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五年级语文《句子》专题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句子(修辞、仿写)专项测试卷(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句子(修辞、仿写)题型专练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
1.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反问)B.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
(拟人)C.他有电话手表吗?没有。
(设问)D.花儿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比喻)2.下列句子使用拟人手法的一项是( )A.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B.长毛山羊们安闲地欣赏着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
C.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D.如果只有孤零零的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儿孤单。
3.下列句中运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B.飞流直下三千尺。
C.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D.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3.“天边偶尔飘浮着淡淡的白云”后面连接哪一项才能构成最佳比喻句?()A.有如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B.像从什么仙境飘来的片片白色的羽毛。
C.像千万条闪耀的银链。
D.仿佛落入人间的朵朵银棉。
4.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那泡沫啊,高得能够着云彩,好像一个大大的大大的蛋卷冰激凌。
B.头发就在水里轻轻地荡来荡去,好像海带一样。
C.哈,多么好玩!多么开心!D.只要把头发像紫菜卷那样卷在身上,就成了松松软软的被子了。
5.下列各项中,与例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例:雪用他的白色大衣覆盖着青草,霜把所有的树枝涂成了银色。
A.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
B.我的心激动得好像要跳出了胸膛。
C.春天像小姑娘,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D.他发现是我,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
6.下列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我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反问)B.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期末专项练习:句子(修辞、病句、转换、缩写)附解析教师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期末专项练习:句子(修辞、病句、转换、缩写)附解析教师版一、单选题(共1题;共2分)1.(2分)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和其他三句不一样的是()A.这条公路很长很长,就像一条长长的飘带一直伸向远方。
B.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过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C.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
D.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上。
【答案】C【解析】【分析】A项中“像一条长长的飘带一直伸向远方”这是比喻的手法;B项中“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这是比喻的手法;C项中“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D项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上”这也是比喻的手法;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要查对不同修辞手法的辨析和使用。
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平时学习对各种修辞手法的掌握和理解,对句子进行分析判断,做出正确选择。
二、判断题(共3题;共32分)2.(10分)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
(1)(2分)“金玉良缘”的典故出自中国经典四大名著《红楼梦》。
(2)(2分)《水浒传》的故事背景发生在清朝末年。
(3)(2分)“他不但向对方道歉,而且还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这句话是病句。
(4)(2分)“漠北之战”的战争细节在《三国演义》中有具体描写。
(5)(2分)《祖父的园子》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
【答案】(1)正(2)错误(3)正(4)错误(5)错误【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1)正确。
(2)错误,改:《水浒传》的故事背景发生在北宋末年。
(3)正确。
(4)错误,“漠北之战”的战争细节在《史记》中有具体描写。
(5)错误,《祖父的园子》的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萧红。
故答案为:(1)正确;(2)错误;(3)正确;(4)错误;(5)错误。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统编(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句子题型专练试题 (含答案)

统编(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句子题型专练卷姓名:_______________一、句子训练营。
1.她搂住了我,不断赞扬我。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钱很紧。
家里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
(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写得太糟糕了,父亲只得批评我。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双重否定句)(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反问句)4.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
(改为肯定句)5.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改为陈述句)6.爱是母亲掏出的那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也是父亲摇动的小舟。
(仿写句子)二、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①“疲惫的眼睛”表现了母亲劳动强度很,很。
②一连三个“我的母亲”,运用的修辞手法,把母亲的动作写得很具体,母亲如此的工作环境使作者内心内心产生了巨大的触动。
表现了“我”对母亲的和。
(2)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①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写作者的感受。
②“新滋味”是的滋味,指的是作者体会到深沉。
③作者品尝到“新滋味”是指作者感受到了父亲为供“我”上学凑钱的,感受到了父亲对“我”的 , 感受到了“我”肩上责任的。
三、下列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选一选。
(可多选)A.动作描写B.神态描写C.语言描写D.环境描写E.外貌描写(1)他扎紧裤脚,穿一双深筒钉鞋,将棉袍的下半截撩起扎在腰里。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句子专项练习(附答案)

关注公众号:精挑小学语文,获取更多免费资料五年级语文上册句子专项训练1、句式变换(1)一天,我一不小心扯坏了小红新买的衣服。
改成“把”字句:改成“被”字句:(2)我们在山顶上插上了标志着胜利的队旗。
改成“把”字句:改成“被”字句:(3)深蓝的天空中悬挂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星。
缩句:(4)颐和园中大海棠树争奇斗艳地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
缩句:(5)孩子们看书。
(至少扩三处)扩句:_(6)郑和出使西洋。
(至少扩三处)扩句:_ (7)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改成陈述句:(8)没有太阳,世界上还会有动物和植物吗?改成陈述句:(9)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不就是养花的乐趣吗?改成陈述句:(10)我们不能同情像狼一样的恶人。
改成反问句:(11)三亚落日,形奇色艳,谁都说它美。
改成反问句:(12)见到叶圣陶这么有名的大作家,我很激动。
改成反问句:(13)张先生已等候在门口。
改变词序,但意思不变:(14)因为时间是宝贵的,所以我们要加倍地珍惜它。
改成果在前,因在后的句子:(15)瓦尼亚结结巴巴地说:“没有,我把核扔到窗子外面去了。
”改成不用引号的句子:_ (16)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
改成比喻句:(17)鸟儿飞翔。
改成拟人句:2、修改病句(1)我买了柿子、葡萄、桃子、苹果和许多水果。
(2)凛冽的寒风几乎把我的手全冻僵了。
(3)王静和李宁是好朋友,每天都去约他上学。
(4)老师的脸上铺满了皱纹。
(5)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愉快的心情。
(6)除夕的夜晚,明月如盘,群星闪烁。
(7)这部彩电是爸爸妈妈辛辛苦苦攒来的。
(8)解放军叔叔的品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9)今天,我们全校师生观看了历史博物馆。
(10)不管谁无故缺席,就会受到批评。
(11)抗洪精神使我受到了巨大鼓舞和无穷力量。
(12)我们一定要改掉不必要的缺点。
(13)我们中国的人口素质普遍增加了。
(14)斯帕拉捷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
(15)清澈的泉水把晚霞映得一片金黄。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句子课后专项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句子课后专项习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按要求完成句子。
1.松鼠有时也捕捉鸟雀。
它不是肉食动物。
(用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
(用加点的关联词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换个说法,保持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按要求改写句子。
1.金色的阳光洒满了祖国大地。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难道七月的天山不美吗?(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改为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友谊我们不能忘记。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估计这道题他一定不会做。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刘伯承把崭新的床单抓破了。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五年级上册)句子专项训练(含参考答案)

句子专项训练(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涵亚学校陈冠宇一、我会选一选。
1.和例句句意不同的一句是()。
例句: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A.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
B.难道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C.你应该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
D.你不是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阅读课外书籍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B.雨一来,便放假了。
C.班长接受了虚心地同学们的建议。
D.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3.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B.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C.它不会像狗一样叫,不会像猫一样叫,也不会像牛那样哞哞叫,更不会像马那样嘶鸣。
D.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4.下列句子,关联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早晨,草地不是一片金黄,而是一片碧绿。
B.因为他近视,所以没有发现漏刮了一根胡子。
C.哪怕是一只夜莺,他们也会给打下来。
D.如果从前没干过这一行,但是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
5.下面各组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一致的是()。
A.你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吗?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我在歌唱,我很快乐!”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B.蒲公英和我们一同睡觉,一同迎接太阳。
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C.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是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D.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你明天去公园玩吗?6.下面的省略号与其他用法不同的是()。
A.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里变得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欢跳着、歌唱着……B.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C.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句子专项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句子专项练习(含答案)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句子专项练一、扩句。
(共6分)1.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2分)太阳炙烤着大地。
2.扩写句子。
(至少扩两处)(4分)1)月亮爬上树梢,银光洒满了大地。
2)弟弟在吃美味的食物。
二、缩句。
(共5分)1.缩写句子。
(2分)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化为一片灰烬。
2.下列缩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B.小麻雀拍打着翅膀。
三、句式转换。
(共22分)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
(4分)霞光把小孩子的脸照得红红的。
1)把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
2)小孩子的脸被霞光照得红红的。
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
(4分)1)圆明园的毁灭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吗?2)世界上已经有很多糟糕的诗了。
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
(4分)1)XXX轻轻地说:“我可以不演奏欢乐的乐曲吗?”XXX轻轻地问道是否可以不演奏欢乐的乐曲。
2)XXX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XXX说他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
(4分)1)XXX被逼得没法,只好不敲了一下。
2)桂花盛开的时候,前后十几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里。
5.下列句子形式改变后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3分)D.这件事容易做好。
这件事并不容易做好。
6.“答应了别人的事就要守信用。
”与这句话意思不一样的是()。
(3分)C.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吗?四、修改病句。
(共17分)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B.这次考试,同学们的成绩普遍提高了。
A.他们决定去旅游,为了放松心情。
B.为了放松心情,他们决定去旅游。
插入语:“为了放松心情”2.[衔接]下面的句子应该使用什么连词衔接最合适?(3分)我很喜欢唱歌,我也很喜欢跳舞。
”A.并且B.但是C.或者D.因此一、我家种着很多花,包括八月菊、紫罗兰和石榴花。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那株八月菊,每次看到它就想起了《秋菊》这首诗。
二、麋鹿的外形很奇特,它的角像鹿,面部像马,蹄子像牛,尾巴像驴,因此被称为“四不像”。
【统编版】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句子专项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部编版五年级语⽂上册句⼦专项练习(含答案)部编版五年级语⽂上册期末复习句⼦专项练习⼀、扩句。
(共6分)1.[扩句]把下列句⼦补充完整。
(2分)的太阳炙烤着的⼤地。
2.[扩句]扩写句⼦。
(⾄少扩两处)(4分)(1)⽉亮爬上树梢。
(2)弟弟在吃⾷物。
⼆、缩句。
(共5分)1.[缩句]缩写句⼦。
(2分)我国这⼀园林艺术的瑰宝就这样化为⼀⽚灰烬。
2.[缩句]下列缩句正确的⼀项是()。
(3分)嘴⾓嫩黄,头上长着绒⽑的⼩⿇雀⽆可奈何地拍打着翅膀。
A.嘴⾓嫩黄,头上长着绒⽑的⼩⿇雀。
B.⼩⿇雀拍打着翅膀。
C.⼩⿇雀⽆可奈何。
D.⽆可奈何地拍打着翅膀。
三、句式转换。
(共22分)1.[“把”字句与“被”字句]按要求完成句⼦练习。
(4分)霞光照得⼩孩⼦的脸红红的。
(1)改为“把”字句:(2)改为“被”字句:2.[陈述句和反问句]按要求完成句⼦练习。
(4分)(1)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改为反问句)(2)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改为陈述句)3.[直述句与转述句]按要求完成句⼦练习。
(4分)(1)朱丹轻轻地说:“请原谅,我可以不演奏欢乐的乐曲吗?”(改为转述句)(2)蔺相如说他愿意带着和⽒璧到秦国去。
(改为直述句)4.[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按要求完成句⼦练习。
(4分)(1)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下。
(改为双重否定句)(2)桂花盛开的时候,前后⼗⼏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的。
(改为肯定句)5.[句式转换]下列句⼦形式改变后意思不同的⼀组是()。
(3分)A.这件事你得告诉他。
这件事你⾮告诉他不可。
B.没有谁不被⼭城的夜景所迷住。
谁能被⼭城的夜景所迷住呢?C.学习语⽂要下功夫。
学习语⽂真得下功夫啊!D.这件事容易做好。
这件事不是不容易做好。
6.[句式转换]“答应了别⼈的事就要守信⽤。
”与这句话意思不⼀样的是()。
(3分)A.答应别⼈的事怎能不守信⽤?B.答应别⼈的事⾮守信⽤不可!C.答应别⼈的事⾮守信⽤不可吗?D.答应别⼈的事不能不守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五年级语文《句子》专题练习(含答案)
一、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改为“被”字句)
2.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3.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改为反问句)
4.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转述句)
5.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调换语序换种说法)
6.秋天的黄昏很美。
(扩句,写具体不少于20字)
7.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
(缩
句)
8.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
..收获了。
(用加点词写句子)
9.王母娘娘天兵天将察访人间派了好些到(乱词组句)
二、关联词语我会用。
1.填写关联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①因为……所以……②虽然……但是……③无论……都……
④只要……就……⑤如果……就……⑥一边……一边……
(1)()不来台风,我()可以收几大箩。
(2)()我们爱吃花生,()母亲就开辟出半亩空地种花生。
(3)小时候,我()对什么花,()不懂得欣赏。
(4)花生()不好看,()很有用。
(5)()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会掉进水里。
(6)姑娘穿上衣裳,()梳她长长的黑头发,()跟牛郎谈话。
A.①②③④⑤⑥
B.④①③②⑤⑥
C.④③②①⑤⑥
D.③①④②⑤⑥
2.给句子填写上恰当的关联词。
(1)哥哥嫂子()这样对待我,我()没有什么可留恋的。
(2)()海力布焦急的催促大家,()没有人相信他。
(3)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4)()是蒙蒙细雨的夜晚,()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
三、修改病句。
1.信赖,往往制造出美好的境界。
2.我唯一的法宝就是考试,从未没有落过榜。
3.又见到了爷爷养的那只小狗。
4.云层里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飘下来。
5.我估计太阳表面温度一定有六千摄氏度。
四、修辞手法大比拼。
1.夸张句。
(1)读了“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闻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这句话,让我们想到的夸张句是:
(2)下列哪些诗句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C.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回忆课文补充作家笔下的动物。
①白鹭是一首,一首。
②珍珠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
③珍珠鸟竞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盖住眸子,刚好被胸脯上
盖住。
④松鼠面容,眼睛,身体,四肢,非常敏捷,非常。
3.读句子,判断修辞手法。
(1)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
(2)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五、根据句意判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运用这种说明方法仿写一句话。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作比较
1.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
我仿写的句子是:
2.有的流星体运动的瞬时速度能达到二十五万千米每小时,是火箭运动速度的六倍多。
()
我仿写的句子是:
3.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
我仿写的句子是:
六、看图完成练习。
1.看到这幅图,让我想到了民间故事《》,每
年的农历月日,也就是人们常说了节,这
一天是和在(地方)相见的日子。
唐
朝的林杰写过有关的诗,诗句是,。
2.左边这幅图中的人物(从左到右)是和,他
们都是国人,故事发生在时期,这个故事让我想
到的成语是,这个故事出自《》。
七、品析句子。
1.回忆课文《桂花雨》,对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家乡院子里生长的桂花比其他地方生长的桂花要好闻。
B.家乡院子里的这颗桂花树,是唯一的,是母亲的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没有什么可以代替它的。
2.对“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
A.这句话赞扬了搭石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的品格。
B.这句话赞扬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搭石是乡亲们乡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
八、补充名言佳句。
1.盛年不重来, ,及时当勉励, 。
2.莫等闲, , 。
3.少年易老学难成, 。
4.欲穷千里目, 。
5. ,非宁静无以致远。
6.故人西辞黄鹤楼, 。
7.青箬笠,绿蓑衣, 。
九、把有关联的内容连线。
参考答案 一、1.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什么时候能够被我用自己手中的笔画出来就好了!2.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3.这里的桂花再香,难道能比得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吗?4.蔺相如说,秦王他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5.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是圆明园。
6.秋天的黄昏很美,夕阳斜照西山,像被镀上了一层绚丽的橙色,又像披了锦。
稀稀落落的农家上空飘起了袅袅炊烟,偶尔还能听到一两声的狗叫声。
7.我回头看榕树。
8.宇宙中最快的东西居然可
以轻易地拿在手里。
9.王母娘娘派了好些天兵天将到人间察访。
二、1.B 2.(1)既然......也......(2)尽管......但是......(3)虽然......但是 (4)
即使……也……
三、1.“制造”改为“创造”2.“未”、“没有”去掉任意一个 3.添加主语 4.“漂”改为“落”5.去掉“一定”
四、1.(1)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2)ABD 2.①精巧的诗韵在骨子里的散文的诗②一个蓬松的球儿③银灰色的眼睑小红爪子长长的绒毛④清秀闪闪发光矫健轻快机警
3.(1)拟人(2)反问
五、1.C 2.A 3.B
六、1.牛郎织女七七七夕(乞巧)牛郎织女鹊桥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2.廉颇蔺相如赵战国负荆请罪史记
七、1.B 2.B
八、1.一日难再晨岁月不待人 2.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3.一寸光阴不可轻 4.更上一层楼
5.非淡泊无以明志
6.烟花三月下扬州
7.斜风细雨不须归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朱用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林杰)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毛泽东)。