO 1999年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⑶。

1.2 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诊疗标准(草案)》⑷拟定为早期、中期、晚期3期。

1.2.1早期主要临床表现为口干多饮,身重困倦,小便频数,大便黏滞不爽或便秘,舌质红、苔黄,脉弦数为主。

该期病位主要在肺、胃、脾、肝。

病程多在5年之内。

尚无明显并发症。

主要表现为高血糖、肥胖、胰岛素相对不足或胰岛素抵抗。

该期主要有热盛伤津证、肝郁脾虚证、痰浊中阻证、湿热蕴结证等。

1.2.2中期主要临床表现为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燥,烦渴欲饮,午后额红,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体瘦薄,苔少而干,脉虚数。

该期主要病位在肺、脾、肾。

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9版)

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9版)

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9版)以及空腹血糖≥5.6mmol/L)。

2)MDT包括内分泌科、心血管科、营养科、外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1.2手术禁忌证1)绝对禁忌证:严重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恶性肿瘤或其他需要先行治疗的疾病;严重精神障碍或认知障碍等。

2)相对禁忌证:BMI<27.5;手术前未经内科治疗或生活方式改变治疗;手术前未经心理评估或存在无法配合手术后管理的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青少年、老年人或极度肥胖患者;存在活动性消化性溃疡、严重胃食管反流等胃肠道疾病;存在严重的出血性疾病或凝血功能异常;存在严重的呼吸功能障碍等。

2手术方式的选择2.1手术方式的选择原则1)根据患者BMI、年龄、性别、合并症、代谢综合征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式。

2)手术方式应尽可能减少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同时确保手术效果。

2.2手术方式的具体选择1)胃镜下胃部减容术(GES):适用于BMI<35,无代谢综合征和严重合并症的轻至中度肥胖患者。

2)胃旁路手术(RYGB):适用于BMI≥35,或BMI≥32.5且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综合征的患者。

3)胃套管切除术(SG):适用于BMI≥35,或BMI≥32.5且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综合征的患者。

4)一期吸脂减重术:适用于BMI<35,脂肪分布较为集中的患者。

5)二期手术:适用于BMI≥50,或BMI≥45且存在严重合并症的极重度肥胖患者。

3术前评估与准备3.1术前评估1)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包括肥胖病史、合并症、手术史、过敏史、药物过敏史、家族史等。

2)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糖、血脂、甲状腺功能、肿瘤标志物等。

3)影像学检查:包括胸部X线片、心电图、腹部B超、胃镜检查等。

4)心理评估: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对手术的认知程度。

3.2术前准备1)生活方式改变:包括饮食调整、运动锻炼等。

《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Ⅰ、Ⅱ)》要点

《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Ⅰ、Ⅱ)》要点

《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Ⅰ、Ⅱ)》要点前言糖尿病在我国已从少见病变成流行病,糖尿病足的患病率也明显增加,我国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病率高达8.1%。

据估计,全球每20秒钟就有一例糖尿病患者截肢;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年死亡率高达11%,而截肢患者死亡率更高达22%;国内外研究表明,糖尿病足花费巨大,约占整个糖尿病医疗费用的三分之一。

因此,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社会沉重负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糖尿病足溃疡(DFU)和截肢的流行病学及医疗负担要点提示•糖尿病足致残、致死率高,复发率高,医疗费用高,造成沉重的家庭及社会负担•及早筛查并矫正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和及早规范治疗DFU,能明显降低截肢率和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足的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分级管理、专业化诊治和多学科协作的综合防治策略一、糖尿病足的危害糖尿病足的基本定义是糖尿病患者踝关节以远的皮肤及其深层组织破坏,常合并感染和(或)下肢不同程度的动脉闭塞症,严重者累及肌肉和骨组织。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社会沉重负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据估计,全球每20秒钟就有一例糖尿病患者截肢。

糖尿病足预后很差,甚至比大多数癌症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还高(除肺癌、胰腺癌等)。

DFU 患者年死亡率高达11%,截肢患者更是高达22%。

二、DFU的患病率确切的糖尿病足患病率和发病率的数据很有限,往往被低估。

三、糖尿病足的医疗费用2017年全球糖尿病医疗费用高达7270亿美元,其中中国为1100亿美元。

四、糖尿病足防治策略发达国家多年的糖尿病足防治经验证明,贯彻预防为主、专业化诊治和多学科协作能够有效地降低DFU的发生、发展,提高治愈率,降低截肢率和医疗费用。

多学科协作的糖尿病足医疗护理专业团队可有效降低糖尿病截肢率和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对于有足病风险因素的糖尿病患者,需要及早完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血管病变和足病筛查,及早发现和管理教育这些高危患者。

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基金项目: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科技计划项目(202041769)①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西 九江 332000通信作者:康庐琛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康庐琛① 余杰①【摘要】 目的:探讨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水平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10月于本院治疗的T2DM 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

对照组进行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沙格列汀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 血糖(2 h PBG)]及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bA1c、FBG、2 h PBG 及HOMA-IR 均低于对照组,且HOMA-β高于对照组(P <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 安全有效,患者耐受性好,有利于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可作为T2DM 患者联合用药的一种选择。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沙格列汀 二甲双胍 胰岛β细胞功能 Effects of Saxagliptin Combined with Metformin on Blood Glucose Levels and Islet β-cell Function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KANG Luchen, YU Jie.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1, 18(05): 049-052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axagliptin combined with Metformin on blood glucose level and islet β-cel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Method: A total of 84 T2DM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7 to October 2019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42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etform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axaglipti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Blood glucose levels [glycated hemoglobin (HbA1c), 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 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 h PBG)] and islet β-cell function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 (HOMA-IR), islet β-cell function index (HOMA-β)]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 After treatment, HbA1c, FBG, 2 h PBG and HOMA-I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HOMA-β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Saxagliptin and Metformin is safe and effective in treating T2DM, the patients are well tolerated, which is conducive to lowering blood glucose levels and improving islet β-cell function, it can be used as a combination of T2DM patients. [Key words] Type 2 diabetes Saxagliptin Metformin Islet β-cell function First-author ’s address: The First People ’s Hospital of Jiujiang City, Jiujiang 3320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1.05.013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种多以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及血糖水平异常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代谢性疾病[1]。

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9完整版)

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9完整版)

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9完整版)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Chinese Society for Metabolic & Bariatric Surgery,CSMBS)于2014年组织国内减重代谢外科及内分泌科专家共同制定了我国首个减重代谢外科指南——《中国肥胖和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4)》[1]。

在该指南的指导和规范下,尤其在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甲状腺及代谢外科学组成立后,我国的减重代谢外科取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全国各地区相继建立了临床研究中心,并开展了多中心合作,不断积累详实的多中心临床数据。

我国减重代谢手术已经由2014年的4000例增长到1万例以上,术式方面也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没有明显差异[2-3]。

2017年,美国和欧洲肥胖代谢外科指南进行了相应更新,包括胃束带手术(AGB)等治疗方式基本退出历史舞台[4-5]。

鉴于此,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甲状腺及代谢外科学组联合CSMBS组织专家对2014年版指南进行修订和更新,参考西方国家指南及立场声明更新,并采纳我国近5年的临床数据及相关文献,在适应证和禁忌证、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术前评估与准备、术后并发症以及围手术期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说明,以更好地适应减重代谢外科的发展,规范疾病的治疗,共同推进学科健康快速发展。

1 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1.1 手术适应证单纯肥胖病人手术适应证:(1)BMI≥37.5,建议积极手术;32.5≤BMI<37.5,推荐手术;27.5≤BMI<32.5,经改变生活方式和内科治疗难以控制,且至少符合2项代谢综合征组分,或存在合并症,综合评估后可考虑手术[6-7]。

(2)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参考影像学检查提示中心型肥胖,经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广泛征询意见后可酌情提高手术推荐等级[8]。

(3)建议手术年龄为16~65岁。

注:(1)代谢综合征组分(国际糖尿病联盟定义)包括:高三酰甘油(TG,空腹≥1.70 mmol/L)、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男性空腹<1.03 mmol/L,女性空腹<1.29 mmol/L)、高血压(动脉收缩压≥130 mmHg或动脉舒张压≥85 mmHg,1 mmHg=0.133 kP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辅助检查
(1)静脉血浆葡萄糖:空腹血糖、75 g OGTT后2 h血糖升高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 (2)尿糖:尿糖阳性是发现糖尿病的重要线索,需进一步检测血糖以确诊。 (3)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是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状态和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的病情
监测关键指标,但在我国尚未用于诊断糖尿病。 (4)其他:常规检测血脂、肝肾功能、尿常规、尿白蛋白/肌酐值(UACR);有条件时
鉴别诊断
✓需与以下常见的可致血糖升高的疾病鉴别: 1.内分泌疾病:最常见的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甲亢可导致血糖升高, 但甲亢具有高代谢症状和体征,血清游离L、游离T4水平增高。 2.肝脏疾病:肝病所致的高血糖常继发于慢性肝实质损害,如肝硬化、慢性 丙型肝炎、肝移植术后,多数患者有营养不良的表现。 3.其他:可以引起血糖异常的因素,如应激性因素或药物因素,抗精神病药 物等。
2型糖尿病基层诊疗指南 (实践版·2019)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Dr.HAN
背景
定义与分类 识别、诊断与转诊
治疗 疾病管理
定义与分类
✓糖尿病是一组由胰岛素分泌缺陷和威其生物学作用障碍引起的、以高血糖为 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慢性高血糖导致多种脏器多系统损害,尤其是眼、肾、神经及心血管的长期 损害、功能不全和衰竭。
✓常有家族史。很少自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但在应激、严重感染、中断治疗 等诱因下也可发生。
✓临床上常与肥胖症、血脂异常、高血压等疾病同时或先后发生。
临床症状和体征
✓由血糖升高导致的严重代谢失调,其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 饮、多食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伴乏力。
✓但许多患者缺乏特异表现,仅于健康体检或因各种疾病就诊化验时发现高血 糖;有的患者可表现为视力模糊、外阴瘙痒、皮肤瘙痒和易感染;如有并发 症时,可出现视力下降、水肿、贫血、对称性的手指、足趾感觉减退、疼痛、 麻木或异样感,亦可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基层医疗机构转诊建议
✓以下情况应及时转诊至上级医院: 1.诊断困难和特殊患者 2.治疗困难 3.严重并发症 4.其他:医生判断有需上级医院处理的情况或疾病。
基层医疗机构转诊建议
1.诊断困难和特殊患者 (1)初次发现血糖异常,临床分型不明确者。 (2)儿童和青少年(年龄<18岁)糖尿病患者。 (3)妊娠和哺乳期妇女血糖异常者。
可行心电图、眼底和周围神经病变相关检查等。可做胰岛素释放试验、C肽释放试 验以评估胰岛B细胞功能,查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人 胰岛细胞抗原2抗体(IA-2A)等以明确糖尿病分型。出现急性严重代谢紊乱时还应 当检查酮体、电解质、酸碱平衡等。
诊断
1.高血糖状态: ✓正常血糖指空腹血糖为3.9~6.1 mmol/L,OGTT 2 h血糖<7.8 mmol/L。 ✓高血糖状态可分为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糖需询问是否有高血糖及其出现时间、是否有胰腺疾 病;是否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脑血管疾病史;是否有重大精神创伤史; 女性是否有妊娠期糖尿病以及巨大胎儿生育史、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
(2)药物应用史:是否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抗精神病药物和平喘药物。 (3)饮食习惯:是否有高糖、高脂、高盐的饮食习惯。 (4)个人史:是否吸烟、饮酒。 (5)家族史:直系亲属是否有糖尿病病史。 (6)其他:患者家庭和社会支持度、睡眠情况等。
✓根据WHO(1999年)的糖尿病病因学分型体系,将糖尿病分为l型糖尿病、2型 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 ,其中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的85%~90%。
定义与分类 识别、诊断与转诊
治疗 疾病管理
识别
✓2型糖尿病多见于成人,常在40岁以后起病;多数起病隐匿,症状相对较轻, 半数以上无任何症状,不少患者因慢性并发症、伴发病就诊或健康体检时发 现。
基层医疗机构转诊建议
2.治疗困难 (1)原因不明或经基层医生处理后仍反复发生低血糖者。 (2)血糖、血压、血脂长期治疗不达标者。 (3)血糖波动较大,基层医生处理困难,无法控制平稳者。 (4)出现严重降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处理者。
基层医疗机构转诊建议
3.严重并发症 (1)急性并发症:严重低血糖或高血糖伴或不伴有意识障碍。 (2)慢性并发症: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或周围血管病变等的筛查、治疗方案的 制定和疗效评估在基层处理有困难者。 (3)慢性并发症导致严重靶器官损害需要紧急救治者:急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肾病导致的肾功能 不全或大量蛋白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的严重视力下降、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导致的间歇性跛 行和缺血性疼痛等。 (4)糖尿病足出现急性加重: ①出现皮肤颜色的急剧变化。②局部疼痛加剧并有红肿等炎症表现。③新发生的溃疡。④原有的 浅表溃疡恶化并累及软组织和骨组织。⑤播散性的蜂窝组织炎、全身感染征象。⑥骨髓炎等。 上述严重并发症的第(1)(3)(4)类情况需紧急转诊,第(1)类情况转诊前应建立静脉通道,给予静脉滴 注生理盐水补液治疗。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和糖尿病,其中,IFG和IGT统称为糖调节 受损,也称糖尿病前期。
高血糖状态分类(WHO 1999)
诊断
2.糖尿病诊断标准(WHO 1999)
注意: ①空腹状态指至少8 h没有进食热量;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 中任意时间的血糖,不能用来诊断IFG或IGT。 ②8如无典型糖尿病症状,须改日复查空腹静脉血糖或OGTT葡萄糖负荷后2 h 血浆葡萄糖以确认。 ③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可出现暂时性血糖增高,若没有明确的高
定义与分类 识别、诊断与转诊
治疗 疾病管理
中国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
糖化血红蛋白(HbAle)分层目标值建议
非药物治疗
1.医学营养治疗:医学营养治疗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合理膳食模式是以谷 类食物为主,高膳食纤维、低盐、低糖、低脂肪摄人的多样化膳食。建议主 食定量,粗细搭配,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酒精和含糖饮料的摄人。定时定 量进餐,控制进餐速度,养成先吃蔬菜、最后吃主食进餐顺序的习惯。 ✓注意维持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每日摄人总热量:休息时25~30 kca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